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上映的战争民国战争电视剧剧

  是海南沿海一带的,有个共产党员在当地发动农民暴动失败了,他的母亲被杀害,妻子被侮辱,被一个土匪救上山,成为山上的首领,他从外地学习回来后,又重新暴动,后来为了抗日,上山联合土匪,遇上了他老婆,他老皮手下的一个土匪叛变,他也被国民党杀害了,国民党内部有共产党的卧底。卧底的老婆被土匪杀了。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一个战争的电视剧,大概讲的是在民国时期的一个中国地下恐怖组织的电视剧_百度知道
一个战争的电视剧,大概讲的是在民国时期的一个中国地下恐怖组织的电视剧
这个电视剧里还有俄国人,他们活动的地点是在他们自己的地下暗堡内。最后这个组织被摧毁。问一下这个电视剧的名字是什么?
提问者采纳
《专列一号》如正确,望采纳
提问者评价
太感谢你了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民国时期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这个标题真搞笑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抗日神剧早有前辈 87年曾上映一情色“战争片”
来源:综合
作者:大旗网
  在上世纪80年代席卷全国的文化热潮中,电影界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度过了文化荒漠般的“十年浩劫”后,全国人民都对大银幕表现出了空前的兴趣。从新中国电影史的角度来看,80年代堪称是一次席卷电影各个领域的爆发期,新世纪中国电影的基本格局、美学特色乃至文化特征,在当时就已埋下了根基。
  大众文化中的“电影热”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电视节目相对单一,电视机的普及率远不如现在;大众文化娱乐的消费形式也不够丰富,文学、戏剧、电影等较为传统的文化消费形式还居于主要地位。再加上漫长饥饿期的“铺垫”,国人对于电影的渴望几乎是报复性地反弹,当时的热门电影一票难求,据说在影院门口还出现过挤死人的悲剧。2012年,中国电影的总观影人次接近5亿,而在80年代初,这个数字居然能达到骇人的数百亿――当时的票房系统还没有联网,具体数字统计尚有困难,可能与真实情况存在出入,即便如此,观影人群的规模之大,恐在世界影史上也是空前绝后的。
  80年代的电影热,给了国人一次全民性的精神洗礼,看电影、评电影甚至拍电影,都成了普罗大众追捧的时尚。一个被后人多次提及的典故是:咸阳棉纺厂工人张艺谋在报考北京电影学院时,因年龄超标而被拒之门外;张艺谋大胆地给当时的文化部部长黄镇写信,在黄镇的亲笔批示下,张艺谋最终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并于1982年顺利毕业。他与他的电影学院同级同学,日后成了闻名遐迩的“第五代”。
  当时还出现了大量的“现象级”电影,许多作品引发了民众广泛的讨论。譬如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庐山恋》,迄今还在庐山电影院里放映,是全世界放映场次最多、单片放映时间最长、用坏拷贝数最多的电影。用现在的标准衡量,一部电影能有两个星期的街谈巷议就是“话题”大作了,而跟80年代的一众“大片”比起来,这绝对是小巫见大巫。
  “电影热”不仅表现在电影院的火爆,也表现在电影期刊、杂志的火爆上。1979年复刊的《大众电影》,在80年代初的发行量曾逼近1000万册,这在中国传媒史上是一个天文数字。《大众电影》当时的封面、封底照片,都是亿万青年模仿的“时尚偶像”。而电影文化的广泛传播,也表征着时代精神的解冻和复苏,关于电影的种种讨论,其实就折射出社会文化脉络的整体变迁。随着《庐山恋》中那轻轻一吻的光影飞扬,标志着对浪漫爱情、男欢女爱的大胆追求不再是禁区。而就在一年前,1979年第5期的《大众电影》在封底刊登了英国影片《水晶鞋与玫瑰花》中王子与灰姑娘接吻的剧照,一时引发了轩然大波,在短短两个月内,编辑部接到了超过2万封读者来信,对此事进行激烈的辩论。
  80年代的中国,信息流动仍显凝滞,大众文化的自我传播技能尚不完善。此时,电影就成为塑造城市大众文化底色的主要载体。甚至可以说,电影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时尚的风向标。仍以《庐山恋》为例,女主角张瑜在片中一共换了43套衣服,比现在大片里的女主角换得还勤,几乎每套衣服都成为了女观众追捧的热点,甚至有女青年连续观看了数十遍《庐山恋》,就为了记住里面的衣服样式,出了影院便依样画葫芦做衣服――电影在普通人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基本电影格局的奠定
  在“十年浩劫”的文化“废墟”上,中国电影迎来了一次全面复苏。首先是对电影艺术手段和理念的大胆探索,在当时铺天盖地的“文化热”裹挟下,中国电影也表现出旺盛的艺术生命力,而其集中表征,就是“第五代”的隆重登场。
  1983年,张军钊拍出了《一个和八个》,被认为是“第五代”的发轫;尔后陈凯歌接连拍出《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三部影片,田壮壮拍出《猎场扎撒》《盗马贼》,吴子牛则交出了作品《喋血黑谷》《晚钟》。到1988年,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在柏林电影节获金熊奖,把第五代导演在80年代的辉煌推向了最高峰。应当说,大陆电影在世界影坛的地位,主要是由第五代导演的这批电影所奠定的。
  在第五代导演风生水起的同时,被蹉跎了数十年创作生命的第四代甚至第三代导演也同时发力。张暖忻的《青春祭》《沙鸥》,谢飞的《本命年》,吴贻弓的《城南旧事》,杨延晋的《小街》,黄蜀芹的《人?鬼?情》,第四代导演集体呈现出了一批力作。与第五代导演更多地从民族文化的深处挖掘主题不同,第四代导演的作品更多呈现出与“伤痕文学”类似的“伤痕电影”特点,主旨大都是为了展现“文革”给个人、民族所造成的悲剧“伤痕”,重点在于对那个不堪回首年代的暴露、批判及时过境迁后的心灵抚慰和启蒙反思。不过“伤痕电影”的集大成之作,还得算第三代导演谢晋的“反思三部曲”(《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这三部电影对“文革”伤痕的审视、反思及批判力度,在当时都达到了里程碑式的高度。
  与此同时,商业类型片也在1980年代取得了长足发展。所谓“商业片”这个概念,也是在80年代中期成为热词的,当时对“类型片”的概念讨论并不多,但类型片创作的萌芽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980年代的中国电影,既有《珊瑚岛上的死光》《霹雳贝贝》为代表的科幻片,又有《神秘的大佛》《东陵大盗》等动作片,以及《银蛇谋杀案》这类带有虐杀色彩的连环谋杀案电影。事实上,整个80年代的商业片浪潮风起云涌,其宽度、广度以及模式探索都为中国商业类型电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87年,商业片的创作达到阶段性的高峰,《神鞭》《京都球侠》《金镖黄天霸》《黄河大侠》《二子开店》《最后的疯狂》等各种类型片的出现,全面掀起了电影院的商业娱乐高潮,影史上称之为“87年商业片热潮”。不过,商业片的泛滥也不免带来一些问题,一时间,各种“拳头”和“枕头”横飞,不少电影厂职工开始拍摄不在影院公映的“录像带片”,甚至出现了《人奶魔巢》这样的“cult”电影(即表面以抗日为幌子,实则卖弄色情),可见当时的商业片也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由此,评论界也就商业片问题展开了大讨论。
  在艺术电影和商业片迅猛发展的同时,以宣传主流意识形态为主要目的的“主旋律电影”开始登上银幕。1987年,官方正式提出了“主旋律电影”的创作要求,此后,一批以中国革命史为主要题材的史诗式大制作电影渐次登场。1989年的《开国大典》便是当时“主旋律电影”的集大成之作。
  总的来看,艺术电影、商业电影、主旋律电影构成了80年代中国电影创作的“三分天下”,也奠定了时至今日中国大陆基本的电影格局。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电影的商业属性在增强,但除了以票房为最主要目的的商业类型片外,一批主要诉求为海外电影节和国内小众文艺放映渠道的“艺术片”,以及主要承担官方宣传功能的“主旋律片”仍都存在,只是其地位和作用,已不能与80年代的境况同日而语。
  对外交流的“电影之窗”
  随着对外开放大幕的开启,电影迅速嗅到了外来的气息,由于它在大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电影甚至承担了某种文化“急先锋”和“宣讲队”的作用,在80年代的对外交流中,电影就像是给封闭已久的国门开了一扇窗户。
  首先是国外电影的放映,除了新片,一批尘封已久的外国老电影重新上映,极大地开拓了国内观众的眼界。当时普通观众尚不习惯听原声看字幕,于是给了配音演员极大的用武之地,使得“译制片”成为一时之选,也让不少电影配音演员成为了幕后偶像。譬如《佐罗》,在阿兰?德龙迷倒一代中国女观众的同时,也让童自荣成为了一代人心目中的“国民声优”。当然,相较而言还是镜头前的明星更容易引发观众的追逐,一个突出的例证就是高仓健,他的“亚洲硬汉”形象在80年代的中国红极一时,女观众纷纷为之倾倒,男观众则忙不迭地竖起衣领,模仿偶像作派。如果说,张瑜、刘晓庆等国内演员的走红更多地带有“邻家”气质,阿兰?德龙、高仓健等国外明星,则更多地带有遥不可及的偶像光环,也塑造了新时期国内明星文化的质地――所谓“追星族”,早在1980年代已蔚然成风。
  通过外国电影,国内观众不仅看到了耳目一新的生活方式,体验到了截然不同的民族文化,同时也进一步了解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可以说,一批译制片起到了“开启民智”的作用。譬如《卡桑德拉大桥》,便是一部带有浓厚“冷战”背景的动作片,其间还夹杂着恐怖分子、鼠疫细菌等桥段,完全具备时下好莱坞大片的形态。可以说,《卡桑德拉大桥》是多年后好莱坞大片进入大陆的预演,而片中所呈现的西方“花花世界”,相信让不少人心向往之。而在《卡桑德拉大桥》后,《第一滴血》《超人》等电影相继在国内上映,它们所塑造的银幕英雄形象,以及对视觉奇观的渲染,对观众和电影创作者形成了极大冲击。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香港成了封闭中国一块长期对外开放的“飞地”,当内地的国门甫一打开之时,得天独厚的血缘、文化纽带让香港影人最先进入了内地。曾在国内掀起新时期最早(也是最广泛)功夫片热潮的《少林寺》一片,就是由香港导演张鑫炎执导。事实上,早在80年代,就有许多港台导演进入内地,与内地影人合作,拍摄了一批时下称为“合拍片”的电影作品。香港大导演李翰祥执导的《火烧圆明园》,云集了两岸三地众多明星,它所奠定的古装大片风格,到如今还在不断被模仿。此外,香港导演徐小明导演了《木棉袈裟》《海市蜃楼》等片,火爆一时;澳门导演吕小龙则执导并主演了《长城大决战》,邀请了当时炙手可热的“体操王子”李宁客串演出,还请来了日本演员担纲片中的日籍角色,可谓一部结合文体明星的“跨国大片”,此片上映后轰动全国,取得了极佳的票房。
  与此同时,伴随着录像带的传播,内地一些城市在80年代末已开始出现录像厅。而大量未能在影院公映的海外电影(主要是港片)开始集中登陆录像厅――香港电影就这样夹杂在港产流行文化的大潮中,迅猛向内地涌入。《英雄本色》中的兄弟义气,《倩女幽魂》中的人鬼缱绻,《监狱风云》中的黑幕重重,以及《赌神》为代表的一批“赌片”都成为内地观众耳熟能详的影像记忆,周润发、张国荣、刘德华等香港电影明星从此开始进占大陆电影市场,并在相当长时间里独领风骚。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大陆)电影,迎来了一次全面的繁荣发展态势,电影成为大众文化中的焦点领域,国产电影在艺术探索、产业发展和宣传教育等诸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电影创作、评论、商业等各维度的人才储备初步建立,同时,电影领域的对外交流也领一时风气之先,电影承担起了文化传输载体的重要功能――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电影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高峰时期。
(责任编辑:柏飞)
&&&&&&</div
社区热帖推荐
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的生活……[]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淑女之家》收官在即 树立新时代民国剧的里程碑|淑女之家| 国剧_凤凰娱乐
《淑女之家》收官在即 树立新时代民国剧的里程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由韩雪工作室、北京世纪东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及湖南志同道合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三方联合出品的《淑女之家》正在浙江卫视中国蓝剧场火爆热播。韩雪首次担任制片人,携手王琳、刘恩佑、叶童、陈翔、马天宇、毛晓彤联袂打
陈翔饰演的韩文亮是个意外的惊喜 由工作室、北京世纪东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及湖南志同道合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三方联合出品的《淑女之家》正在浙江卫视中国蓝剧场火爆热播。韩雪首次担任制片人,携手、刘恩佑、、陈翔、、毛晓彤联袂打造了一段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滩豪门之家的家族情感纷争。该剧即将迎来大结局,《淑女之家》自开播起便以不俗的成绩,稳居收视榜全国同时段前三名,&淑女之家&等相关话题始终占居于微博话题榜前三位。作为一部由小说改编而成的新式民国剧,《淑女之家》的收视成绩是相当喜人的,可谓是新时代民国剧的里程碑。 传统民国剧的故事背景大多限定在清末民初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即使是改编自小说,其故事内容也往往带有浓重的历史色彩,讲述的不外乎是乱世中的儿女情长、家族之间的恩怨兴衰、革命烈士的壮志豪情,在当下洋溢这新气息的银屏上,显得与时代不入。传统民国剧还往往将剧情套路化,故事无一不以儿女情长、恩怨纠葛为主线,讲述大家族的兴衰史、小人物的发迹路。男女主人公先是青梅竹马,再阴差阳错地与他人成婚。于是,旧爱新欢、多角恋应运而出。雷同化的情节,让观众看完即忘,难分彼此。更有大量的&民国剧&背离原著精神,情节破碎,人物性格混乱,也使因果报应等陈旧观念沉渣泛起,而一些所谓的地域特色、历史细节,也大多是虚假的。虽然,曾经的《情深深雨蒙蒙》红遍大江南北,成为了民国剧的经典,但这毕竟是凤毛麟角。 反观《淑女之家》,将一部原著中发生在现代的故事,改编到了民国时期。架空了历史,抛去了战争所带来的悲情基调,也摒弃了乱世的儿女情长,反而将民国时期老上海的地域特色和那个时代看似不该有的生活细节经过仔细推敲后,完美的呈现了出来。看过小说的观众就会知道该剧相较于原著,虽然没有进行完整的还原,但却在保留其重要情节不变的基础上作出一些适当的改编,满足了电视观众的需求。这样的改编让电视剧故事更加饱满、内容也更加丰富。抛开文学作品的成分,只将《淑女之家》看作一部民国情感戏,其故事恰恰契合着时下观众热衷的流行元素,而紧凑的剧情、不断发展的剧情支线也令观众一旦开始便深陷其中。而该剧高标准的制作,考究的服饰道具和大气的场景,无一不显示出片方对电视剧事业所怀有的满满诚意,也难怪会被网友赞为业界良心。 民国剧大多数都是改编自小说,对于文学改编剧来说,首先要做的应该是尊重电视剧的创作规律&&讲好故事。在做到了这点之后,才能考虑小说想表达的精气神是不是依然得以体现,&接地气&三个字是最难把握的。而对原著进行了&接地气&改编的《淑女之家》即将收官,这将为新时代的民国剧树立一座意义不凡的里程碑。
[责任编辑:国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15:44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04/13 09:21
04/13 10:23
04/13 08:14
04/13 08:48
04/13 08:48
04/13 08:14
04/13 10:30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22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9:21
凤凰娱乐官方微信
播放数:2753985
播放数:1067320
播放数:145914
播放数:181005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90年代民国电视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