正蓝旗附近 医院额尔敦图商贸有限公司

吉祥草原 锡林郭勒双飞4日游
★踏着忽必烈的足迹从元大都(北京)到元上都(正蓝旗)穿越北京八达岭长城
★忽必烈最钟爱草原:金莲川大草原
★越野车穿越中国四大沙地之-内蒙古最美沙漠-浑善达克沙漠
★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了解蒙元文化-感受不一样的蒙族风情
★电视剧《大好时光》外景拍摄地-草原欢乐谷-大好时光营
★习主席视察慰问过的毛登牧场-乌珠穆沁大草原-成吉思汗瞭望山-蒙古汗城
★锡林九曲湾-贝子庙-十三敖包-蒙元文化博物馆
★草原欢乐谷-大好时光营地16项娱乐项目
★精心安排2场大型草原之夜歌舞篝火晚会
第一天:用餐:无 住宿:锡林浩特
青岛乘飞机前往锡林浩特市,入住锡林浩特
用餐:早中晚 住宿:草原特色蒙古包
早餐后 乘车前往【额尔敦十三敖包】,外观贝子庙。十三敖包,为锡林浩特市区一大景点,坐落于市区北侧,高数百米。额尔敦敖包山上的十三敖包均有象征的主人。也是目前在全盟范围内投资最多,建筑最豪华的敖包群。
贝子庙是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位于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北部的“额尔敦陶力盖”敖包南坡下,蒙古语名“班智达葛根庙”,汉名“崇善寺”。相传,当年选择的庙址为一块吉祥宝地。
前往【蒙元文化博物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展现蒙元文化的集文物收藏、研究、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下午乘车前往小扎格斯台淖尔(元上都湖)小扎格斯台淖尔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浑善达克沙地东南缘与低山丘陵的交汇处(扎格斯台淖尔,蒙古语意为"有鱼的湖"),距元上都遗址35公里,面积6700亩,其南部为乌和尔沁敖包林场次生林区,北部为浑善达克沙地,湖光、山水、森林与沙漠为一体,景色独特。
乘车抵达由胡歌主演的热播剧《大好时光》外景拍摄地—【草原欢乐谷-大好时光营地】它坐落于正蓝旗金莲川大草原乌和尔沁敖包山下,位于正蓝旗上都镇东北约30公里处,距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约10公里。
登上高高的乌和尔沁敖包顶峰,极目远眺,南面可尽观金莲川的迷人景色,北面浩瀚的浑善达克沙地尽收眼底,西则山峦叠嶂,烟波浩瀚,冬眠林涛碧波,绿河无边。大好时光下马迎宾酒。
晚在草原星空下参加盛大的大型草原之夜歌舞篝火晚会。客人可以一起与草原歌手K歌尽情欢唱【草原卡拉OK】,享受不一样的夏日夜晚,大家也可以在丝毫没有光污染的草原看最璀璨的银河,坐在草地上仰望星空看星座、数星星......
用餐:早中晚 住宿:正蓝旗
上午大好时光纵情娱乐,【无限滑沙】。还有【儿童乐园】、【儿童攀爬】等娱乐场地供孩子们游玩。【草原射箭、弹弓】、【草原骑马、射箭、摔跤】、【穿上蒙古服饰来一张靓照纪念】、【草原碰碰车】、【草原足球】等娱乐活动,让我们比试比试看看谁的水平更高,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回到童年。
观看【那达慕大会】等等活动,那达慕”是一句蒙古语,译为“游戏、娱乐”。众多娱乐项目尽情体验不限次数。 参观元上都博物馆,位于正蓝旗上都镇东西景观轴,东与正蓝旗人民政府和忽必烈广场相邻,南接元上都夏宫大酒店,北邻纳·赛音朝克图纪念馆。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960平方米,总投入三千余万元,元上都博物馆于日正式开馆,现已接待观众近万人次,成为正蓝旗对外宣传的窗口、全市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基地。馆内现有馆藏文物6万余件,藏品有陶瓷器、铜器、玉石器、古生物化石、木器、古钱币等,共分八个展厅陈列。途径平顶山地址公园,前往向往已久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元上都(正蓝旗)(游览约2小时),踏着忽必烈的足迹乘车奔赴金莲川大草原。
参观游览世界历史上最大的草原城市【元上都遗址】,游览历史上最大的蒙元帝国第一都城---元上都,面对残垣断壁,感怀元世祖忽必烈,金戈铁马,创立蒙元帝国的壮志豪情、世事沧桑, 站在大安阁的台基上,马可·波罗笔下的金色宫殿会在脑海中重现,聆听700年前那段大元王朝史!
金莲川草原曾经是辽、金、元三代帝王的避暑胜地东西长6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是草原风光和蒙古族民族风情的有机结合。金莲川草原其美在于那盛开万亩的金莲花,每年7月至8月是金莲花盛开的季节。闪电河沿岸璀璨绚丽的金莲花便会花枝怒放,一株株盈盈娇躯随风施展,浮荡起沁人心脾的幽淡香气,令人几欲忘忧,乐不思返。因金莲川草原除金莲花外,还生长着雪绒花、西伯利亚蔘、蒙 古石竹、野罂栗、粉报春、二色补血草、画眉草和蒲公英等各色野生花草,故金连川草原又被称为【七彩草原】(游览时间2小时)【忽必烈广场】为纪念忽必烈所建。广场中央石像下部忽必烈广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为纪念忽必烈所建。晚入住酒店
用餐:早中晚 住宿:锡林浩特
早餐后乘车(阿斯哈图308公路4小时)前往贡格尔大草原(赤峰)-世界最美草原天路(达达线)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全长135公里。起始于达里湖,在蒙语里,这是“大海一样的湖”;终结在大兴安岭的南端,著名的阿斯哈图石林。穿越(达达线)你才能知道真正的最美草原天路在这里。(达达线&张家口66号公路,PK一下你才知道谁最美)草原天路(达达线),深色柏油路与黄实线本身就是一条美丽的风景,百里之间,道路因地势左右徘徊曲折,剧烈地跌宕起伏,静谧深远,仿佛通向梦的彼岸。
达达线两侧的景色,典型的内蒙风光,一望无际的贡格尔草原上,成群的牛羊和骏马悠闲地吃草,弯曲的河水映着蓝天白云......穿越达达线抵达阿斯哈图石林午餐后(自助餐)游览国家4A级具有“中国北石林”之称的世界地质公园—【阿斯哈图世界地质公园】,欣赏电影《无极》拍摄现场、幽静美丽的白桦林、九仙女、将军床、桃源三结义、鲲鹏落草原等自然美景和地质奇观。阿斯哈图为蒙古语,汉译为“险峻的山峰”,阿斯哈图石林是世界上罕见的花岗岩石林,为第四纪冰川遗迹,被专家称为世界地质奇观,是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AAAA级景区。
乘车前往-白音敖包沙地云杉景区(70公里45分钟)天然林坐落在克什克腾旗贡格尔草原西北部,现有林面积3.6万亩,宛如一道绿色屏障,屹立在从白音敖包到黄岗梁西麓的20公里长的带状沙地上,这里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唯一的一片原始林地,有“生物基因库”、“生物活化石”的美誉。
用餐:早中 住宿:无
早餐后乘车(车程约30分钟)前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亲自看望和慰问当地牧民的毛登牧场-锡林郭勒草原牧民传统那达慕景区,景区地处全国最大的天然草(有机草)供应基地毛登牧场,景区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我们沿着主席走过的路,跟着习主席的步伐参观游览意义非凡!
前往狼图腾拍摄地-乌珠穆沁大草原-成吉思汗瞭望山,乌珠穆沁草原位于锡林郭勒盟东部,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典型区域。这里草原风貌保存完整,是唯一汇集内蒙古九大类型草原的地区,号称中国北方草原最华丽、最壮美的地段,素有“天堂草原”之美称。
穿越乌珠穆沁草原前往【蒙古汗城4A级景区】抵达后午餐,参观蒙古汗城它建筑风格以元朝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部落风格为准,整体上由以金顶大帐为中心的各种蒙古包群体组成,漫步在蒙古汗城,拥着蓝天白云,携着绿色和风,人们可以领略恬静、秀美的草原景色。
游览结束后乘车返回,锡林浩特乘机返回大青岛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概况/正蓝旗
正蓝旗草原正蓝旗位于中部,南部,东与,交界,南与太仆寺旗,相连,西与正镶白旗为邻,北与,接壤。总面积9963平方千米/10182平方千米,总人口8万人(2003年)。 它北部为浑善达克沙地,呈现出沙地的自然风光;南部为低山丘陵,展现出草甸草原的美丽景象。正蓝旗水资源丰富,有大小河流21条,湖泊147个。旗内野生动植物资源蕴藏丰富,全旗有各种植物708种,珍稀野生动物资源20余种。正蓝旗交通便捷,207国道、308省道、省际通道、桑蓝铁路、集通铁路、蓝丰铁路纵横交错。正蓝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里曾是大元王朝的龙兴之地,元世祖忽必烈在这里建立了第一座草原都城――元上都。这里是蒙元文化的发祥地,是察哈尔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国蒙古语音标准基地和皇家奶食的供应地,是国家重要的绿色畜产品基地,也是蒙古现代文学奠基人的家乡。正蓝旗是自治区50个重点发展工业旗县和中国西部县域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旗县之一,国家西电东送重点工程上都电厂即将建成最大的空冷电厂。&独特的区位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璀璨的历史文化,为正蓝旗带来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开发机遇。
历史沿革/正蓝旗
正蓝旗奶食节清十四年,这里被编入蒙八旗,因旗号为纯蓝色而得名正蓝旗,系满族八旗名之一。1950年由察哈尔左翼正蓝旗改名为正蓝旗。?年,正蓝旗辖1个镇、3个乡、13个苏木:敦达浩特镇、上都音高勒苏木、哈登胡舒苏木、伊和海尔、杭哈拉苏木、、乌苏图查干苏木、宝绍岱苏木、贺日斯台苏木、那日图苏木、扎格斯台苏木、赛音呼都嘎苏木、桑根、乌日图塔拉苏木、哈毕日嘎乡、阿日呼布乡、胡鲁斯台乡。2000年,正蓝旗辖2个镇、3个乡、12个苏木。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71186人,其中各乡镇人(人): 敦达浩特镇 14967 桑根达来镇 5256 哈毕日嘎乡 6053 胡鲁斯台乡 6182 阿日呼布乡 5740 上都音高勒苏木 4032 卓伦高勒苏木 1143 宝绍代苏木 2919 伊和海日罕苏木 1939 哈登胡舒苏木 2316 乌苏图查干苏木 1929 那日图苏木 2428 扎格斯台苏木 3087 乌日图塔拉苏木 1773 贺日斯台苏木 1846 赛音呼都嘎苏木 1772 杭哈拉苏木 1634 五一种畜场 3371 黑城子种畜场虚拟乡 2256 阿尔善图牧场虚拟乡 543 ?年,正蓝旗辖辖3个镇、8个苏木上都音高勒镇:辖 温都尔额日格、巴音敖包、浩雅尔宝恩巴、上都音高勒、夏尔登吉、敖包希热、乃日音希热、玛拉日图8个居委会;菜园村委会;黄旗、阿敦呼达、青格勒图、四郎城、巴彦乌拉、巴彦高勒、上都音高勒、伊日勒吉呼8个嘎查;乌和尔沁敖包林场。桑根达来镇:辖 达格、巴彦塔拉2个居委会;巴彦淖尔、岗根塔拉、塔本敖都、敖日给呼、阿拉塔台、巴彦苏日格、吉布呼郎图、巴嘎额仁、桑根达来、巴彦锡力、恩和音宝拉格、北公司、萨如拉塔拉、巴彦舒盖、塔安图、乌日图音敖包、塔本宝拉格、宝拉根查干、伊和塔拉、图古日格、额尔敦达来、柴达木22个嘎查。哈毕日嘎镇:辖 阿日呼布、呼噜斯台2个居委会;庆丰、乌兰霍图勒、其木德、民胜、三道沟、二道营子、二架子、山嘴、辉斯高、朝阳沟、单井呼都嘎、北胡鲁斯台、南胡鲁斯台、红星、东风、民乐、大营子、后半台、前半台、道劳胡达嘎20个村委会。卓伦高勒苏木:辖 卓伦高勒、巴彦吉呼郎、阿日宝拉嘎、敖伦毛都、恩格尔宝拉格5个嘎查;阿尔善图牧场。宝绍岱苏木:辖 夏日淖尔、宝绍岱巴彦宝拉格、安班夏日、扎鲁特、努德盖、哈拉盖图、苏莫特音高勒、赛罕塔拉、辉斯高勒9个嘎查。伊和海日罕苏木:辖 乃仁淖尔、高格斯台、和日木图、恩格尔、查干淖尔、满都拉图、登吉7个嘎查。那日图苏木:辖 高格斯台、巴彦门德、巴彦乌楞、道图淖尔、胡鲁斯台、巴彦塔拉、巴斯海、查干敖包8个嘎查。扎格斯台苏木:辖 巴彦宝拉格、巴彦乌兰、巴彦杭盖、巴彦淖尔、赛罕淖尔、希热图、图7个嘎查。乌日图塔苏木:辖 乌日图塔拉、乌兰、呼和淖尔、古日图塔拉、宝日胡吉尔、巴彦查干、蒙古勒金7个嘎查。贺日斯台苏木:辖 贺日斯台、舒尔根台、道仁乃图、巴彦胡舒、图古日格、伊和淖尔6个嘎查。赛音胡都嘎苏木:辖 吉尔嘎郎图、那日斯图、巴彦都呼木3个嘎查。五一种畜场总场:辖 五一总场、一分场、二分场、三分场、四分场、五分场、六分场、七分场、八分场。黑城子种畜场:辖 黑城子第一、黑城子第二、黑城子第三、黑城子第四、黑城子第五5个居委会。?年,将正蓝旗上都音高勒镇更名为上都镇。2005年,正蓝旗辖辖3个镇、8个苏木:上都镇、桑根达来镇、哈毕日嘎镇、宝日浩特镇、卓伦高勒苏木、宝绍岱苏木、伊和海日罕苏木、那日图苏木、扎格斯台苏木、乌日图塔拉苏木、贺日斯台苏木、赛音胡都嘎苏木;五一种畜场总场、黑城子示范区。2006年,正蓝旗将原有的12个苏木镇调整为6个,即上都镇、桑根达来镇、哈毕日嘎镇和宝绍代苏木、那日图苏木、赛音呼都嘎苏木。
行政区划/正蓝旗
正蓝旗辖3个镇、3个:上都镇、桑根达来镇、哈毕日嘎镇和宝绍代苏木、那日图苏木、赛音呼都嘎苏木。
人口8.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92万人,农牧业人口5.28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32.9%和67.1%。,行政区有汉、蒙古、满、土、藏、回、达斡尔、等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2305人,占全旗总人口的41.3%,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大多数的多民族聚集区。
地理气候/正蓝旗
正蓝旗自然条件独特。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1,300米,作为全旗最高点的乌贺尔沁敖包,海拔高度为1,673.9米。旗境北部为著名的浑善达克沙地的中东段,为典型的坨甸相间地貌类型。在沙丘间形成的平坦草地上发育着疏林、灌丛和草甸,与其他草原构成独特的牧区风光。南部为低山丘陵地貌,是北缘的低山丘陵与大兴安岭西南缘的低山丘陵交会地带,山间分布有面积较大的草原。北部的浑善达克沙地和南部的金莲川典型草原是全旗生态环境的维持系统,更是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的有利屏障。正蓝旗气候温和。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5℃,一月份平均气温-18.3℃,七月份平均气温18.7℃,极端最高温度35.9℃,极端最低气温-36.6℃,夏季凉爽宜人,是避暑的好地方。全年降雨量为365.1毫米,而且主要集中在7、8、9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80%-90%。全年的无霜期104天,冬天有180天的冰雪期。
自然资源/正蓝旗
正蓝境内有大小河流共21条,由两大水系组成。北部属呼日查干诺尔水系,主要由流经浑善达克沙地的高格斯台河,芒克敖里木河等内流河组成;南部属滦河水系,主要由发源于旗南部低山丘陵区的上都河、慧温河等外流河组成。境内河流总长度283.9公里。除此之外,还有水泉16个,湖泊(诺尔)142个,最大的淡水湖是扎格斯台诺尔,最大的咸水湖是浩勒吐音诺尔。在春季和夏季,主要河流和湖泊中栖息着许多鸟类。植物资源
正蓝旗拥有种子植物共计708种。北部浑善达克沙地东端发育有杨、桦次生林,西部低山丘陵的山体阴坡有岛状灌木林,北部是沙地榆树疏林,中部有大面积的草原。
经济发展/正蓝旗
2012年,正蓝旗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6亿元,年均增长11.3%。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0.7:67.8:21.5,形成了以工业经济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格局。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10.64亿元,年均增长2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42亿元,受经济下行影响,年均下降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实现9.1亿元,年均增长1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9610元,年均增长1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9400元,年均增长18.5%。第一产业
几年来,正蓝旗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5.03亿元,完成生态治理面积258万亩,沙化面积减少了234.78万亩,累计转移农牧民9800人。休禁牧草场面积1356万亩,休禁牧牲畜75.66万羊单位。2010年农牧业年度牲畜存栏57.4万头只。培育建设有带动作用的农牧业产业化项目13个,建成产业化基地26个,组建各类经济合作组织66个。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2006年的3323元和2701元,提高到2010年的6385元和7007元。
正蓝旗有牧场1472.12万亩,占可利用土地面积的96.39%。其中可利用的草场有1249.94万亩,占牧场总面积的84.91%。从1996年以来,全旗牲畜头数连年超过百万头只,牧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第二产业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全旗中小企业由29户增加到154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到19户,年产值超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5户,工业主导经济发展的地位基本确立。全旗在建煤炭产能300万吨;火电在建、投产装机372万千瓦;金属冶炼产能6万吨;水泥产能2.6万吨;乳制品产能1万吨。第三产业
“十一五”以来,累计接待游客83.2万人次,实现相关收入3.36亿元。物流、金融、通信、保险等新兴服务业也得到快速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6年的3.09亿元,增加到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由2006年的5.74亿元和36.2亿元,增加到10.3亿元和53.7亿元。
历史文化/正蓝旗
正蓝旗历史文化积淀丰厚。早在一二十万年前,正蓝旗范围内就有古人类繁衍生息。从春秋战国直到元代,这里是北方民族生产活动的场所。其中影响较大的民族有匈奴、东胡、乌桓、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契丹、女真在这里活动,绘制了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公元前相当长的时间到公元一世纪,这里是匈奴统治的区域,公元二世纪到三世纪是鲜卑人的属地。四世纪末柔然统治该地区,到五世纪中叶则由突厥人治理。六世纪到九世纪接受回纥人的统治,十世纪时使成为契丹人的领地,是辽朝皇帝捺钵避暑的地方。十二世纪初,女真灭辽,建立金朝,在曷里浒川北岸建造桓州城,治理金朝西北边陲,是金朝西京路桓州府所在地,又是金朝西北路招讨司治所建帐之所。金国皇帝金世宗完颜雍将此地更名为"金莲川",说"莲者连也,取其金枝玉叶相连之义",经常率骑兵来此消夏围猎。金章宗完颜頫出生于此地的麻达葛山,便以\"麻达葛"命其小字。金朝在原辽朝乌鲁古的基础上,在这里设置特满和忒恩群牧,为金朝畜牧战马。1211年,成吉思汗亲率大军南下攻金,"下金桓州,得其监马几百万匹,分属诸军,军势大振"。公元1251年,蒙古大汗蒙哥命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驻帐于金莲川。在这里,忽必烈广召天下名士,组成了著名的"金莲川幕府"。金莲川幕府的建立,对忽必烈治理汉地乃至统一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1256年忽必烈命刘秉忠在此地选址建城。1259年城郭建成,命名为"开平府"。1260年3月,忽必烈在此登元朝皇帝之位,将开平府作为临时首都。1264年,改燕京(今北京城)为中都,后称大都,从而确立了两都巡幸制度。1272年,上都开始大兴土木,不断扩建。元朝历代皇帝每年四月至八月,巡幸上都,避暑行猎,处理朝政大事。元朝灭亡,元上都几经战乱的损毁,变成了一座拥抱着巨大文明的废墟。明朝曾经在这里设立开平卫指挥使司,屯田驻防。随着明朝势力的衰微,蒙古人重返故地,游牧生产,成为蒙古右翼诸部的领地。1675年,察哈尔林丹汗孙布尔尼举兵反清,兵败身死,清廷将察哈尔余部编入八旗序列,设总管治之。正蓝旗与镶黄旗遂成为察哈尔八旗的左翼,被安置在这片草原上,接受清朝的直接统治。民国时归察哈尔省管辖。1945年获得解放,第二年建立人民政权,1956年最终形成现有的行政区域。&正蓝旗名人荟萃,民族文化底蕴丰富独特。中国现代蒙古族著名诗人纳·赛音朝克图、当代蒙古族著名的历史学家赛熙亚勒、蒙古族著名歌手朝鲁、蒙古族近代画家阿格旺、蒙古族现代小说家钢·普日布等生长在这片沃土上。以正蓝旗察哈尔方言为代表的察哈尔语音作为中国蒙古语标准音,曾于日得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批准。察哈尔民俗、察哈尔奶食,名扬区内外。正蓝旗拥有如此优美的自然条件、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具备了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在新世纪来临之际,正蓝旗旗委、旗政府制订了调整产业,振兴正蓝旗经济的近期和中远期的规划,提出了在发展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的同时,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此带动其他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为此,请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为正蓝旗绘制了《正蓝旗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了发展方向和工作任务。元上都是正蓝旗旅游业中的重点观光景点。正蓝旗拥有这座人类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在努力保护的同时,正在配合自治区致力于将元上都申请加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的工作。元上都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草原城市,更是元王朝的夏都,在世界及中国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元上都遗址像座巨大的人类文明的博物馆,向人们展示着昔日的辉煌。认识元上都,解读元上都,不仅能获得有关蒙元王朝历史文化的许多知识,更能了解蒙古民族会同其他兄弟民族创建元朝,为今天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所做出的不朽历史贡献。& 
八旗资料/正蓝旗
八旗:清朝的八旗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其中满洲八旗,蒙古八旗的主体是骑兵,他们的普通士兵分为三个等级,马兵,战兵和守兵,军饷依次降低。&满洲八旗:共有正黄,镶黄,正白,正蓝,镶白,正红,镶红,镶蓝八个部分。请注意上面的顺序,并不是随意写的,而是满洲八旗的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另外一种排法是分左右翼,左翼镶黄,正白,正蓝,镶白,右翼正黄,正红,镶红,镶蓝。这在老沈阳城区的八旗驻防图上非常清楚,地位高的北方是正白,正蓝旗,西方是正黄、镶白旗,东方是正红,镶红旗,南方是镶黄、镶蓝旗。&这种排法和满洲八旗的形成有关,清太祖努尔哈赤最早凭父亲遗留的13付铠甲起兵,征服家乡周围的满族部落建立了一旗部队(黑旗),后来又接收了邻近的一大批部落组成新的一旗(红旗),将自己原有的部队(黑旗)交给兄弟舒尔哈齐,自己统帅新建的一旗(红旗),以后他收编了实力曾经很大的满族哈达部,哈达部很大,不能编入原来两旗,所以另建了第三旗(白旗),白旗旗主(成为贝勒或王)是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以后由于权力斗争,舒尔哈齐和褚英先后被杀,白旗被一分为三:正蓝旗(21个牛录,这个数字全是满族牛录,以下同),旗主是努尔哈赤的第五子莽古尔泰,他以凶猛著称,皇太极曾以莽古尔泰杀死自己的母亲来说明他的残暴。正白旗(18个牛录),旗主是努尔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极。镶白旗(15个牛录),旗主是褚英长子杜度。黑旗被一分为三:正红旗(25个牛录),旗主是努尔哈赤的次子代善,镶红旗(26个牛录),旗主是代善长子岳托,镶蓝旗(33个牛录),旗主是舒尔哈齐的儿子阿敏,他被皇太极杀掉后旗主改为舒尔哈齐的儿子济尔哈朗;努尔哈赤自己统帅的红旗也分为二旗:正黄(45个牛录)和镶黄旗(20个牛录),开始努尔哈赤自己亲统两黄旗,晚年将亲统两黄旗的大部分分授同母的三个幼子(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每人15个牛录,其余自己统帅作为亲军,他有个明确的指示:阿济格是镶黄旗旗主,多铎是正黄旗旗主,将来自己死后,自己统帅的亲军全给多铎,但将另赐一旗给多尔衮。有的历史学家认为这是他明确立多尔衮作继承人的公开宣示。&&因为这种分配方案使得同母三兄弟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所统帅的军事力量占有很大的优势。没有一个其他兄弟可以和他们相比。但这种溺爱可不好玩,它也使其他兄弟(努尔哈赤有十六个儿子)团结起来反对同母三兄弟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此时多尔衮和多铎一个9岁,一个8岁,哪里是骁勇善战,凶狠残暴的哥哥和侄子的对手。努尔哈赤去世时,他已经将镶白旗旗主杜度调到镶红旗,准备以此旗给多尔衮。&努尔哈赤刚死,儿子们就开始争夺皇位。由于前述的原因,同母三兄弟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失败,母亲被杀,多尔衮没有得到皇位,但保住了自己的15个牛录,并依附在兄长阿济格的旗下,反而是实力倒数第二的正白旗旗主皇太极当上了皇帝,而且皇太极趁机占有了镶白旗,以自己的儿子豪格作了旗主,为了当皇帝名正言顺,将正白和镶白旗改名为正黄和镶黄旗,说他改领正黄和镶黄旗是不正确的,原来的正黄和镶黄旗各有上司,他无法夺过来,别的旗主也不会同意。不但不能夺,皇太极还当众发誓不能随便没收其它旗主的部下牛录,即使旗主有罪被罚交出部下牛录,交出的牛录也只能在本旗内分配给其他领旗贝勒。&前面的叙述已经提到这时的正黄和是实力最小的两旗。所以皇太极还不能南面称尊,为所欲为。为了壮大实力,压住强横的兄弟们,雄才大略的皇太极不但没有杀掉同母三兄弟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反而极力拉拢这三个小兄弟,因为他们统领的正白和镶白旗(原来的正黄和镶黄旗)实力强大,尤其多铎继承了父亲的亲军之后,成为实力最大的正白旗主,但他只是一个11岁的孩子。以后皇太极采用计策先后杀掉了镶蓝旗主阿敏和正蓝旗主是莽古尔泰,吞并了正蓝旗,将正蓝旗和自己的正黄旗混编后再一分为二,组成新的正黄和镶黄旗,由自己亲自统帅,从中还分出一部分牛录实力给自己的儿子豪格壮大实力,豪格的镶黄旗被改名为正蓝旗,改动的结果还是新的镶黄旗实力最小。为了巩固地位,皇太极对正白和镶白旗采用分化的办法,先是废掉年长战功高的阿济格的旗主地位,用14岁的少年多尔衮作镶白旗主,当多尔衮和多铎长大成人后,又找岔子将正白和镶白旗混编,以多尔衮作正白旗主,多铎作镶白旗主。但这时由于历史的渊源,正白和镶白旗还是比较团结的,而且实力是八旗的第2和第1位,多铎统辖的牛录太多,他到那一旗,该旗就是八旗的最大一旗,皇太极死时,正是他的家天下计划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刻,他和他的儿子豪格一共有117个牛录,是八旗的第一大势力,三兄弟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则有98个牛录是是八旗的第二大势力,老代善(他儿子岳托已死,所以代善辖两红旗)和济尔哈朗则有96个牛录是八旗的中间势力。 正黄旗并不是努尔哈赤亲统的部队。
人口民族/正蓝旗
正蓝旗以2010年11月零时为准进行了第六次全旗人口普查,普查结果显示,全旗常住人口81967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日零时的71186人相比,十年增加10781人,增长15.15%,年平均增长1.42%。常住人口中农业户口人数50069人,农业户口人数占人口比重61.26%。非农业户口人数31666人,非农业户口人数占人口比重38.74%。在6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中,大学专科及以上人口8608人,占11.04%,与2000年相比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增加7114人,平均每年增长19.4%。在全旗常住人口81967人中,其中汉族人口46372人,少数民族人口35595人、占全旗人口43.43%,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少数民族人口增加4031人,增长12.77%,年均增长1.21%。
交通/正蓝旗
正蓝旗交通便利。207国道南北穿过,S304省道东西向通过,旗域北部有集宁-通辽的铁路通过。正蓝旗大区位条件优越,旗政府所在地上都镇北距锡林浩特238公里,西距呼和浩特400公里,距离河北张家口市仅191公里,是距京津最近的典型草原区。
旅游资源/正蓝旗
概况正蓝旗正蓝旗拥有如此优美的自然条件、如此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具备了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在新世纪来临之际,正蓝旗旗委、旗政府制订了调整产业,振兴正蓝旗经济的和中远期的规划,提出了在发展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的同时,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此带动其他第三产业发展的战略。为此,请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为正蓝旗绘制了《正蓝旗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了发展方向和工作任务。元上都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草原城市,更是元王朝的陪都。元上都遗址像座巨大的人类文明的博物馆,向人们展示着昔日的辉煌。认识元上都,解读元上都,不仅能获得有关蒙元王朝历史文化的许多知识,更能了解蒙古民族会同其他兄弟民族创建元朝,为今天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所做出的不朽历史贡献。
日,元上都申遗成功,正式被列入《》,成为我国第30项世界文化遗产。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0次
参与编辑人数:16位
最近更新时间: 16:28:40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正蓝旗旅游攻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