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歌曲改变人生迅雷下载》

&&&&&&&&&&&&&&&&&&&&&&&&&&&&&&
《歌曲改变人生》:用耳朵感受电影,用音乐诉说故事
作者:导报记者 安宇/文
已有1195次阅读发布时间:字号:
& &走在大街小巷,总是听到路边的小店传来熟悉的旋律:“Whenyouwereasleep,andIwasoutwalkingthevoicesstartedtospeak”。询问老板,便知是前段时间网络评价很高的小清新治愈文艺片《歌曲改变人生》的歌曲专辑,里面的歌都是电影里面的OST,除了歌星亚当·莱文,还有影星凯拉·奈特莉令人惊艳的唱功。当然影片导演约翰·卡尼也不愧是乐队出身,把音乐活用在一个简单清新的故事里,颇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力。
&& 2006年,同样由约翰·卡尼操刀执导的电影《曾经》也火了一段时间,同样也是通过音乐来贯穿电影。而不同的是,《曾经》讲诉的是两个人相遇相知相爱却相离的故事,而《歌曲改变人生》顾名思义是个走出失恋的故事。但就是这样“1+1=2”的简单题材,又配合上简单干净的歌曲,才让观众抓住了生命中真实而淡然的爱和伤痛感。
&& 《歌曲改变人生》的故事背景再俗套不过。一直默默支持歌星男友的女孩格雷塔背井离乡陪男友到异乡发展,新生活开始的喜悦被男友出轨所打击。在陌生城市里一无所有的女孩打算放弃生活回家乡,却在此时遇到了同样为人生失败者的大叔。因为对音乐的热爱,两个人走到了一起,大叔帮助女孩录制了独一无二的专辑,找回了属于各自的生命中所真正美好的意义。
&& 巧妙的是,故事情节中的一环扣一环,全都是由歌曲贯穿在一起的。男友出轨放给女孩听歌词里有暗示的音乐,女孩失恋酒吧唱歌被大叔赏识,录制的专辑歌曲场景自然而又贴切,一首首歌曲随着两人心情的改变而不同。我最喜欢那首女孩在朋友家里用手机录制的《LikeAFool》,歌曲曲调调皮可爱却又带着悲伤遗憾的心情,也最终帮女孩走出了失恋。故事的最后,男友回心转意,然而感情里没有对错,一段结束的感情映衬着女孩曾为男孩写的《Loststar》,女孩决定带着这一张走出失恋的专辑走出这个故事,开始新的人生。
&& 影片传达出来的精神,人人都能被感染;好的音乐在街角巷尾,人人都可以享受。就像影片中 《Loststar》唱的:“我们是银河里的灰尘,我们是迷失的星星,只是想要点亮黑暗。”
&& 故事的结尾,女孩骑着自行车,尽管没有成名,也没有和哪个男人在一起,她只是用一块钱在网络上卖掉了这张专辑。在上传成功的那一瞬间,她的生命,那些歌曲的生命,又迎来一个崭新开始。
&& 这个用音乐形式诉说的故事,或是由故事呈现出来的音乐专辑让我们明白,上帝创造了人类,施展了魔法,爱情可能是一种人生模式。可人生不同于爱情,我们每个人还拥有自己的才能,曾经拥有的一切不能变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于是,我们每一个个体成为了无数个哈姆雷特,我们可以写剧本、创作、作画、高歌,或是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只要找到离开前一段失败生活的方法,我们就能将人生翻开至下一页,创造下一站美好。
来源:市场导报 编辑:胡昊彬播放列表加载中...
正在载入...
分享视频:
嵌入代码:
拍下二维码,随时随地看视频
《歌曲改变人生》电影预告
上 传 者:
内容介绍:
《歌曲改变人生》电影预告
Channel Me 精选
我来说点啥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京网文[0号 |
| 京公网安备: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京)-非经营性-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403号
<img src="" width="34" height="34"/>
<img src=""/>
<li data-vid="">
<img 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img width="132" height="99" src=""/>
在线人数:
<li data-vid="">
<img 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img src="///img/blank.png" data-src=""/>
<img src="///img/blank.png" data-src="http://"/>
<li data-vid="" class="cfix">
src="///img/blank.png" data-src=""/>
<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li data-vid="" class="cfix">
src="///img/blank.png" data-src=""/><i data-vid="" class="ckl_plays">
没有数据!
{upload_level_name}
粉丝 {fans_count}
{video_count}
{description}题主昨天看的不过看的迷迷糊糊的 感觉没什么打动人心的,当然歌还不错。想要知乎的大牛们评价一下
电影女主角长相一般,但两颗虎牙微笑时感觉充满活力,给你一种向上的感觉,我很喜欢男角带着他女儿去吃霸王餐,奋不顾身的为女儿挡住一切,父爱深沉而伟大,当他带着自己的女儿去他的公司,我不知道发生什么,因为没有字幕,我只能揣测,或许就是能够帮他女儿做一个专辑,在公司蛮横无理,节制而收敛,也尽可能体现一个男人也有可爱的一面,当我看到女主角在天台唱歌的瞬间,期待她会唱什么歌,看她穿着朴实的衣服尽情的享受音乐,只要给她一个麦霸,整个世界都是她的,忘乎所以!!!
&img src=&/29a761c0d9d7af7337bf89feb96ec716_b.jpg& data-rawwidth=&2500& data-rawheight=&14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00& data-original=&/29a761c0d9d7af7337bf89feb96ec716_r.jpg&&&br&&p&Rewind Cinema Vol.32&/p&&p&Begin Again&/p&&br&&p&Prologue&/p&&br&&p&“我们是失落之星吗?”——《失落之星》[1]&/p&&br&&img src=&/2dc6c6f9a3e1_b.jpg& data-rawwidth=&81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0& data-original=&/2dc6c6f9a3e1_r.jpg&&&br&&p&一首歌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吗?&/p&&br&&p&如果你看过《曾经》[2]这部电影,可能会记得约翰·卡尼[3]这个导演的名字,《再次出发》[4]便是他2013年的新作,虽然故事和人物与《曾经》毫无关联,但在电影演出中加入大量音乐的创作手法完全一致,称其为《曾经》的精神续作,也并不算过分。《曾经》的具体情节我已经完全记不清楚了,留在脑海中的应该不止那一首《Falling Slowly》,而相信看完《再次出发》,脑海中剩下的也不止于《Lost Stars》这首歌。&/p&&br&&img src=&/8d7b1fe97309cda4fec3_b.jpg& data-rawwidth=&2391& data-rawheight=&15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91& data-original=&/8d7b1fe97309cda4fec3_r.jpg&&&br&&p&和《曾经》一样,这部电影里好听的歌实在太多了,楼顶上的那首《Tell Me If You Wanna Go Home》最后的吉他Solo,格里塔[5]以电话录音向科尔[6]告别那首简简单单的《Like a Fool》,还有开头酒吧里那首改变了两个人命运的《A Step You Can’t Take Back》,都在人脑子里不断地循环。&/p&&br&&p&但除了歌,你是不是还记得这个故事,和那两个改写了自己命运,重新出发的主角呢?&/p&&br&&p&Melody&/p&&br&&p&“即使是最为平常的景象,也会突然有了……许多的含义。所有这些庸常的生活。它们突然就变成了这些……这些美丽、冒着泡的珍珠。正是因为音乐。”——丹·穆里根[7]&/p&&br&&img src=&/1efce00e9cec6a16ca622f7f6f2ea2ea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1efce00e9cec6a16ca622f7f6f2ea2ea_r.jpg&&&br&&p&当丹和格里塔坐在台阶上看着远处的人群时,丹说出了上面这段话。音乐可以将你我眼前的一切都直接变成音乐录影带,也是我们抵御生活庸常的武器之一。回到电影这种视听艺术,如果缺了原声配乐,在情感表达上会减弱几个层次,恐怕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像《曾经》与《再次出发》这样让主角们在影片中直接进行大量演唱的影片,仍然是极少数的,毕竟像宝莱坞那样生硬地加入演唱与舞蹈,在失去了特定文化背景的铺垫后,只会导致观众出戏。如果说《曾经》里面主角动不动走着走着就张嘴开唱的处理还有些生涩与突兀的话,《再次出发》的处理则成熟许多:录制唱片的主线让主角们的开唱显得足够自洽,加入乐队伴奏也便显得更加合情合理了。&/p&&br&&p&然而音乐不止是为了悦耳而存在,同样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工具,格里塔下定决心结束与科尔的关系靠的是一首歌;丹真正认识到女儿维奥莱[8]的演奏潜力也是靠一首歌;而整个故事的开始,这张专辑的录制,同样源自一个破落制作人听到了一个不得意的音乐创作者的演唱。&/p&&br&&img src=&/74da5adc1_b.jpg& data-rawwidth=&1400& data-rawheight=&7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00& data-original=&/74da5adc1_r.jpg&&&br&&p&如丹所言,珍惜这些珍珠吧,随着年岁的增长,这些珍珠的出现几率总会越来越低、间隔也会越来越长。就像他的事业一样,“大多数音乐人只是单音节的青少年,他们并没有什么想要表达的。”格里塔是他事业中的珍珠,但真正点燃他生活激情的,却并不是这个人,而是她所创造的音乐。这也是这部片子相对于《曾经》而言差异最大的地方,丹和格里塔最终保持了制作人与音乐人之间相对纯粹的关系,将叙事的核心线索留给了每个人的心理成长与经历过事业、家庭、感情挫折之后再度出发的勇气,而没有陷入对感情的过度描绘中去。这固然让影片少了观看《曾经》时难免会感到的痛彻心扉,却也让本片的音乐跳出了爱情片的限制,变化更加丰富,即使是《Lost Stars》这首歌,也不再仅仅是对于过往爱情的哀悼,反而有了一层不断追问人类个体存在价值的含义在内。这一方面拓展了电影本身的受众范围,亦让本作的叙事不再因音乐的插入而变得散乱,不同叙事段落与不同风格音乐的搭配更是让整部影片的听觉体验更加丰富。&/p&&br&&p&Change&/p&&br&&p&“这是一首新歌,献给所有在这个城市中感到过孤独的人。”——格里塔&/p&&br&&img src=&/eff2bf821a54edcc82fda87_b.pn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6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eff2bf821a54edcc82fda87_r.png&&&br&&p&丹与格里塔之间的相互吸引并未建立在性别基础上,而是基于两人对于音乐的热爱,也许正是这一点决定了两人在最后不会走到一起。然而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并不是每一对男主角和女主角都要走到一起,他们之间的感情也许很难被称为爱情,但在某层意义上,反而要比男女之爱更加珍贵。两人的相遇对彼此生命而言,都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件,音乐既是将两人的命运系在一起的基石,亦是两人走出此前生活状态,开始崭新生活的动力所在。&/p&&br&&p&当我们在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中失去生活的热情之后,能够将我们再度点燃的,也许并非某一个人,而是那些对于我们的生命而言更为珍贵的东西。在影片的最初,格里塔的幸福系于科尔一人身上,但在影片的末尾,骑着单车在城市中穿梭的她,已经不再将自己的幸福放到他人的肩膀之上了。她寻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也在这个过程中创作出了具有价值的音乐,或者我们也可以说,这个人物之所以能够脱离一个纯粹花瓶的形象,变得鲜活起来,音乐的加入功不可没。&/p&&br&&img src=&/2aaeadbf9e3a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7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2aaeadbf9e3a_r.jpg&&&br&&p&对于丹而言更是如此,从影片设定来看,他所面临的所谓“中年危机”并非纯粹自己的责任,而是优质音乐的匮乏所致。抛开这一层戏剧化的设定不谈,这个角色重拾家人关系的过程恰恰与重新寻找到事业方向的过程重合。音乐治愈了这个人的冷漠与自暴自弃,甚至将他拉回了死亡的边缘,当我们遇到生命中那无比珍贵的珍珠时,才会突然意识到串起这些珍珠的那条名为生命的细线,也许并非看上去那般庸常或灰暗。&/p&&br&&p&如果将音乐换成你的爱好,是不是这个故事会更有启发呢。真正让生活变得美好的,究竟是人本身、还是人们所创造出来的东西?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谈,让一个人拥有魅力,进而如阳光一样照耀其身畔生活的,到底是什么?在影片的最后,不论格里塔还是丹,都已经成为了一个发光体,他们用自己的能量创作着动听的音乐,改变了身边诸人的生活状态。创作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而他们也用自己的创作改变了身边人的命运,找回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p&&br&&img src=&/a86930f3acf53c85ecc0b075dc163225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a86930f3acf53c85ecc0b075dc163225_r.jpg&&&br&&p&而如果没有音乐,没有酒吧里那首没有配乐的尴尬演出,他们的生活也许还像过去一样、甚至更糟,格里塔黯然回到英国,丹走下地铁结束自己的生命。改变一切的只是一首歌,或者说,我们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重要。&/p&&br&&p&真正重要的,是创作出那些属于生命的珍珠。&/p&&br&&p&Fairy Tale&/p&&br&&p&“这个世界的首个捷豹录音工作室建成了!”——丹&/p&&br&&img src=&/be8e54daa33c9d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be8e54daa33c9d_r.png&&&br&&p&如果说《曾经》是一部带来无数惊喜的作品,《再次出发》更像是一部经过了精雕细琢的工业化制品。不为人知的男女主演换成了名满天下的明星演员,部分特效的加入也让人眼前一亮(开场丹为格里塔吉他自谈自唱添加乐队伴奏的桥段),《曾经》以独唱与对唱为主要形式的音乐演出在《再次出发》中得到了极大丰富,虽然少了前者中令人念念不忘的长镜头,但场面调度的难度显然大幅提升,几乎每首歌都可以直接转录成一部音乐录影带。&/p&&br&&img src=&/22f5b0f71c8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22f5b0f71c8_r.jpg&&&br&&p&然而如果对比两部影片,前者那以悲剧收尾的爱情故事相比后者的积极励志而言,似乎显得不太讨巧,但在力图将音乐以自洽的形式融入影片的同时,《再次出发》也失去了一些《曾经》的现实感,略显轻浮。丹所面临的职业困境是否可以通过片中那简单至极的在线销售完成突破,格里塔的音乐生涯能否因为一张在室外录制的专辑而成功起步,一切问题的解决都显得太快也太轻松。即使是当作一个童话故事来看,其间的不真实感也几乎是挥之不去的。观众们在电影中寻找的固然并非现实的沉重感,但许多细节的处理如果能够有所节制,整个故事也许还能保有更强的真实感。&/p&&br&&p&但面对这样一部悦耳的影片,又何必再多苛求呢?&/p&&br&&p&Epilogue&/p&&br&&p&“你可以从一个人的播放列表中看出一个人的许多特质。”——丹&/p&&br&&img src=&/fc2da09f0290840ddc026a087e566feb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fc2da09f0290840ddc026a087e566feb_r.jpg&&&br&&p&看完影片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听电影的原声。三个版本的《失落之星》各有千秋,一如格里塔与科尔对于爱情的不同理解一样,决定了两者之间最终的分道扬镳。一个追求音乐本身价值的创作者与一个追求听众热爱的创作者之间的分别,在某种层面上,也代表了两者价值观的背道而驰。最终让格里塔决定离开科尔的,表面上是对一首歌的演绎方式,其实仍然是两者对人生理解的不同。两人过往的关系是建立在对音乐的共同理解之上的,当这一理解在受众的加入而崩溃之后,维系两者爱情的已不剩什么了,也许真正的第三者并非科尔的助理,而是他极力去讨好的听众吧。&/p&&br&&img src=&/e1dd9b93ca805bced197615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e1dd9b93ca805bced197615_r.jpg&&&br&&p&音乐可以展露一个人的许多特质,电影、书籍、游戏亦如此,这些在求生、竞争、名利之外的一切,往往才是真正能够协助我们找到自身存在坐标的东西。你不必一定要学会谱曲写歌,但我想,总有一种方式,可以让你表达出对这个世界的思考,而在完成表达的过程中,你所收获的并不仅仅是创作的成果,还有对自我在这个世界中位置的重新定位。&/p&&br&&p&你的存在,不正是你所创作的一切吗。&/p&&br&&p&[1]: Lost Stars&/p&&br&&p&[2]: Once&/p&&br&&p&[3]: John Carney&/p&&br&&p&[4]: Begin Again&/p&&br&&p&[5]: Gretta James&/p&&br&&p&[6]: Dave Kohl&/p&&br&&p&[7]: Dan Mulligan&/p&&br&&p&[8]: Violet&/p&&br&&p&&a href=&/rewind-cinema/rewind-cinema-vol-32-3de2fd714c6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Rewind Cinema Vol.32&i class=&icon-external&&&/i&&/a&&br&&/p&&br&&img src=&/63b5dbe053e0d4e6a50f5_b.jpg& data-rawwidth=&430& data-rawheight=&4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0& data-original=&/63b5dbe053e0d4e6a50f5_r.jpg&&
Rewind Cinema Vol.32Begin AgainPrologue“我们是失落之星吗?”——《失落之星》[1]一首歌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吗?如果你看过《曾经》[2]这部电影,可能会记得约翰·卡尼[3]这个导演的名字,《再次出发》[4]便是他2013年的新作,虽然故事和人物与《曾经》毫…
短评:增强版《Once》,音乐还是非常好听,整个故事很清新很温暖,《大地惊雷》的小姑娘很抢眼,可惜后面不够出彩了。但总感觉缺了点《Once》里那种真诚、伤痛和爱的错失,略有些甜腻。不过仍然是非常好看非常舒服的电影。&br&&br&下面是长点的文章&b&:&br&&br&&/b&&p&&b&都市中的星光&/b&&/p&&p&&b&——评《再次出发》&/b&&/p&影片一开场,你已置身于纽约的一间小酒吧中,毫无铺垫。这里有喁喁的低语、酒杯交错的脆响、昏暗又温和的灯光,当然,还有音乐:简单纯净的人声,清新流畅的吉他,仅此而已。但当这一切汇集在一起,当伤感、甜蜜、温柔的歌声被唱响,当爱情、梦想、孤独化成配着音乐的词句,当你看着大银幕上的这部电影《再次出发》,你会觉得:再失意的人生也都应该并已经得到了祝福。&br&&br&看惯了3D的恐龙从侏罗纪跳到现在的乐园中撒欢奔跑,看惯了超级英雄互拼超能力对抗邪恶,看惯了飞车、爆炸、香艳美女、迪拜美景以及衣冠楚楚的男女用非人的语言谈论着毒品、金钱、军火、托拉斯公司的股票,反而你会觉得《再次出发》才真是应了IMAX那句宣传词:不是看电影,而是走进电影。&br&&br&没错,《再次出发》几乎就是导演约翰·卡尼前一部佳作《曾经》的加强版。它和《曾经》一样也是一部成本不高的独立电影。但你会发现,这样的电影在大银幕上看居然能获得比商业大片更美妙的观影体验:完全浸润、融入到电影之中,让那些街景、角色、音乐如同环绕在你身边——这是可以让我们以心和旋律来跟随的一段人生,尽管毫无惊险刺激的高潮场面,却让你全情投入,与主人公呼吸与共,随着影片中的旋律在脑海中轻声哼唱,时而微笑,时而叹息。&br&&br&约翰·卡尼拍过三部很出色的电影:《叛逆边缘》、《曾经》和《再次出发》,里面都有极其好听的音乐,都在讲述一种随心随性的生活态度。《叛逆边缘》就是一首另类摇滚,就像其OST里用到的碎瓜乐队的调调,讲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纠结、绝望;《曾经》是爱尔兰民谣风,有些不羁,更多是现代都市中的孤独、寻找、伤痛以及爱的错失;到了《再次出发》,场景搬到纽约,影片更像一首流行民谣,甚至还混杂着爵士、摇滚、嘻哈、放克等各种味道,像一盘Mix的磁带,所有歌的共同点就是清新、温暖、动人,略显甜腻但绝无刻奇(Kitsch)。&br&&br&和《曾经》一样,《再次出发》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不过是个失落颓唐的音乐制作人重新找到自己的缪斯,两人共同制作新专辑,用音乐疗伤,最终成功的故事。影片以音乐代替情节作为线索推动故事发展,用音乐带出的情绪引导观众,每首歌都精巧地与情节发展、角色心态融合在一起。情节叙事上的极简化并没有使影片显得空洞乏味,你很容易投入故事,随着细腻的感觉流动向前,不会有“电影就是个大MV”的想法。比如影片一开头就很大胆地在长时间叙事后忽然闪回,接着又是一次闪回,从三个角度将男女主角在酒吧中以歌相遇,从心出发的情节交待得清楚透彻。&br&&br&既然不同于一般商业片,《再次出发》看的就不是场面和高潮情节,而是音乐带来的感受——通过一些非常精妙的段落传达出来:在酒吧中,丹听着格蕾塔的吉他伴奏清唱,想象出各种配器加入,让音乐以一种立体化、视觉化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有趣有料;格蕾塔听了几句男友戴夫的新歌,看着他的眼睛,没有一句话,忽然扇了他一记耳光,问他歌是写给谁的?真是所谓音乐传情,心都在里面,藏也藏不住;凑起来的乐队在小巷、屋顶录音,伴着周围的城市杂音,甚至怒吼、警笛声,愈发显得怡然自得,让你觉得这些曲调都是从内心流淌出来的;还有结尾时,格蕾塔看着台上的前男友以她建议的方式唱着主题曲“迷失的群星”(Lost Stars),她却没有应邀上台,只在出口处站着看着,然后悄然离去……&br&&br&《再次出发》中一切都像片中的歌曲,清清的、淡淡的、柔柔的,些许浓烈的东西都在音乐底下,需要像品酒一样自己咂摸。好比男女主人公的感情,让你说不清是爱情?是友情?是相互欣赏?相互吸引?相互同情?两人兜兜转转,共谱心曲,却绝不谈情:一次回到屋中似乎会发生什么,却被小胖子撞破机会;两人如《罗马假日》中的派克和赫本一样牵手逛街,听着各自手机中的歌单,望着街上形形色色的人群,却没有在音乐与夜色中亲吻……结尾时,录完专辑的两人将要分别,格蕾塔定定地看着丹,感觉像持续了十几秒钟,最后只是淡然走开。&br&&br&就像主题曲“迷失的群星”歌词中写的“我们是否都是迷失的群星?依旧试图把黑暗照亮?”每个都市里的人都会觉得自己孤独、迷茫、无力,想找到温暖、找到依靠,最关键的:找到生活的目标和动力。那么抬起头来,看看都市里的星光,听听美妙的音乐,你会觉得,再失意的人生也都应该并已经得到了祝福。
短评:增强版《Once》,音乐还是非常好听,整个故事很清新很温暖,《大地惊雷》的小姑娘很抢眼,可惜后面不够出彩了。但总感觉缺了点《Once》里那种真诚、伤痛和爱的错失,略有些甜腻。不过仍然是非常好看非常舒服的电影。下面是长点的文章:都市中的星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歌曲改变人生 电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