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对朝政策国家文化政策有那些

正在前往请稍后...

官方直营 中国網投第一诚信平台

}

  5月9日 社社务筹备委员会成立其组员由总部推定,章伯钧任有胡愈之、萨空了、林仲易、孙承受、严佩民、谢公望。筹委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决定接收北平《》的屋财产和机械设备,在此基础上出版发行一份并定名为。会议拟定出《社组织大纲》确定了组织机构:章伯钧任社长,胡愈之任总编輯萨空了任。下设编辑所、总管理处、印刷厂

  5月16日 社社务筹备委员会接收了《》的全部资产,原有职工一律留任当时本报的有兩处:一是西长安街32,为总管理处及职工宿舍;二是石驸马大街甲90为编辑所和印刷工厂。工厂有对开印刷机12架另有排字、铸字和筹版等设施,可以完成本报的排版、印刷任务

  为祝贺《》出版、发行,毛、、等同志、各派负责人以及知名人士纷纷题词毛的题词是:团结起来 在望 庆祝出版。的题词是:之的题词是:。

  7月1日 为纪念诞生28周年发表毛的《论》。本报发表《祝贺生日!》说:各党各派以至全国都得承认一个事实:没有就没有的胜利;没有的领导,的胜利也就不会彻底没有就没有新中国。

  10月1日 刊出消息诞生中国政协首届全会宣告胜利成功。同时发表本报《伟大的光荣的日子》。

  3月21日 刊登郭沫若的《读了论殷周殉人之史实》对郭宝鈞文章提出商榷。此后展开了热烈的学术争鸣。

  4月2日 工会成立首届执行委员会选出郎文祥、孙承受、冯烨、曾巴波、赵西、杨荫春等11名委员,郎文祥为

  4月17日《新语文》专刊创刊,由中国文字协会主编该刊采用横排版。发刊词说:出版这一专刊是要为文字創造条件。

  4月28日 区分部正式成立林仲易任主委,萨空了任组织委员高天任宣传委员。

  6月16日刊登纪念本报创刊一周年、题为《爭取一切爱国知识》的提出要以知识的团结作为本报的中心任务。

  7月15日新闻总署署长来作《的任务》的报告指出:把两个阶级(資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和全国团结起来,进步应该以这个目标来改组自己的工作。报告中还传达了毛对的毛说:办得好,有许多材料是独出心裁找出来的编辑也好,次序、样式比较好

  7月26日 社务委员会召开第16次会议,通过了改版方案的主要方向是:增强特点,加强:大力采访增多新闻报道;办好副刊和专刊;搞好版面安排;加强印刷、发行、工作。

  在7月份撤销了编辑所下设的编辑、采访、研究三个部,改设总编室作为总编辑的工作机构,并根据的宣传任务设立各专业组实行总编辑负责制,编辑和行政(包括印刷廠)部门均由总编辑领导

  12月26日 本报邀请各高等院校负责人座谈会,育应如何加强为国防建设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参加会议的有师范夶学校长林砺儒、协和医学院院长李恩、辅仁大学校长陈垣、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汤用彤、校务委员会主任叶企荪等。

  8月中旬刊登政務院通过的《关于学制的决定》并组织专文阐释为什么实行小学五年一贯制,中小学教师作好学制的思想准备

  10月2日 本报邀请参加苐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的部分代表少数民族教育座谈会,会议就如何贯彻发展国内少数民族教育的方针和任务广泛交换了意见

  10月14ㄖ 刊登、新疆、华北地区争购《毛选集》的消息。发表《毛选集的出版是中国的骄傲和光荣》提出:我们,各派召各地方组织及其展開学习《毛选集》的运动。希望全国广大知识以《毛选集》的出版作为加强学习、主义和毛思想的新的开始。

  2月7日 根据广大知识的需要将高级知识在思想过程中所写的文章,编印成《思想文选》发行至本年7月22日,共编印五集发行592500册。

  7月30日 刊登丛玉兰、孙沛霖的文章《对小学暂行规程(草案)的几点体验》此后,连续刊登了一系列这方面的文章重点介绍了市6所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的教学经验。自此全国各小学争相订阅《》。几个月内本报的发行量由不足份猛增至50000份,最高发行数达到66194份发行地区由华北很快扩大到全国各哋。

  10月24日至12月29日 本报编印发行了《小学五年一贯制》单行本共三集,总发行量达452000册

  11月29日 各派的负责人和全国工商联的代表联席会议,协商决定把《》改组为各派共同主办的

  11月30日 社务委员会会议,讨论并通过决议:由于国家建设发展的需要改为各派和全國工商联共同主办的。在12月份一切暂时维持现状,从1953年1月开始新的运作会议决定成立两个筹备小组:组织大纲小组;编辑方针小组。

  12月25日 消息《大公进步三报为适应国家建设需要调整领导机构并重新编辑方针。改为由各派合办大公进步两者合并》。消息说:机關报《》经的和各派的同意已改为各派共同主办的。

  新的社务委员会由各派的宣传部负责人王昆仑、罗隆基、章乃器、储安平等9人囷原本报负责人章伯钧、萨空了、邵汉等组成章伯钧为委员会主任兼社长,邵汉为总编辑

  1月14日发出《关于重视运用 和大公报的通知》。

  2月22日本务委员会通过了本报《组织大纲》和《调整领导机构后的编辑方针》明确本报的性质和任务。指出本报为各派联合主辦的战线日为加强文教方面的报道编辑部内开始分设高教、、科学卫生、文化、文艺五个组,后来改称为部

  4月4日 《史学》专刊创刊,由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师范大学历史系、大学历史系联合主办范文澜、翦伯赞先后担任编委会主任。

  7月12日 经政务院179次会議讨论通过任命本报总编辑邵汉兼任市文化教育委员会会员。

  2月8日 改组后的《新建设》出版正式公布新组建的编委会名单,推举吳晗、邵汉、费孝通、雷洁琼、钱伟长等9人为常务编委吴晗为编委会主任。

  9月15日 本伯钧、胡愈之、陈此生、杨明轩当选为第一届全國代表此后,胡愈之连续当选为第二届至第六届代表;陈此生连续当选为第二届至第五届代表;杨明轩当选为第二届至第三届代表

  9月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本报办报方针作局部调整除继续以文化教育为重点外,逐步加强工作和民族工作的宣传报道同时注意加強国际的宣传报道。

  10月16日毛在给和有关同志的一封信中提到的专刊《文学遗产》上发表了两个物(即凡、蓝翎)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文章,指出:这是三十多年以来向所谓红楼梦研究权威作家的错误观点第一次认真的开火并说:看样子,这个反对在古典文学领域青年三十余年的胡适派资产阶级论的斗争也许可以开展起来了。此后不久本报《文学遗产》连续多期刊登俞平伯的文章。

  10月26日總编辑邵汉调职由常芝青担任总编辑。为加强党的领导在本报建立党组,常芝青任党组

  1月18日发出《关于改进工作的问题和关于協助和大公报在各地的通讯工作问题的通知》。《通知》对本报的宣传报道和编辑方针做了要求面向全国,以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嘚教师、学生、工作人员、文化界和(包括各派)中上层知识为主

  同日,本报党组成立常芝青、高丽生、陈慧年任党组,常芝青任党组党组由宣传部领导。党支部工作由领导

  5月至7月本报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宣传报道引起毛的关注。他在与《》负责囚的一次谈话中提到:最高国务会议后就贯彻双百方针问题写了文章,宣传了方针

  6月9日 组成以叶独青为组长的5人工作组,到各地(共计47个中、小城市)宣传推广本报扩大本报影响,提高发行量

  9月由于加强了科学、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报道,并进一步開展了宣传推广工作本月发行量增至103062份,为创刊以来最高

  4月11日毛在谈到发表《关于正确处理的问题》讲话后新闻单位的报道时说:发表了几篇文章,都是当前的重要情况(如《为放而争》等)这些情况,新闻单位的编辑部应该讨论

  4月19日 部邀请各派负责人和無党派人士协商决定,完全由派自主来办

  4月29日本报刊发大学李汝祺教授的文章《从遗传学谈百家争鸣》,毛阅后《》转载标题改為《发展科学的必由之》。

  6月1日 总编辑储安平在部举办的派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座谈会上发言:《向毛、周总理提些意见》2日,本報进行了全文刊登

  6月14日转载《》《文汇报在一个时期内的资产阶级方向》,提到上海文汇报和在过去一个时间内登了大量的好报噵和好文章。但这两个的基本方向却在一个短时间内,变成了资产阶级的方向

  6月15日 在中国促进会会下,本报召开社务委员会就為什么一度右转进行检查。

  6月至7月内部开始反右斗争后来被划为的有18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纠正反右扩大化错误18人全部得箌纠正。

  7月1日转载《》《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应当》其中提到《》对于方向错误问题做了检讨,由此恢复了读者的信任像一张嘚了。

  7月8日毛在上海人士会议上说:、文汇报这次得了很深刻的教育他们过去不知道什么是,什么是资产阶级;什么叫什么叫资夲主义,分不清楚

  11月11日本委会邀请各派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决定:撤销章伯钧的社长职务和储安平的总编辑职务杨明轩任社长,陈此生任副社长兼总编辑穆欣、高天任副总编辑。12日重新组建了党组,穆欣任党组

  11月18日 杨明轩主持召开改组后的第一次社务會议,通过了编辑方针:贯彻和方针政策宣传建设和,特别是文化教育的建设与知识、派的等

  12月 本报首次下放干部到和江苏劳动鍛炼。此后1958年下放干部到山东,1959年下放干部到郊区傅家台等地

社委会通过本报组织大纲:1、性质和任务。为中国委员会、、中国建、政协无党派人士、中国促进会、中国农工、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同盟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着重联系知识和爱国人士,团结他们在和工人阶级的领导下为建设而奋斗;2、社务委员会组选为:陈此生、王昆仑(民革)、杨明轩、萨空了(民盟)、孙晓村(民建)、杨东莼(民建)、严信民(农工)、孙承佩(九三)、严希纯(致公党)、徐萌山(九三)、黄瑜然(全国工商联)、丁西林(政协无党派),顾问:王谟()、彭友今(部)

  10月25日刊登《哲学》、《史学》、《文学遗产》、《文字》、《民族生活》五种专刊停刊启事。毛看到启事后让《》总编辑吴冷西写信给本报副总编辑穆欣。信中说:毛在昨天谈话中曾指出:《》的副刊如《哲学》、《文学遗产》等应继续办下去,不要停刊他说,他看《》就看这些副刊的他要我把这个意见转告您。11月2日本报又刊登《本报〈哲學〉、〈文学遗产〉等专刊继续出刊启事》。

  4月 总编辑陈此生任中国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社长杨明轩、副总编辑穆欣任委员。

  2月2日 《经济综述》专栏刊登《新春喜看满堂红》以后该专栏每半个月左右刊出一次,读者可以从中看到全国或某一方面经济发展嘚状况

  4月22日 为了适应宣传报道任务的需要,经党组研究在原副刊组基础上成立文艺部,以加强同文艺界的联系

  6月1日全国文敎群英会在京召开,本报被推荐为全国文教先进单位穆欣作为代表出席了群英会并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11月24日《哲学》专刊刊登攵章《从设计积木式机床试论机床内部矛盾运动的规律》毛看过后,批示《红旗》转载(见《红旗》1960年第24期)并代《红旗》编辑部给莋者写了一封信。

  至本年末除、新疆、、等地区外本报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均建立了记者站。中记者站被全部取消。

  3月10ㄖ 开辟《学术》专栏至31日,共刊出22次每次四、五条,文字简短观点鲜明,包括哲学、科学、自然科学的新情况、新问题这个有特銫的专栏不间断地办了多年,是本报办得很好的一个专栏

  8月9日 刊登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逝世的消息。10日、12日《东风》刊登鄧拓、郝寿臣、马连良、许姬传、王昆仑悼梅兰芳诗和徐兰沅、杜近芳的悼念文章。

  9月3日发表陈毅副总理《对市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嘚讲话》讲话明确指出专的重要。这个报告在大中学校影响很大本报就此开展了红专问题讨论。

编委会组织编辑部人员检查三年(1958年臸1960年)来的编辑工作后写出《三年编辑工作总结》总结认为三年来本报的主要成绩是:首先,确立了党的领导能经常参加机关召开的囿关会议,及时汇报、请示各省市读者置于地方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密切了和地方党委的关系每季度向社委会汇报工作,建立了编委會了集体领导。其次贯彻执行的编辑方针,宣传战线、文化教育第三,结合本报的具体情况运用党的办报原则,探索了一些经验第四,干部的思想和业务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12月28日《东风》副刊刊登钱昌照、吴研因的旧体诗四首。毛看到这些诗篇十分欣赏,於12月29日七千会开幕前夕用铅笔在刊登这些诗的本报上批示:这几首诗好,印发各同志大会秘书处即用大字印发给参加会议的同志。当時本报编辑部毛批示后深受鼓舞。

  1月7日 发表本报编辑部邀请在京部分美学、美术工作者座谈艺术形式美的文章这个问题,引起美術界和文艺界一些人士的注意此后,本报陆续发表了一些学者的探讨文章

  1月 为了给职工增加一些粮油补助,解决生活困难问题派人到丰宁县联系生产。在丰宁县委、县的大力支持下在该县坝上潘家营种了400亩莜麦、小麦、胡麻。

  4月28日 总理批准文化提出的解决《》和《》的困难以及控制压缩地方发行量的意见,使本张短缺的问题得以缓解(注:60年代初,国家遭受严重经济困难新闻纸张供應紧张,印数减少读者订报不易。)

  8月康生直接干预本报的学术、文艺宣传两次写信给本报负责人,一是刊发李建彤写的小说《劉志丹》二是刘知渐写的文章是为侯方域降清作。不久李建彤小说《刘志丹》的文章刊登出来。

  12月8日 《东风》副刊刊登王昆仑的攵章《晴雯之死--〈红楼梦〉人物论之一》此后,连续刊登了他对《红楼梦》若干人物的评论文章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

  3月5ㄖ 刊登毛、、、、等同志关于向雷学习的题词此后,连续刊登了系列向雷学习的有关报道和文章

  3月23日刊登试行的《全日制小学暂荇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小教40条)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中教50条)。这两个条例(草案)与1961年9月下达的高教60條的试行使全国高、中、小学办学有所遵循。在此期间本报先后发表了多篇解释性文章。

  按编委会决定编辑部各部的由夜班编輯室审发并负责组版。编辑部每周开一次评报会由一名编委作中心发言,然后大家发言评一周总编室每周刊出《新闻业务》,发至每位编辑、记者和社内有关同志

  9月2日 以《进一步贯彻执行戏曲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为栏头,刊登了、中国戏剧家协会、市文囮局在京共同召开的首都戏曲工作座谈会的综合报道和有关人士的文章就此掀起了一场戏曲大讨论。

  2月近几年本报刊登的学术讨论攵章日益增多2月3日毛在《》1月3日关于加强学术的报告上批示:《》历来不注重思想理论工作,哲学、科学文章很少自然科学文章更少,把这个理论阵地送给《》、《文汇报》和《新建设》月刊这种情况必须改过来才好。现在他们有了改的主意了请讨论一下,并给他們解决干部为盼

  3月25日、27日 报道两次邀请市部分中学教师座谈改进教学和考试方法问题。接着连续刊登9篇减轻学习负担的报道和文章这些宣传在中学师生中反映强烈。

  5月29日关于合二而一与一分为二的论争开始这场哲学争论开始不久,即在康生等人控制下把学術理论讨论变成。期间很多赞成合二而一观点的同志,受到

  6月15日 社长杨明轩在纪念本报创刊15周年全社职工大会上讲线年来我们取嘚不少经验与教训,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作为一张的,必须方向办报线月 本报相继开展了文艺理论问题的深入讨论和关于李秀民评價问题的讨论。

  1月至5月持续报道各地半工半读、半农半读教育发展情况6月至9月发表《兰亭序》问题争论文章,引起学术界和书法界嘚关注

  9月22日 《史学》专刊发表孙达人的文章《应该怎样估价让步政策》。毛看了十分赞赏。

  9月29日 本社由原社址西城区石驸马夶街(现为新文化街)乙90迁至宣武区永安106新楼1963年,国家计委批准本社新建办公楼、厂、宿舍建筑14947平方米。19年6月29日开始施工1965年9月25日建築完成,验收合格交付使用。新楼的建成大大改善了本报办公、生产条件,职工住困难状况也得到缓解

  2月8日 刊登通讯《毛同志嘚好学生焦裕录》。此后本报连续刊登了多篇学习焦裕录的报道。3月 骆瑛任本报编委会委员1958年6月成立编委会,至1960年1月31日以前任编委会委员的有:陈此生、穆欣、高天、叶企荪吴林泉、谢公望、徐亦安、卢云、陈季子以后增加的有:熊剑英、黄卓明、许鲁野、师海云、駱瑛等。

  4月2日刊登戚本禹《海瑞与和海瑞罢官的历史实质》等文章

  召开动员大会,会上宣布《》改属《红旗》社领导,成立辦公室运动正式开始。

  11月16日 江枫调回《》编辑五人小组负责日常具体办报工作,杨瑞任组长

  1月1日 《》报头改为毛手书体。1朤3日 发出《关于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地《》、《报》、《》政党印刷、发行。

  1月15日 在的冲击下本报专刊、副刊相继停刊。20日《哲學》停刊23日《经济学》停刊。4月《东风》停刊

  3月11日 开辟派专栏,至29日共刊登11篇文章3月 从本月起,本报由群众组织另行组织人员辦报原《》编辑小组停止工作。

  11月 在军宣队领导下本报开展了清理阶级队伍工作。当时全社共有职工290余人其中干部(包括编辑、记者)150余人。

  2月3日 设《山花烂漫》专栏至24日,共刊登新人新事新风尚短文13篇4月九大闭幕时,总理在主持会议研究工作通知本報派人参加。

  7月11日 军宣队负责人正式动员整党全党96名参加。3个月后92名恢复组织生活,分别建立编辑部、行政部、印刷厂三个党支蔀

  在驻社军宣队委派下,本报组成五?七干校筹建组赴隆尧县筹建本社五?七干校。当地农村支援土地300亩投资陆续盖起80间宿舍,并购置一批农具1970年春,建立了党支部同时下放一批职工和家属到干校劳动。1973年春干校停办后与《》社小汤山干校合并。

  1月由於大批人员下放到五?七干校采编力量薄弱,本报主要刊登讯和转载《》、《红旗》、《报》(以下简称两报一刊)、评论及文章这種状况持续了两年多。1月27日 姚文元批示同意撤销驻各省市区记者站请示报告由驻本报军宣队、本报编辑部领导小组所写。当时地方记者囲有28人分布在全国28个省市。

  11月4日发表陶第文日本军国主义的影片《山本五十六》的文章此后,本报又先后发表三篇文章日本电影《日本海大海战》、《啊,海军》和《虎、虎、虎》此4篇日本军国主义电影的文章是由组织撰写的,经总理审定并批示先由发表此後,相继转载

  3月17日 刊载消息,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实验人造地球卫星7月16日 刊登公告。公告说:总理和尼克松总统的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于1971年7月9日至11日在进行了会谈。基辛格秘密访华信息公布后震动了世界。

  8月报道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历时三个多月的此次會议,通过了由、姚文元等人提出的所谓的两个估计成为广大教师乃至广大知识长时期沉重的。

  2月10日 《考古》专刊复刊6月22日 本报《文物与考古》专栏创刊。该专栏从7月份起每月。

  10月6日发表大学副校长周培源教授的文章《对综合大学理科教育一些看法》周培源根据总理的,提出了关于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和研究的三点意见文章发表后产生很大影响。然而文章却遭到一伙的反对。

  4月15日 应《》邀请朝鲜《劳动新闻》代表团前来我国访问。本报师海云作为首都新闻单位负责人之一迎接代表团5月10日 经毛批准,本报1966年4月停刊嘚《文字》专刊复刊刊头仍用总理创刊的题字。

  5月14日以新华通讯社社长朱穆之为团长的中国新闻代表团首次应美国主编协会邀请赴美访问。本报张常海作为代表团前往访问

  9月23日 经总理批复,首次以本报讯刊登政协四届委员、民革、中科院情报所研究员何鲁先苼逝世的消息这是以来,首次以自稿形式刊登我国高级知识的讣告

  2月报道、各级学校批林批孔情况。3月 师海云、马沛文、汪波清、张常海、张文才任临时领导小组

  从1973年8月到1974年8月,经组织部批准和国家计生委分配新进干部58人,其中25人来自部队58人中,有26人具囿大学文化程度30岁上下的青年党(团)员近40人。原有人数262人一年内增加到320人,其中男263人女57人,125人平均年龄由原来的45. 3降至43.4岁。

  2朤5日 刊登消息我国最大的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胜利建成。这是我国当时发电能力最强的水力发电站8月23日 《文学》专刊创刊(双周刊)。

  10月1日 本报《》副刊创刊该刊宣传范围是散文、报告文学、小小说、诗、曲、美术、摄影等。每星期日刊出

  1月9日 刊登同志逝卋的消息。发表、全国会、讣告和治丧委员会名单7月7日 发表消息,7月6日同志逝世

  9月10日 刊登发布的《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书》,毛於1976年9月9日0时10分在逝世9月18日,首都百万群众隆重大会极其沉痛地悼念毛。

  10月7日 派刘西尧(后担任部长)、王维澄、孙中范三位同志加入本报临时领导小组刘西尧任临时领导小组负责人。

  10月22日 套红发表消息热烈庆祝同志任、,热烈庆祝粉碎集团篡党的伟大胜利

  1月11日范戈任本报党的核心小组组长、总编辑,杜越凯、王言昌任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副总编辑1月 前半月以较多版面刊登群众缅懷、赞颂总理的文章;后半月以刊登的文章为主。

  3月17日 发表本报召开的市部分学校师生和干部座谈纪要《提倡爱生搞好教育》。这佽座谈会是教育界深入的开始

  5月18日 《科技战线日至月底 相继刊登《深切怀念的委员长》、《忠诚的战士,的一生--纪念贺龙同志》、《一生--缅怀陈毅同志》、《忠于毛线数十年如一日--学习罗荣桓同志》等文章。

  12月26日 刊登消息今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胜利结束。消息说全国约有570万青年踊跃报名参加考试。这次高考始于11月28日结束于12月25日,历时近1个月今年高校招考震动了全国,在各条战线与各行各业引起强烈反响

  1月1日 发表两报一刊元旦《的中国》。从本月起报眼的毛语录逐步减少,开始刊登记者拍摄的新闻照片

  2月16日 全文发表作家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猜想》。其中在配发的编者按中发出召:一个民族,科学文化水平不提高四个现代化是搞鈈出来的。我们要刻苦学习要研究新问题,要攀登科学高峰要努力提高我们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争取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3月14日楊西光任总编辑,殷参任副总编辑

  3月19日 以文图形式报道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的消息。在这次大会上副作了重要讲话。副总理作叻报告并对《一九七八----一九八五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作了说明。本报对此次会议作了大量宣传报道会后,筹办多種专刊《医学科学》、《技术科学》、《农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科学》、《教育科学》等相继于6月、7月创刊。

  4月29日 当ㄖ下午5点本报铸字车间接受了一项紧急任务:从5月1日起,停用第二批简化字经铸字车间全体人员的努力,按时完成了任务

  5月1日發表《为本报改版致读者》。说:本报从今天起改版改版以后,本报将作为一张以科学、教育为主要宣传内容的文化战线方面的以宣傳科学、教育方面的线、方针、政策为主,积极反映国内外科学、教育方面的动态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为了保持和发扬原有的特点还偠兼顾科学和文化方面及领域的宣传,办好各种专刊和副刊

  5月5日 从本日起,陆续介绍农业科学技术、能源科学技术、材料科学技术、电子计算机科学技术、激光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高能物理、遗会工程等科技领域的情况

  5月11日发表本报特约《实践是检验真悝的唯一标准》。本文发表后得到、胡等同志的充分肯定和支持。文章了两个凡是的观点打破了人们的,推动全国开展了一场实践是檢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对推动思想解放、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线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篇文章的发表在、正本清源的过程中起箌了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由这篇文章引发的全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线作了理论上和上的准备。

  真理标准讨论开始后本报加大了宣传知识的力度。在这个时期本报的发行量创造了历史最高,为148万份

  7月 经批准,本報于本年重新建立各地记者站7月,辽宁记者站建立不久,、陕西、上海、云南、四川、安徽、山西等也相继建站一年内,在29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记者站随着形势的发展,以后又在海南、深圳、大连、青岛等地建站

  8月16日发表陈尚奎文章《谈谈南水北调》,引起广泛重视此后又发表有关专家、教授的文章近二十篇。

  9月30日发表评论《关闭集市贸易是前进吗》从7月到9月,发表多篇文章讨論山西运城集市贸易这场评论是当时农村的一个组成部分。

  1月至9月连续发表、推行的左倾线的文章发表为邓拓、翦伯赞、吴晗等囚的文章。2月7日 开辟《高等学校怎样才能建成两个中心》专栏。

  2月16日《科学技术》专刊创刊该刊是在原《基础科学》专刊和《技術科学》专刊合并基础之上创建的。

  6月5日刊登通讯《一份血写的报告--记党的好女儿》此后三个多月,连续发表有关的报道、文章、編者按语等80多篇

  8月5日 刊发田野的文章《为马寅初先生的新人口论翻案》。同时刊登短文《错批一人 误增三亿》文章在上产生较大影响。

  9月19日发表中国教育工会有关中小学教师生活状况的调查本报呼吁关心中年教师的生活困难。

  10月16日发表通讯《大突击景象散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这是较早反映这一问题的报道引起很大的反响。

  4月20日 会见应本报邀请来我国访问的美国报界妇女俱乐部访华团本报总编辑杨西光、副总编辑胡沙参加了会见。

  5月9日、11日 本报编辑部邀请首都经济学界部分专家学者就提高经济效益问题座谈;邀请首都部分理论工作者就唯物主义思想线,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座谈

  2月就建设文明问题,发表多篇评论和特约4月18日 從本日起,就全党都要重视科学事业连续发表。

  10月经任命本报编委会组成,杨西光、殷参、胡沙、何辛、华、声、师海云、沙旭咣、谢公望为编委会委员临时党委撤销。

  4月为推动检查知识政策落实情况连续发表报道、评论。6月至7月连续报道市县三名女教师被事件引起同志的重视。从刊登第一封读者来信和记者调查到肇事者被,表73篇读者首次提出建立新中国教师节的。

  6月25日 本报杨瑞、王忠义编辑的读者来信《一次严重的医疗事故》荣获第三届全国好新闻获来信作品

  8月5日 报道第四军医大学张华光荣献身,学校授予他烈士、优秀称并追记一等功。《编后》以《文明的赞》为题称赞张华以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曲文明的动人赞。

  8月18日发表《農村教育为建设新农村服务》此后到11月,连续发表农村中等教育的报道和文章

  10月10日发表通讯《为中华崛起而献身的榜样--记中年光學专家蒋筑英》,并配发《向蒋筑英同志学习》

  10月28日同志为出版社出版的纪念张华烈士的《新一代的理想之》一书题写书名。

  11朤23日 发表《救活工厂有功接受报酬无罪》(韩琨问题讨论)文章,在反响强烈此文对推动解决知识和人才合理使用问题起了一定作用。

  11月28日 发表方恭温的文章《包干到户是集体所有制的合作经济--对安徽滁县地区调查的体会》此文是方恭温随杨西光到滁县地区调查後写成,文章发表后得到万里同志的肯定并推荐《农民日报》全文转载。后此文获优秀理论文章

  3月15日 与本报总编辑杜导正谈话,著重讲了知识的宣传问题本报在原印刷厂基础上改建扩建的综合楼交付使用。

  9月14日 总编辑杜导正率领本报代表团访问、奥地利、法國、英国并考察了这四国的农业状况。

  10月7日 《文摘报》由《》划归本报与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共同主办由本报编委会领导。

  12月3日 召开整党办公室会议办公室由杜导正、刘爱芝、姚锡华、华、鲁谆等18人组成。

  12月 本报记者肖玉华、余长安、陈禹山、刘飒采写的《蒋筑英》(见本报1982年7月26日)荣获1982年度全国好新闻特别典型记者樊云芳(作者之一)采写的《凌空》(见本报1982年11月25日)荣获全国恏新闻得作品。

  2月22日即日起连续发表加强农村中小学教育的调查报告3月16日发表评论《落实知识政策要继续清除左的影响》。此后叒发表评论数篇。

  发表《大家都是知识吗--驳一种错误论调》(作者张义德)。该文荣获1984年度全国好新闻

  5月31日 杜导正、刘爱芝、姚锡华、鲁谆,希望《》在宣传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6月16日 本报创刊35祝大会,、有关部门的领导和首都代表、本报部分职工及离退休同志1000余人参加,此前本报于6月15日座谈会,、到会并讲线日 写信给本报总编辑杜导正指出《语言文字》副刊最近大有进步,看后佷觉欣慰希望沿此方向争取继续进步。

  7月26日 为出版社出版的《希望之窗--招商局蛇口工业区的成就与经验》一书题词:希望之窗

  12月5日 本报驻罗马记者穆方顺荣获意大利国骑士勋章,成为获得这一勋章的第一位中国人8日,本报详细报道了授勋情况

  12月 本报记鍺樊云芳、丁炳昌采写的《六中老师杨善卿十年办露天英语班》(见本报1983年5月30日)被评为全国好新闻受表扬作品。

  1月5日 本报主办的《博览群书》创刊胡题写刊名。此前、等分别为《博览群书》创刊题词。的题词是理论联系实际取精用宏;的题词是读万卷书,行万裏

  1月自1984年上半年以来,来稿来信呼吁重教,建立教师节1月14日,本报召开有知名人士参加的座谈会全重教。1月17日刊登本报座談会的书,并配发《响应、造成风尚》的当月,全国会决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2月1日 《中国书画》专刊创刊。此后3月5日,《语言攵字》创刊3月23日,《周末生活》创刊3月25日至4月8日 应本报约请,全国政协副费孝通在政协六届三次会议期间(3月25日至4月8日)为本报撰寫专栏文章《政协小记》,从3月26日起陆续刊登该专栏策划者郑笑枫荣获总编辑。

  7月24日 本报1月至6月开展的《老师和我》有征文活动评選揭晓这次活动共收到来稿9000多篇,选登了其中的61篇评出优秀7篇、佳作24篇、荣誉3篇,并由出版社出版《老师和我》征文选集

  9月10日 昰国家的第一个教师节,热烈祝贺本报版面洋溢着节日气氛,一版除一则外事新闻外通版为庆祝教师节的内容。

  10月5日本报休养所囷记者站动工兴建1987年5月建成使用,建筑近4000平方米

  10月8日 国家科技进步评审委员会首次评定核准1772项科技获国家级科技进步,本报连续4忝用5个版公布其中的1302项这次评定核准是对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以来作的一次大检阅,也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件大事

  12月 本报记者樊云芳、丁炳昌采写的《湖北大冶县铜录山古矿冶遗址即将正式与观众见面》(见本报1984年11月22日)荣获1984年度全国好新闻二等。

  2月至3月以多种文體报道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军医大学赴老山前线参战的八十名的事迹后辑成《从华山到老山》一书出版。3月13日 开辟《大学生回乡》專栏这是大学生反映回乡时的所见所闻和交流思想体会的园地。

  6月17日 刊登通讯《一个工程师出走的反思》从7月4日起,专门开辟专欄对这篇通讯展开讨论

  根据保密委员会的要求和保密工作的需要,经编委会批准成立保密委员会,正、副主任分别由姜殿铭、袁榮轩担任

  2月17日即日起陆续刊登《大学生在实践中》征文。本报于1986年寒假和暑假、1987年寒假连续举办《大学生回乡》等三次征文活动囲计来稿7000余篇,选登91篇后结集出版。3月24日《文学遗产》停刊

  6月24日 从本日起,本报连续刊登有关沈阳市科技体制的报道编者按指絀,沈阳市的实践告诉我们:才有出必须深化。

  8月15日 新选出的第三届机关党委第一次会议选举姜殿铭为,阎百琨为专职副李景瑞为副。

  1月1日 为迎接新的一年开辟《新年新打算,更上一层楼》栏目陆续发表本报记者对几位部委负责人的专访。

  1月6日 本报《关于人才流动好与人才流动难》的讨论引起较大的反响,读者来信来稿600余件

  1月20日 首都新闻界纪念中国记协成立50周年,本报副总編辑王晨出席并讲线日出版社与日本三和贸易株式会社合办的《最新科技情报》(月刊)出版2月16日 《语言文字》专刊停刊。

  4月15日出蝂社与比塔合作出版的介绍中国的系列图书第一册《WELCOME TO OUR CHINA》(《欢迎来我们中国》)出版澳方在悉尼发行仪式。

  4月30日就本报首次开展读鍺月活动刊登《告读者》。此后一个月中编辑部接到近千位读者电线多封来信,开设读者之声、专线电话、我看等专栏同时请读者投票评选本报自十三大以来的好新闻,并聘请专家组成评委会收到读者选票26000多张。

  5月14日在本报《实践是检验线周年之际同志为本報开展的线周年纪念活动和本报编辑部编辑的《真理标准讨论论文集》题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本报刊登了题词的影印件

  6月22日由本报、市和实业总联合举办的古建筑杯高级知识围棋赛揭幕。

  8月7日 发表《评世界范围内的与潮流》文章各方反应强烈。8月29ㄖ至9月1日本报邀请专家、学者围绕这一问题座谈,并发表座谈纪要

  12月18日、20日分别发表《实事求是--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和夲报《思想解放的新境界--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十周年而作》。

  2月25日 本报举办的飞龙杯报告文学有征文发大会会副委员长周谷城、严济慈等以及文学界、新闻界近百人出席。

  6月5日 刊登《、告全体和全国书》6月17日至23日 连续刊登本报《把思想解放到同志讲线日 張常海任总编辑。

  9月12日 由本报理论部等5个单位共同发起的只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理论召开在京的50多位理论工作者出席会议。

  12月 本报记者翟惠生《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关于国土问题的通讯》荣获1988年度全国好新闻一等;本报编辑曲冠杰为记者白建钢撰写的消息所作的标题一代名将叱咤风云,千年古墓规模宏大(肩题)关中程咬金墓发掘出珍贵文物(主题),长篇墓志披露史实精美壁画再現初唐气象(副题)荣获1988年度全国好新闻作品标题。

  1月18日 开设《九十年代对朝政策展望》专栏此后,陆续发表了孟伟哉、刘国光、顧明远、贾作光等专家学者的文章

  1月20日 《每月谈》专栏创办,由记者约请专家学者每月谈一个问题首期发表许崇德、张国华、孙丙珠谈廉政建设。4月1日 为减少层次提高工作效率,编委会决定自本月起撤销编辑部各部所设的主任助理(附属单位暂不变动)。

  5朤9日 本报邀请首都部分知识座谈学习江在首都青年纪念五四报告会上的讲线日 发表本报记者肖玉华的通讯《104炉长----新毕业的研究生在冶炼第┅线》这篇通讯生动地反映了我国青年知识遵照党所的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自觉地到实践中去锻炼在思想和业务两方面取得巨大收獲的风貌,为广大知识特别是大学生树立了学习楷模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和普遍的教育意义。总理当天作了重要批示:已读过确实很恏,应予以培养和表扬

  9月7日 本报记者张天来应邀参加在海参崴召开的第二届国际记者大会,并在会上作《科技文化交流的巨大潜力》主题发言

  9月30日至10月16日 为庆祝和平解放39周年,本报开辟《今日》专栏发表多篇本报记者采写的关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發展的报道。

  10月6日 本报发行处刊登启事《》合订本自1991年元月起,由原大的对开本改为16开本微缩胶印本。

《社三定方案》经第21次办公会议讨论同意直属机关编制委员会2月7日印发。该方案分为三部分:一、职能与任务:《》是的新闻单位是主要面向广大知识的一张綜合日报。它报道国内外、经济、军事、生活中的重大事件而以教育、科学、文化、理论、学术等方面为重点,兼及民族工作等方面咜以贯彻党和的知识政策、团结广大知识为主线,在宣传报道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二、机构设置:《》社为副部级单位,实行编委會领导下的总编辑负责制三、人员编制:社事业编制总数为718人(其中自收自支单位为255人)。

  1月29日 报道全国亚运会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表彰颁大会28日在京的消息本报5篇作品获,其中《心中有祖国 脚下无》(吴雅丽)获一等《金牌背后的耕耘者》(喻国英)获二等,叧有三篇作品获荣誉

  2月9日 本报七五技术项目正式通过国家验收。这标志着本报作为全国报业第一批进行重点技术的单位从此告别鉛与火、光与电时代的开始。

  3月4日 周隆滨任本报副总编辑3月28日 为纪念成立70周年,本报与组织部知识工作办公室联合开辟优秀专家礼贊专栏

  6月3日 中直机关工委批复同意社机关党委由13人组成,汪波清任党委郑天禄任副。本报机关党委是4月20日召开大会进行换届改选嘚

  7月 本报记者庄电一《中国第一车〈演天下第一楼〉》荣获全国第二届现场短新闻二等,翟惠生《徐帅遗愿化绿荫》、喻国英《┅绿灯》荣获三等。

  9月1日 本报记者黄晓的作品《关于电子游戏机的游戏》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消费者协会主办的第四届铨国消费者权益好新闻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

  9月11日 刊登启事,本报明年将增出周末版今年9月14日开始试刊。周末本报原有的4个版内容鈈变增加作品版、文摘版、国际副刊版、版4个版面。

  10月10日 《文摘报》创刊10周年座谈会在、、等为该报题词。

  10月27日 本报杯优秀哲学科学学术著作颁大会在出席会议。全国92家出版社参与推荐各类学术著作662种。担任评委会主任委员近百名著名专家学者担任编委。

江在应本报邀请来华访问的《朝鲜》报代表团后陪同的本报总编辑张常海、副总编辑,交谈了40多分钟就本报宣传报道做出重要。江說:《》是面向知识的要面向知识的大多数,使大多数知识都爱看你们的毛《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谈到文艺的阳春白雪囷下里巴人问题。宣传这两个方面都要照顾到曲高和寡,你们工作难就难在这里江还说:《》做知识的工作任重道远!要慎之又慎!《》的宣传要着眼于团结知识的大多数,这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一环

  11月29日 本报8月11日起连续三天刊登关于浙江绍兴科技支乡的報道后,已有各省97名大学毕业生和科技人员来人来函要求到绍兴乡镇企业工作

  12月11日 首届中国新闻、范长江新闻在京颁。本报记者樊雲芳获范长江新闻本报记者肖玉华采写的通讯《104炉长----新毕业的研究生在冶炼第一线》荣获中国新闻二等。

  12月14日 首界宣传领导的合作囷协商制度好新闻(简称政协好新闻)评揭晓本报记者徐可、汪大勇合写的通讯《合作,协商》获一等

  3月30日 转载《深圳特区报》26ㄖ发表的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同志在深圳》。

  4月14日 为加强中国国情教育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线加快步伐,本报与Φ国国情研究所等9家单位联合举办中国国情知识竞赛活动这项活动在上引起热烈反响。各届人士普遍认为在全国认真学习贯彻同志南巡谈话之际,举办这次国情知识竞赛常及时的不少单位把这项活动作为思想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实际以各种方式参赛

  4月15日 編委会决定,成立《书摘》社后经新闻出批准,又将《书摘》更名为《书摘》原刊不变。5月6日 国家新闻出批准本报创办《考试》该刊由本报出版社主办,本报主管16开本,双月刊公行。

  7月7日 经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本报成立《书摘》社编辑部、出版社《考试》編辑部。两单位为核算、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书摘》(月刊)9月1日正式创刊。

  8月1日 发表《对市场经济的理论思考》该文是本报苐一篇宣传市场经济的理论文章,也是全国较早公开宣传市场经济的文章该文被评为1993年度全国理论宣传优秀论文,并被收校编纂的《理論研究文章》

  8月24日 第二届中国新闻评选揭晓,本报记者金振蓉《勋章背面的未了情》(编辑刘沙)获二等;新闻漫画《不是买书看看营业执照》获三等。

  9月21日 日本每日新闻社和本报共同主办的中日文化经济研讨会在开幕国家副、中日友好协会名誉副会长为研討会发来贺信。副兼特区办主任何椿霖、国家计委副主任、副部长刘德有、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郑必坚、中日会长孙平化、对外副会长刘庚寅、中日副会长林林等出席了开幕式这次研讨会的目的在于总结中日两国在文化经济方面交流与合作的经验,通过真诚坦率的交换意见继续发展两国的友好关系。

  10月 本报樊云芳、蔡毅、陶铠、张贻复、汪波清、齐志文、郑笑枫、莫艾、何辛享受颁发的有特殊贡献专镓特殊津贴叶企荪

  1月1日 本报扩版,由原来每日4版增至8版创办了《文明》、《科技苑》、《与团结》、《法与》、《台港澳》、《攵物与考古》、《家教天地》、《旅游》、《读书与出版》、《医药与健康》等10个专刊、副刊和专栏,连同原有的《哲学》、《经济学》、《史学》、《科学》、《教育》、《东风》、《文化与生活》、《大特写》、《周末文荟》等扩版后有19个专刊、副刊和专栏。

  1月9ㄖ 委员、国务委员兼国家教委主任到本报视察希望《》在教育的宣传报道方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各级领导更加重视教育、研究教育使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2月4日 本报编委会发布《采编人员稿酬分配办法(试行)》和《党政人员岗位津贴分配办法(试行)》,5月1日起实行

  3月25日 本报印刷厂被评为第三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4月8日 发出关于、张常海职务任免的通知同意任社总编辑,免去张常海的社总编辑职务

  6月1日 发表本报记者采写的通讯《举报人的命运》。通讯发表后在湖南乃臸全国产生较大反响,有力地推动了扫黄工作的开展促进了。该报道荣获和新闻出特别嘉

  6月7日 本报制定《总编辑新闻工作》实施條例,总编辑新闻工作的申报条件、申报和审批程序、励等级

  6月8日 机构编制委员会同意本报调整机构的报告,撤销电脑中心、评论蔀(副局级)成立国内部(副局级)并将处改为部(副局级),科学部更名为科技经济部局级机构总数不变,领导职数不变

  6月19ㄖ 江在会见美籍华人、生物学学者牛满江,本报总编辑、副总编辑王晨等在座江对《》宣传报道工作作了重要。

  6月23日 本报首届通讯員会议在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的地(市)、县及部分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通讯员代表。

  6月 第三届中國新闻揭晓本报记者余长安的消息《救救老师 救救孩子--仪陇县七千多教师七个月没领到工资学生大量流失》获二等。

  8月2日 《史学》、《哲学》、《经济学》、《科学》专刊分别更名为《史林》、《学术》、《经济纵横》、《理论经纬》。

  9月26日 刊登我们最喜爱的評选揭晓 本报榜上有名的消息消息说,本报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9月29日 本报邀请朋友相聚丽都假日饭店,共度中秋佳节全国会副委员长卢嘉锡、,常务副部长徐惟诚、副部长龚心翰以及党、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参加了晚会

  10月 本报陈谈强、王晨、周隆濱、汪远平、王茂修、周文斌、乔福山、胡羊、叶辉被批准享受颁发的有特殊贡献专家特殊津贴。

  1月5日 中直机关工委批复同意社机關党委1993年12月4日的请示,由郑天禄任社机关党委荣任副。

  本报评出1993年国内十大新闻并刊出大图解。大图解刊出后受到各届高度评價。《中国测绘报》载文称:这是在新闻中探索新的宣传手段和报道语言的一种尝试《中国测绘报》同时配发评论,指出:《》刊出的大圖解作为宣传的语言载体正是适应了当今快节奏、高效率的时代需要,使人们看后一目了然此后,一些纷纷采用这种报道形式

  2朤 8日 中国记协组织的首届全国市场经济新闻评选揭晓,本报发表的《期货市场》和《市场经济不是筐》分获二、三等

  2月23日 全国头条噺闻大赛揭晓,叶企荪本报记者唐湘岳采写的《举报人的命运》获一等3月1日 本报独家报道秦始皇陵二兵马俑坑今日开掘的情况。

  4月15ㄖ 本报编委会授予《文摘报》社总编辑编委会在《通报》中说,1993年《文摘报》社荣获市文明先进单位称。在最近一项问卷调查中《攵摘报》被评为最受青少年欢迎的10种之一。

  4月18日 发表赵宝石的理论文章《致富论》该文获全国理论宣传论文一等,并被收校编纂的《理论研究文章》和原国家体改委编纂的《中国经济文库》

  4月20日 发表通讯《江的情》。江曾在部的一份报告中批示:发为好

  6朤16日 为庆祝本报创刊45周年,套红出版社庆特刊(4个版)一版刊出江、、、同志为《》创刊45周年题词的手迹。江的题词是团结广大知识为峩国和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一版还发表了委员、电线周年的全文。

  人士300多人庆祝本报创刊45周年。费孝通、雷洁琼、司马义?艾买提、万国权等领导和严济慈、、古牧等老同志出席

  在本报成立45周年前夕,在社内征集社经编委会对应征作品的评选认定,文藝部记者谌强所作的《之》被确定为社著名作曲家徐沛东谱曲。同期开展了演唱社活动

  在社庆之际,本报员工为老区阜平县城南莊捐建了一个小图书馆全社共捐图书3906册。

  8月 第四届中国新闻揭晓本报记者唐湘岳的通讯《举报人的命运》获二等;梁刚建、肖海林、李景瑞的《坚定不移地反对》获三等;邵文杰、王立编辑的《1993年6月21日一版》版面获铜。

  9月 在中国新闻史学会、工人集报协会主办嘚我们最喜爱的全国百家优秀报刊评选活动中本报榜上有名,荣获全国百家优秀报刊称

  在发行中,本报的推动进家庭继续老读鍺的做法,被权威人士举为中国报界的一件新事

  10月24日 关注本报反欺诈问题报道,邀请本报记者陆彩荣走入直播间向群众介绍情况

  11月19日 根据关于《社机构编制方案》文件,总经理室更名为社经理部并对其职能进行了相应调整。经理部职能调整是经营管理工作的偅大是逐步实现报业集团科学化、正规化管理的重要措施。

  12月13日 为适应1995年本报版面的要求编委会决定成立《家庭周刊》编辑室和《文化周刊》编辑室。这两个编辑室直属编委会领导编辑人员的行政、组织关系分别挂靠在和文艺部。

  1月4日 《文化周刊》创刊此後,1月7日《家庭周刊》创刊。1月10日《知识女性》专刊更名为《妇女世界》。

  2月7日 编委会下发《关于出版社经营管理体制的》(试荇)对出版社的性质与任务、经营管理、利润分配与惩作了明确。

  《文摘报》编辑部改为《文摘报》社编委会下发《关于文摘实荇经营目标管理责任制度的通知》、《关于文摘经营管理体制的》。

  编委会下发《关于处实行经营目标管理责任制的通知》3月21日 出蝂社与英国奥比斯出版达成联合出版52集大型科普图书《恐龙》的协议,并在京正式签字这是本报出版社为摆脱我国科学出版业连年出现嘚萧条,繁荣青少年科普园地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

  3月22日 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首届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评选揭晓,本报主任编辑、理论部主任赵宝石榜上有名本报国内部主任翟惠生荣获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提名。

  4月8日 本报建成国内首家大型采编工作岼台标志着中国报业将告别纸与笔的时代,为新闻处理全过程电脑化闯出一条新子

  5月8日至10日 本报首次经营工作会议在多功能厅召開。总编辑作了题为《思想加强管理,开拓大力发展的经营事业》的报告。

  5月25日 本报95文化扶贫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全国政协副萬国权出席会议并讲话,与会各届人士盛赞本报文化扶贫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6月29日 第五届中国新闻揭晓,本报消息《不许用手段处悝经济》(作者:唐湘岳;编辑:张祖璜)获二等

  7月4月 组织部和本报联合邀请专家,就如何培养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座谈组织蔀部长张全景出席会议并讲话,本报总编辑发言

  本报第五届机关党委改选,郑天禄任机关党委王传荣任专职副;首届机关纪委成竝,王传荣任纪委马正荣任纪委副。

  7月6日 发表《论价值取向》(编辑)该文荣获1995年全国理论宣传优秀文章一等。

  7月9日 本报联匼市、上海市、、国内贸易部、、邮电部、、中国民航总局共同评选《50句服务忌语》并在近一个月时间内,连续发表9组连续报道

  8朤29日 本报为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承办的《妇女之声》创刊,这是中国为这次大会办的唯一一张中文至9月17日止,先后共出版20期

  9月15日 夲报记者尹瑞玲在参加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工作中成绩显著,受到世妇会组委会嘉

  9月21日 本报新闻综合业务网络全面开通。《》与北夶方正集团新闻发布会会副委员长吴阶平出席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线月 本报李景瑞被批准享受颁发的有特殊贡献专家特殊津贴。

  11朤5日 第二届韬奋新闻在隆重颁本报总编室主任、主任编辑何东平获第二届韬奋新闻提名。

  11月10日 国家48个部、委、局、办有关负责同志應本报邀请参加宣传发行订阅工作座谈会。

  11月 本月每月聚焦的主题是《公识》此次历时一个多月,不断收到读者来信、来电次姩总理《工作报告》中将提高公识内容写入报告。

  本报记者丰捷《大山:志愿者的旗帜在飘扬》、《时间:我们长大了》(见本报1994年10朤1日、3日)荣获1994年度五四新闻一等本报记者张碧涌《楼下妻子是,楼上丈夫是记者》荣获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好新闻一等

  本报在市丰台区西马场南里动工兴建职工宿舍。这项总建筑1万余平方米的工程于1996年8月竣工

  12月28日 报道日本短波亚洲评选委员会一致通过,将苐十二届日本短波亚洲授予本报驻东京高级记者陈志江以表彰他在1995年日本地震期间所做的突出贡献。本报记者陈志江是第二个荣获此的Φ国记者

  1月1日 由本报与广东英豪学校共同策划的《中国手册》出版。、、最高院长题写书名、担任该书顾问。该书发行600多万册為当年发行量最大的教育读本。

  1月2日 由本报主办的《生活时报》创刊经全社竞聘和编委会研究决定,徐华西同志任总编辑该报以反映生活、服务生活、指导生活为旨,4开8版每周出版4期。1997年7月8日起改为日报,在地区日发行近10万份

  1月25日 从本日起连续9个晚上,夲报与辽宁东奥影业有限联合拍摄的专题系列片《环渤海前奏曲》在第一套节目该系列片后受到观众和专家好评,被辽宁等地作为、干蔀学习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辅助教材1996年获得第五届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作品。委员批示推荐该片

  1月 先后开辟《深入开展咑黄扫非》专栏、《与知识谈健康》专栏、《明察暗访》专栏、《文化下乡系列报道》专栏、《见怪不怪说公德》专栏。

  2月5日 发表《德》此后,陆续发表了《论职业》、《论家庭伦理》(编辑)在引起很大反响。为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建设的重要意义本报還邀请国家有关部门负责人及专家学者了加强建设,提高全民素质座谈会该系列文章荣获96年度全国理论宣传优秀论文一等。2月8日 翟惠生、汪远平任本报副总编辑

  2月8日至15日 本报与、天津、辽宁、山东、、山西、等地联合推出《新世纪?环渤海大型系列高层》节目。在夲报主持下七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政主要领导、有关部门专家畅谈环渤海地区的重大意义,宣传这些地区的经济优势和特点、各地茬九五计划期间的发展战略及重点、互相协作的思等此后,以此为内容拍摄了专题片

  2月26日至3月2日 推出以讲诚信反欺诈为主题的《烸月》。此次聚焦有力地配合了全开展的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当年年底,这次聚焦的主题讲诚信反欺诈被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为1997年全年活动主题

  2月27日 《史林》专刊推出《学术话题》专栏。《学术线多个话题在学术界及各届产生很大反响,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等转播转载该栏目还荣获96年度全国理论宣传优秀专栏。

  3月30日至10月12日 本报与组织部知识办公室、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進步研究所联合主办科教兴国与科技副县(市)长专栏约请在实际工作中做出成绩的科技副县(市)长谈经验体会,共刊发33期

  4月5ㄖ 发表《建立市场经济新秩序》(编辑赵宝石、泉)。该文荣获1996年全国理论宣传优秀论文二等

  4月 本报记者清《再谈美国人要学点东方文化》(见本报1995年11月1日)、本报记者刘军《破产》(见本报1995年3月9日)荣获第一届中国国际新闻一等。本报记者高凤仪、薛福康《美国百萬黑人进军》(见本报1995年10月17日)、本报记者陈志江《从地震看日本》(见本报1995年1月25日至28日)荣获第一界中国国际新闻二等

  5月10日至20日 鉯《向教育资源要效益》为题,推出每月聚焦刊登《我国高等教育的困扰-一方面经费不足制约发展;一方面资源浪费效益不高》等10篇报噵。此次聚焦在教育界尤其在高校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原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在本报报道上批示要分管高校的副主任周志远同志关注這一课题,与《》沟通形成合力。

  5月17日 报道国家九五重大科研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全面启动的消息21日,《史林》专刊发表宋健同志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会议上的报告《超越疑古走出迷茫》不久,《史林》专刊开辟《夏商周断代工程》专栏及时反映这一工程的進展情况。

  5月29日 第意大利罗马之泉国际评审委员会授予本报总编辑王晨罗马之泉国际以表彰他和《》为传统文化、现代文明、促进國际文化交流所做的努力。

  5月30日 第六届中国新闻揭晓本报通讯《部长同志:您办公室里有国旗吗?》(作者翟惠生、方江山编辑、王晨)获二等;消息《长哈铁沿线漏洒粮食严重》(作者肖玉华,编辑夏桂廉)获三等

  6月17日 世纪风专栏发表辛平的文章《反对要警钟长鸣--由一书引出的话题》。这篇文章发表后本报即遭到法者信件方式的。在这种情况下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整理出《法很可能是一种封建色彩严重的--揭开法及其其人的假面具》《法手段种种》、《法有以为名进行的嫌疑》、《法给我们的思考》等4篇共約字的长篇材料于1996年9月17日在内部刊出,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7月8日至9月6日 本报与96国际图会组委会主办出版社协办《名人与图书馆》征文,先后刊登21位名人文章

  8月5日 第二届 五四新闻评选揭晓,本报记者丰捷、张俭采写的系列通讯《志愿者在寒假里行动》和夏欣采寫的通讯《归来吧妈妈》分别获得报刊类一、二等。张俭的摄影作品《南沙长城的最南端-海军南沙官兵掠影》获图片类一等。

  9月21ㄖ 发表赵宝石的文章《扶贫论》该文被评为96年全国理论宣传优秀论文一等,并被收校编纂的《理论研究文库》

  9月26日 本报在国宾馆艏都中秋晚会。全国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万国权以及副部长等同志出席晚会

  9月27日 发表江同志1996年9月26日视察《》的消息,题为《工莋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10月3日,刊发题为《新形势下党的新闻工作的指南--学习江同志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的本报这是首都各报中發表较早的重要评论之一。

  10月5日 本报每月聚焦获第二届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称此后又被同志称为传媒五大名牌专栏之一。

  11月19日 開辟大学校长专栏此栏目在教育界反响强烈,先后发表文章100多篇并结集成书《中国大学校长录》,由出版社出版

  1月 《电脑周刊》、《经济周刊》、《科教周刊》相继创刊。本报版面作局部调整:周一至周六一至四版仍为新闻版,五至八版为周刊、专刊、副刊版

  2月20日至28日 以45个版面、347篇(幅),集中报道了同志于19日逝世的消息和群众的悼念活动突出报道了科技界、教育界、经济界、文艺界嘚悼念活动,表达了人士对同志的爱戴之情24日,本报了会沉痛悼念同志。

  3月 以《义务教育别忘了流动人口的子女》为题,推出烸月聚焦表7组18篇(幅),引起极大关注人士纷纷发表看法,出谋划策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撰文参加讨论。不久原国家教委在深圳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解决办法随后《流动人口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

  4月 第二届中国国际新闻揭晓本报记者陈志江《一个--日媄安保共同宣言》(见本报1996年4月18日)荣获一等;本报记者陈小方《总统令颁布前后》(见本报1996年11月6日)荣获二等。5月16日 张小秋任本报编委會委员

  5月19日至20日 中直机关党代会召开。本报王晨、郑天禄、马馨麟、吴雅丽、赵平作为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以差额选举方式选举產生了中直机关出席党的十五大代表99名,本报总编辑王晨当选

  6月13日 发表李忠杰的文章《旗帜问题至关重要》。这是江同志5月29日在党校发表重要讲话后大报发表的第一篇宣传这一讲话的文章,在理论界引起很大反响得到同志的肯定,被多家转载

  6月16日至7月2日 本報率先推出《喜迎回归》特刊,先后开辟《专题报道》、《环球看回归》、《名人与》、《赴港日记》等专版、专栏发表文章、图片600多篇(幅)。其中《画刊》专版发表我国著名书画家关山月、启功、白雪石、张仃、黄苗子等应本报之约创作的迎回归作品30多幅。7月1日本報采用彩色印刷刊出自创刊以来第一张彩色新闻,喜迎回归祖国

  10月5日至11月3日 推出10篇论述十五大的系列《一个鲜明主题》、《一面偉大旗帜》、《一个重大理论》、《一次思想解放》、《一个基本纲领》、《一项重要任务》、《一个热切》、《一个未来》、《一项伟夶工程》、《一种状态》。这10篇文章受到广泛好评随后,本报将这10篇文章以及有关文章汇编成《旗帜问题至关重要--十五大报告学习材料選编》一书出版

  10月 开辟《认真学习贯彻十五大》专栏,对各地学习贯彻十五大作了及时报道在理论版上辟《十五大精习笔谈》专欄。此外还开辟了知识性专栏《学习信箱》。

  12月14日 第三届五四新闻揭晓本报记者丰捷采写的《意想不到的服务卡效应》获一等;莊建采写的《让孩子长大》获二等。

  1月1日 荟萃本报及其系列报刊精华的(电子版)登上因特网这是本报新闻事业全面发展的又一重偠举措。

  1月4日 第七届中国新闻揭晓本报消息《上海市区为校长卸下创收包袱》(作者:谢军;编辑:夏桂廉)、通讯《电影:请听聽观众的》(作者:梁若冰;编辑:蔡毅)获二等;言论《对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者绝不能宽容》(作者:吴纶卿;编辑:董郁玉)、新闻论文《把握导向注重信息》(作者:喻国英)获三等;本报总编辑王晨《党的新闻工作者一定要讲》(载《求是》1996年第23期)荣获新聞论文荣誉。

  2月 相继推出《理论周刊》、《教育周刊》、《科技周刊》;《电脑周刊》改为专刊并入《科技周刊》;《东风》与《文薈》合并纳入《文化周刊》;《家庭周刊》改为《生活周刊》;原有的《经济周刊》改版

  3月30日 为加强对热点问题的报道和引导,加強监督加强新闻的时效性,本报《每月聚焦》改为《新闻聚焦》首次《新闻聚焦》的主题是《如此培训如此传销》。开篇为《迷狂是什么样制造出来的--传销培训听课记》这组聚焦刊出后,立即引起强烈反响聚焦于4月6日结束,但来电来信持续到23日这组聚焦为4月21日《關于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的,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

  本报记者陈克勤《性又袭击耶撒冷》(见本报1997年9月5日)荣获第三届中国国际新聞一等。本报记者薛福康《美国调整核武器》(见本报1997年12月9日)荣获第三届中国国际新闻二等

本报重新发表同志10年前为本报的题词实践昰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全文刊登胡同志《在纪念真理标准讨论二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同日,本报编辑部纪念大会本报参与《实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组织、修改、编辑的有关人员回忆了20年前不平凡的历程。5月16日发表本报编辑部文章《继续解放思想,迎接新的世纪--为纪念本报特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暨真理标准讨论二十周年而作》

  6月8日 报业集团成立,并隆重的成立仪式全国副委员长许嘉璐、副部长和有关部门负责人、首都新闻界、出版界、经济界、文艺界知名人士共200多人出席了成立仪式。

  7月至8朤 今年入汛后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特大洪水。本报以极大力度投入抗洪救灾报道派出多名记者在第一线深入采访,连續发表大量抗洪抢险报道、评论本报职工踊跃捐款捐物。

  7月14 97全国副刊作品年赛评选揭晓本报记者林希的《赤脚读书郎》获银,韩曉蕙的《走出连云港》获铜

  7月27日 发表刘英杰的文章《正确认识职工再就业问题》。总理亲自对此文作了修改并同意本报刊出。

  8月3日 第八届中国新闻评选揭晓言论《一个鲜明的主题》(作者:王晨、李景瑞)获一等;消息《浙江:今年高考无状元》(作者:潘劍凯;编辑:夏桂廉)、通讯《别让流动的孩子成为新文盲》(作者:袁新文;编辑:林和文)、漫画《黑交易》(作者:毕克官;编辑:常铁钧)获三等。

  8月至10月 根据新闻局《新闻宣传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本报在8月、9月、10月开展了新闻宣传评估试点工作。三个月的试点起到了激励、监督作用,记者达标率明显提高受到了新闻局的充分肯定。

  新闻单位召开抗洪抢险宣传报道工作先進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本报赴抗洪抢险第一线采访组、总编室夜班编辑室和夏斐、唐湘岳、朱伟光、刘汉俊、吴力田、蔡侗辰6名同誌受到表彰。

  11月29日 全国抗洪救灾优秀作品揭晓本报《一片谱壮》(见本报1998年9月7日,作者:刘汉俊、倪迅、吕贤如、蔡侗辰、张玉玲)获一等;评论《伟大抗洪》(作者:李景瑞、钟国兴)获二等

  12月16日 本报《电脑网络世界》周刊首次试刊,也是本报首次出版16个版该周刊是级党报中规模最大、版面最多的计算机类周刊,与本报每日上网的电子版相互配合

  12月 本报赴长江抗洪前线采访组分别被、中直机关评为全国抗洪救灾先进集体。刘汉俊、蔡侗辰、吴力田受到表彰

  本报记者丰捷《为职工再就业创造机会》(见本报1997年12月15ㄖ)荣获1997年度五四新闻一等。

  2月9日 总编辑王晨在报见美国要点新闻亚太地区总裁靳洛夫会见结束后客人参观了本报采编中心。

  3朤16日 本报与新疆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疆社科院、新疆广汇企业集团在联合主办广汇模式及其在新疆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中的定位研讨会以研究非公有经济为主题。全国会副委员长王光英、全国政协副万国权、王文元等领导及一些著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

  3月18日 本报與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美国服务业联合会等共同主办再就业问题与劳动力向第三产业部门的转移--中务业吸纳劳动力问题研讨会茬京。

  3月22日 总编辑王晨主持召开处以上干部周会部署本报三讲教育和近期宣传报道等工作,并成立三讲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王晨任組长,李景瑞、郑天禄为副组长

  3月31日 创办新闻追踪专栏。4月7日 刊出《半个世纪的师生情--记江和他的老师朱物华教授》

  4月9日 开辟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专栏,发表邹兆辰的文章《五四时期爱国的形成及其影响》

  5月7日 本报驻南斯拉夫记者许杏虎和妻子朱颖在北约襲击我驻南中不幸遇难,本报负责人5月8日发表谈话强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的,深切哀悼许杏虎朱颖同志并向他们的亲属表示慰问。

  5月9日 本报召开全社干部职工大会沉痛悼念许杏虎、朱颖同志 5月10日 报业集团全体职工隆重,声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袭击我驻南本報驻南记者许杏虎、朱颖同志,一致通过报业集团全体职工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书

  5月12日上午 许杏虎、朱颖烈士的骨灰盒在亲人的護送下回到祖国,、国家副胡代表党、和江到机场迎接

  5月12日下午 我社隆重许杏虎、朱颖同志悼念仪式,党和国家江、、、胡、蔚健荇、专程来到我社了花圈,沉痛悼念许杏虎、朱颖烈士亲切看望并慰问烈士亲属。

  6月16日 在召开创刊50周年座谈会全国会副委员长迋光英、全国政协副万国权、罗豪才及有关部门领导同志出席座谈会,副部长代表作了重要发言

  6月 在本报创刊50周年前夕,江、等党囷国家为本报题词江的题词是:团结和激励知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建功立业的题词是:紧密联系知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總理、、全国政协分别打来电话,对本报表示祝贺

  7月9日 本报三讲教育总结大会隆重召开,三讲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总编辑王晨作工莋总结巡视组组长贾祥及部分巡视组同志出席大会。

  9月 第九届中国新闻评选揭晓本报通讯《采沙毁堤何时休》(作者:郑晋鸣;編辑:、周迅 )获二等;消息《临汾市地税局长借机索礼被免职》(作者:;编辑:王大龙)获三等。

  10月8日 评委会召开会议评出9位高级编辑、记者,7位主任编辑、记者及一批中级职称编辑、记者这是国家人事部批准我社自行评定高级技术职务之后首次召开的会议。

  6月27日 第十届中国新闻揭晓本报系列报道《亲历炮火--南斯拉夫战地日记》(作者:许杏虎;编辑: 柴野)获特别;通讯《包头市缘何退出全國卫生城市评比》(作者:杜弋鹏;编辑:张祖璜、)、漫画《见到这位明星什么隐私,请提供付重酬!》(作者:韦启美;编辑:常鐵钧)获二等;消息《盂县数百亩国有天然林毁于大斧》(作者:、郭强、 程瑜;编辑:夏桂廉)获三等。6月30日 王晨调任副部长袁志发任本报总编辑。

  11月21日 刊发长篇文章《高筑思想防线 永葆本色--的深层根源与警示》受到广泛关注。

  12月7日 本报参与策划、与七家单位共同发起的网络文明工程正式启动网带头文明建网,新华网等60余家网站积极响应

  3月28日 本报与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全国高等教育洎学考试办公室等单位联合主办新世纪现代远程教育。

  4月26日 本报文艺部与湖南省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80周年献礼片《毛在一九二五》观摩研讨会

  4月30日 直属机关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揭晓,本报记者张碧涌当选十杰青年5月10日 推出在鲜红的党旗下专栏。首批为钱学森、朱咣亚、周光召、谈家桢等科技大家的

  5月15日 本报与外文局、、、等单位联合组织了新世纪 新青年 新网络主题。主题为21世纪网络时代与圊年成才

  5月 开辟重要史实回眸、喜迎建党80周年、献礼文艺作品的台前幕后、图片背后的故事专栏。

  8月 第十一届中国新闻评选揭曉本报通讯《电脑游戏:瞄准孩子的电子--由一位母亲引出的暗访》(作者:夏斐;编辑:)获二等;系列报道《帮守礁战士找回被拐三姩的妹妹》(作者:刘汉俊、周迅、蔡侗辰;编辑:刘希全)、通讯《教理不容》(作者:集体;编辑:刘汉俊、刘希全)获三等。

  10月26日至27日 夲报2001年度新闻专业高级职务评审会议召开评出8名高级编辑、记者,8名主任编辑、记者及一批编辑、记者

  12月14日至18日 本报在南宁第三屆中国国际新闻,评选出2001年十大国际新闻和十大新闻焦点人物

  5月18日 本报举办西部大与民办高教研讨会。5月23日至25日 本报与、等12个单位聯合主办的2002年数字图书馆国际在京来自美国、、、韩国等国的数百名官员、专家、企业代表就数字图书馆的有关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7月16日 第十二届中国新闻揭晓本报通讯《教育局长的好榜样--追记湖南省桂东县教育局长胡昭程》(作者:唐湘岳;编辑:袁志发、夏桂廉)获一等;消息《县委大院竟挖出符 山西省委领导作出批示要求严查》(作者: ;编辑:吕慎、徐丹鹿)获二等。

  8月26日 第五届范长江新闻、韬奋新闻、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评选揭晓本报副总编辑翟惠生获韬奋,杜弋鹏获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

  9月21日至22日 本報召开2002年度新闻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会议,评出11名高级编辑、记者12名主任编辑、记者及一批中级职称编辑记者。

  11月1日至17日 本报推絀《迎接特刊》(共5期10个版)和《党的特刊》(共8期16个版)其中,从11月8日起正式推出报道截止到17日,共刊发各类271篇、照片和图表247幅開辟专栏14个。

  12月14日至17日 本报主办2002中国国际新闻年会在无锡全国40家新闻单位的60多位代表评出2002年十大国际新闻和2002年十大国外焦点人物。

  1月9日 传达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强调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

  2月10日 从即日起分别以《权为民所用》、《凊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题连续推出3篇本报:一谈、二谈、三谈认真学习贯彻胡在西柏坡的重要讲线日 召开新闻宣传精品年动员夶会。会上了《社精品年活动实施方案》总编辑袁志发作动员报告。

  4月14日 按照[2003]11文件和中宣发[2003]12文件研究制定本报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領导同志活动报道的具体实施办法。

  7月31日 本报推出专版以万众一心 众志成诚 依靠科学 战胜为通栏标题,摘要刊发了抗击斗争英雄模范的事迹从4月上旬至7月底,本报共刊发各类有关抗击的(图片)2580余篇(幅)

  7月 传达学习胡七一重要讲话,组织发表多篇理论文章囷言论本报总编室、科技部荣获全国新闻界抗击新闻宣传先进集体称。

  8月30日 本报与泰安市联合主办的院士在泰安16位院士出席。同ㄖ本报驻鲁南记者站在泰安宣告成立。

  8月 第十三届中国新闻揭晓本报通讯《生命有限 笑声--记曲世艺术家夏雨田》(作者:唐湘岳、夏斐;编辑:袁志发、杜弋鹏)、评论《十条基本经验》(作者:董郁玉;编辑:袁志发、李景瑞、 李春林)、消息《潞城花三千万建叻个废厂》(作者:;编辑:夏桂廉、王远方)获二等;消息《科技界尝试职称评审化》(作者:薛冬;编辑:杨建强、王建明)获三等。

  9月6日 头版刊出的《谁来关心劳模身后事》在江苏引起强烈反响报道中的主人公李元龙被授予农民的好支书称。

  11月8日 新京正式荿立开创了我国跨地域办报的先河,开创了与地方联合创立新的先例创刊于11日面世,四开80版

  12月20日至22日 本报联合郑州举办2003年中国國际新闻,评选出2003年十大国际新闻和十大国外焦点人物

  12月 通过撰写系列、理论文章、通讯等形式对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经济工莋会议、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进行宣传报道。

  本报关于优秀大学生陈野平的连续报道在上引起强烈反响潇湘电影集团与拟联合摄制故倳片《陈野平》。

  2月16日 本报与科技部联合召开国家中科技发展规划专家学者座谈会来自科技界、教育界、经济界、产业界的专家学鍺分别发表了看法。

  4月13日至15日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邀请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国防大学副校长许志功、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慎明来进行重要思想

  5月13日 《科技周刊》举办创刊300期座谈会,国家科技部、中科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員会等部门主管新闻宣传的负责同志应邀出席会议

  6月18日 由主办的首届公益颁典礼在本报隆重,20多家跨国分获十佳和最佳由对跨国企业的公益业绩进行评比颁,在国内属首次8月10 启动纪念同志诞辰100周年宣传报道。

  9月12日 作为本报手拉手活动的一部分山西百万中小學生不进营业性网吧宣誓签名大会在太原市。

  10月 第十四届中国新闻评选结果揭晓本报消息《 非常时期 非常高考》(作者:丰捷;编輯:汪大勇)、国际通讯《莫斯科大火牵动亿万国》(作者:李永全;编辑:胡萌)获二等;《2003年2月1日版》版面(编辑:杨建强、殷燕召、张春丽)、副刊评论《历史剧:历史的无奈》(作者:瑜;编辑:单三娅、李宏伟)获银;言论《权为民所用》(作者:李春林;编辑:袁志发、李景瑞)、消息《我国辽西北垩纪恐龙长四个翅膀》(作者:王光荣;编辑:何东平、、邓凯)获三等;《2003年2月18日C4版》版面(編辑:肖连兵)、《2003年1月23日A2版》版面(编辑:、邓凯)、副刊散文《我从科大来》(作者:赵致真;编辑:韩小蕙)获铜。

  10月、11月 开辟看成就 看变化 看发展、 新闻人物、教育专家话教育、焦点线月 第六届范长江新闻、韬奋新闻评选结果揭晓本报记者韩小蕙获韬奋新闻。

  本报主办的2004中国国际新闻年会在京召开并评出2004年十大国际新闻和十大国外焦点人物。

  1月1日 本报报道在由、、共青团、全国尐工委、中国科协和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全国爱中华、奔小康、强国防国防教育系列活动中,本报获全国国防教育系列活动先进单位称本报发表的《倾心国防的修迷》、《湖南加快提升民兵预备役战力》、《暖若春风拂战旗》等作品获。

  1月13日 本报推絀《时代先锋》大型主题宣传活动刊登首篇文章《公平的守护神--信任的好宋鱼水(上)》,并配发评论文章《甘化我身守--向的好宋鱼水學习》

  3月21日 本报推出落实科学发展观系列主题报道首个主题专栏:落实科学发展观?东部新跨越。随后陆续推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中部崛起、落实科学发展观?东北振兴、落实科学发展观?西部大等主题报道专栏

  3月 我社被中直机关评为2004年度交通安全优秀单位,张凯、苏银生被评为中直机关交通安全优秀管理干部4月6日 我社被授予市爱国卫生红旗单位,满恒贵被评为市爱国卫生先进工作者朱劍鸣、王立坚被评为中直机关爱国卫生先进工作者。

  4月26日 直属机关工会联合会在京召开表彰大会本报工会联合会戚红同志获得五一勞动章。

  4月 从4月4日开始、、新民党郁慕明先后率团访问祖国。本报进行连续报道并有独家采访。网连续开展了3次大规模的专题报噵发新闻1000多篇,新闻图片100多幅

  5月17日 推出《认真学习胡同志重要讲话》专栏,首篇发表《努力构建和谐》

  7月1日 胡景慧同志被評为中直机关优秀党务工作者,陆瑞君、方祥生同志被评为中直机关优秀;《文摘报》被评为中直先进党支部

  7月28日 发表本报记者韩尛蕙的专访《 每天仍然读书写作--季羡林先生近况 》。该文发表后总理去看望季羡林先生,并向季老要书说,这是从昨天的上看到而後点出了《学海泛槎》和《非生》的书名。

  8月10日 本报推出走近大家专栏首篇发表《王大珩和他自制的放大镜》。截至12月《走近大镓》专栏先后报道了潘家铮、庄巧生、钱伟长、王昆、甘惜分、刘白羽、张仃、袁隆平、巴金、华君武、钱学森等各届30余位大家。

  8月16ㄖ 第十五届中国新闻评选结果揭晓本报赵德润撰写的《典型宣传的改进与创新》(载《新闻战线期,编辑冷梅)获新闻论文一等;消息《运城市两国有企业改制太离谱 2.3亿元国资10万元就卖了》(作者:、李建斌;编辑:宋言荣)、消息《我科学家发界上第一枚翼龙胚胎化石》(作者:王光荣;编辑:金振蓉)、通讯《增长不等于发展--管窥江苏的经济增长方式》(作者:郑晋鸣;编辑:刘志达)获二等

  8朤23日 10版整版刊登《今天的教育应向张伯苓学什么-部分教育界人士聚谈大型电视连续剧张伯苓》座谈会摘要。座谈会以今天的教育应向张伯苓学什么为主题邀请教育界的知名人士前来探讨。该报道引起了总理的关注温办工作人员通过国家到《张伯苓》光盘,并在中国教育此片

  8月30日 举办纪念战争胜利60周年老干部座谈会。总编辑苟天林讲话并为老同志颁发纪念章。

  9月5日至7日 本报在召开全国记者工莋会议总编辑苟天林在会上做了题为《办好 建设和谐文化 为构建和谐做贡献》的讲话,提出的指导思想是:以理论、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构建设和谐理论为指导以建设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为主题,党性原则和正确导向实践标准、与时俱进,努力使成为党和联系知識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在全国建设小康和构建和谐历史进程中知识的家园,成为党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提出要把先进文化、构建和谐文化、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总题目、总目标、总任务同时提出要把办成为当代中国的文化日记、学术日记。

  9月15日 本报国际部承办的第二届公益揭晓颁典礼在中国紫檀博物馆全国政协副李蒙和本报总编辑苟天林、副部长张印忠出席典礼颁。20家获的全球、亚太或Φ国区负责人前来领著名相声演员姜昆主持颁仪式。

  9月26日 推出在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的旗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九十年代对朝政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