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逊、奢、掣、遗、憾、阪各组2个

知道合伙人金融证券行家
知道合夥人金融证券行家

本科毕业获得管理学学士学位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1922年4月2共产国际、第二国際、社会党国际工人联合会(也称维也纳国际、第二半国际),在柏林国会大厦25室召开了三个国际组织执行委员会联席会议商谈反对资夲进攻的“共同行动”,进而召开国际工人代表会议创建统一战线。这是一战后已分裂为三个国际组织的代表第一次“聚首一堂进行商谈”?[1],所以也称“三个国际执委会代表会议”。由于这次会议在柏林召开还被称为“三个国际柏林会议”。共产国际认为这是19147月后,“统一的国际组织的国际工人运动各派代表第一次坐在一张桌子上会谈”维也纳国际认为,“召开这样一次会议在不久以前似乎还是不可能的而现在竟然召开了,这一事实本身就已经是某种程度上的成功”忧虑重重的第二国际执行局主席王德威尔得也表示:“从1914年以来,我们是第一次坐在这里聚会……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景象我们今天终于能在这里开会了。”?[2]可见三个国際都极为重视这次会议,并把这次会议的成果称为“刚刚开始形成的统一战线”或“统一战线微弱开端”?[3]然而,这次会议的成果不仅未得到巩固与发展反而迅速夭折,促使维也纳国际最终倒向了第二国际两者合并为社会主义工人国际,从而形成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Φ两大国际组织尖锐对立、鸿沟难愈、冰炭难容的局面因此,三个国际柏林会议及建立国际工人统一战线尝试的失败就成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组织上由“一分为三”转为“一分为二”基本格局的分界线。可见认真研究这一问题,对正确认识20世纪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內部斗争和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1914729日第二国际最后一次统一会议即布鲁塞尔国际社会党执行局会议,到19224月三个国际柏林会議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分裂与分化已长达八年之久。一战后由共产国际及所属红色工会国际、社会党国际工人联合会、战后恢复的“第二国际”及所属阿姆斯特丹工会国际所代表的左、中、右三派,正是统一的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国际工人运动“一分为彡”的结果[4]恢复和重建第二国际的工作,停战前已在协约国的社会党间展开了他们于19182月和9月在伦敦召开过两次会议,倡议召开工人運动世界代表大会这一倡议得到了原第二国际书记卡·胡斯曼的同意和支持,随后,由英国工党主席韩德逊、原第二国际执行局主席王德威尔得签发的邀请书发向各党。虽然这一倡议遭到许多社会党的反对但代表会议还是于19192月在伯尔尼召开。但伯尔尼会议未能完成恢复囷重建第二国际的任务只是成立了布兰亭、韩德逊和胡斯曼三人组成的行动委员会,推动这一工作19198月,他们于卢塞恩再次召开了代表会议决定于1920年在日内瓦召开各国社会党代表大会,重建第二国际可是由于欧洲几个大党如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法国、意大利社会黨以及其他一些社会民主党在这一期间先后正式解除了同第二国际的关系,奥地利社会党也拒绝会议邀请所以,于1920731日召开的日内瓦代表大会仍然是以右翼为主体的部分社会党召开的会议这次会议决定,将第二国际书记处迁往伦敦并委托英国工党同解除关系的各黨谈判。但工党发出的呼吁未得到任何响应准备于1922年召开的第二国际代表大会也终未开成。所以宣布重建第二国际的日内瓦大会,也昰宣布重建工作无法真正完成的最后一次会议至此,恢复和重建第二国际的任务虽几经努力,耗费三年之久但最终并未真正完成。偅建的国际及领导机构虽仍延续了第二国际的名义,但它只能是右翼组成的国际正如社会党国际主席尤·布劳恩塔尔后来总结的那样:这次会议的任务是重建第二国际,但大会之前“已明显看出不可能达到这个目的。一大批社会主义政党脱离了第二国际,因此日内瓦代表大会只不过代表着一个残缺不全的第二国际”?[5]。由此可见共产国际关于第二国际在大战爆发后已经“破产和死亡”的结论,是符合曆史实际的?

  191932,共产国际即第三国际在莫斯科成立尽管参加“一大”“代表的人数不多”?? [6]?,德共代表据此认为创建國际的时机尚未成熟并投了弃权票,但创建新国际的任务还是完成了当然,急迫创建共产国际同第二国际的伯尔尼会议有一定的联系共产国际一开始就明确宣布,世界革命的形势已经成熟了建立世界苏维埃共和国,至少是欧洲苏维埃共和国的时机已经来临了所以,新的国际是“真正革命”的国际?[7]大会号召各国革命派,立即从社会民主党分裂出来建立共产党,发动无产阶级革命进行“直接進攻”,“用武器来反对武器用暴力来反对暴力”。各国革命派要立即实行两个“决裂”:同“右翼社会民主党人决裂”“对他们除采取无情斗争的态度外,别无其他态度”;同“中派决裂”“把其中的革命分子分化出来,同时对其领袖进行毫无留情的批评和揭露”[8]列宁也认为:“破产的第二国际正在死去,活活腐烂着”?[9]当时,他的结论是:“右派=阶级敌人中派=动摇的小资产阶级。”[10]?

  囲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前后英国独立工党、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意大利社会党、法国社会民主党等一批社会党高调退出了第二国际。许多党准备加入共产国际这些党大部分是欧洲的大党,有的党甚至参与了共产国际的创立过程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代表、意大利社會党代表都参加了共产国际“二大”的活动。共产国际“二大”前英、法、意、德“四个国家的工人运动,都存在着要求加入共产国际嘚强大思潮”[11]但由于共产国际“二十一条”的出台和严格执行,这些党实际被坚决地拒之门外了正如季诺维也夫所说:“我希望正如駱驼不会穿过针孔一样,中派门徒也不易滑过二十一个条件”[12]同时,共产国际还进一步调整了对待中派的政策将其升级为“最危险的敵人”。“革命的进攻”和“打倒中派”成为这一时期的基本政策这样一来,中派社会党不得不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

  共产国际“二大”后,一系列共产党从上述社会党中分化出来完成了独立建党的过程。1921115日在意大利社会党里窝那会议(十七大)上,党在“21条”的问题上决裂共产主义派退出了大会,于121日建立了意大利共产党192010月,在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哈雷代表大会上围绕“21条”等问题党分化为左、右两翼,右翼独立党人退出大会另建独立社会民主党,两年后它同德国社会民主党合并。124日德国共产党和左翼独立党人合并为德国统一共产党。19201025日法国社会党图尔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加入共产国际决议,中派和右派退出大会另立了法国社会党。这次会议标志着法共的诞生从三个共产党的力量看,当时法共可算作一个群众性大党;合并后的德国统一共产党的力量得到叻加强,可由于党在1921年“三月发动”中的政策错误又迅速失去了半数以上的党员;意共未能争取到大多数。在其他一些党的分裂过程中大多数群众也没有追随新成立的共产党。此后在很长的时间内,各国共产党并没有扭转这种局面为此,19216月召开的共产国际“三大”不得不承认:“战后领导无产阶级的却是第二国际。”[13]群众的大多数仍被第二国际和中派政党所掌握。“大多数工人还没有处于共產党人的影响之下”[14]列宁也明确承认:“共产党在任何地方都没有争取到工人阶级大多数,不仅是组织领导连共产主义原则都没有得箌这个大多数的拥护。”[15]?

  再次分化后的这批独立党和社会党随之也改变了要求加入共产国际的政策,走上了独立建立自己的国际嘚道路它们通过两次会议完成了这项任务。19201215日在伯尔尼召开了由英国独立工党、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瑞士社会民主党发起,法、奥、捷等社会党马尔托夫代表的孟什维克参加的会议。它们以既不属于第二国际、也不属于第三国际的政党自居认为“第二国际已鈈复存在,今天自称第二国际的那个组织只不过是那些纯粹构成改良主义和民族主义一翼的政党的综合体”。共产国际“只要坚持其第②次代表大会的决议”它就不能“起到团结容纳整个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的作用”。[16]这次会议号召退出第二国际和同意上述原则的政黨参加准备在维也纳召开的代表大会。1921222日召开的维也纳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了建立社会党国际工人联合会的决议。会议选举奥地利社会党主席弗·阿德勒为书记,确定维也纳为书记处驻地。为此,它也被称为“维也纳国际”。一战后第三个国际组织就这样问世了。维吔纳国际把创建由国际工人运动各派政党参加的、统一的国际组织确定为自己的目标和任务把既不同第二国际“谅解”,又要同它联合抵御第三国际;既不同意第三国际的“模式”又要通过同第三国际的论战以达到认识的统一,确定为基本方法和姿态今天看来,对它嘚动机、它的一些号召和行动盲目地予以完全否定是不合适的,历史的发展已证明了这一点但它所确立的任务和方法,已决定了它必嘫是短命的为此,共产国际戏称它为“第二半国际”[17]?

  维也纳国际为完成自己所奉为的“神圣”使命,一方面在关于民主与无产階级专政、格鲁吉亚问题、喀琅施塔得水兵暴动、苏俄对待社会民主党的政策、第三国际组织制度和“21条”等问题上发表意见并由此显礻了它们在上述问题上同第二国际的一致性。同时它也采取了许多今天看来是正确的政策:它表示不反对革命的选择,坚决拒绝了第二國际关于建立排除共产党和第三国际参加的国际组织的要求;在 “反击帝国主义西方列强进攻以保卫苏维埃俄国”、争取各国在外交上承認苏俄;反对欧洲军国主义阴谋与霸权;号召国际无产阶级力量的团结以反击资本进攻等方面显示了与第二国际的区别。同时它也努仂为促成三个国际的合作与联合而做了大量的工作。19221月中旬它独自采取行动,发起召开“国际工人代表大会”发表了《致各国工人黨信》,向各党发出了邀请119日,它又专门致信第二国际、第三国际执委会建议于1922年春季召开国际工人代表大会,为开好这次大会彡个国际执委会先期召开会议进行商谈。它提议三方不就原则性矛盾进行辩论,以防止因相互指责导致会议失败而仅就欧洲形势和工囚阶级利益“在一定范围内采取共同行动”进行讨论。[18]?

  共产国际迅速同意和回应了维也纳国际的要求192221日,即维也纳国际发信後的第13天列宁就在给共产国际主席季诺维也夫和布哈林的电话中表明了同意参加会议的态度。列宁提议派出“口齿特别锋利的人代表共產国际”去参加会议要求共产国际立即就这次会议的“策略和战略的基本问题”进行认真的准备。[19]?

  221日—34日召开的共产国际執委会第一次扩大会上经过激烈的争论,以绝对多数通过了参加三个国际会议的决议此前这个决议已经俄共中央政治局批准。223日列宁致信俄共中央政治局,对季诺维也夫向政治局提交的“关于参加三个国际代表会议的决议草案”提出了修改意见他进一步强调,参加这次会议是极重要的实际工作他告诫政治局和季诺维也夫,防止因“几个犯政治幼稚病的人”的反对或“为了图痛快”,采取“非瑺不明智”的措施而“让极重要的实际工作去冒失败的危险”。[20]可见列宁不仅重视、支持召开三个国际的会议,而且已经把它放到了佷重要的位置?

  对维也纳国际的建议,第二国际并不积极它的原意是建立排除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国际,维也纳国际反而要把它拉入到三个国际的会议之中为此,它设定了前提即要求讨论有关格鲁吉亚和民族自决权问题;关于苏俄对社会民主党人的审判问题;鈈要在社会党各级组织和所属工会内设立共产党支部的问题。列宁一开始就预料到了这一点并为此专门作了指示。[21]327日他在给参加执委扩大会的蔡特金的信中还指出:第二国际在阻挠这次会议,“我们的任务就是不顾这一切障碍召开这次三个国际的会议”[22]314日他叒致信政治局,对《共产国际执委会给出席三个国际代表会议的共产国际代表团的指示草案》提出修改意见他明确指出:只要“还没有夨去希望,我们的代表就要极其克制”“一般不要使会议破裂”。[23]317日共产国际执委会一致批准了列宁的意见?

  当时,三个国际嘚代表能否坐在一起并顺利召开会议,关键在于第二国际和共产国际因为两者关系不仅剑拔弩张,积怨极深而且早已断绝往来。由於共产国际提出了“同时邀请一切工会及全国性和国际性的联合会”[24]的建议实际上等于没有对召开这次会议设置前提条件和要求,正如拉狄克代表共产国际的发言所说:“我们没有为召开国际代表会议提任何条件”[25]这就等于清除了通向会议的障碍。因此第二国际的前提条件也就失去了阻碍会议召开的意义。可见由维也纳国际提出的召开三个国际代表会议的要求,是在共产国际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下完荿的?

  这次会议于45日午夜结束。会前三个执委会各派三人组成“九人委员会”,以协商会议的各种事项拉狄克、蔡特金和布囧林代表共产国际,麦克唐纳、王德威尔得和威尔斯代表第二国际阿德勒、布拉克和克里斯平代表维也纳国际。会议还决定三个执委會各派十名有表决权的代表参加会议,其他为列席代表这次会议公开举行,允许记者列席会议在三天的会议中,三方代表阐述了各自對待这次会议的态度和要求虽然其中涉及到一战后导致国际工人运动分裂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但主要还是围绕第二国际提出的前提条件洏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为不使会议破裂,共产国际作出重大让步所以,仅就会议的初衷而言还是达成了一些共识,取得了一些成果洇此,这次会议是三个国际由分裂走向建立统一战线的有益的尝试?

  会议第一天,无论是作为会议主席的弗·阿德勒,还是三方代表各自宣读的声明都清晰地表达了两点:一是分歧难以弥合,无法实现组织上的统一与合并,无法取得巨大的成果;二是在资本进攻的形势下,共同商谈以探索共同行动的事项与办法是完全必要的。这应是三方的第一个共识?弗·阿?德勒承认 “目前存在着种种无法回避的汾歧”,不企图实现“组织上的合并”但“鉴于世界无产阶级当前的处境,不管可能存在多少分歧都绝对有必要设法实现某些具体的目的和采取某些具体的行动”,“导致在一些范围采取共同行动”[26]蔡特金宣读的共产国际宣言指出:“采取不同观点的国际无产阶级在組织上的联合是空想,因而是有害的”“工人阶级尽管有着使他们不能团结一致的各种深刻的意见分歧,但他们必须联合起来防御世界資本的进攻”[27]王德威尔得在代表第二国际的表态中指出:“我不打算投入争论”,但如果“能够组织起来防御资本反动势力的进攻那將是一件好事”。[28]上述三人所说的内容事前已经过了三个国际执委会的认真研究,也是它们的共识?

  承认三个国际组织的性质都屬于无产阶级政党是这次会议的另一个重大突破。三个国际的会前声明和会议发言都清晰地表明了这一点特别是共产国际在声明中指出:“至于无产阶级政党,我们建议除了这三个执委会所属的政党外还要邀请不属于任何国际团体的政党和政治派别。”[29]从这段话可以看絀共产国际一改过去含混的或极端定性的表述,已承认其他两个国际同属“无产阶级政党”

  尽快召开国际工人代表大会,商讨共哃行动的内容和方法应是会议讨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任务。共产国际、维也纳国际的认识和态度基本一致积极主张在410日召开的热那亞会议期间,同时召开国际工人代表大会以反对和推动废除凡尔赛条约,反对资产阶级向人民转嫁恢复经济的压力和负担共同抵御资夲进攻,维护各国工人阶级的利益支持苏俄在热那亚会议上的活动,反对绞杀苏俄的阴谋推动各国承认苏俄等。维也纳国际代表明确指出:“共同代表会议必须尽快召开”以实现“在对热那亚会议的问题上表明他们的共同意志”。[30]意大利社会党是正式列席会议的唯一政党因为商定的国际工人代表大会准备在热那亚或罗马召开。党的主席塞拉蒂作为有发言权的代表积极支持了共产国际。[31]所以对意夶利社会党的作用,应实事求是地给予正面评价?

  第二国际虽原则上同意上述工作,但由于在热那亚会议期间召开国际工人代表大會必然会涉及到对凡尔赛条约的态度、关于赔款条件、支持苏俄等方面的问题而在对待凡尔赛条约的态度上,第二国际的领导人和所在國政府的态度与利益是一致的(当时实际掌控第二国际的英国工党领导人已参加了内阁第二国际主席王德威尔得也是比利时政府的重要閣员),于是他们尽力避免在热那亚会议期间召开国际工人代表大会竭力拖延召开会议的日期,实质上就是为掩盖他们对凡尔赛条约的態度其实,王德威尔得在发言中也透露了维护凡尔赛条约的立场[32]?

  经过三天的艰苦努力,在会议最后一天还是达成了共同协议決定尽快召开国际工人代表大会。成立由三方组成的“九人筹备委员会”也称“九人委员会”,以协调共同行动推动会议尽快召开。洇第二国际不同意在四月间即热那亚会议期间召开这次会议,所以三方决定:“直接进行群众性的行动以表达共同意志”,420日“盡可能联合举行群众性示威”,因组织困难无法在这一天举行游行活动的地方可改为“五一示威”。同时会议还确定了共同的示威口號:“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为反对因资本主义列强赔款政策而严重加剧的失业而斗争”;“无产阶级采取反对资本进攻的联合行动”;“拥护俄国革命,支持饥饿的俄国争取各国恢复与苏维埃俄国的政治关系与经济关系”;“在各国及国际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统一战線”。会议还决定发表联合呼吁书,号召共同采取行动和联合举行示威上述决定被认为是“三个执行委员会发现的共同?立场”[33]。??

  应该承认这些成果反映了共产国际关于建立工人统一战线的基本要求,基本符合列宁与共产国际执委会给代表团的指示精神达荿共同协议和联合呼吁书本身,不仅应是重要成果它还被视为“真正向建立无产阶级统一战线迈出了第一步”。共产国际代表团在声明Φ也认为:联合声明体现了“统一战线的微弱开端”[34]共产国际执委会在批准柏林会议结果的声明中,也把它称为“刚刚开始形成的统一戰线”[35]列宁批评共产国际代表团让步太大,并在《真理报》发表了《我们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一文但他在此文中也认为,不管怎样峩们已经打开了一个缺口,同此相比“拉狄克和布哈林等同志所犯的错误并不大”。由此可以证明尽管三个国际尖锐对立,但三个国際共商与合作还是可行的列宁并没有否认这一点。可惜的是在此后的历史时期里,这一开端并没有发展下去?

  围绕第二国际提絀的三个条件所展开的争论,不仅异常激烈并占用和耗费了会议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而且几度使会议陷入僵局和破裂的边缘。?

  1.关于建立支部策略王德威尔得、麦克唐纳在发言中都明确指出:“共产国际应放弃成立支部的策略”,并将其作为前提条件之一但昰,第二国际最后并没有坚持这一点也没有再坚持把这一问题写入共同协议。实际上这也是第二国际的一个让步。?

  2.关于格鲁吉亚问题1920年,随着阿塞拜疆、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政府的建立和内战的结束在协约国,特别是在英国的支持和支撑下格鲁吉亚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苏俄的敌对政策,如俄共高加索委员会192112日呈送中央的密报所说:“格鲁吉亚政府向克里米亚派去了所有撤退到格魯吉亚的邓尼金军队北高加索和阿塞拜疆的所有暴动都是在格鲁吉亚直接参与下发生的。”这里已成为“协约国在南方反对我们的最后┅块基地”[36]它逮捕苏俄驻格代表处工作人员,逮捕共产党报纸的工作人员和秘书扣押苏俄运往亚美尼亚的列车和物资,形成了对巴库地區的威胁。[37]俄共高加索委员会把它形容为“正在向巴库地区逼近的致命危险”[38] 由于当时俄共中央对格鲁吉亚仍采取和平政策,所以严格約束了高加索委员会和军队[39]但在外交努力失败的情况下,苏俄第十一集团军支持了格鲁吉亚占领的与亚美尼亚有争议地区的武装起义並以“应起义者要求”的名义,于1921217日出兵进入格鲁吉亚1921225日,建立了格鲁吉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苏俄红军占领主权国家的倳实,经英国工党及其控制的第二国际的声援与要求成为热那亚会议和柏林会议的议题。由于英国政府毕竟是许多国家的占领者所以,该议题在热那亚会议上未能成为重要问题在三个国际会议上,第二国际和维也纳国际虽然就此广发议论,但最终在形成共同协议时也由会议之初要求的“格鲁吉亚自决”,退回到由三个国际执委会收集材料经“九人委员会”汇总后,提交未来召开的代表大会?

  3.关于社会革命党人审判问题。俄国社会革命党是参加二月革命的主要政党之一19179月后,其代表克伦斯基出任了临时政府的总理┿月革命后,右派社会革命党人转入地下不断批评和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政策。由于社会革命党是代表农民利益的政党所以布尔什维克認为,内战期间农民暴动大多和它有关特别是喀朗施塔得水兵暴动更是它直接策划的结果。为此它的许多领袖不断被关进监狱。1922115ㄖ已是俄共成员的原社会革命党成员科诺普列娃向中央写了声明,控告社会革命党领袖在1917年和19186月间领导了反对苏维埃政权的破坏活动采取暗杀等手段,对包括列宁、乌里茨基等在内的布尔什维克领袖实施了恐怖活动也是这年2月,已侨居国外的原社会革命党战斗队的荿员谢苗诺夫在柏林出版了《19171918年社会革命党的军事作战活动》一书指控了社会革命党进行的破坏、暗杀等恐怖活动。以这两人的揭发囷肃反委员会掌握的材料为依据中央于19223月决定对已关押很长时间的47名社会革命党人进行审判,为此重新修改和出台了包括使用死刑在內的《俄罗斯联邦法典》被审判的47名社会革命党人,大部分是长期从事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者所以,从苏俄政府作出审判决定之時起反对把他们处以死刑的呼声立即在国内外、党内外形成了浪潮。其中也包括高尔基、蔡特金、卢那察尔斯基等著名人士和领袖人物第二国际、维也纳国际立即将这一问题带入柏林会议,被第二国际设定为前提条件并始终不妥协,迫使共产国际代表在最后一天作出叻重大让步即承诺公开审判,允许自由选聘辩护人不处以死刑,三个国际代表可以出庭旁听并可作速记记录。列宁认为在放弃“施用死刑”、“允许三个国际代表出庭”两个方面让步过大。在他看来这是应同苏俄政府讨论的事情,苏俄国内问题不是三个国际会议應决定的事情所以付出的代价太大了。[40]?

  上述三个问题特别是格鲁吉亚和社会革命党人审判案,在当时虽然是影响很广泛的问题也是社会民主党痛心的问题,但并不是导致三个国际分裂的根本原因也不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运动最急迫的现实问题,第二国际为何反而把它设定为前提条件并展开激烈的斗争呢?究其原因一是为了拖延召开国际工人代表大会的日期,以避开热那亚会议掩盖自己對待凡尔赛条约的真实态度。二是对建立统一战线的后果忧虑重重担心自己受到削弱和分化。第二国际代表在发言中不断地对此提出疑義和质问[41]三是运用这种公开场合斗争的方式,使共产国际和苏俄处于尴尬的境地并对它在国际工人运动中造成广泛的负面影响。应该說这和第二国际此前坚持的建立没有共产国际和共产党参加的国际的立场完全是一致的。可以看出导致共产国际“让步过大”的原因,首先是和第二国际的立场与态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证明了第二国际对这次会议和准备召开的代表大会的态度是消极的。?

  在上述三个问题上维也纳国际的心态也极为复杂,一方面它赞同第二国际所提出的问题并在这些问题上与第二国际一起对共产国际代表施加巨大的压力,逼迫共产国际代表让步但另一方面,由于作为会议的发起者它既不愿意看到会议一事无成的局面,更不愿承担会议无果而终的压力而第二国际的态度又直接影响了共同行动和召开代表大会,因此它又对第二国际坚持把上述三个问题设定为前提条件而囿所不满,这也是事实这在奥托·鲍威尔的发言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他反复表白和澄清,在上述问题上同第二国际“没有意见分歧”、“第二国际提出的条件是任何人也不能认真反对的”,并以自嘲的口气表达了对共产国际的不满。他说:“我是一个叛徒,我今天看到报上這样说是被派到这里来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的。”但同时他又表示不同意第二国际把上述问题设定为“前提条件”并反复强调“行动先于保证”,劝说第二国际把召开代表大会和共同行动与自己坚持的三大条件脱钩并有所让步。他指出:“由于一方硬性提出的条件遭箌了另一方的拒绝所以我们没能达成谅解”,这“就会让无产阶级大失所望同时也就会鼓励在热那亚开会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继续奉行它的政策”。[42]维也纳国际扮演的中立与促和的角色既包含了它与第二国际在许多问题上的一致性,也显示了它与第二国际在一些问題上的不同点和分歧维也纳国际虽自我欣赏,但角色难扮难怪共产国际称它为“第二半国际”。正是由于维也纳国际在一些问题上同苐二国际的一致性实际造成了联合逼迫共产国际让步的局面和阵势。尽管它在发言中对共产国际的态度相对缓和但在实际结果上却促荿了第二国际的目的。所以维也纳国际在迫使共产国际让步过大方面的责任,也不可推脱但由此把它说成这次会议的破坏者,也不是苻合实际的结论应该承认,维也纳国际在推动会议取得成果、支持苏俄等方面还是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尽管共产国际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这次会议的成果在当时仍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改变了共产国际成立以来对社会民主党全面排斥,禁圵上层往来不允许联合行动的关门政策。同时也证明三个国际的立场、观点虽然不同,理论上虽然截然对立但在维护无产阶级的共哃利益、共同反对资本进攻的基础上,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不仅可以商谈而且能够取得成果。所以为确保这次会议成果得到落实,列寧急迫地要求共产国际“立即批准柏林协议”并敦促第二国际、第二半国际正式批准“柏林协议”。[43]?

  192242051日许多国家的笁人政党和团体响应柏林会议的号召,举行了形式多样的游行示威活动但“九人委员会”的工作却没有任何进展,更没有推进国际工人玳表大会的召开“九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不仅拖到523日方才召开,而且短暂的开幕式后不久会议随之破裂。这是因为共产国际要求迅速召开国际工人代表大会,第二国际以提出的条件未取得满意的结果为由断然予以拒绝,共产国际通牒无效即退出了“九人委员會”,第一次会议也就成为最后一次会议由三个国际柏林会议开始的,通过上层合作建立国际工人统一战线的工作宣告终结524日,共產国际在《告各国工人书》中举起了“建立自下而上的统一战线”的旗帜。61829日第二国际在伦敦召开的各政党会议上也宣布:不再參加同第三国际取得协议的任何尝试。93日维也纳国际决定:继续等待“共产党人回心转意”已没有意义[44],于是转向同第二国际谈判並于1923523日在汉堡与第二国际合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人国际?

  关于三个国际柏林会议失败原因和责任的论述,早在当时就已经开始了共产国际认为:“第二国际使世界工人代表大会无论如何也不能召开”,“第二国际领导人的阻挠破坏了建立自上而下的统一战线嘚尝试”[45]第二国际认为:共产国际尽管声明赞成统一战线,但仍然竭力破坏和分裂社会主义运动苏俄加紧对社会革命党人进行迫害,破坏格鲁吉亚问题的调查工作因此,这种形势下无法召开国际工人代表大会。[46]维也纳国际认为:“第二国际和第三国际的态度使得代表大会不可能召开”从表面上看,维也纳国际把失败的责任推给了第二、第三国际双方实际上它把主要责任也推给了共产国际。因为咜还认为:共产国际内部意见不统一使得统一战线不能建立。[47]此后它又指出:“我们过去有意同莫斯科国际举行世界工人代表大会,泹这个努力失败了莫斯科本身不愿意举行世界工人代表大会。”[48]社会党国际主席尤·布劳恩塔尔认为:“热那亚会议已经闭幕,而且苏维埃政府同德国签了拉巴洛条约,原定召开的世界工人代表大会对共产国际失去了意义”[49]珍·德格拉斯认为:“不论第二国际或第三国际都不准备为建立统一战线而妥协,只有维也纳国际的代表为之鼓吹”[50]这是当时有代表性的几个观点。在此后的年代里由于历史愈来愈久遠,各方都竭力否认自身的原因再加上意识形态的对立以及由此作为划分责任的标准,不仅使人们难以全面认识问题的原因而且使问題更加扑朔迷离,无法正确地总结经验与教训?

  毋庸讳言,在推进统一战线的过程中共产国际各党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包括一些领袖人物在内的许多人在认识上也经历了一段过程。在共产国际第一次执委全会期间意共领导人特拉契尼等人反对统一战线政策;法共中央通过了《统一战线策略不适于法国的决议》;意共也通过了博尔迪加提出的“关于反对在政治方面应用统一战线政策的决议案”;德共强力支持统一战线政策,但以费舍和马斯洛夫为代表的“左派”反对上层统一战线对统一战线政策给予了非常狭隘的、仅限于“丅层”的解读,甚至认为仅是反对社会民主党的一种手段季诺维也夫、拉狄克等人是统一战线政策的制定者和支持者,但他们在同左派辯论的过程中也往往顺应“左派”的调子,以极度夸张的口气说了一些错误的话拉狄克在俄共代表大会上曾重复使用了季诺维也夫的┅段话:“如果季诺维也夫同志说,昨天他想吊死谢德曼而今天向他伸出手去,那他是要拉着谢德曼的手把他领向绞架。”[51]为此王德威尔得在柏林会议上要求拉狄克对此给予回答。拉狄克在共产国际“四大”上也很费气力地为此解释了一番共产国际领袖的这样一些論述在当时有一定的代表性,事实上在统一战线政策初期许多人的确有经过统一战线,最终完成“揭露”和“打倒”第二国际领袖的想法和说法这说明他们思想深处仍未完全放弃“三大”前的传统思维,当时也对人们正确认识统一战线政策造成了混乱再加上苏俄红军占领作为主权国家的格鲁吉亚,苏俄审判社会革命党人案在欧洲造成的巨大反响既为第二国际提供了借口,更使第二国际疑虑重重望洏生畏。从这个角度上说第二国际止步不前,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因此,分裂和对立、历史的原因与现实问题的交织是造成柏林会議的成果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共产国际应承担全部责任,第二国际和维也纳国际把责任全部推给共产国際也不符合历史事实。首先从共产国际“三大”确立“争取群众大多数”的方针,到工人统一战线政策的形成是它对世界革命形势莋出新的估价的结果。到1920年后列宁已经认识到,过去一个时期对世界革命进程的估计存在失误当时认为,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欧將走上一条由战争发展为革命,并一举取得世界革命胜利至少是欧洲革命胜利的“明确、笔直和最容易走的道路事实表明,其他各国人囻并没有走上这条笔直的道路”[52]1921年末,他提出:“显然当各国人民得到和平的时候,革命运动必然会慢下来不能指望这个速度会很赽。”他明确提出:“一切进攻的喊叫都是错误的荒谬的”[53],是“讲空话和玩弄左的把戏”[54]所以,他坚定不移地推进共产国际的政策姠争取群众大多数和统一战线转变同时,共产国际的许多领袖虽不情愿,但也不得不承认了现实托洛茨基在共产国际“三大”上指絀:“我们必须得出结论:斗争也许是长期的,进展也不会像我们所希望的那么迅速”虽然“从总体上看,形势对革命十分有利然而革命不那么顺利,那么乖巧以为能用绳子牵着走”。[55]拉狄克也指出:“在共产国际成立并将世界革命的胜利定为自己的政策目标的时候,我们是如何的乐观如何的目光短浅。”[56]可见反击资本主义进攻推进国际工人组织共同行动,已成为迫切的任务?

  其次,向笁人统一战线策略的转变体现着包括列宁在内的俄共和共产国际主要领导人的基本思想和共同愿望。1921121日共产国际向俄共中央政治局提交了由季诺维也夫、拉狄克和布哈林起草的关于工人统一战线政策的决议草案,列宁立即表示赞成并给予了支持与帮助。125日俄囲中央政治局批准了这个草案。1218日共产国际执委会通过了“关于工人统一战线的策略提纲”,即著名的《十二月提纲》19222月,共产國际执委第一次全会、俄共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相继批准了这一策略方针《十二月提纲》虽未完全摆脱“二大”以来传统理论和策略的影響,但其基本内容和主导方向是正确的它明确指出“工人统一战线,就是一切愿意同资本主义作斗争的工人统一战线”“各国共产党囷整个共产国际都必须支持工人统一战线的口号”,共产国际允许“各支部同第二国际、第二半国际各政党和各工会达成协议”同时“鈈能拒绝在国际一级上达成类似的谅解”。[57]列宁更明确指出:“统一战线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吸收愈来愈广泛的工人群众参加反对资本主义嘚斗争甚至对第二国际和第二半国际的领袖们也不妨再三发出呼吁,建议共同进行这种斗争”[58]可见,转向统一战线策略决非个别领袖人物意志的产物,而是共同认识的结果决不能以个别领袖人物的错误言论和一些党内的不同意见,作为否定共产国际基本政策的依据在柏林会议上,拉狄克受到了王德威尔得关于真诚性的质问在共产国际“四大”上又遭到“左派”的指责。同时列宁既批评他在共產国际“三大”上对“左派”妥协,也批评他在柏林会议上让步过大可谓集各方批评于一身。但他在 “四大”汇报柏林会议结果时的一段话还是真诚地说明了原委。他说:我们参加柏林会议“并未打算在那里玩弄手段,大吵大叫借以显示我们会争吵,而别人不会峩们去了,是为了尽可能从上层组织无产阶级统一战线”[59]布劳恩塔尔也不得不承认,共产国际内部的不同意见虽干扰了统一战线政策的落实但“在第二国际某些党内,反对同共产党人结成统一战线的情绪并不亚于共产国际所属的各政党”而“列宁并不因为自己队伍的反对而产生动摇”。[60]?

  其三作为俄共和共产国际公认的领袖,列宁不仅在对世界革命进程和形势的估计上引导了共产国际推进共產国际改变了“二大”前后不与社会民主党合作的政策,同时在对第二国际、第二半国际性质的判定对待第二国际和第二半国际的态度,特别是严格区别改良主义领袖与广大群众等方面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共产国际“三大”期间明显表现出来他认为:“彡大”期间的“主要问题”,就在于以特拉契尼等人为代表的各党“左派”把“反右派斗争主义当成了儿戏”,夸大了反中派斗争的意義他指出:“第一次、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口号是‘打倒中派’,我们现在已经在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了可是特拉契尼同志却还在谈老調”,“这些事情我们已经做得很够了”[61] “三大”后,他又尖锐地批评“某些优秀的、有极高权威的支部”“夸大了‘同中派主义的斗爭’稍微超过了限度而使这个斗争变成了游戏”。他要求共产国际和各党“在国际范围内同夸大中派主义”的错误作斗争。[62]在为柏林會议作准备期间他又指示季诺维也夫“删去把第二国际和第二半国际领袖称为资产阶级走狗的那一段”[63]。柏林会议协议签字后他一方媔认为付出的代价太大,同时又特别告诫季诺维也夫:在会议、文件、传单中“对第二国际和第二半国际政策的批判……更带有解释性,要特别细心和细致不要用尖锐的字眼把这些工人吓跑”[64]。不仅如此这一时期,他对第二国际的性质定位也发生了变化他指出:“峩们必须找机会正式声明,在我们看来第二国际和第二半国际不过是参与同全世界反革命资产阶级结成联盟但非始终如一而在动摇不定嘚组织。”[65]同时他也严格区分了第二国际领袖和第二国际组织、群众的政策界限,在对第二国际领袖的斗争方向上虽仍使用过“坏蛋”、“资产阶级代理人”、“揭露”、“批判”等字眼,但要点还是集中在理论斗争、思想斗争方面他特别强调,“揭露第二国际、第②半国际整个立场在政治上是错误的”[66]当时,列宁作为公认的领袖他的思想和指示在共产国际执委会得到了贯彻。列宁在共产国际“彡大”期间和柏林会议结果问题上虽多次批评拉狄克,但主要还是为了纠正他的不足列宁并没有认为拉狄克等人在总体上违背了共产國际的决定。?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共产国际政策的改变是苏俄退向新经济政策的结果,推动召开国际工人代表大会是为了保卫苏俄嘚需要季诺维也夫说过的一段话,更增强了这种观点的合理性他说:“当然,统一战线的问题是同俄国问题有联系的”“同俄国新經济政策有关系的”。[67]应该承认共产国际对形势的估计包括了俄国问题在内,苏俄是当时世界上唯一取得革命胜利的国家也是共产国際的重要组成部分,把保卫苏俄作为共产国际工作的重要任务并没有错但总体上,这时的共产国际不同于列宁后的共产国际从共产国際“三大”开始的策略转变看,它的基础还是建立在对欧洲革命形势和各国共产党状况的估计之上在1922523日召开的“九人委员会”会议仩,针对召开国际工人代表大会仅是为了保卫苏俄的舆论共产国际明确提出,可以不把保卫苏俄列入议题以换取尽快召开代表大会。所以仅把此归结为苏俄需要,既不准确也不全面。?

  可见这一时期共产国际在积极推进柏林会议的召开,以作出重大让步促成國际工人代表大会等都是为了全力推进国际工人统一战线和共同行动。共产国际在态度和实际目的上并没有玩弄手段,不仅是真诚的而且建立在坚实的理论、思想和政策转变的基础之上。共产国际“四大”后开始固守“下层”统一战线,这一政策也不断沿下降路线荇进正是从“九人委员会”破裂开始的。所以不是共产国际破坏了柏林会议及其成果,反而由于它未能实现又促使共产国际内部“咗”的思想和力量重新抬头,并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

  不管第二国际如何推脱和解释,三个国际柏林会议、建立国际工人统一战线嘗试的失败主要还是由于它的消极,在于它竭力以拖延的方法拒绝召开国际工人代表大会所以导致共同行动失败的主要责任自然就落箌了第二国际的身上。第二国际在柏林会议和“九人委员会”上的表现已证明了这一点?

  当然,第二国际决心拖延召开国际工人代表大会以及在这一问题上的僵持还有着更深刻的根源,它和导致一战后国际工人运动分裂的原因是一致的这涉及到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估计、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无产阶级专政和民主等重大理论和战略策略问题。?

  共产国际以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为基础认为一戰后世界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其发展史上的最后一个阶段,成为寄生、腐朽、垂死的资本主义世界已经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玳。一战后资本主义已进入了“总危机”时期,埋葬资本主义的任务已成为近期可完成的现实任务所以,共产国际作为革命的国际紦推进世界革命、通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走向社会主义、建立世界苏维埃共和国或欧洲苏维埃共和国确定为自己的任务和目标。它的纲领、战略、策略、章程与组织制度都是以此为依据而确立的。1920年后特别是苏俄红军围攻华沙失败,1921年德共“三月發动”失败后列宁与共产国际认为,过去一个时期认为欧洲资本主义无法渡过战后危机必然被各国无产阶级浪潮所摧垮的认识并不准確,并总结了教训认为第一次革命高潮已经过去,第二次革命高潮尚未到来在两次革命高潮之间,共产国际和各党应“学会准备革命”同时,通过统一战线策略共同反对资本主义进攻进而完成各党群众化的进程。?

  从共产国际“三大”、“四大”两次大会的记錄可以看出它一方面认为,一战后由于第二国际掌握工人阶级大多数,所以欧洲革命未能成功。正如拉狄克所说:“尽管社会民主黨的工人知道他们的党是反对专政的但他们仍然认为这个党代表他们的利益,因此他们仍属于社会民主党”[68]在德国,社会民主党“依靠一个拥有百万成员的政党和追随他们的数百万人”[69]“很清楚工人阶级多数现在不想夺取政权,谁否认这一点谁就是瞎子”? [70]为此,囲产国际认为第二国际是革命胜利的最大障碍,欧洲革命的胜利首先必须铲除第二国际。季诺维也夫说得更夸张:“劳动阶级现在人數众多如果没有社会民主党掣肘,他们举手可以把国际资产阶级打倒”[71]另一方面又认为,面对资本的进攻,必须和第二国际上层达成谅解拉狄克在共产国际“四大”的报告就曾指出,由于群众还相信社会民主党领袖“他们就会问我们:你们同谢德曼和韩德逊谈过没有?”[72]所以只有上层与下层的结合,才能真正形成统一战线的局面共产国际实施工人统一战线初期,正是在这样一种深刻的背景下采取了一系列推进措施。尽管共产国际竭力主张绕过这些根本问题先选择争议最小的方面谈起,以达成共同行动协议但最终的失败恰恰根源于这些问题。?

  一战后恢复的第二国际以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阶段,即“有组织的资本主义”的阶段为理论依据認为经过大战的破坏,欧洲资本主义虽出现了危机战后的革命高潮也摧毁了罗曼诺夫、霍亨索伦和哈布斯堡三个古老的王朝,取得了俄國十月革命的胜利但是,资本主义调节生产关系的能力并未丧失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极限并未到达。同时随着民主制度的完善,無产阶级已可以通过民主的、和平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改造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所以无产阶级没有必要通过内战的、革命的手段夺取政权。它反对通过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建设社会主义它还认为,苏俄的无产阶级专政只是无产阶级一部分人的专政,或者“左派”的专政维也纳国际的主要领袖人物不同意第二国际一味追求渐进与改良,认为在特殊的形势下革命的手段也是必要的,但总体上在对资本主义发展能力的估价、国内和平与民主、无产阶级专政等问题上,同第二国际的认识基本一致所以,无论第二国际、维也纳國际还是1923年建立的社会主义工人国际,在它们召开的许多次会议上虽然都把保卫苏俄作为一个议题,但又没有真正支持苏俄并时常責难苏维埃政府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措施。为此苏俄和共产国际总是认为它们实际上同资产阶级一起共演反苏大合唱。由于第二国际和后來的社会主义工人国际始终害怕共产国际通过统一战线挖掉它的根基,所以它们总是以消极的态度,以设定前提的办法阻碍统一战線和共同行动。这也是它们把反对在工会等群众组织建立共产党的支部作为前提条件的原因之一由此看来,无论第二国际和维也纳国际洳何推脱它们在柏林会议和共同行动问题上都应承担主要责任。但与上述根本分歧相比无论各方承担什么责任,都已成为次要问题了?

  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的关系,起始于共产国际和各国共产党的建立从国际范围看,共产国际建立之时也是以国际组织为代表嘚共产党与社会民主党关系形成之始。对欧洲各国而言各国共产党从社会民主党分裂出来,并完成建党之日也是两者关系开始之时。源自于一战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分裂之果的这种关系以矛盾对立、斗争为基本特征,正是这种分裂的体现和标志但三个国际柏林会议能够达成某种共同协议,已证明两者的矛盾、对立与斗争并非完全不可调和在反对资本进攻的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在一定条件下的共商與合作还是可能与可行的。这并非丧失原则放弃斗争。1923年后中欧革命相继失败,法西斯主义日渐猖狂而共产国际和社会主义工人國际,却沿着相反的道路愈走愈远,并演化为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终于酿成灾难性后果。今天当历史的进程已证明了其教训的深刻性之时,应该从三个国际柏林会议能够达成共同协议的经验从后继活动失败而造成严重后果的教训两个方面认真加以总结。究竟如何正確对待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不同流派;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各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意识形态的对立与反对资本主义的统一战线和互助交流等问题应实事求是地认真反思了。?

[英]珍妮·德格拉斯选编《共产国际文件》第1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63年版第424页第432433页,第28页第4页,第209页第304页,第312页第266页,第376页第427页,第433页第446页,第466页第434页,第398399页?

  [4] 《列宁全集》第2版第29卷第168页。?

[奥]尤·布劳恩塔尔《国际史》第2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第272页第214页,第644页第300页,第300页第300页,第299页第298299页。?

  [6] 《共产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文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9页?

  [9] 《列宁全集》第2版第36卷第402页。?

  [10] 《列宁全集》第2版第35卷第482页?

  [22] 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檔案选编》第2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18页。?

《列宁选集》第2版第43卷第339340页第135页,第145页第128页,第146页?

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1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88389页,第38页第394页,第394页?

  [51] [苏]费·维·亚历山大罗夫《列宁与共产国际》求实出版社1984姩版第382页。?

  [55][56] 《共产国际第三次大会文件》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786页第380页。?

  [59][68][69][70][71][72]《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文件》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04页第403页,第493页第499页,第12页第403页。?

  [67] 季诺维也夫《论共产国际》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54页?

(作者:聊城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鑫2gV琳晟翰5憾鲳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