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相同歌词不同的关心不同的距离是什么歌词

谢安琪的《独家村》歌词是什么含义?
我相信自求多福&br&只想贩卖与众不同&br&若你为求风光去鞠躬&br&祝福你成功&br&这小店就如美梦&br&不想因应恩客易容&br&就算将过得很穷&br&卖它仅有的种&br&你怪我不够笑容&br&不懂跟风变通&br&难及你没原则&br&牺牲那初衷 随旧情断送&br&盲爱和自爱不易两全&br&让我忍痛一刀就这麽两断&br&没法跟你轻轻鬆鬆假装&br&卿卿我我只好放手&br&守护我的独家村&br&和你同做过的美梦发完&br&让我一个拥抱互相许过的夙愿&br&任你毁我夸我自甘孤僻&br&都不要自尊心给折损&br&请你圆滑的嘴脸&br&别拿幸福来规劝&br&我跟你同床发梦&br&可惜语言再不相同&br&大概做人不想太委曲&br&都将要绝种&br&我不屑为求相拥&br&可哑忍到心裡裂缝&br&若我所见不相同&br&独守一角青空&br&我怕折腰你怕穷&br&彼此怎可折衷&br&唯愿岁月静好&br&不好跟你安寝 情自然寿终&br&盲爱和自爱不易两全&br&让我忍痛一刀就这麽两断&br&没法跟你轻轻鬆鬆&br&假装卿卿我我只好放手&br&守护我的独家村&br&和你同做过的美梦发完&br&让我一个拥抱互相许过的夙愿&br&任你毁我夸我自甘孤僻&br&都不要自尊心给折损&br&请你圆滑的嘴脸&br&别拿幸福来规劝&br&忘我和自我不易两全&br&让我忍痛一刀就这麽两断&br&若世间爱拖得一天过得&br&一天怕将底牌揭穿&br&抵我怀著我独眠&br&我亦很怕一心软&br&会将就得更辛酸&br&换到饱暖失去自己一世不甘愿&br&任你嘲笑孤僻也好偏激也好&br&只会自诩清高也好&br&好过纯淨的嘴脸&br&被媚俗的唇扭转&br&各走各路如试炼&br&不知你或我更安然&br&无悔未曾可将你改变&br&都不被你污染
我相信自求多福只想贩卖与众不同若你为求风光去鞠躬祝福你成功这小店就如美梦不想因应恩客易容就算将过得很穷卖它仅有的种你怪我不够笑容不懂跟风变通难及你没原则牺牲那初衷 随旧情断送盲爱和自爱不易两全让我忍痛一刀就这麽两断没法跟你轻轻鬆鬆假装卿卿我我只好放手守护我的独家村和你同做过的美梦发完让我一个拥抱互相许过的夙愿任你毁我夸我自甘孤僻…
按投票排序
不知不觉,林夕已经跨过知天命的年纪,今年已经53岁了。写了这么多年的词,听着他在歌词里传递出的人生道理,亦都影响了自己对生活的种种看法。林夕素来擅长用爱情故事来包装人生道理,陈奕迅《人来人往》里的几段感情故事,用“拥不拥有也会记住谁,快不快乐有天总过去”的句子,将面对感情变幻无常的无奈,变成一种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洒脱;王菲《给自己的情书》,传递出“自己都不爱,怎么相爱”的谆谆善诱,去勉励听者自爱后再去顾己及人;杨千嬅的《亦舒说》更是苦口婆心,林夕还怕听众不解风情,直接在歌词里把自己写了进去:“失恋可将工作放大得决绝;光阴怎花,可看见林夕都说:别怨心底滴血,专心工作,过劳才有资格呕血。”这种用情爱角度去写人生道理,多年来林夕做得已臻化境。如同《不来也不去》,已经上升至佛理的角度,写到“不种下什么,摘下什么;像我没来过,没去过”忘我境界,令人叹为观止。当然,听众不一定会受落,比如我,当年听的时候,就觉得《不来也不去》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事隔五年再听,心境自然再不一样,歌词里那句“即使一生多出一根刺,没有刺痛别要知”,也成为了自己所追求、喜欢的人生态度。对于谢安琪这位歌手,林夕的策略和陈奕迅不太一样。陈奕迅的包容性很强,激烈控诉的《六月飞霜》,简简单单的《你的背包》,内敛婉约的《猜情寻》,直截了当的《黑择明》……林夕在陈奕迅身上做了许多尝试。到了谢安琪,由于创作数量不算多,夕爷大概也比较重视Kay妈,所以每次出手都是精品。从一开始比较纯粹,冲着最保险的主流市场而去的苦情歌《钟无艳》,再到2011年打正旗号笑里藏刀来写专辑主打歌的《你们的幸福》,以致于今年的新歌《独家村》,态度越来越鲜明。谢安琪身上有浓烈的草根味道,是香港普通民众的代言人。她的歌曲在早期很接地气,《我爱茶餐厅》《港女的幸福星期日》《丧婆》等都是代表。后来随着《钟无艳》的成功,她的歌曲渐渐地跟随听众成长了——茶餐厅固然可以继续爱,星期天还是一样的可以用港女的方式去过;但是,她想带给听众更多的东西。经过2009年的《Slowness》这张低调但非常出色的专辑(目前为止这依然是我最喜欢的KAY大碟,从整体概念、歌词意识还有旋律都是一流;另外前段时间我在微博上做调查,发现很多人都喜欢该专辑里的歌曲例如《载我走》《雨过天阴》,但都不知道是出自于《Slowness》,因此看到这篇文章的有心人不妨将整张大碟从头到尾完整听听,好了括号里说太多字了就先聊到这),2011年的《你们的幸福》,林夕用了毒辣的手段来包装——歌名和歌词都在探讨何为幸福,但“斑点狗太瘦是与他仅有的烦恼”、“牵手看偶像连续剧哭哭笑笑”、“沙吹进眼内从来未觉便不必发觉”……林夕在歌词里给出让一个人、一对情侣幸福的方式,竟然是如此这般。最最毒辣的是“爱思索便会福薄”,这句歌词唱出来,真有听众觉得这就是歌曲的主旨,于是成为他们的座右铭,而林夕在歌词里对这种麻木不仁当成幸福的批判,包含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叹,都被流行快餐给消化掉了。其实,“你们的幸福如果是这样,我是不认可的”,这或许才是歌曲里应该有的真实态度——你需要幸福地麻木,而我不需要。当然,我理解那些把“爱思索便会福薄”当成人生信条的人,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活得简单,想得太少是快乐的,而清醒,尤其是自以为是的清醒,却是一种痛苦。大概是《你们的幸福》承载的信息量有些过于巨大,所以到了今年,《独家村》的态度就显得鲜明很多。还是林夕+泽日生的组合,这次在歌曲里,林夕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对曾经相爱的情侣(是来自《你们的幸福》里的那一对吗?),在日积月累的相处里,女孩子逐渐发现这个男人不是自己想要的那种人,为了金钱可以出卖自己的灵魂;而我,为了坚守自己独立的人格,尽管我曾经很爱你,但我觉得很无奈,因为我改变不了你;同时,我亦都不想为了你改变我自己。所以到最后,我和你,一刀两断吧。从表面看,这毫无疑问是一首“分手”为主题的歌曲,歌名《独家村》的那个“独”字,如果站在这个主题去思考,似乎可以做“孤独”的理解。林夕这次手法一如既往的高明,如果只是想听听流行乐解解闷,轻轻松松将恩怨情仇变娱乐的那种人,理解到这个地步也就够了。好心一早放开我嘛,“请你圆滑的嘴脸,别拿幸福来规劝”,你看,这个男人分手后的样子多么恶心,还在哄自己,说在一起有多幸福。呸!这种态度,多么能让曾经和贱男人相爱过的女性感同身受,拍掌叫好。如果听众愿意进一步想,《独家村》就可以引申出更多不同的含义。独家村究竟在哪?其实全国有不少个独家村,相信林夕不会是去说这些地方的故事;而在广东方言里,独家村指那些不合群的人。一个人没有朋友,又不合群,自己凄凉的住在独家村里,听上去是一个多么令人悲伤的故事。但林夕在歌曲里并没有什么悲伤的情绪,相反却相当赞赏身处独家村的主角——这时候,《独家村》的“独”字,从上面失恋后的孤独的“独”,延伸到“独立”的“独”——独家村,其实是一种人格的独立。歌词里写“难及你没原则”,又写“做人不想太委屈”,再写“会将就得更辛酸“,从第一段写到最后一段,都包含着一种意思:“你”怕穷,所以卑躬屈膝,失去了自己的原则;而我,不想和你一样失去原则委屈自己,将就凑合过这一辈子,“换到饱暖,失去自己。一世不甘愿!”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种不合群的时候,而旁边的人交头接耳对着自己指指点点时,那种感觉并不好受。这种坚持固然会有一些累,尤其是面对别人那圆滑的嘴脸,说出“毁我夸我自甘孤僻”、“嘲笑孤僻也好、偏激也好、只会自诩清高也好”的时候,要忍受、对抗乃至无视别人的这些流言蜚语,是非常不容易的。林夕是在用《独家村》,给所有身处独家村的人打气:若我所见不相同,独守一角青空。人格独立的重要性,《你们的幸福》里林夕就曾经说过一次。而在去年陈奕迅的《任我行》里,林夕又进行了双重思考:究竟合群,还是不合群,才会令人幸福呢?而人群又为何那么像羊群?这个问题当时在歌曲里,并没有给出答案,林夕用一个长长的叹息,来让听众自己去寻找答案。到了这次的《独家村》里,林夕则摆出了鲜明的态度。他再次对不合群进行肯定:各走各路如试炼,不知你或我更安然。《黑客帝国》里,墨菲斯对着还没有成为救世主尼奥的小黑客安德森,摆出了一红一蓝两颗药丸:一颗可以让他继续回到虚拟世界,麻木地过着下半辈子,安稳知足;另一颗则可以让他来到真正的地球,满目疮痍,还要和邪恶的机器战斗。安德森最终选择了清醒,并且接受清醒带给自己的痛苦,他不愿意麻木地活着被机器奴役,即便失去虚拟世界里自己拥有的一切也在所不惜:人格的独立固然要让自己付出代价,但,值得!林夕也在用《独家村》这样的歌曲,去给所有保持人格独立、有着自主思想的人打气:没法跟你轻轻松松,假装卿卿我我;只好放手,守护我的独家村。和尼奥一样成为救世主改变世界固然很难,但独善其身则相对容易做到。我坚守自己的人格,保持清醒的思想就好。改变不了你,就保护好我自己。无悔未曾可将你改变,都不被你污染。这是我认为,从人格独立这一点,去理解《独家村》。其实每个听众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就像我的这篇文字,你也大可以觉得我是过分解读,自作多情。不管有哪一种思考,由《独家村》而出发,让自己有属于自己的理解,都好过麻木地唱一首不用思考的洗脑神曲。至于《独家村》,还有比我更严重的过分解读,例如将“独”字延伸到“港独”,贴合如今中港尖锐的矛盾;将歌词里的“你”和“我”延伸到香港与大陆……我可以对这些解读表示理解。坦白说,如果这首词不是林夕写的而是周博贤或者其他人,恐怕我也会这么去想。不过,从林夕近年来在杂志专栏上的态度,以及他对歌词创作的造诣,我认为这两种态度都不是他在这首歌曲里所表达的主旨。如果一定要和政治扯上关系,我情愿认为,歌曲中的“你”和“我”都是香港人,但“你”却变得亲共,而“我”必须坚守香港人的核心价值,所以道不同不相为谋。因此,说的还是香港人内部的事。但这些跟时事有关的话题,如果变成这首歌的主要倾诉目的,未免有点浪费了。毕竟林夕在歌词里那么精心设计,想让我们受用一辈子的人生道理,其实要更值得我们在意。听《独家村》的时候,一直想起《任我行》。这两首歌曲里,林夕配合着泽日生荡气回肠的长句,藉由谢安琪和陈奕迅两位歌手的声音,在一首4分钟的流行曲里,带给听众许许多多的人生思考。50岁的林夕真的很厉害,这样的歌曲,你往小了解读可以,往深了解读也可以无穷无尽,或者最简单的——“若世间爱拖得一天,过得一天”,这首歌不就是致那些拖延症晚期的患者们嘛?别再拖,再拖,你就要住进独家村了!
~~之前写过的一篇小碎文,直接贴出来。独家村演唱:谢安琪词:林夕曲:Christopher Chak (泽日生)专辑:KONTINUE
推荐语【我怕折腰你怕穷 彼此怎可折衷】关键词:独行与从众,媚俗与坚守我相信自求多福,只想贩卖与众不同。写这首歌之前,我一直估摸着给自己找个由头来解释为何,因为我对谢安琪着实听的少,但这一次听到她的首唱,我觉得写定了。歌曲派台于不久前的9月23日,当时在微博上看到公元兄的分享,附带着一句由去年《The Key》中的《任我行》漫游开去,到独家村去探谁?时隔一年林夕给了我们答案,探K妈(kay妈即谢安琪)。缘起于好奇,究竟是怎样一首歌,能够让公元兄按捺不住冲动,在派台的前前后后连续发了五条微博来表示对这首歌的期待与赞赏,更遑论他在豆瓣、博客中的极力推崇。但直到25号我才在虾米中找到这一似乎已经快要过气的“独家村”,中午午休前的一刻,我点开这首歌。从听到Kay妈唱出第一句“我相信自求多福,只想贩卖与众不同”开始,近段日子所思所想,一股脑涌上心头,然后,我单曲循环至下午。也没有什么能比单曲循环更对得起一首歌的了,你的喜好厌恶,在手指尖就已经决定;你的赞赏肯定,能在耳间循环反复就已看出。林夕的词,泽日生的曲。对而今的港乐,我们能常见的,林夕+陈辉阳这对“夕阳组合”,创作了《人来人往》、《K歌之王》、《孤独探戈》、《失恋太少》等一众陈式名曲;黄伟文+王双骏这一对陈氏班底,为陈奕迅量“声”定做《1874》、《反高潮》;再就是林夕+泽日生这对忘年之交,造就了《富士山下》、《一丝不挂》、《不吐不快》、《披星戴月》等一系列长短句经典;而同为谢安琪的一首代表作《钟无艳》,也是出自林夕和泽日生,一词一曲,用行云流水般的柔密婉转,揽下2007年的至尊金曲。当然,这一首,我们同样看得见夕爷与泽日生结合产生的化学反应,细腻的衔接、华丽的转音、柔情的间奏都能众星捧月般地彰显长句的诱惑 ,相信同样不会让我们失望。前面说过,谢安琪听得少,我还比较熟悉的只有她的两首代表作《钟无艳》和《喜帖街》,不过对她的印象倒还是很早就建立起来了的,细腻的声腔与转音,在长句与高音的切换中显得游刃有余,最明显的就是她在《喜帖街》中一连唱出“忘掉有过的家小餐枱沙发雪柜及两份红茶 温馨的光境不过借出到期拿回吗?”这样的长句,我记得eason在DUO那场翻唱中都直到力竭声嘶。公元1874在《夜话港乐》中用了这样一段话来描述谢安琪,用流行文化对抗流行文化,并毫不客气的称她为不可多得 “异数”。是异数也是艺术,除了声音与演唱风格,Kay妈最特别的一点,大概也是最不同于主流歌手了。网易云在介绍她的时候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坚持面向主流,但又保持自我独立思考本色,成为了同时为大众与小众都能受落的“女版陈奕迅”。面向主流却又不流俗于主流,在她的歌中我们能深受其特立独行之处,就像《喜帖街》这样一首看似情歌,却实则更侧重对历史文化的关怀,借用一段残缺破碎的爱情来唤醒人们对古景风貌的怀念与重视。可贵在这都不是特例,在她的歌中充斥着各种借情写理,借景叙事,彰显人性的关怀。自然,有这首《独家村》,能把这样一首写与众不同的歌交给这样一个剑走偏锋的歌手,我们在感叹歌与人相契合并非偶然的同时,也可见夕爷的良苦用心了。歌名取为“独家村”,本就有取其本意的原因,独家村意思就是在人群中显得沉默少言,跟任何人接触都有所保留,这样的人显得有点不合群,但却随时在观察别人的一举一动,比较容易看出别人心里在想什么;也可理解为坚守自我内心的世界。而与之同为姊妹篇的《任我行》早已为夕爷续写这篇埋下了伏笔,因为早在去年,夕爷就在陈奕迅的歌中写下了“漫游到独家村去探谁”。而说这两篇同为姊妹篇,除了相互吻合的文字与作者,其表达主旨才是真正的形体相辅,因为两篇同样的在探讨如何活的自在自由的问题。《任我行》讲述自身,踽踽独行,漫游于海阔天空,似道家般心境自在逍遥;《独家村》则追述彼此,撇下盲从卑躬,独守一角青空,似儒家般人格傲然挺立。前面说这首歌快要过气,实在是令人扼腕。有多少好歌是在过分的解读中被和谐以至于销声匿迹,我们大概太不尊重词人的创作了。就在这首歌派台的两三天里,被众多“有心”之人贴上那个上演过无数次但仍毁灭性十足的标签——港陆关系。可贴签之人知道这几乎是对一首歌的封杀么,也难怪这张专辑就传闻不会在大陆发行了。损失的是歌迷,伤害的是创作者。我还是想要为之正个名,夕爷近几年确实写了不少敏感的歌词,但词人只在创作,理解与误读都是听众层面的,不是说一首写独立人格的词就是在暗讽大陆与香港的关系,也请不要随意把时事与艺术联系起来。夕爷的博学与睿智是总所周知的,可会蠢到一边游曳于国人的视野里,还来自找麻烦的旁敲侧击一下嘛?所以,请尊重创作者,别让误解坏了自身的品味,所以很多人说有“港独”意味,我个人反正是深不屑的。我相信自求多福,只想贩卖与众不同。林夕用《诗经》中的句子“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引出主题主角,常思虑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天理,以求美好的幸福生活。但究竟何为合乎天理,可能各人有各人的理解与认同。“我”当然也有一个认同,与你不同。如果你为了追求风光体面宁愿去卑躬屈膝,我只好祝福你成功;我就像这旅途中的小店,不会因为某个天涯恩客喜好而改变,就像大冰在他的十年漂泊中遇到的开酒吧的菜刀,只招待自己认可的朋友,遇到话不投机的都撵走,也许这样将会很不招人喜欢,我自有我的坚守。你也常怪我遇人办事不懂得赔笑卑躬,更不会跟风变通,我也确实难以像你那样,抛开既定的原则与你我曾经约定的初衷,我知道你我那些恩怨早已随着时光将往日旧情断送了,可是还没来得及醒悟,我们是什么时候变得呢?既然我们都已变得如此陌生,其实应该早知。似乎盲目的爱着所有这一切,其实还不如给予自己足够的重视和关心,所以我选择狠心给自己斩断这些纷纷扰扰。既然你选择了伪装,而我也不习惯对着你的影子假装轻快,还不如彼此割舍一切,你继续你的变通,我守护我的樊笼。我也想到那些你我曾共同造过的美梦,想到那些许过的愿景,依然还是会微笑;但即使你选择给我足够的理由作为搪塞你而今圆滑变通的借口,我都不会接受。你试图改变我,我无力去争取你。即使你因我冥顽不化懦弱逃避,我也任你谩骂败毁,现实会打击我,但我宁愿自尊不再磨损,也请你别拿这些为求上进所必做的妥协来规劝我。我也早知做人不想委屈都行不通,但非到那时候,何苦为难自己折腰违背自己初衷。我也曾听人说过,彼此折中,但我也很怕一心软,变得连自己都认不识,也连你记不起,岂不活的更辛酸。陈奕迅曾在《陀飞轮》里唱,卖了任性,日拼夜拼,忘记了为什么高兴。人生的可悲莫过于如此了吧,我们都将自己伪装,也都努力而决绝的把自己活成了对方讨厌,自己仰慕,旁人无视的那种人。你不是我喜欢的那种人,却是我喜欢的那个人。究竟是什么让彼此选择了这条路,我们不能怪怨生活,毕竟除了疏远,还有安然。安然在于,我坚守,你坚持。无悔未曾可将你改变,都不被你污染。路也有千种万种,唯愿走出的那条风情万种。
这首歌有政治隐喻是毫无疑问的。至于男女主是指什么有点模糊。大体上可以理解为女主角是指泛民主派,男主是689政府,689指梁振英。“恩客”是谁不难理解。这样子大部分的词都可以理解了,“任你毁我夸我至今孤僻”这句有点难理解,香港是言论自由的,应该不会有这种哑忍的情况出现,不过联想到内地近段时间主流媒体对香港的的报道,从蝗虫论到反水客,已经很久没见过主流媒体有对香港进行过正面报道,大概是指这个吧。“让我一个拥抱互相许过的夙愿”,“夙愿”是指什么有点难理解,说是指XX年不变,普选这些又对应不上男女主身份,又想不出还有什么东西能撑起这句词。还有最后一句比较难理解“无悔未曾可将你改变都不被你污染”。
这首歌出现的时间在香港雨伞革命前后,所以当然歌词中有人说是“港独”,说两个男女因为政治分歧而选择分道扬镳。不过,这个歌词里面,【这小店就如美梦,不想因应恩客易容】小店是什么意思呢?要知道香港是很多士多的,士多就是类似我们这边的一些小卖部,伴随着香港人成长的记忆,因为香港地产霸权的关系,店铺因为无力支撑高涨的租金,近年很多士多都因为物价上涨,或者亏本,等原因都不得不歇业,所以有很多香港人童年的记忆就是伴随着这些家附近的士多而成长,不少人在这些店铺结业的时候,邻里之间还有不少青年人都会去伴随自己成长的店铺照相留念,说起来也和近些年香港日益增长的本土情怀有关,如同新界东北发展计划,大趋势下香港人多地少,不得不开发以缓解日益紧张的社会关系,但也有很多本土乡村人激烈反对,觉得不应该放弃青山绿水的新界东北,我觉得借此,来诉说两个人因为价值观不同而分手,一个为生活,一个为理想。
首先,夕爷的政治立场很清楚,个人认为从他的言论来说他并不认同TG的价值观。歌词的里面的我和你个人认为就是认同和不认同TG的港人,独家村是一个粤语俚语,表示自己特立独行,与众不同,但不认同并不等于独立。
虽然《独家村》有政治隐喻,但是单纯把它作为一首情歌来听,也是一首好歌。楼上有人说这首歌可以跟《任我行》合起来听,我十分赞同。因为《任我行》跟《独家村》描写的主角,在本质上是同一类人。首先,独家村指的是不合群又心思细腻的一群人。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人都曾经是独家村,都有感觉过自己与世界格格不入,觉得自己跟其他人是截然不同的人,无法真正相互理解,无法好好真心快乐相处。因为觉得别人不能理解我们,因为我们不能像我们希望的那样,自由自在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生活——所以这样的我们感到痛苦,我们同情自己,我们为自己感到难过。而事实是,我们中的大部分,都无法忍耐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生活所换来的寂寞。我们还是喜欢跟众人一起,有时宁愿演一下戏,来换取抱团的温暖与欢乐。可能是其实喜欢群居喜欢热闹,可能是羡慕其他人的欢乐,可能是忽然对自己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感到怀疑。于是随着年月增加,有的人学乖了,学会了与那些跟自己不一样的人为伍,向群居的温馨快乐妥协。就像《任我行》当中反复出现的“顽童大了没那么笨”,这些人长大了,聪明地改变了原来的生活方式去拥抱合群的温暖。因为我们知道“世上有多少个缤纷乐园任你行”(几乎没有),因为我们发现其实自由自在的感觉不如与大家一起的感觉好(“那时其实尝尽真正自由/但又感到没趣”),因为我们害怕掉队之后一个人的寂寞和孤独(“曾迷途怕追不上赶路人”)。“从何时你也学会不要利群/从何时发现没有同伴不行”这样的我们大概已经改变了,慢慢变成我们曾经不屑与之为伍的人。这样的我们可能内心还存在着一个希冀,盼望着有一天我们还是能像最初所想的一样做回自己。所以我们对那些比我们顽固的“独家村”情有独钟。“这么多好去处 漫游到独家村去探谁”。《任我行》的我即使已不再是独家村,却依然被独家村深深吸引着。《独家村》里的我,大概就是我们最羡慕最崇拜的人了吧。kay还保存着之前的那一份与世不同,并且坚定地保护着它。“没法跟你轻轻松松假装卿卿我我只好放手/守护我的独家村” 这样的放手,需要莫大的勇气。中学时代,我有过一场持续了四年的恋爱,这场恋爱逼我不断地改变自我,不断地将底线和原则更改。其实明明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两个人相处中也有各种各样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总是不舍得放下这段感情。不舍得那些日子,不舍得那些用过的心。“既然沿着情路走到这里/尽量不要后退”,这么久以来的美好时光都花在他身上了,如果现在才来放弃岂不是很亏吗?他并不优秀,也不如我优秀,他不上进,还打压我的积极性。现在看来,要感谢他对我努力的不屑,让我的自尊心折损到了一定程度,开始醒悟。有的人,真的不值得自己牺牲初衷,不值得自己为之折腰。自我和我的自尊,比那个人重要。如果《独家村》早点出,我大概会更及时放手,明白“任你夸我毁我自甘孤僻/都不要自尊心给折损”。是恋爱经历让我真真切切体会到歌里描写的态度。但这样的态度岂止适用于男女之情之中?生活中有多少人怕穷,有多少人不想折腰?但是有时,为了更好地生存,怕穷的和怕折腰的两种人必须共处。有的人,在共处中不知不觉地就改变了自己,就像《任我行》中不甘离群的我一样。能为了保持自我和自尊,可能真的要抛弃忘我和盲爱这样的态度。在感情中要想到自己记得自爱,在付出投入的同时要保持自我——谈何容易?理性和感性总是无法同时在你的脑子里出现的,想要坚持自我自爱,需要坚定的信念,和莫大的勇气。不是所有人,都能活成自己最初喜欢的样子。大概有很多人都只能像我一样,在单曲循环林夕写的歌时,用力地感叹一下自己,然后继续在自我挣扎中生活。
和陈奕迅的 任我行 可以合起来听,里面有提到独家村陈奕迅--任我行作词:林夕曲:Christopher Chak天真得只有你令神仙鱼归天要怪谁以為留在原地不够遨游就让牠沙滩裡戏水那次得你冒险半夜上山争拗中队友不想撑下去那时其实嚐尽真正自由但又感到没趣不要紧 山野都有雾灯顽童亦学乖不敢太勇敢世上有多少个繽纷乐园 任你行从何时你也学会不要离群从何时发觉没有同伴不行从何时惋惜蝴蝶困於那桃源飞多远有谁会对牠操心曾迷途才怕追不上满街赶路人无人理睬如何求生顽童大了没那麼笨可以聚脚於康庄旅途然后同沐浴温泉為何在雨伞外独行这麼多好去处漫游到独家村去探谁既然沿著寻梦之旅出发就站出点吸引讚许逛够几个睡房到达教堂仿似一路飞奔七八十岁既然沿著情路走到这裡尽量不要后退亲爱的 闯遍所有路灯还是令大家开心要紧抱住两厅双套天空海阔 任你行从何时你也学会不要离群从何时发觉没有同伴不行从何时惋惜蝴蝶困於那桃源飞多远有谁会对牠操心曾迷途才怕追不上满街赶路人无人理睬如何求生顽童大了没那麼笨可以聚脚於康庄旅途然后同沐浴温泉為何在雨伞外独行亲爱的 等遍所有绿灯还是让自己疯一下要紧马路戏院商店天空海阔 任你行从何时开始忌讳空山无人从何时开始怕遥望星尘原来神仙鱼横渡大海会断魂听不到世人爱听的福音曾迷途才怕追不上满街赶路人无人理睬如何求生顽童大了没那麼笨可以聚脚於康庄旅途然后同沐浴温泉為何在赤地上独行顽童大了别再追问可以任我走怎麼到头来又随著大队走人群是那麼像羊群
的答案,两首歌一起听,就知道其实没那么政治化。
最后一句“无悔未曾将你改变都不被你污染”总结全篇 意为不后悔没有把你留住不去那种浮华风光生活,至少我自己没有被你带偏。
这首歌是近期比较喜欢的林夕的作品。也很林夕的作品。记得之前有读过林夕之前写过的一本书《我所钟爱的香港》,里面有专门讲港人对钱的态度。整个感觉跟他写的专栏都很像
不與壞人同流合污。Kay在無線舉辦的幫助更生人士晚會上唱過這首歌,我覺得也很合適呀!我們每個人身邊都可能有不顧原則的損友,我們不能和他們同流合污,這樣理解也不是不可以。歌詞的理解太見仁見智,我認為只要自己喜歡就好了。
有种说法是“港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旋律相同歌词不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