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街镇大庄完小2015年2015下学期校历表五3班期未成绩

&&您所在的位置:&&&政务公开&&&规划计划&&&政府工作报告&&&全县政务信息公开&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及2010年工作回顾&&&&
&&&&“十一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主席团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团结和依靠全镇各族干部群众,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10项重点工作为抓手,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和特大旱灾等各种困难和挑战,自加压力、攻坚克难、勇争一流,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由“十五”末的2.89亿元增加到4.39亿元,增长1.52倍,年均递增10.33%;财政总收入由267万元增加到587万元,增长2.2倍,年均递增23.9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由233万元增加到438万元,增长1.88倍,年均递增10.33%;固定资产投资由1971.8万元增加到6108万元,增长3.1倍,年均递增41.95%;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2元增加到2794元,增长1.42倍,年均递增8.34%;镇信用社存款余额由5492万元增加到1.03亿元,增长1.84倍,贷款余额由3108万元增加到1.01亿元,增长3.27倍,圆满完成或超额完成“十一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镇呈现出发展加快、结构优化、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过去五年,是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发展基础打得最牢、乡村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过去五年,是工业基础不断夯实的五年。五年来,我们依托丰富的石灰石资源,建筑建材业不断做强做大;全力做好三德水泥厂、铂钯矿冶炼厂、乐兴石棉瓦厂等项目的征地拆迁和建设协调服务工作,全面推进白塔湾工业园区建设,三德水泥生产线建设进度加快,全镇工业基础进一步夯实,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全镇乡镇企业总产值由1.65亿元增加到3.15亿元,增长0.9倍;乡镇企业增加值由“十五”末的4750万元增加到8872万元,增长0.87倍,其中工业增加值由767万元增加到3649万元,增长3.76倍。&&&&
&&&&过去五年,是基础设施全面改善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全镇完成投资1450万元的国家级土地整理项目寅街镇A、B片区工程、投资180万元的勤劳瓦哲烟水管网工程、投资296万元的后海水库南北输水渠、东西沟干支渠工程和投资428.6万元的集镇饮水工程等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完成国家重点工程祥临公路寅街段、果河公路寅街段、东西向和南北向2条进镇路油路工程、登寅路油路工程、栗树弹石路工程和瓦哲、朵祜、永丰3个村委会公路通达工程等交通项目建设;启动寅街中学整体搬迁工程,完成三甲完小、上达完小、大庄完小、西庄完小、河东完小等8所完小新建工程等教育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总投资2137万元的白塔湾变电站、11个村民委员会办公用房及活动场所等其他项目建设。&&&&
&&&&过去五年,是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努力改善民生,人民群众切实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我们加强了教育、卫生计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工作,群众上学难、看病贵、就业难等问题逐年得到缓解。我们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完成栗树、勤劳、朵祜、瓦哲4个村委会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完成坝区35个自然村中间村建设,完成寅街张村山体滑坡民房搬迁重建、勤劳三合村易地扶贫搬迁和栗树青麦地易地搬迁,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刚刚过去的2010年,面对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全镇上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夺取了抗旱救灾的全面胜利,较好地完成了镇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一五”划上了圆满的句号。2010年,全镇完成农村经济总收入4.39亿元,同比增4707万元,增长12%;完成财政总收入587万元,同比增135万元,增长29.87%,其中完成一般预算收入438万元,同比增75万元,增长20.66%;完成一般预算支出901万元,同比减233万元,减少20.3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08万元,同比增1470万元,增长31.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794元,同比增207元,增长8%;镇信用社存款余额达1.03亿元,同比增18%,贷款余额达1.01亿元,同比增45%。&&&&
&&&&(一)项目工作卓有成效。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捕捉信息,研究政策,抢抓机遇,切实做好项目储备、争取和在建项目的推进工作,全镇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农田水利项目建设上:投资180万元,完成后海水库东西沟干支渠建设项目;完成弥渡县大中型水库库区移民安置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河东新发村、寅街新地村基本口粮田建设和大庄水利血防工程;启动投资280万元的东风片区农开项目和投资300万元的国家级土地整理项目完善工程。交通项目建设上:投资210万元,完成朵祜公路路基改造工程,其中:烟站至毗雌河埂段实施了水泥硬化,至勤劳段实施了弹石、水泥硬化;投资51万元,完成永丰公路水泥硬化工程;投资10万元,修通了栗树爱么拉公路。教育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上:投资754万元,完成建筑面积5976平方米的寅街中学主教学楼建设;投资68万元,完成寅街中学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公厕项目建设;启动2338平方米的男生宿舍楼建设和3000平方米的教师廉租房建设;完成瓦哲完小主教学楼工程、三甲完小学生宿舍楼和大庄完小420平方米校舍排危工程建设;启动加会完小1011平方米的主教学楼建设。其他项目建设上:投资146.5万元,完成寅街、河东、大庄、勤劳村委会办公用房建设;投资50万元完成计生服务站业务综合楼建设;投资140万元完成卫生院住院综合楼建设;投资40万元完成司法所业务楼建设;投资100万元完成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家畜圈养项目和兽医站办公楼建设。&&&&
&&&&(二)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全面落实“工业强镇”战略举措,全镇工业基础进一步夯实,工业经济已成为推动全镇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2010年,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3.15亿元,同比增142.9%,上交税金709万元,同比增283.2%;完成乡镇企业增加值8872万元,同比增128.4%,其中完成工业增加值3649万元,同比增39.4%。一是工业园区建设稳步推进。白塔湾工业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园区管理逐步加强,园区聚集效应逐步显现,已入驻企业14户。二是企业逐步发展壮大。中小企业发展到9户,注册资金达1625万元,从业人员达1270人。辖区内庞威水泥厂、文泉刨花板厂、乐兴石棉瓦厂、大众页岩砖厂、彭家褐煤矿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运行良好,产销两旺;三德PVC管厂、朵祜山泉水厂已建成投入试生产,三德水泥厂一期生产线建设进度加快,有望近期投产。三是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全镇个体工商户发展到715户,注册资金达1573.2万元,从业人员达2149人。&&&&
&&&&(三)集镇建设实现新突破。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确定的“1﹢4﹢1”城镇体系建设战略,以建成15分钟经济走廊为目标,把寅街作为祥临公路上的重要节点来打造,稳步推进集镇规划、建设开发和管理。一是抓实规划。集镇总体规划修编已通过专家评审,正着手组织修改完善,即将报批实施;完成州级村庄规划试点大庄村委会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即将进行评审。二是推进集镇开发建设。收储集镇开发土地90亩,并已完成土地用地报批手续,即将启动开发建设。投资35.2万元,完成文化站、烟站、财政所门前三段总长344米、宽6米的集镇道路硬化建设。三是加强集镇管理。从人员调配、制度建设、责任落实入手,加强集镇交通秩序、市场秩序规范整治,加大环境卫生管理力度,强化垃圾清扫清运保洁,修建垃圾池4个,安装路灯26盏,集镇环境大为改观。&&&&
&&&&(四)“三农”工作得到加强。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重点,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一是抗旱救灾取得全面胜利。面对百年不遇的旱灾,全镇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力以赴抗大旱、保民生、促春耕,共投入抗旱资金219万元,其中群众自筹和投工投劳折资136万元,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水利工程的新建和修复,共打抗旱井700口、抗旱塘562个,修复机井21口,修复沟渠2条4200米,清理沟渠23条15300米,新建水池水窖1322个,实施集镇饮水补充水源提水工程1件,完成小坝塘清淤7件,抗旱工程发挥了重大作用,基本缓解了全镇人畜饮水和大春生产用水困难。派出农科人员750人次,指导农民抗旱保苗和改播改种,有效减少了灾害损失。切实做好抗旱救灾物资的发放工作,下拨救济粮18775公斤,救济355户1033人,发放救济金7700元,救济困难群众200户。全镇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在战胜百年不遇特大干旱灾害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了寅街人民坚韧顽强、克难奋进的意志和勇气。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全镇粮经比例调整为52:48,粮食总产达1562吨,粮食单产达422公斤,大旱之年仍实现丰产丰收。全年发展无公害蔬菜10000亩、脱毒洋芋3700亩、大蒜2200亩、葡萄485亩、香橼柑橘500亩。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在武邑村实施超级稻试验示范,按万亩连片、千亩展示、百亩核心“百千万工程”展开,通过努力,百亩核心平均亩产达到了988.77公斤,顺利通过了省州验收。三是烤烟支柱地位进一步巩固。全面落实科技兴烟10项骨干措施,共种植红大5100亩,完成烟叶收购量72.02万公斤,均价14.48元,实现烟农收入1041.8万元。四是畜牧业健康发展。抓实畜禽疫病防治、畜禽检疫和品种改良工作,全镇共出栏肥猪74117头、肉牛2099头;奶牛存栏725头,年产鲜奶1600吨,产值达420万元。五是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投资263.6万元,完成湾子村、新发村、上屋村、东武邑村、清和村、席家湾村6个自然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中间村建设;投资120.6万元,完成铺子村、观音山小营、波罗邑、黄家庄4个中间村及黄家庄省级重点村建设;投资78万元,启动大地、丁家庄、巧邑大营3个自然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中间村建设;投资70万元,完成7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农村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六是支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全年兑现种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油菜补贴和农机补贴共计293万元。&&&&
&&&&(五)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一是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落实。“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全镇小学教学质量综合考核成绩居全县第四名,中考成绩600分以上38人,最高分673分,州属高中上线21人,普高上线133人。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共撤并彭家小学、太吉小学等8个教学点,逐步实现办学规模化。二是卫生计生工作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43461人,参合率达94.77%,补偿资金达408.4万元,群众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兑现“奖优免补”资金49.68万元,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0.67‰。三是就业及社会保障工作得到加强。完成城乡劳动力培训2894人次,完成劳务输出906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354人,参保率达91%;城镇低保补助178户220人,农村低保补助1034户2627人,农村五保供养167户178人。实施社会救济1443户2098人,发放大米49625公斤;临时救济297户,发放救济金7.98万元,棉被75床;发放农村低保特困医疗补助139户10.1万元。四是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加强。投资33万元,完成文化站建设;投资6万元,建成1个职工书屋和2个农村书屋;投资13万元的东风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和文化站附属工程正在建设中。五是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加大。实施天然林保护11.08万亩,栽植泡核桃1900亩,泡核桃发展到32655亩,建设沼气池120口;积极发动干部群众,投入城乡绿化资金25.4万元,实施城乡绿化9.26公里,涉及道路16条,栽植苗木3061株。全镇森林覆盖率达58.85%。六是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顺利完成并通过州县验收,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科技、民族宗教、商会、老龄、妇女儿童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六)平安创建成果得到巩固提升。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加强应急管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及群防群治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全镇共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热难点问题139起,调处136起,稳控3起,调处成功率达97%,完成人民调解以案奖补313件,兑付奖补资金7690元;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41名,解除矫正对象11名,现有矫正对象30名;共立刑事案件58件,破26件;受理治安案件56件,查处56件,查处率100%。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化非煤矿山、道路、学校等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抓实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七)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自觉接受镇人大主席团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认真办复镇人大代表建议41件,办复质量有新提高。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认真推行责任政府四项制度,机关作风明显改进。认真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规范行政审批,降低行政成本,政府工作绩效有了新提高。&&&&
&&&&各位代表,奋斗伴随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主席团监督支持的结果,也是各位人大代表和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寅街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位代表、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近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新形势下的政府工作,必须顺应时势,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用加快发展的办法解决好前进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必须务实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心实意当人民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保持永不懈怠的热情和干劲,自加压力、团结实干,主动有为抓发展,才能推进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农业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经济总量小,结构性矛盾突出,财源单一,财政增收难;受土地、资金等瓶颈因素的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后劲不足,可持续发展难度大;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入推进,热难点问题不断凸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少数干部责任意识、危机意识、服务意识不够强,政府自身建设有待加强。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是我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镇目标的关键期,是我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也是我镇矛盾凸显、任务繁重的艰难期。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既有良好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我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是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云南省实施桥头堡建设,为我镇争取加快发展的条件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环境;二是大理州实施滇西中心城市建设,作为弥渡县滇西中心城市重要卫星城“1﹢4﹢1”城镇群和“三中心两园”建设重要城镇之一,我镇工业发展、中心集镇开发、优势农畜产品生产与加工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三是白塔湾工业园区作为全县一园三区之一,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三德水泥厂等一批企业已经落地建设,工业发展的平台已经搭建,为我镇引进项目和资金加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我镇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一是从宏观政策来看,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消退,国家金融政策开始由积极转为稳健,土地政策更加严格,企业所需资金和土地供给受限;二是从发展情况来看,我镇处在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紧要关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全新挑战。我们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抢抓机遇,团结拼搏,真抓实干,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不断开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西部大开发、云南桥头堡建设和大理滇西中心城市建设重大历史机遇,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团结动员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心做事、攻坚克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根据县委、政府和镇党委的总体部署,“十二五”时期全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着力推进项目工作,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按照“向上争取一批,向外引进一批,向内挖潜一批,筛选储备一批”的思路,切实抓好项目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后劲。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整合项目,力争坝区实现旱能灌、涝能排、能机耕,山区实现保土、保水、保肥;加快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改造,巩固和提升农村小型水利体制改革成果,继续实施好人饮安全工程,扩大供水覆盖面,让更多的群众安全用水。抓好道路交通建设,加快乡村公路油路化、弹石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山区、半山区路网建设,进一步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抓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好寅街中学整体搬迁工程,力争3至5年内将寅街中学建设成为全县一流的乡镇初级中学。&&&&
&&&&(二)着力抓实集镇建设,进一步提升城镇化水平。按照县委、政府“1+4+1”城镇体系建设战略,以建成15分钟经济走廊为目标,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争取省州县支持,按照“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总体要求,打造好寅街中心集镇、中心村和示范村,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把寅街集镇打造成祥临公路上的一颗耀眼明珠。&&&&
&&&&(三)着力打造工业园区,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继续强化“政府营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理念,以白塔湾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继续做好落户园区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协调服务工作,继续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完善园区功能,并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作为白塔湾工业园区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抓实抓好,吸引更多的重点工业项目落户园区,力争通过3到5年使园区发展初具规模,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在全镇经济中所占的比重。&&&&
&&&&(四)着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挖掘、培育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突出壮大烤烟、蔬菜、林果、畜牧水产业等支柱产业,加快优质大米、脱毒洋芋、葡萄、核桃等富有发展潜质农产品的产业化进程,尽快形成规模化种植。以核桃种植为重点,大力发展柑橘、葡萄、板栗、冬桃、大树杨梅等经济林果业。进一步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和布局,培植壮大生猪、肉牛、奶牛产业,加快畜牧业发展。&&&&
&&&&(五)着力加快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紧紧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抓两头、促中间、建一片”的新农村建设总体思路,以祥临路、214国道、果河路为核心,在全面完成坝区剩余10个自然村新农村建设的同时,着力在“建一片”上下功夫,把坝区7个村委会的新农村建设分为五个片区,一方面积极抓紧实施项目村建设,另一方面多渠道整合项目资金,切实做好村与村、村与主干道之间的道路建设,使之建一片、成一片、连成一片,最终全面完成坝区45个自然村的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其整体效应。进一步巩固提升四个山区半山区村委会整村推进成果。加大投入,以垃圾处理为突破口,有效解决新农村建设成果的管护问题。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向二、三产业转移,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六)着力加快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持参合率90%以上,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抓实计生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抓实社会保障工作,扩大农村特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完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网络的建设,加大对农村残疾人生产扶助和生活救助力度,做好临时救济工作,稳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推进生态建设,同时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逐步建立和完善镇村两级文化网络建设,改善和加强村级文化室的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七)着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营造平安和谐环境。继续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巩固提升平安创建成果。建立和完善维护社会稳定机制,做好信访工作,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营造政治稳定、治安良好、群众满意的和谐环境。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水平,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三、2011年的工作&&&&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完成本届政府任期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完成“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至关重要。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以义无反顾的决心和勇气、百折不挠的毅力和精神,全力推进政府各项工作。&&&&
&&&&今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10%以上,财政总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5%以上,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34‰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必须突出抓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突出抓好项目工作。始终把项目工作摆在政府工作的首要位置,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抓实项目工作,确保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达7000万元以上。农田水利建设上:完成投资1071万元的后海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投资420万元的西庄海除险加固和投资80万元的西庄海引水沟渠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80万元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完成投资280万元的东片区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完成投资300万元的国家级土地整理项目完善工程;完成投资200万元的高营土地整理工程;启动栗树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0万元的寅街村委会输水沟工程和投资50万元的永大沟大庄段工程及投资20万元的大庄中沟建设;完成投资42万元的河东寅河路引水沟建设。道路交通建设上:完成总投资70万元的寅街客运站建设;完成总投资512万元的三德水泥厂进厂公路改扩建工程;做好总投资480万元的勤劳公路油路工程前期工作。其它项目建设上:协助、配合启动总投资1.7亿元的220千伏弥渡输变电工程建设;完成寅街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项目和寅街镇大黑山公墓建设项目前期工作。&&&&
&&&&(二)突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全力为企业发展做好服务、协调工作,一如既往地支持好已在园区落户的年产2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厂、三德PVC管厂、金宝山铂钯矿冶炼厂和乐兴石棉瓦厂建设,积极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坚持抓大扶小,落实中小企业担保、贴息等扶持政策,保障和促进庞威公司、大众页岩砖厂、彭家褐煤矿和朵祜山泉水厂等一批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根据白塔湾工业园区规划,切实做好土地收储工作,确保引进的项目落地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大而强的工业项目落户园区。&&&&
&&&&(三)突出加快集镇开发建设。紧紧围绕县委、政府“1+4+1”城镇体系建设思路和建设15分钟经济走廊这一目标,把加快集镇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完成集镇总规修编报批实施,加快完成集镇开发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以在新区建设一纵一横两条主要街道为突破口,力争年内启动集镇开发并初见成效。力争启动新地综合集贸市场建设项目,争取供销社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升级改造项目立项。积极主动做好中心集镇、中心村、示范村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为明年启动建设打牢基础。进一步规范整治集镇交通秩序和市场秩序,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四)突出加强三农工作。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发展,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培植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多举措促进农民增收。培植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实施好超级稻楚粳28号东风下邑村百亩核心区示范和云粳优29号百亩核心高产示范,积极争取实施水稻高产创建整乡推进项目;加大生产技术培训推广力度,扩大规模化种植,做好蔬菜间套种示范工作,积极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培植壮大核桃、洋芋、葡萄、香橼等农产业,巩固提升脱毒洋芋生产基地,种植核桃1000亩,发展葡萄300亩;巩固烤烟支柱产业,以全面落实预整地、最佳节令移栽等烤烟生产10项骨干科技措施为抓手,种植红大5585亩,收购烟叶1.32万担,实现均价17元以上。抓好畜牧业发展。完成存栏生猪35000头、肉牛4200头、奶牛740头;出栏肥猪56000头、肉牛2000头;完成牛冻精改良1120头;抓好动物重大疫病防治、能繁母猪、奶牛保险等工作。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完成省级重点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中间村建设的同时,着力在“建一片”上下功夫,多渠道整合项目资金,积极抓紧项目实施,切实做好村与村、村与主干道之间的道路建设。继续实施农村清洁工程,落实城乡垃圾清扫清运制度,持续改善农村环境。投资40万元,完成4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按照“一池三改”要求,完成林业沼气池建设62口、太阳能建设20户。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3000人次,完成劳务输出600人。&&&&
&&&&(五)突出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把改善民生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惠民利民政策落到实处。优先发展教育。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建立扶贫助学长效机制,保障困难户家庭子女上得起学,继续巩固“两基”成果,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推进寅街中学新校区建设,完成总投资327万元的男生宿舍楼和总投资330万元的教师廉租房建设;完成总投资480万元的学生食堂、学校一期附属工程建设,确保年内完成寅街一中、二中归并工作;完成总投资242万元的加会完小主教学楼及附属工程建设;力争启动总投资500万元的镇中心幼儿园和三甲、大庄、东风等村级幼儿园建设。做好卫生计生工作。健全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充实乡村医生队伍,抓好村级卫生服务室标准化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提高疾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完成县下达新农合参合任务,参合率达90%以上;做好城镇居民医保参保工作,参合率达95%以上;认真兑现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奖优免补”政策,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合同管理,提高合同覆盖率、签约率,年内无计划外生育,抓实流动人口管理和人口出生缺陷干预工作。做好土地工作。加大控违拆违巡查力度,规范群众建房。高度关注民生。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提标扩面工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寅街创建,着力提高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抓好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年内组织不少于一期广场文化活动。&&&&
&&&&(六)突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参与社会管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完善社会管理格局。以先进平安家庭、医院、学校、企业、道路、寺院、景区为重点,深化平安创建工作。加强信访、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工作,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络体系,规范基层综治维稳网络体系和大调解工作体系,整合各种调解资源,发挥各级社会矛盾纠纷调解组织职能优势,实现矛盾纠纷调解率、调解成功率、调解满意率持续上升。抓好勤劳、寅街、大庄、永丰4个县级“民主法制示范村”创建,认真开展好大接访、大下访活动,及时妥善处理人民群众反映的各类热点难点问题。探索流动人口“一证通、一站式”服务管理新办法。在各村委会建立社会管理服务点,全面规范“四个民主”制度和“四议两公开”制度操作规程,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功能。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良好局面。深入开展矿山、烟花爆竹、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消防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加强重点区域地质灾害治理,健全灾害应急机制,加强市场监管,构建保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七)突出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健全贯彻落实法治政府、责任政府、阳光政府和效能政府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努力提升政府履职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切实加强班子建设,不断用新知识武装头脑、提高能力、推进工作。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自觉接受镇人大主席团监督,切实做好人大代表建议的办理落实工作。牢固树立“节约也是增收、节约也是增效”的意识,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规范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严格控制公务接待支出,加强机关内部管理,集中资金保重点,办大事。狠抓作风建设,加强全体公职人员的宗旨意识、责任心和事业心教育,提高工作效能。继续推行四项制度,加大政务督查力度,强化对全镇重点工作推进情况跟踪督查,确保政令畅通,工作落实到位。&&&&
&&&&各位代表,蓝图已经绘就,任务已经明确。时代赋予我们重任,人民寄予我们厚望。让我们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凝聚全镇人民的智慧,汇集社会各界的力量,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努力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为全面建设繁荣文明开放和谐新寅街而努力奋斗,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我要发表留言
&&相关文章
[][][][][][][]
相关言论&&现有评论0条此文无评论
欢迎您对弥渡县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弥渡县人民政府主办 弥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
设计制作:弥渡县电子政务网络管理中心 电话(传真): 电子信箱: 
技术支持:大理白族自治州电子政务网络管理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年下学期开学时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