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健全群众评价机制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文档分类:
在线文档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淘豆网网友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对建立健全共产党员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的思考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对建立健全共产党员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的思考 第25卷总第144期2006年第1期2006年2月出版攀登(双月刊)Asoent(Bimonthly)Vol25 Gen冒d.No.144No.1.2006 February.2006中图分类号:D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l一一0017—05对建立健全共产党员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的思考费雅君(中共青海省委党校,青海西宁810001)摘要: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是我们党的建设的核心内容。要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功的成果,就必须建立健全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本文从“增强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意识,明确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内容,拓展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途径,创新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载体”四个方面,对建立健全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关键词:共产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目的之一就是服务人民群众。在这次教育活动中,党员、党员领导干部和党组织在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广大党员进一步树立了服务意识,(来源:淘豆网[/p-5766794.html])明确了服务内容,拓展了服务方式,创新了服务载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不仅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而且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起到了重要作用,深受群众好评。今后,要把“服务人民群众”的做法长期坚持下去,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就必须建立健全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一、增强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意识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因此,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做到从思想上愿意联系群众、从感情上主动贴近群众、从行动上乐于服务群众.真正认识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是我们党的建设的核心内容,以不断增强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意识。(一)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1、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共产党员如何对待群众,是一个根本的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和党性问题。要通过教育,使广大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真正懂得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来源:淘豆网[/p-5766794.html])。要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与对入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以及党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要教育党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2、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要教育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利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要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需,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行动的准则。(二)党员要善于调查研究和了解群众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党员了解群众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之~,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基本工作方式。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到群众中去,深(来源:淘豆网[/p-5766794.html])入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学校,抓住群众最关,L-而(收稿日期](作者简介]费雅君(1953一),女,中共青海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教授。 万方数据又带普遍性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了解群众的愿望和要求。l、明确调查研究的目标。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围绕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收集第一手资料,及时捕捉群众的“第一信号”,把握群众的第一愿望。通过调查研究,达到了解民情民意、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指导工作和解决问题的目的。2、掌握调查研究的方法。调查研究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学习和掌握调查研究的方法。调查研究应坚持实事求是、务求实效的原则,将调查研究的计划、方法、手段、调研报告、信息加工处理、数据库管理以及实施等方面形成为制度,学习采用普遍调查法、个案调查法、会议调查法、典型调查法、抽样调查法、追踪调查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调查(来源:淘豆网[/p-5766794.html])研究,努力掌握现代化、信息化等调查研究的新手段,不断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和水平。3、促进调查研究成果的转化。一是建立决策调研制度。凡重大决策都必须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二是建立撰写调查研究报告制度。科(乡)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要每年撰写一篇以上有实际、有分析、有见解的调研报告。凡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要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三是建立严格考核制度。对党员和党员领导于部执行调查研究工作制度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规定科(乡)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每年下基层调研的时间不得少于两个月,解决问题一件以上。(三)端正党风,廉洁高效地服务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三大作风之~,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端正党风,在树立群众观点的基础上,贯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廉洁高效地为群众服务。l、提高服务效能,公开服务承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党员,要以“为民、务实、清廉、高效”为目标,努力服务群众,积极推(来源:淘豆网[/p-5766794.html])进“效能革命”。要建立公开服务承诺机制,尤其是一些具有审批职能、直接为群众办事的部门和服务窗口,必须向群众公开工作职责、服务事项、审批程序、相关手续以及工作办理时限、责任人、监督电话等内容,主动接受群众监督。2、端正党风,清正廉洁地服务群众。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端正党风,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命令主义和特殊化思想,特别要同以权谋私等***行为作坚决地斗争。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经受住权力关、地位关、利益关的考验,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四)完善考评激励机制,激发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内在动力激励机制是一种激发内在活力的诱导性、驱动性机制,它可以唤起党员的内在动力。要通过健全对党员的激励机制,来引导党员的思想行为向着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方向发展。考评激励机制可采用多种形式。l、榜样激励。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要成功地运用典型、榜样的教育功能。各级各类党组织要善于发现、培养党员中联系群众和(来源:淘豆网[/p-5766794.html])服务群众的先进典型,通过先进事迹演讲、巡回报告、广播、录像等多种方式,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和奖励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优秀党员,努力营造弘扬先进、鞭策后进的良好氛围。2、目标考评激励。党组织在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考评目标中,要引入群众评价标准,以群众的满意公认度,作为党员民主评议中组织认定党员优秀、合格、不合格的重要依据,使群众基础好、群众认可的优秀党员得到提拔重用,使那些群众反映大、意见多、满意度低的党员领导于部受到批评甚至被降职、撤职,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社会价值导向。二、明确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内容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在新形势下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内容,主要是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帮助群众。要把握群众工作的新特点,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凝聚和激励群众,不断提高服务本领,团结带领群众一道前进。(一)宣传教育群众宣传教育群众,是我们党从事群众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广大党员直接面对群众,宣传教育群众是党员的基本义务。做好宣传教育群众的工作,(来源:淘豆网[/p-5766794.html])必须依据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创新工作内容、方式和方法。l、宣传教育群众的内容。党员对群众要进行持之以恒地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文化道德教育。要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传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宣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要教育群众坚持和弘扬中国特色一1 R一 万方数据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2、宣传教育群众的基本方针。党员要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影响人、感召人,令受教育者信服。宣传教育要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针,不断增强时代感、针对性、说服力和战斗力,着力提高宣传教育的效果,同时还必须采取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切实做到生动有效、形象直观、互动创新。(二)服务帮助群众党员服务帮助群众,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一项重要的Et常性工作。在党员服务帮助群众方面要做到“三个转变”:变党员意识的“要我做(来源:淘豆网[/p-5766794.html])”为“我要做”;变党员服务的“单一性”为“多元化”;变党员服务的“小规模”为“大范围”。l、服务帮助群众的主要内容。在新时期,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主要在行政、司法援助方面服务帮助群众,在提供就业信息方面服务帮助群众,在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服务帮助群众,在农村致富奔小康方面服务帮助群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特别要做好对社会弱势群体与贫困群众的服务帮助工作。2、帮助群众的主要形式。可以采用党员一帮一、党员领导干部一帮二、党组织帮一片等形式。通过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就业信息、致富信息等方式,进行服务和帮助。对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可通过捐款捐物、技术培训、争取资金、联系项目等各种办法和形式,进行服务和帮助,以此不仅要解决困难群众的一时之难,更要从根本上解决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途径问题。三、拓展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途径随着社会民主政治建设的快速发展,群众利益诉求的渠道需要进一步畅通,这既要有政治方面的,也要有经济方面的,还应有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要通过党务公开、(来源:淘豆网[/p-5766794.html])畅通群众利益表达渠道、增强群众政治参与度等方面,不断拓展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途径。(一)推行党务公开,扩大群众知情权l、党务公开的意义。党务公开是扩大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的基础,有利于拓宽党和人民群众沟通的渠道,增强党内事务的开放度和透明度,提高群众参与党的工作和党内事务的积极性,能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及减少***现象创造良好的环境。2、党务公开的内容。公开党内重大决策事项;公开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勤政廉政情况;公开党的组织建设和生活情况;公开各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情况;公开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和发展党员工作情况;公开党费收缴、管理、使用及党组织活动经费开支情况等。3、党务公开的形式。只适宜在党内公开的,主要通过党内有关会议、下发文件、定期通报、党委活动栏、党员活动室和设立文件查阅室等形式进行公开;适宜对全社会公开的,要利用电视、广播、黑板报、宣传栏以及网络技术向社会公开。(二)畅通群众利益表达渠道在实践中,要充分尊重群众表达意愿,畅通群众利益表达渠道,认真倾听群众呼声,(来源:淘豆网[/p-5766794.html])与群众之间建立平等的对话机制,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l、建立群众公开评议党员制度。通过建立群众公开评议党员制度,真正把对党员的评价权、监督权交给广大人民群众,从而为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增进广大群众对党、对党员的认识和信任,密切党群关系;使党员看到自己在群众心目中的位置以及自身的不足,并不断加以改进,以进一步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2、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走访群众制度。通过党员领导干部走访、接访、下访群众的制度,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的工作机制,集中解决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牵涉面广的问题,诸如涉法涉诉、土地纠纷、城市拆迁纠纷等热点和难点问题。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通过走门串户、召开座谈会、调查研究等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倾听民声,了解民意,体察民情,解决民怨。3、建立党员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即明确规定每月一次,规定具体日期,到基层设点接待,并将之张榜公布。在信访接待Et,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分头对群众的上访案件根据领导分工实行包案责任制,限定调查处理的结案日,-j-间。对于群众提出的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应交给信访部门进行具体办理,并规定办理结案时间。4、加强群众对党员的民主监督力度。党务公开的实质,就是让群众监督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情况。为此,应设置征求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建立“民主政治日”,在党务公开栏设立“提问栏”和“回音壁”,做到点题公开、有问必答,及时受理并解答群众对党务工作各方面的质询和问题,议一】9一 万方数据政于民,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群众的监督,以落实群众的监督权。(三)增强群众政治参与度不断扩大群众的政治参与,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实现形式。充分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是我们党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落实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本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在全面推行党务公开的情况下,开门纳谏,问政于民,以搭建广大群众民主参与政治的“阳光平台”。l、培育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党要引导人民群众牢固树立坚持党的领导、依法办事和充分发扬人民民主有机统一的意识;大力培养和牢固树立公民权利和公民义务相一致的意识;大力培养和牢固树立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当家作主的观念;大力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只有不断培育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才能为人民当家作主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2、拓宽群众的政治参与途径。村民委员会、社区委员会和民间组织,是人民群众进行政治参与的主要组织形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人民群众实现政治参与的主要途径。专家咨询和论证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来信来访制度等,也是多渠道、多形式地广泛集中民智以及实现群众政治参与的有效途径。3、引导和规范群众有序的政治参与。党员要引导和规范人民群众以积极、负责、合法和理性的姿态有序地进行政治参与,使群众正确行使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党员要坚持不懈地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民主法制教育,发挥法律和道德的规范、约束作用,使人民群众真正懂得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实现社会和浩,最终要靠人民群众自己,并且在引导群众政治参与的过程中使群众学会如何依法当家作主。四、创新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载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fi-阶段性的,但党员保持先进性的要求是终身的。由于历史B,-j-期不同、阶段不同,对党员先进性的要求也不同,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方式也就不同。因此,要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创新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载体,为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搭建一个好的平台。(一)开展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主题实践活动要根据党员的不同行业和岗位特点,着力开展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为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些党组织和党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主题实践活动。实践证明,这些活动为基层和群众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和问题,深受群众欢迎,密切了党群关系,我们应长期坚持这一好的做法。l、开展“党员示范岗”活动。一是党员佩戴徽章。所有党员佩戴红徽章,以增强党员意识,使党员在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都能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自觉要求自己,始终保持先进性。二是开展“党员示范岗”等活动。在社区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在企业推行“党员先锋”212程;在农牧区开展“党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活动;在机关开展“我为党旗增光彩”等活动。要以这些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促使党员在各自岗位上“争创一流业绩”、“争当创业先锋”,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几的业绩。三是挂党员户牌子。在社区党员家门口的固定位置统一悬挂“共产党员户”牌子,不仅增强党员自身的身份意识,而且通过党员自身的模范行为,带动家人、邻居向党员看齐,可以对周围群众起到良好的示范引导作用。2、农村党员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对农村困难群众,党员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的形式建立党员结对帮扶制度;对年老体弱、身残多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特别困难的家庭,由党员领导干部结对,进行重点帮扶。要通过捐款捐物、科技扶贫、提供信息、引进资金、联系项目等方法,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困难,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3、创建在职党员“双岗双责”机制。在职党员的“双岗”即公务岗和社会岗,“双责”即工作职责和社会义务。当前,开始实行党员单位管理和工作之余的属地社区管理。要把“双岗双责”活动作为在职党员教育管理的一项制度逐步规范和完善,并长期坚持下去。要求党员既要认真履行单位的岗位职责,又要自觉履行社会义务职责。既要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又要在工作之余以“公民党员”的身份,在社区选定并履行“扶贫帮困”、“政策宣传”、“治安维护”、“安置就业”等社会义务,继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每年年底,由社区党组织对在职党员履行社会义务岗位情况进行全面考评。要把社区考评与单位评先评优、晋升提职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够注重党员在工作单位的表现,而且也能注重其社会表现。(二)以“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为载体,创新服务群众机制建立和完善“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其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目的在于促使党员领导干部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蹲点指导,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满腔热情地为群众办实事、办一20— 万方数据好事、解难事,这是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活动载体。l、开展“四同八联五促进”活动。在州、县级各大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和州直属各部门主要领导干部中,应大力开展“四同八联五促进”活动。“四同”即:党员领导干部和农牧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八联”即:联系并帮扶一个贫困村,联系并扶持一户党员贫困户,联系并帮扶一户城镇困难户,联系并帮扶一个在校贫困学生,联系并实施一个发展项目,联系并推进一个村劳务输出工作,联系并培养一名党员示范户,联系并办好一个党员活动室;“五促进”即:促进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转变,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农牧区基层党员素质普遍得到提高,促进农牧区扶贫攻坚进程,促进村级经济整体发展。其目的是使党员领导干部真正做到真心实意爱民、发展经济富民、加强服务便民、勤政廉洁为民、稳定社会安民。2、记“民情日记”。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随身携带民情日记本,记“民情日记”。记好民情日记,既能促进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实际、自’觉联系群众,又能激发和鼓励群众向干部说知心话,把干部当知心人,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通过调研记民情、知民意、察民心,从而在党员领导干部中形成“常怀为民之心,常思为民之策,常兴为民之举”的良好风尚。(三)进一步完善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载体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要真正承担起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以及表达诉求、化解矛盾、协调利益的作用,并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社会的支持,就应通过有效的载体,把广大群众团结凝聚起来,有效地实现社会整合,这样才能确保党的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1、以“三级联创”为载体,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水平。根据中共中央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三级联刨”活动的精神,2003年以来,各地结合自身实际,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对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三级联创”的“联”就是县、乡镇、村“三级联动”。“创”就是党建工作的创新,主要是以乡镇、村“五个好”为创新目标。“三级联创”的关键在于“创”。因此,当前必须围绕党的建设的重点内容,要在“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方面,不断创新“五个好”的内涵,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水平。2、以“双培双带”为载体,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能力。近年来,在农村实施了以“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党组织带领致富能人不断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双培双带”先锋工程。这个工程着眼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提高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能力的重要载体。今后,要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上下工夫。要引导先富起来的党员和致富带头人,做致富理念的宣传员、发展经济的服务员、传授实用技术的指导员、拓展农副产品市场的销售员,努力为困难户增收搭台子、指路子、出点子,努力走出一条先富帮后富、齐帮困难户、共同走上致富路的新路子。3、以“阵地建设”为载体,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团结群众的凝聚力。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场所不仅是“党员之家”.也是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社区和农村,党员活动室既是党员开会学习的场所,又是党组织和党员凝聚、联系、沟通群众的纽带。随着社会的发展,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也必须加强。如应具备报刊图书阅览、室内健身、室内娱乐、技能培训等多种功能。有条件的地方应进一步配备多功能桌椅、背投电视、音响、摄像机、电脑等电教设施。总之,要不断扩大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场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扩展服务功能,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团结群众的凝聚力。Abstract:Join in folks and service topeopleis the kernel of the party’sconstruction.To consolidate plishment of the educational move of mies’advanced nature must erect well along—effecting mech—anism of joining in folks and servicing topeople.This pepper initially discussed about this matter from the four res—peers of acceleratingcoramies’consciousness on it、defining itscontent、exploiting itspath and inventing its carrier.long—actingmechanism(本文编辑、校对:秦学勤)
万方数据对建立健全共产党员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的思考作者: 费雅君, Fei yajun作者单位: 中共青海省委党校,青海,西宁,810001刊名:攀登英文刊名: ASCENT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2次引证文献(2条)1.张朴.温雪梅健全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探讨[期刊论文]-湖湘论坛 .骆清高校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应突出三个着力点[期刊论文]-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本文链接:http://d.g./Periodical_pd.aspx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对建立健全共产党员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的思考.pdf
文档介绍:
对建立健全共产党员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的思考 第25卷总第144期2006年第1期2006年2月出版攀登(双月刊)Asoent(Bimonthly)Vol25 Gen冒d.No.144No.1.2006 February.2006中图分类号:D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l一一0017—05对建立健全共产党员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的思考费雅君(中共青海省委党校...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当前位置:&>&&>&&>&
关于建立健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长效机制的通知
发布时间:
来源:余杭街道&点击率:
各村(社区)、街道各科办(中心):  为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狠抓工作落实,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实际行动和优良作风凝聚党心民心,根据区委关于建立“长年走亲、常态工作”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的通知要求,结合《关于进一步健全街道干部包村联户、住夜值班制度的通知》(余委〔2013〕1号)、《关于调整机关干部联系村(社区)的通知》(余街办〔2014〕1号)文件精神,现就建立健全联系服务群众长效工作机制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街道联系干部、村(社区)干部、村(居)民代表、组长及民情联络员组建“三位一体”的联系服务网格体系,由街道领导班子成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为网格负责人,指定专人为各网格联络员。各网格通过直接走访、发放《征求意见函》和《民情联系卡》、座谈会、现场办公、蹲点调研等多种方式,密切联系服务群众。通过实行“收集—梳理—办理—反馈—督查—评价”工作机制,促进群众反映问题和意见建议的及时有效办理,进一步提效能、转作风,切实为群众优质服务。  二、工作机制  1.建立民情交办机制。各网格联络员定期反馈走访联系服务情况,经梳理汇总,按照现场答复类、建议告知类、交办反馈类和其他类4个类别,根据部门职能及属地原则,逐一分解落实到相关责任科室和村(社区),发出民情交办单,限时办结。  2.建立联动转办机制。对职责分解有异议或需多部门协调配合的,应及时沟通。党政办(党群科)将相关问题和意见建议转办给涉及部门,并由街道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或联系领导牵头,多个科室联合进行现场办公,加速解决困难问题;非街道工作权限或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及时加强与区级部门的对接。  3.建立督查督办机制。街道纪工委定期对走访联系情况、问题交办情况进行督办,督促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认真及时地做好意见建议的交办反馈,对于答复反馈拖延不及时、处理问题简单僵化、难以解决问题的解释不到位、工作方式方法欠缺等问题,尤其是“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督查,落实整改。  4.建立民意传达机制。对于一些涉及全街道层面,且一时难以解决的意见建议,尤其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焦点问题,向人大办、党群科、党政办等“两代表一委员”、民主议事协商代表等活动的组织实施科室,发出民意联系单。通过综合各类代表的提案议案与建议,对同类事项归并交办,并针对性开展走访调研,群策群力助推事项办理。  5.建立办结反馈机制。针对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要求责任部门限时向党政办(党群科)和群众进行双向反馈,已办结的及时反馈办理情况;对整改或办理时间较长的,告知责任部门、具体措施和办理时限;对一时无法办理的,做好解释疏导工作。  6.建立民主评议机制。对问题和意见建议的落实情况和处理结果,选取若干定期接受群众评议,并纳入街道民主议事协商会议内容,发放服务评议单,公布村(社区)、街道公开电话,让群众参与、评议、检验意见建议落实情况。群众不满意的办理事项,责成“返工”整改,群众反映集中的“四风”问题,自查自纠、立行立改。  7.建立考评问责机制。通过日常网格化走访和坐班式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对干部的平常考核,将干部走访、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纳入街道机关干部考核、村(社区)目标责任制考核,亮晒走访成绩单,并作为干部评优评先、提拔任用、后备干部推荐的一项重要依据。  三、有关要求  各科办(中心)和村(社区)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把建立健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长效机制,作为改进工作作风、推进工作创新、提升工作满意度的重要措施来抓,以务实高效的作风抓好群众反映问题和意见建议的办理。  附: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流程图  中共余杭区余杭街道工作委员会  日 &余杭街道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流程图  &      
相关新闻:
杭州市余杭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主办 杭州市余杭区信息化管理中心 承办 备案编号:浙ICP备
建议使用IE6.0以上浏览器,以上分辨率浏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