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平版印刷刷水墨平衡的含义是怎样确定的

印刷过程中如何掌握水墨平衡 - 慧聪网论坛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9|回复: 0
在线时间33 小时经验1845 铜板96 威望0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积分2293阅读权限60UID8943299
精益求精, 积分 229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07 积分
铜板96 威望0 经验1845 阅读权限60精华0积分2293帖子
在平版胶印印刷工作中,印刷产品的质量往往取决于对油墨的控制,而油墨的控制往往是油墨与水的平衡。
因此掌握水墨平衡是致关重要的。平版印刷是在印版图文部分亲油疏水,空白部分亲水疏油的基础上,利用油水不相混溶这一原理来实现的。水墨是否保持平衡,决定了印刷能否正常进行,也决定了印刷质量的好坏。印刷过程中,由于印版空白部分存在一定量的水膜,当印版空白部分与墨辊接触时,就不会吸附油墨;如果水膜的量不足,印版空白部分与墨辊接触时,就不能抗拒油墨对印版空白部分的吸附,就会使印版空白部分吸附油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空白部分上脏。相反,如果版面水分过大,并逐渐传到所有墨辊的表面,形成一定量的水膜,就会阻碍油墨的正常传递,影响印刷的正常进行,影响印刷品的墨量大小,影响印刷品的色彩还原,影响印刷品的产品质量。也就是说,当水分过大或过小时,都无法进行正常印刷,这就是本文所讨论的印刷过程中的水墨平衡。
& &&&对于水墨平衡可以有以下三种平衡状态:一种平衡状态是水大墨大;一种平衡状态是水小墨小;一种平衡状态是水墨适中。显然,前两种平衡状态都是不正确的,如何实现理想的第三种平衡状态呢?一是适当调整给水量和给墨量的大小,可通过调整水、墨控制器(俗称水尺子、墨尺子)来调整,并适当调整水辊、墨辊的压力,因为水辊和墨辊压力和大小决定着给水量和给墨量的大小。二是综合分析影响水墨平衡的因素,确定给水量和给墨量的大小。比如:当车间温度高、印机转速快、纸张吸水性强、油墨用量大时,要适当加大给水量;反之,要适当减少给水量。水墨平衡的标准就是:在不干版的前提下,均匀地使用最小用水量,并留有一定量的防脏用水余量。用印刷品来鉴别水墨平衡的标准就是:印迹网点还原得好、网点不糊、网点不花、色彩还原得好。印刷过程式中,水墨不能保持平衡时,将对印刷带来以下影响:用水量过大会阻碍油墨的正常传递,使印迹空虚,大量的水分转移到纸张上,造成纸张变形、收纸不齐、套印不准;用水量过小会使空白部分粘脏、造成干版。用墨量过大会使网点扩大,造成糊版;用墨量过小会使墨层变薄,造成印迹平淡、色彩不鲜艳。版面水分的大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墨斗及墨辊上有水珠、加墨时不易搅匀、墨辊上墨层厚且粘度小、纸张印后软绵无力、印后卷曲、收纸不齐、橡皮布拖梢有水影、印刷中断前后色差较大等等,都说明版面水分过大。
& &&&经过以**,大家会对水墨平衡有了更深的认识。如何才能掌握好水墨水平衡,现在还没有专门的测量仪器,主要还是凭操深圳印刷厂的经验来掌握,只是想通过以**,使大家了解平版印刷中,水墨平衡的内在联系,学会正确判断水墨大小,正确调整水墨大小,使之达到理想状态的水墨平衡。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平版胶印机机长,必须在平时的工作中,处处留心,仔细观察水、墨平衡的规律性,才能控制好水墨平衡。印制出符合样张的、漂亮的印刷品来。
&&深圳市万福国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线材、印刷品的科技型实业企业。
Powered by您当前位置:
平版印刷的水墨平衡
作者:冯瑞乾 来源:《印刷原理及工艺》·第五章 平版印刷的油墨转移
第五章 平版印刷的油墨转移
第二节 平版印刷的水墨平衡
  目前,平版印刷中还不能没有水,但是印版上的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直接影响印刷质量和生产的顺利进行。如果在胶印机运转中改变润湿液的供给量,就会发生下列问题:
  水分过大时,印刷品出现花白现象,实地部分产生所谓的“水迹”,使印迹发虚,墨色深淡不匀。与此同时,纸张的变形量增大,图文套印不准,还会沾湿滚筒衬垫或使滚筒壳本锈蚀等。
  水分过小时,先是在印品的空白部分出现墨污,引起脏版。随着印刷时间的延长,油墨渐渐地堵塞了非着墨的部分,出现“糊版”,位于实地之上的网点区的浅底纹渐渐地被油墨堵死。
  因此,平版印刷中,润湿液的供给量必须适中。一般要求,在不引起版面起脏的前题下,使用最少的水量,达到水量和墨量的平衡。
一、以相体积理论为基础的水墨平衡
  油墨和水在胶印机上的传递过程中,油墨的乳化是不可避免的,结果是生成水包油型的或者是油包水型的乳状液。
  一种液体以细小液珠的形式分散在与它不互溶的液体之中,形成的体系叫“乳状液”。这两种不互溶的液体,在一般情况下,一相是水,另一相是“油”——有机液体的统称。若没为分散相,水为分散介质,则所形成的乳状液称为“水包油型乳状液”,用符号“O/W”来表示;若水为分散相,油为分散介质,则所形成的乳状液称为“油包水型乳状液”,用符号“W/O”来表示。符号“O/W”和“W/O”中的“O”代表油,“W”代表水。O/W型乳状液对于平版印刷过程的正常进行和印刷品的质量危害极大,它会使印刷过程发生所谓"水冲现象",造成墨辊胶墨,油墨无法传递,导致印刷品的空白部分起脏。如果采有树脂型油墨,抗水性能增加,水冲现象极少发生,所形成的乳状液都是W/O型的,除非供给印版的水量过大时才会形成O/W型的乳状液。以下提到的乳化油墨,如不加说明,均指W/O型乳化油墨。
  润湿液以微细的液珠形式分散的油墨中,形成W/O型乳化油墨。油包水程度轻微的乳化油墨,粘度略有下降,改善了油墨的流动性能,有利于油墨转移。油包水程度严重的乳化油墨,粘度大幅度下降,墨丝变短,妨碍了油墨的顺利转移。混入油墨中的润湿液还会腐蚀金属墨辊,在辊面上形成亲水盐层而排斥油墨,造成墨辊脱墨。只有严格地控制印版的供水量,才能形成油包水程度适中的乳化油墨。
  胶体化学中形成乳状液的相体积理论指出,若把分散相的液滴看作是大小相等的圆球(参看图5-5),则可计算出圆球以最密集的方式堆积时,液滴的体积占乳状液总体积的74.02%,其余的25.98%应为分散介质。若分散相体积所上的比例大于74.02%,乳状液便会发生变型或破坏。若水相体积占总体积的26%~74%,形成的乳状液可能是O/W型的,也可能是W/O型的;若小于26%,形成的乳状液只能是W/O型的;若大于74%,形成的乳状液只能是O/W型的。
  根据上述理论,要形成W/O型乳化油墨,润湿液的体积占乳化液总体积的比例应在26%以下。实验证实,平版印刷机印刷正常时,印版上的油墨中的润湿液含量都在16%以上,当达到21%(相当于在100g油墨中含22ml的润湿液)时,油墨的传递性能很好,能得到质量优良的印刷品。
  平版印刷中,印版空白部分始终要保持一定厚度的水膜才能使印刷正常进行。印版上水膜的厚度与印版上油墨的含水量有关,水膜愈厚,油墨中的含水量愈大。
  按照相体积理论,结合印刷过程中水墨传递的规律,平版印刷水墨平衡的含义归结为:在一定的印刷速度和印刷压力下,调节润湿液的供给量,使乳化后的油墨所含润湿液的体积比例在15%~26%之间,形成油包水程度轻微的W/O型乳化油墨,以最不的供液量与印版上的油墨量相抗衡。
图5-5 均匀球形液体所形成的紧密堆积乳状液
  二、以表面过剩自由能理论为基础的水墨平衡
  理论上认为,随着在平版空白部分的润湿液和附着在图文部分的油墨,两相之间若存在严格的分界线,水墨便互不浸润,即可达到静态的水墨平衡。实际上,这种静态平衡在印刷,生产中是无法实现的。但是,可以从润湿液和油墨的表面过剩自由能(或表面张力)出发,找出水墨互不浸扰的能量关系,寻找水墨平衡的条件。
  图5-6是润湿液表面张力和油墨的表面张力间的静态平衡关系图。平版空白部分附着有润湿液,图文部分附着有油墨。若润湿液表面张力γw与油墨表面张力γ0,如图5-6(b)所示,在扩散压的作用下,润湿液将向油墨一方浸润,使印刷品上的小网点、细线条消失。如果润湿液的表面张力与油墨表面张力,如图5-6(a)所示,在扩散压的作用下,油墨将向润湿液一方浸润,使印刷品的网点扩大,空白部分起脏。只有当润湿液的表面张力等于油墨的表面张力,如图5-6(c)所示,界面上的扩散压才为零,润湿液和油墨在界面上保持相对平衡,互不浸润,印刷品的质量才较为理想。
<IMG SRC="ysylimages/ysyl5-6.jpg" WIDTH="400" HEIGHT="344" BORDER=0 ALT="
图5-6 润湿液与油墨的静态平衡关系
  从以上分析中得知,为满足水、墨静态平衡的要求,润湿液和油墨应当取同样大小的表面张力值,油墨的表面张力约在3.0~3.6×102N/m的范围内,润湿液的表面张力应在这个范围内。
  从第一章讲述的液体润湿固体的条件得知,润湿液若要在平版空白部分铺展,必须满足下面的条件:
S=γSG-γSL-γLG≥0
  式中,S为铺展系数,γSG表示平版空白部分的表面过剩自由能,一般为7.0~9.0×10-1J/m2,γLG表示润湿液的表面张力,γSL表示润湿液和平版空白部分之间的界面张力。上式表明,γLG愈小,S愈大,润湿液的铺展性能愈好。
  按照表面过剩自由能的理论,采用表面张力较低的润湿液,便有可能用较少的水量实现平版印刷的水墨平衡。
  在实际的生产中,平版印刷中的水墨平衡是在动态条件下实现的。经验表明,润湿液的表面张力略大于油墨的表面张力,一般认为润湿液的表面张力值约为4.0~5.0×102N/m时,有利于实现水墨平衡。
三、以场型理论为基础的水墨平衡
  水分子是具有特殊性质的化合物,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分子的偶极矩等于6.17×1030C·m(库仑·米),分子的结构不对称,是极性很强的分子。
  水分子由氢原子和电负笥很强的氧原子化合而成。因此,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具有贡献出电子与另一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结合形成氢键的能力。在常温常压下,液体状态的水分子,常常不是以单个的水分子存在,而是形成二聚体、三聚体或四聚体。氢键是一种弱键,它的键能较小。因此,氢键很容易形成,也很容易断裂,极不稳定。
  水能够导电,因而可以认为水具有金属导体在电结构方面的特点,即具有自由电子。当水不带电也不受外电场的作用时,水中的负电荷和正电荷相互中和,整个导体都是中性的,水分子排列也杂乱无章。如果将该导体放入静电场中,按照物理学的理论,这个电场将驱使导体内的自由电子在其内移动,从而使导体内正负电荷重新分布,结果使导体的一端带正电荷,而另一端带负电荷,使杂乱无章的水分子按其正负有序的排列起来,而在其周围形成一个“场”。这个场使水分子之间的牵引力增强,有人曾比喻:就像小朋友手拉着手一样,更加紧密。
  平版,在制版过程中,非图文部分都经过了很好的亲水处理。如阳图PS版,非图文部分有亲水性良好的Al2O3(氧化铝)薄膜,当着水辊把强化处理过的水传递到平版的非图文部分时 ,水很快的附着在上面,并在非图文部分形成一个场。在场的作用下,水分子相互之间的牵引力(拉力)增大。因此,水和油墨在接触过程中,非图文部分的水很难进入油墨中,油墨也很难浸入非图文部分的水中,使印版非图文表面的水膜和图文表面的墨膜之间,形成更加接近理论上存在的分界线,达到油水互不浸润的水墨平衡。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关注过以下新闻
据来自美国wxow网站的消息,丝网印刷机厂商…
上海紫光机械有限公司将在2011年11月举办的…
近日,杭州东城图像技术有限公司重拳出击,…
革新化黑白数字印刷系统——拥有更全面的综…
第四届中国(上海)全印展于11月14日隆重召开…
日,柯尼卡美能达在北京展出了其…
中国经济的景气指数由6再次下滑至-4.3,通过对近五期的…
资讯Eletter平版印刷水墨平衡观三
&&&&【慧聪网】三、供水系统的温控及添加物
&&&&水是一种液体状态,因为吸收热量而达到分子扰动临界点之后,在空中蒸气压力小情况下,很快就逸散入空气中,反之水吸收同样热量但空气中蒸气达饱和100%湿度时,水份就难转化成蒸气逸入空气中,要更大热能才能蒸发。而从这个例子可以了解平衡中,如果供水量相同,在低温下空气中湿度越接近饱和时,水份的蒸发程度越少,版面保有水份较多。反之高温、空气中湿度低蒸气压力小,水份蒸发越快,就会产生水份不足现象,而这些都会在平版机运作上,产生很多平衡的变因,使印版上水份因大量蒸发而不足,产生印墨积在非印纹部份的干斑,另外因水分在低温高湿情况下,产生供水太多的过度乳化现象,如果印刷在白报纸会因是大量吸水的纸张,也会加大湿润水的消耗;印刷吸水少的铜版纸,甚至于不吸收水的塑料、合成纸、金属箔,那么水份在吸收消耗等于零,使水份变得积累太多现象,因此水份消耗分成三方面,一是版面大小、温湿度高低、印刷转速,版面尺寸大、印刷转速快,对水份消耗成正比增加,而转速快,温度可能上升增加热扰动的蒸发,另外一个原因是转速快印刷量加大下,被纸张带走的水份及被油墨乳化取走的水份增加,(两者消耗比例,因印纹多时则乳化用水增加,因非印纹多白纸吸水增加而增加水份耗用)。而这些墨辊温度因油墨黏性拉拔而上升,或因为墨辊摆动橡胶辊而产生热量,因而快速产生温度增加,使水墨平衡变了调。一般平版印刷因为有大量水份蒸发而吸收一大部份热量,但一般以25℃为宜,因此目前全部平印机都采用湿润水冷却系统,以减少水份蒸发,并保持供墨系统墨层因收敛性佳而减少乳化。但随印刷机速度越来越快,从每小时六、七千张上升到每小时1.5万、1.6万、1.8万张,就无法单纯靠湿润水的低温来保持供墨系统的温度安定,所以今天多数张叶平印机,都将硬质钢材墨辊挖空做冷却水的流通,以降低供墨系统温度,,只要温度有150℃以上的上升,会软化油墨硬度,抗分裂力降低现象,油墨黏度降低转移墨量变少,并且容易乳化,这都是印刷墨色在高速、长转之下,使纸面墨色变淡的主因。因油墨软化产生中间调网点涨大无法控制版调,不像初印冷机的正常表现,中间调因网点点涨大而加浓淡光不则没有改变,反之满版及暗部调的墨色浓度降低而变淡品质下降。因此现在不仅无水平版印刷机,甚至一般有水平印机除了水辊系统在水槽里有降低水温控制之外,墨辊系统也都装有冷却的水冷系统,通过摆墨辊或墨槽辊的中心吸热,以保持墨辊温度不上升。
&&&&水槽液里面必须添加一些酸性物及胶体,以前用硝酸铵、磷酸铵或重铬酸铵,其中重铬酸铵除了可以保持水质酸性之外,避免油墨因水槽液转为碱性之后,对油墨油脂产生「皂化」,发生油墨分解溶入水中,造成脂肪及颜料污染的毛病,而版面吸附重铬酸的份子,形成不易氧化及污脏的表面,在PS版未兴起之前,是一种十分有用的抗氧化、抗纸粉磨擦版面,保持非印纹洁净极有效的方法。在PS版刚面世之初,铝质版材表面未做阳极氧化处理,印刷教科书在数千转之后,铝材会被水槽液吸收太多纸面碱性化学物质,而产生腐蚀使印纹脱落,后来改用阳极氧化处理后,不只版面上升到9度高硬度耐磨性,同时抗碱性化学腐蚀的能力也增强很多。所以水槽液现在大多以维持4.5~5.5PH的酸性环境为主,但印报轮转机因印墨不太产生皂化,所以用PH7以上弱碱环境生产。为了对抗从纸面溶解下来碱性物的污染,以及版面酸性可维持油墨收敛性,印纹不会涨大,添加酸性物质做对抗是目前亲水液重要成份,为求PH值变化少,很多水槽液都添加PH值缓冲剂,用以维持较正常PH4.5~5.5的数值,所以往往测不出真正PH的数据,只是维持一定作用度,因此才有导电度的检测方式,以电阻系数探知湿润水的酸值真正含量,不再被缓冲剂影响偏差。
(装修效果图:/)
------分隔线----------------------------
四川在线自贡频道消息(张慧萍)日前,笔者从华夏阀门获悉,今年,华夏阀门将陆续投入资金约700万元,用于增添设施设备,提升公司专业设备优势,以促进产品质量和工效的大幅提高。 新设备大幅提高工效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企业,拥有先...第二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题库精选之平版印刷工简答题 - 科印印刷网
第二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科印网
平版印刷工题库
1、简述卷筒纸胶印机三十二开折贴折缝歪斜的原因及调整方法。
答:产生原因:(1)一折滚筒的折刀刀口与滚筒中心线不平行。(2)一折滚筒下边的毛刷与滚筒之间压力不一致。(3)一折夹板对折贴夹紧力不一致。
调整方法:(1)调整折刀刀口,使之与滚筒中心线平行。(2)调整毛刷与滚筒间压力(3)调整夹板夹紧力,使之一致。
2、如何调节递纸咬牙与压印滚筒及规矩交接时间?
答:递纸咬牙与压印滚筒咬牙的交接时间:在胶印机“0”位前1°,压印滚筒咬牙刚咬纸,经滚筒转过2°,即“0”位后1°,递纸牙刚放纸。
递纸咬牙与规矩的交接时间:递纸咬牙进入前规处接纸位置,递纸咬牙刚开始咬纸,待滚筒转过4°,前规、侧规刚上抬让纸。
3、使用酒精润湿液有哪些优点?
答:①酒精润湿液表面张力较小,在版面上有较好的铺展性能。
②由于酒精具有一定的挥发性能,版面水量转移到橡皮布后,水分有一定的挥发,所以纸张的吸水量减小。
③酒精在挥发时,能带走大量的热,使版面温度降低,保证了油墨的流变性能。
4、简述卷筒纸胶印机十六开折页折歪斜的原因及调整方法。
答: 产生原因:(1)输页布带松紧不一致使书贴歪斜。(2)书贴送到前规时回弹使之歪斜。(3)前挡规平面对裁刀不垂直。(4)右二折叼牙松紧不一致。
调整方法:(1)调整布带松紧。(2)调整输页台上毛刷位置。(3)调整前挡规平面使之与裁刀垂直。(4)检查叼牙使之叼页松紧一致。
5、平版印刷产品质量标准主要有哪些?
答:套色准足,四边无明显露色,网点完整结实。墨色均匀、层次丰富,质感强烈。文字、线条光洁,不花不毛。实地均匀平服。无油腻龌龊、条头及正反粘脏现象。
6、什么是CTP制版技术?
答:即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就是用计算机把原稿文字图象经数字化处理和排版编辑,直接在印版上进行扫描制版。其类型可分为:在机直接制版技术和脱机制版技术糸统。
7、简述分纸吸嘴引起多张的原因及克服方法。
答:①分纸吸嘴用吸厚纸的吸纸嘴吸薄纸引起多张,应按照纸张的要求及时更换。②吸嘴的吸力过大,尤其吸薄纸更易吸双张,可适当调整风路吸力。③分纸毛刷压纸边的距离太少,没有起到在分纸吸嘴上刮落双张的作用,可将毛刷适当调进些。④松纸吹风风力太大或太小,把纸边吹得有些卷曲或没有吹分离,使分纸吸嘴很容易把下面的纸一起吸起来,应把风力调至合理位置。
8、卷筒纸胶印机折页部分八开或三十二开甩页的原因及调整方法。
答:产生原因:(1)折刀与夹板相对位置不对。(2)折刀与夹板不平行。(3)折刀太低。
调整方法:(1)调整折刀与夹板的相对位置。(2)使折刀与夹板平行。(3)调高折刀。
9、当印刷纸张厚度增加时,调整滚筒压力的方法有哪些?
答:(1)根据纸张的增厚量,适量增大橡皮滚筒和压印滚筒的中心距;
(2)根据纸张的增厚量,在橡皮滚筒内抽取相同的衬垫放入印版滚筒衬垫内;
(3)根据纸张的增厚量,在印版滚筒内增加相同量的衬垫,同时增加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及橡皮滚筒与压印滚筒的中心距。
10、用彩色反射密度仪测得青墨在纸上的实地密度D1=0.41;品红墨在纸上的实地密度D2=1.35;青和品红的叠色密度D1┽2=1.49,试计算品红墨叠印在青墨上的叠印率,并写出测密度时选用的是何种滤色片?
测密度时均采用绿滤色片。
答:品红墨叠印在青墨上的叠印率为80%,测密度时选用绿滤色片。
11、测定印刷品某一区域的网点密度Dt为0.5,实地密度Dv为1.0,并测得与印刷品同一区域的原版上的网点覆盖率a1为46%,试计算这一区域的网点扩大值a.
解:印刷品在此区域的网点覆盖率:
答:这一区域的网点扩大值为30%。
12、某胶印机印版滚筒、橡皮滚筒、压印滚筒的滚枕直径Φ版=299.8mm;Φ橡=300mm;Φ压=299.5mm;筒体直径Φ@版=299mm;Φ@橡=293.5mm;Φ@压=300mm;滚筒齿轮节圆直径Φ节=300mm;橡皮滚筒与压印滚筒滚枕间隙C=0.20mm,印刷用纸厚度a=0.10mm.试计算在标准状态下:①印版滚筒、橡皮滚筒的包衬厚度δ版、δ橡。
解:(1)标准状态下三滚筒的包衬半径为:
答:印版滚筒、橡皮滚筒的包衬厚度分别为0.60mm和3.25mm,印版滚筒与压印滚筒的压缩形变值为0.15mm。
13、什么是胶印机的湿压湿印刷?
答:使用多色胶印机印刷时,每色之间的印刷间隔极短,前面印刷的油墨在几分之一秒内就需要叠印新墨,先印上去的油墨来不及干燥,后一色油墨就要往上叠印,墨膜在湿的状态下相互附着,故称之为湿式印刷。油墨的叠印是以湿压湿的方式进行的。
14、印厚纸时,最佳印刷压力的调节方法是什么?
答: 印厚纸时,最佳印刷压力的调节方法是:(1)减少橡皮滚筒下面的衬垫的厚度。(2)增大印版滚筒下面的衬垫厚度。(3)微量差别的话,可通过中心距的变化来弥补。
15、根据油墨性质怎样排列套色顺序?
答:根据油墨性质排列套色顺序,油墨透明度差遮盖力大的油墨先印,油墨透明度好遮盖力小的油墨后印。油墨明度低的先印,油墨明度高的后印。油墨干燥慢的先印,油墨干燥快的后印。
16、经测定某印刷品实地密度DV1.6,网点密度为DR为1.0,求该印刷品相对反差值(K值)
解:相对反差值:
答:该印刷品的相对反差值K为0.42。
17、什么是印刷灰色平衡?
答:具体地讲,灰色平衡是在一定印刷适性下(一定性能的纸张、油墨、印材、打样或印刷条件下),黄、品红、青三原色版,从浅到深按一定的网点比例组合套印,获得不同明度的消色(白、浅灰、灰、深灰、黑)。这个全过程叫印刷的灰色平衡。
18、印刷用测控条安放位置要求是什么?
答: 印刷用测控条安放位置要求是:使用各种印刷测控条时,为了保证各条墨路上墨层的均匀及色调的均匀,应在整个印张的轴向方向上以适当距离多放置一些测控条。所放的数量根据印刷图像,一般要求与图像轴向上的长度相一致。如果使用多功能测控或在印张上只能放入一条测控条,这时,尽量使测控条对着印刷图像的主要部位,以保证测控条能作为图像的代表。
19、在印刷中,怎样规范地调整墨色?
答:调整墨色的常用办法是改变给墨量。规范化的做法是首先按照样张上的油墨分布调整墨斗和墨斗辊之间的间隙,使印张上的油墨和样张上的油墨分布规律基本一致,然后增大墨斗辊的转角,使墨层厚度达到规定的要求。
20、用红、绿、蓝滤色片分别测得某印刷品上的青色实地密度为2.04, 0.60和0.30。求这种青色油墨的色偏值。
解:色偏值:
答:这种青色油墨的色偏值为18.45%。
21、制版质量符合要求,印刷过程中影响灰色平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制版质量符合要求,印刷过程中影响灰色平衡的主要原因是:1、印刷所用的原材料主要是油墨和纸张差异;2、印刷条件的不同,包括机器、压力、润湿液等;3、套色顺序的不同;4、墨层厚度的不同;5、环境温湿度的不同。
22、湿压干与湿压湿叠印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 湿压干与湿压湿叠印的主要区别是:湿压干叠印是第二色油墨是叠印在第一色已经凝固的墨层上,这时的油墨转移大致在第二个墨层的中心分离;湿压湿叠印,油墨转移大致在第一色墨色和第二色墨层的总厚度的中心分离。因此,湿压湿印刷的叠印效果不如湿压干印刷的效果好。在某种情况下,湿压湿叠印还会产生逆套印现象,即反剥前一色印刷的油墨。
23、J2203胶印机的滚筒标准直径为300mm,若印版图文包角为270°,印版衬垫在标准直径时减少0.1mm。求印张此时图文尺寸增加多少?(6分)
解:图文尺寸增加值:
答:印张此时图文尺寸增加0.47mm。
24、平版印刷水墨平衡的含义是怎样确定的?
答:按照相体积理论,结合印刷过程中水墨传递规律,平版印刷水墨平衡的含义归结为:在一定的印刷速度和印刷压力下,调节润版液的供给量,使乳化后的油墨所含润版液的体积比例在15%―26%之间,形成油包水程度轻微的W/O型乳化油墨,以最小的供液量与印版上的油墨量抗衡。
25、什么是最佳压力?怎样获得最佳压力?
答: 最佳印刷压力应该是:印迹齐全、平整光洁、层次分明、色彩鲜艳、变形最小。要获得最佳印刷压力,就必须使纸张、油墨、润版液、印版、印刷设备、印刷工艺、印刷环境和包衬八大因素处于最佳的适性状态。
26、印刷机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什么?
答:印刷机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是指对印刷机输墨系统的遥控控制,对印版的扫描系统及对印刷品的阅读装置等一系列为了保证印刷质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控制措施和方法。
27、用红、绿、蓝滤色片分别测得某印刷品上的品红色实地密度为2.04, 0.60和0.15。求这种品红色油墨的灰度值。
答:这种品红色油墨的灰度值为7.35%。
28、现代胶印机采用CPC3印版图像阅读装置的原因?(4分)
答:从印版装载到印刷机上直到正式开始印刷品印刷,在此期间要进行印刷机上许多装置的调节,特别是要经历水、墨的调整,使其保证正常的印刷质量。但是,一般水、墨量的调节需要很长的时间,需要大量的试机纸,并需要操作者具备一定的操作经验。为了减少预调整时间,减少纸张浪费,就可采用CPC3读版系统,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
29、J2203胶印机的滚筒标准直径为300mm,印版图文包角为270°。由于套印时发现印张图文延长了0.5mm,为了套印准确,则印版衬垫相应调整多少毫米?(6分)
解:由于:ΔLi=-α×ΔRρ
答:印版衬垫相应减少0.106mm,就可以套印准确。
30、CPC1印刷控制系统具有的功能有哪些?
答:一、墨斗各墨区墨量的遥控调节;二、墨斗辊给墨量遥控调节;三、印版轴向、周向套准调节;四、给墨量预调;五、给墨量存贮再现。
31、怎样判断工艺规程是否合理?
答:判断工艺规程是否合理的方法是,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所编制的工艺规程,必须保证在全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劳动量、原材料最少,而又能可靠地保证产品质量,超额完成生产任务。
32、如何正确评价印刷品质量?
答:对产品质量评价主要有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二者有机结合,主观评价是以人的个人情绪、经验,对产品进行视觉上的观察对比,如颜色深、浅、网点的光结饱满,层次的丰富与否,版面的干净等等,带有主观性。
客观的评价则需借助一些测试仪器,如密度仪等。通过在样张上晒制的信号条和测控条,对实地密度与标准密度的对比网点增大、相对反差、灰平衡等数据的测试来反馈印件的品质,因此要有主、客观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正确评价和在生产中控制好产品质量。
33、怎样正确理解水墨平衡?
答:在实际印刷中,理想的水墨平衡并不存在,只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胶印的水墨平衡是在动态下实现的,即其含义是:在一定的印刷速度和印刷压力下,调节润湿液的供给量,使乳化后的油墨所含润湿液的体积分数比例15%――26%,形成轻微的“油包水”型乳化油墨,用最少供水量和印版上的油墨相抗衡。
34、什么是印刷的数据化、规范化?
答:在印刷生产过程中,每个工序或每项操作,凡是可以用数据表达的,通过必要的测试手段,找出在各种条件下能够达到产品质量要求并能进行重复生产的可靠数据,用这些数据指导生产,称为印刷的数据化。规范化是在数据化的基础上,对各项工艺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将其归纳总结为能够指导生产的规律,然后制定出各项工艺技术的操作标准,这样就能根据原稿类别和所有油墨、纸张等情况,采取相应的工艺措施,从而使各项工艺技术有规可循,有范可就。
35、什么叫胶印的理想压力,影响胶印理想压力有哪些因素?
答:胶印理想的压力是:在一定的印刷面变形的条件下,在印迹足够结实的基础上,均匀地使用0.10 mm的最小压力。
影响胶印理想的压力主要因素有:
(1)两滚筒的中心距调节不当;
(2)印版的厚度不均匀;
(3)橡皮布表面不平整;
(4)着墨辊与印版表面接触不良;
(5)滚枕或橡皮布表面有脏物;
(6)包衬不合理;
36、递纸牙在静态或相对静止状态下交接纸张概念是什么?
答:递纸牙在静态下交接纸张是指递纸牙在接纸时瞬时速度为零,而递纸牙在相对静止状态交纸是指与接纸机件在某一段时间内任一点的速度都相等。
37、胶印机在纸张传递过程中的交接关系包括哪些内容?
答:在纸张传递过程中,交接关系内容有两个:一是交接位置,它是指在交接纸张时两个交接机件的相对位置,其中以一个机件为基准,调节另一个机件的位置,使其与基准机件位置相配合,各处交接位置的调节是有先后次序 的。二是交接时间,它是指交接机件在交接位置处(附近)同时控制纸张的时间,即从交纸机件尚在控制着纸张,而接纸机件也开始控制纸张时起,经过一段时间后,交纸机件放开纸张时止。各处交接时间没有次序要求,只要该处交接位置正确,就可调节交接时间。
38、如何正确评价印刷品质量?
答:对产品质量评价主要有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二者有机结合,主观评价是以人的个人情绪、经验,对产品进行视觉上的观察对比,如颜色深、浅、网点的光结饱满,层次的丰富与否,版面的干净等等,带有主观性。
客观的评价则需借助一些测试仪器,如密度仪等。通过在样张上晒制的信号条和测控条,对实地密度与标准密度的对比网点增大、相对反差、灰平衡等数据的测试来反馈印件的品质,因此要有主、客观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正确评价和在生产中控制好产品质量。
39、保持水墨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答:保持水墨平衡的条件如下:(1)印版必须具有牢固的图文基础和空白基础;(2)沙眼粗细保持均匀紧密,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使图文和空白有牢固吸附的基础并有良好的储水条件;(3)车间温度恒定;(4)机构匀速运转,在生产中保持机器运行正常定速和匀速。机器忽快忽慢易水墨平衡失控;(5)不同的油墨、纸张性能,水墨平衡应有不同的要求。(6)控制润湿液PH值,不能有较大的波动。(7)正确调节印版墨辊和水辊压力。
40、什么是印刷的数据化、规范化?
答:在印刷生产过程中,每个工序或每项操作,凡是可以用数据表达的,通过必要的测试手段,找出在各种条件下能够达到产品质量要求并能进行重复生产的可靠数据,用这些数据指导生产,称为印刷的数据化。规范化是在数据化的基础上,对各项工艺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将其归纳总结为能够指导生产的规律,然后制定出各项工艺技术的操作标准,这样就能根据原稿类别和所有油墨、纸张等情况,采取相应的工艺措施,从而使各项工艺技术有规可循,有范可就。
41、何谓网点,在胶印中网点有何作用?
答:网点是组成图像的像素。它在各工序间的准确传递乃是制版和印刷最基本的单位。在胶印中网点的作用是:
(1)在印刷效果上担负着呈现色相、亮度和彩度的任务。
(2)在印刷过程中,是感脂斥水的最小单位,是图像传递的基本元素。
(3)在颜色合成中是图像颜色、层次和轮廓的组织者。
42、怎样正确理解水墨平衡?
答:在实际印刷中,理想的水墨平衡并不存在,只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胶印的水墨平衡是在动态下实现的,即其含义是:在一定的印刷速度和印刷压力下,调节润湿液的供给量,使乳化后的油墨所含润湿液的体积分数比例15%――26%,形成轻微的“油包水”型乳化油墨,用最少供水量和印版上的油墨相抗衡。
43、什么叫印刷压力,有何作用?
答:胶印机在印刷时,各滚筒间接触面上与表面垂直的作用力,称为滚筒压力,也叫印刷压力,其作用是:
(1)保持粗糙的印刷面实现完全接触。
(2)克服油墨分子引力,增强吸附力的作用。
(3)压力渗透作用。
44、什么叫胶印的理想压力,影响胶印理想压力有哪些因素?
答:胶印理想的压力是:在一定的印刷面变形的条件下,在印迹足够结实的基础上,均匀地使用0.10 mm的最小压力。
影响胶印理想的压力主要因素有:
(1)两滚筒的中心距调节不当;
(2)印版的厚度不均匀;
(3)橡皮布表面不平整;
(4)着墨辊与印版表面接触不良;
(5)滚枕或橡皮布表面有脏物;
(6)包衬不合理;
45、什么是滚筒包衬?有何作用?
答:在印刷过程中,滚筒表面上的包覆物,称为滚筒包衬,其作用主要是:
(1)抵消印刷滚筒及所选用的印版、橡皮布、纸张等厚度给印刷压力带来的各种偏差,保证压印面良好接触。
(2)吸收在动载荷作用下产生于印刷滚筒压印接触区的振动和冲击。
(3)改变压缩变形量以调节印刷压力。
(4)完成图文的传递和转印。
46、合理包衬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简述其操作步骤。
答:合理包衬的基本原则:在一定的印刷面变形的情况下,应该在印迹足够结实以及网点良好再现的基础上,均匀地使用最小压力,提高印版耐印力,减少滚筒齿轮的负荷。
其操作步骤是:
(1) 准确地测量和校正滚筒中心距;
(2) 准确地计算和度量滚筒衬垫物的厚度;
(3) 选择理想的衬垫物,并增加极限内最小的衬垫厚度,使接触压力达到理想;
(4) 采用满版法,将橡皮布内的衬垫少垫约0.40 mm(相比正常值),满版上墨合压后,检验橡皮布的不平度。
(5) 有效地垫平橡皮布的不平度。
47、递纸牙在静态或相对静止状态下交接纸张概念是什么?
答:递纸牙在静态下交接纸张是指递纸牙在接纸时瞬时速度为零,而递纸牙在相对静止状态交纸是指与接纸机件在某一段时间内任一点的速度都相等。
48、胶印机在纸张传递过程中的交接关系包括哪些内容?
答:在纸张传递过程中,交接关系内容有两个:一是交接位置,它是指在交接纸张时两个交接机件的相对位置,其中以一个机件为基准,调节另一个机件的位置,使其与基准机件位置相配合,各处交接位置的调节是有先后次序 的。二是交接时间,它是指交接机件在交接位置处(附近)同时控制纸张的时间,即从交纸机件尚在控制着纸张,而接纸机件也开始控制纸张时起,经过一段时间后,交纸机件放开纸张时止。各处交接时间没有次序要求,只要该处交接位置正确,就可调节交接时间。
49、何谓滚筒离让值?简述检查滚筒离让值的一般方法。
答:滚筒轴颈与轴套、偏心套以及偏心套与墙板孔之间均存在着一定的配合间隙,在离压状态或印刷过程中,滚筒空档相对原印刷压力作用的情况下,由于滚筒的自重,所有的间隙都汇集在轴承上方,而一旦合上压力,滚筒在印刷压力和重力作用下,沿着合力作用方向向外撑,间隙的位置发生偏移,移到各滚筒作用力合力的反方向位置上。这种由于受力情况的变化使间隙偏移,滚筒中心产生退让移动的现象称为离让,其值称为滚筒的离让值。
检查滚筒离让值大小的一般方法是:将印版滚筒和橡皮布滚筒按正常印刷时的包衬方法包好,合上压力,用直径为0.5mm以下的电工用保险丝,在滚筒工作面的滚枕间和空档处滚枕间各压一段,然后用千分尺测量这两段的厚度,其厚度差值就是滚筒离让值。
50、保持水/墨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答:保持水墨平衡的条件如下:(1)印版必须具有牢固的图文基础和空白基础;(2)沙眼粗细保持均匀紧密,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使图文和空白有牢固吸附的基础并有良好的储水条件;(3)车间温度恒定;(4)机构匀速运转,在生产中保持机器运行正常定速和匀速。机器忽快忽慢易水墨平衡失控;(5)不同的油墨、纸张性能,水墨平衡应有不同的要求。(6)控制润湿液PH值,不能有较大的波动。(7)正确调节印版墨辊和水辊压力。。
51、何谓胶印的理想压力,影响胶印理想压有哪些因素?
答:胶印理想的压力是:在一定的印刷面变形的条件下,在印迹足够结实的基础上,均匀地使用0.10 mm的最小压力。
影响胶印理想的压力主要因素有:
(1)两滚筒的中心距调节不当;
(2)印版的厚度不均匀;
(3)橡皮布表面不平整;
(4)着墨辊与印版表面接触不良;
(5)滚枕或橡皮布表面有脏物;
(6)包衬不合理。
中国印刷行业门户网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版印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