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品德行为习惯和如何独立生活活能力。自我介绍怎么练啊?,不会说啊,要怎么说~

《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提升自我, 适应社会”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
&&&&&&&&&&&&&&&&&&&&&&&&&&&&&&&&&&&&&&&&&&&&&&&&&&&&&&&&&&&&&&&&&&&&&&&&&&&&&&&&&&&&&&&&&
一、单元设计思路及依据
(一)学生分析
在学生的视野中,对于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自控等心理品质内容,他们有了初步了解。但是很抽象和模糊,甚至是非不分,没有正确的判断标准,但学生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冲动,想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思维来判断是非,不满足于一切模式化和刻板化的东西。在“自信”问题上,有的学生可能缺乏自信,有些自卑,而有的学生却过分自信,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在“自尊”问题上,有的学生处理不好自尊与自卑的关系,有的学生自尊心强。但却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得国家、民族尊严的重要。还有的学生虚荣心较强,在自立问题上,尽管进入“心理断乳期”,但很大程度上还摆脱不了对父母长辈的依赖,有的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并有着较强的从众心理。有的学生对社会充满着好奇,但往往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盲目的尝试、模仿,而且遇事容易冲动,甚至过分放纵自己,容易引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当然也有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害怕进入社会,逃避现实,甚至反对现实社会,形成不良的心理。
(二)教材分析
1、本单元教材结构体系
主&&&&&&& 题
内&&&&&&&&& 容
自信让我如此美丽
1:自信最美
2:做一个自信的人
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1:从知耻开始
2:自尊自强、守护尊严
3:尊重他人,赢得尊严
4:个人的尊严与民族国家的尊严
成功演绎我的社会角色
1:学会独立思考
2:学会把握好奇
3:学会自我控制
4:学会独立生活
2、本单元教材课标分析。
(1)本单元应落实的“内容标准”分析:
&&& A:2.3:懂得自尊、自耻,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 B:2.4: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C:1.1: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D:1.2: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爱好,养成亲社会行为。
(2)本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第一节:“自信让我如此美丽”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能力:使学生能正确评价自己,欣赏自己,在追求成功中树立自己的自信心。
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做一个自信的人是提升自我、完善自我,适应社会的前提,并且能区别自负和自卑。
第二节:“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尊自信、尊重他人、尊重权利的生活态度,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华民族。
能力: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尊严和骨气,懂得自尊和自耻,理解自尊和尊重他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意识到做一个有尊严的人是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表现,不做有损人格的事。并由此了解个人的尊严与国家、民族的尊严紧密相连,只有维护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才能护住自己的尊严。
第三节:“成功演绎我的社会角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社会生活的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爱好,树立为社会服务的志向。养成自立自强的生活态度。
能力: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交往与沟通的能力。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并养成亲社会行为。成功演绎自我的社会角色。
知识: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3、单元整体框架设计:
&& 本单元教材贯穿了“自信――自尊――自立”这样一条主线,让学生知道和体会出,在社会生活中,要让自己获得发展,要努力提升自我和完善自我,要让自己能顺利适应和走向社会并能获得成功,首先必须自信。第一节“自信让我如此美丽”,我们确立“自信”主题,选择了“自信最美”和“做一个自信的人”两个小主题,使学生了解自信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努力使自己成为自信的人,感受自信的美。第二节“做一个有尊严的人”,我们用了“从知耻开始”、“自尊自强,守护尊严”、“尊重他人,赢得尊严”、“个人的尊严与民族国家的尊严”四个主题来说明自尊、知耻、尊重他人的关系,并将相关内容上升到国家民族尊严的角度。我们树立“自信”“自尊”意识,是为了更好的走向社会大舞台,追求在社会生活中成功演绎自己的社会角色,因此,在第三节“成功演绎我的社会角色”中我们确立“自立”主题,用“忌盲目从众,学会独立思考”、“忌盲目尝试,学会把握好奇”、“忌鲁莽冲动,学会自我控制”、“学会独立生活,养成良好习惯”四个主题来说明在适应社会中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常识,让学生体会到在社会生活中追求自身的成功,应该不忘正确地把握自己,做到“自立”。
在三节内容的选择上,第一节更多地强调个人内在心理品质的培养,而二、三节则更多的强调个人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落脚于个人在与社会需要相协调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健全的发展。
4、教材具体内容设计:
基于本单元是培养和塑造学生形成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品格,努力适应逐步拓展的社会生活,同时为了很好的渗透课程改革的理念,在这一单元教材具体内容的选择设计上,我们强调:
(1)强调学生的体验,注重相关品格意识的培养。本单元的教材设计,重在帮助学生通过事例和活动参与来认识形成相关品格的重要性,从而积极自主的培养、塑造相关品格特征。教材的辅助文材料的比例大概达到了正文的两倍之多,活动安排丰富,意在用尽可能多的材料和事例及阅读拓展内容帮助和启发学生,达到教学目的。
(2)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教材的感染力。在序言中,以与学生年龄和生活相仿的王思和的演讲切入,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题,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材中,大量采用一些激励性的栏目引导和启发学生,如“心理导航“、我能行”、“相信自己”、“蜗牛歌”等等,对学生有针对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同感;大量采用精美的事例和阅读短文,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获得心灵感悟,主动塑造和培育相关品格;在教材的每一节后面都附有“阅读空间”,在“阅读空间”的选材上,一般都要高出教材正文内容,起着拓展和提高的作用。
(3)突出实践性、活动性、主动性。本单元教材中,运用了“议一议”、“想一想”、“查一查”及“单元活动设计”10多处。这些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必然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政治课堂,大大增强教学的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学会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题,积极学习。
同时、本单元教材的设计特别强调以美的、赏心悦目的方式呈现:第一、教材的文字内容设计美。在教材的每一段文字、每一个事例、每一部分内容的设计选择上,都精益求精。第二,图片、版式设计美。全文版式设计上做到了图文并茂、色彩诱人,选择了许多切合教材实际的图片,并以明显的色彩版块区分正文、辅助文、设问栏目、阅读空间等。
&& (三)、课时安排
本单元设计安排共6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节:“自信让我如此美丽”:&& 2课时
第二节:“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2课时
第三节:“成功演绎我的社会角色”1课时
单元活动设计:&&&&&&&&&&&&&&&& 1课时
(四)、单元备课参考资料介绍
1:湖南师大《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教材及教师用书。
2:湖南师大新课程标准《思想品德》教材培训资料。
3:人较社相关培训资料。
二、本单元六个课时的教案简介:
第一节:“自信让我如此美丽
第一课时:“自信最美“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自信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感受自信的美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体验自信的美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通过多媒体展示世界著名交响乐指挥家小泽征尔因勇敢自信而摘取世界指挥家大赛桂冠的资料。
资料回放: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决赛中,小泽征尔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错误,就留下来重新演奏,但还是不对,他觉得是乐谱有问题。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权威人士坚持说乐谱没问题,是他错了。面对一大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才,小泽征尔思考再三,最后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语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原来,这是评委的精心设计的“圈套“!
提问:看了“小泽征尔故事”,你有何感想?
(二)、心灵冰点的代价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21页:“可怕的心灵冰点”这一材料。
提问:对比“小泽征尔”,你看了这则故事又有何心灵上的撞击?
通过上面两个环节,使学生初步体会了自信的重要性,也体会到人缺乏自信是多么的可怕!进而使学生理解,在社会生活中,要提升自我、完善自我、适应社会,首先应该思考如何做一个自信的人。
& (三)、自信者的舞台
&&& 1、在课堂上创设氛围,激励学生上“班级的舞台”展示“自信的我”,活动形式可以是唱歌、跳舞、朗诵、绘画演奏等。通过此活动,让那些自信的、有才能的同学有表现的机会,也让其他同学去感受那种自信的美。
2、评选班级“自信之星”:
发动学生,根据进入初中来班级同学各方面的表现,评选出“自信之星”若干名。
3、小记者采访:
(1)采访“自信之星”:你被选为“自信之星”有何感想?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2)采访未被评上的同学若干名:你知道自己没被评选上的原因吗?你在哪些方面还存在差距?你打算今后将怎样做?
(四)、自我解剖
你有过因自信而获得成功的经历吗?你有过因失去信心而与成功失之交臂的经历吗?请将你的经历记录下来,并就此在班内交流。
& (五)音乐之声
播放零点乐队的MTV《相信自己》,在音乐声中,升华本堂课的主题,并为下一堂课作辅垫。
第二课时:“做一个自信的人”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优点,欣然接受自我,并在追求成功中获得自信心。
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别自负与自卑,并能有效克服自负和自卑心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 播放赵传的歌曲《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并引导学生思考,体会这首歌曲给你的启发。进而得出做人要自信,要自信就要学会发现自身的美,当你找到了自身的美,你就找到了自信的支点。
(二)、“同桌的你”
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资料――发现“同桌的你”发给学生。
发现“同桌的你”资料内容如下:
请从下列词语中找到你认为适合你的同桌的内容,并将它们选出来:
好学&&& 谦虚&& 热心班级事务&& 尊敬老师&& 帮助同学&& 有礼貌& 上进
有同情心& 有拾金不昧行为& 卫生习惯好& 上课认真&& 聪明&& 衣着大方整洁
自信&& 学习能力强&& 歌唱得不错&& 篮球打得很棒&& 英俊或漂亮& 有正义感
画画得好……(你还可以填上你认为合适的其他内容)
让学生进行选择,几分钟后安排学生发言,发言分为两方:一方为评价的同学,另一方为被评价的同桌。学生发言时要畅所欲言,教师也要略作引导,通过此活动,让学生能从同桌的评价中,找到自己更多的优点,增强自信心。
& (三)、比较探究
小品表演1:小明在小学时成绩名列前茅,进入初中后,发现同学的分数没自己的高,开始瞧不起别人,认为自己干什么事都比别人行,但有一次他把班主任布置的任务给搞砸了。
提问: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在你身上有吗?这种心理对你有何影响?
教师引导:自信心的增长应和人品自身力量增长成正比,否则只会滋长学生的浮夸风,自负者最终会走向失败,甚至导致自己产生自卑心理。
小品表演2:小明在班主任布置的任务给搞砸后,在期中考试成绩考的很不理想,在学生会主席选举中也落选了,小明整天闷闷不乐,成绩也越来越下降,他开始觉得自己越来越不如别人……
提问:(1)这又是一种什么心理?在你身上有吗?这种心理对你有何影响?
&&&& (2)请你们帮小明出出主意,使他走出困境。(学生分小组讨论,讨论好后进行交流)
教师引导:自信是对自我能力的确信。而自负和自卑都是对自己能力的不正确估计,它们就象潮湿的火柴,永远也无法燃起成功的火陷。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悦纳自我,“爱我,就象老鼠爱大米”;另一方面又要注意不要过分“溺爱”自己,“不要让米压在老鼠身上爬不起来”!
(四)、课堂拓展
进入初中以来,已有一个多学期了,相信各位同学取得了一些成绩,当然我们还有许多不足。那么,请各位同学找找自身在学习、品德等各方面的不足,并为自己量身订做一个进步计划,再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有更大的进步。老师想说:“你们能行,成功就在自信者的脚下”。
& (五)、请同学齐声朗读教材22页《我能行》,结束本课。
第三课时&&& 做一个自尊自强的人
一、教材分析
二、学生分析
三、教学思路
四、教学中的注意点
&&&&&&&&&&&&&&&&&&&&&&&&&&& 5
第四课时&& 尊重他人、维护自身及民族尊严
一、教材分析
二、学生分析
三、教学思路
四、教学的注意点
&&&&&&&&&&&&&&&&&&&&&&&&&&&&&&&
第五课时&&&&&&&&&&& 成功演绎我的社会角色&
&&&&&&&&&&&&&&&&&&&&&&&&&&&&&&&&&&&&&&& 7
.,?,,,? ()
&&&&&&&&&&&&&&&&&&&&&&&&&&&&&&&&&&&&&&&&&&& 8
1、500200218
3、10002002922
4、20038202003922
5、2003627
&&&&&&&&&&&&&&&&&&
&&&&&& &&&&&&&&&&&&&&&&&&&&&&&&&&&&&&&&9
浏览 (4585) | 文章来源:嘉兴教育网
版权所有:嘉兴市教育局
备案证编号:
本网站建议使用IE6.0及以上版本, 最佳分辨率
总访问量:您的位置:
  婴幼儿期是个性的奠基时期,从这时起培养孩子快乐、爱心、正直、勇气、信仰这五种品德,将有益于孩子将来成为一个热爱生活、有所作为的人。  1、快乐  快乐的经历有助于造就高尚而杰出的个性,使人热爱生命。对于幼儿来说,快乐的经历有助于形成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父母应放开手脚,让孩子自己寻找乐趣,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尽情享受人生的一切,并让孩子在与父母的交往中获得快乐,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精神。  2、爱心  爱心是最美丽的心灵之花。培养孩子具有爱心,是培养其它良好情操的基础。  要引导孩子成为富有爱心的人,父母首先要保证自己有一颗仁慈的心。孩子通过与父母的朝夕相处,模仿和体验到父母的爱心,潜移默化的影响,慢慢地也会获得爱心。  3、正直  正直意味着互不欺骗、言出必行。一个人拥有正直的品德才会拥有真正的朋友,获得真正的友谊。  家长教导孩子正直的可行方法,是用自己的生活方式言传身教。1岁多的孩子就是要靠最初的模仿来实践正直的品德。  4、勇气  一个人要承受生活中的忧愁与失败,需要勇气。人的一生中会有无数次失败和挫折,有勇气战胜失败和挫折的人,才可能获得成功。  家长要从小为孩子设置一些“障碍”,使孩子有机会从小受挫,鼓励孩子要有勇气和信心,学会想办法克服困难。  5、信仰  信仰激励人们去奋斗。孩子有自己的计划和愿望(幼小的孩子还谈不上信仰),无论他们显得多么幼稚,父母都要慈爱而有礼貌地倾听并给予鼓励。
  儿童时期是心理卫生的黄金时期,其思维、个性、道德观念的形成,感觉、知觉、注意、想象、记忆、情感、意志的发展,无不需要教师的密切注视和科学的教养。因此,教师应了解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卫生特点,做好幼儿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家庭环境对于幼儿的影响至关重要。  幼儿的社会生活起步于家庭,家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第一个场所。家庭的结构和气氛,家庭成员的整体素质,家庭成员的道德水准及言行,决定着幼儿今后生活中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一般来说,三代同居的家庭中,家庭成员对幼儿的态度、教育方式、方法、内容会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异。通常情况下,祖辈会在幼儿的饮食起居上关怀备至,父辈则在智力方面予以较多关注。在道德品质培养方面,祖、父辈也会因价值观念、历史观念、文化素质、道德水准及判断的差异而不同。这就要求家长在对待儿童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要协调一致,都要以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出发点,使幼儿身心同步地健康成长。家庭的气氛也影响着幼儿,温馨、和睦的家庭易养成幼儿谦和、友爱、礼貌自信的品格;吵闹不休,婆媳不合,父母离异,等等,会导致幼儿孤独,产生怨恨、猜疑、固执、粗鲁等心理和攻击性甚至违纪行为。  此外,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凡事不闻不问,只忙于自己进修、提职,或忙于发财、享乐,甚至为图省事,从小就将孩子交给“电视机”,让孩子在“电视机”旁长大。这样的孩子和父母交流少,语言能力较低,亲子关系疏远,情感需要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易形成情绪上的障碍,出现恐惧、胆小等现象,严重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完善自己的个性心理品质,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  其次,幼儿园对幼儿道德品质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幼儿教育从功能上来说是一种环境的教育,而形成幼儿园环境的主要成分是教师和幼儿群体。教师是幼儿园教育环境的核心,教师的待人接物,说话方式,行为举止,穿着打扮都在有意无意地影响着幼儿。幼儿通过观察、学习、交往,被教师所影响,并按照教师的做法,学习限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式。教师只有自身具有良好的素质,向幼儿显示出自己健康的情操和真、善、美的行为习惯,才能激发幼儿良好的道德情感,同时,教师要坚持正面教育,动之以情,以好雨润物细无声的美好情感,去感染、滋润幼儿天真无邪的心灵,提高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  幼儿园中,集体生活对幼儿形成教育和影响是其最大的特点和优越性。现在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在对待集体和他人的态度上往往表现出自私和任性,以自我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通过群体活动,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坚持“着眼高”(即从小培养幼儿爱祖国爱人民、将来为祖国作贡献)、“起点低”(即教育从幼儿身边的人和事入手)、“方法活”(即创设幼儿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教育教学内容)等原则,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及道德品质。  例如,针对部分家长一味的溺爱和包办,忽视对幼儿劳动习惯的培养这一现象,可设计“看谁穿得快”、“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有趣活动,给幼儿创造一些条件和机会,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让他们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捡落叶、拔草,到社会实践中去接触,了解一粒麦、一颗螺丝钉、一文钱、一张纸的来之不易,使之从小养成艰苦朴素、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果实等良好品质。  再次,大众传播媒介对幼儿道德品质培养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幼儿期的儿童社会生活范围较狭窄,大众传播媒介对于他们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影视片、广播、广告、音像制品和部分报刊杂志。如果这些传媒内容健康,会对幼儿良好道德情感的形成起积极作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幼儿喜爱模仿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会去模仿大众传播媒介中的人物及其言行举止。而内容不健康的传播,则会从反面为幼儿树立某种学习样板,使幼儿出现品行障碍。因此,家长和教师要善于选择和引导,使大众传播媒介成为影响幼儿道德品质和行为发展的积极因素。
  道德品质,即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它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表现。一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便是他的道德品质。一个人的品德如何,对一生有重大的影响。现在不少家长在关心孩子身体健康、注重智力开发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品德教育。“等孩子长大懂事了,再教育也不晚。"这是一种颇有代表性的看法,事实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它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育。品德教育也要从幼小时抓起,才能有好的效果。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向母亲和父亲讲,从儿童懂事的初期起,就应该让公民的品质在儿童心灵中形成、树立和巩固起来。公民意识和公民情感发源于儿童时代,播在儿童心灵中的一粒小小的种子,会长出茁壮的幼芽,长出深根。"由此可见,对儿童早期的品德教育是何等重要。作为家长首先要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让儿童感受到父母的情意和家庭的温暖,在具体方法上要根据孩子“知、情、行”的发展以及外界的要求来决定。所谓¨知”是指对儿童进行说理教育,使他们初步知道具体的行为准则。最好从形象事例教育着手,因儿童的形象思维较先发展,具有很好的模仿能力。英雄模范和发生在孩子身边的好人好事,往往会获得孩子的敬仰,并引起他们模仿的自觉性。也可通过看电视、连环画等形象化的艺术手段,来形成对人的道德认识,陶冶情操,培养性格,启发行动,使他们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逐步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情’’是指对待是非的感情态度,父母对好的言行、习惯表示满意、欣慰,并愿意学习和模仿,对坏的言行和不良习惯表示不满和厌恶。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感就是榜样,可使儿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行”是指儿童良好品德和意志行为的培养,给儿童创造实践的条件。譬如,愿意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爱吃的东西也乐意和大家分享等,并创造条件让孩子去这样做。  总之,对年幼的孩子要少说空洞乏味的大道理,侧重于行为习惯的培养。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提高了,就可适当增加一些道理上的讲解,使他们逐步养成尊敬父母和师长、团结友爱、文明礼貌、忠诚老实、正直善良、勤劳俭朴、热爱祖国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品德教育必须从幼儿抓起,因为幼儿已经有了道德感,他们从轻信别人的评价向独立评价发展,从外部评价逐渐向内心的品质评价发展,从带有极大主观情绪的评价向初步的客观评价发展。这个时期父母的影响对他们以后的品德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家庭中怎样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呢?以下一些方法是富有成效的。  1.游戏法  幼儿的全部生活内容只有一项:游戏。他们甚至把洗澡、吃饭、睡觉等都归入游戏王国中。他们通过游戏认识世界,认识生活准则,形成道德规范。  所以家长应和孩子一起玩,并利用游戏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  游戏内容要健康、有趣、有吸引力。游戏中的主人翁应是好人,即正直的人,善良的人,助人为乐的人。如果游戏中有坏人,  最后一定要让这些坏人受到处罚。  例如,“医生看病”游戏,“医生”一定要是个关心病人,时时为病人着想,医术高明的好医生。“警察抓坏蛋”游戏,一定要“民警叔叔”获胜。“妈妈和孩子”游戏,应让“孩子”在“妈妈”面前说实话,不撒谎……。  2.榜样示范法  幼儿喜欢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孩子所仿效。所以,父母必须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楷模。夫妇间的矛盾不应在孩子面前暴露。父母不在孩子面前随便议论别人。涉及一些是非问题,要认真给孩子讲清道理,让他明白对在哪里,错在哪里,不要含糊其辞。父母说话要算数。  3.自我管理法  从孩子能独立行走的那一天起,凡孩子自己能做的事,鼓励他自己去做,并且让孩子觉得做这些事是光荣的、有趣的。要以“力所能及”为原则,“养成习惯”为目标。如果孩子做得不好,不要责骂,而要告诉他如何做才能更好。  4.行为约束法  要从小约束孩子的行为。如父母在家学习或休息时,孩子不要吵闹,在公共场合不要随地大小便或乱扔东西,如果孩子随便扔废纸,家长不要代捡而要鼓励孩子自己拾起来丢进垃圾箱。这样慢慢地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时时提醒孩子,不要因为他的某些行为损害别人。  5.自编故事法  幼儿爱听故事,如能针对幼儿的某些不良行为自编故事讲给他们听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有的孩子经常把馒头、油条扔掉,经过多次批评仍然改不了,这时不妨编一个故事。如《簸箕里的哭泣》,这个故事的大意是被扔在簸箕里的馒头、油条向他的主人哭诉自己的出生是多么的艰难:先由农民伯伯把麦种种在地里,然后施肥除草。麦粒成熟后,经过割麦扬场、去皮,再经电磨磨成粉。最后将面粉加工,制作成馒头、油条等。它们多么希望被人珍惜啊,可是现在却只能在垃圾堆里哭泣。通过这个小故事,让孩子懂得爱惜粮食,并改掉浪费的坏习惯。  自编故事要注意:①有针对性;②有情趣,并具有感情色彩;③与一定的行为训练相结合。  6.故意忽略法  所谓“故意忽略法”就是当孩子做出父母不希望的事情时,父母不用责怪、批评去强化孩子的这一行为,而是用忽略法去淡化它。具体作法有:看别处,与别人说话;打呵欠,表示无兴趣;走开,不听;做其它事,不用目光接触;不给以回答。总之,不去注视你不喜欢的行为。如妈妈去幼儿园接孩子。妈妈要儿子穿上大衣,儿子不但不穿,还说:“你是猪!”如果妈妈阻止他:“不许这么说!”那么孩子会“猪!猪!猪”地接着骂。这时,如果你装作没听见或干脆走开,孩子的行为得不到强化,自然也就不会再骂下去。  7.暗示法  暗示法可分为语言暗示、榜样暗示、情境暗示、艺术暗示等。其中运用量广泛的是语言暗示。如父母带孩子去串门,会这样暗示孩子:“你见到李叔叔应该怎么说?”孩子就会说:“李叔叔好。”这就是语言暗示。这种暗示运用得很普遍。  8.反射情感法  反射情感法,就是你将幼儿的感受用你的话向他表示,像镜子一样将他的感受反射回去。如你3岁的孩子哭着跑来告状,说小明打了他。你同情地说:“喔,小明打了你。”把他的感受反射回去,从而平息他的情绪。再如孩子听了大灰狼的故事,晚上可能会突然从自己房里跑出来说:“屋里有狼。”你可以说:“喔,是白天讲的故事中的大灰狼吓坏了你。”把他向你表明的感受反射回去。这样很快就能平息他的情绪。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在幼儿园的素质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形成良好品德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此我们应该对幼儿的德育工作予以认真研究,才能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一、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内容要做到系列化  3~6岁幼儿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由于幼儿的可塑性很大,他们的个性品德在形成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反复,所以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内容应该做到系列化。也就是说要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使幼儿的品德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得到培养。所谓教育内容的系列化,是指在德育工作中要根据幼儿的个性品德特点,制定系列化的德育工作方案,按照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对幼儿实施有计划的品德教育,才能保证幼儿思想品行向良好方向发展。如按照时间制定的系列教育有初入园时的爱集体教育;“三?八”妇女节的爱妈妈教育;“六一”儿童节的好儿童教育;“七一”的爱党教育;“十一”的爱祖国教育等等。还可以结合各科教学活动进行系列教育。以“三八”节的爱妈妈教育活动为例,语言课中的儿歌《我是妈妈的小帮手》;学唱歌曲《我的好妈妈》;游戏《我帮妈妈拎菜》;美术活动《我为妈妈做红花》等等。“爱妈妈”的教育活动不仅在时间上保证了系列化,在教育内容上也保证了系列化,教育主题和教育内容相互呼应,整体配合,形成了幼儿园德育工作中的合力,不仅培养了幼儿良好品德,还能调动幼儿对教育活动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我园在开展系列化教育活动之后,家长们说:“孩子变懂事了,经常帮助我做一些家务。”可见,有计划的安排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使幼儿在系列化的教育活动中“学一点知识,懂一点道理,做一点实事,养成一种品德”。  二、在日常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德育  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内容多,幼儿每天要接触各种各样的环境,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如果德育工作跟不上,很容易使幼儿受到不健康的教育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日常生活中对幼儿的德育工作。由于日常生活教育内容不系统,这就要求我们要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德育。日常生活中的潜移默化教育实质上就是利用生活常规对幼儿进行良好品德的养成教育。  1.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  幼儿园的卫生习惯教育是德育工作中的一项内容,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提高人的文明素质有重要影响。因为卫生影响人类的全部生活,所以培养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也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卫生习惯教育上主要有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教育;集体生活环境卫生教育;公共卫生规范教育等内容。个人卫生习惯教育以养成教育方法为主,集体生活卫生教育以常规教育方法为主;公共卫生教育以制度规范影响方法为主。  2.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良好的生活习惯也能影响人的文明素质水平,中华民族几千来已经形成了许多公认的生活习惯礼仪要求。但近年来由于对人礼仪教育重视不够,一些家长也忽视了对幼儿生活习惯方面的礼仪教育,这就需要幼儿园要为幼儿进行生活习惯的补课教育。幼儿的生活习惯教育的主要内容有:睡眠、进餐、宿舍规范和生活朴素教育及独立生活能力教育等方面。如睡觉时不影响别人、进餐时不讲话、不剩饭菜、遵守宿舍规范、不乱花钱、节约用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生活习惯教育一般以规范和制度影响的养成教育方法为主。  3.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人的行为习惯是人的文明素质的外在表现,坐、立、行的姿势是否正确也影响着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中国俗语讲:“站如松、坐如钟、走如风、卧如弓。”实际上就是对人的行为习惯所总结出来的标准性要求。当然由于幼儿的年龄还不具备达到这种标准的条件,但我们也应该对他们进行一定的训练,使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础。行为习惯教育主要以训练方法为主。  4.文明礼貌养成教育。  礼貌不花钱,但却能换来巨大的经济价值,这是我国在近年来的改革开放中总结出来的一条经验。国人的礼仪程度,代表着民族的文明水平,影响着外交方面的成果。幼儿年龄小,是养成文明礼貌习惯的最佳时机。所以应该重视对幼儿的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文明礼貌教育主要内容有,说文明语言,待人接物要彬彬有礼,为人处事要与人为善等等。礼貌教育的主要方法是常规训练。  5.遵守集体规范的养成教育。  幼儿园是集体性教育组织,幼儿在集体生活学习环境中能否自觉遵守集体规范,是能否养成组织性、纪律性的重要前提。所以应该对幼儿进行遵守集体规范的教育,使其能够自觉地按照集体规范约束自己,把个人利益置于集体规范之
相关知识点&◆
选择宝宝生日或预产期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option value="年
点击:11303
点击:4334
点击:8180
点击:4419
你的孕期“肥胖”吗?
宝宝今天吃了多少钙?
看看宝贝未来有多高?
你喜欢男孩or女孩?
扫一扫&关注贝瓦网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独立生活的好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