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奖励申报可以同时报两个吗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科研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
INSTITUTE OF WORLD ECONOMY,FUDAN UNIVERSITY
2013年第二季度工作简报(联谊会版本)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953
一.基地重大活动
日,世经所本学期的985三期第二次报告会由程大中教授作题为&自由贸易区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应对方案&报告。程教授首先介绍了自贸区的发展,指出20实际90年代以来,以RTA,区域贸易协定(Regional Trade Agreement)及FTA,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为代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显著特征。对于自贸区发展的基本动因,程教授指出,随着WTO成员国中,厌倦者(即发达国家)与国家机会主义者(即新兴国家)之间的博弈带来的矛盾加深,WTO作为为异质性国家提供市场竞争的平台已渐渐被区域主义倒逼,几乎所有成员与非成员国都将自贸区看做一种重要的贸易政策工具;另外,随着国际分工深化细化,国际与区域水平上的集聚链效应不断加强,自贸区可为同质性国家的互补合作搭建场所,这也是FTA兴起的重要原因。然而,FTA的相对排他性以及复杂性,会带来歧视性,并最终影响企业,导致&意大利面条碗&效应。这将大大阻碍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程教授认为中国应对方略是:一,中国应认识到全球经贸领域,已由WTO转向了区域性&更紧密经济伙伴&的制度框架,国际的贸易投资动力结构,也由传统的比较优势,到规模经济优势,再到如今的企业优势,特别是跨国企业优势,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目的,也应更多关注公共政策,而非保护国内生产者免受进口竞争的影响;二,在区域性安排与WTO多边体制并存的多重框架下,中国要区分定位两种体制间不同利益,协议区域谈判与多边谈判的不同策略;三,对FTA的建设,中国应辨别对经济利益与非经济利益(如政治、军事、外交)的关注,明了区域主义战略与全球战略,洞悉区域组织链和价值链变化趋势与互动关系,并谨慎设计两大层面的利益补偿机制与政策等(自贸区层面国与国的博弈以及一国之内不同主体的竞争)。
日,世经所学期的985三期课题第三次报告会由袁堂军副教授作题为&融入全球价值链与中国进出口结构的变化&报告。袁老师首先提出了问题意识,即如何从量化分析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与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由此介绍了包含41个国家,35个行业资料的WIO数据库,从中提取出投入-产出表,并对比了中国、日本以及美国的各项数据。报告聚焦于投入系数矩阵,以此 计算中国各行业向海外的中间品(含服务)出口额,并选取两个时间点,进一步计算出口变化额。数据显示,中国中间品出口的变化来自两方面的作用力:一是世界最终需求的变化,如我国电子机械类最终商品需求扩大;二是世界生产技术的调整,即要素投入结构的变化,如ipad接口等电子零部件。两因素说明中国在融入全球生产链过程中,某环节的生产量也因此得到扩大。自中国加入WTO之后,由于参与全球分工,位属低端产业链,国内行业额附加值不停下降,而08年全球结构调整之后,中国能否寻得突破契机,还仍需观察。报告会最后,华民老师简要就国内国际形势提出一些总结意见:依然要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关注重点行业以完善投入产出表,不盲目追求高附加值,而是突出利于就业的行业,针对环境问题,应&管&与&治&双料齐下,健全配套措施,最后,重视中日美不可分离的关系,积极参加国际分工。
日,世经所本学期的985三期课题第四次汇报会由吴力波教授作题为《关税减让与贸易便利化的经济影响研究&基于GTAP数据的全球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模拟》的报告。吴老师首先介绍了CGE建模相关研究发展路径,基于GTAP8数据库提供的全球各地区社会核算矩阵(SAM)以及全球贸易矩阵,构建全球贸易CGE模型的基准数据。相比于统计计量等其他的经济分析方法,CGE建模研究具有最强、最完备的理论基础;用于构建CGE模型的SAM表相比于投入产出分析,能够更全面的反映收入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分配、流转与支付转移等相关信息。 基于上述模型,课题便可以对BRICS以及全球各国贸易政策的变化情景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基准情景(BAU)下,BRICS经济增长最快,中国2015略有下滑,后2020又进一步提高。出口量中国大幅下降,可能的因素是由于基期年份的选择。福利的增速情况与GDP相似。而在零关税情景下,巴西的GDP增长率反而降低,相比之下中、印、俄是最大受益国。关税减让是BAU与零关税两种极端情景之间的情景,模拟结果表明东亚发达国家、中、俄的经济增速提高明显,中国福利增长最大,BRICS都有所改善,而欧、美则出现福利受损。对于贸易便利化的模拟,模型通过关税当量和运输成本调整两种方式进行模拟,以Single Window Project作为通关时间的标准。模拟结果表明对中、印、俄的积极影响最大,南非长期受损。最后,模拟结果表明取消农产品补贴对全球总产出和总福利有积极影响,但是影响非常有限。而中、巴、印的产出和福利受损最为严重。模型分析结果对于国际贸易政策的制订、国际贸易谈判,以及争端的解决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日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与俄罗斯国立圣彼得堡大学、乌克兰辛菲罗波尔国立大学及土耳其Koc大学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与环黑海经济论坛》。来自中、俄、乌及土耳其的近20位学者参加的本次论坛,分别就全球经济的趋势性变动、自由贸易协定对多边自由贸易和投资的影响、投资与经济安全、经济转型与政治转型的关联、欧债危机中的社会保障制度、俄罗斯外交政策在环黑海地区优越性等话题做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讨论,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
二、近期学术成果
(一)专著
1. 沈国兵著:《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贸易效应及非贸易效应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年4月出版,25.9万字。
【摘要】本著作围绕&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贸易效应及非贸易效应研究&,运用数理模型、计量方法、比较分析和博弈论等方法,从多边、国别和行业产品视角综合地考察了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贸易及非贸易效应,继而从反倾销起诉模式、贸易品显性比较优势和对外直接投资视角具体探究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贸易和非贸易效应。最后,揭示出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动因及其贸易效应作用机理。
第一,从多边、国别和行业产品视角考察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贸易效应及非贸易效应,研究表明:(1)规模庞大的&中国制造&、互补性失衡的经贸结构和较低的产业内贸易致使美国反倾销首选锚住中国。(2)使用相互传导的国别贸易流量图刻画出反倾销单一和多重起诉模式下美国对中国反倾销对被诉方和起诉方造成的贸易效应和非贸易效应。(3)将美国对中国彩电反倾销引致的贸易转移效应从国家间贸易转移效应拓展到产品间贸易转移效应,深化了对反倾销贸易转移效应的认识。
第二,从反倾销起诉模式、贸易品显性比较优势视角探究美国对中国反倾销造成的贸易效应,研究表明:(1)美国对中国单一起诉调查大大抑制了美国从中国被诉产品的进口,但却引起从非被诉国更大的进口转移。(2)美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调查给美国从中国进口带来负向贸易调查效应,美国对中国产品课征终裁反倾销税产生不利的破坏效应,显性比较优势上升显著促进了美国从中国进口产品,它与美国对中国产品反倾销交互项产生正向贸易效应。
第三,从分工模式与FDI视角探究美国对中国反倾销引致的非贸易效应,研究表明,美国对中国发起反倾销对垂直分工FDI在中国建立下游企业、水平分工FDI在中国建立投资企业的投资意愿产生不利的影响。
第四,考察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动因及其贸易效应作用机理。研究显示,美国主要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化直接决定着以反倾销为主的贸易保护压力,进而产生不利的贸易限制效应。美国反倾销法变化和中国入世后非市场经济地位潜在变化强化了美国的进口转移效应。美国反倾销约束机制的缺失放大了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贸易调查效应,造成贸易威慑效应。
2、田素华:《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中国的结构变动与效应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4月版,全书51万字,入选2012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摘要】自1979年外商直接投资首次进入中国,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其间外商直接投资(简称FDI)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从无到有,由少到多,规模不断扩大,进入的地区与领域及方式不断深入,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初期,进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主要进入到了广东省。从1983年开始,进入中国的FDI逐渐向广东省和福建省以北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扩散:首先是向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江苏省和上海市、浙江省扩散,然后是向长江以北的山东省、辽宁省、天津市和北京市扩散,并于近年进一步向中国中部的江西、湖南、湖北、河南、重庆、四川、安徽等省区扩散,在年逐渐形成了以江苏、广东、辽宁为FDI进入中心地带的新的区位布局。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初期,进入中国的FDI主要来源于中国香港、美国和日本等少数几个国家和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韩国、新加坡和台湾FDI进入增加,以及欧美跨国公司大规模进入,出现了FDI来源地多元化的趋势。就年的全部统计数据来看,进入中国的FDI主要来源于中国香港、日本、美国、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维尔京群岛等国家和地区。
  年,进入中国的FDI主要投入到了制造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进入中国农林牧渔部门的FDI占中国年度实际利用FDI的比重一直在2%以下。对中国东部12个省区的统计分析显示,年,进入中国的FDI有50%至90%投入到了制造业部门;就中国整体而言,年,进入中国的FDI有49.7%至71.0%进入到了制造业部门。
  跨国公司在中国的FDI主要有合资、合作、独资等形式。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初期,合资是FDI进入中国的主导模式。随着时间推移,独资在跨国公司对中国的FDI投资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无论在项目数量上,还是在投资金额上,进入中国的独资FDI均超过了合资FDI。
  FDI进入占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在年处于一个逐渐上升的过程,在1998年这一比重超过了10%;1998年以后,这一比重开始出现下降。不过,在2008年,这一比重仍旧超过1988年的水平。也即,年, FDI进入占中国年度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经历了先增加后下降的过程,并在近年逐渐稳定在10%至20%这一水平上,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变动特征。
  现有文献对东道国外资经济结构问题的研究相当全面和深入,中国外资经济结构问题也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但是,以外资高度集中于制造业和东部沿海地区等为特点的中国外资经济结构,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突变,并正在和将进一步经历变化过程,而现有文献对这一变化过程却鲜有涉及。现有研究中国外资经济结构的文献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需要加强。(1)系统地论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资经济结构变动的内在机制。(2)研究外资经济结构变动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效应及中国外资经济结构变动趋向,分析对外资经济结构转型实施管理的基本政策。
  本研究通过对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FDI进入的历史回顾,从外资来源、进入形式和地区及行业等四个维度,分析了中国外资经济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和特征,以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着重研究了中国外资经济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而对各个维度外资经济结构变动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分时期和分地区讨论了中国外资经济结构的变动趋向和管理问题。该研究还就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进入中国的区位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主要研究结论和重要观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东道国企业的国际引资行为受其股权性质、资金来源、人力资本规模和技术水平等影响,外资政策等其它因素借助东道国本地企业的引资行为,影响东道国外资经济结构变动。外资流入的经济效应会改变东道国的企业特征和引资行为,进而引起东道国外资经济结构不断发生变化。
  第二,外资经济发展将会通过促进中国劳动就业水平提高等途径使得企业经营成本上升,但也会通过提高中国居民收入水平而扩大中国的国内市场需求,这就会引起资源寻找型FDI被市场寻找型FDI替代。以FDI为主导的中国外资经济其积极效应正经历先递增然后递减的倒&U&型变动路径。在递增过程中,FDI会进一步流入并带动其它形式外资进入中国;在递减过程中,增量外资来源、进入形式和地区及行业会出现显著变化,存量外资开始跨地区迁移和跨行业转换及不断增加流动性,进而引起外资积极效应进一步下降。
  第三, FDI主导型外资经济的过度发展,会引起地区经济差距和要素收入差距扩大;增量FDI进入形式和行业及地区变化,会引起中国经济的运行过程出现震荡。FDI集中和过度进入均会增加中国宏观经济管理难度。
  第四,中国需顺应外资经济结构变动规律转变政府干预型外资经济管理模式。外资经济结构具有内生变动特点,东道国难以长期有效地控制外资经济结构,东道国管理外资经济结构的着力点是坚持市场调控方式。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失衡调整,中国需要以外资经济结构变动为着力点,发展进一步鼓励世界范围内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开展直接投资活动(IDI),并鼓励本国企业发展对外直接投资(ODI),逐步实现国民经济依靠居民消费、企业投资和出口贸易等三驾马车同时推动的增长模式。
(二)重要论文(最重要论文请提供内容提要)
华民,中国改革当慎待收入分配,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四期
华民,不宜高估内需驱动的增长方式,北京日报,日
华民,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该盯住物价还是流动性,上海证券报,日
丁纯,G8,国际影响日渐式微,浙江日报,日
丁纯,欧盟&长子&和重债国能相互体谅吗,新民晚报,日
丁纯,打贸易战只能两败俱伤,新民晚报,日
丁纯,求解中欧光伏摩擦,东方早报,日
丁纯,解读总理首访的瑞德之旅,小康,日
丁纯,中德&双反&共识有助于解决中欧贸易摩擦,央视网评,第786期
丁纯,角力&双反&,中方需决心和耐心,齐鲁晚报,日
丁纯,德国总理默克尔和中国领导人的友谊,央视网评,日
丁纯,中国力挺欧洲解决危机,浙江日报,
丁纯,开拓市场还得&温水煮青蛙&,齐鲁晚报,日
丁纯, 欧债危机中看欧洲社保制度,新民晚报,日
丁纯,欧盟经济是座&围城&,齐鲁晚报,日
范剑勇,城市化模式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兼论城市化的方向选择,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第一作者,与莫家伟合作
范剑勇,土地市场亟待政府角色调适,人民论坛,2013年第4期,总第393期
范剑勇,城镇化水平与农地流转时机选择&&以中日韩三国的比较为视角,中国社会科学报,第453期,日;国家社科基金专刊第40期,日
程大中、李韬:《全球贸易增长新格局与中国开放经济新优势》,载于周振华主编:《新机遇&新风险&新选择&&中国经济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5月版
沈国兵,人民币升值对中美产品贸易的影响:经验研究,世界经济情况,2013年第6期
&(三) 内部讨论稿、工作论文
华民,从新古典增长到泡沫化增长(工作论文),2013年4月
华民,工业化还是城镇化(工作论文),2013年5月
孙立坚 ,揭开全球安全资产缺失之谜(工作论文),2013年6月
程大中,中国服务出口复杂度的国际比较分析&&兼对&服务贸易差额悖论&的解释,《经济研究》工作论文,No. WP456,日
程大中,中国对外贸易的要素含量结构与流向&&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的分析(工作论文),2013年6月
沈国兵、张鑫,美元走弱对中国省级对外贸易的影响,(工作论文),2013年6月
三、重要科研项目
华民,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日立项
孙立坚,基于产业链国家外汇储备多样化和国际产业资产配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日立项
孙立坚,国际资本流动与发展中国家稳定,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2005年重大研究项目
孙立坚(项目首席专家),&上海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研究系列&(2009年度上海市社科规划系列研究课题),2009年7月-12月,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孙立坚,重构国际金融治理体系&&亚洲的视角和中国的选择,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1年度重大攻关研究项目
陈建安,东亚软件行业的国际生产网络,国际合作项目,日立项
干杏娣,美国经济放缓对中国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交通银行总行项目,日立项
尹翔硕,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问题研究,上海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日立项
尹翔硕,&APEC下一代贸易与投资议题研究及中国参与美国APEC会议咨询研究&,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的课题,已完成
尹翔硕,&后茂物目标时期&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推进的新模式&,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咨询报告,2012年12月-2013年8月
唐朱昌,世界经济失衡与中国的选择,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6年重大研究项目
唐朱昌,上海发展海洋经济研究,上海社科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2011XAC006
唐朱昌,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转型国家反洗钱监管机制比较研究》,2013(批准号13ZS004
庄起善,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世界经济概论》教材编写,批准号:07MZD005
丁纯,社保与其他社会要素的关系的国际视野分析,社会保障部与社科院项目,日立项
丁纯,推进长三角汽车区域整合和专业化发展研究,上海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2008年10月-日
丁纯,经济全球化和欧盟东扩背景下的欧盟市场一体化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8年重大研究项目,日-日
丁纯,整车公路运输趋势研究及其发展建议,上海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研究类课题,项目号:2011ZCYJ04
丁纯,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欧洲发展模式前景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号:11BGJ023
丁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国家社科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五
范剑勇,空间集聚、跨区域城乡统筹与我国经济中长期增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研究项目,批准号09AZD012,2.12,主持
范剑勇,国际贸易中产业的地理集中与扩散效应研究,教育部项目,日立项
范剑勇,经济地理、劳动力流动与城乡统筹发展,&城乡统筹就业问题研究&子课题&,教育部项目,日立项
范剑勇,主持&中国地级城市数据库&,复旦大学985项目数据库项目,2008年3月-2010年1月
范剑勇,空间外部性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研究,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公开征集课题, 2008年10月&&2009年10月(2009年6月已经完成)
范剑勇,地方保护、地区专业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编号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公开招标项目,2009年9月-2010年2月
范剑勇,空间集聚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研究,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学者&研究项目,2009年12月-2010年12月,项目编号09SG09
范剑勇,新型城市化视角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1年度重大攻关研究项目,批准号11&ZD003
程大中,中国双边服务贸易的要素含量分析及对策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年
程大中,上海加快发展服务经济的战略思考和路径研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2009XAE003,课题起止时间2009年7月-2010年3月
程大中,服务部门的产业内贸易:理论方法及基于中国的经验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08年1月-2010年12月
程大中,基于贸易品-非贸易品分析框架的人民币实际汇率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批准号:2007JJD08年1月-2010年12月
程大中,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机理及其政策涵义研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批准号:2008BJL002, 2008年9月-2009年10月
程大中,浦东新区提升城市功能-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思路与对策研究,浦东新区&十二五&重大课题(市府决策课题浦东专项),课题起止时间2009年9月-2009年12月
程大中,出口与经济绩效&&基于上海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的经验研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课题起止时间2010年7月-2011年12月
程大中,中国双边服务贸易的要素含量分析及对策研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年
程大中,中国工业企业的国际化与经济绩效&&基于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与微观数据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批准号:),6.12
程大中,中国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全球布局和谈判策略研究,国家商务部、上海市合作课题,3.9
沈国兵,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贸易效应及非贸易效应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8年重大研究项目
沈国兵,TRIPS协定下强化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日立项
沈国兵,反倾销与中美双边贸易问题数据库,,复旦大学985数据库建设项目,项目经费3万元
沈国兵,弱势美元战略对中国外贸发展影响研究(批准号:11BJY14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应用经济项目,项目经费15万元
沈国兵,与贸易有关知识产权协定下强化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分析,,上海汽车教育基金会资助出版项目
沈国兵,WTO下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贸易及非贸易效应研究(2011C),,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
沈国兵,美元弱势调整对中美双边贸易影响研究(11SG10),,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项目经费5万元。
沈国兵,第43批&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项目,项目经费2.5万元
沈国兵,美国对中国反倾销的贸易效应及非贸易效应研究,2012年度获上海市汽车工业教育基金会资助出版著作项目
田素华,为什么要救助银行?&&兼论美国金融危机中对中国企业影响的结构特征和微观证据,2011年度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项目()
田素华,世界经济的非对称均衡与均衡收敛&&基于GGEE的分析,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
田素华,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中国的结构变动与效应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项目,项目批准号:12KJL003,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
吴力波,节能减排重大示范工程组织和评价研究,上海市科委项目,日立项
吴力波,政府用能设备采购管理制度研究,上海市节能监察中心项目,日立项
吴力波,石油市场不确定性对世界经济结构的冲击效应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8年重大研究项目
吴力波,环境变化中的城市责任,上海市世博局项目,日立项
吴力波,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异质化研究,上海市曙光计划人才项目,项目周期2009年12月-2011年12月
吴力波,上海市能源发展与节能,上海市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项目周期2009年10月-2010年3月
罗长远,中国经济发展的全球效应:出口扩张和外资利用的视角,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
罗长远,金融发展和出口扩张的互动关系及其对产业结构演进的影响:基于中国的理论、实证和对策研究,获得2012年度&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的支持
刘军梅,转型经济国家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的比较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7年重大研究项目
刘军梅,转型国家金融开放与宏观经济稳定的比较研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12年立项
.田素华,中国外资经济结构变动的内在机制及其政策含义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日立项
王健,经济转型评估体系构建及对中东欧10国的检验,教育部项目,日立项
何喜有,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形势与韩中技术合作,2013年4月-7月,韩国产业技术振兴院&
四、 学术会议
华民,日参加华东师大商学院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暨经济发展论坛会,并在会上做题为&从新古典增长到泡沫化增长&的学术报告
华民,日参加有复旦大学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主办的&上海论坛&并在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两个分论坛上分别做了题为&中国的流动性之谜&和&从新古典增长到泡沫化增长&的演讲
孙立坚,日-29日应邀参加&2013上海陆家嘴论坛&,主持&浦江夜话二&,并做题为&推进人民币在岸与离岸市场协调发展&的专场发言
唐朱昌,日应邀参加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主办的& 首届中俄金融论坛&, 本并做题为 &全球金融治理与中俄金融合作&的主旨发言
唐朱昌,日应邀参加复旦大学主办的&2013中国支付创新与洗钱风险防控研讨会&,并做题为&支付创新与公共安全&的主旨发言
尹翔硕,-22日应邀参加在天津南开大学举办的第四届&贸易与发展&会议&调整中的全球经济与国际贸易&,并做主题为&比较优势、可贸易性与贸易不平衡&的主旨发言
丁纯,日至28日,赴德国乌尔姆大学参加ULM-Fudan保险金融研讨会,并做了题为&中国医疗保障体系改革(Medical security system and reform in China&的主题发言
丁纯, 至24日,赴瑞典参加第十五届&瑞典欧洲一体化研究&年会,并就&欧洲视角下的中国未来汇率体系&做了点评。此次年会以&欧洲经济一体化及相关政策&为主要议题,涉及欧洲贸易、金融、税收、劳动力市场、直接投资、欧洲银行等多项跨学科研究领域
丁纯, 和18日,赴澳门出席由澳门大学、EUSA和欧盟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主题为&欧盟危机下的欧洲与亚太关系&的2013EUSA AP 国际年会
丁纯,日,席间在台湾南华大学举办的&亚欧区域整合的比较&&台湾的角色&国际研讨会,并做了题为&欧债危机中的欧盟经济:表现、治理和前景&的主题发言
丁纯,2013年 4月25日至26日,出席扬州举行的由外交部主办的以 &亚欧的和平及共同繁荣&为题的亚欧会议未来发展方向研讨会
丁纯,日,出席并主持了由复旦大学与汉堡大学合作举办、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院承办的主题为 &德国在中国:思想与技术&的首届中德莱布尼茨论坛
沈国兵,日应邀出席复旦-巴黎一大学术会议&After the crisis: New economic and social challenges in a new world&,Co-sponsored by Fudan, Paris 1, FERDI, SUFE。并作报告:Is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 curse to Chinese products suffering from US antidumping actions?
沈国兵,-27日应邀出席上海论坛,并于26日下午作&FDI、出口对中国省级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空间面板模型分析&分主题报告
Cheng, Dazhong (程大中), &Stepping Stones or Stumbling Blocks? Implications of Burgeoning FTAs/PTAs for Multilateral Free Trade and Investment&, at the China and the Black Sea Economic Development Forum, May 28, 2013.
.程大中,日应邀参加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和上海市经济学会联合举办的&建设世界城市,提升城市功能&高峰论坛,并做会议点评人
刘军梅,日参加由对外经贸大学主办的《首届中俄金融经济论坛》,并在会上做题为&中俄经贸关系及俄罗斯对华贸易便利化的诉求&的主旨发言
刘军梅,-24日应邀参加由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和LEAP/E2020联合主办的第四届&欧盟-金砖&论坛:Towards a renovated global governance - Defence, Energy, Currencies,Trade : the Euro-BRICS partnership, a condition to a non-conflictual cooperation between world blocks,并做题为&金砖国家面临的共同挑战&的主旨发言
五、学术报告(图文并茂)
华民,日应上海外事办和国际友人协会邀请做题为&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学术报告
华民,日应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邀请在该院举办的&2013年度校友论坛&上做题为&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学术报告
丁纯,日在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6号楼报告厅,做&欧洲的就业问题和失业保障&主题报告
丁纯,日在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做题为&欧洲一体化:进程,问题和前景&的主题报告
丁纯,日,复旦大学3108教室为复旦学子做题为&塞浦路斯抢银行?&&欧债危机再起下的思考&的讲座
沈国兵,日应上海商学院科研处邀请,做客上海商学院&上商大讲堂&,作了题为《中国银行业百年发展史及面对巴塞尔协议的挑战》的精彩报告&
六、特色学术活动(专家咨询、新闻采访)
唐朱昌,日就&中国经济增长与俄罗斯经济增长的比较&接受北京法制报记者采访
沈国兵,日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张萧然女士采访,就&扩大内需、保持增长&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参见《内需难启:消费被房地产绑架》,《中国产经新闻报》 日
沈国兵,日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张萧然女士采访,就&中国是否存在过度投资&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参见《过度投资:&类庞氏骗局&或透支未来》,《中国产经新闻报》 日
沈国兵,日接受湖北日报社《支点》杂志记者吴玲女士的采访,就&面对美国主导的TPP和TTIP,中国如何出牌?&等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参见《应对贸易新局:中国并非&山雨欲来&》,《支点》2013年6月刊
何喜有,日,接待韩国经济研究院(KERI)Kyounghee Lee 博士和Jinyoung Lee 博士一行二人来访,就上海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问题接受访谈
何喜有,应复旦大学学校教务处邀请,作为经济学院两位教师之一,为学校第二届暑期国际项目(Summer International Program)开课。 从6月10日起的5周期间,为该项目开设全英文授课课程&Doing Business in China&(中国商务),课程内容受到同学们欢迎&
-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Network -
Copyright (C) 2014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版权所有上海市国权路600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7楼&&电话:&(021)&&邮编:&20043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新科研成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