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表格时第一排中的某一格于下面的英文怎么写一样时这个表点符号怎么写

(14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种化学元素。(1)T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2)Q、R、M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3)根据下列说法填空:①G单质..域名:学优高考网,每年帮助百万名学子考取名校!问题人评价,难度:0%(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种化学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根据下列说法填空:单质的熔点高于单质,是因为 将溶于水,要破坏 离子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沸点高于,是因为 一个分子中的 轨道与的 轨道形成键。()与单质直接化合生成一种离子化合物。该晶体具有类似石墨的层状结构。每层中,原子构成平面六边形,每个六边形的中心有一个原子。层与层之间还夹杂一定数量的原子。请问这些夹杂的原子应该是
(填或的元素符号)马上分享给朋友:答案(每小题分,共分)()()>>)①锂的金属键大于钠②? 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③氨分子间有氢键,而甲烷分子间没有氢键④轨道、杂化轨道(各分)()点击查看答案解释本题暂无同学作出解析,期待您来作答点击查看解释相关试题“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电压的关系”的实验,请按要求完成以下内容:
(1)在图1的实验电路图中“○”中填入适当的电表符号;
(2)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时,开关应该断开(“断开”或“闭合”),闭合开关之前,应滑片滑到滑动应阻器的右端(“左”或“右”),目的是为了保护电路;
(3)以下是实验中出现的故障现象,请分析其原因:
王海同学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把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指针偏&转如图2所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4)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过程中需要更换不同的电阻,将A、B两点间10Ω的电阻更换为20Ω的电阻,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应当是D
A.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B.移动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
C.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   && D.移动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示数保持不变
(5)某次测量,两电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电压U=2.4V,电流I=0.48A,则电阻R=5Ω.
(6)通过多次的实验探究,进行数据交流、分析并归纳出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关系是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7)图4中的甲、乙两图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其中表示电阻不变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是乙(选填“甲”或“乙”).
解:(1)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并联接入电路,电路图如图所示;
(2)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时,开关应该断开,闭合开关之前,应滑片滑到滑动应阻器的右端,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的阻值最大,目的是为了保护电路.
(3)由图2所示电流表可知,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这是由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造成的.
(4)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过程中需要更换不同的电阻,将A、B两点间10Ω的电阻更换为20Ω的电阻,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示数保持不变,故选D.
(5)由图3所示电压表可知,其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示数为2.4V;电流表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48A,∵I=,∴电阻阻值R===5Ω.
(6)根据实验可知,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关系是: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7)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I-U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故图乙所示图象正确.
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2)断开;右;保护电路;(3)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4)D;(5)2.4;0.48;5;(6)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7)乙.
(1)电流表应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应与被测电路并联,根据电路图确定各电表的类型,然后完善电路图.
(2)为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应断开开关,闭合开关前,滑片应置于阻值最大处.
(3)连接电路时电表正负接线柱不要接反,否则电表指针将反向偏转.
(4)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应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用大电阻替换小电阻后,电阻两端电压变大,为保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应移动滑片,增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滑动变阻器两端分压,以减小电阻两端电压,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5)由图示电表确定其量程与分度值,读出其示数,然后由欧姆定律求出电阻阻值.
(6)根据欧姆定律分析答题;
(7)电阻不变,电流与电压成正比,I-U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分析图示图象答题.(1)o为Sc元素,原子序数为21,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4s2,g为Na元素,价层电子为3s1,其中n=3,l=0,m=0,ms=+12(或-12),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4s2;3,0,0,+12(或-12);(2)d为N元素,氢化物为NH3,分子中含有3个δ键,一个孤电子对,所以为sp3杂化,故答案为:sp3;(3)o为Sc元素,原子序数为21,位于第三周期ⅢB族,故答案为:ⅢB;(4)d为N元素,l为Cl元素,二者氢化物反应后的产物为NH4Cl,为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并且含有配位键,故答案为: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5)f为F元素,HF中中含有氢键,沸点最高,故答案为:HF;(6)j原子形成的晶体为Si晶体,j原子跟c原子以1:1相互交替结合而形成的jc晶体为SiC,都是原子晶体,SiC中C-Si键的键长比晶体Si中Si-Si键长短,所以其键能大,因而熔沸点高,故答案为:小于;因SiC晶体与晶体Si都是原子晶体,SiC中C-Si键的键长比晶体Si中Si-Si键长短,所以其键能大,因而熔沸点高.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化学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⑨(1)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F(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表示,下同);碱性最强的是NaOH,该物质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是离子键、共价键(2)⑤元素与⑧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3)③⑦⑧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F<Cl<S(4)将⑤⑥两种单质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⑥这一极发生还原(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科目:高中化学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序号分别代表某一种化学元素.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元素⑦的元素名称硫.(2)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四周期,ⅤⅢ族.(3)用元素符号将①、②、③、⑥四种元素按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Na>Si>N>F.(4)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K(填元素符号,下同),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F,最不活泼的元素是Ar.(5)写出③、⑤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H-+Al(OH)3=[Al(OH)4]-.(6)写出①元素形成的4核10电子微粒的化学式NH3.
科目:高中化学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试回答下列问题:(1)I的元素符号为Sc,K的元素名称为镓.(2)写出基态时J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64s2,N元素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Xe]4f145d106s26p5.(3)下列对比正确的是cd.a.原子半径H>G>B>A;&&&&&&&&&&b.第一电离能E>D>C>B;c.电负性A>H>G>K;&&&&&&&&&&&&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B>A>H>G;(4)下列关于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以及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特点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bc.a.L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ⅠA族,属于s区元素;b.O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ⅧB族,属于d区元素;c.M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6s1,属于ds区元素;d.H所在族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ns2np2,属于p区元素;(5)短周期中某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1mol与12molNa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三周期ⅤA族.
科目:高中化学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j(1)i是铁元素,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请写出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2)由以上元素形成的金属单质中,熔点最低的是Na.(填元素符号)(3)NH3?H2O的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4++OH-,试判断NH3溶于水后,形成的NH3?H2O的合理结构是(b)(填序号).(4)190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为制备F2单质作出重要贡献的化学家莫瓦桑,请预测首先被用来与F2反应制备稀有气体化合物的元素是j(填写字母).(5)利用稀有气体化合物,人们实现了许多制备实验上的突破.如用XeO3在碱性条件下与NaBrO3反应生成NaBrO4,同时放出Xe.写出上述反应方程式:XeO3+3NaBrO3═3NaBrO4+Xe↑.(6)a与g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
科目:高中化学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所给的11种元素,完成下列各小题.
周期&&&&& 主族
&(1)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填元素名称);(2)Cl原子结构示意图为;(3)第三周期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填化学式);(4)O和N中,原子半径较大的是;(5)“高钙牛奶”中的钙是指(填“元素”或“单质”);(6)Cl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F的气态氢化物(填强或弱);(7)常温下为红棕色气体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8)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镁获得金属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9)S元素形成的一种氢化物的化学式是,该物质中H元素与S元素的质量比m(H):m(S)=.(相对原子质量:H-1&&&S-32)根据铝的元素符号为以及钠原子的原子结构进行解答;根据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考虑;根据相对稳定结构与最外层电子数关系考虑;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是因为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进行解答;根据带有个单位的负电荷说明是得到个电子进行解答;根据,,,是指元素进行解答.
解:铝的元素符号为,由钠原子的原子结构可知,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容易失去个电子;对于原子来说核内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磷原子的核电荷数;最外层电子数为(一个电子层最外层是)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所以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氩元素;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是因为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带有个单位的负电荷说明是得到个电子,所以;该粒子的化学符号为;,,,是指元素.故答案为:;失;;氩(或);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的关系,相对稳定结构的特点,了解周期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1129@@3@@@@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107@@Chemistry@@Junior@@$107@@2@@@@认识化学元素@@@@@@15@@Chemistry@@Junior@@$15@@1@@@@物质构成的奥秘@@@@@@2@@Chemistry@@Junior@@$2@@0@@@@初中化学@@@@@@-1@@Chemistry@@Junior@@$1121@@3@@@@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106@@Chemistry@@Junior@@$106@@2@@@@微粒构成物质@@@@@@15@@Chemistry@@Junior@@$15@@1@@@@物质构成的奥秘@@@@@@2@@Chemistry@@Junior@@$2@@0@@@@初中化学@@@@@@-1@@Chemistry@@Junior@@
@@15@@2##@@15@@2
求解答 学习搜索引擎 |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名称钠镁铝硅磷硫氯氩元素符号NaMgSiPSClAr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铝的元素符号___,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填"得"或"失")电子;(2)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___;(3)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__;(4)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___;(5)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则a=___,该粒子的化学符号为___.(6)某饮用水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这里Na,K,Ca,Mg是指___(填字母). 水质主要成分每100mL产品中Na
0.1∽2.0mgK
0.05∽0.5mgCa
0.1∽1.2mgMg
0.1∽0.8mgA.元素
B.分子C.原子D.金属.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1)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A为N元素、B为Al、C为Cr、D为Fe、E为Ni;(2)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3)D为Fe,处于第四周期Ⅷ族;(4)C为Cr,核外电子数为24,根据能量最低原理与洪特规则特例书写;(5)第一电离能表示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第一个电子形成气态基态正聊着需要的最低能量,第一电离能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元素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而Mg原子2s能级容纳2个电子,处于全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高于Al.
解: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A为N元素、B为Al、C为Cr、D为Fe、E为Ni;(1)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E处于第四周期第10列,E为Ni,故答案为:Ni;(2)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上述同时中,N为非金属性,Al、Cr、Fe、Ni都是金属,故N的电负性最大,故答案为:氮;(3)D为Fe,处于第四周期Ⅷ族,故答案为:四;Ⅷ;(4)C为Cr,核外电子数为24,根据能量最低原理与洪特规则特例,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54s1,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54s1;(5)第一电离能表示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第一个电子形成气态基态正聊着需要的最低能量,第一电离能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第一电离能可以衡量元素的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元素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而Mg原子2s能级容纳2个电子,处于全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第一电离能高于Al,故496kJ?mol-1<I1(Al)<738kJ?mol-1,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综合应用,学生要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4)中注意洪特规则特例,(5)注意从结构上理解第一电离能发生突跃的原因.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化学
常温下有以下四种溶液,①H2SO4溶液②NaHSO4溶液③CH3COOH溶液④HCl溶液,当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时,部分微粒的电离度如下表,回答下面问题:
①H2SO4溶液中H2SO4
①H2SO4溶液中HSO4-
②NaHSO4溶液中HSO4-
③CH3COOH溶液
100%(1)根据表中数据分步写出硫酸的电离方程式:.(2)已知50mL&0.1mol?L-1稀盐酸与足量稀NaOH溶液完全反应时,放热0.2865kJ,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3)常温下,pH均为3的NaHSO4溶液和CH3COOH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较大的是;将足量的锌粉投入等体积且pH均为1的盐酸与硫酸中,产生H2的体积(同温同压下)盐酸硫酸(选填“>”、“<”或“=”).(4)0.1mol?L-1稀硫酸中,H+物质的量浓度为,SO42-物质的量浓度为.(5)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硫酸中硫酸根离子的浓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硫酸氢钠溶液中硫酸根离子,原因是.(6)常温下CH3COOH的电离常数为.(保留一位小数)(7)实验表明,相同温度下,液态纯硫酸的导电性强于纯水.已知液态电解质都能像水那样自身电离而建立电离平衡(如H2O+H2O═H3O++OH-),且在一定温度下都有各自的离子积常数.25℃时,纯硫酸的离子积常数K和水的离子积常数Kw关系为.A.K>Kw B.K=Kw C.K<Kw.
科目:高中化学
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向Mg(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Mg2++2HCO3-+4OH-=Mg(OH)2↓+2CO32-+2H2OB、AgCl悬浊液中滴加KI,出现黄色沉淀:AgCl+I-?AgI+Cl-C、在银氨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硝酸:[Ag(NH3)2]++2H+═Ag++2NH4+D、水杨酸()与过量的Na2CO3溶液混合:
科目:高中化学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12的溶液中:K+、Na+、Br-、AlO2-B、无色溶液中:H+、K+、MnO4-、C2O42-C、c(Fe3+)=0.1mol?L-1的溶液中:K+、H+、SCN-、I-D、由水电离出的c(OH-)=1.0×10-13mol?L-1的溶液中:Na+、NH4+、SO42-、HCO3-
科目:高中化学
Ⅰ已知反应H2(g)+Cl2(g)=2HCl(g)△H=-184kJ/mol&&&&&&&&&&4HCl(g)+O2(g)=2Cl2(g)+2H2O(g)△H=-115.6kJ/mol请回答:H2与O2反应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Ⅱ实施以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为基本内容的节能减排政策,是应对全球气候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化工业的发展必须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1)已知某反应的平衡表达式为:2)?c(CO)c(H2O),它所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已知在400℃时,反应N2(g)+3H2(g)?2NH3(g)△H<0的K=0.5,则400℃时,在0.5L的反应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N2、H2、NH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1mol、2mol,则此时反应v(N2)正v(N2)逆(填:>、<、=、不能确定);欲使得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同时使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增加,可采取的正确措施是(填序号)A.加催化剂B.升高温度C.缩小体积增大压强D.使氨气液化移走(3)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A(g)+3B(g)?2C(g)+2D(s)△H,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表:
K/(mol2?L-2)
…请完成下列问题:①判断该反应的△H0(填“>”或“<”)②在一定条件下,能判断该反应一定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序号).A.3v(B)(正)=2v(C)(逆)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A和B的转化率相等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科目:高中化学
A、B、C、D、E、F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可分别与C组成常见化合物AC、AC2、BC、BC2;D元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E、F两元素单质的沸点与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图中原子序数连续).(1)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2)B2的电子式为,C、D、F对应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3)C、F的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可作水消毒剂的有(写出其中两种物质的化学式).(4)化合物Y由C、E两元素组成,将Y、B单质与A单质按1:1: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得到Z和AC,Z的化学式为.
科目:高中化学
物质在水中可能存在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平衡和沉淀的溶解平衡,它们都可看作化学平衡.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表格中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数据:
水的离子积常数
1×10-12试回答下列问题:(1)若25<t1<t2,则α1×10-14(填“>”“<”或“=”).(2)25℃下,某HCl溶液中c(HCl)=1×10-4mol?L-1,则该溶液的PH=,此时c(H+)=mol/L,加水稀释1000倍,则稀释后溶液中PH7(填“>”“<”或“=”).(3)t2℃下,将pH=11的氢氧化钠钠溶液V1L与pH=1的稀硫酸V2L混合(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原两溶液体积之和),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V1:V2=.
科目:高中化学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元素符号).(2)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填化学式).(3)①、④、⑤、⑧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式:.(4)由②和④组成的化合物与⑤的同周期相邻主族元素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⑥单质与⑤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若用①②组成最简单的有机物作为燃料电池的原料,请写出在碱性介质中燃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7)燃煤废气中的含有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碳等气体,常用下列方法对燃煤废气进行脱硝处理时,常利用甲烷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如:CH4(g)+4NO2(g)=4NO(g)+CO2(g)+2H2O(g)△H=-574kJ?mol-1,CH4(g)+4NO(g)=2N2(g)+CO2(g)+2H2O(g)△H=-1160kJ?mol-1,则CH4(g)将NO2(g)还原为N2(g)等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科目:高中化学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强酸溶液中大量共存,并且溶液呈无色的是(  )
A、Na+、Ca2+、Cl-、HCO3-B、K+、Na+、NO3-、MnO4-C、Mg2+、Na+、SO42-、Cl-D、NH4+、Al3+、NO3-、O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民币符号怎么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