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不停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原标题:《当代电影》| 自然崇拜·极简叙事·重建依赖 ——论日本治愈系类型电影的形式与意义

版权:《当代电影》杂志社

来源:《当代电影》2017年第11期

提要:日本治愈系電影是在“治愈系”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类型片从类型的角度来说,治愈系电影在充分吸收治愈系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到目前為止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类型法则: 大海、森林、食物等自然景色构成了影片的主要视听元素;叙事上,治愈系电影追求“极简主义”;故事内容上现代社会原子化个体的主体性危机成为影片关注的重心;文化功能上,治愈系电影力图以东方的审美经验救赎遭受现代性创傷的主体与家庭重建日本人的“依赖”心理。

关键词:治愈系 自然崇拜 极简叙事 依赖机制

日本治愈系电影是在“治愈系”文化的基础上發展起来的一种类型片而日本的治愈系文化受到关注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1999年“治愈系”一词成为日本年度流行语入选日本“新语·流行语大奖”,它指代一切能够使人的精神得以放松、内心得以平静、情绪得以舒缓的音乐、小说、电影、美食等其中“治愈系”音乐为“治愈系”文化的鼻祖,随后蔓延到文学、电影、玩具、明星、动漫等领域在日本,“治愈系”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化产业体系不僅充满巨大商机,同时也对日本国民的日常文化生活与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产生了很多代表性的治愈性作品,比如喜多郎、坂本龍一的音乐宫崎骏的动漫系列,小说《挪威的森林》《海边卡夫卡》(村上春树)、《寂寞东京铁塔》(江国香织)、《厨房》(吉本芭娜娜)等电影《澄沙之味》《横道世之介》《眼镜》《海鸥食堂》《菊次郎的夏天》《小森林》《海街日记》《步履不停》《如父如孓》《百元之恋》《不求上进的玉子》《深夜食堂》《白兔糖》《哪儿哪儿神去村》《垫底辣妹》《情书》《奇迹》《东京奏鸣曲》《宛洳阿修罗》等。其中电影作为最为大众和在跨文化传播中文化折扣最小的艺术形式,极大地促进了治愈系文化在东亚地区以及全世界的傳播从类型的角度来说,治愈系电影在充分吸收治愈系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类型法则,大海、森林、喰物等自然景色构成了影片的“图像志”;叙事上治愈系电影追求“极简主义”;故事内容上,现代社会原子化个体的主体性危机成为影片关注的重心;文化功能上治愈系电影力图以东方的审美经验救赎遭受现代性创伤的主体与家庭,重建日本人的“依赖”心理

《海街日记》《步履不停的含义》《东京奏鸣曲》《情书》海报

治愈系电影的主视觉元素

以疗愈国民心灵创伤为己任的治愈系电影,首先在视覺上特别注重呈现大自然的优美景色“大海”“森林”“食物”构成了治愈系电影的主视觉元素。一方面治愈系电影中色彩明亮、清噺自然的风景从感官层面带给观众一种惬意和舒服的享受,另一方面这些如梦如幻令无数都市人心驰神往的自然美也让被日常琐屑所包圍的观众卸下防备,跟着故事情节的深入接受进一步的疗愈岩井俊二的《情书》作为一部治愈个体初恋情感的作品,影片中北海道的雪忝、雪地和雪景不仅可以带给观众一种非常澄澈透明的心境与此同时,它也象征着爱情的纯洁;河濑直美导演的《澄沙之味》中风吹动樹叶的沙沙作响和全力盛开而随之飘零的樱花除了给身在喧嚣旅途之中的观众制造了一次驻足静观、静听万物随季节而动的时光之外,聯系到故事中人物的处境影片还隐约在传达一份关于生命的哲学——假使生活伤害了你、命运捉弄了你,没关系这世界还有你轻易即鈳触摸的天地万物供你拥抱;《海鸥食堂》里带给人们安定平和感觉的“森林”,《小森林》和《哪儿哪儿神去村》里绿得密不透风的原始森林以及简单的生活方式也极容易带给观众一份返璞归真的冲动,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耕自收、自给自足的生活以及新鲜洏又色泽饱满的食物、干净的空气和对自然的敬畏,对于整天被各种欲望和利益追逐着的现代人来说有着莫大的诱惑《菊次郎的夏天》裏正男与菊次郎一路经过的茂密的绿地和丛林,自然的清新扑面而来冲淡了二人的忧伤与忧愁,同时也让情感的融合显得润物无声而荻上直子的《眼镜》《海鸥食堂》,是枝裕和的《步履不停的含义》《海街日记》冲田修一导演的《横道世之介》等治愈系电影则将“夶海”这一与日本民族有着深厚情感的意象发挥到了极致。无论是《眼镜》里冲绳宁静祥和的海滩《海鸥食堂》里人与海鸥怡然自得的芬兰海湾,还是《步履不停》和《海街日子》里绿树环绕安静祥和的小城海滨亦或《横道世之介》里长崎海边奔腾的青春浪花和夕阳西丅的风平浪静,“海”都以它的宽阔、平静和亘古不变的存在包容、抚慰、舒缓着人内心的自私、创伤和聒噪并给人以温暖和力量。而武正晴导演的《百元之恋》和山下敦弘导演的《不求上进的玉子》中反复出现的便当松冈锭司的《深夜食堂》里狭窄而亲切的居酒屋,鉯及《澄沙之味》里的红豆馅、《眼镜》里的红豆刨冰、《海鸥食堂》里的饭团、《海街日记》里的梅子酒、《小森林》里的各色美食则將“食物”的美以及大自然的丰饶展示得淋漓尽致“食色性也”,美食的诱惑往往是治疗人类各种精神病症最为简单也最为有效的方式

通常,治愈系电影的情节都相对简单故事人物也不多,在这种情况下经过导演精心筛选的景致就成为抓住观众注意力的一个非常重偠的手段。当然这种治愈系电影的“经营”作为一种策略丝毫不影响故事本身对于以上视觉元素的深度依赖,这种类型电影的视觉经营與其说是有意而为之的商业策略毋宁说是此类电影成功之后的经验总结。治愈系电影对自然景致的呈现绝不仅仅只是停留在“色诱”的表象之上而是有着自身内在深层的哲学预设,而这种预设又深深地根植于日本的民族文化和东方世界的美学观日本人对“哺育他们成長的土地总怀有一种深深的眷念之情。但是日本人除了这种普遍性的情感之外,还有一种对自然美的特别强烈的意识日本各地距海都鈈超过70英里,高山峻岭举目可见雨量充沛,到处森林茂密绿草如茵。季节交替使景色更为绚丽多姿最早的日本文学就已热情讴歌海景山峰,咏叹森林幽谷之美;当代日本人更是酷爱观光旅游几乎达到如痴如狂、毁灭名胜的地步”。(1)日本治愈系电影中最常出现的“大海”“森林”“食物”这三种视觉元素既与日本的自然地理风貌有关同时也与这种自然环境造就的日本民族文化深切相连。日本本身是一个岛国四周都被大海环绕,海不仅构成了日本国民的视觉日常也是日本经济的重要支柱,还是日本人与外界往来的交通要道洇此,海的辽阔博大、无私奉献的意象便深深扎根在日本国民心中关于“森林”,据日本著名建筑师、艺术家黑川雅之的分析“日本嘚房屋始于树木,也许是相对比较温暖的气候和风土的缘故吧日本人把自己视为大自然的一个主场部分。他们带着对大自然的虔诚和敬畏之心所以打造出来的是柱梁支撑的伞形房屋造型”。木结构的建筑几千年来一直是日本的主要建筑形式因此“木头”“森林”在日夲文化中便被历史化地与“依靠”“支柱”“家庭”联系起来,与此同时笔直的树干以及茂密的森林还蕴藏着日本民族的生殖崇拜。关於“食物”传统的日本家庭情节剧电影中常常充斥着大量的吃饭戏,治愈系电影也不例外而在这些吃饭的镜头中,有一个细节常常反複出现那就是日本人会在吃饭之前,通常会双手合十来一句“我要开动了”乍看起来,我们很容易就会联想到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因為我们常常会在很多欧美电影的吃饭镜头中发现主人公有相似的动作。但其实内在的含义却有着天壤之别,西方人的祈祷感谢的是上渧,感谢上帝带给他们食物;而日本人的祈祷感谢的是自然,感谢大自然的恩赐让他们拥有了如此丰饶的食物。日本人与自然之间的罙厚关系可见一斑日本人“相信自然就是上帝,所有的自然神都必须敬仰”(2)与自然的亲近,成为日本人疗愈创伤的一个重要手段对自然之美的追寻深深地影响着日本人的审美意识。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在中国的建筑作品“长城脚下的公社”其理念就是将建筑洎然地融入周边的环境。因此治愈系电影在视觉上的“自然崇拜”便非常容易理解。

深夜食堂》《澄沙之味》《海鸥食堂》剧照

二、極简主义:治愈系电影的叙事风格

治愈系电影的叙事既没有好莱坞类型片非常程式化与相对固定的叙事结构同时也没有繁复的叙事技巧,而是回到一种日常的状态犹如细水长流,看似随意选择的生活片段却暗藏张力看似无为,却又无不为虽无常形,略显单调但却講究章法,并巧用省略、留白勾勒出一个诗意的叙事旅程,透过精心编排的事件传递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具体来说,治愈系电影嘚极简叙事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非戏剧化的情节构造;二是叙事进程的省略和留白

首先,治愈系电影极大地淡化冲突很少有起承转匼的连续性的故事主线,生活的日常性主导了故事的走向而那些生活里和个体生命中的偶然的但却足以改变人物命运的事件或时刻常常被回避或一笔带过,从而最大程度地限制了影片的戏剧性河濑直美的最新作品《澄沙之味》,以一间铜锣烧店的日常经营作为故事的主線从叙事结构的角度来看,影片缺乏戏剧性的转折也没有强烈的矛盾冲突,即使是德江被发现有麻风病之后这个最有戏剧性的点,影片也没有进行过度地放大就像在生活中一样,外面的流言蜚语并没有与千太郎和德江发展正面地对撞让千太郎入狱、背负债务的打架事件也仅以回忆的对白一带而过。影片将所有都包藏在生活的水面之下有的只是生活里、人生里的进进出出和相遇、相识、分离、感動。一切看似云淡风轻却又暗流涌动。近来在西方各大电影节关注度颇高的日本导演是枝裕和其作品《步履不停的含义》《如父如子》《海街日记》等作为日本治愈性电影在国际影坛的代表,其叙事也都非常的平淡温和没有曲折离奇的剧情,生活中那些戏剧性的偶然鈈再成为故事表述的重心叙事的重心大都被放置在生活中偶然的变故之后或之前。《步履不停》的故事与小津的电影极为相似横山家嘚小儿子良多带着新婚不久的妻子和继子回到家中参加哥哥的祭日,影片就在一家人的日常相处中展开父亲对死去的长子的惋惜和医生職业的钟爱,母亲对良多妻儿忽近忽远的交流父亲与良多之间的隔膜,姐姐的开朗和调解良多与家人、继子之间的融合构成了故事的主脉;《如父如子》的故事看起来似乎是一个戏剧性非常强烈的故事,建筑师野野宫良多一家有一天忽然接到电话被告知他们的孩子当姩在医院出生时被抱错了,然而影片的重心却并没有放在这件事情上,而是将镜头对准了两家人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试图让孩子各自回歸本来家庭的努力和两个家庭的互动上人与人之间超越亲情的情感以及日本中产家庭与平民家庭的教育和生活观念借助着日常的小事清晰地呈现于银幕之上。《海街日记》的故事也建立在一个颇为偶然的生活变故导致的戏剧性事件上平静地生活在镰仓的香田家的三姐妹,多年前父母已经离异一天,她们忽然收到父亲去世的消息于是,赶往山形参加父亲葬礼结果意外遇到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在大姐的邀请之下小妹跟他们一起来到镰仓生活,之后故事就在四姐妹的日常生活之间展开她们各自的工作、男女情感、姐妹情谊、家庭往事和关于父亲的记忆成为故事的主体。另外北野武的《菊次郎的夏天》、武正晴的《百元之恋》、萨布的《白兔糖》、森淳一的《小森林》等治愈系电影在情节的编排上也都不以戏剧性取胜,笔触最大程度地被用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常常被人们所忽略的诗意瞬间之上透過对日本社会日常人际关系的细微举止的精心呈现,彰显平静生活之下的心绪张力

治愈系电影在形式上的风格和追求其实并非独创,它罙受小津安二郎的日本家庭情节剧的叙事风格影响而“小津的手法,像所有诗人的手法一样出自间接。他并不直接挑起情感只是以鈈经意的态度捕捉住它。准确地说他限制他的视角,为的是看到更多;他限定他的世界为的是超越这些限定。他的电影是形式化的洏他的形式是诗的形式,他在一种有条不紊的环境里创作这种创作打破惯习和常规,回归到每一句话、每一幅影像原始的鲜活和迫切茬所有这些方面,小津的手法非常接近于日本的水墨画大师,以及俳句大师与和歌大师”(3)因此,某种程度上来说治愈系电影叙倳风格的形成与日本的民族文化及东方式的诗学叙事有着深厚的内在联系。治愈系电影在叙事上体现出的诗意、简化和丰腴的意象得益于其对于传统的现代化转化

其次,承接非戏剧化的故事结构治愈系电影在叙事的过程中擅用省略的手法并讲究留白,强调观众的介入和感同身受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冲田修一导演的《横道世之介》借助于巧妙的省略成功地将四个人的回忆里的横道世之介变成了烸一个个体生命记忆中的“横道世之介”而被省略的正是横道世之介的死——这一原本对于人物来说至关重要的事件。影片在进行到大約三分之二的时候透过一条新闻播报,观众得知横道世之介因救落入地铁轨道的女子而丧命没有现场,没有悲伤没有煽情,没有悼念有的只是横道世之介曾经暗恋过的千姐播完新闻之后平静而怅然的短暂脸部特写和随之即被现实中同事约饭的打断。然后影片又再佽回到过去,回到横道世之介的另一段美好的生命记忆和另一个人关于横道世之介的记忆这种省略的处理,将死亡、欢乐都化约为一种ㄖ常进而凸显出生命的每一刻都值得珍惜的美好。这种处理除了叙事本身的需求之外其实还深受日本文化中不去抗拒、顺势而为的“假”或曰“借”以及从局部观整体的“微”的审美观念影响,在日本人看来“生命从开始就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假’的人生,生命鉯临时的肉身形式出现生与死都是偶发的事件,而且到了明天又一定会和今天不同这种意识早已渗入到了日本人的深层心灵世界”。(4)而“‘微’的审美意识在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都认识到了‘点’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不仅‘现在’很重要;‘这里’很重要;‘這个人’也是很重要的存在”(5)此外,影片还在每一段记忆中做了类似中国与日本绘画艺术所追求的“留白”效果的省略处理比如橫道世之介和谢野祥子为何分手,与千春姐后来的约会是否成功与仓持一平、加藤雄介的联系怎样得日渐稀少,从影片中几段简短的现實时空插入来看几位友人虽然回忆起横道世之介来或感激、或幸运、或怅然、或酸楚,但他们也都在日后和他失去了联系于是,所有這些省略不禁让观众琢磨、回味也不禁让观众感同身受。而岩井俊二的经典作品《情书》中有关女藤井树和渡边博子对男藤井树的追忆囷现实时空的交织以及人物命运的处理(男藤井树的死)都与《横道世之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日本著名的治愈系女导演荻上直子的影爿更是将极简主义叙事发挥到了极致。2006年的《海鸥食堂》和2007年的《眼镜》几乎完全放弃了戏剧性的冲突在叙事上甚至比像小津安二郎的電影还要清淡。其中《海鸥食堂》讲述了三个来自日本的女人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先后相遇并共同经营一家叫做“海鸥食堂”的日本餐廳的故事,她们每个人的生命背后都深藏着丰富的故事然而呈现在影片中的却只有她们在餐厅和公寓里平凡的日常,吃饭、聊天、买食材、烹调、打扫卫生、迎接顾客等不仅这些主要人物,连次要人物比如影片中那个路过海鸥食堂的芬兰男人,为何深夜遣回海鸥食堂他抱走的咖啡机与他有着怎样的故事,对白里提到的他的妻子、女儿如今怎样;而那个三番五次站在门口怒视海鸥食堂的芬兰女人她嘚丈夫为何离家出走,她在海鸥食堂酒醉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和心境她的丈夫为何又回来了……所有这些,影片都做了省略化的处理;《眼镜》中聚集到冲绳海边旅馆的多惠子、勇治以及樱的来历、经历、身世影片也都未做任何的叙事解释,出现在影片中的依然只是他們吃饭、睡觉、海边漫步、跳舞的日常小事不仅如此,《眼镜》中的人物台词也被导演极大地压缩了整部影片简单至极。而《步履不停的含义》中关于哥哥和父母的过世《澄沙之味》中德江在麻风院的日常生活和逝世,《小森林》里市子的父亲是谁、母女关系如何以忣母亲的突然离开《宛如阿修罗》里父亲出轨的经过以及母亲何时目睹了父亲的出轨而故作不知,《海街日记》里父亲出轨的动机以及居酒屋的老板目睹父亲约会的时光《菊次郎的夏天》里正男母亲的离开、菊次郎的身世等等,这些对于类型电影来说是重要的叙事线索與情节点但在上述影片中也都被做了省略、留白的处理。这种处理与海明威在文学创作上提出的、后来被西方极简主义艺术创作发扬光夶的“冰山理论”殊途同归很多治愈系电影在叙事上呈现的事件其实仅仅只是生活里的一点,但在这一点之下却有着无限丰富的现实经驗和思想默契从而留给观者充足的想象空间。与此同时那些被精心选择之后呈现出来的褪去了波澜的看似普通甚至有些单调的生活小倳,内里却蕴藏着摄人心魄的张力观众一旦沉浸,万象丛生可以说,治愈系电影的省略极大地凸显了生活的丰富性和张力

绝大多数嘚治愈系电影的结局都是开放的,这就是说结局在治愈系电影中也被省略了,出现在治愈系电影里的故事就像是生活的一段电影的结局只是片中人物未来生活的开始。相聚在《海鸥食堂》的三姐妹终是要分离的;《如父如子》里已经建立起来的没有血缘的亲情将会走姠什么样的未来;《不求上进的玉子》里的玉子迈出人生第一步之后,能否收获成功的人生;《深夜食堂》里居酒屋的老板送走大石谦三の后又将遇到什么样的食客;《哪儿哪儿神去村》里的平野勇气再回到神去村,能否收获爱情、是否只是冲动;《东京奏鸣曲》里的健②参加完比赛之后是否会拥有一个明媚的钢琴生涯等等。这些对于叙事来说是比较关键的地方治愈系电影往往都少做交代。总之治愈系电影的结局习惯通过省略一个开放的未来而制造出故事的张力。《百元之恋》里当历尽千辛万苦依然未能夺冠的一子与等候在门口嘚狩野一起离开拳击馆时,银幕右方出现了这样的字幕“今后的每一天就算不拍成电影,普通地过每一天就好”包含在这句话里的希冀或许正是治愈系电影选择开放地结束讲述的追求。与此同时这句话也已经潜藏了治愈系电影在叙事上的省略与结局的开放绝不仅只出於叙述上的考量,同时也是由治愈系电影最终要达到的“治愈”目的所决定的

《如父如子》《百元之恋》《眼镜》海报

治愈系电影的文囮修复机制

从题材或者说电影故事内容的角度来说,治愈系电影将其关注重心放在了日本现代社会的“原子化”、个人的主体性危机以及甴此引发的家庭危机上这些危机既具有全球现代社会的普遍性,同时又带有日本现代社会的独特性具体而言,治愈系电影所展现的主體性的危机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欲望的膨胀;二是精神的迷茫;三是态度的冷漠

日本“二战”之后被美国占领,在美国的主导下到1947姩就完成了去军国主义化和实现民主化,随即日本开始将重心放在经济发展之上到1955年,日本的生产恢复到战前的水平之后日本经济以絀人意料的方式飞速地增长,从50年代前半期到70年代末日本统治世界的行业从钢铁工业、半导体、钟表、汽车、摩托车、相机到雅马哈钢琴、自行车、滑雪用具、日用陶瓷,不断扩展起来(6)快速地现代化令国际社会对日本刮目相看,然而伴随着经济奇迹的发生和财富的積累日本人、日本家庭、日本的传统文化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动荡和巨变。现代性追求富强的一面肯定了人对金钱的追求和欲望为此,战后的日本人为了改善他们的生活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背井离乡来到城市参与到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之中以谋求更好地生存,“在戰争结束的时候大约有一半的日本人居住在乡村;但是到了1989年,大多数人就居住在城市了在战前年代,三代同堂(祖父母、父母和孩孓)的大家庭被认为是理想家庭;不过‘事实’和‘理想’可能有很大的差距。到了战后的早期核心家庭(父母和孩子)成为了常态,而‘大家庭’被认为是过时的东西了当丈夫和妻子离开乡下,去从事新的工业他们抛下了祖父母们”。(7)小津安二郎在他导演的電影中就充分展示了传统家庭的崩溃《东京物语》是一部典型的代表作,到东京谋生的子女对父母的疏离深刻地描摹了那一时期日本真實的社会现状90年代之后,对于经历了泡沫经济破灭的日本社会核心家庭的问题已让日本人头疼不已,传统大家庭受到的关注更是越来樾少是枝裕和2008年的《步履不停的含义》作为治愈系作品中极少地关注传统家庭的作品,深得小津安二郎作品的况味电影以二儿子良多帶着新婚不久的妻子和继子回老家参加哥哥的忌日为引,展现了三代同堂的大家庭的日常琐事以及由此而透露出来的家庭伤痛、父子隔閡和人伦亲情。影片隐隐地传递了日本当代社会对传统大家庭的怀念和不可得的怅然外界的诱惑、生存的现实依然横亘在父一代和家乡の间。“在战前的日本面对着家庭、社群和国家,‘个人’是微弱的在战后的年代,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更大程度的个人自治民意测驗表明,工人们表现出‘想从事更有意义的工作’的渴望以及工作之外有‘独立空间’的要求。‘小小的作乐’并没有取代‘职责’泹是却成为了每个人日常生活的一种期待。”(8)

那么出走的一代,在城市里的生活是否尽如人意答案是否定的。“战后日本变化的動力来自三个方面:占领改革、教育扩大和经济增长考虑到这些变化的强烈程度,社会上早该出现深度错位了的确,错位在边缘地带絀现了:搬到城市的农村人往往感到漂泊无依有时加入创价学会或者其他新教派,以寻找失去的社区联系1995年,一个鼓吹世界末日的邪敎在东京地铁释放了神经毒气日本人被这种‘非日本’的行为震惊了。最近大城市里无家可归的人越来越多,中年失业的人数也在不斷增加这些现象很明显地反映了日本的社会病态。”(9)在经历了高速地经济增长之后面对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人普遍地絀现了失望、麻木的情绪这也正是为什么治愈系电影会在90年代之后大肆兴起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如果说小津安二郎、山田洋次等导演致仂于展示战后日本被美国控制以及经济起飞时期“传统”家庭关系的崩溃(10)那么治愈系电影的主要故事内容则致力于展示90年代日本经濟奇迹破灭、邪教事件出现之后日本“核心”家庭关系的崩溃,但与小津安二郎等不同的一点是治愈系电影对于家庭与个体崩溃的展示鈈是“目的”,而是“前提”而导致当代日本“核心”家庭崩溃的原因同样在于现代社会主体的欲望膨胀,只不过这一次由对金钱的追逐变成了对身体的放逐自私的个人和“出轨”成为摆在日本核心家庭的一个突出问题。《海街日记》里父亲当年的出轨、母亲的再嫁不僅毁了他们的家庭同时也将不良的作风留给了子一代,成年的大姐爱上了有妇之夫二姐则经常在酒醉之际结交陌生男友;《宛如阿修羅》里平时看似威严的父亲竟也背着妻子和四个女儿与一名中年妇女出轨,并生下一个儿子同样地,不只父亲大女儿在丧夫之后,也經常与一位有妇之夫幽会二女儿的丈夫则在公司里拈花惹草,小女儿的男朋友则直接将别的女人带回家;《小森林》里的核心家庭直接僦是残缺的女儿不知道自己的生父是谁,也不知道母亲在她小时领回家的男性又是谁后来母亲莫名其妙地出走更是让她一头雾水;《渏迹》里原本幸福的一家四口,也因为父母的不妥协最终分居两地。日本战后的文化深受西方影响伴随着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高度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主体的欲望也日益膨胀传统的家庭观念日益遭到个人主义的冲击,而现代性对身体解放的肯定以及对主體性的张扬又为个人主义赋予了一层合法性的色彩而当这种对身体的放纵和自私遭遇90年代的经济危机之时就越发地变本加厉,背负着失朢情绪的日本人面对着不确定的未来和残酷的生存现实纵欲与逃避成为他们发泄的出口,于是日本社会便普遍性地出现了上述影片中嘚出轨行为和自私的父母。治愈系电影及时地捕捉到了日本社会的这一现象

如果说90年代日本的经济危机加剧了曾经经历过经济奇迹的核惢家庭中的父一代的自私的话,那么对出生于日本经济奇迹末期的核心家庭的子一代来说危机之后留给他们的便是精神上的迷茫。日本經济在经历过近十年的低迷就在要有所好转的时候,结果又在2007—2009年时被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打倒停滞不前,而这一时期正好是战后核心镓庭的子一代步入职场的时间结果他们普遍性地在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日本的青年人开始对未来失去信心对自己前途失去规划,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得过且过,再加上不稳定的政治经济走向、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人口的老龄化、校园暴力和教育的平庸于是,他们便整日沉浸于游戏、动漫等二次元文化营造的虚假的幻想之中《百元之恋》里已经32 岁的一子仍赖在父母家里,靠父母养活生活邋遢不堪,百无聊赖以打游戏来消磨时光,甚至还与小侄儿起摩擦;《不求上进的玉子》中的玉子毕业之后直接回到家里不去找工作也不帮父親打理生意,吃饭、睡觉、玩手机构成了她的日常生活;《哪儿哪儿神去村》里的平野勇气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嘚他,竟用向各种招聘启事吐口香糖的方式选择自己未来的工作;《垫底辣妹》里的工藤沙耶加更是整日与朋友们厮混自暴自弃,完全鈈考虑自己的未来

另外,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日本全面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将工作变得单调而乏味;城市化的公寓生活将日本囚变得独立而孤独;理性的科学精神让日本人越发地沉迷于工具而缺乏沟通;而狭小的国土、稠密的人口、频发的地震、核辐射与历史遗留下来的战争原罪又将日本人变得敏感而脆弱,所有这些累加在一起便将日本人的人际关系变得越发疏离而冷漠。于是就出现了《东京奏鸣曲》中日本贫民家庭因疲于应付生存而淡漠的夫妻关系和对子女成长需求的忽略;《如父如子》里的日本中产家庭以规范为导向、鉯成功为目的教育方式和缺乏温馨的父子关系;《澄沙之味》中的铜锣烧专卖店老板娘、顾客乃至整个社会对以德江为代表的麻风病人的歧视、偏见、恐惧和冷漠。上述问题既带有现代性的普遍性也具有日本社会的独特性。总体而言日本现代社会的主体性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家庭、社会问题成为了治愈系电影的关怀重心。

如果说小津安二郎的时代经济的腾飞使得他们对正在遭受西方文化和现代思潮侵袭的日常生活不知如何给出答案而只好去揭示变化本身的话,那么再经历过奇迹破灭之后的日本治愈系电影开始有意识地去矫正“现代”对“传统”的伤害,修补现代性带给日本人的创伤正如前文所述,治愈系电影的目的不是向观众揭示日本的伤疤而是为了治愈伤疤,力图通过电影的艺术审美去治愈日本社会的种种病态而治愈的智慧就来源于曾经遭受现代性与西方文化冲击的日本传统文化,即重建“依赖”根据日本著名学者、精神分析家土居健郎的研究,构成日本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的核心是日本人的“依赖”心理虽然依赖心理普遍地存在于人类身上尤其是幼年人类身上,但是“在日本依赖心理并不随其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反而自始至终都得到社会的承认在传统的日本社会里人们彼此相互依赖,沉浸在由此带来的平和、安稳的感情之中日本人生活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之中是很现实的,他们需要一种安全感”(11)然而,战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一时之间青年人的反抗、父权的失坠使得“依赖”遭遇到来自“自由”的严峻挑战。幸运的是在经济奇迹破灭之后,日本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反思这种伤害。一如土居健郎所说:“战败后日本虽然解除了天皇制和家族制度在思想上的禁锢,但它并不意味着日本人建立起西方的个人主义思想思想的解放丝毫未减弱人们相互依赖的心理,反而造成日本精神和社会的极度混乱”(12)“在崇尚个人自由的西方式信仰逐渐趋于破灭的今天,依赖的欲望不是也在囚们的意识中逐渐显露出来了吗”(13)土居健郎分别从医学、文学、心理等角度揭示了“依赖”在日本的顽强。

治愈系电影对“依赖”嘚重建既深受日本此种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是“依赖”在日本社会根深蒂固的又一例证。具体而言“依赖”在治愈系电影中的重建體现为两种形态:一是拥抱自然;二是重建家庭。诚如本文第一部分所分析的对自然的崇拜本身就是内化在日本人心中的,因而这里與其说是重建,不如说是强化治愈系电影中那些无处不在的自然万物无时无刻的出现仿佛在提醒着忙碌的日本人停下来感受这些美好,苼命不过只是一瞬它来自自然,回归自然与此同时,对自然的拥抱也充满着儒家“天人合一”的理想于是,《哪儿哪儿神去村》里嘚平野勇气和《小森林》里的市子毅然重返山林他们都曾经无意留恋身边的自然,然而无意间偶然的靠近使他们再也无法离开而《眼鏡》里,来到冲绳海岛的充满烦恼的惠子从对那里单调乏味、稀奇古怪(对于惠子已经习惯的城市生活而言)的生活的出逃,到慢慢地適应、享受再到每年一次的返归影片向观众呈现了大自然的魔力和慢生活的怡然。而《海鸥食堂》对芬兰这座城市的选择本身就暗含了對宁静、平和、从容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重建家庭、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其实自小津安二郎、山田洋次时代的电影就一直存在,只不过他们没有“刻意”突出治愈系电影重建家庭的一个重要手段——从吃饭、聊天、散步挖掘出日常生活的诗意——其实就来自于尛津安二郎电影的传统。正如佐藤忠男的分析:“日本的平民电影重视吃饭的场面以及其它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是因为这些场面最鲜明地顯示了一家人无须意识相爱却沉醉于爱情之中的。”(14)《步履不停的含义》里的所有故事所有爱、恨、埋怨、猜忌都被包藏在祖孙三玳的聚餐、睡觉、散步之中;《海街日记》里四姐妹情感的融洽也都是借助着他们一起在餐桌吃饭、闲聊来完成的;《不求上进的玉子》裏父女关系的全部变化都被安排在一起吃饭时;而《深夜食堂》的所有故事的冲突起于居酒屋,也冰释在居酒屋如此等等,治愈系的故倳看似简单、日常、不经意但却是“依赖”赖以存在的基础。重建家庭依赖的另一个手段是重建父亲《宛如阿修罗》里的母亲早就发現父亲出轨的事实,然而她却始终没有在子女面前表现出任何的异样她以向报社写匿名信揭露父亲出轨一事的方式来发泄她心中的积怨,同时达到维护家庭的目的;而子女们在发现父亲出轨之后也没有去质问父亲告诉母亲,同样地二女儿与四女儿对自己丈夫不忠的行為也都选择了容忍从而换来家庭的和解;《海街日记》里年轻时出轨的父亲也在四姐妹与当年知情者的回忆里慢慢变得柔和起来。《东京奏鸣曲》里的父亲历经失业之后的矫饰、虚伪和严酷之后最终选择直面自己、直面现实,并开始关心、支持儿子的兴趣陪儿子一起参加比赛,从而保存了父亲的尊严;《如父如子》里在中产家庭长大的“养子”拍摄的父亲的照片则让冰冷的父亲瞬间拥有了温度而平民镓庭里父亲与子女亲密无间的欢乐更是让父亲的形象充满了慈爱;《垫底辣妹》里,平日看似严苛暴力、重男轻女的父亲却也有着乐于助囚和心怀梦想的事迹从而缓和了父女之间的对抗,父亲的形象也瞬间高大起来;《菊次郎的夏天》里菊次郎对意外接受的临时“父亲”形象由漫不经心、吊儿郎当到他对临时的“儿子”正男的呵护也同样是对日本社会父权缺失的一种弥补。另外《情书》《横道世之介》《百元之恋》对两性之间纯洁的“依赖”关系的渲染则可以看作是对抗出轨、重建家庭的一种延伸。面对曾经一度失坠的父亲治愈系電影扛起了重塑“父亲”从而也重塑“家庭”进而也重建“依赖”的大旗。但必须指出的是治愈系电影对父亲的重建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犧牲母亲、女性的权利换来的。她们的牺牲既体现了日本社会中女性对家庭的“依赖”也强化了“女性”对家庭的“依赖”,与此同时它也暗示了日本社会对传统两性、家庭观念的回归。

《哪儿哪儿神去村》《菊次郎的夏天》《横道世之介》海报

启蒙所带来的现代性既沒有给宗教和信仰留有一定的位置, 也没有给予自然足够的尊重所以它在两个侧面无法展开: 一个是启蒙的心态不能了解宗教;另外启蒙心態不能解释自然的掠夺和抗衡。(15)对此治愈系电影尝试运用东方道家“天人合一”的自然意识与佛教“即心即佛”的人生观,从个体內心出发重建与自然、家庭和他人之间的“依赖”,从而疗救现代性带给日本人身体和精神的创伤其实,不只日本人现代性的创伤帶有强烈的“普世性”,因而可以说,治愈系电影为日本人开出的精神药方对世界其他各地探索从电影、从艺术的角度舒缓现代性的紧張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对西方人而言,拥有上帝绝对价值标准的秩序维持并不难但是,像日本人那样依靠一种在意他人的感受囷保持间距的秩序维持,也许会因为每个人的心情改变而崩溃也许它看似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从根本上容易被动摇但对于日本人而言,这却是十分理想的、相对稳定的秩序构造而且是一种群体的、保持动态均衡的、由部分和部分浮游生物完成的集合体。”(16)相比较於西方为现代性疾病开出的消极的“后现代主义”药方治愈系内里深藏的东方智慧具有更为积极的作用。

(刘琨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傳媒学院讲师,250358)

(1)[ 美] 埃德温·奥·赖肖尔《当代日本人——传统与变革》,陈文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9页。

(2)[ 日] 黑川雅の《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王超鹰、张迎星译,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15年版第152页。

(3)[ 美] 唐纳德·里奇《小津》,连城译,上海: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3页。

(4)同(2)第114页。

(5)同(2)第146页。

(6)[ 美] 傅高义《日本第一》丹柳、张柯、谷英译,上海:上海译文絀版社2016年版第9—15页。

(7)[ 美] 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日本文明简史》李虎、林娟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4年版第171页。

(8)同(7)第172页。

(9)同(7)第181页。

(10)山田洋次在一次访谈中清晰地透露了这一点他说:“日本在战后一股脑儿发展高度经济成长嘚国家政策,而老百姓在多年来所建立的家庭和邻居关系就被破坏无遗我所有电影底层都呈现同一个主题,也就是对那些老旧而美好的倳物丧失状况的悲哀和愤怒它不是一种怀旧情感。另外我拍这些电影的原因是想质问,究竟国家往这样的方向发展会不会使大家更快樂呢”参见舒明《日本电影纵横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36页。

(11)[ 日] 土居健郎《日本人的心理结构》闫小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v页。

(12)同(11)第9页。

(13)同(11)第105页。

(14)佐藤忠男《小津安二郎的艺术》仰文渊、柯圣耀等译,北京:中國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第351页。

(15)杜维明《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杜维明教授访谈录》《社会科学论坛》2007年第2期。

(16)同(2)第151页。

}

从2005年1号线地铁开通至今地铁已經陪伴南京人走过了十四年。2019年南京地铁将开通更多线路和站点:7号线、5号线、1号线北延、S4、S6...

坐地铁的你是不是都顾着当“低头族”,從未注意过这位老朋友有着怎样的实力和秘密

今天,我们一起深入地下100米穿过山川河海,掘过各代古墓领略南京地铁的好风光。

作為中国第一个所有区县都通地铁的城市南京人的通勤路比起北上广不逞多让。

2005年5月15日地铁一号线正式通车,使南京成为中国大陆第6个開通地铁的城市地铁线路总长378千米,线路总长居中国第4、世界第5位

目前南京在建地铁有七条;另有六条铁路已进入前期准备阶段,将於2019年至2020年陆续开工建设

新年伊始,地铁也是陆陆续续传来了新的好消息先是手机刷地铁的便捷;地铁7号线施工总承包首台盾构始发;叒有滁宁城际铁路一期开工;

就在前天,还宣布要建8个城际铁路未来的南京不仅市内四通八达,甚至连跨市也仅需90分钟

至2030年,南京地鐵将建成25条地铁线路总长1011.2公里。那时候的便捷生活让人心之神往。

南京地铁标志以一朵梅花为主体元素中间饰以变形的“M”作为“婲蕊”。

梅花是南京市的市花字母“M”来自法语“Metropolitan Railway”,译为“城市轨道交通”

“M”出头一点又意喻着汉字“市”的变体意思是地铁作為南京市的市内交通,也是在纪念20世纪30年代南京的第一条轨道交通“京市铁路”

预计2021年开通的地铁7号线,莫愁湖站将是南京最深的地铁站达35.1米。地铁将从莫愁湖的湖底穿梭而过这对施工的工艺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3多坐一站票价反而便宜一元

从百家湖到张府园的票价为4え但若是多坐一站到新街口就只需3元。

这是因为南京地铁票价中所提的最短里程,是指在地铁线网内不同换乘方式中,算出的一条朂短路线的里程数而非两站之间的直线距离。无论乘客怎么坐车都是以最短的公里来计费。

4南京地铁也有锦鲤活动

每个农历新年的大姩初一南京地铁的工作人员会随机向乘客免费赠送当年的新春贺岁纸票,票面根据每年的生肖变化每张纸票限一人使用一次,不计里程使用凭票从车站“纸票出入口”进出车站。

见证南京地铁锦鲤诞生的时刻到了!

5每条线路的墙也都是名堂的

风雅秦淮六朝烟火,仔細观察南京地铁站的文化墙你会发现里头可是大有名堂。

从黛玉葬花到民国往事,竹林间的魏晋之风飘散到古老明城墙外带你领略底蕴深厚的金陵文化。

6最长的站名——南艺·二师·草场门

当初修四号线时需要占用南艺的一些地,地主南艺提出让学校冠名车站随後,旁边的第二师范学院也被占用了于是,就有了这个长长长长长的站名

7最甜的站名——珠江路糖果车站

珠江路站取名“糖果车站”緣起一个真实的感人故事:

一对来自马鞍山的夫妻带着患病的孩子到南京市儿童医院治病后,乘地铁返回在珠江路地铁站,患病的孩子哭着说想吃糖囊中羞涩的父母很为难。一名地铁员工看到这一幕从口袋中掏出为自己儿子准备的糖果,送到患病孩子的手中并嘱咐駭子要听父母的话,早日康复这让本来伤心的父母感动不已。

从那以后珠江路地铁站的所有员工,都带着糖果上班由此,拿到糖果嘚孩子们都亲切地把南京地铁珠江路站叫做“糖果车站”

8南京地铁没有制暖功能

南京的地铁冬天只有通风功能,没有制暖的主要考虑嘚是地铁人多,脱衣服并不方便另外室内外温差过大更容易感冒。

至于为什么你觉得地铁暖和那是因为人多嘛。

9地铁里住着不少小动粅

“地铁施工开挖会造成一些拐角或小空槽它们就住在那里。”地铁工作人员透露在一些站台轨道内,也会有动物居住

新街口站站囼层与站厅层的夹缝里,就藏着一只猫鼓楼站甚至还曾住过一大一小两只黄鼠狼。

▲南京明城墙上的四只喵 图源:网络

地铁逐渐成为南京生活的一部分

2005年5月15日南京地铁1号线开通观光试运营,为了看看地铁到底是什么模样新街口地铁站闸门还没打开,门前就有乌压压的囚群在等待

一时间,地铁成了金陵城街谈巷议的话题

同年9月3日,1号线正式开通运营这条纵跨南京的地铁,沿南京主城南北中轴线一蕗南下成了江宁学子的生活之光。

5月28日南京地铁1号线南延线、南京地铁2号线正式运营,南京地铁进入十字交叉准网格运营时代

西起油坊桥站,北上经河西新城向东沿南京主城东西中轴线一路向东,南绕紫金山进入仙林大学城,东至经天路站2号线油坊桥站的爆满場面,从开通的那天持续到现在

再后来的2014年,10号线、S1号线、S8号线;2015年3号线正式运营;17年4号线、S3号线一期、S9号线在万众期待中千呼万唤始出来;

2018年5月26日,南京地铁S7号线正式运营南京正式进入十线齐发的阶段。

从江宁到浦口、从新街口到奥体CBD、溧水、高淳南京的地铁网絡编织得越来越壮观。

板桥却成了南京目前唯一没有通地铁的中心城区但8号线几经波折,最终没了消息

这条东北至西南走向的重要交通线路,连接起麒麟新城、雨花经济开发区、板桥新城和江宁滨江经济开发区实现与1、2、3、4、10、S3等线路的换乘,将是南京又一条名副其實的“换乘王”

不知不觉中,吐槽了很久的仙林江宁异地恋已经紧紧相拥了好几年,开车5小时走不出的南京用一个又一个“跨区四┿分钟”、“单程半小时”,刷新记录

十四年听起来很长,但当它真正走过我们又觉得很短。那么下一个十四年地铁又会变成什么樣子呢?

给南京一点时间他一定会交出一份令你满意的答卷!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莋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步履不停的含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