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笔仙撞碟仙,突然把笔拔了会怎么样

笔仙或者碟仙,这些鬼把戏背后到底有什么“把戏”?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笔仙或者碟仙,这些鬼把戏背后到底有什么“把戏”?
笔仙 碟仙 通灵 灵异 算命 许愿 迷信
本文作者:Elizabeth Palermo
此前,国内曾流行过一种叫做“笔仙”的通灵游戏。根据游戏的介绍,笔仙会附在笔上,然后带动笔自己动起来,写下你提问的答案。而最近,一个类似的游戏在国外的社交网络上也火了起来。
(/译)“查理,查理,你在么?”这个平淡无奇的提问出自目前网络上十分火爆的新的“召唤恶灵”游戏。这个所谓的“查理查理挑战”(Charlie Charlie Challenge)实际上基于的是伪科学——号称能从另一个世界召唤一个恶灵。不过一位专家表示,这个游戏的背后确实存在着一个真实而强大的“力”。
查理查理挑战的玩法如下:玩家把一支横放的铅笔平衡在一支竖放的铅笔之上(组成一个十字)。两只铅笔的下方垫上一张分成四个区域的纸,两个区域上标记着“是”,另两个区域上标记着“否”。随后,玩家通过问“查理查理你在么”来召唤恶灵“查理”和他们一起玩,如果查理心情好,据说上方的铅笔就会开始转动并最终停在“是”的区域。接下来玩家就可以问查理可以用是或否来回答的问题,并等待铅笔再次移动。(其实就是笔仙。)
查理查理挑战的游戏方法。图片来源:charliecharliechallenge.net
伟大的重力
那么是什么让铅笔自发移动的呢?只有地球上最强大的力之一,重力,才能做到。要把一个物体平衡在另一个物体之上,前者的重心必须准确地位于后者的正上方。在查理查理挑战中,玩家需要将两个长圆柱形的物体叠在一起,那么这些不容易保持平衡的物体自然会有滚动的可能。
伦敦大学的异常心理研究组(Anomalistic Psychology Research Unit)组长克里斯托弗·法兰奇(Christopher French)表示:“把一支铅笔平衡在另一支铅笔上会形成一个非常不稳定的系统,即使是非常小的气流或呼吸都会引起上方铅笔移动。”
法兰奇表示,不论是否召唤恶灵,这些摆放不稳的铅笔都会移动,这就证明铅笔移动并不一定需要“恶魔的力量”。
当然,在气氛的烘托下,比如半夜点着蜡烛的屋里,铅笔在没人碰的情况下自行移动可能是有点让人毛骨悚然。不过法兰奇指出,这其实跟风吹窗帘动没什么两样。
客观地说,重力在查理查理挑战中并不是唯一一种起作用的力,心理暗示的力量可能也很强大。
2012年一项发表在期刊《心理科学最新指南》(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上的研究发现,人在特定情况下会对事情结果产生特定期望。也就是说,在期望某事会发生的情况下,人的思想和行为会帮助这种期望成为现实。在召唤恶灵游戏中,可能是玩家在期望获得某个答案,于是他们的行为可能就会帮助促成这个结果,比如在合适的时间呼吸或者轻轻摆手扇风。
这种猜想与法兰奇提出的类似。法兰奇曾指出,许多形式的占卜游戏,例如通灵板(玩家的手指放在指示物上,指示物会根据所提的问题在游戏版上自行移动)和转灵桌(一种古老的室内游戏,人们把手放在桌子上,等待桌子自行转动),都会受到参与者潜意识行为的影响。
通灵板,玩家的手指放在指示物上,指示物会根据所提的问题在游戏版上自行移动。图片来源:flix.gr
法兰奇表示,通灵板、转灵桌以及灵摆和占卜杖背后的“魔法”,从科学上可以用意念动作效应(ideomotor effect)来解释。
意念动作效应(也称卡本特效应)最早由英国医生和心理学家威廉·卡本特(William Carpenter)提出。他认为人们在玩占卜游戏时,不自主的肌肉运动会引起指示物或桌子的移动。意念动作效应无法完全解释查理查理挑战,因为该游戏中玩家并没有用手触碰铅笔。不过,它与其他占卜游戏很相似,都受到了被法兰奇称为“一厢情愿”(magical thinking)的信念的影响,或者说相信一个偶然事件(比如铅笔的转动)的发生会与某些无联系甚至是虚构的力量(鬼魂)相关。
法兰奇说:“占卜游戏中所谓的‘答案’可能比较模棱两可,然而我们天生具有探求事物内涵的能力(即使是无中生有),这会让我们从这些回答中看出意义,并且相信它是被某种形式的智能所操纵。”
或许是因为这种天生的探求事物内涵的能力,一直就有人声称他们的烤面包片上浮现出了耶稣的脸。图片来源:
法兰奇认为,查理查理挑战就是一厢情愿的完美体现,而这种想法可能在人类演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说,对人类祖先来说,从无法解释的事件中看出“征兆”可能是很有意义的,因为这些事件可能代表了真正需要避开的威胁,而避开不存在的威胁所付出的代价要比没能躲避真正威胁的代价小得多。
法兰奇表示,现代人还会经常从无意义或无关的事件中发掘出深刻含义。这种天生的倾向可能就是为什么如此多人相信,查理查理挑战中的回答真的来自某种希望和他们沟通的智能。(编辑:球藻怪)
文章题图:Live Science
LiveScience,Charlie Charlie Challenge Can You Really Summon a Demon
你可能感兴趣
为什么是两个YES和两个NO,而不是真阳性、假阴性、假阳性和真阴性。
金属材料在读博士生
查理好忙啊……到底有多少恶灵存在?世界各地一块召唤,恶灵移动也是需要时间的啊。再说还有一群穿着白大褂的装逼犯分分钟在等着捉住他,然后好发文章。
小时候,我们客家地区有一种和笔仙类似的中秋习俗——请月公子,在皎洁的月光下,村前空旷场地放一桌子,摆上月饼、布鞋、瓜果等,还有一个簸箕装有米。两年轻女孩轻托一个倒覆着的烧箕(半个橄榄型状的竹篓),烧箕前头插一根筷子作为笔,一中年或老年妇女念念有词:月公子,月姑娘……。一阵念叨之后,烧箕前倾,筷子击米,好像真的有仙人进驻烧箕里面似的,然后就可以向“月公子”占问各种问题,有问儿子什么时候讨夫娘的,有问儿媳妇生孙子孙女的……和请笔仙一样,问完还必须请回去。时到今日,对于“问仙”我自然是不以为然,但作为一无伤大雅的传统民间习俗,我却极为希望她能传承下来,可惜连村庄都即将消失了!
显示所有评论
全部评论(63)
心理暗示很重要
引用文章内容:把一支横放的铅笔平衡在一支竖放的铅笔之上(组成一个十字)不看图还以为是先立起来一支,再把另一支横着放上去,就是想不清楚怎么摆成十字而不是T = =
寻求因果性真是人类无法撼动的本能=_=
小时候,我们客家地区有一种和笔仙类似的中秋习俗——请月公子,在皎洁的月光下,村前空旷场地放一桌子,摆上月饼、布鞋、瓜果等,还有一个簸箕装有米。两年轻女孩轻托一个倒覆着的烧箕(半个橄榄型状的竹篓),烧箕前头插一根筷子作为笔,一中年或老年妇女念念有词:月公子,月姑娘……。一阵念叨之后,烧箕前倾,筷子击米,好像真的有仙人进驻烧箕里面似的,然后就可以向“月公子”占问各种问题,有问儿子什么时候讨夫娘的,有问儿媳妇生孙子孙女的……和请笔仙一样,问完还必须请回去。时到今日,对于“问仙”我自然是不以为然,但作为一无伤大雅的传统民间习俗,我却极为希望她能传承下来,可惜连村庄都即将消失了!
作为一个可耻的无信者,那块烤面包上的耶稣真是发挥了自己想象力的极限才终于看到了—耶稣的大胡子(或者头发?)。来自
为什么是两个YES和两个NO,而不是真阳性、假阴性、假阳性和真阴性。
引用 的话:作为一个可耻的无信者,那块烤面包上的耶稣真是发挥了自己想象力的极限才终于看到了—耶稣的大胡子(或者头发?)。然而我只能看到海绵宝宝
心理暗示,这一点很重要。还有模仿和社会感染。暗示是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进行。象我们的比喻拟人,同音,都是暗示,所以说我们的语文中就有不少。也是很常用的传播方法。除了语言的传播方法肢体,表情,符号,的表达方法。那么笔仙那就是符号的表达方法。还有模仿,模仿电视电影传播,还有人的对科学的逆反心理。社会感染,灾变,造成群体的社会感染。主要还有归因,比如我打官司,我告状楼房有裂缝,那么法官就会说,我家也有,我不告状。这是真正原因。但是纸面上不能写,写的必然违反逻辑。这是公开场合和私下场合的区别。笔仙是私下的沟通。是心理奢求的真正原因。去掉了公开的心里压力。
手枪,手枪,你在么?帮我打死这群搞灵异的吧。我没动,是枪自己开的,就像笔仙一样,不是么?
金属材料在读博士生
查理好忙啊……到底有多少恶灵存在?世界各地一块召唤,恶灵移动也是需要时间的啊。再说还有一群穿着白大褂的装逼犯分分钟在等着捉住他,然后好发文章。
引用 的话:然而我只能看到海绵宝宝我看到耶稣了,西班牙老妇人修复版引用 的话:查理好忙啊……到底有多少恶灵存在?世界各地一块召唤,恶灵移动也是需要时间的啊。再说还有一群穿着白大褂的装逼犯分分钟在等着捉住他,然后好发文章。薛定谔的恶魔,无处不在,但也不存在于任何地方
问题来了....如果我非要问笔仙一个关于分子生物学的问题,然后这问题难住了笔仙先生。那,没准它就想拿个砖板把我拍死吧!嘻嘻...
《怪诞心理学2》其中就有这个把戏
引用 的话:问题来了....如果我非要问笔仙一个关于分子生物学的问题,然后这问题难住了笔仙先生。那,没准它就想拿个砖板把我拍死吧!嘻嘻...有道理,不知道笔仙会不会写数学作业,能不能请到查理巴贝奇的鬼魂
为甚我在烤面包片上看到了一片doge。。。
让我想起了斯金纳养鸽子时发现了迷信行为。。。
引用 的话:作为一个可耻的无信者,那块烤面包上的耶稣真是发挥了自己想象力的极限才终于看到了—耶稣的大胡子(或者头发?)。焦点不在面包上时真的能看到一个长头发男子。。。
这玩意在古代还是一个产业,就是扶乩了
法理学硕士
异常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有什么区别?
倒数第二张图是smosh吗
这种游戏确实十分邪门。我看聊斋志异,蒲松龄就写过一篇《乩仙》,其实就是笔仙的古代版本,其中道理不知其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扶乩。古老的娱乐活动。
初中玩过一次笔仙,当时故意把笔往恶魔那边划,吓死一群围观的。
被赞最多的评论说的是什么梗?不懂。
引用 的话:小时候,我们客家地区有一种和笔仙类似的中秋习俗——请月公子,...这总比查理查理看上去有仙气。
引用 的话:作为一个可耻的无信者,那块烤面包上的耶稣真是发挥了自己想象力的极限才终于看到了—耶稣的大胡子(或者头发?)。用余光看,会非常“明显”
看来心理暗示真的很“有效”,尤其比较脆弱的“灵魂”,心理暗示在肌肉上的表现会更加强悍。反之,一个足够强悍的人,受到心理暗示的影响也会小一些。但是这个“强悍”不一定就是体格的,虽然体格有影响,我觉得还是科学武装头脑最终所受到的影响会小一些,当然也取决于事情和自己的关系。所谓事不关己,关己则乱。所以,小女生可能很容易请到“笔仙”,而我,估计一辈子都不会跟“笔仙”有交集。
显示所有评论
(C)2016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269721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心塞女皇)
(源家小哥)
(星星一块钱)
(我健康幸福平安)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玩笔仙的后果亲身经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