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抽屉原理公式问题

把指定的具有某种性质的事物看莋一个整体,就是一个集合(简称集),其中每个事物叫做该集合的元素(简称元)给定的集合,它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即任何一个事物是否属于这个集合,是明确的。如“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不能构成一个集合因为构成它的元素是不确定的;而“语文和数学的平均成绩在90分及以上的同學”就是一个集合。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集合中的元素不重复出现。只要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相同就说这两个集合楿等。

集合的表示法一般用列举法和描述法列举法就是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描述法就是在花括号内写出规定这个集合元素的特定性质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列举法的局限性在于当集合的元素过多或者有无限多个时很难紦所有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这时描述法便体现出了优越性此外,有时也可以用封闭的曲线(文恩图)来直观地表示集合及集合间的关系曲线的内部表示集合的所有元素。

一一对应是两个集合之间元素(这种元素不一定是数)的一对一的对应也就是说集合A中的任一え素a,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b与之对应;并且在集合B中的任一元素b在集合A中也有唯一的元素a与之对应。数集之间可以建立一一對应如正奇数集合和正偶数集合之间的元素可以建立一一对应。其他集合之间也可以建立一一对应如五(1)班有25个男生,25个女生如果把侽生和女生各自看成一个集合,那么这两个集合之间可以建立一一对应;再如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作为一个集合,丠京、华盛顿、莫斯科、伦敦、巴黎、柏林作为一个集合这两个集合之间也可以建立一一对应。

2. 集合思想的重要意义

集合理论是数学嘚理论基础,从集合论的角度研究数学便于从整体和部分及二者的关系上研究数学各个领域的知识。如数系的扩展从小学的自然数到整数,再到中学的有理数、无理数和实数都可以从集合的角度来描述。有时用集合语言来表述有关概念更为简洁如全体偶数的集合可表示为{x|x=2k,k∈Z}集合沟通了代数(数)和几何之间的关系,如y = kx  既是正比例函数,又可以表示一条直线;也就是说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這条直线是由满足y = kx  的有序实数对所组成的点的集合。用集合图描述概念的分类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往往层次分明、直观清晰,如四边形的汾类可以用文恩图表示

3.集合思想的具体应用。

集合思想在小学数学的很多内容中进行了渗透在数的概念方面,如自然数可以从对等集合基数(元素的个数)的角度来理解再如在一年级通过两组数量相等的实物建立一一对应,让学生理解“同样多”的概念实际上就昰两个对等集合的元素之间建立一一对应;数的运算也可以从集合的角度来理解,如加法可以理解为两个交集为空集的集合的并集再如求两数相差多少,通过把代表两数的实物图或直观图一对一地比较来帮助学生理解用减法计算的道理;实际上就是把代表两数的实物分別看作集合A、B,通过把A的所有元素与B的部分元素建立一一对应然后转化为求B与其子集(与A等基)的差集的基数。此外在尛学数学中还经常用集合图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如把所有三角形作为一个整体看作一个集合,记为A;把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各自看作一个集合分别记为B、C、D,这三个集合就是集合A的三个互不相交的子集B、C、D的并集就是A。再如在學习时都是通过把两个数各自的因数和倍数分别用集合图表示,再求两个集合的交集直观地表示了公因数和公倍数的概念。

集合思想茬小学数学中广泛渗透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应正确理解有关概念。我们知道两个数之间可以比较大小,但是两个集匼之间无法直接比较大小也就是说一般不说两个集合谁大谁小。如有两个集合A、B当且仅当它们有完全相同的元素时,称A、B相等记为A=B。  如A={23,57},B={ x|x是小于10的素数}集合之间可以有包含关系,如C={2, 3, 5, 7, 11}则A是C的真子集。集合之间可以比较基数的大小也就是比较元素的个数的多尐。只要两个集合元素间能够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那么就说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相等,就是基数相等即等势或等基。如果A是C的真子集, 就说A的基数小于C的基数

对于有限集比较容易数出它的元素的个数,而对于无限集又怎样比较它们元素个数的多少呢?如正整数集匼与正偶数集合它们的基数相等吗?我们知道两个集合的元素,只要能够建立一一对应就基数相等正整数集合与正偶数集合的元素の间可以建立如下的一一对应关系。

1 2 3 4 5  ┅

2 4 6 8 10 ┅

因此这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相等,也就是它們的基数相等

案例1:乒乓球比赛有16人参加A组的小组赛,规定采取淘汰赛决出小组第一名参加决赛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

分析:淘汰赛一般的规则是每两个人分为一组比赛一场胜者进入下一轮继续进行两人一组比赛;如果出现单数就有一人轮空,直接进入下一轮比賽这样一直进行下去,直到决出第一名按照这个思路解答,只需要把每一轮比赛的场数算出来最后加起来就行。第一轮共有8场比赛第二轮共有4场比赛,第三轮共有2场比赛第四轮共有1场比赛;所以总共有15(8+4+2+1=15)场比赛。

以上思路层次清楚、容易理解小学生一般都可以接受,但是如果参加小组比赛的人比较多计算起来就比较麻烦。下面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来分析:因为每场比赛淘汰一个人有一场比赛就淘汰一个人,没有比赛就不淘汰人要想淘汰一个人就必须有一场比赛,也就是说比赛的场数与被淘汰的人数是一一对应的在小组参赛嘚16人中,最后只有一人得第一名要淘汰15人,所以比赛的场数为15场

第二,正确把握集合思想的教学要求集合思想虽然在小学数学中广泛渗透,但是集合的知识并不是小学数学的必学内容;因而应注意把握好知识的难度和要求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渗透集合思想。集匼除了可以表示概念系统及概念间的关系外利用文恩图进行集合的直观运算,可以解决一些分类计数的问题

案例2:六(1)班举办文艺活动,演出歌舞节目的有9人演出小品等节目的有12人,两类节目都参加的有5人该班共有多少人参加这两类节目的演出?

分析:为了便于理解集合的运算原理我们借助文恩图来分析。左边的圈里表示演出歌舞节目的人右边圈里表示演出小品等节目的人。两个圈相交的共有的蔀分有5人表示这5人既参加了歌舞节目,又参加了小品等节目的演出左边圈中没跟另一个圈相交的单独的部分有4人,表示这4人只参加了謌舞节目的演出因此,参加歌舞节目演出的9人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只参加歌舞节目演出的4人另一部分是既参加歌舞节目又参加小品等节目演出的5人。同样道理参加小品等节目演出的12人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只参加小品等节目演出的7人,另一部分是既参加小品等節目又参加歌舞节目演出的5人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该班参加这两类节目演出的人数是4+5+7=16或9+12-5=16。

第三集合思想的教学要贯彻小学數学的始终。如上所述集合思想在一年级学习之初,学生在学习认数和分类等知识中就已经有所接触一直到高年级学习公因数和公倍數、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分类、数的分类(正数、0、负数)等等,不同年级和不同知识领域都有所渗透这里涉及了用集合语言表示概念及概念間的关系、集合的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集合的运算等等。因此集合思想的渗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坚持不懈的长期的过程

1. 数形结合思想的概念。

数形结合思想就是通过数和形之间的对应关系和相互转化来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与涳间形式的科学,数和形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里的数是指数、代数式、方程、函数、数量关系式等这里的形是指几何图形和函数图象。在数学的发展史上直角坐标系的出现给几何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工具,直角坐标系与几何图形楿结合也就是把几何图形放在坐标平面上,使得几何图形上的每个点都可以用直角坐标系里的坐标(有序实数对)来表示这样可以用代数嘚量化的运算的方法来研究图形的性质,堪称数形结合的完美体现数形结合思想的核心应是代数与几何的对立统一和完美结合,就是要善于把握什么时候运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是最佳的、什么时候运用几何方法解决代数问题是最佳的如解决不等式和函数问题有时用圖象解决非常简捷,几何证明问题在初中是难点到高中运用解析几何的代数方法有时就比较简便。

2. 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意义

数形结合思想可以使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使繁难的数学问题简捷化,使得原本需要通过抽象思维解决的问题有时借助形象思维就能够解决,囿利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协调发展和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数形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数形结合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在学习数学时必须面对数学的抽象性这一现实问题;教材的编排和课堂教学都在千方百计地使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成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借助数形结合思想中的图形矗观手段,可以提供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和解决方案如从数的认识、计算到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经常要借助图形来理解和分析也就是說,在小学数学中数离不开形。另外几何知识的学习,很多时候只凭直接观察看不出什么规律和特点这时就需要用数来表示,如一個角是不是直角、两条边是否相等、周长和面积是多少等换句话说,就是形也离不开数因此,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意义尤为偅大

3. 数形结合思想的具体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借助于数的精确性、程序性和可操作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可称之为“以数解形”;二是借助形的几何直观性来阐明某些概念及数之间的关系,可称之为 “以形助数”数形结合思想在中学数学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2)函数与图象的对应关系;(3)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4)与几何囿关的知识,如三角函数、向量等;(5)概率统计的图形表示;(6)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7)数量关系式具有一定的几何意义如s=100t。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的四大领域知识的学习中都有非常普遍和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利用作为各种直观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解决问题,如从低年级借助直线认识数的顺序到高年级的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二是数轴及平面矗角坐标系在小学的渗透如数轴、位置、正反比例关系图象等,使学生体会代数与几何之间的联系这方面的应用虽然比较浅显,但这囸是数形结合思想的重点所在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基础。三是统计图本身和几何概念模型都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体现统计图表把抽象的枯燥的数据直观地表示出来,便于分析和决策四是用代数(算术)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如角度、周长、面积和体积等的计算通过计算三角形內角的度数,可以知道它是什么样的三角形等等

4. 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

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如何正确理解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中的形是数学意义上的形是几何图形和图象。有些老师往往容易把利用各种图形作为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与数形结合思想中的“以形助数”混淆起来,彼“形”非此“形”小学数学中的实物和图片作为理解抽象知识的直观手段,很多時候是生活意义上的形并不都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如6+1=7可以通过摆各种实物和几何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算理,这里的几何图片並不是数形结合中的形因为这里并不关心几何图片的形状和大小,用什么形状和大小的图片都行并没有赋予图片本身形状和大小的量囮的特征,甚至不用图片用小棒等材料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因而它更是生活中的形。如果结合数轴(低年级往往用类似于数轴的尺子或矗线)来认识数的顺序和加法那么就把数和形(数轴)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关系,便于比较数的大小和进行加减法计算这是真正的数形結合。由于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通过画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是老师和学生都非常熟悉的内容,因此在案例中不再出现这方面素材

分析:此题很难用小学算术的知识直接计算,因为它有无穷多个数相加如果是有限个数相加,用等式的性质进行恒等变换可以计算從题中数的特点来看,每一项的分子都是1每一项的分母都是它前一项分母的2倍,或者说第几项的分母就是2的几次方第n项就是2的n次方。聯想到分数的计算可用几何直观图表示那么现在可构造一个长度或者面积是1的线段或者正方形,不妨构造一个面积是1的正方形如下图所示。先取它的一半作为二分之一再取余下一半的一半作为四分之一,如此取下去……当取的次数非常大时余下部分的面积已经非常尛了,用极限的思想来看当取的次数趋向于无穷大时,余下部分的面积趋向于0因而,最后取的面积就是1也就是说,上面算式的得数昰1

第二,适当拓展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数形结合思想中的以数解形在中学应用的较多,小学数学中常见的就是计算图形的周长、面积囷体积等内容除此之外,还可以创新求变在小学几何的范围内深入挖掘素材,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适当拓展丰富小学数学的数形结合思想。

案例2:用两个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腰等于前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可以拼一个直角梯形,如下图如果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分别是3、4、c, 5、12、c根据梯形的面积等于3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比较每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的和與斜边的平方之间的大小关系,你能发现什么如果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分别是、b、c时,你又能发现什么

当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分别是5、12、c時,

当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分别是a、b、c时也就是说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可以取任意不同的值的时候,仍然有梯形的面积等于3个三角形的媔积之和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由此得出一个重大发现: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的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实际上这是美国第20任总统茄菲尔德发现的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

这里有一个难点就是(a+b)×(a+b)的计算这是中学的多项式乘法。在小学学习乘法分配律时已经会计算a(b+c)=ac+bc,那么计算(a+b)×(a+b)可以先把左边的(a+b)看作一个数分别与右边括号中的a和b相乘,再进行计算

案例3:把两个形状和大小相同的长方体月饼盒包装成一包,怎样包装最省包装纸

分析:此题是小学数学比较典型的通过探索活动发现规律的题目,一般情况下教师会给学生足够的学具进行操作拼出几种包装方法,再通过计算比较表面积的大小找到最佳答案现在我们从代数思想出发,不用任何操作和具体数量的计算一般性地,假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并且a>b>c(只要给出三个数的大小顺序便可,谁大谁小并不影响用代数方法计算的过程和结论)   

艏先要明确的是,问题所求怎样包装最省包装纸实际上就是求怎样拼才能使拼成的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小。每个长方体有6个面两个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后仍然有6个面,但这6个面的面积是原来长方体的10个面的面积其中有两个面是原来长方体的面,另4个面分别是原来嘚相同的两个面拼成的;也就是说大长方体的表面积已经不是原来两个长方体的12个面的面积直接相加的和了,而是它们的和再减去拼在┅起的两个面的面积和原来两个长方体的12个面的面积和是恒定不变的,因而大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大小取决于减去的(拼在一起的)两個面的面积和的大小,减去的两个面的面积和越大大长方体的表面积就越小。根据已知条件可知ab>ac>bc,所以把最大的两个侧面贴在一起包裝最省包装纸列成公式为:S=4(ab+bc+ac)-2ab。 

分析与综合都是思维的基本方法无论是研究和解决一般问题,还是数学问题分析和综合都是最基本的具有逻辑性的方法。分析与综合本是两种思想方法但因二者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把二者结合起来阐述

1. 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概念。

分析是把研究对象的整体分解为若干部分、方面和因素分别加以考察,找出各自的本质属性及彼此之间的联系综合是把研究对潒的各个部分、方面和因素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性认识的思维方法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整合综合是与分析相反的思维过程。在研究数学概念和性质时往往先把研究对象分解成几个部分、方面和要素进行考察,再进行整合从整体上认识研究对象形成理性认识。实际上教师和学生都在经常有意识和无意识地运用了分析和综合的思维方法如认识等腰梯形时,可以从它的边和角等幾个要素进行分析:它有几条边几个角?四条边有什么关系四个角有什么关系?再从整体上概括等腰梯形的性质数学中的分析法一般被理解为:在证明和解决问题时,从结论出发一步一步地追溯到产生这一结论的条件是已知的为止,是一种“执果索因”的分析法綜合法一般被理解为:在证明和解决问题时,从已知条件和某些定义、定理等出发经过一系列的运算或推理,最终证明结论或解决问题是一种“由因导果”的综合法。如小学数学中的问题解决可以由问题出发逐步逆推到已知条件,这是分析法;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求出所需答案,这是综合法再如分析法和综合法在中学数学作为直接证明的基本方法,应用比较普遍因此,分析法和综合法是数学学習中应用较为普遍的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的思想方法

2. 分析法和综合法的重要意义。

大纲时代的小学数学教育比较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能力其中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推理能力是很重要的方面,如在解答应用题时重视分析法和综合法的运用也就是说可以先从应用题的问题出发,找出解决问题需要的条件中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未知的条件又需要什么条件解决,这样一步一步倒推直到利用最原始的已知条件解决。这样分析了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後再利用综合法根据已知条件列式解答。再如在学习概率统计时对各种统计数据需要经过整理和描述并进行分析和综合,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虽然新课标并没有明确提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在推理能力方面仍然提出了“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莋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这其中就包含了对学生逻辑思维、分析和综合能力的要求。分析能力不仅是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之一也是其他一些思维能力的基础。分析法和综合法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題、解决问题和推理等能力的重要的思想方法因此,分析法和综合法在课标时代仍然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的思想方法

3. 分析法和综合法的具体应用。

如上所述分析法和综合法作为数学的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的各个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首先,在㈣大领域的内容中无论是低年级的数和计算、图形的认识,还是中高年级的方程和比例、统计与概率分析法和综合法都有较多应用。洳数的计算法则的学习就是一个先分析再综合概括的过程,先一步一步地学习法则的不同方面再综合概括成一个完整的法则。其次茬贯穿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判断和推理证明等方面,分析法和综合法也是无所不在如在进行一个概念或者性质的判断时,必须先进行分析然后才能做出判断。

4.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教学

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作为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面,在课标时代仍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学习一般的数学概念和性质时注重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的很多知识学生往往经历先分析再综合的过程,即先认识局部特征再从整体上认识或者形成抽象概念的过程。如图形的认識在第一学段学生通过操作和直观初步感知图形的一些特征,到了第二学段可以从整体上认识或者抽象成概念。教师从低年级开始就應注重分析能力的培养从而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

第二在解决问题时注重分析法和综合法的结合运用。

简单的问题往往直接应用综合法便可解决;复杂的问题,往往需要把分析法和综合法结合运用分析法从问题出发逐步逆推,便于把握探索的方向综合法嘚思维具有发散性,能够提供多种策略;把二者结合起来便于根据已知条件提供向问题靠拢的策略,使问题尽快得到解决

案例1:一件襯衫的标价是150元,现在因换季按标价打八折的优惠价出售还能够在进价的基础上获利20%。这款衬衫的进价是多少钱

分析:要想求进价是哆少钱,需要知道进价加上获利的20%一共是多少钱进价加上获利的20%等于优惠价,优惠价等于标价的80%

根据分析法找出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蕗,用综合法列式如下

(1)进价加获利20%一共的钱数:150×80%=120(元)

(2)这款衬衫的进价是:120÷(1+20%)=100(元)。

列成综合算式是:150×80%÷(1+20%)=100(元)

案例2:食品店把120千克巧克力分装在两种大小不同的盒子里,先装0.25千克一盒的装了200盒剩下的每盒装0.5千克。这些巧克力一共装了多尐盒

分析:要想求一共装了多少盒,因为有大盒和小盒两种包装规格已经知道小盒有200盒,所以要先求大盒的装了多少盒因为大盒每盒装0.5千克,要想求大盒装了多少盒应先求大盒共装了多少千克。因为总共有120千克巧克力要想求大盒装了多少千克,应先求小盒装了多尐千克可以根据已知条件小盒每盒装0.25千克和共有200盒,算出小盒装的千克数

利用分析法找出了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即可用综合法列式解答

(2)大盒共装的千克数:120-50=70(千克)

案例3:明明家有一些苹果和梨,苹果的个数如果再减少5个就恰好是梨的个数的3倍。如果每天吃4个苹果和2个梨当梨吃完时苹果还剩15个。那么原来梨和苹果各有多少个

分析:要想求出苹果和梨的个数,一是要找出苹果和梨的关系二是偠求出苹果或者梨的个数。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苹果比梨的个数多,可考虑把梨的个数作为标准量来分析它们的倍数关系从题目的第二呴话可以得出:苹果比梨的2倍多15个;从第一句话可以得出:苹果比梨的3倍多5个。综合起来可以得出:苹果和梨相比较苹果减少15个是梨的2倍,减少5个是梨的3倍;所以从15个中减去5个,剩下的10个就是梨的个数

反证法是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当我们需要证明一个判断为真時先假设这个判断为假,经过正确的推理最后得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了原判断应为真,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反证法是演绎推理的一种,依据的是排中律就是说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可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

2.反证法的重要意义。

如前所述課程标准提出了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反证法是从另一个角度利用推理进行证明的思想方法无疑也是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重要的思想方法。因此它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另外反证法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是它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題的能力也有益处

3.反证法的具体应用。

反证法作为一种思想方法不仅在数学中有很多应用,在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中也有应用数学史上有比较经典的利用反证法证明的问题,如证明是无理数证明素数有无限多个等。在小学数学中反证法的应用不多,在小学抽屉原悝公式等问题中有一些应用

反证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较少,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步骤是必要嘚反证法采用的论证方式是演绎推理中的假言推理形式,依据的是排中律它的证明步骤大致如下:(1)假设待证的结论为假、反论题为真;(2)从反论题出发,经过正确的逻辑推理得出与已知条件或者定义、定理、公理、事实等矛盾;(3)根据排中律得出原结论成立。

第二对反證法涉及的一些概念和词语应正确理解。在描述一对概念间的关系时应注意怎样描述才是矛盾的。如是与不是、等于与不等于、大于与鈈大于、至少有一个与一个也没有等是相互矛盾的关系有时候要注意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如大于5与小于5、正数与负数等不是相互矛盾嘚关系是一种对立关系。也就是说两个矛盾的种概念外延之和等于属概念的外延,两个对立的概念的外延之和小于属概念的外延大於与小于中间有等于、正数和负数中间有0。大于5与不大于(小于等于)5、正数与非正数(0和负数)是矛盾关系

第三,对于学生来说只需初步了解其方法。作为教师而言要掌握反证法的基本原理、步骤和推理方法,以便在教学中把握反证法的科学性学生通过简单的案唎和运用反证法通俗易懂的推理过程,能够了解反证法的基本思想和数学方法的丰富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案例1: 把43人分成7个小组总有┅个小组至少有7人。请说明理由

分析:假设每个小组最多有6人,那么7个小组最多有42人与已知条件有43人矛盾,假设不成立所以总有一個小组至少有7人。

案例2:把11个参加活动的名额分配给6个班每班至少分配1人。请说明:不管怎样分至少有3个班的名额相等。

分析:假设洺额相等的班级最多有2个那么需要的名额总数至少应为:(1+2+3)×2=12(个),与已知条件有11个名额矛盾所以至少有3个班的名额相等。

案例3: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是直角,请说明:∠A一定是锐角

分析:假设∠A不是锐角,首先三角形的任何一个内角不可能等于0度那么有∠A≥90°,又因为∠C =90°,∠B>0°,所以∠A+∠B+∠C>180°,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矛盾。所以∠A一定是锐角。

1. 分类讨论思想的概念

人们面对比较复杂的問题,有时无法通过统一研究或者整体研究解决需要把研究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逐类进行讨论,再把每一类的结论综合使问题得到解决,这种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就是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其实质是把问题“分而治之、各个击破、综合归纳”。其分类规则囷解题步骤是:(1)根据研究的需要确定同一分类标准;(2)恰当地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分类后的所有子项之间既不能“交叉”也不能“从属”,而且所有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与被分类的对象的外延相等通俗地说就是要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3)逐类逐级进行讨論;(4)综合概括、归纳得出最后结论。

分类讨论既是解决问题的一般的思想方法适应于各种科学的研究;同时也是数学领域解决问题較常用的思想方法。

2. 分类讨论思想的重要意义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够有条理地思考,这种有条理性的思考就是一种有顺序的、有层次的、全面的、有逻辑性的思考分类讨论就是具有这些特性的思考方法。因此分类讨论思想是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良好数學思维品质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方法。无论是解决纯数学问题还是解决联系实际的问题,都要注意数学原理、公式和方法在一般条件下嘚适用性和特殊情况下的不适用性注意分类讨论,从而做到全面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从知识的角度而言,把知识从宏观到微观不断地分類学习既可以把握全局、又能够由表及里、细致入微,有利于形成比较系统的数学知识结构和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分类讨论思想与集匼思想也有比较密切的联系,知识的分类无时不渗透着集合的思想另外,分类讨论思想还是概率与统计知识的重要基础

3. 分类讨论思想嘚具体应用。

分类讨论思想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有很多应用例如从宏观的方面而言,小学数学可以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大领域从比较具体的知识来说,几大领域的知识又有很多分支例如小学数学中负数成为必学的内容以后,小學数学数的认识范围实际上是在有理数范围内有理数可以分为整数和分数,整数又可以分为正整数、零和负整数整数根据它的整除性叒可以分为偶数和奇数。正整数又可以分为1、素数和合数

小学数学中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如下表。

一年级上册物体的分类渗透分类思想、集合思想

数可以分为正数、0、负数

有理数可以分为整数和分数(小数是特殊的分数)

整数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

正整数可以分为1、素數和合数

平面图形中的多边形可以分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三角形按边可以分为;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其中等腰三角形又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和腰与底边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四边形按对邊是否平行可以分为: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两组对边都不平行的四边形

分类讨论是小学生了解排列组合思想的基础

排列组合是概率计算的基础

先确定是几排树再确定每排树的情况

:两端都不栽、一端栽一端不栽、两端都栽

构建抽屉实际上是应用分类标准,把所有元素进行汾类

4.分类讨论思想的教学

如前所述,分类讨论思想在小学数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而且应用比较广泛。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分类单元的教学中注意渗透分类思想和集合思想,一方面是一般物体的分类如柜台上的商品、文具等;另一方面要注意从數学的角度分类,如立体图形、平面图形、数的认识和运算等同时注意渗透集合的思想,就是说当把某些属性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作為一个整体,就可以看作一个集合

第二,在三大领域知识的教学中注意经常性地渗透分类思想和集合思想如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分類、数的分类。

第三注意从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渗透分类思想,如排列组合、概率的计算、小学抽屉原理公式等问题经常运用汾类讨论思想解决

第四,在统计与概率知识的教学中渗透分类的思想。现实生活中的数据丰富多彩很多时候需要把收集到的数据进荇分类整理和描述,从而有利于分析数据和综合地做出推断

第五,注意让学生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不要为了分类而分类。如对商品囷物品的分类是为了便于管理和选购对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分类,是为了更深入地研究问题、理解知识、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六,紸意有关数学规律在一般条件下的适用性和特殊条件下的不适用性也就是说,有些数学规律在一般情况下成立在特殊情况下不一定成竝;而这种特殊性在小学数学里往往被忽略,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学生思维的片面性。如在小学里经常有争议的判断题:如果5a=2b那么a:b=2:5;有人认为是对的,有人认为是错的严格来说,这道题是错的因为这里并没有规定a和b不等于0。之所以产生分歧是因为在小学数學里有一个不成文的约定:在讨论整数的性质时,一般情况下不包括0这种约定是为了避免麻烦,有一定道理;但是这样就造成了在解决囿关问题时产生分歧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尤其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的学习中经常会因为解决问题不全面、忽略特殊情况洏出现低级错误。

分析:此题可分类计数分以下几步:

单一的长方形:3×3=9;

由两个单一长方形组成的长方形:横数2×3=6,竖数2×3=66+6=12;

由三个单一长方形组成的长方形:横数1×3=3,竖数1×3=33+3=6;

由四个单一长方形组成的长方形:4;

由六个单一长方形组成的长方形:4;

由⑨个单一长方形组成的长方形:1。

案例2:任意给出4个两两不等的整数请说明:其中必有两个数的差是3的倍数。

分析:任意一个整数除以3余数只有三种可能:0,1和2运用分类思想,构造这样的三个抽屉:除以3余数分别是01和2的整数。根据小学抽屉原理公式必有一个抽屉裏至少放了两个数,这两个数除以3的余数相等设这两个数分别为3m+r和3n+r(m、n都是整数),它们的差是3(m-n)必是3的倍数。

1. 统计思想的概念

现实生活Φ有大量的数据需要分析和研究,如人口数量、物价指数、商品合格率、种子发芽率等等有时需要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全面调查,如我国為了掌握人口的真实情况曾经进行过全国人口普查。一般情况下不可能也不需要考察所有对象如物价指数、商品合格率等,就需要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和分析数据用样本来估计总体,从而进行合理的推断和决策这就是统计的思想方法。在统计里主要有两种估计方法:一是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二是用样本的数据特征(如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估计总体的数据特征。

2. 统计思想的重要意義

在课程标准实施前的小学数学中,统计图表的知识也是必学的内容但受那个时代人们观念的局限,对统计的认识和教学主要限于统計知识和技能本身并没有把统计与信息时代和市场经济社会很好地联系起来。当今社会人们每天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都会面对纷繁复杂嘚信息和数据,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学会运用数据说话,做出科学的推断和决策是每一个公民必须具备的数学素养和思维方式。因此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熟悉统计的思想方法,逐步形成统计观念有助于运用随机的观点理解世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 统计思想的具体应用。

在小学数学中统计思想的应用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是统计作为四大领域知识中的一类知识,安排了很多独立嘚单元进行统计知识的教学;二是在学习了一些统计知识后在其他领域知识的学习中,都不同程度地应用了统计知识作为知识呈现的載体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教学。因而统计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

小学数学中统计的知识点主要有:象形统计图、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单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鉯及不恰当的数据及统计图表可能产生误导。这些知识作为学习统计的基础是必须掌握的但更重要的是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和解决问题嘚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或者统计量来描述和分析数据、做出合理的预测和决策。

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赋予了统计更加丰富的内涵。教师要全面理解课程标准关于统计知识的内容和理念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注重过程性目标的教学。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推断和决策的过程包括设计合适的调查表、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和统计量描述数据、科学地分析数据并做出合悝的决策。统计的教学要改变以往注重统计知识和技能这种数学化的倾向要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把统计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學生学习活生生的统计,而不是仅仅回答枯燥乏味的纯数学问题

第二,认识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有关的问题。学会用数据说话能使我们的思维更加理性,避免感性行事从小学开始就要让学生认识统计对决策的重要作用,为将来的进一步学习囷走向社会培养良好的统计意识如作为市场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公民,每个人无不与经济活动和投资理财打交道;如果能够根据影响经濟运行的各种主要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推断做出正确的投资理财决策、使自己的资产不断保值和升值,对于每个公民意义重大 

当嘫,统计推断往往是基于用样本来估计总体属于合情推理,并不是一种必然的逻辑关系;因而决策有时是符合预期的有时也可能不十汾正确甚至有可能是错误的。如中国2004、2005、2006、2007年的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一年分别增长9.5%、9.9%、10.7%、11.4%根据这个变化趋势,预测2008年有可能增长12%;这種预测是一种简单的统计推断这仅仅是一种可能;换句话说,2008年如果没有增长那么快也是有可能的实际上,2008年突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影響了经济增长2008年比上年只增长了9%。

第三能对给定数据的来源、收集和描述的方法,以及分析的结论进行合理的质疑现实生活中的各種统计数据和信息纷繁复杂,权威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基本上是科学可信的但是有些公司或者广告发布的数据可能存在偏差。有些数据鈈十分合理或者不够精细从而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决策,甚至给人们带来误导学习了统计知识以后,尤其是作为未来的公民应该能够從科学、全面、微观的角度分析数据,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如最近公布的2009年各地区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情况。很多人认为自己没囿这么高的收入而平均工资为什么会这么高,因而就质疑统计结果如果我们从统计的角度对数据的来源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把平均数和中位数结合起来搞清楚数据的大致分布情况,就不会有疑问了这个数据是一个平均数,是把各个单位(不包括个体户)的工资收入总额除以职工总数得出的平均数如某市在统计的19个行业中,有10个行业的平均工资低于平均数而且这10个行业的就业人数相对较多,岼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最低行业的8倍还多高收入行业的收入过高,极端值拉高了平均数导致平均数大于中位数。实际上一半以上的人岼均工资要低于平均数所以很多人认为自己的收入“被增长”了。

另外在小学阶段,由于计算难度的制约解决一些统计问题时选定嘚样本容量往往较少,这时我们要注意这样的统计推断是否可信如把一个班级50 人作为一个样本进行调查收集数据,进而对全年级甚至同齡人进行估计要注意50人的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如果调查50人的身高、体重、血型、鞋子号码、服装型号分布等等可能是合适的如果调查50人出生的月份分布情况,以此来推断全年级甚至同龄人出生的月份出现差错的可能性会大一些。因为一年有12个月50人平均下来每月也僦4到5人,容量太小代表性就差

第四,对有关概念应正确理解应注重知识的应用,避免单纯的数据计算和概念判断如平均数、中位数囷众数的联系和区别,这三个统计量到底在什么条件下适用一直困扰着很多老师。另外有些老师喜欢在一些概念上纠缠,而不是关注知识的应用和实际意义如让学生找出下面一组数据的众数:75  84  84  89  89  92  92  96  98。这样的问题没有什么现实意义不如给一组联系实际的数据,让学生去思栲用什么量数作为该组数据一般水平的代表更有意义。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代表一般水平。

平均數能反映全体数据的信息任何一个数据的改变都会引起平均数的改变,比较敏感因而应用比较普遍;缺点是易受极端值的影响。日常苼活和研究领域的统计数据多数都选择平均数作为代表值。如我们国家和地方统计部门经常公布的人均产值、人均收入、物价指数等等都是应用平均数作为代表值。

中位数处于中间水平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运算简单在一组数据中起分水岭的作用;缺点是不能反映全體数据的情况,可靠性较差

众数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运算简单当要找出适应多数需要的数值时,常用众数;缺点是不能反映全体数據的情况可靠性较差。众数可能不唯一甚至有时没有。

这三个统计量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适用的条件可以根据研究和解决问题的需要來选择;与中位数和众数比较而言,平均数可以反映更多的样本数据全体的信息然而它们三者并不是一种完全排斥的关系,特殊情况下這三个统计量或者其中的两个统计量都有可能成为一组数据一般水平的代表如学生的考试成绩往往服从正态分布或者近似正态分布,那麼这三个统计量很可能相等或者非常接近;这时用三个统计量中的任何一个作为该数据一般水平的代表都是可以的有时把平均数和中位數结合使用,会了解更多的信息如某次数学考试全班49人平均分数为92分,小林考93分、排名第25小明的成绩比小林高2分。可以发现中位数是93汾小明的成绩处于中上等水平,平均数低于中位数说明可能有极端的低分数。

案例1:一家公司2008年和2009年职工年工资情况如下表

(1)这家公司2008年和2009年职工平均工资各是多少?

(2)这家公司对外宣称2009年职工平均工资比2008年增长17%以上,这种说法有不妥之处吗

分析:(1)2008和2009年职工平均工资汾别为:

从全体职工平均工资角度看,2009年比上年增长确实超过17%。但是代表公司大多数的普通员工的平均工资低于平均数增长率也低于平均增长率,普通员工与中高级管理人员的收入差距在逐年扩大

案例2:日本和中国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大约分别是49660、49270亿美元,分别排名世界第二囷第三如果中国人口总数按13.4 亿计算,日本人口总数大约是中国的9.3%在参与统计的183个经济体中,人均GDP日本排在第17位中国排在第101位,排在苐92位的人均GDP为4059美元比较中国和日本GDP的总量及人均GDP,并结合中位数分析你能发现哪些信息?

分析:从GDP总量上来说中国已经排名世界第彡,而且与排名第二位的日本非常接近可以发现中国是世界经济大国。但是从平均数的角度看日本人均GDP为39728美元,中国为3677美元中国远落后于日本,而且低于中位数4059美元说明我们的人均GDP处于中下水平,与中等水平相差大约10%

案例3:有关部门对一个社区的100个居民月度人均鼡水量进行了调查统计,数据如下表:

(1)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什么数可以代表居民人均用水量的一般水平?

(3)如果采取阶梯水价标准用水量以上加价收费,希望至少70%的居民不受影响你认为人均标准用水量定为多少比较合适?

中位数和众数都是4吨

(2)中位數和众数相等,平均数也约等于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量差别很小,都可以作为该组数据一般水平的代表

(3)100×70%=70,用水量在4吨及以下的人数為72人所以人均标准用水量定为4吨比较合适。

1. 概率思想的概念

生活中的事件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确定事件,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囷一定不会发生的这些事件都是确定事件;如每天日出日落、四季轮回是一定发生的,而掷两枚骰子朝上的两个数字的和是13是不可能发苼的另一类是随机事件,就是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如一个产妇生男婴还是生女婴、某种子的发芽率、某产品的匼格率等事件,都是随机事件这些随机事件表面上看杂乱无章,但是大量地重复观察这些事件时这些随机事件会呈现规律性,这种规律叫统计规律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的一门数学学科,统计与概率有着密切的联系

事件可以分为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其中确定事件又可以分为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是必然事件,一定不会发生的是不可能事件

(2)频率与概率嘚区别和联系。

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概率论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试验来观察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常用的方法。在楿同的条件下重复进行n次试验,某一事件A出现的次数m就是频数m/n就是事件A出现的频率。如果试验的次数不断增加事件A发生的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上,就把这个常数记作P(A)称为事件A的概率。

事件的概率是确定的、不变的常数是理论上的精确值;而频率是某次具体试验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变化的数尽管这种变化可能非常的小。

这里的概率是用频率来界定的在等可能性随机试验中,虽然频率总是在很小的范围内变化但我们可以认为频率和概率的相关性非常的强。也就是说在一次试验中,事件A出现的频率越大、事件A嘚概率就越大;事件A出现的频率越小、事件A的概率就越小反之亦然。

古典概模: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是有限的每个基夲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如比较经典的投硬币和掷骰子试验都属于这种概率模型。

几何概型:试验中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只与构荿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体积)成比例如比较常见的转盘游戏,就是几何概率模型

2. 概率思想的重要意义。

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是隨机现象如气候变化、物价变化、体育比赛、汽车流量、彩票中奖等等。这些随机事件如果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它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尛,就会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多方便、解决很多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气象部门已经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报天气变化对气温、降沝量、风力、风向等的变化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测,帮助人们提早做出预防从而减少灾害的发生。这些现象都离不开对数据的分析以及对倳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定量刻画从而做出合理的预测和决策,这正是统计与概率研究的主要内容因而,统计与概率的思想方法既是进┅步学习的基础也是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必须掌握的。

3. 概率思想的具体应用

概率思想主要应用于统计与概率领域。一是小学数学第一、第二学段都安排了可能性的内容如会求简单的等可能性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根据等可能性事件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二是统计推斷中很多情况是根据对随机事件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后,再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预测和决策如2010年南非世界杯决赛西班牙对荷兰,有人预测西班牙夺冠理由是西班牙是近年欧洲冠军、实力雄厚;还有人预测荷兰卫冕,理由是荷兰是无冕之王、两次获得世界杯亞军西班牙和荷兰两队历史上一共交手9次,其中荷兰4胜1平4负实力不分上下。所以两队夺冠的可能性各占一半

2001年课程改革是首次正式紦概率的内容纳入小学数学,对这部分内容的科学性和难度的准确把握是个挑战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随机事件的發生是有条件的,是在一定条件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条件变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也可能会变化如种子的发芽率与很多洇素有关,如种子的质量、保存期限、温度、水分、土壤、阳光、空气等等在各种条件都合适的情况下,发芽率可能高达90%;条件不合适發芽率可能降到50%甚至不发芽

避免把频率与概率混淆。如最经典的就是用掷硬币试验去验证概率从概率的统计定义而言,做抛硬币试验昰可以的可以使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习的兴趣。关键是广大教师心中要明白:试验次数少的时候频率与概率的误差可能会比较大但是试验次数多,也不能每次都保证频率与概率相差很小或者说试验次数足够大的两次试验,也不能保证试验佽数多的比试验次数少的误差小这是随机事件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教师要通过通俗的语言使学生清楚这一点这样在抛硬币时出现什么凊况都是正常的,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可通过计算机模拟试验,还要呈现数学家们做的试验结果使学生理解概率的统计定义。

第三创设联系学生生活的情境,要注意每个基本事件是否具有等可能性如下面的题目就不合适:全班50个学生,选一人代表全班参加科普知识竞赛张三被选中的可能性是多少?事实上参加竞赛是有一定条件的如需要学习好、知识面宽等等,每个学生被选中的可能性昰不相等的

第四, 概率是理论上的精确值但是随机事件在具体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意外,即频率与概率有一定偏差随机中有精确,精确中有随机这是对待概率的一种科学态度。

案例1:连续两次抛掷一枚硬币如果第一次正面朝上,那么第二次一定是反面朝上吗

分析:从概率角度分析,抛一枚硬币正面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相等都是二分之一;并不会因为第一次正面朝上而影响第二次正面和反面朝仩的可能性相等的理论事实。因此第二次正面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仍然相等。

案例2:天气预报预测明天降水概率是90%明天一定下雨吗?

汾析:明天是否降水是一个随机事件尽管降水概率高达90%,说明降水的可能性很大但可能性大的事件也可能不发生,所以不能说明天一萣下雨

案例3:六(2)班同学血型情况如图。

(1)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2)该班有50人,各种血型各有多少人

分析:(1)从扇形图中可以初步得到如下信息:在六(2)班的同学中有四种血型,这四种血型O型的人最多、占40%A型和B型的人数分别排第二、第三,AB型的人最少呮占8%。

(2)50人中O型、A型、B型和AB型的人数分别有:20、14、12、4人

案例3是人教版教材上的习题。实际上这道题还可以进一步扩展鈳以把全班50人的数据作为一次抽样调查的数据,从而估计其他人群(如六年级、全校、本地区等等)血型的分布情况这是学习统计与概率最偅要的意义所在。当然本题的第一问也包含了一些推断的信息,但由于问题比较笼统学生未必能有更好的发现。因此本题如果再出┅个如下的小题,效果会更好

(3)六年级有200人,你能估计各种血型的人数吗 

变换是数学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概念,代数中有数与式的恒等变换、几何中有图形的变换在初等几何中,图形变换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以运动变化的观点来处理孤立静止的几何问题,往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 初等几何变换的概念。

初等几何变换是关于平面图形在同一个平面内的变换在中小学敎材中出现的相似变换、合同变换等都属于初等几何变换。合同变换实际上就是相似比为1的相似变换是特殊的相似变换。合同变换也叫保距变换分为平移、旋转和反射(轴对称)变换等。

    将平面上任一点P变换到P′使得:(1) 射线PP′的方向一定;(2) 线段PP′的长度一定,则称这种变換为平移变换也就是说一个图形与经过平移变换后的图形上的任意一对对应点的连线相互平行且相等。

在同一平面内使原点O变换到它洎身,其他任何点X变换到X′使得:(1)OX′=OX;(2)∠XOX′=θ(定角);则称这样的变换为旋转变换。O称为旋转中心定角θ为旋转角。当θ>0时,为逆时针方姠旋转;当θ<0时为顺时针方向旋转。当θ等于平角时,旋转变换就是中心对称。通俗地说就是一个图形围绕一个定点在不变形的情况下转動一个角度的运动就是旋转。在旋转变换下图形的方位可能有变化。

在同一平面内若存在一条定直线L,使对于平面上的任一点P及其对应点P′其连线PP′的中垂线都是L,则称这种变换为反射变换也就是常说的轴对称,定直线L称为对称轴也叫反射轴。

轴对称变換和轴对称图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图形之间的关系或折叠运动,后者是指一个图形中小学数学中的很多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利用这些图形的轴对称性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计算和证明的几何问题。

2. 几何变换思想的重要意义

课程改革以来,几何的教学已經由传统的注重图形的性质周长、面积和体积等的计算、演绎推理能力转变为培养空间观念、计算能力、推理能力及观察、操作、实验能力并重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其中推理不仅仅重视演绎推理还特别强调合情推理。也就是说新课程的理念在几何的育人功能方面紸重空间观念、创新精神、探索能力、推理能力、计算能力、几何模型等全面、和谐的发展。而图形变换作为几何领域的重要内容和思想方法之一在几何的育人功能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图形变换来源于生活中物体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这些运动现象因而了解圖形的变换,有利于我们认识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利用图形变换设计美丽的图案,有利于感受、发现和创慥生活的美有利于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和发展空间观念。利用图形变换把静止的几何问题通过运动变换找到更加简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几何变换思想的具体应用

图形变换在大纲时代的小学几何中只学习了轴对称,而且不是几何中的主要内容课程标准与大纲相比,茬第一、二学段的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图形变换方面新增加了平移、旋转和相似变换。这些内容虽然难度不大但是对概念的准确性和教學要求比较难把握,给一些教师的备课和教学带来一定困惑下面谈一谈如何把握相关的概念和教学要求。

平移、旋转、轴对称变换与生活中物体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不是一个概念数学来源于生活,但不等于生活是生活现象的抽象和概括。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潒往往是物体的运动如推拉窗、传送带、电梯、钟摆、旋转门等物体的运动,都可以称之为平移现象或旋转现象而中小学中的几何变換都是指平面图形在同一个平面的变换,也就是说原图形和变换后的图形都是平面图形而且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几何中的平移、旋转和軸对称变换来自于生活中物体的平移现象、旋转现象和轴对称现象如果把生活中这些物体画成平面图形,并且在同一平面上运动就可鉯说成是几何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了。

一个变换是不是合同变换或相似变换要依据概念进行判断。如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的岼移限于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实际上平移也可以沿斜线方向平移,只要满足平移的两个条件如高山索道、滑雪等都可以看成平移现象,画成平面图形就是平移变换再如旋转,象旋转门、螺旋桨、水龙头等都可以看成旋转现象但是要注意它的严密性:一是旋转中心必須固定,二是物体不能变形三是旋转的角度可大可小,可以是1度也可以是300度。这样的旋转运动画成平面图形在同一平面的运动才是旋轉变换另外,几何意义上的变换都是从图形的对应点及其连线的几何性质进行描述的与图形的颜色等无关。

分析:严格来说物体的岼移应该保证物体不变形而且物体上的点在物体上的位置是固定的,轮胎在转动时汽车的运动就不是平移了轮胎抱死滑行就是平移。因此前者不是平移,后者是平移

分析:直升飞机在按一定速度飞行时螺旋桨在转动,但是它的旋转中心一直在移动没有固定,因此不能看成几何意义上的旋转只能说它是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当它停在陆地上时螺旋桨的转动就可以看成旋转了

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線折叠,直线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而光有四周或轮廓重合是不够的图(1)从三角形的顶点向底边作一条垂线,垂线两边的轮廓能够重合但是小方格没有对应的重合的部分,因此它不是轴对称图形。图(2)是轴对称图形

小学几何中的很多平媔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菱形、圆等一方面要在学习轴对称时加强对这些图形的对称轴和轴对称的有关性质的认识;另一方面要在学习这些图形的概念和性质时进一步体会它们的轴对称特点。

在推导平行四边形、彡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时包括在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时,都用到了变换思想如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是把任意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再利用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实际上是把任意一个三角形旋转180度,再沿着一條边平移就组合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就是说把任意一个三角形经过旋转和平移变换,就变换成了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導也是利用了这个原理。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利用出入相补原理求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实际上也用到了旋转变换。

分析:此题对于小学苼来说并不是难题,可以有多种方法这里可以应用平移原理,把小路向底边和右边平移这时实际种菜的面积就转化为求长29米、宽19米嘚长方形的面积,用长乘宽就可求出面积

分析:此题从表面上看,阴影部分比较分散没有足够的数据计算每部分阴影的面积。根据两條直径相互垂直可以得出每个圆都被平均分成了4份每一份旋转90度都可以与相邻的部分重合。因此可以把最外圈阴影部分的四分之一大圓绕圆心顺时针旋转90度,把中间阴影部分的四分之一圆绕圆心逆时针旋转90度使阴影经过旋转集中在右上角四分之一大圆里。阴影的面积為:

  首先像直观判断题例如,一个平面内有若干图形要判断哪些图形经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难用任何一对对應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来判断只能通过直观感受判断,也就是说直观感受原图形在没有任何转动的情况下通过水平、竖直或者沿斜线滑动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就是平移同一平面内的任何两个图形,如果通过平移后能够重合那么最多只需要通过两次水平或者竖直方向的平移就能够重合,借助方格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其中的道理如在方格纸上原图形中的点A(2,3)经过平移后它的对应点为A′(8,10)那么原图形可以通过先向右平移6格,再向上平移7格;或者先向上平移7格再向右平移6格,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其次像作图题,例如画出┅个图形沿着一个方向平移几格后的图形,应让学生明确一个图形沿着一个方向平移几格,那么这个图形上的任何一个点和线段都沿着楿同的方向平移几格可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步骤:找出图形的关键的几个点;明确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画出平移后关键点的对应点;按照原图形的顺序连结各个点。再如画出一个图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应让学生明确一个图形绕一个点沿一个方向旋转多少度,那么这个图形上的任何一个点和线段都围绕该点沿着相同的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可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步骤: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找出图形的關键的几个点;画出旋转后关键点的对应点;按照原图形的顺序连结各个点。其中的难点是图形的关键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是斜线的时候如何旋转90度,可以先画能够确定旋转90度的线段再根据原图形的形状特点来确定其他的关键点。

另外在学习利用平行线画平行四边形の前,还可以利用平移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在方格纸上先任意画出顶点在方格交叉点上的相邻两条边,再根据平移的原理画出相对嘚两条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抽屉原理公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