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1。。。。。。。。

2012 或为物理学突破年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2012 或为物理学突破年
编者按:瑞典皇家科学院于日北京时间18:45分,授予弗朗索瓦·恩格勒(Fran?ois Englert)和彼得·希格斯(Peter W. Higgs)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原因是他们预测了希格斯机制。
寻找“上帝粒子”——希格斯粒子(Todd Baxter/Pop Science)
2011 年年末的 “谣言”
在 2011 年行将过去时,物理学界又来了一波新闻冲击——当然是来自一直被媒体和普通人关注的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在这个对撞机上一直工作的 4 个探测器中的两个在 2011 年 12 月 13 日举行联合学术报告,对同行和媒体透露他们对最新数据作出的最新分析结果。
在举行联合学术报告之前 10 天,网上已经疯传探测器 Atlas 和探测器 C.M.S. 的结果,这次的结果与寻找希格斯粒子,即所谓 “上帝粒子” 有关。同行们对谣言的反应各色各样,有的相信,有的不信,有的说要持谨慎态度,有的说粒子物理学已经获得突破,有些人甚至在网上吵了起来。我一直是个乐观的人,倾向于相信大型强子对撞机终于俘获到了希格斯粒子作案后留下的一点痕迹。
不论信和不信,为什么大家如此兴奋?原因是,自从粒子物理学家 80 年前开始用对撞机这类大型玩具寻找各种粒子以来,这是第一个与众不同的粒子。【相关果壳网文章:
另外,1995 年粒子物理学家发现了顶夸克,在那之后,已经有16 年没有发现任何新粒子了。在过去的 16 年中,我们基本可以用 “郁闷” 这个词来形容粒子物理学家的集体状态,因为我们不仅没有发现任何新粒子,也没有太多的其他发现,例如没有发现任何新型相互作用——我们平常称为 “力” 的东西。
著名物理新闻和科普网站 “物理世界” 在去年年终总结了物理学 2011 年十大进展,没有将大型强子对撞机找到希格斯粒子的证据包括进去。这可以理解,因为下面我们会说到,大型强子对撞机虽然看到了疑似希格斯粒子,还不算真正看到了。
这一次,希格斯粒子就像小偷一样一晃而过,留下了一些痕迹,特别是两个光子事件和四个轻子事件
另一个大新闻
2011 年物理界还有一个重大新闻,同样与欧洲核子中心有关。位于意大利格朗索萨国立地下实验室的中微子实验 OPERA 在 9 月 22 日宣布,他们测量到了中微子的速度超越了光速!OPERA 接收到的中微子来自于欧洲核子中心,两地距离大约为 730 千米。
这显然是一个比希格斯粒子的发现还要重大的新闻,因为 “超光速” 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两个理论联合禁止的。如果中微子真的超光速了,那么整个物理学的基础都必须重新考虑。因此,OPERA 谨慎地说,他们已经考虑实验中各种可能出现错误的地方,但没有找到,无奈之下,只好将结果用学术论文的形式公布出来,让全世界物理同行来检查。
这篇论文在网上出现后,已有一百多篇论文讨论中微子超光速问题。与希格斯粒子的证据一样,中微子超光速同样没有被 “物理世界” 列为物理学 2011 年十大进展之一。【相关果壳网文章:
Atlas 的证据
回到 2011 年 12 月 13 日。那一天欧洲时间下午,欧洲核子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两个探测器研究组,Atlas 和 C.M.S. ,举行了大家已经在谣言中期待了 10 天的报告,将他们对 2011 年一年的数据分析结果公之于众。
说这两个研究组是 “组” 确实不恰当,因为每个 “组” 的人员都不少于 3000 人。感谢大型强子对撞机以及两个探测器 Atlas 和 C.M.S. 的高性能运行,感谢这两个组的研究人员夜以继日地工作,他们在极短的时间内分析了海量数据中含有的希格斯粒子的信息,终于在圣诞节前获得较强的希格斯粒子的证据:这个粒子的质量大约是 125 GeV 左右,这里一个 GeV 是 10 亿电子伏特,一个质子的质量大约是一个 GeV。
Atlas 是英文 “A Toroidal LHC Apparatus”(一台环形 LHC 仪器,即 “超环面仪器”),这个名字看上去很普通,很像是专门为了用首字母凑成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巨人的名字而取的。Atlas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探测器,长 46 米,高 25 米,重 7000 吨。在 12 月 13 日的联合报告中,Atlas 的领导人、意大利籍的法比奥拉 · 吉亚诺蒂(Fabiola Gianotti)先做报告,她的报告持续了近一小时,超过了预告的半小时。
吉亚诺蒂看上去是一位很干练的女性,与我同年。她从 1992 年起就为 Atlas 工作,那时这个探测器还没有影子,大家也只是做筹备工作。这个探测器 3 年前第一次启动,但不幸的是,大型强子对撞机在启动后很快坏了。维修了一年多,终于在两年前重新启动,到目前为止运行正常,而且是高性能地运转。终于,他们能够在 12 月给全世界带来令人兴奋的结果,Atlas 以 99.9% 的置信度看到了希格斯粒子的踪影。
可是,在物理世界中,99.9% 实在不算一个接近 100% 的数字。历史上,物理学家有很多次在这个置信度上看到了离奇的现象,过了一段时间后又消失了。所以,粒子物理学家在 1995 年发现顶夸克后制定了一个不成文的标准,宣布一个发现,实验的置信度必须至少是 99.99994%,也就是说,发现是虚幻的可能要不到 1000 万分之 6 才可以。为什么是这个离奇的数字?根据
,这个数字相当于物理学家得到的信号超过所有可能的误差的 5 倍。
Atlas 的领导人、意大利籍的法比奥拉 · 吉亚诺蒂(右一)在做发现希格斯粒子踪影的报告。照片中还有两位重量级人物,C.M.S. 研究团队发言人吉多 · 托内利(右二,第一排身着深蓝色西装)和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总干事罗尔夫 · 豪雅(Rolf Heuer,坐在托内利后方右手托着脸,很不幸照花了那位)
C.M.S. 的证据
2011 年 12 月 13 日欧洲时间下午,我一直在网上看来自欧洲核子中心(CREN)的视频直播,并将我获得的最重要的信息及时在微博上直播。Atlas 报告之后是 C.M.S. 的报告。C.M.S. 是英语 “Compact Muon Solenoid” 的缩写,意为 “紧致渺子螺管”(也叫 “紧凑型 μ 子螺旋型磁谱仪探测器”——编注),它是比 Atlas 小的探测器,长 21.5 米,高 15 米。C.M.S. 虽然比 Atlas 小,却重达 1.2 万多吨。探测器之所以这么重,是因为测量高能带电粒子跑得有多快需要强大的磁场,而产生强大的磁场需要很多铁。所以,这台探测器并不像名字显示的那样紧致。C.M.S. 的主要目的和 Atlas 一样,是俘获希格斯粒子,同时寻找超出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新物理原理,例如超对称。
与 Atlas 的领导人法比奥拉 · 吉亚诺蒂一样,C.M.S. 的领导人吉多 · 托内利(Guido Tonelli)也来自意大利,已经 62 岁了。他从 2010 年 1 月开始成为 C.M.S. 发言人,领导着一个有 3600 人的团队。C.M.S. 看到希格斯粒子踪影的置信度稍低些,大约为 99% ——同样,在粒子物理学中是一个不可信任的置信度。
但 C.M.S. 和 Atlas 一样,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了希格斯的踪影,这也是为什么多数粒子物理学家相信他们看到了希格斯,而且相信他们将在今年确凿无疑俘获希格斯的原因。
到底有多靠谱
就像在两个学术报告作出之前的 10 天内一些物理学家所做的那样,两个组的发言人在宣布这个激动人心结果的同时警告我们,希格斯粒子还不能说完全被发现了。
在过去发生过很多不靠谱的事情,实验粒子物理学家时不时地宣布发现了什么,让理论粒子物理学家激动了几天,写了很多论文。不久,等积累了更多的数据,“发现” 消失了。因此,不少理论粒子物理学家都有了心理创伤,对置信度不 “达标” 的发现怀有警惕心理。
现在, Atlas 的局部置信度是 3.6 个标准误差,C.M.S. 的局部置信度有 2.6 个标准误差,分别是 99.95% 和 99% 可信。这还没有包括人为的 “涨落效应”——物理学家在做统计时,用一定的能量区间来做直方图,这个做法有时会人为地放大涨落。所以,更加可靠的统计分析是整体置信度。如果考虑整体置信度,两个组的结果都不到 3 个标准误差。而在过去就有 3 个标准误差的 “发现” 随着时间蒸发了。
粒子物理学家用积分亮度来表示数据量,这相当于单位面积上发生了多少次粒子事件。2011 年一年的数据到底有多少?用专业术语来说,每个组的积分亮度分别是 5 个飞靶倒数。用直观的比喻,大约是长 2000 米、宽 100 米、深 1 米的沙子数目。我们期待 2012 年两个实验组将毋庸置疑地发现上帝粒子,因为 2012 年的积分亮度将是 2011 年的 4 倍。如果上帝粒子的质量真的是 125 GeV,两个组都会获得 5 个标准误差的置信度。
这一次,希格斯粒子就像小偷一样一晃而过,留下了一些痕迹,特别是两个光子事件和四个轻子事件。有位物理学家说,他在 25 年前建议要重视两个光子事件(希格斯衰变后留下两个光子),而 Atlas 和 C.M.S. 分别多花了 3000 万美元建了足够好的光子探测器,这次真的派上用场了。
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一部分(CREN/Pop Science)
深层的对称性
作为人所周知的 “上帝粒子”——希格斯粒子,除了带给其他基本粒子质量,还负责破坏更深层次的对称性,使得我们这个世界看上去不那么完美,却更丰富多彩。
根据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世界本来不止
没有质量,传递弱相互作用的
也没有质量。在物理学中流传一句话: “作用量决定动力学,对称性决定作用量。” 这里,“作用量” 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一个量,我们且不管它的数学定义。而对称性是我们熟悉的,例如,在真空中,没有特殊的点也没有特殊的方向,这对应于 “平移不变性” 和 “转动不变性”,前者告诉我们真空中的任意两个点是平等的,后者告诉我们真空中所有方向是平等的。
在这些直观可以感到的对称性之外,基本物理学中还有一些隐性的对称性,它们的存在使得光子和胶子没有质量从而产生了力。本来,“弱作用” 也有一种对称性,对应的传递弱力的中间玻色子也没有质量。但是,希格斯粒子就像一个指针,它的存在破坏了这种对称性(就像我们在真空里放一个指针破坏了所有方向的平等性),在破坏这种对称性的同时赋予中间玻色子以质量。这样,中间玻色子在真空中就像胖子一样跑不远,所以弱作用是短程力。
希格斯粒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对真空的敏感性。真空其实不空,每时每刻,一些粒子在真空中瞬时出现,又瞬时消失。真空的这个特点叫 “量子涨落”。希格斯粒子在破坏真空的对称性之后也 “长胖了”,成为有质量的粒子,但是它的质量对瞬时产生和消失的粒子很敏感。理论物理学家计算后发现,其实希格斯粒子的自然质量要远远大于 125 GeV。果真如此的话,那么电子的质量和其他粒子的质量也应该很大,我们的世界就不会是目前这个样子。那么,是什么东西在冥冥之中保护了希格斯,让它不会 “吃得太胖” ?这是粒子物理学家数十年来一直疑惑的大问题。
还有超对称
有一个也存在了数十年的对称性可以帮助物理学家(从而帮助了整个世界!),这个对称性叫 “超对称”。物理学家用了超对称这个名字的原因是,这种对称性既不同于我们前面提到的空间对称性,也不同于使得光子没有质量的对称性。超对称要求对应于自然中的每一个粒子还存在另一个粒子,这些粒子我们一直没有看到,所以超对称也不是完美的对称性。
超对称本来像一面镜子,在镜子的外面是自然界中所有的已知粒子,镜子里面是所有已知粒子的镜像——它们组成了另一个我们还没有发现的世界,当然也存在于我们所在的同一个空间中。现在,由于某种未知的原因,这个镜子被打破了,镜子中的那些粒子与我们看到的粒子不完全一样了——它们更重,这是迄今我们还没有看到这些粒子的原因。但这些粒子的存在保护了希格斯粒子。当真空中粒子产生和消失使得希格斯粒子的质量变大时,那些超对称粒子的产生和消失使得希格斯粒子质量变小。粒子物理学家还没有找到一个比超对称更好的方法解决希格斯粒子的质量问题,所以多数人相信超对称性以及超对称粒子。
现在,大型强子对撞机在过去一年中工作的结果告诉我们,超对称这个理论是有机会的。原因很简单,一个质量小于 130 GeV 的希格斯粒子让原来的标准模型变得很不完美。
有几位物理学家分析道,假如没有新物理原理,没有标准模型之外的新粒子,那么真空是不稳定的,能量达到 1000 亿 GeV 时,希格斯场将导致灾难。虽然这个能量很高,考虑到量子力学,只要时间足够长,那么真空总会在某一个地方开始衰变。计算表明,这个等待时间长于宇宙的现在年龄。看起来似乎与我们还活着不矛盾,但理论上,这是一个不完美的世界,甚至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世界。所以,肯定会有新的物理原理和新粒子将真空稳定下来。也就是说,如果希格斯粒子的质量真的是 125 GeV,标准模型肯定不是粒子物理的最后理论。如果足够幸运,大型强子对撞机将会发现部分新物理原理。
2012 年肯定不是世界末日。在物理学中,2012 年将是激动人心的一年,很可能载入物理学史册甚至人类文明史册。2012 年,我们将俘获希格斯粒子,我们可能发现新的物理学原理例如超对称。甚至,如果足够侥幸的话, “中微子超光速” 将被其他实验验证。
为什么希格斯粒子这么特殊
关于希格斯粒子,有一个特殊的称呼,即 “上帝粒子”。1993 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实验粒子物理学家 Leon Lederman 在他的名为《上帝粒子:如果宇宙是答案,那么什么是相应的问题?》的科普著作中将它称为 “上帝粒子”。
我们知道,粒子物理学家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世界的基本相互作用形式和物质的基本组元。在 19 世纪末,物理学家相信分子、原子的存在,俄国物理学家门捷列夫甚至编了元素周期表。20 世纪初,物理学家通过实验肯定了原子的存在,并且在后来的实验中通过显微镜看到了原子。再后来,物理学家发现,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而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物理学家又发现,即使质子和中子也是复合粒子,由夸克组成。所以,从上世纪 70 年代到 90 年代,物理学家肯定了
家族的成员,它们是电子、中微子和夸克,以及类似电子的 μ子(渺子)和 τ子(陶子)。电子和中微子以及类似它们的粒子叫 “轻子”,夸克叫 “重子”。这些粒子都是
1/2 级(半个角动量量子)。
在费米子之外,还有玻色子。玻色子的自旋是角动量量子的整数倍,例如无所不在的光子,传递强相互作用的胶子,以及传递弱相互作用的中间玻色子。这些传递力的粒子的自旋都是 1 。物理学家用这些基本粒子建立了所谓粒子物理标准模型。这个模型之所以被称为 “标准”,是因为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有什么基本物理现象这个模型解释不了。因此,诺贝尔奖获得者斯蒂芬 · 温伯格(Steven Weinberg)建议,将这个模型称为 “标准理论”,因为 “理论” 听上去似乎比 “模型” 更高级些。
现在轮到希格斯粒子了,这是标准模型中唯一与其它粒子不同的粒子,第一,它的自旋为 0,也就是没有自旋,是一种玻色子。第二,它决定了粒子物理中的真空性质,也就是说,它的存在赋予真空一些特性,使得所有其它粒子在这个真空存在时获得质量。由于这个特殊地位,利昂 · 莱德曼(Leon Lederman)通俗地称之为 “上帝粒子”。
有一个故事说, 莱德曼将他的科普书交给出版商时,不是称希格斯粒子为 “上帝粒子”(God Particle),而是称它为 “操蛋粒子”(Goddamn Particle),但编辑觉得这个名字太不雅了,改成了上帝粒子。这个故事是莱德曼自己说出来的,有人怀疑他在编故事,觉得莱德曼不会用 “操蛋” 这个词,只是为了宣传他的书或撇清干系才编了这个故事。
本文转载自李淼博客 2012 年 2 月 4 日文章:
内文图片:来源见图说,未标注来源的图片均转载自李淼的博客
题图来源:scc.losrios.edu
更多相关推荐
你可能感兴趣
好兴奋啊~~
实在是杀不动了
手机不给力啊
上帝粒子有什么实际运用领域
又失手了、
话说,学物理的孩子表示现在还看不大懂。
算法工程师,黑白纵横小组管理员
好像很有趣的样子
粒子是什么东东???
终于看完了~不过没看懂……
虽然不明白在说什么,但是好厉害的样子
N多年以前,人们不是认为音速不可突破么……那会不会若干年后就突破光速了呢……
运动无极限小组管理员,科幻爱好者
的回应:N多年以前,人们不是认为音速不可突破么……那会不会若干年后就突破光速了呢……必须的
运动无极限小组管理员,科幻爱好者
的回应:N多年以前,人们不是认为音速不可突破么……那会不会若干年后就突破光速了呢……N千年以前,地球还是个方的。现在成圆的了。N千年以后,大家会说,N千年的人真是无知,竟然说光速是不可超越的!!真应该把他们带来我们这看下,超光速飞船都成民用工具了!(就像我们的汽车)
理论物理博士,科学松鼠会成员
编辑真贴心,还给了wiki的链接
期待大发现,上帝粒子太帅气啦。
这个左手托着脸....右手or我眼花?
文科生表示看的好晕啊
的回应:南方周末到底是谁抄谁的,好像经常有这种情况
的回应:这个左手托着脸....右手or我眼花?你观察真仔细,这不明明右手么,啊啊啊啊
实在是看不懂了!
看看是不是作者的本意。引用
的回应:到底是谁抄谁的,好像经常有这种情况
虽然看不懂,不过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南方周末,作者标注是李淼,所以也没错啊。
心情很激动。期待期待啊!
文中的“1000 亿 GeV”应该是“1000亿eV”或者是“100GeV”吧?
的回应:文中的“1000 亿 GeV”应该是“1000亿eV”或者是“100GeV”吧?然后发现南方周末上写的是“一千亿GeV”……
上帝粒子是解开质量之谜的关键,解开这迷,可能会研发出反重力、无重力技术。
显示所有评论
(C)2015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初中物理 COOCO.因你而专业 !
你好!请或
知识点选择
&&&&&&&&&&
实验,探究题
&排&&序&&方&&式&&
使用次数:2
入库时间:
2016中考物理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专题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现代家庭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夏天,很多家庭都安装了制冷空调,带来习习凉风.如图为一房间的简图,请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简要说明空调的冷风送风口应装在图中的A、B还是C处?为什么?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210812');">&
题型:简答题&&知识点: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使用次数:1
入库时间:
2016中考物理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专题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如图所示是由伦敦奥组委发布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火炬.火炬为更容易让人握牢的三棱形状;金色的铝合金外表面镂刻有象征8000个火炬接力手的8000个圆孔.这是奥运会史上第一次将人的因素加入到火炬中.火炬造型时尚现代,长800mm,重800克,采用丙烷作燃料.它的设计体现了科学、艺术与环保的融合.请你就上述设计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并作出简要解答.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210811');">&
题型:简答题&&知识点: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使用次数:5
入库时间:
2016中考物理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专题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天桥区一模)如图所示是我国的国家大剧院.它的穹顶表面积3万平方米,为使如此大面积的建筑外壳坚固而又不至过重,设计者选择了钛金属板作为主材,这主要是利用了钛金属具有硬度较大,  较小的物理性质.在大剧院内欣赏音乐会的听众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 不同.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210810');">&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第2节
使用次数:2
入库时间:
2016中考物理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专题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波音777飞机是美国波音公司研制的双发宽体客机,它最多可搭载365名乘客,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客机之一.制造这种飞机的外壳主要材料是铝合金,原因之一是铝合金的密度较  ,与铁等其它大部分金属相比,体积相同的铝合金的质量较  (以上均选填“大”或“小”).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210809');">&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使用次数:1
入库时间:
2016中考物理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专题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水立方”是完全由膜结构来进行全封闭的建筑,采用的ETFE膜,只有一张牛皮纸厚,捧在手上轻若鸿毛,说明它密度  (选填“大”或“小”);ETFE膜的隔音效果好,外面的噪声不容易传递到场馆内,这是在  阻断噪声.ETFE膜还具有较好的延展性、抗压性,充气后,每块膜能承受一辆汽车的重力.若一辆重为14400N的轿车停在膜上,每个轮子与膜的接触面积为150cm2,则该膜受到的压强为  Pa.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210808');">&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第1 节
使用次数:1
入库时间:
2016中考物理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专题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在宇宙飞船上,每增加1g有效载荷都必须为它消耗不少的动力.因此太空飞行对宇宙飞船和宇航员的质量都有严格的限制.飞船尽可能采用强度高、密度 小 、性质优良的新材料制造.我国第一个太空人,身高1.68m、质量65  的杨利伟,是从近900名初选入围者中挑选出来的.寒冷的冬天,在一个玻璃瓶里装满水并拧紧瓶盖,晚上把它放到室外,第二天早上发现瓶里的水结成了冰,而瓶子破裂了,破裂的原因是  .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210807');">&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使用次数:0
入库时间:
2016中考物理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专题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和大多数物质一样,汽油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到了夏季,随着气温的上升,汽油的密度会  (选填“变大”或“变小”),因此,在不同的季节如果都用  (填“质量”或“体积”)作计价单位最公平.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210806');">&
题型:&&知识点:
使用次数:1
入库时间:
2016中考物理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专题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在菜汤中放一些酱油和麻油,搅拌一下,发现麻油总是浮在汤的上面,而酱油并不会只集中在某些地方,这说明麻油  ,酱油在水中  .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210805');">&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使用次数:0
入库时间:
2016中考物理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专题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1)食油倒入水中后是  ;而酱油倒入水中后是  .(2)公共汽车突然启动时,乘客会向  方向倒;公共汽车急刹车时,乘客会向  方向倒.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210804');">&
题型:填空题&&知识点:八年级下
使用次数:1
入库时间:
2016中考物理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专题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设计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设计的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火炬长72cm,重985g;火炬燃料为丙烷(C3H8),燃烧的火焰颜色为亮黄色,在强光和日光下均可识别和拍摄,燃料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火炬制作材料为可回收的铝合金环保材料,火炬的下半部喷涂高触感橡胶皮革漆,手感舒适不易滑落,这是首次创造性的在奥运火炬上使用这一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火炬选用铝合金材料制作的优点是(至少回答两点).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210803');">&
题型:简答题&&知识点: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使用次数:0
入库时间:
2016中考物理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专题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影道具的制作选用泡沫材料是因为它的密度小
 & B.可以根据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估算人体的体积
 &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
 & D.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飘在空中,是因为气球内部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210802');">&
题型:多项选择&&知识点: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使用次数:0
入库时间:
2016中考物理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专题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下列实际应用中,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  )
 & A.用热值较高的燃料给火箭提供动力
 & B.用纳米薄层和纳米点制造存储器等纳米电子器件
 & C.用塑料泡沫做的电影场景中倒塌的“墙壁”
 & D.用熔点较低的酒精制成能测量较低温度的寒暑表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210801');">&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各地中考
使用次数:2
入库时间:
2016中考物理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专题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
 & 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 D.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冰后密度变大的缘故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210800');">&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使用次数:1
入库时间:
2016中考物理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专题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下列物理知识的应用事例中,叙述正确的是(  )
 & A.鸡尾酒在调配过程中,利用各种酒的重力不同,可以使不同颜色的酒界面分明
 & B.潜水艇露出水面之前,当重力等于浮力时它将一定处于静止状态(不考虑水的阻力)
 & C.氢气球松手上升过程中,气球所受浮力对气球做功,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 D.同一密度计测量不同的液体的密度时,露出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210799');">&
题型:多项选择&&知识点:八年级下
使用次数:1
入库时间:
2016中考物理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专题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制造出的“全碳气凝胶”的固态材料.这种固态材料密度仅每立方厘米0.16毫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实际应用中,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
 & A.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 B.用熔点较低的酒精制成能测量较低温度的寒暑表
 & C.超导材料可应用于远距离输电线
 & D.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倒塌的“墙壁”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210798');">&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各地中考
使用次数:0
入库时间:
2016中考物理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专题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2015春•利川市月考)在生产和生活中,主要从密度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
 & A.用钨做电灯泡的灯丝
 & B.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
 & C.用泡沫塑料做表演场景中倒塌的“墙壁”
 & D.用铜丝做导线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210797');">&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各地中考
使用次数:2
入库时间:
2016中考物理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专题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徐汇区一模)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以下实例中应用了密度知识的是(  )
 & A.防洪堤坝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 B.用吸尘器吸灰尘
 & C.轮船浮在水面上
 & D.制造飞机采用轻质的合金材料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210796');">&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使用次数:1
入库时间:
2016中考物理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专题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资阳自主招生)已知水在4℃时密度最大,将一个体积不随温度变化的物体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当烧杯中的水温为5℃时,物体恰好悬浮在水中处于静止,此时在烧杯周围放置一些碎冰,使水温缓慢地降至0℃,在此过程中,浸在水中的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 A.一直向上运动 B.一直向下运动
 &&&&&&&&&&&&&&&&&&&&&&&&&&&&&&&&&&&&&& C.先向下运动,后又向上运动 D.先向上运动,后又向下运动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210795');">&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使用次数:2
入库时间:
2016中考物理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专题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岳阳)我国研制的“全碳气凝胶”是目前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材料,其密度仅为0.16kg/m3,则(  )
 & A.该材料体积越大,密度越大
 & B.1m3的该材料质量为0.16kg
 & C.该材料制的物品带到太空,质量减小
 & D. 该材料适合做打桩用的重锤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210794');">&
题型:选择题&&知识点: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使用次数:0
入库时间:
2016中考物理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专题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梧州)下列实际生活应用中,主要从密度角度考虑的是(  )
 & A.用钨做白炽灯泡的灯丝
 & B.用塑料做插座的外壳
 & C.用水做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
 & D.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的道具
>" onclick=" get_daan(this,'daan-210793');">&
题型:&&知识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理学习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