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我老家,他们对我特别好,自从进了他家,生了宝宝多大可以放老家以后,他们对我和以前都不一样好了,为什么

答案:解析:
  1.一位母亲开家长会的经历 母亲 孩子
  2.文中的母亲是一位懂得教育孩子,富有爱心,能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孩子的人。
  她是用鼓励和宽容的方法来教育孩子的。
  3.(1)难过 (2)痛苦 (3)惊喜
  4.因为在妈妈的教育和鼓励下孩子有了信心,懂得了如何学习。只要有了信心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好。妈妈为孩子的进步而感到高兴。
  5.外貌描写 表现了孩子当时意外的感受和激动的心情,同时是他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语言描写 表现了孩子内心对妈妈的感激的心情。
  6.妈妈的做法是对的。她的谎言实际上是一种善意的谎言,她用这种特殊的方法塑造了孩子的自信心,重新帮助孩子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此题言之成理即可)
请选择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一位母亲与家长会》,完成下题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①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以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有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②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的,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③她怀着喜悦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一个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取这所学校。
  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儿子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1、联系上下文,分析文中三个画线句子分别表现母亲怎样的感受?(各用一个词语或短语回答)
(1)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眼泪来。________
(2)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________
(3)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________
2、你觉得文中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她是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两句话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感情?
(1)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亮光,沮丧的脸一下子舒展开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儿子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应该教育孩子诚实,可文中的妈妈一再对儿子说“谎”,你认为妈妈这样做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题网九年级上语文语文版 语文版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①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个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49名。我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②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一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她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③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一个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已被清华大学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儿子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1.联系上下文,分析文中三个画线句子分别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感受。(各用一个词或短语作答)
(1)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
__________________
(2)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眼泪。
_________________
(3)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
_________________
2.你觉得文中的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她是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
3.听老师说儿子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妈妈为什么不着急,反而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
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教育孩子应该诚实,可文中的妈妈对儿子一再说“谎”,你认为妈妈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月考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①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个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她发现儿子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总在差生行列中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②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一个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已被清华大学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儿子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1.联系上文,分析文中两个画线句子分别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感受(各用一个词或短语作答)①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觉得文中妈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她是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听老师说儿子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妈妈为什么不着急反而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妈妈教育孩子应该诚实,可文中的妈妈对儿子一再说“谎”,你认为妈妈这样做对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期末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母亲:老师都说了些什么?母亲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  “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家的路上,母亲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于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他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母亲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她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母亲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大学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跟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1.本文以_______为线索,通过对母亲三次参加孩子家长会的描写,勾勒出了孩子的成长过 &&&&程,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的母亲形象,歌颂了母爱的伟大。2.“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请解释句中加粗词在文中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母亲的语言质朴感人。请从文中任选一处作简略的品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儿子)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请发挥想象把孩子未说完的话续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赞成文中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吗?如赞成,请简述理由;如不赞成,请为文中的老师提一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家宝宝两岁前后都是我一个人带,有时我在其它地方,他午睡或者早晨起床,就自己出来找我,一点儿动静没有,常常是我被他吓一跳。现在四岁了,一直非常好带。起床没哭闹过。我总是鼓励他,他也一直不怕黑,晚上去不开灯的屋子啥事没有。就是偶尔耍赖会说,_回龙观社区网
《亲子小屋》显示文章详细内容:
等&&&&级:资深长老
经&验&值:3775
魅&力&值:469
龙&&&&币:6204
积&&&&分:3605.7
注册日期:
我家宝宝两岁前后都是我一个人带,有时我在其它地方,他午睡或者早晨起床,就自己出来找我,一点儿动静没有,常常是我被他吓一跳。现在四岁了,一直非常好带。起床没哭闹过。我总是鼓励他,他也一直不怕黑,晚上去不开灯的屋子啥事没有。就是偶尔耍赖会说,
“那我(不)是妈妈生的嘛!”这是他的杀手锏,弄得我是啥脾气都没了
--人之初,性本善
&&此文章已经被查看1376次 &&
&相关文章:
-&(2246字节&阅读:2044次&跟贴:22
-&(阅读:204次& 14:42)
-&(阅读:214次& 14:53)
-&(阅读:226次& 15:03)
-&(阅读:156次& 16:02)
-&(阅读:200次& 16:05)
-&(阅读:115次& 16:07)
-&(阅读:209次& 01:08)
-&(阅读:171次& 16:17)
-&(阅读:239次& 16:22)
-&(阅读:224次& 16:55)
-&(阅读:145次& 13:00)
-&(阅读:154次& 08:30)
-&(阅读:136次& 09:50)
-&(483字节&阅读:280次& 13:06)
-&(103字节&阅读:400次& 13:28)
-&(阅读:184次& 13:31)
-&(阅读:202次& 12:58)
-&(阅读:166次& 13:01)
-&(149字节&阅读:1366次& 13:08)
-&(阅读:138次& 15:33)
-&(阅读:184次& 17:17)
-&(阅读:210次& 12:47)
您必须登录论坛才可以发表文章:
记住密码:
京ICP证040069号 昌公网安备号 法律顾问:Powered by当前位置:&&&
最新发表日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带周岁宝宝回老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