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闲居这篇文言文给妻子写信中的沈复妻子是怎样的人

将本文分享到:
童趣原文编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5课,为精读课文。原文如下: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译文我回忆自己年幼的时候,能够张大眼睛直视太阳,也能注意到最细微的事物。(当我)见到微小的事物,必定会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夏天蚊子的嗡嗡声如雷,我暗暗把它们比作成群的白鹤在空中飞舞。我心里这样想,成千上百的蚊子果真变成白鹤了;我抬着头看它们,脖子也因此僵硬了。(我)又留几只蚊子在未染色的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鸣叫,形成“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然就像白鹤在云端飞鸣,因此我高兴得拍手叫好。我常在土墙凹凸不平的地方,花台旁小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来,让身子和花台一样高;聚精会神仔细观察,把丛草比作树林,把虫蚁比作为野兽,把土块凸起的地方比作山丘,把低洼的地方比作山沟,凭着想像在其中游玩,(感到)安适愉快十分满足。有一天,(我)看见两个小虫在草间争斗,便蹲下来观察。兴趣正浓厚(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庞然大物,推倒山压倒树地走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它)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就全被它吞掉了。我那时年纪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大吃一惊。我定了定神,捉住了这只蛤蟆,鞭打蛤蟆,(把它)驱赶别的院子去了。1。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自传体散文)。题目是编者加的。沈复(1763-?)字三白,号梅逸,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2。余:人称代词,我。3。忆:回忆。4。稚:幼小。5。张目:张大眼睛。6。明察秋毫:形容视力好。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7。藐:小。8。细:仔细。9。故:所以10。物外: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以外。11。私:私下里,暗暗地。 12。于:在。13。则:那么,就。14。或:有时。15。项为之强(jiāng):脖子因此变僵了。项:颈,脖颈。强,通“僵”,僵硬的意思。16。素:未染色的。素帐:未染色的帐子。(或白色的帐子)17。徐:慢慢地。18。以:用。19。使:让。20。而:并且。21。作:当做。22。观:景观。23。唳(lì)鸟鸣。24。为之:因此。25。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然,……的样子。26。以……为……:把……比作……。27。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28。兴:兴致。29。。盖:原来30。虾(há)蟆:癞蛤蟆。 在古文中,“虾”相当于“蛤”(但在考试中一般不会出现)31。方:正。 32。鞭:名词动用,用鞭子抽打 33。之:代词,它指虾蟆。34。驱:驱赶。 35。庞然大物:体积庞大的东西(后来引申为外表上强大而实际很虚弱的东西)36。果:果真37。林:森林38。怡然自得: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39。私拟作:(我)暗暗把他们比作。物外之趣的三件事:1。观蚊如鹤: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观蚊成鹤]2。神游“山林”: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3。驱赶蛤蟆: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出自本文的成语:明察秋毫(形容目光敏锐,连最细微的东西都能看清楚。也形容人很精明,能洞察事理。)请登录会员以观全文。
经库史库子库集库专题库
欢迎加入古籍QQ群:,本群只谈古籍,勿论其他。入群请修改群名片为:正在学习或研究的内容.昵称,如:论语.飞翔,杂学.心在远方。
推荐浏览器版本在IE8.0以上,如此可以使用网页最下方工具条记录读古籍笔记,查字典以及反馈文中错漏之处。浏览器版本过低则无法使用。
如要搜索本页,请按 Ctrl+F 打开搜索输入框。
请修改标题和关键词;讨论求助建议包含上下文,以便网友理解。
童趣(沈复)
/article/45084.html
正文中有错误遗漏之处,欢迎指正。请提供错漏处前后数个文字,以便我们快递找到错漏的地方。沈复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案头瓶花不绝的绝是什么意思_百度作业帮
沈复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案头瓶花不绝的绝是什么意思
沈复 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中案头瓶花不绝的绝是什么意思
  原文:  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芸①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②仿而效之.”余曰;“虫踯躅③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作俑④罪过耳⑤.”余曰:“试言之.”曰:“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见者无不称绝.求之闺中,今恐未必有此会心者矣.  译文:  我的居室休闲,案头瓶花许多,陈芸(作者的妻子)说:“这样插花,能表现花在风晴雨露中各种姿态风韵,可谓精妙入神.然而画卷中也有草木与昆虫共同相处的方法,你何不仿效一下?”我说:“小昆虫徘徊不定,怎么仿效?”陈芸说:“我倒有个方法,恐怕始作俑而引起罪过呢!”我说:“你试说说.” 陈芸说:“小昆虫死了不会变色,寻找螳螂、蝴蝶之类用针刺死,拿细丝线捆着它的脖子系在花草间,再整理它的脚足,有的抱在花梗上,有的踏在叶上,这样宛如活生生的小虫,不是更好么?”我很高兴,按她的方法去试验了,结果来看的人无不称绝赞美.【注】 ①、芸:指作者的妻子陈芸.②、盍:何不.③、踯躅:徘徊,文中指虫子不停地跳动.④、作俑:比喻倡导做不好的事.⑤、相当于“罢了”.⑥绝:许多 ⑦属:类 ⑧行::试验 ⑨善:好怎样翻译沈复的【幼时记趣】【文言文】_百度作业帮
怎样翻译沈复的【幼时记趣】【文言文】
怎样翻译沈复的【幼时记趣】【文言文】
编辑本段原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书中图片[1]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天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的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我连忙拍手叫好.   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来,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聚精会神地仔细观察,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蚂蚁当成野兽,把土块突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遐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   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便蹲下来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庞大的动物如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蛤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词语解释   1.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沈复()字三白,号梅逸,长洲(现在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代表作有《浮生六记》.他出身幕僚家庭,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曾以卖画维持生计.妻死后,他去四川充任幕僚.沈复工诗画、散文.   2.余:我   3.忆:回忆.   4.稚:幼小.   5.张目:张大眼睛.   6.明察秋毫:明,视力.察,看清.本来形容目光敏捷,连最微小的东西也看得清,后来形容人洞察事理,不受蒙蔽.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   7.藐:小.   8.细:仔细.   9.故:所以   10.物外: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   11.私拟:暗自比作.拟,比.   12.于:在.   13.则:那么,就.   14.或:有时.   15.项为之强(jiāng):脖子因此变僵了.项:颈(jǐng),脖颈(gěng).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16.素:未染色的.素帐:未染色的帐子.(或白色的帐子)   17.徐:慢慢地.   18.以:用.   19.使:让.   20.而:并且.   21.作:当做.   22.观:景观.   23.唳 (lì ):鸟鸣.   24.为之:因此.   25.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然,……的样子.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26.以……为……:把……比作…….   27.兴:兴致.   28..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这里有“原来是”的意思.   29.虾(há)蟆:蟾蜍的通称.虾蟆,现写作“蛤蟆”.   30.方:正.    31.鞭:名词动用,用鞭子抽打    32.之:代词,它指虾蟆.   33.驱:驱赶.    34.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也形容标榜强大,而实际上没什么了不起的.   35.果:果真   36.林:森林   37.怡然自得: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38.纹理:花纹.   39.土砾:土块.   40.壑:山沟.   物外之趣的三件事:   1.观蚊如鹤: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观蚊成鹤]   2.神游“山林”: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   3.驱赶蛤蟆: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出自本文的成语:   明察秋毫 (形容目光敏锐,连最细微的东西都能看清楚.也形容人很精明,能洞察事理.)   怡然自得 ( 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庞然大物 (又高又大的东西.比喻貌似强大而实际虚弱的东西.)   夏蚊成雷 (形容蚊子很多.这是夸张的表现方式.)编辑本段通假字和多音字  通假字 1. 强: 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项为之强 :脖子看得都酸了   多音字 2. 虾: há 虾蟆xiā 对虾编辑本段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   鞭数十(“鞭”,鞭子,这里活用作动词,“用鞭子打”的意思.)   果然鹤也(“鹤”,白鹤,这里活用作动词,“变成白鹤”的意思.)编辑本段一词多义  ⑴观: ①昂首观之〔看〕 ②作青云白鹤观〔...的景象〕   ⑵察: ①明察秋毫〔看〕 ②必细察其纹理〔观察〕   ⑶神: ①定神细视〔精神〕 ②神游其中〔思想〕   ⑷时: ①余忆童稚时〔时候〕 ②故时有物外之趣〔时常〕   ⑸以: ①徐喷以烟〔用〕 ②以丛草为林〔把〕   ⑹为: ①项为之强〔因为...而...〕 ②以丛草为林〔当作〕 ③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   ⑺之: ①昂首观之〔代词,指蚊子〕 ②物外之趣〔助词,的〕 ③心之所向〔这样〕 ④观之,兴正浓〔代词,指两只小虫斗草〕 ⑤项为之强〔代词,指看蚊子〕 ⑥驱之别院〔代词,指癞蛤蟆〕   ⑻其∶ ①必细察其纹理〔代词,指微小物〕②蹲其身〔代词,指我〕编辑本段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句式:   (1)、“徐喷以烟”等于“徐以烟喷”.译为:慢慢地用烟喷它们.   (2)、“留蚊于素帐中” 等于“于素帐中留蚊”. 译为:又在白色帐子里留几只蚊子.   2、省略句式:   (1)、“使与台齐” 等于“使(之)与台齐”. 译为: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   (2)、“见二虫斗草间” 等于“见二虫(于)草间”斗. 译为: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   3、被动句式: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译为: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   4、判断句式:   “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等于“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   5、固定句式:   以丛草为林:以-----为 译为:把------当作编辑本段古今异义  方:古义:正在; 今义:方形   或:古义:有时,有的人; 今义:或许   余:古义:我; 今义:剩下   盖:古义:发语词,相当于“原来是”. 今义:动词,建筑;名词,器具上部有遮蔽作用的东西.   观:古义:景象 今义:看   私:古义:私下 今义:自私这则文言文题为“驱蚊”,而沈复在《童趣》中则是“留蚊于素帐中”,试比较这一“驱”“留”之间的不同._百度作业帮
这则文言文题为“驱蚊”,而沈复在《童趣》中则是“留蚊于素帐中”,试比较这一“驱”“留”之间的不同.
这则文言文题为“驱蚊”,而沈复在《童趣》中则是“留蚊于素帐中”,试比较这一“驱”“留”之间的不同.
驱是驱赶的意思,说明蚊子很讨厌,不想看见蚊子.留是留住,留下因为沈复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人,他是把一种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过想象和联想,会变得美丽而又奇特,从中可以可以获得“物外知趣”.一“驱”“留”表现了两种不同的心情和对待事物的态度.
余忆童稚时,能作诗写对,文采飞扬炫怡然。知四书,识五经,时而饮酒作乐,友甚多,情甚好。
一日,饮茶作乐,忽见有人,提糖时而曰:甜沁于心,时得行之,不品则悔 ,晚矣,怡然自得。
见糖沁于...
"驱”“留”表现了两种不同的心情和对待事物的态度。浮生六记 闲情记趣余闲居谁能帮我翻译一下余闲居到会心者矣,我要的不是童趣,表乱发._百度作业帮
浮生六记 闲情记趣余闲居谁能帮我翻译一下余闲居到会心者矣,我要的不是童趣,表乱发.
浮生六记 闲情记趣余闲居谁能帮我翻译一下余闲居到会心者矣,我要的不是童趣,表乱发.
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芸①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②仿而效之?”余曰:“虫踯躅③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作俑④罪过耳.”余曰:“试言之.”曰:“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见者无不称绝.求之闺中,今恐未必有此会心⑤者矣.——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注释】①芸:即陈芸,沈复的妻子.②盍hé:何不,为什么不.③踯zhí躅zhú:徘徊,一个人在某一地方来回走.④作俑:制造殉葬用的偶像,比喻倡导做不好的事情.⑤会心:集心,专心.【翻译】我的居室休闲,案头瓶花许多,芸说:“这样插花,能表现花在风晴雨露中各种姿态风韵,可谓精妙入神.然而画卷中也有草木与昆虫共同相处的方法,你何不仿效一下?”我说:“小昆虫徘徊不定,怎么仿效?”芸说:“我倒有个方法,恐怕始作俑而引起罪过呢!”我说:“你试说说.” 芸说:“小昆虫死了不会变色,寻找螳螂、蝴蝶之类用针刺死,拿细丝线捆着它的脖子系在花草间,再整理它的脚足,或抱在花梗上,或踏在叶上,这样宛如活生生的小虫,不是更好么?”我很高兴,按她的方法去试验了,结果来看的人无不称绝赞美.如今在闺中寻找,恐怕未必有能够如此懂得我心思的人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文言文给妻子写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