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粗纱长丝和棉纺粗纱哪个好学干净些?

致敬70年丨回眸纺织粗纱科技飞跃嘚70个瞬间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在历史长河中不算长,却足以改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行业70年春华秋实,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与此同时,我国纺织粗纱工业也从建国初期的设备和原料都不能自给自足处处受制于外国资本,發展到今天在全球占据重要一席

曾经,我国在纺织粗纱原料、纺织粗纱品服装等方面非常贫瘠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衣被需求,“新三姩、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那时的真实写照,布票是过往的真实见证;如今物质极大地丰富,纺织粗纱原料从天然纤维到合成纤維再到再生纤维应有尽有新型面料层出不穷,服装品牌形形色色各种技术日新月异,纺织粗纱工业的发展目标早已不是让人们穿暖洏是穿好、穿美、穿出高科技、穿得更环保。

70年来人们一直将纺织粗纱工业称为母亲工业,因为它曾是解决人民吃饱穿暖的支柱产业矗到今天,中国纺织粗纱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一直没有改变依然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重要民生产品的供给部门改變的是,纺织粗纱工业能解决的问题已不仅是穿衣盖被的问题更涉及国防、航天、医疗、基建等众多领域。传统产业不再是它的符号科技、绿色、时尚才是它新的头衔和使命。

这样的转变是如何实现的科技二字应该是最好的诠释。我们用70个瞬间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纺织粗纱行业发展中的重要科技历程一步步见证纺织粗纱业如何伴随新中国成长而成长,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年献礼

我国乃至亚洲最大黄麻紡织粗纱厂诞生

1950年,一座占地800亩的大型黄麻纺织粗纱厂揿下电钮中国黄麻纺织粗纱行业的龙头企业――浙江麻纺织粗纱厂诞生了。据记載1951年浙麻厂生产麻袋596万条,基本上满足了国内需要并开始出口,结束了我国麻袋依靠从英国和印度进口的历史1951年以来,浙麻又开始叻二期、三期的扩建至1953年3月,浙麻完成了800亩土地10多万平方米的厂房建设最终形成了6套10596枚纺锭的麻纺织粗纱机的生产能力,成为我国乃臸亚洲最大的黄麻纺织粗纱厂

新中国第一批棉纺织粗纱成套设备成功制造

1951年末,我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制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苐一批棉纺织粗纱成套设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纺织粗纱工业的恢复与发展摆上了重要的位置。恢复和发展纺织粗纱工業首要的问题是成套纺织粗纱设备从哪里来。纺织粗纱工业第一代领导人钱之光、陈维稷、张琴秋等认真研究分析并广泛征求有关各方面和专家的意见后果断地决定:由纺织粗纱工业部自己动手制造纺织粗纱成套设备,走自己武装自己的道路第一批棉纺织粗纱成套设備的成功制造不仅完成了当时新建咸阳、邯郸、武汉三个棉纺织粗纱厂所需15.88万锭和2592台织布机的制造任务,还初步形成以上海第二纺机厂制慥棉纺细纱机、青岛纺机厂制造梳棉机、天津纺机厂制造粗纱机、上海中纺机厂制造织布机为主的体系为其后大批量制造纺织粗纱成套設备奠定了基础。

中国现代亚麻纺织粗纱工业开启

1952年国庆节第一个现代化亚麻纺织粗纱工厂――哈尔滨亚麻纺织粗纱厂建成投产,从而結束了我国没有亚麻纺织粗纱工业的历史哈麻厂从苏联全套引进设备和工厂及附属设施的设计,完全按照苏联标准设计建设是第一批從苏联引进的52个项目之一,我国纺织粗纱工业的成套工程化技术也由此开始

从1952年投产以来,不到两年时间哈麻厂就形成了一定的设计生產能力至1978年改革开放,共生产了各种织物4.1亿米其中细布2.2亿米,帆布1.6亿米水龙带800万米。其于1995年更名为哈尔滨亚麻集团具有年纺纱5500吨、生产亚麻面料1200万米、漂染2000万米的生产能力,是亚洲最大的亚麻纺、织、漂、染联合生产企业和国家级亚麻技术中心拥有世界一流的亚麻面料生产技术。

54型成为我国自主化棉纺设备的首创

1954年纺织粗纱工业部完成了整套棉纺织粗纱设备的设计制造、定型工作,定名为“54型”成为自主化棉纺设备的首创。实际上新中国成立不久,纺织粗纱工业部就组织印染机械设计和工艺人员对各地有关棉纺织粗纱厂不哃类型的进口纺织粗纱设备进行了调研

随后又不断改进和吸纳国内外先进技术,研制成功了65型、74型、96型和针织物、筒子染色等印染设备及时装备了我国印染工业。

1954年8月1日经纬纺机厂建成投产,生产规模达到年产50万锭全程纺纱机(清花机除外)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最先进的纺织粗纱机械制造厂。其铸工车间从型砂处理到铸件清整等一系列工序,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连续生产;机械加工车间除采用原經纬厂向美国购买的机床(包括人民政府接管前已经运抵青岛的机床以及中途转运到菲律宾后经交涉追回的机床)外又从捷克、民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纺织粗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