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已 不止 从这两个词语中,选出一个填到填入下列横线的词语上. 屡禁______ 战斗________

去掉“使”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语文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
&(1)人皆吊之 (《塞翁失马》)&&&
&(2)父利其然也 (《伤仲永》) &&&&&&&&&&&
&(3)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论战》)&
&(4)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观潮》)
&(5)恶能无纪&& (《满井游记》)&
科目:初中语文
根据下面这幅图片的内容,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60字左右。(3分)
科目:初中语文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如果说命运是那破旧的花架,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
;如果说命运是那漆黑的夜空,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
;如果说命运是那贫瘠的土地,只要意志坚强,它可以变得&&&&&&
(1)沃壤千里&&&& (2)繁花似锦&&& (3)星光灿烂
&A、(1)& (3)&
(2)&&&&& B、(2) (3)
(1)&&&&& C、(3) (2)
(1)&& D、(2)(1)(3)
科目:初中语文
阅读《最后一课》,完成13---18题 (共15分)
&& &①语法课上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也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
&& ②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普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过。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13.“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这一语句,烘托了一种怎样的气氛?(2分)
&&&&&&&&&&&&&&&&&&&&&&&&&&&&&&&&&&&&&&&&&&&&&&&&&&&&&&&&&&&&&&&&&&&&&&&&&&&&&&&&
14.“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也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这一细节,反映了孩子们怎样的心理?(2分)
&&&&&&&&&&&&&&&&&&&&&&&&&&&&&&&&&&&&&&&&&&&&&&&&&&&&&&&&&&&&&&&&&&&&&&&&&&&&&&&&
15.小弗郎士对鸽子的叫声产生的联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
16.“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一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
17.如果结尾处改成他举起拳头高呼:“法兰西万岁!”好不好?你是怎样理解“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这一举止和表情的?(3分)
&&&&&&&&&&&&&&&&&&&&&&&&&&&&&&&&&&&&&&&&&&&&&&&&&&&&&&&&&&&&&&&&&&&&&&&&&&&&&&&
18.“最后一课”结束了,请你续写一段,写“我”是怎样离开教室的。(50字左右)(4分)&&
&&&&&&&&&&&&&&&&&&&&&&&&&&&&&&&&&&&&&&&&&&&&&&&&&&&&&&
科目:初中语文
阅读《饮水与健康》完成24—28(共15分)
①一个健康的人,有足够的水喝,即使一段时间内不进食,也能维持生命。如果没有水,三天就会导致死亡。如果在酷暑的沙漠中,甚至坚持不到两个小时,死神就会降临。所以《本草纲目》把水放在第一章。中国的先人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的说法。为什么水对人如此重要?
②人体内三分之二以上是水。水是传送养分至人体各个组织、排泄人体废物、体液(如血液)循环的载体,是消化食物、润滑关节和各内脏器官以及调节体温所必须的物质。水是含有溶解性矿物质的血液系统的一部分,它同溶解的钙、镁一样,对维持身体组织的健康必不可少。
③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比如可以预防感冒,并使感冒患者早愈。其原因在于,感冒大多数由病毒引起,身体的皮肤和黏膜是防御病毒和病菌入侵的免疫机制的第一道防线,足够地饮水,可避免皮肤和黏膜干燥,有利于阻止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足够的水可促使人体排除废物,使患者早愈。
④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人如果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状态,身体就无法抵御细菌或病毒的入侵。所以我们在心情烦躁时,应多饮水。水本身对人体有安神镇静作用,有利于人体健康。老年人睡前喝少量的水,可很快安神入睡。
⑤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人体衰老的过程,就是人体脱水的过程。例如老年人皱纹增多,就是皮肤干燥、脱水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占人体体重的比例会逐渐下降。已知水占人体的比重,大体如下:胎儿90%、初生婴儿80%、少年75%、成年男子70%、老年男子小于65%。所以,老年人尤其要养成喝水的习惯。
⑥那么人一天需要喝多少水呢?正常人体内的水总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摄入和排出量相差无几,变化幅度为1%—2%。美国科学家测定,一个体重65千克的中年人,通过尿液、皮肤蒸发等多种途径,每日排出水的总量为2569毫升。为保持人体内水的平衡,每日必须补充2560毫升左右的水。但我们所需的水,不完全来自饮水,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中也含有水,所以每日需要从饮水中获取的水,约需1200毫升。常用饮水杯容量为200毫升,即每天约需饮6—8杯,才能说饮了足够的水。当然,这是指正常状态,在高温天气和运动、劳动强度大的情况下,还要补充约三分之一的饮水量。
⑦还要注意,喝可乐等饮料不能代替喝水。饮料多为酸性,经常喝酸性的饮料,会使机体酸性物质增多,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免疫功能降低。
24、本文扣住饮水,着重说明了什么内容?&&&&&&&&&&&&&2分
25、本文是从哪四个方面来说明“饮水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的?(4分)
26、文章第⑤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具体作用是什么?(3分)
27、第六段中“为保持人体内水的平衡,每日必须补充2560毫升左右的水”中的“左右”能删掉吗?为什么?(2分)
28、在我们周围,尤其是夏季,不少人爱以喝饮料代替喝水。请你结合本文有关知识,给这些人写几句建议的话。(3分)
科目:初中语文
请你参加“科海泛舟”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题目。(共3分)
(1)科学兴趣对人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呢?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你的发现。(1分)
材料一:瑞典著名博物学家林奈,青少年时代就能专心致志地在花园里研究植物,并刻苦攻读前人的植物学著作,经常到野外采集标本。
材料二:美国著名科学家、世界上第一架用蒸汽作动力的飞机的设计人兰格力,童年时就喜欢观察鸟的状态,观察它们怎样张翼,怎样起飞,又怎样滑翔。
材料三:大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天资并不聪颖,除数学外,许多功课的成绩都不好,但他喜欢动手做水钟、风车、风筝等。
我的发现:
__________
&&&&&&&&&&&              && 。
(2)科学技术到底对人类是有利还是有弊?小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在下面的横线上为小华的发言再补充一个例证。(2分)
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制造了一些麻烦。核能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基因工程可以用来治病,也可以用来毁灭人类;__________&&&&&&&&&&&&&&&&&&&
,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
&&&&&&&&&&&&&&&&&&&&&&&&&&&&&&&独立苍茫自吟诗
&&&&&&&&&&&&&&&&&&&&&&&&&&&&&&&&&&
商品大潮中的弄潮儿不是诗人。虽然诗人也有“下海”的,但一旦涌到了潮头浪尖上,也就再也不是诗人了。
诗人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苦,甚至,还要耐得住折磨。你看,屈子行吟泽畔,老杜衰病孤舟,历史从不在诗人的脚下铺上红地毯,诗人在红地毯上也走不完自己的历史之路。
16 世纪时,法国国王查理九世喜欢养马,也喜欢“养”诗人,凭他当皇帝的头脑和养马的经验,他认定:给诗人要喂点好的,但不能喂得太肥,太肥就不中用了。诗人们自己似乎也颇了解自己身上的这种缺点,19世纪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给他一个诗人朋友的妻子写信说:自从你给了他幸福,他就很少歌唱了,诗人是苦恼的夜莺,折磨他吧!让我们再谛听他那苦恼而甜美的歌声。
你看,皇帝这么说固可姑妄听之,诗人们自己这样说,就不免使人感慨了。
当然,“折磨”诗人让他唱出痛苦但美好的歌,不应只是指爱情在诗人心中的激荡。家事、国事、天下事,都可能使诗人们牵肠挂肚;人事、时事、古今事,也会使诗人们反侧难平。如果这也可以叫做“折磨”,人们倒是有理由相信:只有在这种“折磨”中诞生的诗,才有可能焕发出血光火色般的辉煌!
只是,这也难为了诗人和想要成为诗人的人——谁让“诗”也要穷而后工呢?
穷而后工,不只是生活的困穷,但也包含生活的困穷。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归田园”,但还要在南山下种他的豆。显然,如果你以为只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能作个诗人,那你就误解了陶渊明,也误解了诗。
还有在中国古代诗坛坐头把交椅的杜甫,他那顶诗圣的桂冠也是“穷”而后得的。显然,如果你以为只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可以作个诗人,你就误解了杜甫,也误解了诗。
为什么诗人总是为“穷”所纠缠?这事有些一言难尽。
诗, 应该蕴涵着、表现着人世间最真的、最纯的、最美的东西,真正追求“诗”的诗人,也必然是用自己的赤心去追求人世间最真、最纯、最美的东西,为此,他就必须甘于在自己心田里保留一片超脱于世俗之上的净土,也必须敢于为坚持这片净土而竭精尽瘁。这样一来,诗人生涯中就难以避免与“穷”字打交道了。这倒不是诗人天生“贱骨肉”,总愿自讨苦吃。
其实,诗人又何尝没有些怨气?苏轼有句云:“平生文字为我累”,甚至还说过“人生识字忧患始”的话,你看,作诗吃了苦头,竟连“人文之本”的文字也骂起来,可谓怨气冲天了。史家评论说,论器识、议论、文章、政事,苏轼都是宰相之才。如果下点“韬晦”的工夫,不以诗文张扬,也许不致“命穷”如此。可是,话又说回来,如果这样,苏轼还能是现在人们心目中的诗人苏轼吗?
是什么使得诗人们虽“穷”而执着不已呢?这是由于诗人的心中有一个世界。诗人心中的这个世界里,装着天下的忧乐,装着古今的沧桑,却惟独没有装着“自己”。
正因为装那么多,诗人才“累”;正因为不顾自己,诗人才“穷”。但是,也正因为要装那么多,诗人必须忘怀自己;正因为忘怀自己,诗人才能“穷”而忘忧,“穷”而执着,“穷”而后工……
孔子周游列国,在陈被困“绝粮”,弟子纷纷离去,一派穷途末路的光景。这时,直性子的子路很想不通,他问孔子:“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想了想说:“君子固穷。”稍停,孔子又说:“小人,穷斯滥矣!”这里,孔子是说的君子和小人,其实,也可以理解为说的是诗人中的君子和小人,君子、小人中间的诗人。
“固穷”,穷而益坚也;“穷斯滥”,一穷便乱来也。
繁花乱眼身外事,独立苍茫自吟诗。“折磨”自己吧,谁要你愿意做个诗人呢!
13.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 A. 诗人要耐得住清苦与寂寞,那些涌到潮头浪尖上的“弄潮儿”,是做不了诗人的。
&&&& B.“折磨”诗人能让他唱出痛苦但美好的歌,不仅是指爱情在诗人心中的激荡,也指&&&&&&&& 其他各种事,使诗人们牵肠挂肚。
&C. 诗人要用自己的赤心去追求人世间最真、最纯、最美的东西,因此他们乐于与“穷”&&&&&&&& 字打交道。
&&&& D.诗人心中有一个世界,装着天下的忧乐,装着古今的沧桑,虽“穷”而执着不已。
14.下列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一开头,就以“大潮”作比喻,以极强的感染力渲染了时代通病——在今天“商品第一”的现实面前,诗人们也难以免俗,已经失去了诗人的品格。
B.苏轼一向被人们赞叹为胸襟开阔,豪放豁达,但本文中却详写到了他的怨气与“韬晦”,视角独特,评价中肯,还原了苏轼“人”的特点。
C.诗歌“穷”而后工,其中“穷”不仅指诗人个人的生活处于艰难穷困之中,更指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艰难动荡,诗人有太多不幸遭遇,难以施展忧国忧民的抱负。
D.本文文笔清新,大气厚重;既有中国古代诗人的沉重背影,也有国外诗人的独特感悟,给读者强烈的情感冲击。
15.结合全文内容回答,诗人为何总是为“穷”字所纠缠呢? (4分)
&&&&&&&&&&&&&&&&&&&&&&&&&&&&&&&&&&&&&&&&&&&&&&&&&&&&&&&&&&&&&&&&&&&&&&&&&&&&&
16.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4分)
(1)“让我们再谛听他那苦恼而甜美的歌声”此句中,“苦恼”和“甜美”分别是指什么?
&&&&&&&&&&&&&&&&&&&&&&&&&&&&&&&&&
&&&&&&&&&&&&&&&&&&&&&&&&&&&&&&&&&&&&&&&&&&&&
(2)“穷而后工,不只是生活的困穷,但也包含生活的困穷”这句话是否矛盾?
&&&&&&&&&&&&&&&&&&&&&&&&&&&&&&&&&&&&&&&&&&&&&&&&&&&&&&&&&&&&&&&&&&&&&&&&&&&&&
17.文章结尾用孔子的事例的作用和好处是什么?(4分)
&&&&&&&&&&&&&&&&&&&&&&&&&&&&&&&&&&&&&&&&&&&&&&&&&&&&&&&&&&&&&&&&&&
&&&&&&&&&&&
科目:初中语文
古诗文默写填空。(8分,每空一分)
(1)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论语》)
(2)&&&&&&&&&&&&&&&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曹刿对于战争经验的总结“&&&&&&&&&&&&&&&&&&&&&&&&&&&&&&&&&&&&
”启示我们做事应善用士气和借用强势。
(4)辛弃疾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渴望为朝廷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
(5)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6) 王安石的咏杏诗有“纵被东风吹伏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的诗句。《卜算子 咏梅》中比其用意更为深沉的词句是:
&&&&&&&&&&&&&&&&&&&&&
,&&&&&&&&&&&&&&&&&&&&&
吴老师30日19点直播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余老师30日20点直播unit5第二课时 Section A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答案:拦截;踹;攥;埋怨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三点一测丛书  九年级语文(上)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文后的问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填空:这是《沁园春  长沙》的上阕。其中《沁园春》是________名;“长沙”是________;这首词上阕中作为韵脚的几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看”字总领到“谁主沉浮”,描绘了作者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色彩绚丽的秋天景色。
B.开头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
C.写所见到的秋景,从江、山、天、水等自然景物中选择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既有静景,又有动景;既有远景,又有近景。
D.“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从眼前的具体景物扩展到世间万物,并作了富于哲理的概括,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
3.写出体现上阕写景抒情思路的四个词。
4.对“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大千世界,激起诗人万端思绪: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命运的真正主人呢?
B.面对高而深邃的天空、辽阔无边的大地,诗人焦急地思虑着:中国革命的航船由谁来掌舵呢?
C.通过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达出诗人愤懑不平的心绪。
D.通过对湘江深秋景象的描绘,即景生情,指出了革命的道路曲折不平的道理。
科目:初中语文
从下列句后提供的几个备选词语中选出最恰当的填在句中横线上。
(1)且说鲁达寻思,恐怕店小二赶去________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劝阻、阻拦、拦截)
(2)(范进)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________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踹、踩、踏)
(3)屠户把银子________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拿、攥、握)
(4)母亲一边收拾屋子,一边________着外祖父,这时山米已经睡着了。(责怪、怨恨、埋怨)
科目:初中语文
题型:阅读理解
氦—3——人类未来的新能源&(14分)①氦—3是一种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融合发电燃料。开发利用月球土壤中的氦—3将是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极具潜力的途径之一。②氦—3是氦的同位素,含有两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它有着许多特殊的性质。根据稀释制冷理论,当氦—3和氦—4以一定的比例相混合后,温度可以降低到无限接近绝对零度。在温度达到2.18k以下的时候,液体状态的氦—3还会出现“超流”现象,即没有粘滞性,它甚至可以从盛放的杯子中“爬”出去。然而,当前氦—3最被人重视的特性还是它作为能源的潜力。氦—3可以和氢的同位素氘发生核聚变反应,但是与一般的核聚变反应不同,氦—3在聚变过程中不产生中子,所以放射性小,而且反应过程易于控制,既环保又安全。但是地球上氦—3的储量总共不超过几百公斤,难以满足人类的需要。科学家发现,虽然地球上氦—3的储量非常少,但是在月球上,它的储量却是非常可观的。③氦大部分集中在颗粒小于50微米的富含钛铁矿的月壤中,估计整个月球可提供71.5万吨氦—3。这些氦—3所能产生的电能,相当于1985年美国发电量的4万倍,考虑到月壤的开采、排气、同位素分离和运回地球的成本,氦—3的能源偿还比估计可达250。这个偿还比和铀235生产核燃料(偿还比约20)及地球上煤矿开采(偿还比约16)相比,是相当有利的。此外,从月壤中提取1吨氦—3,还可以得到约6300吨的氢、70吨的氦和1600吨碳。这些副产品对维持月球永久基地来说,也是必需的。俄罗斯科学家加利莫夫认为,每年人类只需发射只到3艘载重100吨的宇宙飞船,从月球上运回的氦—3即可供全人类作为替代能源使用1年,而它的运输费用只相当于目前核能发电的几十分之一。据加利莫夫介绍,如果人类目前就开始着手实从月球开采氦—3的计划,大约30年到40年后,人类将实现月球氦—3的实地开采并将其运回地面,该计划总的费用将在2500亿美元到3000亿美元之间。④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包括中国、以色列、日本、印度等国家在内,人类掀起了新一轮的探月高潮,在这次探月高潮中,氦—3成为世人瞩目的目标。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搭载的探月仪嚣于2004年4月开始初样研制,其中探测月球土壤厚度与元素含量是该探月仪器工作的重要内容。氦—3作为最有潜力的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能源研究的重要课题。(选自《新华文摘》,有改动)【小题1】.为什么说“开发利用月球土壤中的氦—3将是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极具潜力的途径之一”?(3分)【小题2】.本文作者在《神奇的氦—3》一文中曾说:“科学家通过分析从月球上带来来的月壤样品估算,在上亿年的时间里,太阳风为月球带去大约5亿吨氦—3。”这与本文第③段开头画线句所介绍的内容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小题3】.文中大量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试举出一例并说明其作用。(3分)【小题4】.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A.氦—3是含有两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氦的同位素(元素),同时它也是一种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融合发电燃料(物质)。B.作为未来新能源的氦—3,在其聚变过程中不易产生中子并且放射性小,所以它将是一种环保型的新能源。C.从月壤中提取氦—3所得到的副产品可以满足月球永久基地生产和生活的需要。D.由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搭载发射的探月仪器目前已进入对月球土壤厚度与元素含量的初步探测阶段。【小题5】.假若某年后由我国发射的宇宙飞船将氦—3成功运回地面,请你根据本文介绍,用上“月球”“氦—3”“科学家”三个词语(可不考虑先后顺序)写一段话,代表中学生向从事开发利用氦—3能源的科学家表示祝贺或感谢。(3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2012届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八)
题型:现代文阅读
航天技术减缓气候变化(14分)①当今的航天时代,尖端的航天技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笔记本电脑、防抖摄像机、婴儿尿不湿、方便面、真空包装食品、冷光源灯,这些我们生活中的常见品,最初都是应用于航天的高新技术,现在已为普通民众的生活造福。②50多年来,航天技术已经催生了许多有助于改善环境和节能减排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例如,天基卫星导航系统有助于减少海陆空运输工具,尤其是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遥感技术使风力涡轮机的发电效率更高;气象卫星的信息有助于太阳电池阵产生更多的电能。在过去几年中,欧洲航天局(ESA)的航天技术及商业转化中心又推出了一些有助于节能减排的创新产品和创新服务。③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新风力涡轮机的发电量,法国一家公司利用欧洲航天技术转移计划开发出一种专用激光雷达测量仪器,它能测量出距离地面高度上风力发电机所处位置的风速和风向。这种激光雷达技术就是采用了ESA即将在“风神”遥感卫星上所用遥感器的同类技术,而且这家法国公司在起步阶段曾利用ESA商业孵化中心改进激光雷达的性能。目前基于这种航天技术而研发的更多舣器已在100多个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意大利一家公司利用气象卫星数据而开发的名叫太阳卫星的监测系统可以精确预测光伏(太阳能)发电厂的电力输出。这些来自气象卫星的信息用于改进光伏电厂各系统运行状态,并能快速检测出其故障。据估计,这些故障会导致发电量每年减少1O%以上。目前这一检测系统已安装在意大利 的若干光伏发电系统中。④航天技术不但能够为开发可再生能源服务,而且其航天遥感器还可用于减少 工业和采暖锅炉碳排放。这种原先用于航暴器方面的监测技术,现在已被转用于精确控制工业和民用采暖锅炉燃烧状况的监测系统。由于这些锅炉是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因此这种监测系统能够有效减少对环境 有害气体的摊放量,确保锅炉燃烧系统保持最佳燃烧状态,从而达到既减少碳排放,又降低燃料消耗10%~1 5%的目的。这项由ESA航天技术转移计划支持而开发的技术,目前已被德国某公司应用于监测工业锅炉和其他各种民用采暖装置。⑤卫星导航系统也可用于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卫星导航系统通常用于为海陆空交通工具和行人指引道路。而现在又有人发明利用这些卫星导航信息减少汽车燃料消耗和尾气排放。众所周知,汽车行驶中如果反复突然加速和突然刹车减速,会使最环保的汽车也增加汽油消耗。一种名为智能“绿色驾驶系统”的产品,能够综合利用卫星导航信息和路况信息,及时告诉司机何时该加速,何时该减速,何时该保持恒定速度。使车辆始终运行在最节油状态;采用这一系统,预计可节省油耗15%—25%。另一种名叫“伽利略经济驾驶”的节能减排装置,可充分利用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道路地形高度剖面信息来优化车内菜些辅助装置(如发电机、空调和功率操控系统)的操作,从而节省多达到20%的燃料。据估算,如果全欧洲采用上述节能减排装置,每年可节省燃料20亿升,减少50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⑥另外,卫星导航也有助于改变生活方式。要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减少有害气体排放,就必须改变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为此你最好了解你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对全球变暖所产生的影响。英国的一些科研人员正在实施跟踪碳排放足迹计划。这一创新概念有助于人们更多地了解每个人每天碳排放的足迹,鼓励人们改变其出行方式,减少碳排放,从而达到减缓全球变暖的目的。例如,有一种安装在手机上的软件套件,可以根据所搭乘的交通工具及行程距离,计算出出行者的碳排放量,其准确性达到65%。该软件的优点是简便易懂,当你采用步行取代驾车出行时,你会立即看到你为减排所做出的贡献,从而鼓励人们改变生活方式。&&&&&&&&&&&&&&&&&&&&&&&&&&&&&&&&&&&&&&&&&&&&&&&&&&&&&&&&&&&&&&&&&&【小题1】、结合全文,概述航天技术对减缓气候变化有哪些作用?(4分)【小题2】、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说说文中划线句子的作用。(3分)【小题3】、第四段中“由于这些锅炉是排放二氧化碳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一句中的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任选一个加点词作答即可)(3分)【小题4】、阅读下列三则链接材料,联系全文,写出你的探究结果。(4分)材料一: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于-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12月7日起,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在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会议,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次会议试图建立一个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框架,也让很多人对人类当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开始了深刻的反思。材料二:以“畅想绿色未来”为主题的“2010年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于5月3日落下了帷幕。在本次车展上,有95台新能源汽车亮相,众多汽 车商都将推出新近研发的节能、环保车,突出展示近年来新能源及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及推广、节能减排技术的运用等最新成果。材料三:目前,北京市政协向全社会发出“提倡绿色出行、建设绿色北京”的倡议,号召人们选择公交、地铁、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科学合理使用小汽车。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吴老师30日19点直播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余老师30日20点直播unit5第二课时 Section A}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屡禁不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