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优秀教案劝说秦伯的场面描写

请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描写一段烛之武劝说秦伯的场面,表现烛之武的机智勇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请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描写一段烛之武劝说秦伯的场面,表现烛之武的机智勇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otc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必修一默写
我的图书馆
必修一默写
按Esc退出全屏模式2 贡献值25.2K 大小&
发表评论: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说服高手,智慧化身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说服高手,智慧化身论文
中国规模最大的中文学术期刊荐稿网络|
总评分0.0|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对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兵.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①晋国贪得无厌.时时图谋扩张领土. ②晋国经常背信弃义.不足信赖.秦不应与之共事. ③秦楚两国有相互勾结以排挤秦国之势. ④秦晋灭郑.有利于晋.不利——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对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兵.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①晋国贪得无厌.时时图谋扩张领土. ②晋国经常背信弃义.不足信赖.秦不应与之共事. ③秦楚两国有相互勾结以排挤秦国之势. ④秦晋灭郑.有利于晋.不利于秦. ⑤郑国朝秦暮楚必将亡国.只有跟随秦国.郑国才有出路. ⑥秦郑交好.有利于秦.不利于晋.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②③⑥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下面为同学们推荐部分热门搜索同步练习册答案,要查找更多练习册答案请点击访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令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放肆其西封,若不阚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若使烛之武见秦君——使:派&&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C.又欲肆其西封——肆:扩大&D.因人之力而敝之——敝:遮盖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其无礼于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孙膑以此名显天下——扶苏以数谏故&&C.夜缒而出——今急而求子&&D.子亦有不利焉——且焉置土石&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晋兵临城下,郏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郑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辩论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周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4.翻译下面两句话。&&&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秦师遂东。……  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崤,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曰:“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节选自《左传》)  【背景】烛之武说退秦军后,秦穆公派杞子等人驻守郑国。过了两年多,晋文公死去,秦穆公欲独吞郑国,因此不听蹇叔的一再劝阻,坚持出兵袭郑。 1.下列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管:钥匙 B.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潜:秘密地 C.晋人御师必于崤——御:驾车 D.秦师遂东——东:向东进发 2.与“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师劳力竭,远主备之B.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C.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D.辍耕之垄上 3.能表现蹇叔有非凡预见力的一组是(&&&& ) ①师之所为,郑必知之②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③晋人御师必于崤④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4.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伯得到杞子派人送来的情报后,立即决定派孟明、西乞和白乙带兵攻郑。 B.蹇叔哭师是不忍心看到秦军白白送死,同时也为将失去儿子却无能为力而难过。 C.秦伯做事武断,不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但也能及时自我反省,勇于承认错误。 D.秦晋崤之战的结果是晋国大胜,还俘虏了秦国的三位大将。 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每小题2分)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选自《左传·烛之武退秦师》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军氾南&&&&&&&&&&&军:驻扎。B.何厌之有&&&&&&&&&&&厌:满足。C.若不阙秦&&&&&&&&&&&阙:缺少。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如果)没有。2.与“夜缒而出,见秦伯”中的“夜”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A.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B. 项伯杀人,臣活之C. 沛公从百余骑来见项王D. 常以身翼蔽沛公3.以下四组句子,说明晋国不守信用的一组是(&& )A.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B.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C.夫晋,何厌之有?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晋围郑,是因为郑国曾得罪过晋文公,并且脚踏两只船。B.烛之武处处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劝说,最终成功使秦伯退兵。C.认识到自己力量不及对方,晋侯只好撤兵。D.本文虽然篇幅较短,但情节波澜起伏,内容详略得当。5.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3分)译文:                             &&&&&&&&&&&&&&&&&&&&&&&&&&&&&&&&&&&&&&&&&&&&&&&&&&&&&&&&&&&&&&&&&&&(2)夫晋,何厌之有?(3分)译文:                             &&&&&&&&&&&&&&&&&&&&&&&&&&&&&&&&&&&&&&&&&&&&&&&&&&&&&&&&&&&&&&&&&&&(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4分)译文: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每小题2分)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选自《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军氾南军:驻扎。B.何厌之有厌:满足。C.若不阙秦阙:缺少。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如果)没有。小题2:与“夜缒而出,见秦伯”中的“夜”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是(&&&)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B.项伯杀人,臣活之C.沛公从百余骑来见项王D.常以身翼蔽沛公小题3:以下四组句子,说明晋国不守信用的一组是(&&)A.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B.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C.夫晋,何厌之有?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晋围郑,是因为郑国曾得罪过晋文公,并且脚踏两只船。B.烛之武处处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劝说,最终成功使秦伯退兵。C.认识到自己力量不及对方,晋侯只好撤兵。D.本文虽然篇幅较短,但情节波澜起伏,内容详略得当。小题5: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3分)译文:                             &&&&&&&&&&&&&&&&&&&&&&&&&&&&&&&&&&&&&&&&&&&&&&&&&&&&&&&&&&&&&&&&&&&(2)夫晋,何厌之有?(3分)译文:                             &&&&&&&&&&&&&&&&&&&&&&&&&&&&&&&&&&&&&&&&&&&&&&&&&&&&&&&&&&&&&&&&&&&(3)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4分)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1.下列各句中,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A.邻之厚,君之薄也&&&&&&&&&B.何厌之有C.群臣侍殿上者&&&&&&&&&&&&&D.君安与项伯有故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B.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救济C.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D.阙秦以利晋 &&&&&&&&&&&&&&&阙:侵损、削减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以乱易整B.越国以鄙远&&& C.焉用亡郑以陪邻D.阙秦以利晋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B.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C.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D.晋侯为了报答秦国,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5.翻译题(6分)(1)敢以烦执事(2)因人之力而敝之&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潘庆玉教授解读《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是选自《左传》,《古文观止》里也选了这一篇。我拿到篇目后仔细看了看,读了之后深有感触。经典就是经典,无论过多长的岁月,只要我们重新拿起书来再读上一遍,内心仍然充满感动与温暖,对我国语言文字的温情,我想每一个中国人只要读上几句都会油然而生。
就这篇文章,我先谈一谈理解问题。这篇文章,我们一般把它作为说话的艺术来看待,从文章内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从大局入手,因为它是“传”——《春秋左氏传》,要讲讲“经”与“传”的关系。高一的学生对文言文已经积累了不少知识,但对中国的古代典籍,也是高中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了解、熟悉一些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特别是“四书五经”。就这篇文章而言,下面我从“纪”“传”的关系入手说一说,为什么要这么讲呢?目的是为了揭示出左丘明文学功底的深厚和他的文学想象力的丰富。在《春秋》里,对“烛之武退秦师”只有六个字——“晋人秦人围郑”。左丘明根据当时的史料以及他了解的故事演绎成了这样一篇文字,当然,我们文章选的这一部分前后也有删节。实际上,这篇文章就是对“晋人秦人围郑”这六个字的诠释,这也是《春秋左氏传》的最大特点。《春秋》有三传,《春秋左氏传》的最大特点就是善于用故事,善于用人物原型来演绎历史,所以《左传》对后来的文学创作影响很大。讲这一点,是为了让学生将来再读到《左传》时对它有起码的认知,对它的写作风格有了解,便于理解文本。这是从一个大的角度看“经”与“传”的关系。
就这篇文章,是中国古代强调论辩艺术,说话艺术的一个很好的例证。《易经》里说过“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是什么让一个世界生动运转起来,充满矛盾斗争,生机勃勃的发展?是语言的推动。在春秋战国时代,谋士、外交家主要是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游走于诸侯,推动历史的发展。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是以弱“胜”强的展示,特点很容易把握,这是大体对它的理解。这篇文章的特色,从中学教学我们应该怎么看待?我想有三个方面可以把握。
第一,这篇文章语言的“飞白之美”。这篇文章我们读完后有这种感觉,有些地方就写几个字一带而过,但是却留下了丰富的想象。比如第一堂课老师让学生扩写成文章,“夜缒而出”就四个字,也没有出现人物,却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所以它的语言的“飞白之美”,语言留下的巨大的想象空间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包括它第一段讲到战争形势简洁扼要,扼要到什么程度,我们后面往往会忽视。比如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而贰于楚也”这是战争的基本起因,我们到后面分析时往往就忘记了这一点,也就是说晋和秦联合起来围攻郑是有现实原因的,是因为郑曾经做过对晋不利的事,所以打它在那个时代也是名正言顺的。尽管春秋无义战,但是所有的战争都是要找一个借口的。这也是后面分析到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时候为什么回避了这个问题,本来是郑理亏的,他在后面劝说的时候根本不提这个事,这里可以看到他的伏笔。这篇文章语言很简练,但是所有的句子,每一句话都是有用的。作者惜字如金,第一遍我们读可能读不懂,比如最后一段“子犯请击之”,如果不知道子犯是谁,是哪个国家的,都不知道谁要打谁。它的语言使用是相当精简的,精简到你只有读懂了全文才知道这些人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这是我的感受,要把握住语言里的虚实变化,简练、有力的特点。
第二,逻辑的严谨之美,主要表现在劝说艺术上。劝说秦穆公能够接受烛之武的建议退兵。他的整个的劝说过程是由己及人,由近及远,有理有据,一步一步使得秦穆公必须做出这样的选择,否则无论从逻辑上还是情理上都会出问题,都会使秦穆公下不来台。他的劝说艺术体现了逻辑的力量,到最后已经跟郑国没有关系,最后结束语是“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最后战斗的中心,讨论的问题不再是郑国的问题,而是秦国与晋国的问题,最后郑国已经退出去了,可以看出他严密的逻辑推理,这里面是下了功夫了,体现了论辩的逻辑之美。最后秦穆公不得已,尽管说“秦伯悦”,但这个“悦”里也有无奈的成分,毕竟带着部队远征打仗花费巨大,到嘴的肉吃不到了,这里的“悦”其实不是“喜悦”,是“心悦诚服”。这个“悦”实际上是“服”的意思。这可以看出逻辑的艺术。
第三,叙事的结奏之美,节奏明快。这篇文章没有废话,而且该详写的地方不惜笔墨,该略写的地方一个字都没有,惜字如金,表现出作者很强的叙事艺术性,构思很值得我们去品味、琢磨。这是我对这篇文章的看法和解读。也是对课堂的评价的参照。从这个角度,我们看这堂课的讲法、教法。
从我的感受的角度看,这两堂语文课都是很扎实的。尽管没有太多很花哨的设计,但课堂上的学生确实得到了一种比较深入的学习,进行积极思考,这一点是给予肯定的。当然所有的课都不是完美的课,都会有缺陷。我有一个思考,文言文到底要教什么?到底要怎么教?语文课文里有文言文和白话文两种,两种语言形式的教法有没有区别?区别在哪里?课堂上有什么不同的要求?这是很值得思考的。如果我们把握住这一点的话,文言文教学的一般性的问题就解决了。相对于白话文来讲,文言文显然有语言上的障碍,语言的障碍主要相对于上课的流畅性来说,有理解的障碍。那么这个障碍在课堂教学上能不能变成我们教学的资源?这个障碍能不能变成我们课堂教学设计的起点?这是我要思考的问题,这是我们怎样面对文言文字词语法的问题,我们讲这些字词语法是把它归出来作为知识点来讲,还是把它放到语境里文章里作为文本理解的工具,理解文本的渠道、方式去讲?这是值得思考的。当我们能够做到这样一种转换的时候,文言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就很清楚了。所以,我的想法是,文言文教学能不能立足于文本上语言的特点,从深化学生对文本理解的角度,去设计出紧贴近文本的教学设计。这是我的一个想法,当然这有一定的难度。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我有一个感受,如果我们的课把文言文的知识单独拿出来,包括读音、字词、翻译,我们看到这两节课的翻译基本都没有作为一个环节来做,不管怎么样,无论你设计的再巧妙,最后仍然有脱离文本,脱离语境的问题,毕竟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对文言文的积累比较少,对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有待提升,这是我的想法。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课的设计能不能再侧重一下文本、语言,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探讨的。当然我讲的也不一定正确,只是一个感受,毕竟文言文的课很难上,可以理解,但是我们还是要争取能做一个突破。就是把文言文本身具有的语言知识教学与我们理解的深化,以及我们课堂教学的设计有机的结合起来。
再一点,关于问题的设计,第一堂课的老师,她的课给我的感受就是,一个是平实,整堂课紧贴近文本的理解来设计问题,她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故事展开的理解来设计,没有脱离文本。再一点,由于她设计了九个比较大的问题,因此,整堂课是根据问题贯穿起来的,学生的自主性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回答也比较精彩。整堂课贯穿着对文本深入的理解,老师对学生的指导点评也是通过问题的解答而展开的。其中一个小的瑕疵,提出来共勉,一开始老师提到“传是传记的传么?”,我想可以给予明确的回答,否则学生课下还搞不清楚,这是值得确定的一个问题。我们还可以举些例子,比如“名不见经传”,通过这样一些大家知道的话来讲“经”与“传”的关系。为什么要讲这个点呢?这个点是很重要的一点,这个点是将来孩子再读这一类的文章时的背景性的东西,这里解决了以后就不会存在疑问,我感觉这里如果能再明确更好,这是一个小的地方。
再一个地方,课堂设计扩展设计得很好,关于“夜缒而出”让学生扩展成一段话,通过这段话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个设计是很精巧的,是很有创意的。但是我们在课堂上做这个练习应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东西,如果放在有效地训练上,对学生的要求应该有几个:1.字数。写多少字,给他多长时间,这个要明确,因为课堂作业不可能写得很长,必须做一个大体的要求,否则你讲课了学生还没有写完,影响听课。所以要求看起来简单,却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更有效,时间、字数,这是一个最基础的要求。2.让学生扩写是有目的的,不仅仅是锻炼写作能力,锻炼写作能力的方法很多,我认为搞这一个设计应该达到几层目的。在我看来,如果有这个设计的话,第一个目的,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化。只有深入理解了这四个字在文章中承前启后的作用,看到这四个字背后留下的大量想象的空隙,才可能写得有头有尾,前后连贯。第二个目的,体验和想象的训练。课文仅四个字,我们要对这个逃出去的过程进行想象,进行推理。如老师问的“夜晚没有月亮、月光,你还能看清他的表情么?”这就可以看出。再比如“烛之武临行的时候满朝文武来送行,这能不能成立,这件事会不会走漏消息?”这就是体验和想象,体验想象是不是合理。学生回答问题好多这种问题,这就需要移情入境的去想,不是瞎想,这是一个要求。再就是写作文采、构思上的训练。设计这个问题有三个层次目的,这三个层次不是强加的,是问题本身应该包含的。这个问题除了要有字数、时间上的要求,还应该有心理的描写、动作的描写,他怎么写先不管,但至少应该设计到这些。这样学生在写的时候就有大体上的目标了,他就不再是自发的,随着感觉去写了,而是要做一个构思,做出想象,这样一个写作训练我想要比我们随机的写更能够提供一个锻炼的空间。
还有一点,老师对同学回答的点评很多,但同学之间的互评较少,这一点可以放开一些。对一个问题大家可以争论,其他同学对同学回答的问题可以进行点评,课堂的气氛再活跃一些,这样效果可能更好。这是第一个老师的课,我简单说这么多。
第二个老师,这个课的特点:重点突出,基础扎实。这个老师课的重点放到了说话的艺术上,整堂课围绕这一个点来展开的,无论读、说、问、答,都是抓住说话艺术,重点突出。老师的基础扎实,她对学生读书的字音的强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厌其烦的去读,对字音确定,这是值得肯定的。
再一点,注重启发点拨。当问出问题之后,同学们会回答,可能有些回答不完整,有些回答有些方向性问题,老师能够及时抓住学生回答的情况、特点进行及时的点拨,这是很好的学习的地方。这个老师的导入给我印象很深,用一个词讲——先声夺人。这个老师能从古文中的名言引入,从战争、智慧入手,谈到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从这里入手导入课文,我觉得这是“取法乎上”,站在一个比较高的点来看待这篇文章,那么学生在理解这篇文章的时候把握起来就比较顺畅,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点题也比较早,刚上课就点出学习这篇课文要学习说话的艺术,让同学们对这篇课文有一个期待,知道从哪个方面下功夫。而且比较注重课堂的训练,比如复述,尽管学生复述的不是很顺利,但是这种当堂的训练是很重要的。对叙事性的文章,如果我们讲课的话,学生需对文章有一个整体感知。那么我们怎样检验他的整体感知呢?只有说出来我们才能看得到,所以让一个同学复述其实也是带动所有同学在想这是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复述很重要,是形成一个完整的情境,为下面的对语言,对说话艺术的品味做一个良好的铺垫。她也是从烛之武如何退秦师入手讲到劝说的艺术,课的设计是完整的,符合要求。如果说有一些小的瑕疵的话,是板书。可能是黑板比较小,板书还可以更优化。如果想用板书的话,最好展示出文章的写作思路里边的主要特点,最好有所设计,把文本里面的矛盾,文学里面的张力呈现出来,把要讲的重点概括出来,还可以更醒目更优化一些。再就是,有一些地方需要老师点明、强化。烛之武劝秦王的话不是直接说的而是间接说的,这里老是应该点明劝说委婉的特点,像这样小的地方稍微注意就能做的很好。也就是说,不会有十全十美的课,所有的课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陷,这里提出来也是与老师共勉。这是对两位老师的课的简单的评说。
这篇文本,还有最后的一点是我感触比较深的,跟大家做一个交流。烛之武在去郑国之前跟郑伯有一个对话,这个对话写得很好。通过这个对话,我们能看到这篇文章语言之外的人格魅力。第一个老师的问题都是学生提出来的,学生对这个问题不好回答。第二个老师是针对郑伯怎么去劝说,从这个角度提出来的。我想我们能否从教师的角度也提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能引起学生更多的思考。烛之武一开始推辞是真的推辞么?这个问题是很有价值的。再一个,烛之武推辞的时候是用什么理由来推辞的?为什么用这样的理由?推辞一件事的理由很多,像这样一件事情,两个大国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基本上已无回天之力了,这样的事,这样的任务,一般人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推荐烛之武去。国君甚至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他当时也已经七十多岁了,在做一个养马的官。国君找到他,他用一个什么样的理由来推辞,为什么用这样的理由推辞?为什么不直接说“你看这两个国家这么强大,并且我们以前还得罪过人家,人家打我们我们也无话可说”?他有很直接的理由,但是没用,而是说“我年轻的时候就不如人家,现在老了更没用了”。根本就不提这个任务,就可以看出来他话里有话,不仅是个道理,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来烛之武这个人实际上已经成竹在胸了。他已经早就把事情分析透彻了,所以才找出一个不相关的理由,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发泄了自己的不满,另一方面,可以看出,这么大的事根本不谈,郑伯也明白了“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自己请的出使的人,不谈与战争相关的事情,郑伯也明白这个人了不得,这个人肯定有这个本事。所以最后激他“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这是候郑伯也确信这个人有这个实力、才干。前面这段对话是很精彩的,这为后来他为什么能够成功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这是我个人的理解。通过对文本的挖掘,我们会发现隐含在里面有好多微妙的心理的理解因素。联系上前面我讲的见到秦伯之后,他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他根本就不谈你们来打我是不对的,一般来说,打仗自己被欺负了要找理由为自己辩护,他上来根本不做辩护,他只承认事实。这紧扣前面讲到的“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他没有道理,只能转换论说的艺术,是从这样一个角度切入的,所以说这篇文章的每一部分都有联系,使我们在读它的时候感觉文章尽管很短但是很完整,文气也很畅通。这是最后的一个想法,我的点评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济南市外国语:刘笑天老师
潘教授高屋建瓴,抛玉引砖,给我提供了一个评课的高度和难度。潘老师评完后,我很难再评课了,这堂课已经评的很完善了,所以潘老师说的是珠玉之言,希望老师再多忍耐一下我的砖头和石块,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多多指导。
柴老师和X老师的这两堂课给我的总体印象都非常好,而且各具特点。柴老师的课用一句话概括叫匠心独运,不落窠臼。许老师的这堂课给我的印象像我写过的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话叫“好的一堂课应当像春风行于水上”。许老师的这堂课很顺畅,象风行水上。
正好借同课异构的这两节精彩的课说一下我对文言文教学的一些个人心得:
先从柴老师这节课说起,觉得柴老师的这节课的第一个特点是文意疏导为先,将文意梳理作为整堂课的重点,而疏导时建构的问题都是从细节入手的,这一点很独到。几周前,教育局安排我们去历城一中送课,我上了准备得很不充分的一节课《归去来兮辞》,表达了一点我对文言教学现状的一些个人看法、个人的浅见和隐忧。
现在的文言文教学有两种大的倾向:一种是把文言文完全架空,进行讨论和探究;另一种是把语文教学的课堂变为说文解字课。这个当然问题不仅在于老师们,方方面面的原因都有。但我们有责任,我们不回避这个问题。
说一说说文解字课,目前我们的课堂上有的学校搞学案,且很多,非常完善。课前有导学案,课后还有学案,大量的时间花在说文解字上,不分文体、不分文章、不分语体,搞说文解字。搞说文解字对不对?当然对。因为文言文与白话文教学是不一样的。要理解文意,要理解文章的精彩之处,不过文字关是不行的。但这个度该怎么把握?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很难办的问题,老师们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去做这件事,比方说考试。当然考试本身也有很大问题,今天我们不谈高考这个问题,来说我们的教学问题。我们现在老师在上课时,立足于把每一个语言现象搞清楚,每个实词、每个虚词、每个通假、每个活用、每个句式都搞清楚。然后让学生孤立地去记这些东西,课前的导学案、课后的导学案都花在这些地方。即使拿高考来说,高考现在的重点在于对文章文意的整体理解。老师们想想除了重点实词、典范虚词、对文意其他信息的筛选、文意的分析和概括、包括翻译,都侧重于对文意的整体理解。里面考实词是考重点的,考虚词考典范的。有些问题不是那么能弄清楚的,有些王力先生也弄不清楚,我们非得把它弄出个一家之言,然后把我们的一家之言教给学生,实际上有时我们的一家之言对学生是有害的。老师们都知道欧阳修的《昼锦堂记》“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一开始欧阳修是没有这个“而”的,后来文章送出去了,给了他的老朋友韩琦,然后派快马把文章追回来了,就添了两个字,两个“而”。这个“而”表什么?表修饰、顺承、还是转折?这些都不重要,欧阳修不是为了这个,而是为了文气和一个节奏的问题。欧阳修的文章读起来很美,他为了这个。而我们非得把它搞清楚,有时这样是害我们学生的。现在我觉得很头疼,我刚接了高一的一个班,我的孩子们要每天问我这些问题,他想把每一个问题搞清楚。我们这样做下去会损害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习惯。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倾向,就是我刚才说到的完全架空。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有时我也在想。我觉得:
第一要视文章而定、视文体而定。在我们的中学课本里文言文大体分为两类,第一种是典范文言文,包括我们今天讲到的《烛之武退秦师》,它属于典范的文言文;另外一种是骈文、韵文,像高中教材里的《归去来兮辞》《兰亭集序》《滕王阁序》《赤壁赋》,像这种文体我们是不是更多地把我们的精力和教学重点放到一对文意的疏导上,二放到对文章本身在内涵上、辞彩上、艺术上的精彩之处,引导学生一块去品悟、去感知、感受。
课文中的基本语汇都要积累。②引导学生熟习文言文的基本表达方式,好像我过去写过一篇文章说过这样的话。③把它放在语境中掌握这些东西,而不要孤立地对待这些东西。④我们的白话文到现在有90年的历史,我是说单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角度谈,不到100年的历史,而我们的文言文在中国有长达几千年的历史,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尽管这个根精华与糟粕并存,但我们要把我们的根留住。我们文言文中的思想、内涵、辞彩、艺术这些精彩之处应该纳入我们教学的范围之内,让我们的学生学这些东西。苏东坡说过一句话:“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是说好多应考的学子,不看书,专门去练应考的技巧,结果最后游学无根。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特别是文言文教学,我感觉有点失根。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文化精神,或者评价一个人的修养时,我们经常用“根”这个词,所以我们还是从根本做起,把我们的根留住。这是我前段时间对文言文教学的一些基本理解。
今天我为什么重提这个话题,因为我对这两堂课印象深刻。像柴老师这堂课:第一,她以精辟问题将整篇文章的文意串联起来,这是一个高明之举,用问题把文章串联起来,引导学生理解文意,这是精彩之一。问题是精辟的问题,不是粗陋的问题。像老师们刚才提到的“夜缒而出”,一个“缒”字,飞白,老师做一个补白的工作。在这样一个细节上引导学生去做,让学生去做一个写作训练、想象训练,并且老师也有要求,侧重于动作、心理描写,这是非常精彩的。第二,把学生的需要作为本课的侧重点来构建整个课堂。这堂课一共有多少个问题,我都记下来了,这都是学生提出来的。老师在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中应该是做过精选的,用它来支撑整个课堂。我们常说“以学生为主体”,怎样才能“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的需要、学生的问题拿出来支撑整个课堂是个非常好的做法。然后现场生成课堂,在生成过程中,在具体问题上跟学生共同交流、沟通,把课堂渲染的有声有色、风生水起。
&&&但同时呢,有一个问题。有时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从两方面来看,“以学生为主体”放在整个课堂里它不是一个口号。有一次我听了一堂课,在珠海,也是全国一个大型课赛。广东实验中学的一个女老师,教学素质非常好,教的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她就让学生临场去讨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学习的重点是什么?意图非常好,结果她的学生真够活跃的。讨论完后学生推出的问题是“王伦该不该杀”,这个问题不在文本之内,但她的学生活跃到让人无法想象的程度,让老师骑虎难下。她理解的民主课堂是这样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是这样的,我就得按这个来讲。结果整堂课就是王伦该不该杀,让课堂完全游离于课本之外。这堂课当然是一堂不成功的课。本堂课有九个问题,不是这九个问题都是重点,有些问题是重点,可以拿出来,这些问题就是高效的问题,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讲,就能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一个优效的课堂。有些问题可省略。再一个需要注意老师对学生的引导问题。我对柴老师提一点建议,要做一个有分量的老师,对学生的引导很关键。那看什么,看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看老师如何引导其他学生对这个学生进行评价。师生之间的对话和生生之间的对话这就是老师要承担的角色。蔡澄清老师讲点拨,说点拨点拨,就是该点拨处点拨,在重点的地方点拨。通过老师的点拨将学生对这篇文章的感悟认知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一个深度。那老师这时的点拨就是一个有分量的引导,一个有高度的引导。当然这个东西需要一个火候,有时候需要时间。柴老师是一个非常有潜质的老师。这个东西确实需要时间去讨喜。在引导学生的火候上、高度上还需要花点时间。
第二堂课,是许老师的课,她这堂课很顺畅,得益于几个方面:一是老师具有良好的教学素质,老师对重点的落实意识,对整个课堂节奏的掌控都有一定的功力。比方说老师的教学语言,在跟学生沟通时,它不是学术语言,不是讲座语言,它有一套言语体系,要有亲和力,应当是动态的,但也不是完全的大白话。课堂上的语言应杜绝两种现象,一个是朗诵似的,第二个是大白话,白开水似的。课堂语言包括和学生在交流的时候,应当是动态语言,应该是立足和学生沟通的语言,有时老师在课堂上抛出一个问题,过于学术化,老师还把课件弄得非常多,打在屏幕上,学生看完后不理解,他怎么和你交流,许老师这一点做得很好。第二个是对学生的引导和管理。我们现在的总体的课堂,在课改之后,年头上算不少,老师们有时候在理解一个问题的时候,还是有一点机械化和简单化的倾向,这些原因也不只在老师们,方方面面都有,有时候我们的课堂是疏于管理。“好”“棒”“聪明”“厉害”“很好”,这些问题到现在还常见,学生出错的地方不加评价。许老师在指导学生读完课文后,你看她对学生的引导:“你读的很流畅,但是有一点瑕疵。”然后引导学生去找朗读时字音方面的错误,然后进一步强化和固化,让学生再去读,里面有管理的成分。当学生在学习方面有问题的时候,把他往回拉一拉。有的专家在在评课时说“引导时怎么老牵着学生的鼻子在走”,其实有的时候预设包括老师的引导,他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在走,有时学生就是需要引导,要不老师的价值在哪里。第三个问题,这堂课抓住了重点,不枝不蔓。整体设计有梯度、有层次,便于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去掌握去学习。一堂课为什么学生上下来觉得很顺畅,最主要的原因在这里。有的老师说是学生好。我有一个朋友,在上完了公开课后经常埋怨学生,说这里学生不好,烟台的,那里学生不好,青岛的,就他自己学校的学生好。你不要埋怨学生,一堂课下来,顺不顺畅,主要的问题在老师那里,看你老师设计问题时的顺序。比方说许老师将这节课说话的艺术作为重点,把烛之武劝说秦穆公的那段语言作为设计的重点提了两个小问题,第一,这里面包含了哪些问题,第二什么地方打动了秦穆公。这两个问题看来很平实,实际上很有效,当然问题不止这一个,精彩的地方不止这一处,这里面是有一个流程的问题。所以成熟的老师的表现之一就是他自己的教学逐渐找到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思路和设计。
不过我也注意到两个老师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当遇到具体问题时,因为现场课堂是变化的,有时老师有点紧张,这种紧张就会导致过于专注,从而在具体策略上失去一些东西。比方说许老师在引导学生品读郑文公语言时,郑文公先说“是寡人之过也”,然后说“子亦有不利焉”。如果从说话艺术上讲,实际上郑文公这两句话也是有顺序的。如果郑文公先说第二句“子亦有不利焉”,感觉会全然不同。在引导学生学习时,何妨让学生换一换序呢?这也是个问题,一个小的方法和策略。当然这是旁观者的说法。我在课堂上有时也可能由于过度专注和紧张我也可能忽略这个问题。两位老师可能由于过度专注反而会走神。比方说学生在发言时,郑文公、晋文公、文公又特别多,秦、晋,国家特别多,经常容易混。老师有时把这个问题忽略了。这好像是个小问题,但说明老师上课时的状态问题。刚才我说,过于专注导致紧张,何妨放松一下,当然放松需要历练。包括学生发言时说“皇位”,出现知识性错误,我们应当去管理学生。
两位老师在课堂上都注重学生对课文的诵读,琅琅读书声,不绝于耳。中国有些文章就是诵读是最基本的。成诵于口,烂熟于心。但是朗读如果不提要求的话,没有评价的话,没有抓手的话,那么朗读在课堂里出现是一种奢侈。老师们也不要指望朗读能解决一切问题,有的老师的课朗读安排非常多,甚至有人讽刺我们说:“你们语文课很好上啊,刘笑天。齐读一遍,自己读一遍,男生读一遍,女生读一遍,开头读一遍,结束读一遍。太好上了。”我说:“你们政治课最好上了,今天说对,明天说错。没有对和错。”但是我们老师在引导朗读时我们应当对学生有要求。比方说这两堂课老师对学生都有要求,一读准字音,二读准节奏。但是我们还应当有其他方面的要求。光有要求不行,引导学生时一定要有抓手,读出他的情感,有的学生读不出来。我记得陈&&&
老师在讲《梦游天姥吟留别》最后让学生读那个“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让学生读出那种情感,学生读不出来。怎么办?给学生送个台阶吧。比方说这堂课劝说秦穆公那一段,包括里面其他地方哪些词语哪些句子能够体现出人物当时的情感。你怎么把它体现出来,让学生有个抓手,再让学生读一遍再读一遍。在一个梯度上读太奢侈。
最后再提一个问题,《烛之武退秦师》老师们在退秦师上花了太多功夫,忽略了烛之武。对这个人物的领悟、评价应结合课本去谈。刚才潘老师也提过,这个人物是有人格魅力的。老师们都知道,“士”是先秦最活跃的阶层,有各种各样的“士”,策士、方士、侠士,什么士都有。烛之武堪称国士。他是国士,不在于地位有多高,舌有多利,而在于烛之武的谋略、智谋、不计得失、勇气、胆气、担当和人生境界。尽管他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既不帅,地位也不高,只是一个养马的官,有人戏说是弼马温。但他有他的人生境界。他能说服秦穆公除了技巧外,跟他的胆气、勇气、担当、人生境界是分不开的。我们在教这堂课时,是不是也要考虑到这一点。
好了,老师们,刚才我说的都是我对这两堂课教学的一点浅见。一堂课下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本永远是说不完的,一堂课也是永远说不完的。说的不当的地方,老师们多批评。谢谢。
济南市外国语:刘笑天老师
潘教授高屋建瓴,抛玉引砖,给我提供了一个评课的高度和难度。潘老师评完后,我很难再评课了,这堂课已经评的很完善了,所以潘老师说的是珠玉之言,希望老师再多忍耐一下我的砖头和石块,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多多指导。
柴老师和X老师的这两堂课给我的总体印象都非常好,而且各具特点。柴老师的课用一句话概括叫匠心独运,不落窠臼。许老师的这堂课给我的印象像我写过的一篇文章中的一句话叫“好的一堂课应当像春风行于水上”。许老师的这堂课很顺畅,象风行水上。
正好借同课异构的这两节精彩的课说一下我对文言文教学的一些个人心得:
先从柴老师这节课说起,觉得柴老师的这节课的第一个特点是文意疏导为先,将文意梳理作为整堂课的重点,而疏导时建构的问题都是从细节入手的,这一点很独到。几周前,教育局安排我们去历城一中送课,我上了准备得很不充分的一节课《归去来兮辞》,表达了一点我对文言教学现状的一些个人看法、个人的浅见和隐忧。
现在的文言文教学有两种大的倾向:一种是把文言文完全架空,进行讨论和探究;另一种是把语文教学的课堂变为说文解字课。这个当然问题不仅在于老师们,方方面面的原因都有。但我们有责任,我们不回避这个问题。
说一说说文解字课,目前我们的课堂上有的学校搞学案,且很多,非常完善。课前有导学案,课后还有学案,大量的时间花在说文解字上,不分文体、不分文章、不分语体,搞说文解字。搞说文解字对不对?当然对。因为文言文与白话文教学是不一样的。要理解文意,要理解文章的精彩之处,不过文字关是不行的。但这个度该怎么把握?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很难办的问题,老师们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去做这件事,比方说考试。当然考试本身也有很大问题,今天我们不谈高考这个问题,来说我们的教学问题。我们现在老师在上课时,立足于把每一个语言现象搞清楚,每个实词、每个虚词、每个通假、每个活用、每个句式都搞清楚。然后让学生孤立地去记这些东西,课前的导学案、课后的导学案都花在这些地方。即使拿高考来说,高考现在的重点在于对文章文意的整体理解。老师们想想除了重点实词、典范虚词、对文意其他信息的筛选、文意的分析和概括、包括翻译,都侧重于对文意的整体理解。里面考实词是考重点的,考虚词考典范的。有些问题不是那么能弄清楚的,有些王力先生也弄不清楚,我们非得把它弄出个一家之言,然后把我们的一家之言教给学生,实际上有时我们的一家之言对学生是有害的。老师们都知道欧阳修的《昼锦堂记》“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一开始欧阳修是没有这个“而”的,后来文章送出去了,给了他的老朋友韩琦,然后派快马把文章追回来了,就添了两个字,两个“而”。这个“而”表什么?表修饰、顺承、还是转折?这些都不重要,欧阳修不是为了这个,而是为了文气和一个节奏的问题。欧阳修的文章读起来很美,他为了这个。而我们非得把它搞清楚,有时这样是害我们学生的。现在我觉得很头疼,我刚接了高一的一个班,我的孩子们要每天问我这些问题,他想把每一个问题搞清楚。我们这样做下去会损害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习惯。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倾向,就是我刚才说到的完全架空。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有时我也在想。我觉得:
第一要视文章而定、视文体而定。在我们的中学课本里文言文大体分为两类,第一种是典范文言文,包括我们今天讲到的《烛之武退秦师》,它属于典范的文言文;另外一种是骈文、韵文,像高中教材里的《归去来兮辞》《兰亭集序》《滕王阁序》《赤壁赋》,像这种文体我们是不是更多地把我们的精力和教学重点放到一对文意的疏导上,二放到对文章本身在内涵上、辞彩上、艺术上的精彩之处,引导学生一块去品悟、去感知、感受。
课文中的基本语汇都要积累。②引导学生熟习文言文的基本表达方式,好像我过去写过一篇文章说过这样的话。③把它放在语境中掌握这些东西,而不要孤立地对待这些东西。④我们的白话文到现在有90年的历史,我是说单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角度谈,不到100年的历史,而我们的文言文在中国有长达几千年的历史,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尽管这个根精华与糟粕并存,但我们要把我们的根留住。我们文言文中的思想、内涵、辞彩、艺术这些精彩之处应该纳入我们教学的范围之内,让我们的学生学这些东西。苏东坡说过一句话:“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是说好多应考的学子,不看书,专门去练应考的技巧,结果最后游学无根。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特别是文言文教学,我感觉有点失根。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文化精神,或者评价一个人的修养时,我们经常用“根”这个词,所以我们还是从根本做起,把我们的根留住。这是我前段时间对文言文教学的一些基本理解。
今天我为什么重提这个话题,因为我对这两堂课印象深刻。像柴老师这堂课:第一,她以精辟问题将整篇文章的文意串联起来,这是一个高明之举,用问题把文章串联起来,引导学生理解文意,这是精彩之一。问题是精辟的问题,不是粗陋的问题。像老师们刚才提到的“夜缒而出”,一个“缒”字,飞白,老师做一个补白的工作。在这样一个细节上引导学生去做,让学生去做一个写作训练、想象训练,并且老师也有要求,侧重于动作、心理描写,这是非常精彩的。第二,把学生的需要作为本课的侧重点来构建整个课堂。这堂课一共有多少个问题,我都记下来了,这都是学生提出来的。老师在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中应该是做过精选的,用它来支撑整个课堂。我们常说“以学生为主体”,怎样才能“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的需要、学生的问题拿出来支撑整个课堂是个非常好的做法。然后现场生成课堂,在生成过程中,在具体问题上跟学生共同交流、沟通,把课堂渲染的有声有色、风生水起。
&&&但同时呢,有一个问题。有时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从两方面来看,“以学生为主体”放在整个课堂里它不是一个口号。有一次我听了一堂课,在珠海,也是全国一个大型课赛。广东实验中学的一个女老师,教学素质非常好,教的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她就让学生临场去讨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学习的重点是什么?意图非常好,结果她的学生真够活跃的。讨论完后学生推出的问题是“王伦该不该杀”,这个问题不在文本之内,但她的学生活跃到让人无法想象的程度,让老师骑虎难下。她理解的民主课堂是这样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是这样的,我就得按这个来讲。结果整堂课就是王伦该不该杀,让课堂完全游离于课本之外。这堂课当然是一堂不成功的课。本堂课有九个问题,不是这九个问题都是重点,有些问题是重点,可以拿出来,这些问题就是高效的问题,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讲,就能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一个优效的课堂。有些问题可省略。再一个需要注意老师对学生的引导问题。我对柴老师提一点建议,要做一个有分量的老师,对学生的引导很关键。那看什么,看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看老师如何引导其他学生对这个学生进行评价。师生之间的对话和生生之间的对话这就是老师要承担的角色。蔡澄清老师讲点拨,说点拨点拨,就是该点拨处点拨,在重点的地方点拨。通过老师的点拨将学生对这篇文章的感悟认知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一个深度。那老师这时的点拨就是一个有分量的引导,一个有高度的引导。当然这个东西需要一个火候,有时候需要时间。柴老师是一个非常有潜质的老师。这个东西确实需要时间去讨喜。在引导学生的火候上、高度上还需要花点时间。
第二堂课,是许老师的课,她这堂课很顺畅,得益于几个方面:一是老师具有良好的教学素质,老师对重点的落实意识,对整个课堂节奏的掌控都有一定的功力。比方说老师的教学语言,在跟学生沟通时,它不是学术语言,不是讲座语言,它有一套言语体系,要有亲和力,应当是动态的,但也不是完全的大白话。课堂上的语言应杜绝两种现象,一个是朗诵似的,第二个是大白话,白开水似的。课堂语言包括和学生在交流的时候,应当是动态语言,应该是立足和学生沟通的语言,有时老师在课堂上抛出一个问题,过于学术化,老师还把课件弄得非常多,打在屏幕上,学生看完后不理解,他怎么和你交流,许老师这一点做得很好。第二个是对学生的引导和管理。我们现在的总体的课堂,在课改之后,年头上算不少,老师们有时候在理解一个问题的时候,还是有一点机械化和简单化的倾向,这些原因也不只在老师们,方方面面都有,有时候我们的课堂是疏于管理。“好”“棒”“聪明”“厉害”“很好”,这些问题到现在还常见,学生出错的地方不加评价。许老师在指导学生读完课文后,你看她对学生的引导:“你读的很流畅,但是有一点瑕疵。”然后引导学生去找朗读时字音方面的错误,然后进一步强化和固化,让学生再去读,里面有管理的成分。当学生在学习方面有问题的时候,把他往回拉一拉。有的专家在在评课时说“引导时怎么老牵着学生的鼻子在走”,其实有的时候预设包括老师的引导,他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在走,有时学生就是需要引导,要不老师的价值在哪里。第三个问题,这堂课抓住了重点,不枝不蔓。整体设计有梯度、有层次,便于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去掌握去学习。一堂课为什么学生上下来觉得很顺畅,最主要的原因在这里。有的老师说是学生好。我有一个朋友,在上完了公开课后经常埋怨学生,说这里学生不好,烟台的,那里学生不好,青岛的,就他自己学校的学生好。你不要埋怨学生,一堂课下来,顺不顺畅,主要的问题在老师那里,看你老师设计问题时的顺序。比方说许老师将这节课说话的艺术作为重点,把烛之武劝说秦穆公的那段语言作为设计的重点提了两个小问题,第一,这里面包含了哪些问题,第二什么地方打动了秦穆公。这两个问题看来很平实,实际上很有效,当然问题不止这一个,精彩的地方不止这一处,这里面是有一个流程的问题。所以成熟的老师的表现之一就是他自己的教学逐渐找到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思路和设计。
不过我也注意到两个老师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当遇到具体问题时,因为现场课堂是变化的,有时老师有点紧张,这种紧张就会导致过于专注,从而在具体策略上失去一些东西。比方说许老师在引导学生品读郑文公语言时,郑文公先说“是寡人之过也”,然后说“子亦有不利焉”。如果从说话艺术上讲,实际上郑文公这两句话也是有顺序的。如果郑文公先说第二句“子亦有不利焉”,感觉会全然不同。在引导学生学习时,何妨让学生换一换序呢?这也是个问题,一个小的方法和策略。当然这是旁观者的说法。我在课堂上有时也可能由于过度专注和紧张我也可能忽略这个问题。两位老师可能由于过度专注反而会走神。比方说学生在发言时,郑文公、晋文公、文公又特别多,秦、晋,国家特别多,经常容易混。老师有时把这个问题忽略了。这好像是个小问题,但说明老师上课时的状态问题。刚才我说,过于专注导致紧张,何妨放松一下,当然放松需要历练。包括学生发言时说“皇位”,出现知识性错误,我们应当去管理学生。
两位老师在课堂上都注重学生对课文的诵读,琅琅读书声,不绝于耳。中国有些文章就是诵读是最基本的。成诵于口,烂熟于心。但是朗读如果不提要求的话,没有评价的话,没有抓手的话,那么朗读在课堂里出现是一种奢侈。老师们也不要指望朗读能解决一切问题,有的老师的课朗读安排非常多,甚至有人讽刺我们说:“你们语文课很好上啊,刘笑天。齐读一遍,自己读一遍,男生读一遍,女生读一遍,开头读一遍,结束读一遍。太好上了。”我说:“你们政治课最好上了,今天说对,明天说错。没有对和错。”但是我们老师在引导朗读时我们应当对学生有要求。比方说这两堂课老师对学生都有要求,一读准字音,二读准节奏。但是我们还应当有其他方面的要求。光有要求不行,引导学生时一定要有抓手,读出他的情感,有的学生读不出来。我记得陈&&&
老师在讲《梦游天姥吟留别》最后让学生读那个“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让学生读出那种情感,学生读不出来。怎么办?给学生送个台阶吧。比方说这堂课劝说秦穆公那一段,包括里面其他地方哪些词语哪些句子能够体现出人物当时的情感。你怎么把它体现出来,让学生有个抓手,再让学生读一遍再读一遍。在一个梯度上读太奢侈。
最后再提一个问题,《烛之武退秦师》老师们在退秦师上花了太多功夫,忽略了烛之武。对这个人物的领悟、评价应结合课本去谈。刚才潘老师也提过,这个人物是有人格魅力的。老师们都知道,“士”是先秦最活跃的阶层,有各种各样的“士”,策士、方士、侠士,什么士都有。烛之武堪称国士。他是国士,不在于地位有多高,舌有多利,而在于烛之武的谋略、智谋、不计得失、勇气、胆气、担当和人生境界。尽管他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既不帅,地位也不高,只是一个养马的官,有人戏说是弼马温。但他有他的人生境界。他能说服秦穆公除了技巧外,跟他的胆气、勇气、担当、人生境界是分不开的。我们在教这堂课时,是不是也要考虑到这一点。
好了,老师们,刚才我说的都是我对这两堂课教学的一点浅见。一堂课下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文本永远是说不完的,一堂课也是永远说不完的。说的不当的地方,老师们多批评。谢谢。
刚才咱们欣赏了两节异彩纷呈的课,接着又聆听了两位专家的精彩点评,特别是潘教授和刘老师他们是从理性的高度。一个全面地分析了这个教材,另一位教师是从教学的层面给我们进行了指导,我就从感性的角度占用大家几分钟的时间,主要是谈一下我的一点粗浅的感受,因为我今天本来是来听课的,刘老师临时给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这样我说的可能比较凌乱,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
首先我感觉这两节课都上的非常精彩,而且这两个老师在教学的侧重点上是非常明确的,你像柴老师她这堂课重在解惑,就是来和同学们一起解决我们在学习中所遇到的一系列的问题。许老师这堂课重在对文本的品读,应当说这两个老师这两个教学目标都非常完美的实现了,都非常好,我就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对柴老师这堂课,我觉得她这九个问题基本上涵盖了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非常全面。但是对这些问题,刚才刘笑天老师分析得很精到,是不是应该更条理一些,更系统一点。这些东西不能平铺直叙,把它这九个问题放在同一个平面上。这些东西应该是有轻重缓急的,它不是一个层面上的,而柴老师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好像是侧重点把握得不是很明确,因而给我们的感觉是整堂课重点不是很突出,因而就显得比较平淡一些。我们在谈一节课的时候,要有亮点,这样亮点就不很突出了,我觉得应该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更好更系统的整理。还有一点不一定正确,感觉到这些问题,这是我的一点感受,打出这几个问题之后,我感觉到这更好像是从咱们老师教的角度发现的问题,很难说是从学生学的过程中能够发现的东西。当然我这样说也不一点有很充足的依据,只是一点感觉,感觉这些问题我是从我们对课文的理解提炼出来的。再一个,从学生回答的情况来看,有很多同学回答得非常到位,语言也非常流畅,也就是说,既然是解惑,事实上很多问题对一些学生来说没有形成惑,他的回答很好,这是一点,也就是说我们老师在预设的时候痕迹比较明显一点。提出的这些问题,也许是建立在很多同学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他才回答的那么好,这是我的一个想法,感觉到这些问题更主要是从老师教的角度提出的,这是一点。还有我觉得在这几个问题当中应该有轻重缓急,应该有层次的。当然这个层次也很明确,就是依据这个课文的顺序来的。但是还有一个我觉得在提第三个问题的时候,好像跟后面的问题在顺序上有点不是很协调。还有我觉得柴老师在让学生写“夜缒而出”这个细节时,创意非常好,既能让学生很好地来体会一下当时的情景,同时也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当然在这种方式运用上,刚才潘教授也提了一些具体的看法,我觉得还有一点,就是让他写一是时间的把握上再一个在中间突然让他写,是不是就让让整个课堂显得不那么流畅了,它好像中断了一个气。我们是不是把它放在其他问题都解决的差不多了得最后,要不然的话这个问题正在流畅地展开着呢,中间被打断。问题被打断,处理的方式是不是可以更灵活一点。还有就是两位老师都提到了学生在回答的时候,作为老师应该有点评,而且点评要有鼓舞性、要有启发性。能够让回答问题的同学受到鼓舞,让其他学生产生一些启发性的想法。换句话说,因为老师启发点拨不够,因而搞成了一对一了。学生之间互动就少了,就显得不够活泼,没有动起来。许老师的这堂课应当说是非常流畅的,注意品读和反复的品味,在对语言、关键性词语的理解上下了功夫,让学生学到了语文味,这一点非常好,是很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柴老师就稍微欠缺了这么一点。给人的感觉就是学生对课文本身品得还少。老师一直在解惑,解惑的时候,既然惑都是从文中来,那我们还需要到文中解。答案就在文中具体的词句中。一些关键性的词语,它们只要能品味好,那么所有的惑都可以迎刃而解。所以从这一点上,我觉得许老师做得很好。反复引导学生、反复启发学生、反复点拨学生到文中找,文中的哪些字句,这一点非常好,处理得非常到位。还有就是她的问题的提出,课上得很大气,上来就把这个文本需要解决的问题抛给学生,就引出来的问题环环相扣,而且这些问题的层次感非常强,难点、重点、烛之武劝说的这一段解读的非常清楚。这个语言的艺术性我们品读到家了,然后再品读其他的人是不是也是说得很好啊,这个层次感非常强。这样由大问题带小问题,因为问题设置的好,因为问题的层次感把握得好,所以学生在回答起来也非常流畅,他讨论的问题就有深度。这些答案基本上都是老师想要得到的东西,这是最棒的。如果说要是有点不足的话,许老师这堂课注重了运用板书,但是如果把板书设计得更好一点,可能把这矛盾的三个方面的关系弄得更清楚一些,特别是咱们讲当堂背诵这一点非常好,孩子们也都非常聪明。如果咱要是有一个更好的板书的话,把它的层次能够设计得更好的话,能够让更多的同学顺着这个板书背这篇文章会更好。
这是我的一点看法,比较凌乱,也很不成熟,谢谢大家。
课堂记录一&&&
地点:实验本校六楼会议室
课型:校庆展示课
授课老师:柴老师
学生:高一学生
听课者:济南市高中语文老师
课堂记录:
一、导课:“传”的含义
二、一学生读课文
三、PPT展示含易错字句子(齐读后,学生释义):
邻之厚,君之薄也。
且君尝为晋军赐矣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四、生齐读
五、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学生课下提出的问题(PPT展示)
<font COLOR="#.郑伯为何相信烛之武可以退秦师?
<font COLOR="#.烛之武为何“见秦君”而不是“晋军”?
<font COLOR="#.烛之武为何先推辞后又答应见秦君?
<font COLOR="#.为何要写“夜缒而出”这个细节?
(这个问题师生讨论得出结论后,老师设计了一个扩写环节,把这句话扩写成一个场景。学生写完后,五个学生读了自己的作品。此环节结束后,课堂时间过去了26分钟。)
<font COLOR="#.烛之武几句话怎么就能轻易改变晋伯的心意?
<font COLOR="#.秦穆公为何派兵戍守郑国?
<font COLOR="#.晋文公为何不同意子犯的请求?
<font COLOR="#.秦晋退兵后两国关系会怎样继续?
<font COLOR="#.烛之武有如此本领,为何早不得重用?
七、老师总结:
多维度解读故事——矛盾冲突,人物形象,霸主风采,语言,情节等。
课堂记录二
地点:实验本校六楼会议室
课型:校庆展示课
授课老师:许老师
学生:高一学生
听课者:济南市高中语文老师
一、导课:两国交恶,如何取胜?——伐交。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二、《左传》文学常识:学生谈,老师补充。明确重点:《左传》擅长写战争和行人(行李——使者——外交)辞令,如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点明本课教学目标:欣赏语言艺术(劝辩艺术)。
三、一生读课文(全文),老师点评:读得很熟练流畅,但还有一点瑕疵。师生共同正音。
共其乏困& 不知
四、齐读(要求:读准字音,正确断句)。正音:杞子、逢孙。
五、按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来复述情节。
六、问:烛之武是如何退秦师的?先思考第一个小问题:烛之武的这段话中包含几个内容?(思考一分钟)
七、师生交流讨论,老师点拨(抓住关键词),层层分析明确,板书。
&&&&&&&&&&&&&&
郑既知亡矣
&&&&&&&&&&
亡郑&&&&&&
无益&&&&&利晋&&&
站在对方立场
&&&&&&&&&&&&&&
舍郑&&&&&&
无害&&&&&利秦&&&
感性理性(晓理动情)
&&&&&&&&&&
晋&&无德&&&&&&&&&&&&&&&&&&&&&&&
&&&&&&&&&&&&&&
无厌&&&&&&&&&&&&&&&
&&&&&&&&&&&&&&&&&&&&&&&&&&&&&&&&&&&&&&&&&&
&&&&&&&&&&&&&&&&&&&&&&&&&&&&&&&&&&&&&&&&&
&知己知彼&&&&
八、再齐读,思考第二个小问题:为什么几句话就能打动秦伯?
学生发言,老师点拨。——条理、对比、语气(反问、祈使)、抓主要矛盾、立场、利害等、
九、品味其他人物语言(学生自由发言):郑伯、佚之狐、晋文公
十、历史上能言善辩的人:唐雎、曹刿、孔明、邹忌、孟子、韩非、苏秦、蔺相如等
&&&&老师总结:政治智慧、语言艺术
十一、齐读领会
十二、一生当堂背诵
十三、作业:义卖,推销价值150的订购卡。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烛之武退秦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