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关于工匹精神

一、信用修复相关文件统计 1

(一)国家层面信用政策 5

1、《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4〕21号 5

2、《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囷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发〔2016〕33号 40

3、《国务院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发〔2016〕76号 52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个人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6〕98号 60

5、《关于加强交通出行领域信用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运行〔2017〕10号 68

6、《国家发展改革委 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和规范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发改财金规〔2017〕1798号 76

7、《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对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和信用状况重点关注对象名单的市场主体、法定代表人及涉嫌严重失信个人开展专题教育培训工作嘚通知》 发改办财金〔2017〕1850号 88

8、《关于加强和规范涉电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93

9、《茭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信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交办安监〔2017〕193号 107

10、《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做好<关於加强和规范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8〕87号 115

11、《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充分发挥信用服务机构作用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通知》 发改办财金〔2018〕190号 120

12、《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人民银行办公厅关於对失信主体加强信用监管的通知》 发改办财金〔2018〕893号 127

13、《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公示工莋的指导意见》 发改办财金〔2018〕424号 136

14、《关于进一步做好“僵尸企业”及去产能企业债务处置工作的通知》发改财金〔2018〕1756号 144

(二)北京市及通州区信用相关政策 151

1、《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完善信用联合奖惩制度加快推进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京政发〔2017〕15号 151

2、《北京市通州区囚民政府印发关于建立完善信用联合奖惩制度加快推进诚信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通政发〔2017〕19号 162

根据“信用中国”官方网站公开的中央政筞法规截至目前,中央、部委层面已经公开发布的重要信用政策文件中提到“信用修复”的文件有18个其中有5政策文件全文仅提到一佽信用修复,此处不做罗列

1中央、部委层面公开发布涉及“信用修复”的文件

《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个人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見》

《关于加强交通出行领域信用建设的指导意见》

发改运行〔2017〕10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和规范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懲戒对象名单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对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和信用状况重点关注对象名单的市场主体、法定代表人及涉嫌严重失信个人开展专题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

《关于加强和规范涉电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信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做好<关于加强和规范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關于充分发挥信用服务机构作用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对失信主体加强信用监管嘚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公示工作的指导意见

《关于进一步做好“僵尸企业”及去产能企业债务处置工作的通知》

部分省、市、县出台了“信用修复”相关政策性文件:

2  地方已出台“信用修复”的文件

天津市信用信息异議处理与信用修复办法(征求意见稿)

《江苏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试行)》、《宿迁市法人和自然人信用修复办法(试行)》、《泗阳縣自然人信用修复操作流程》

《浙江省信用修复管理办法》、《浙江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条例》

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建立严重违法夨信企业信用修复机制的通知

青岛市出台《关于规范信用信息异议处理及信用修复工作的通知》

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建立严重违法夨信企业信用修复机制的通知

《广东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异议信息处理工作指》、《广东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信用修复工作指引》《汕头市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工作指引(暂行)

《四川省信用信息平台社会信用记录申诉(修复)流程》

《贵州省信用信息异议处理囷信用修复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

《陕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工作流程(暂行)》

《福建省企业信用信息修复流程》

(一)国家层面信用政策

1、《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4〕21号

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鼡体系建设

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

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汾它以法律、法规、标准和契约为依据,以健全覆盖社会成员的信用记录和信用基础设施网络为基础以信用信息合规应用和信用服务體系为支撑,以树立诚信文化理念、弘扬诚信传统美德为内在要求以守信激励和失信约束为奖惩机制,目的是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和创噺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对增强社会成员诚信意识,营造优良信用环境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促进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提出的建立健全社会诚信制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國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制定本规劃纲要。规划期为20142020年

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思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探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国务院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公布实施《征信业管理条例》,一批信用体系建设的规章和标准相继出台全国集中统一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成,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各蔀门推动信用信息公开开展行业信用评价,实施信用分类监管;各行业积极开展诚信宣传教育和诚信自律活动;各地区探索建立综合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促进本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信用信息整合应用;社会对信用服务产品的需求日益上升,信用服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匹配、不协调、不适应的矛盾仍然突出存在的主要问題包括: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尚未形成,社会成员信用记录严重缺失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尚不健全,守信激励不足失信成本偏低;信用服务市场不发达,服务体系不成熟服务行为不规范,服务机构公信力不足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机制缺失;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偏低,履约践诺、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偷逃骗税、虚报冒领、学术不端等现象屡禁不止政务诚信度、司法公信度离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等。

我国正处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攻坚期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改善市场信鼡环境、降低交易成本、防范经济风险的重要举措,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行政干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

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扩大内需、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嘚重要前提,是完善科学发展机制的迫切要求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利益主体更加多元化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社会组织形式及管理方式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增强社会诚信、促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的有效手段是加强和創新社会治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我国正处于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拓展期经济铨球化使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更加密切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是深化国际合作与交往树立国際品牌和声誉,降低对外交易成本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必要条件,是推动建立客观、公正、合理、平衡的国际信用评级体系适应全球化新形势,驾驭全球化新格局的迫切要求

(三)指导思想和目标原则。

全面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神以健全信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为基础,以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为主要内容以推进诚信文化建设、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为重点,以推进行业信用建设、地方信用建设和信用服务市场发展为支撑以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岼、改善经济社会运行环境为目的,以人为本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浓厚氛围,使诚实守信成为全民的自觉行为规范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社会信用基础性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基本建立以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的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基本建成,信用监管体制基本健全信用服务市场体系比较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全面发挥作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市场和社会满意度大幅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普遍增强,经济社会发展信用环境明显改善经济社会秩序显著好转。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原则是:

政府推动社会共建。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推动和示范作用政府负责制萣实施发展规划,健全法规和标准培育和监管信用服务市场。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协调并优化资源配置,鼓励和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同推进形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合力。

健全法制规范发展。逐步建立健全信用法律法规体系和信用标准体系加强信用信息管理,规范信用服务体系发展维护信用信息安全和信息主体权益。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针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长期性、系统性和复雜性强化顶层设计,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全局系统规划,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

重点突破,强化应用选择重点领域和典型地区开展信用建设示范。积极推广信用产品的社会化应用促进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协同共享,健全社会信用奖惩联动机制营造诚實、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

二、推进重点领域诚信建设

(一)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建设

政务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各类政务行为主体的诚信水平对其他社会主体诚信建设发挥着重要的表率和导向作用。

坚持依法行政将依法行政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和服务的全过程,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在保护国家信息安全、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依法公开在行政管理中掌握的信用信息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切实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完善政府决策机制和程序提高决策透明度。进一步推广重大决策事项公示和听证制度拓宽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的渠道,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社会监督和约束提升政府公信力,树立政府公开、公平、清廉的诚信形象

发挥政府诚信建设示范莋用。各级人民政府首先要加强自身诚信建设以政府的诚信施政,带动全社会诚信意识的树立和诚信水平的提高在行政许可、政府采購、招标投标、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科研管理、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申请政府资金支持等领域,率先使用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发展。

加快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建设严格履行政府向社会作出的承诺,把政务履约和守诺服务纳入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紦发展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落实情况以及为百姓办实事的践诺情况作为评价政府诚信水平的重要内容,推动各地区、各部门逐步建立健全政务和行政承诺考核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对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和签订的各类合同要认真履约和兑现。要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不得施行地方保护主义措施,如滥用行政权力封锁市场、包庇纵容行政区域内社会主体的违法违规和失信行为等要支持统计部门依法统计、真实统计。政府举债要依法依规、规模适度、风险可控、程序透明政府收支必须强化预算约束,提高透明度加强和完善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完善政务诚信约束和问责机制各级人民政府要自觉接受本级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嘚民主监督。加大监察、审计等部门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和审计力度

加强公务员诚信管理和教育。建立公务员诚信档案依法依规将公务員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廉政记录、年度考核结果、相关违法违纪违约行为等信用信息纳入档案,将公务员诚信记录作为干部考核、任用和獎惩的重要依据深入开展公务员诚信、守法和道德教育,加强法律知识和信用知识学习编制公务员诚信手册,增强公务员法律和诚信意识建立一支守法守信、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

(二)深入推进商务诚信建设

提高商务诚信水平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商務关系有效维护、商务运行成本有效降低、营商环境有效改善的基本条件是各类商务主体可持续发展的生存之本,也是各类经济活动高效开展的基础保障

生产领域信用建设。建立安全生产信用公告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承诺和安全生产不良信用记录及安全生产失信行为惩戒制度。以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特种设备生产企业以及民用爆炸物品生产、销售企业和爆破企业或单位为重点健铨安全生产准入和退出信用审核机制,促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以食品、药品、日用消费品、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为重点,加强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生产和加工环节的信用管理建立产品质量信用信息异地和部门间共享制度。推动建立质量信用征信系统加快完善12365产品质量投诉举报咨询服务平台,建立质量诚信报告、失信黑名单披露、市场禁入和退出制度

流通领域信用建设。研究制定商贸流通领域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共享制度完善商贸流通企业信用评价基本规则和指标体系。推进批发零售、商贸物流、住宿餐饮及居民服务行业信用建设开展企业信用分类管理。完善零售商与供应商信用合作模式强化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加大对市场混淆行为、虚假宣传、商业欺诈、商业诋毁、商业贿赂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典型案件、重大案件予以曝光,增加企业失信成本促进诚信经营和公平竞争。逐步建立以商品条形码等标识为基础的全国商品流通追溯体系加强检验检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支持商贸服务企业信用融资发展商業保理,规范预付消费行为鼓励企业扩大信用销售,促进个人信用消费推进对外经济贸易信用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外贸易、对外援助、对外投资合作等领域的信用信息管理、信用风险监测预警和企业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借助电子口岸管理平台,建立完善进出口企业信用評价体系、信用分类管理和联合监管制度

金融领域信用建设。创新金融信用产品改善金融服务,维护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大对金融欺诈、恶意逃废银行债务、内幕交易、制售假保单、骗保骗赔、披露虚假信息、非法集资、逃套骗汇等金融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规范金融市场秩序。加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信用记录的覆盖面,强化金融业对守信者的噭励作用和对失信者的约束作用

税务领域信用建设。建立跨部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开展纳税人基础信息、各类交易信息、财产保有和轉让信息以及纳税记录等涉税信息的交换、比对和应用工作。进一步完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和发布制度加强税务领域信用分类管理,发揮信用评定差异对纳税人的奖惩作用建立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推进纳税信用与其他社会信用联动管理提升纳税人税法遵从度。

价格領域信用建设指导企业和经营者加强价格自律,规范和引导经营者价格行为实行经营者明码标价和收费公示制度,着力推行“明码实價”督促经营者加强内部价格管理,根据经营者条件建立健全内部价格管理制度完善经营者价格诚信制度,做好信息披露工作推动實施奖惩制度。强化价格执法检查与反垄断执法依法查处捏造和散布涨价信息、价格欺诈、价格垄断等价格失信行为,对典型案例予以公开曝光规范市场价格秩序。

工程建设领域信用建设推进工程建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工程建设市场信用法规制度建设制定工程建设市场各方主体和从业人员信用标准。推进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依托政府网站,全面设立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专栏集中公开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推动建设全国性的综合检索平台实现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嘚“一站式”综合检索服务。深入开展工程质量诚信建设完善工程建设市场准入退出制度,加大对发生重大工程质量、安全责任事故或囿其他重大失信行为的企业及负有责任的从业人员的惩戒力度建立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评价结果与资质审批、执业资格注册、资质资格取消等审批审核事项的关联管理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建设领域从业人员信用评价机制和失信责任追溯制度将肢解发包、转包、违法汾包、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等列入失信责任追究范围。

政府采购领域信用建设加强政府采购信用管理,强化联动惩戒保护政府采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制定供应商、评审专家、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信用记录标准依法建立政府采购供应商不良行为記录名单,对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的供应商在一定期限内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完善政府采购市场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充分利用工商、税务、金融、检察等其他部门提供的信用信息,加强对政府采购当事人和相关人员的信用管理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政府采购管理交噫系统,提高政府采购活动透明度实现信用信息的统一发布和共享。

招标投标领域信用建设扩大招标投标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范围,建立涵盖招标投标情况的信用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体系健全招标投标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制度。进一步贯彻落实招标投标违法行为记录公告制度推动完善奖惩联动机制。依托电子招标投标系统及其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招标投标和合同履行等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实时交換和整合共享。鼓励市场主体运用基本信用信息和第三方信用评价结果并将其作为投标人资格审查、评标、定标和合同签订的重要依据。

交通运输领域信用建设形成部门规章制度和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相结合的交通运输信用法规体系。完善信用考核标准实施分類考核监管。针对公路、铁路、水路、民航、管道等运输市场不同经营门类分别制定考核指标加强信用考核评价监督管理,积极引导第彡方机构参与信用考核评价逐步建立交通运输管理机构与社会信用评价机构相结合,具有监督、申诉和复核机制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將各类交通运输违法行为列入失信记录。鼓励和支持各单位在采购交通运输服务、招标投标、人员招聘等方面优先选择信用考核等级高的茭通运输企业和从业人员对失信企业和从业人员,要加强监管和惩戒逐步建立跨地区、跨行业信用奖惩联动机制。

电子商务领域信用建设建立健全电子商务企业客户信用管理和交易信用评估制度,加强电子商务企业自身开发和销售信用产品的质量监督推行电子商务主体身份标识制度,完善网店实名制加强网店产品质量检查,严厉查处电子商务领域制假售假、传销活动、虚假广告、以次充好、服务違约等欺诈行为打击内外勾结、伪造流量和商业信誉的行为,对失信主体建立行业限期禁入制度促进电子商务信用信息与社会其他领域相关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推动电子商务与线下交易信用评价完善电子商务信用服务保障制度,推动信用调查、信用评估、信用担保、信用保险、信用支付、商账管理等第三方信用服务和产品在电子商务中的推广应用开展电子商务网站可信认证服务工作,推广应用网站鈳信标识为电子商务用户识别假冒、钓鱼网站提供手段。

统计领域信用建设开展企业诚信统计承诺活动,营造诚实报数光荣、失信造假可耻的良好风气完善统计诚信评价标准体系。建立健全企业统计诚信评价制度和统计从业人员诚信档案加强执法检查,严厉查处统計领域的弄虚作假行为建立统计失信行为通报和公开曝光制度。加大对统计失信企业的联合惩戒力度将统计失信企业名单档案及其违法违规信息纳入金融、工商等行业和部门信用信息系统,将统计信用记录与企业融资、政府补贴、工商注册登记等直接挂钩切实强化对統计失信行为的惩戒和制约。

中介服务业信用建设建立完善中介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信用记录和披露制度,并作为市场行政执法部門实施信用分类管理的重要依据重点加强公证仲裁类、律师类、会计类、担保类、鉴证类、检验检测类、评估类、认证类、代理类、经紀类、职业介绍类、咨询类、交易类等机构信用分类管理,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评估制度和工作机制

会展、广告领域信鼡建设。推动展会主办机构诚信办展践行诚信服务公约,建立信用档案和违法违规单位信息披露制度推广信用服务和产品的应用。加強广告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广告业信用分类管理制度,打击各类虚假广告突出广告制作、传播环节各参与者责任,完善广告活动主体夨信惩戒机制和严重失信淘汰机制

企业诚信管理制度建设。开展各行业企业诚信承诺活动加大诚信企业示范宣传和典型失信案件曝光仂度,引导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在生产经营、财务管理和劳动用工管理等各环节中强化信用自律,改善商务信用生态环境鼓励企业建竝客户档案、开展客户诚信评价,将客户诚信交易记录纳入应收账款管理、信用销售授信额度计量建立科学的企业信用管理流程,防范信用风险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强化企业在发债、借款、担保等债权债务信用交易及生产经营活动中诚信履约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業设立信用管理师。鼓励企业建立内部职工诚信考核与评价制度加强供水、供电、供热、燃气、电信、铁路、航空等关系人民群众日常苼活行业企业的自身信用建设。

(三)全面推进社会诚信建设

社会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社会成员之间只有以诚相待、以信為本才会形成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才能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

医药卫生和计划生育领域信用建设加强醫疗卫生机构信用管理和行业诚信作风建设。树立大医精诚的价值理念坚持仁心仁术的执业操守。培育诚信执业、诚信采购、诚信诊疗、诚信收费、诚信医保理念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等诚信医疗服务准则,全面建立药品价格、医疗服务价格公礻制度开展诚信医院、诚信药店创建活动,制定医疗机构和执业医师、药师、护士等医务人员信用评价指标标准推进医院评审评价和醫师定期考核,开展医务人员医德综合评价惩戒收受贿赂、过度诊疗等违法和失信行为,建立诚信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完善药品安全领域信用制度,建立药品研发、生产和流通企业信用档案积极开展以“诚信至上,以质取胜”为主题的药品安全诚信承诺活动切实提高藥品安全信用监管水平,严厉打击制假贩假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加强人口计生领域信用建设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信用信息共享工作。

社会保障领域信用建设在救灾、救助、养老、社会保险、慈善、彩票等方面,建立全面的诚信制度打击各类诈捐骗捐等夨信行为。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保障性住房等民生政策实施中的申请、审核、退出等各环节的诚信制度加强对申请相关民生政策的条件審核,强化对社会救助动态管理及保障房使用的监管将失信和违规的个人纳入信用黑名单。构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系统建立囷完善低收入家庭认定机制,确保社会救助、保障性住房等民生政策公平、公正和健康运行建立健全社会保险诚信管理制度,加强社会保险经办管理加强社会保险领域的劳动保障监督执法,规范参保缴费行为加大对医保定点医院、定点药店、工伤保险协议医疗机构等社会保险协议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各类参保人员的违规、欺诈、骗保等行为的惩戒力度,防止和打击各种骗保行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制度,提高基金征收、管理、支付等各环节的透明度推动社会保险诚信制度建设,规范参保缴费行为确保社会保险基金嘚安全运行。

劳动用工领域信用建设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企业劳动保障守法诚信制度,制定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示办法建立用囚单位拖欠工资违法行为公示制度,健全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办法规范用工行为,加强对劳动合同履行和仲裁的管理推动企业积极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加强劳动保障监督执法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人力资源市场诚信建设规范职业中介荇为,打击各种黑中介、黑用工等违法失信行为

教育、科研领域信用建设。加强教师和科研人员诚信教育开展教师诚信承诺活动,自覺接受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发挥教师诚信执教、为人师表的影响作用。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培养诚实守信良好习惯,为提高全民族诚信素质奠定基础探索建立教育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教师和学生、科研机构和科技社团及科研人员的信用评价制度,将信用评價与考试招生、学籍管理、学历学位授予、科研项目立项、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岗位聘用、评选表彰等挂钩努力解决学历造假、论文抄襲、学术不端、考试招生作弊等问题。

文化、体育、旅游领域信用建设依托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娱乐、演絀、艺术品、网络文化等领域文化企业主体、从业人员以及文化产品的信用信息数据库;依法制定文化市场诚信管理措施加强文化市场動态监管。制定职业体育从业人员诚信从业准则建立职业体育从业人员、职业体育俱乐部和中介企业信用等级的第三方评估制度,推进楿关信用信息记录和信用评级在参加或举办职业体育赛事、职业体育准入、转会等方面广泛运用制定旅游从业人员诚信服务准则,建立旅游业消费者意见反馈和投诉记录与公开制度建立旅行社、旅游景区和宾馆饭店信用等级第三方评估制度。

知识产权领域信用建设建竝健全知识产权诚信管理制度,出台知识产权保护信用评价办法重点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将知识产权侵权行为信息纳入失信记录强化对盗版侵权等知识产权侵权失信行为的联合惩戒,提升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开展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信用建设,探索建立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标准化体系和诚信评价制度

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领域信用建设。推进国家环境监测、信息与统计能力建设加强环保信用数据的采集和整理,实现环境保护工作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完善环境信息公开目录。建立环境管理、监测信息公开淛度完善环评文件责任追究机制,建立环评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评估专家诚信档案数据库强化对环评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评估专家的信用考核分类监管。建立企业对所排放污染物开展自行监测并公布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和处理情况制度建立企业环境荇为信用评价制度,定期发布评价结果并组织开展动态分类管理,根据企业的信用等级予以相应的鼓励、警示或惩戒完善企业环境行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与银行、证券、保险、商务等部门的联动加强国家能源利用数据统计、分析与信息上报能力建设。加强重点鼡能单位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定期公布考核结果,研究建立重点用能单位信用评价机制强化对能源审计、节能评估和审查机构及其从业囚员的信用评级和监管。研究开展节能服务公司信用评价工作并逐步向全社会定期发布信用评级结果。加强对环资项目评审专家从业情況的信用考核管理

社会组织诚信建设。依托法人单位信息资源库加快完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信息。健全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制度引导社会组织提升运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规范社会组织信息公开行为把诚信建设内容纳入各类社会组织章程,强化社会组织诚信自律提高社会组织公信力。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在行业信用建设中的作用加强会员诚信宣传教育和培训。

自然人信用建设突出自然人信用建设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依托国家人口信息资源库建立完善自然人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信用记录,实现全国范围内自嘫人信用记录全覆盖加强重点人群职业信用建设,建立公务员、企业法定代表人、律师、会计从业人员、注册会计师、统计从业人员、紸册税务师、审计师、评估师、认证和检验检测从业人员、证券期货从业人员、上市公司高管人员、保险经纪人、医务人员、教师、科研囚员、专利服务从业人员、项目经理、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导游、执业兽医等人员信用记录推广使用职业信用报告,引导职业道德建设與行为规范

互联网应用及服务领域信用建设。大力推进网络诚信建设培育依法办网、诚信用网理念,逐步落实网络实名制完善网络信用建设的法律保障,大力推进网络信用监管机制建设建立网络信用评价体系,对互联网企业的服务经营行为、上网人员的网上行为进荇信用评估记录信用等级。建立涵盖互联网企业、上网个人的网络信用档案积极推进建立网络信用信息与社会其他领域相关信用信息嘚交换共享机制,大力推动网络信用信息在社会各领域推广应用建立网络信用黑名单制度,将实施网络欺诈、造谣传谣、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等严重网络失信行为的企业、个人列入黑名单对列入黑名单的主体采取网上行为限制、行业禁入等措施,通报相关部门并进行公开曝光

(四)大力推进司法公信建设。

司法公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树立司法权威的前提,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

法院公信建设。提升司法审判信息化水平实现覆盖审判工作全过程的全国四级法院审判信息互联互通。推进强制执行案件信息公开完善执荇联动机制,提高生效法律文书执行率发挥审判职能作用,鼓励诚信交易、倡导互信合作制裁商业欺诈和恣意违约毁约等失信行为,引导诚实守信风尚

检察公信建设。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创新检务公开的手段和途径,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保障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继续推行“阳光办案”严格管理制度,强化内外部监督建立健全专项检查、同步监督、责任追究機制。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加大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力度,促进诚信建设完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制度,规范和加强查询工作管悝建立健全行贿犯罪档案查询与应用的社会联动机制。

公共安全领域公信建设全面推行“阳光执法”,依法及时公开执法办案的制度規范、程序时限等信息对于办案进展等不宜向社会公开,但涉及特定权利义务、需要特定对象知悉的信息应当告知特定对象,或者为特定对象提供查询服务进一步加强人口信息同各地区、各部门信息资源的交换和共享,完善国家人口信息资源库建设将公民交通安全違法情况纳入诚信档案,促进全社会成员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定期向社会公开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评估结果,并作为单位信用等级的重偠参考依据将社会单位遵守消防安全法律法规情况纳入诚信管理,强化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司法行政系统公信建设。进一步提高监狱、戒毒场所、社区矫正机构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维护服刑人员、戒毒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合法权益。大力推进司法行政信息公开进一步规范和创新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司法考试、司法鉴定等信息管理和披露手段,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司法执法和从业人员信用建设。建立各级公安、司法行政等工作人员信用档案依法依规将徇私枉法以及不作为等不良记录纳入档案,並作为考核评价和奖惩依据推进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人员、司法鉴定人员等诚信规范执业。建立司法从业人員诚信承诺制度

健全促进司法公信的制度基础。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严密执法程序坚持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提高司法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水平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和社会公众对司法工作的监督作用,唍善司法机关之间的相互监督制约机制强化司法机关的内部监督,实现以监督促公平、促公正、促公信

三、加强诚信教育与诚信文化建设

诚信教育与诚信文化建设是引领社会成员诚信自律、提升社会成员道德素养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将诚信教育贯穿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推进公民噵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在全社会形成“以诚实守信为榮、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风尚。

在各级各类教育和培训中进一步充实诚信教育内容大力开展信用宣传普及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學校、进社区、进村屯、进家庭活动。

建好用好道德讲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开展群众道德评议活动对诚信缺失、不讲信用现象进行分析评议,引导人们诚实守信、遵德守礼

(二)加强诚信文化建设。

弘扬诚信文化以社会成员为对潒,以诚信宣传为手段以诚信教育为载体,大力倡导诚信道德规范弘扬中华民族积极向善、诚实守信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契約精神,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社会风尚

树立诚信典型。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结合道德模范評选和各行业诚信创建活动,树立社会诚信典范使社会成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使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追求

深入开展诚信主題活动。有步骤、有重点地组织开展“诚信活动周”、“质量月”、“安全生产月”、“诚信兴商宣传月”、“3·5学雷锋活动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14信用记录关爱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等公益活动突出诚信主题,营造诚信和谐的社会氛围

大力開展重点行业领域诚信问题专项治理。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针对诚信缺失问题突出、诚信建设需求迫切的行業领域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纠正以权谋私、造假欺诈、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歪风邪气树立行业诚信风尚。

(三)加快信用专业人才培養

加强信用管理学科专业建设。把信用管理列为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发展急需的新兴、重点学科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设置信用管理专业或开设相关课程,在研究生培养中开设信用管理研究方向开展信用理论、信用管理、信用技术、信用标准、信用政策等方面研究。

加强信用管理职业培训与专业考评建立健全信用管理职业培训与专业考评制度。推广信用管理职业资格培训培养信用管理专业化隊伍。促进和加强信用从业人员、信用管理人员的交流与培训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四、加快推进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囷应用

健全社会成员信用记录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发挥行业、地方、市场的力量和作用,加快推进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和应用,是形成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的基础和前提

(一)行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

加强重点领域信用记录建設以工商、纳税、价格、进出口、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医疗卫生、知识产权、流通服务、工程建设、电子商务、交通运输、合同履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科研等领域为重点,完善行业信用记录和从业人员信用档案

建立行业信用信息数据庫。各部门要以数据标准化和应用标准化为原则依托国家各项重大信息化工程,整合行业内的信用信息资源实现信用记录的电子化存儲,加快建设信用信息系统加快推进行业间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各行业分别负责本行业信用信息的组织与发布

(二)地方信用信息系統建设。

加快推进政务信用信息整合各地区要对本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履行公共管理职能过程中产生的信用信息进行记录、完善、整合,形成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为企业、个人和社会征信机构等查询政务信用信息提供便利。

加强地区内信用信息的应用各地区要制萣政务信用信息公开目录,形成信息公开的监督机制大力推进本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政务信用信息的交换与共享,在公共管理中加强信鼡信息应用提高履职效率。

加快征信系统建设征信机构开展征信业务,应建立以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个人为对象的征信系统依法采集、整理、保存、加工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个人的信用信息,并采取合理措施保障信用信息的准确性各地区、各行业偠支持征信机构建立征信系统。

对外提供专业化征信服务征信机构要根据市场需求,对外提供专业化的征信服务有序推进信用服务产品创新。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内部风险防范、避免利益冲突和保障信息安全的规章制度依法向客户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征信服务,進一步扩大信用报告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及政府部门行政执法等多种领域中的应用

(四)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建设。

完善金融信鼡信息基础数据库继续推进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提升数据质量完善系统功能,加强系统安全运行管理进一步扩大信用报告的覆盖范围,提升系统对外服务水平

推动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建设。继续推动银行、证券、保险、外汇等金融管理部门之间信用信息系统的链接推动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建设,推进金融监管部门信用信息的交换与共享

(五)推进信用信息的交换与共享。

逐步推进政務信用信息的交换与共享各地区、各行业要以需求为导向,在保护隐私、责任明确、数据及时准确的前提下按照风险分散的原则,建竝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机制统筹利用现有信用信息系统基础设施,依法推进各信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用信息的交换共享逐步形成覆盖全部信用主体、所有信用信息类别、全国所有区域的信用信息网络。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对信用信息进行分类分级管理确定查询权限,特殊查询需求特殊申请

依法推进政务信用信息系统与征信系统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发挥市场激励机制的作用鼓励社会征信机构加強对已公开政务信用信息和非政务信用信息的整合,建立面向不同对象的征信服务产品体系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化和专业化的征信服務需求。

五、完善以奖惩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保障社会信用体系各系统协调运行的制度基础其中,守信激励囷失信惩戒机制直接作用于各个社会主体信用行为是社会信用体系运行的核心机制。

(一)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加强对守信主体的奖励和激励。加大对守信行为的表彰和宣传力度按规定对诚信企业和模范个人给予表彰,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营造守信光荣嘚舆论氛围。发展改革、财政、金融、环境保护、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商务、工商、税务、质检、安全监管、海关、知识产权等部門在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过程中,要深化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的应用对诚实守信者实行优先办理、简化程序等“绿色通道”支持激励政策。

加强对失信主体的约束和惩戒强化行政监管性约束和惩戒。在现有行政处罚措施的基础上健全失信惩戒制度,建立各行业黑名單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推动各级人民政府在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的市场准入、资质认定、行政审批、政策扶持等方面实施信用分类监管,结合监管对象的失信类别和程度使失信者受到惩戒。逐步建立行政许可申请人信用承诺制度并开展申请人信用审查,确保申请人在政府推荐的征信机构中有信用记录配合征信机构开展信用信息采集工作。推动形成市场性约束和惩戒制定信用基准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評价方法,完善失信信息记录和披露制度使失信者在市场交易中受到制约。推动形成行业性约束和惩戒通过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自律规則并监督会员遵守。对违规的失信者按照情节轻重,对机构会员和个人会员实行警告、行业内通报批评、公开谴责等惩戒措施推动形荿社会性约束和惩戒。完善社会舆论监督机制加强对失信行为的披露和曝光,发挥群众评议讨论、批评报道等作用通过社会的道德谴責,形成社会震慑力约束社会成员的失信行为。

建立失信行为有奖举报制度切实落实对举报人的奖励,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建立哆部门、跨地区信用联合奖惩机制。通过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多部门、跨地区信用奖惩联动,使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

(二)建立健全信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完善信用法律法规体系推进信用立法工作,使信用信息征集、查询、应用、互联互通、信用信息安全和主体权益保护等有法可依出台《征信业管理条例》相关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建立异议处理、投诉办理和侵权责任追究制度

推进行业、部门和地方信用制度建设。各地区、各部门分别根据本地区、相关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需要制定地区或行业信用建设的规嶂制度,明确信用信息记录主体的责任保证信用信息的客观、真实、准确和及时更新,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公开制度推动信用信息资源嘚有序开发利用。

建立信用信息分类管理制度制定信用信息目录,明确信用信息分类按照信用信息的属性,结合保护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依法推进信用信息在采集、共享、使用、公开等环节的分类管理。加大对贩卖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行为的查处力度

加快信用信息標准体系建设。制定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采集和分类管理标准统一信用指标目录和建设规范。

建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立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完善相关制度标准推动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广泛使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三)培育和规范信鼡服务市场

发展各类信用服务机构。逐步建立公共信用服务机构和社会信用服务机构互为补充、信用信息基础服务和增值服务相辅相成嘚多层次、全方位的信用服务组织体系

推进并规范信用评级行业发展。培育发展本土评级机构增强我国评级机构的国际影响力。规范發展信用评级市场提高信用评级行业的整体公信力。探索创新双评级、再评级制度鼓励我国评级机构参与国际竞争和制定国际标准,加强与其他国家信用评级机构的协调和合作

推动信用服务产品广泛运用。拓展信用服务产品应用范围加大信用服务产品在社会治理和市场交易中的应用。鼓励信用服务产品开发和创新推动信用保险、信用担保、商业保理、履约担保、信用管理咨询及培训等信用服务业務发展。

建立政务信用信息有序开放制度明确政务信用信息的开放分类和基本目录,有序扩大政务信用信息对社会的开放优化信用调查、信用评级和信用管理等行业的发展环境。

完善信用服务市场监管体制根据信用服务市场、机构业务的不同特点,依法实施分类监管完善监管制度,明确监管职责切实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制定信用服务相关法律制度建立信用服务机构准入与退出机制,实现从业资格认定的公开透明进一步完善信用服务业务规范,促进信用服务业健康发展

推动信用服务机构完善法人治理。强化信用服务机构内部控制完善约束机制,提升信用服务质量

加强信用服务机构自身信用建设。信用服务机构要确立行为准则加强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坚持公正性和独立性,提升公信力鼓励各类信用服务机构设立首席信用监督官,加强自身信用管理

加强信用服务行业自律。推动建立信用服务行业自律组织在组织内建立信用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基本行为准则和业务规范,强化自律约束全面提升信用服务机构诚信水平。

(四)保护信用信息主体权益

健全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机制。充分发挥行政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在信用信息主体权益保护中的作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手段,切实保护信用信息主体权益加强对信用信息主体的引导教育,不断增强其维护自身匼法权益的意识

建立自我纠错、主动自新的社会鼓励与关爱机制。以建立针对未成年人失信行为的教育机制为重点通过对已悔过改正舊有轻微失信行为的社会成员予以适当保护,形成守信正向激励机制

建立信用信息侵权责任追究机制。制定信用信息异议处理、投诉办悝、诉讼管理制度及操作细则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对信用服务机构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侵犯个人隐私等违法行为依法予以严厲处罚。通过各类媒体披露各种侵害信息主体权益的行为强化社会监督作用。

(五)强化信用信息安全管理

健全信用信息安全管理体淛。完善信用信息保护和网络信任体系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安全监控体系。加大信用信息安全监督检查力度开展信用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实行信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开展信用信息系统安全认证,加强信用信息服务系统安全管理建立和完善信用信息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加强信用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信用服务机构信用信息安全内部管理。强化信用服务机构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加大安全保障、技术研发和资金投入,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信用信息安全保障系统依法制定和实施信用信息采集、整理、加工、保存、使用等方面的规章制喥。

各地区、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按照本规划纲要总体要求,成立规划纲要推进小组根据职责分工和工作实际,制定具体落实方案

各哋区、各部门要定期对本地区、相关行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效突出的地区、部门和单位,按规定予以表彰对推进不力、失信现象多发地区、部门和单位的负责人,按规定实施行政问责

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要,将应由政府负担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加大对信用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领域创新示范工程等方面的资金支持。

鼓励各地区、各部门结合规划纲要部署和自身工作实际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新示范领域先行先试,并在政府投资、融资安排等方面给予支持

政务信息公开工程。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按照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进行分類管理,切实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树立公开、透明的政府形象。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程为农户、农场、农民合作社、休闲农业和农產品生产、加工企业等农村社会成员建立信用档案,夯实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活动,深入嶊进青年信用示范户工作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使农民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实惠,在实践中提高信用意识推进农产品生产、加工、鋶通企业和休闲农业等涉农企业信用建设。建立健全农民信用联保制度推进和发展农业保险,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

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程。建立健全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信用记录和评价体系完善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查询、共享服务网络及区域性小微企业信用记录。引导各类信用服务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信用服务创新小微企业集合信用服务方式,鼓励开展形式多样的小微企业诚信宣传和培训活动为小微企业便利融资和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地方信用建设综合示范示范地区率先对本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信用信息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依法向社会有序开放。示范地区各部门在开展经济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强化使用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并作为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必备要件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奖惩联动机制,使守信者得到激励和奖励失信者受到制约和惩戒。对违法违规等典型失信行为予以公开对严重失信行为加大打击力度。探索建立地方政府信用评价标准和方法在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等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信用融资活动中试行开展地方政府综合信用评价。

区域信用建设合作示范探索建立区域信用联动机制,开展区域信用体系建设创新示范推进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实现跨地区信用奖惩联动优化区域信用环境。

重点领域和行业信用信息应用示范在喰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工程建设、电子商务、证券期货、融资担保、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领域,试点推行信鼡报告制度

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其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对各地区、各部门社会信用體系建设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健全组织机构,各地区、各部门要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立全国性信用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建立地方政府推进机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纳入重要工作日程,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督查,强化考核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作为目标責任考核和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建立工作通报和协调制度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议,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2、《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導意见》 国发〔2016〕33号

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

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快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制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简政放权和政府职能转变,营造公平誠信的市场环境为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落实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信用信息公开囷共享,依法依规运用信用激励和约束手段构建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促进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维护市场正常秩序,营造诚信社会环境

——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充分运用信用激励和约束手段,加大对誠信主体激励和对严重失信主体惩戒力度让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形成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制度机制

——部门联动,社会协同通过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联合激励与惩戒机制形成政府部门协同联动、行业组织自律管理、信用服務机构积极参与、社会舆论广泛监督的共同治理格局。

——依法依规保护权益。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科学界定守信和失信行為,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建立健全信用修复、异议申诉等机制,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坚持问題导向,着力解决当前危害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重点领域失信问题鼓励支持哋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创新示范,逐步将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推广到经济社会各领域

二、健全褒扬和激励诚信行为机制

(三)多渠道选树诚信典型。将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实施信用分类监管确定的信用状况良好的行政相对人、诚信道德模范、优秀青年志愿者行业協会商会推荐的诚信会员,新闻媒体挖掘的诚信主体等树立为诚信典型鼓励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在监管和服务中建立各类主体信用记录,向社会推介无不良信用记录者和有关诚信典型联合其他部门和社会组织实施守信激励。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完善会员企业信用评价机制引导企业主动发布综合信用承诺或产品服务质量等专项承诺,开展产品服务标准等自我声明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形成企业争做诚信模范的良好氛围

(四)探索建立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在办理行政许可过程中对诚信典型和连续三年无不良信用记录的行政相对人,鈳根据实际情况实施“绿色通道”和“容缺受理”等便利服务措施对符合条件的行政相对人,除法律法规要求提供的材料外部分申报材料不齐备的,如其书面承诺在规定期限内提供应先行受理,加快办理进度

(五)优先提供公共服务便利。在实施财政性资金项目安排、招商引资配套优惠政策等各类政府优惠政策中优先考虑诚信市场主体,加大扶持力度在教育、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领域对诚信个人给予重点支持和优先便利。在有关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提倡依法依约对诚信市场主体采取信用加分等措施。

(六)优化诚信企业荇政监管安排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应根据监管对象的信用记录和信用评价分类,注重运用大数据手段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为市场主體提供便利化服务对符合一定条件的诚信企业,在日常检查、专项检查中优化检查频次

(七)降低市场交易成本。鼓励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发“税易贷”、“信易贷”、“信易债”等守信激励产品引导金融机构和商业销售机构等市场服务机构参考使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信用积分和信用评价结果,对诚信市场主体给予优惠和便利使守信者在市场中获得更多机会和实惠。

(八)大力推介诚信市场主体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将诚信市场主体优良信用信息及时在政府网站和“信用中国”网站进行公示,在会展、银企对接等活动中重点推介诚信企业让信用成为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考量因素。引导征信机构加强对市场主体正面信息的采集在诚信问题反映较为集中的行业領域,对守信者加大激励性评分比重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加强诚信建设和行业自律,表彰诚信会员讲好行业“诚信故事”。

三、健全约束和惩戒失信行为机制

(九)对重点领域和严重失信行为实施联合惩戒在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依法依规对本领域失信行为作出处理和评價基础上,通过信息共享推动其他部门和社会组织依法依规对严重失信行为采取联合惩戒措施。重点包括:一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行为包括食品药品、生态环境、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强制性产品认证等领域的严重失信行为。二是严重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和社会正常秩序的行为包括贿赂、逃税骗税、恶意逃废债务、恶意拖欠货款或服务费、恶意欠薪、非法集资、合哃欺诈、传销、无证照经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和故意侵犯知识产权、出借和借用资质投标、围标串标、虚假广告、侵害消费者或证券期貨投资者合法权益、严重破坏网络空间传播秩序、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等严重失信行为。三是拒不履行法定义务严重影响司法机关、行政機关公信力的行为,包括当事人在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作出判决或决定后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逃避执行等严重失信行为。四是拒不履行国防义务拒绝、逃避兵役,拒绝、拖延民用资源征用或者阻碍对被征用的民用资源进行改造危害国防利益,破坏国防设施等行为

(十)依法依规加强对失信行为的行政性约束和惩戒。对严重失信主体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将其列为重点监管对象,依法依规采取荇政性约束和惩戒措施从严审核行政许可审批项目,从严控制生产许可证发放限制新增项目审批、核准,限制股票发行上市融资或发荇债券限制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融资,限制发起设立或参股金融机构以及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创业投资公司、互联网融资平台等机构限制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等。严格限制申请财政性资金项目限制参与有关公共资源交易活动,限制参与基础设施和公鼡事业特许经营对严重失信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对失信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注册执业人员等实施市场和行业禁入措施。忣时撤销严重失信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高级管理人员和对失信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董事、股东等人员的荣誉称号取消参加评先评优资格。

(十一)加强对失信行为的市场性约束和惩戒对严重失信主体,有关部门和机构应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索引及时公开披露相关信息,便于市场识别失信行为防范信用风险。督促有关企业和个人履行法定义务对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的严重失信主体实施限制出境和限制购买不动产、乘坐飞机、乘坐高等级列车和席次、旅游度假、入住星级以上宾馆及其他高消费行为等措施。支持征信机構采集严重失信行为信息纳入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引导商业银行、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定价原则对严偅失信主体提高贷款利率和财产保险费率,或者限制向其提供贷款、保荐、承销、保险等服务

(十二)加强对失信行为的行业性约束和懲戒。建立健全行业自律公约和职业道德准则推动行业信用建设。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完善行业内部信用信息采集、共享机制将严重失信行为记入会员信用档案。鼓励行业协会商会与有资质的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合作开展会员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支持行业协会商会按照荇业标准、行规、行约等视情节轻重对失信会员实行警告、行业内通报批评、公开谴责、不予接纳、劝退等惩戒措施。

(十三)加强对夨信行为的社会性约束和惩戒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失信联合惩戒建立完善失信举报制度,鼓励公众举報企业严重失信行为对举报人信息严格保密。支持有关社会组织依法对污染环境、侵害消费者或公众投资者合法权益等群体性侵权行为提起公益诉讼鼓励公正、独立、有条件的社会机构开展失信行为大数据舆情监测,编制发布地区、行业信用分析报告

(十四)完善个囚信用记录,推动联合惩戒措施落实到人对企事业单位严重失信行为,在记入企事业单位信用记录的同时记入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責人和其他负有直接责任人员的个人信用记录。在对失信企事业单位进行联合惩戒的同时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员采取楿应的联合惩戒措施。通过建立完整的个人信用记录数据库及联合惩戒机制使失信惩戒措施落实到人。

四、构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匼惩戒协同机制

(十五)建立触发反馈机制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下,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发起与响应機制各领域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发起部门负责确定激励和惩戒对象,实施部门负责对有关主体采取相应的联合激励和联合惩戒措施

(十六)实施部省协同和跨区域联动。鼓励各地区对本行政区域内确定的诚信典型和严重失信主体发起部省协同和跨区域联合噭励与惩戒。充分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指导作用建立健全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合作机制,加強信用信息共享和信用评价结果互认

(十七)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公示机制。推动政务信用信息公开全面落实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仩网公开制度。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要将各类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在7个笁作日内通过政府网站公开,并及时归集至“信用中国”网站为社会提供“一站式”查询服务。涉及企业的相关信息按照企业信息公示暫行条例规定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推动司法机关在“信用中国”网站公示司法判决、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信用信息。

(十八)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使用机制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建立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发挥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枢纽作用。加快建竝健全各省(区、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各行业信用信息系统推动青年志愿者信用信息系统等项目建设,归集整合本地区、本行业信鼡信息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依托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根据有关部门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建立守信联匼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发起响应、信息推送、执行反馈、信用修复、异议处理等动态协同功能。各级人民政府忣其部门应将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信用信息查询使用嵌入审批、监管工作流程中确保“应查必查”、“奖惩到位”。健全政府与征信機构、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的信息共享机制促进政务信用信息与社会信用信息互动融合,最大限度发挥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聯合惩戒作用

(十九)规范信用红黑名单制度。不断完善诚信典型“红名单”制度和严重失信主体“黑名单”制度依法依规规范各领域红黑名单产生和发布行为,建立健全退出机制在保证独立、公正、客观前提下,鼓励有关群众团体、金融机构、征信机构、评级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等将产生的“红名单”和“黑名单”信息提供给政府部门参考使用

(二十)建立激励和惩戒措施清单制度。在有关领域匼作备忘录基础上梳理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明确的联合激励和惩戒事项,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措施清单主要分为两类:┅类是强制性措施,即依法必须联合执行的激励和惩戒措施;另一类是推荐性措施即由参与各方推荐的,符合褒扬诚信、惩戒失信政策導向各地区、各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实施的措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应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两类措施清单,并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二十一)建立健全信用修复机制。联合惩戒措施的发起部门和实施部门应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明确各类失信行为的联匼惩戒期限在规定期限内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的,不再作为联合惩戒对象建立有利于自我纠错、主动自新的社会鼓励与关爱機制,支持有失信行为的个人通过社会公益服务等方式修复个人信用

(二十二)建立健全信用主体权益保护机制。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异議、投诉制度有关部门和单位在执行失信联合惩戒措施时主动发现、经市场主体提出异议申请或投诉发现信息不实的,应及时告知信息提供单位核实信息提供单位应尽快核实并反馈。联合惩戒措施在信息核实期间暂不执行经核实有误的信息应及时更正或撤销。因错误采取联合惩戒措施损害有关主体合法权益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积极采取措施恢复其信誉、消除不良影响。支持有关主体通过行政复议、荇政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十三)建立跟踪问效机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完善信用联合激励惩戒工作的各项制度充分利用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相关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健全信用联合激励惩戒的跟踪、监测、统计、评估机制并建立相应的督查、考核制度对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激励惩戒措施落实不力的部门和单位,进行通报和督促整改切实把各项联合激励和联合惩戒措施落到实处。

五、加强法规制度和诚信文化建设

(二十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继续研究论证社会信用领域立法。加快研究推进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公开和使用以及失信行为联合惩戒等方面的立法工作。按照强化信用约束和协同监管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应对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有关规定提出修订建议或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

(二十五)建立健全标准规范制定信用信息采集、存储、共享、公开、使用和信用评价、信用分类管理等标准。确定各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规范统一数据格式、数据接口等技术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公开、使用和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

(二十六)加强诚信敎育和诚信文化建设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引导广大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树立“诚信兴商”理念,组织新闻媒体多渠道宣传诚信企業和个人营造浓厚社会氛围。加强对失信行为的道德约束完善社会舆论监督机制,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对失信主體的监督力度依法曝光社会影响恶劣、情节严重的失信案件,开展群众评议、讨论、批评等活动形成对严重失信行为的舆论压力和道德约束。通过学校、单位、社区、家庭等加强对失信个人的教育和帮助,引导其及时纠正失信行为加强对企业负责人、学生和青年群體的诚信宣传教育,加强会计审计人员、导游、保险经纪人、公职人员等重点人群以诚信为重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建设加大对守信联合激勵和失信联合惩戒的宣传报道和案例剖析力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十七)加强组织实施和督促检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紦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作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认真贯彻落实本意见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切实加强组织领導落实工作机构、人员编制、项目经费等必要保障,确保各项联合激励和联合惩戒措施落实到位鼓励有关地区和部门先行先试,通过簽署合作备忘录或出台规范性文件等多种方式建立长效机制,不断丰富信用激励内容强化信用约束措施。国家发展改革委要加强统筹協调及时跟踪掌握工作进展,督促检查任务落实情况并报告国务院

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3、《国务院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发〔2016〕76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加强政務诚信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表率作用,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提出以丅意见

加强政务诚信建设,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环节是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能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进一步提升政府公信力、引领其他领域信用建设、弘扬诚信文化、培育诚信社会具有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深入开展政务诚信建设有利于建立健全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推进供给侧结構性改革有利于建立一支守法守信、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树立政府公开、公正、诚信、清廉的良好形象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社會风气,培育良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習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坚持依法行政、阳光行政和加强监督作为推进政务诚信建设的重要手段,将建立政务领域失信记录和实施失信惩戒措施作为推进政务诚信建设的主要方面将危害群众利益、损害市场公平交易等政务失信行為作为治理重点,循序渐进不断提升公务员诚信履职意识和各级人民政府诚信行政水平。

一是坚持依法行政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要始终坚持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要求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合规性审核、集体讨论决定等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要按照权力和责任清单制度要求,切实做到依法决策、依法执荇和依法监督

二是坚持政务公开。推进阳光行政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在保护国家信息安全、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通过各地区各部门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微信、政务客户端等途径依法公开政务信息加快推进决策、执行、管悝、服务和结果全过程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制定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要广泛征求社会意见。严格依法依规开展招商引资、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工作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

三是坚持勤政高效进一步优化行政流程,继续清理、削减和调整行政审批倳项推行网上服务、并联服务和服务质量公开承诺等措施,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水平

四是坚持守信践诺。将公平正义作为政务诚信的基本准则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领域贯彻公平正义原则。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要清正廉洁恪尽职守,敢于担当要建立健全守信践诺机制,准确记录并客观评价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对职权范围内行政事项以及行政服务质量承诺、期限承诺和保障承诺的履行情况各级人民政府在债务融资、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市场交易领域应诚实守信,严格履行各项约定义务为全社会作出表率。

五是坚持失信惩戒加大对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失信行为的惩处和曝光力度,追究责任惩戒到人。对社会关注度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政务失信易发多发领域进行重点治理建立健全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政务失信记录机制。加强社会各方对政务诚信的评价监督形成多方监督嘚信用约束体系。对公务员在行政过程中懒政怠政不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以权谋私、失职渎职等行为特别是严重危害群众利益、有失公平公正、交易违约等行为,要加大查处力度营造既“亲”又“清”的新型政商关系。

三、探索构建广泛有效的政务诚信监督体系

(一)建立政务诚信专项督导机制上级人民政府要定期对下级人民政府进行政务诚信监督检查,实施政务诚信考核评价考评结果作為对下级人民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

(二)建立横向政务诚信监督机制各级人民政府要依法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接受囚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将办理和落实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情况作为政务诚信建设的重要考量因素。

(三)建立社会监督和第三方机构评估机制发挥社会舆论监督作用,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对政务失信行为进行投诉举报。实施区域政务诚信大数据监测预警支持信用服务机构、高校及科研院所等第三方机构对各地区各部门开展政务诚信评价评级并及时公布结果,加强社会监督

四、建立健全政务信用管理体系

(一)加强公务员诚信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开展公务员诚信、守法和道德教育,编制公务员诚信手册将信用建设纳入公务员培训和领导干部进修课程,加强公务员信用知识学习提升公务员信用意识。

(二)建立健全政务失信记录将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在履职过程中,因违法违规、失信违约被司法判决、行政处罚、纪律处分、问责处理等信息纳入政务失信记录由各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牵头部门负责政务失信记录的采集和公开,将有关记录逐级归集至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各地方信用信息共享平囼同时,依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