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奢侈英语我会成为谁的唯一英语

“现在我只相信你是唯一一个不会骗我的人”的英语翻译。_百度知道
“现在我只相信你是唯一一个不会骗我的人”的英语翻译。
提问者采纳
Now I merely believe you are the only 俯揣碘废鄢肚碉莎冬极person who won't cheat me .求采纳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英语翻译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我不喜欢游手好闲,不想过奢侈的生活。的海词问答与网友补充:
相关词典网站:阅读(102252)回复(697) 老兵:我唯一会的英语是“缴枪不杀”
朝老兵杨恩起与军史作家萨苏聊战场亲历实录
左起:主持人文坛、老兵杨恩起、著名军史作家萨苏
  日前,著名军史作家)在其博客中写了这样一篇文章:。文章讲述了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63军189师将士浴血奋战的故事,而这些事迹正源于一位参战的战争回忆。在残酷的战争过后,老兵所属的加强连,只有他一个人能活着走上授勋大会。这篇文章在网友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大家都很关心这位充满传奇的老战士。
  (以下为聊天实录)
  主持人文坛:全球的新浪网友早上好,前段时间我们的编辑在萨苏的博客,题目为的一篇文章中,得知了一个发生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的故事。刚才说的这个题目里提到了&我们&,其实这个&我们&是一个加强连,100多人,但得到最终荣誉的时候,全连只剩17个人。而且当时领奖的时候只有1个人能走到台上,他的名字就叫杨恩起。
  新浪的网友看了这样一篇博文之后,都特别想见到这位老人。今天我们也特别开心,我们找到了博客的主人萨苏,最高兴的是我们找到了这位老人。今天他来到了我们新浪访谈现场。
  杨老,现在很多新浪的朋友在看着您,您先跟他们打声招呼。
  杨恩起:同志们好,我今天到新浪来讲我抗美援朝的战斗情况,大家受累了,我表示感谢。
  主持人文坛:今天要表示感谢的应该是我们,当然在这儿还要感谢一个人,就是萨苏。萨苏,也欢迎你。
  萨苏:谢谢。
  主持人文坛:萨苏之前也拜访过我们杨老,知道他参加的第五次战争的一些故事,但是还不够,我们今天要一起来了解更多杨老和他战友,以及那次战役中发生的一些故事,好不好?
  萨苏:好的。
  主持人文坛:杨老,首先要问您啊,您当时是哪个部队的啊?
  杨恩起:我是63军189师566团,一营一连,二班的战士。
  主持人文坛:是哪一年入的朝呢?
  杨恩起:1950年元旦会完餐以后,晚上就入朝了。
  主持人文坛:那开始打仗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杨恩起:开始打仗是1950年的5月份。
  萨苏(纠正):1951年吧?
  杨恩起:1951年。
  主持人文坛:您是1950年2月入的朝?
  杨恩起:1950(编者注:其实是1951)年元旦入的朝,1951年5月份打的雪马里。
  主持人文坛:您不只打雪马里这一个战役吧?
  杨恩起:雪马里完了就打&,&打完了就打&
  主持人文坛:没听懂最后两个。
著名军史作家萨苏
  萨苏:我可以稍微的把这个背景介绍一下,实际上呢,杨老参加的这次战役是志愿军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第五次战役在我们战史上是一个比较神秘的战役,包括在世界军事史上,志愿军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都很神秘。为什么这么讲?因为这次战役我们描写的不是很多,这次战役我们没有完全打赢,所以描写的不多。
  美国人描写的也不多,为什么描写的不多?因为他们觉得他们也没有打赢这一仗。那么这一仗到底是怎么回事?实际上第五次战役是这种情况的,就是在1951年的4月份,中朝的联军,也就是我们的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试图合作,发动一次反攻战役。这一次反攻战役是试图从三八线反击到三七线,也就是从我们目前的南北朝鲜分界线&&也就是板门店一带向南推进,我们的意图是攻占汉城,也就是现在的首尔。那么如果实现这一战役的话,将对在朝鲜停战造成极好的态势。
  但是这一次战役我们没有完全打成功,在1951年的5月20日,彭德怀,也就是志愿军总指挥突然飞回北京,要求面见毛主席。这时候我们可以说一个小插曲,就是毛泽东作为一个&东方巨人&,他有一个大家可能都知道的特点,就是这个人有个&毛病&,他有严重的失眠症,入睡非常困难。在陕北转战,胡宗南追击我们这个中央纵队的时候甚至有这样的情况,如果毛主席入睡了,战士们宁可在后边打一仗,也不能把他叫醒。
  据我所知,历史上记载的毛泽东入睡以后被叫醒只有一次,就是这次,彭德怀5月20日赶回,为什么赶回?彭德怀要求志愿军全军后撤。
  主持人文坛:就是杨老所要打的这次战役。
  萨苏:是的,就是杨老参加的这次战役。为什么要全军后撤?是因为当时彭德怀认为美军在摆一个包围圈包围我们,试图等我们粮弹耗尽之后,在后撤途中把我们全部歼灭。所以彭德怀要求我们主动后撤,因为这个时候我们的后勤补给线已经被切断了,杨老一会儿可能会介绍。
  主持人文坛:对,杨老,那个时候您在哪里?您就在当时要求后撤的那个队伍里吗?
  杨恩起:嗯,就在63军189师566团一营一连,这个时候我们已经跨过鸭绿江了。
  主持人文坛:已经跨过鸭绿江了?
  杨恩起:入朝了,入朝了&准备打五次战役,五次战役还没开始,五次战役是5月底6月初开始打的。
  主持人文坛:第一仗打的是什么战役?
  杨恩起:第一仗就是雪马里,抓住30多个俘虏,有男有女,最后我们都没有吃的了,把敌人找来讲课,志愿军给他们讲完课都给他们放回去了。
  主持人文坛:是不是把自己吃的都给他们吃了?
  杨恩起:没有吃的,我们也没有吃的,他也饿着,最后一看不行了,就把他武器缴下来以后把人都放了。
老兵:唯一会的英语是&缴枪不杀&
  日前,著名军史作家)在其博客中写了这样一篇文章:。文章讲述了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63军189师将士浴血奋战的故事,而这些事迹正源于一位参战的战争回忆。在残酷的战争过后,老兵所属的加强连,只有他一个人能活着走上授勋大会。这篇文章在网友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大家都很关心这位充满传奇的老战士。
  为了让老兵的故事被更多人看到,老兵的精神得到更广泛的传播,12月11日,我们特别邀请抗美援朝老兵杨恩起和萨苏,一同做客&系列节目,追忆朝鲜战场的惨烈和悲壮,带我们走近五十年前那段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
  主持人文坛:那当时30几个俘虏都是哪国的兵?
  杨恩起:那是加拿大的?是英国的?
  萨苏:好像是英军29旅,是这个番号吗?
  杨恩起:对&是英国29旅,雪马里也可能是,他净说外国话。
  主持人文坛:那您会说外国话吗?怎么让人家缴枪啊?
  杨恩起:我就会说一句:&Give up your arms you won't be killed.&就会说这一句。
  萨苏:把你的武器扔下来,我们会优待俘虏。
  主持人文坛:这个也是英语吗?
  杨恩起:英语。
  萨苏:朝鲜语您会讲吗?
  杨恩起:朝鲜语会两句(朝鲜语),这就是志愿军宽待俘虏,第二句就是(朝鲜语),这就是缴枪不杀。
  主持人文坛:咱们杨老打了一场战役,会了三国语言(笑)今天我们新浪的网友有耳福了。杨老,还想问您,当时您还记得入朝的时候,就是1950年12月,您入朝的时候都有哪些装备吗?身上都带了些什么东西?
  杨恩起:有,记得,带的有一个棉毯子,一个大衣,还有自己小包袱装的军装、鞋子,还有一个钢盔,一个工兵锹,还有四个手榴弹,一条枪,120发子弹,20斤高粱米,7斤炒面,4斤瘦猪肉,一个工兵锹,加起来,在老百姓那儿一称,80多斤,就是我们步兵背的都80多斤。
  主持人文坛:等于背了一个大人上战场(笑)
  萨苏:背了一个人上战场。
  杨恩起:我那年周岁17岁,虚岁18岁当兵,我第一次行军就把脚冻了,破了30多道小口口。
  主持人文坛:那时候是最冷的时候吗?12月。
  萨苏:12月底。
  杨恩起:12月,完了上山下山,净走盘山道,走了180里地,第一宿。到那儿鞋脱不下来了,冻脚上了,拿火把鞋烤下来,一烤下来,两个大拇脚指头都黑了。黑了呢,我寻思脚得冻掉,还没掉,最后到晚上又行军,行军第二天晚上走70多里地,我就拿个小棍棍跟着行军队伍走,我也没掉队。我那时候树立信心了,我这个青年团员,社会主义青年团员,另外我还是自愿报名参军,中国人民还管我们叫&最可爱的人&,我怎么能掉队呢?我就跟着部队咬着牙坚持,不能掉队,最后也没掉队。
  主持人文坛:跟您一块儿入朝的其他的一些战友,年纪是不是也很小啊?
  杨恩起:那时候都是18、19岁、20来岁,最多也就22岁。
  萨苏:当时他们的军长傅崇碧都只有34岁。
  主持人文坛:一个军有多少人?要带领多少人?
  萨苏:63军入朝的时候3万多人,等到打完五次战役的时候还剩3千多人。
  杨恩起:对,损失这么大,但是美国他比咱们多六倍,咱们死一个,他要死六个。
  主持人文坛:您刚才说您一开始第一次就走了180多里地,脚就已经被冻伤了,那么之后您受过伤吗?
  杨恩起:以后就过临津江的时候,那炮弹打,把我头埋在弹灰下面,然后袁子兰排长用手把我刨出来,我这两个腿被炮弹崩破了,没崩到骨头。
  主持人文坛:因为我看您刚才来的时候是拄着拐杖来的,觉得您的腿可能是会有一些问题,这是那次落下的毛病吗?
  杨恩起:这不是,这是脑血栓,跟这个也有关系,到现在还有两个大疤呢。咱们入朝救治包都是上海资本家生产的,都是烂棉花,包上以后伤口都感染了。
  主持人文坛:是后方资助的一些东西有问题,是吧?
  杨恩起:有问题,最后毛主席知道了,把这些资本家的头头都给枪毙了,1952年的时候都给枪毙了。
  主持人文坛:萨苏以前听过这样的故事吗?
  萨苏:以前没有,我只知道有一个小说叫做《上海的早晨》,周而复,他曾经写过类似的情节,但是战场真的发生这样的事情我还是第一次听到。
  主持人文坛:所以咱们今天听着杨老去讲这样故事的时候,感觉真是不一样,跟看电影的感觉太不一样了。杨老,您当时您的部队是渡过临津江参展的,渡江以后打的是哪个国家的兵?
  杨恩起:当时第一仗就打雪马里,有加拿大兵,有英国29旅兵,还有蒋介石兵。
  主持人文坛:其实说到这儿我有点混了,萨苏,到底当时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的时候,我们跟多少国的兵在打?
  杨恩起:名义上说是8个国家,实际上是16个国家。
  萨苏:实际上是16个国家,另外还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们一直知道台湾的国民党军队没有参战过,可是他们却在朝鲜战场上碰到了从台湾来的国民党军队来劝降。
  主持人文坛:这是怎么回事啊?
  杨恩起:国民党派来的兵大部分是女的,当宣传员,有个别男的参战。
  主持人文坛:派女兵来劝降咱们是吗?
  杨恩起:劝降咱们。
  萨苏: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杨恩起:这是1951年6月份以后的事。
  萨苏:当时他们是怎么劝降呢?
  杨恩起:他们就说:&中共士兵们,你们辛苦了。&
  萨苏:你们辛苦了?
  杨恩起:嗯,&你们吃的是炒面,喝的是凉水,我们这边是吃的罐头、大米、白面,吃的面包,你们投降吧,缴枪不杀。&他这一喊,我们那个打小组战的时候,那个郭海元,他是机枪班长,他一下把那个小吉普车(宣传车)的油箱打着了,那女兵跳车就跑了,没打着她。说得非常清楚,就是北京口音。
  主持人文坛:北京口音,太逗了(笑)
  杨恩起:完了那个侦察机还往下撒传单,也低飞,也旋转,宣传让咱们投降。
  萨苏:这点可以稍微交代一下背景,就是当是美军认为志愿军叫&礼拜攻势&,你身上带的粮食够打一个礼拜的,但你后退的时候他想把你歼灭。没想到的是当他想全歼志愿军的时候,就是杨老的部队63军,死死的顶了上去,并且把8个国家的军队顶了14天,美军、英军&&光美军就出了14个师,最后被他们死死顶了14天。从那以后,所谓联合国军再也没制定过全歼志愿军的作战计划。
  主持人文坛:所以想起这段,当时杨老他的那个连等于是主力军中的主力军,是吧?
  萨苏:据说您那个连续是尖刀连。
  杨恩起:尖刀连的尖刀连,就是整个一个军,前边那个连跟敌人先打响的那个连就是我们的连。
  萨苏:有什么特别的吗?跟别的部队装备有什么不一样?
  杨恩起:装备,我们都是冲锋枪,打连发的武器,其他后边部队都是骑枪,单打一发的骑枪,打一发掰一次,顶一次,等你顶好了,人那儿瞄准了,把你打死了。
杨恩起:英国胡子兵枪法最好
  主持人文坛:刚才杨老说,他们连是跟头顶上开着飞机的人抢时间的,咱们是靠两只脚,怎么能抢得过他们呢?
  杨恩起:咱们追击,人家就开着坦克、汽车往前跑,可是他走公路啊,咱就抄近道啊,咱就爬山,下山,有时就追上他们了。
  主持人文坛:真是不可想象。
  杨恩起:五次战役把美国、英国军队都赶到汉城以南,离海边也就剩30公里了,那地儿人烟少了,弹药也快要没了,吃的也没有了。
  主持人文坛:刚才萨苏也说到,当时背的粮食按理说只够吃一个星期的,这么艰苦的时候后来有吃的吗?
  杨恩起:后来我那个炒面口袋里就剩一小碗炒面了,上边还下着雨,都给浇湿了,我也不敢吃,我就准备战斗的时候,战斗以前吃这碗炒面,我们后来过了第一天,后方给运上炒面了,运一次只能够吃三天到四天,等打种子山的时候又没有吃的。
  主持人文坛:那怎么办呢?
  杨恩起:还有就是敌人的炮火把咱们骡马给打死了,拴在树林子里的骡马给打死好几个,就拿那个马肉在锅里煮半生不熟就吃,吃完了才打的种子山。
  萨苏:那当时没有缴获到他们吃的东西吗?面包啊什么。
  杨恩起:面包是打议政府的时候,我们第一仗准备打完那个雪马里后,就打议政府,议政府有美国一个小部队,到那儿没吃的了,没吃的把老百姓准备种稻子的,泡的稻子苗都出芽了,带皮就煮在锅里吃。刚要吃就来命令了,打议政府那个山头,一个人就拿缸子舀一缸子吃,也吃不饱,最后看公路上鬼子扔那个面包,捡起来也不管有毒没有毒,在身上擦一擦就吃,都饿到那个程度,完了把老百姓刚发芽的葱吃,这是这场战斗打下来。
  主持人文坛:就是吃这样的一些东西,还要打仗,天天被头顶上的飞机跟着打。
  杨恩起:那飞机擦着头上飞,飞的时候把帽子那个风都给带掉了。
  萨苏:听说当时不单有美国飞机,还跟土耳其飞机也打。
  杨恩起:土耳其飞机。
支 持0票& 反 对0票&
作者:发表于: 22:49:41老兵:美国兵胆子小一见流血就后撤
  日前,著名军史作家)在其博客中写了这样一篇文章:。文章讲述了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63军189师将士浴血奋战的故事,而这些事迹正源于一位参战的战争回忆。在残酷的战争过后,老兵所属的加强连,只有他一个人能活着走上授勋大会。这篇文章在网友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大家都很关心这位充满传奇的老战士。
  为了让老兵的故事被更多人看到,老兵的精神得到更广泛的传播,12月11日,我们特别邀请抗美援朝老兵杨恩起和萨苏,一同做客&系列节目,追忆朝鲜战场的惨烈和悲壮,带我们走近五十年前那段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
  主持人文坛:那时候哪个国家的兵最能打?
  杨恩起:最能打就是英国,英国29旅,胡子兵,都是胡子拉碴的,都参加过二战的。
  主持人文坛:有作战经验。
  杨恩起:有作战经验的老兵。
  主持人文坛:那美国兵怎么样?
  杨恩起:不行,美国兵一打,一见流血他就往后撤,他一看前边有躺倒的了,他就不往上冲了。
  主持人文坛:那还有一些东南亚一带也有一些兵,那他们怎么样呢?有没有像什么马来西亚,柬埔寨,有吗?
  萨苏:没有,他们倒没参加过,有菲律宾的兵参加,但是跟杨老他们没有交过手。杨老,您跟几个国家打过?
  杨恩起:就是南朝鲜,韩国的,美国的,美国陆战第一师,英国29旅,还有蒋介石的兵。
  萨苏:加拿大的。
  杨恩起:加拿大的,这五个国家。
  萨苏:听说你们还抓过一个美国陆战一师的俘虏,是吧?
  杨恩起:抓两个。
  萨苏:什么样的?
  主持人文坛:对,什么样的,能不能讲一讲?
  杨恩起:打159的时候抓住了。
  萨苏:159高地。
  杨恩起:抓住以后他不肯下来,最后咱的兵也狠,拿铁丝把鼻子给穿上,拧上给扥起来了。我们不敢违反战场纪律,把人家手腕也给折了。完了人到团里一告状,那还不受到处分?咱们给人炒面,人也不敢吃,你吃第一口,完了他才敢吃,你给他烟抽,他也不敢抽,你点着了,你抽着了给他,他才抽,他怕毒死。
  萨苏:您别看杨老说这个陆战一师这么窝囊,在战史上,美国战史上这个陆战一师可厉害,号称是钢铁部队,洗澡都不是拿海绵搓澡的,据说得拿铁刷子搓澡的。
  主持人文坛:那看着不像啊(笑)那到底是真的假的?
  萨苏:这个传说跟事实看来是有点差距。
  主持人文坛:所以我们还是特别想听到像杨老这种真正见证了战争的、真正打过仗的人,来给我们讲一讲。杨老,特别想问您一个问题,因为去年有一部电影特别火,叫《集结号》,您看过吗?
  杨恩起:没看过。
  主持人文坛:当时咱们的这个志愿军,有没有所谓的像这种集结号,或者什么样的一种号音?
  萨苏:可能有集合号。
  杨恩起:集合号,集合号我们有施号员,但是号都没用上,怕敌人发觉,一般情况下都是用口头传达命令,出发啊、到哪儿啊,都是这样。一吹号,敌人炮弹,远射程炮就过来了。
  主持人文坛:那当时的这种联络,号令,其实都是用口口相传这么过来?
  杨恩起:用通讯员传达。
  萨苏:这个找对人了,杨老当初在战场上就是通讯员。
  主持人文坛:是吗(笑)怎么个传达呢?
  杨恩起:就是连长给你下指示,让你向团里那个展主任,他叫展华南,他那时候是展主任,回国以后当政委了。完了打种子山的时候,让我请示主任几点出发,我就通过那个老百姓浇水稻的沟,爬了500多米,那炮弹打我20多发都没打着我,我要站着跑去通讯我就死了。
  主持人文坛:爬着过去,而且我觉得像这样真是特别重要,如果万一一个没有传到,一个号令没有传到的话,可能对于整个部队来讲都是非常危险的。
  杨恩起:是,完了主任说,回去告诉你们连长,9点钟正式到种子山山脚下,我们营地的地方离中石山山脚下有500米,有1里地。
  主持人文坛:就是那么爬过去的?
  杨恩起:我就净爬啊,去爬,回来也爬。
  主持人文坛:后来我看您,杨老,好像您的鼻梁是不是也受伤了?
  杨恩起:这是打种子山敌人扔两个手榴弹,扔右边一个,炸伤了咱们好几个人,扔左边这个,扔我跟袁子兰前边有五米远,把我鼻子给崩破了,轻伤不下火线,弄个纱布就给我包上了。
  主持人文坛:萨苏,其实有一些网友他看了萨苏的博客,他特别想让您聊一聊铁原阻击战,有这么一个战役是吗,能不能讲一讲这个?
  萨苏:其实种子山战斗就是铁原阻击战的一部分,因为当时我们的阻击如果死守一条线,那时候部队来不及构筑工事,我们采用什么办法呢?就是我不死守,而是我反击,反击到你的对方阵地上去。当时杨老他们打的种子山战役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战斗。
  主持人文坛:种子山。
  萨苏:您能稍微给我们介绍介绍种子山战斗吗?
老兵的勋章见证了历史
作者:发表于: 22:50:46
  杨恩起:打种子山战斗是9点钟开始往上摸,那山也比较陡,爬两步我出来一步,跑两步我出来一步,9点钟还是爬,爬到快2点来钟了,下半夜2点来钟了,离敌人山头还得轻轻的,不能刮树叶子,刮树叶子哗啦哗啦响,敌人听见了就完不成任务了,还得慢慢一点一点的。9点钟到2点钟,爬了有5个小时,离敌人山顶还有20来米,就不爬了,绕弯走的那几个人拿手榴弹准备投,躺在树叶里,敌人发觉了,发觉了以后往那边扔手榴弹,我这鼻子就在那儿被崩的。
  主持人文坛:当时敌人是多大的一个兵力?
  杨恩起:一个连的兵力。
  萨苏:加拿大25旅的一个连,还有一部分美军。
  主持人文坛:那咱们是?
  杨恩起:我们名义上是一个连,一个连也就剩50来个人了,打种子山。
  萨苏:种子山当时我记得两个连,您一个连,还有唐满洋一个连,两个连打他一个。
  杨恩起:嗯,等他一扔完手榴弹,一爆炸,我们排长一发信号弹我们就冲上去了,冲上去就把敌人阵地占领了,那个坑道里头死了不少人,死的加拿大的兵,我还摸呢,我说他死了没有,没死再给他补一枪,完了袁子兰排长还问我你摸什么呢?我说我摸看他们死了没有,没死再补一枪。完了那边剩下的小兵,一个连大部分被歼灭了,往那个左边跑,跑着还喊呢,往这边跑,往这边跑,有蒋介石的兵。
  萨苏:就是中国顾问。
  杨恩起:完了袁子兰排长还问你们是不是二连的?我说什么二连,敌人的,快打吧。袁子兰就把一排子弹打光了,往那儿跑的几个人可能也都打死了。
  主持人文坛:这次有没有俘虏?
  杨恩起:这次没有俘虏,就是我扛着一支枪,剩下的枪都剩在山顶上了,还有一门无后座力炮,咱们拉手榴弹把那个炮膛崩坏了,然后就把阵地交给二营四连了,我们连完成任务了,就撤回原阵地了。
  主持人文坛:那打完这个种子山战斗以后,您的连剩下多少战友?
  杨恩起:还有17个,连炊事员算上还有17个人。
  主持人文坛:那这是不是您的连最后一次战役?
  杨恩起:这是最后一仗。
  主持人文坛:最后剩下17个。
  萨苏:当时入朝的时候您这个连有多少人?
  杨恩起:148个人吧,加强连。
  萨苏:打雪马里打完还有多少人?
  杨恩起:打雪马里下来以后,飞机炸跟炮弹炸,损失了一些,打雪马里又损失了一些,我们的指导员跟连长都是打雪马里牺牲的。
  萨苏:您的连长是在雪马里牺牲的?
  杨恩起:嗯,那个李连长,后来打桥头战换个王连长,王胜瑞,打种子山,小理山都是王胜瑞当领导。
  主持人文坛:有网友说,好像听说杨老在打种子山战役的时候还缴获了一支枪。
  杨恩起:一支大八粒(美国步兵的基本武器M1式7.62mm半自动步枪)枪。
  主持人文坛:这种能跟大家介绍一下吗,我听是一点概念都没有。什么样的枪?
  杨恩起:那个跟咱们步枪一样,咱们那个是拉大拴,抠一下响一下,抠一下响一下,人不掰大拴,人那是半自动,就跟咱们现在的半自动步枪一样。
  主持人文坛:那是哪国的枪?
  杨恩起:那是美国的枪。
  主持人文坛:美国的装备总是很好(笑)但打仗&
  杨恩起:那个枪我拿起来以后我还拆卸了,开始不会拆,连个螺丝都没有,就把那个扳机晃了,后边那个地方一挑开哗啦哗啦都开了,等擦完枪以后你上完了,把这个地方一摁,又成原形了。
老兵:志愿军用苏制铁把冲锋枪打坦克
  日前,著名军史作家)在其博客中写了这样一篇文章:。文章讲述了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63军189师将士浴血奋战的故事,而这些事迹正源于一位参战的战争回忆。在残酷的战争过后,老兵所属的加强连,只有他一个人能活着走上授勋大会。这篇文章在网友中引起了很大反响,大家都很关心这位充满传奇的老战士。
  为了让老兵的故事被更多人看到,老兵的精神得到更广泛的传播,12月11日,我们特别邀请抗美援朝老兵杨恩起和萨苏,一同做客&系列节目,追忆朝鲜战场的惨烈和悲壮,带我们走近五十年前那段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
  主持人文坛:这个装备是挺厉害。杨老,您在打雪马里战役的时候,你们还缴获了30多辆坦克,你们会开坦克吗?
  杨恩起:不会,后来都让四野技术人员给开走了,第四野战军,他们有开坦克的兵,给开走了。
  主持人文坛:当时咱们是怎么打坦克的啊?打仗的时候?
  杨恩起:他那儿有后勤部队,有男有女,他那儿也就是打坦克的时候,那个步兵也就一个连的兵力,他那个坦克兵一看打的时候都跑了,把后勤的那二、三十个兵抓住了,完了坦克也扔了,也不要了,那个兵都跑了。
  主持人文坛:这不是英国兵吗?是吧,萨苏?
  萨苏:是。
  主持人文坛:英国兵也胆怯了,那个时候?
  萨苏:杨老说过,英国兵打仗枪法很准的。
  杨恩起:枪法准,打雪马里他就不行了。
  主持人文坛:为什么呢?
  杨恩起:他都是坦克兵,他有一个连的兵守着坦克,完了打了上午8点多钟开始的,打到下午2点来钟,战斗结束了,这一个连大部分都歼灭了,等坦克兵刚开始打,他们就跑了,没来得及开,咱把那30多辆坦克缴获了。
  主持人文坛:看到杨老说到这段的时候,脸上很自豪的表情,您打过坦克吗?
  杨恩起:打过。
  主持人文坛:用什么枪打的啊?
  杨恩起:就用铁把冲锋枪,苏联给的铁把冲锋枪。
  主持人文坛:冲锋枪打坦克。
  杨恩起:也不顶用,你一打点个点,一打点个点,打坦克,我们好几次打坦克,准备打坦克,拿爆破筒崩,有10辆坦克停在&全占山(音)&那山脚下河滩那儿,我们副团长就在那儿牺牲的,还没等打呢,那肚子饿的不行,也没劲儿,没等打呢敌人都开跑了。我们打完桥头山我们就转移到桥头山以北铁岭那个地方,公路上埋地雷,准备炸敌人的坦克。埋完地雷,我们就转移了,转移到种子山地区,离种子山500来米,在那儿聚营了。
  萨苏:杨老刚才提到的打坦克那件事,后来我查了一下他们团史是怎么回事,是因为当时他们,刚才提到那展华南主任,他们政治部主任,带人先把英军开头的坦克给炸掉了,因为当时朝鲜的路非常狭窄,所以前边的坦克被炸掉之后后边坦克走不了,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人就放弃这个,应该是坦克和旅带车辆30多辆,放弃了以后逃掉了,这个甚至还有照片。
  主持人文坛:对,我们可以看一下。
  杨恩起:把前边坦克给它打坏了,有坦克,还有装甲车,两种,一共30多辆。
  主持人文坛:装甲车有多少呢?
  萨苏:这上边就有当时打英军坦克的照片,一张照片是当时英军坦克被我们击毁和俘虏的照片,另外一张就是当时他们非常年轻的军长,34岁的傅崇碧军长,骑在英国坦克上边照的相。这边还有杨老他们。这次打雪马里实际上是怎么样的情况呢?抓了560多个英国俘虏,就是整个战斗。
  主持人文坛:刚才咱们也谈到,说杨老所在的那个团,应该是叫566团。
  杨恩起:对。
  主持人文坛:您的名字听说也上了566团的团史。
  杨恩起:上了。
  主持人文坛:有没有,给大家看一眼。
  萨苏:可以找到,是。杨老上到566团团史是在小理山战斗,小理山阻击战,杨老,好像我听您讲过,说小理山阻击战是您入朝以后打的最艰难的一个战役。
  杨恩起:最艰难的一个战斗。
  主持人文坛:一说到您参加的这个团,我们现在又想起了您的战友,其实一直您在讲的时候,您肯定心里到现在为止也有一些特别挂念的战友,是不是?
  杨恩起:对。
  主持人文坛:您最好的朋友,最好的战友叫什么?
  杨恩起:他叫李凯,副班长。
  主持人文坛:李凯。现在还健在吗?
  杨恩起:不在,他牺牲了,打小理山。我就跟他好。他投弹,敌人向上反扑,打了三次反扑,都让他打下去了,尸横遍野,遍山坡都趴的狼哭鬼叫的,打伤的,还有死的。他扔那个手榴弹,我说你低一点,低一点,他说没事,我死不了,你们谁也死不了,最后敌人一发子弹打脑袋上了,他把衣服都扒光了,钢盔也摘了,他要不摘钢盔还牺牲不了,一下子穿脑袋上了。
  萨苏:这就是说英国兵枪法好,就在这里。
  主持人文坛:当时他牺牲的时候多大年纪?
  杨恩起:他牺牲的时候也就22岁。
  主持人文坛:正是一个大学生的年龄。
  杨恩起:他是老兵。
  主持人文坛:他是哪里人?
  杨恩起:山西人。
  主持人文坛:22岁。
  萨苏:那一仗听说您也是很危险,把钢盔都打穿了,是吧?
作者:发表于: 22:51:28顶
作者:发表于: 22:51:38杨恩起:我那个钢盔啊,子弹给我穿头顶上,还有那个冲锋枪从我两个手中间插过去,没打着我,两边一点都没打着,低一点打这个手,高一点打这个手,都没打着我,钢盔也是,我要不戴钢盔也死了。等我那一弹夹子弹打光了,我向他要子弹,排长在我身后问我,敌人这都三次反扑了,他说敌人上到哪儿了?我说你上来看看,离咱们有20米了,他怕我打枪,一扭头,打到动脉上了,牺牲了。他要不死啊,我上完子弹我还在那儿打,我就死了。我那班长就让我向副连长请示去,报告去。排长牺牲了,副班长也牺牲了,人没有多少了,管他要人,要弹药,我走小理山后边那个山梁我滚过去了,把我腿、胳膊都让石头把我扎破了,打我两个子弹,没有打着我。我到那儿跟副连长一说,我说阵地上没有几个人了,班长让我请示你,能不能给补充点兵,给点子弹,弹药。他说回去告诉你们班长,剩下一个人也要把阵地给我守住,人在阵地在,我上去请示给你们评功。我说好,我就扭头往回走,我刚走有30步,班长也哗哗下来了,阵地上就剩三个机枪兵还有排长的通讯员,真正战斗兵就剩我一个了,副连长带我就上去了,阵地上我们一排正面,就剩我们6个人,加上副连长,子弹还有20多发子弹,副连长就下命令,谁也不要打了,把子弹保存好,等敌人上来对面打。
  完了敌人打呢,敌人他一个旅,我们一个营守小理山,正面是我们一连,正面的正面是我们一排,我们排就剩6个兵了,加上副连长,真正打仗的战斗兵还有何庆吉,排长通讯员跟我,就我们俩,就剩6个人,敌人也不知道我们山顶还有多少人,他也不敢上,也不打,就那么等着,等敌人上来对面打。
  这个时候停了有半个小时吧,完了后边营里通讯员上来了,说营长命令你们马上撤下去,你们完成战斗任务了,是从早晨9点钟开始打,打到下午4点,打7个小时,我们就撤回来了。
  主持人文坛:一口饭都没吃上吧?是不是什么东西都吃不上,而且是几月份那时候?
  杨恩起:那是5月底、6月初的时候。
  萨苏:杨老,当时撤下来的时候,这6个人都撤下来了吗?
  杨恩起:这6个人撤到半路上,撤到山半腰下,那3个机枪兵找不着了,我一回头后边没兵,副排长说怎么办?我说咱们等一会儿,死就死,活就活,我们三个人就在山半腰那儿等了有5分钟,我一看在那边山脚下,那三个机枪兵都跑山脚下去了,跟我们三个走的不是一条路。我说不在那儿嘛,完了副连长说跑,这就往下撤。刚跑了有十几步敌人上山了,占领阵地了,我们三个要不等着他们,我们早就下来了。
  这一等不要紧,敌人上山了,就拿枪打,火力追击,打的那个脚底下土直冒烟,我在最后,那个排长通讯员在中间,他哎呀一声,趴那儿了,我心想石头绊倒了呢?我去拉他,我一拉肚子直往外流血,就牺牲了,我说枪给摘下来。副连长说跑,没让我摘,我们两个下来了,那个何庆吉也牺牲了。
  主持人文坛:最后剩5个人?
  杨恩起:最后剩5个人,连副连长,我们排。
  主持人文坛:那何庆吉后来遗体给他埋了吗?
  杨恩起:遗体后来派6班半个班,去了有4、5个人吧,把他背下来,背下来在下边挖个坑,拿雨布一包,把何庆吉埋了,脚底下钉个牌子。
  主持人文坛:像这种其实大部分在战场上牺牲的我们的战士,是不是都不能够这样埋起来下葬?
  杨恩起:有的敌人占领了,咱就没有时间了,都扔到那儿了,有的咱们占领了,咱的人都埋起来了,尸首。
  主持人文坛:再说一说您的一个好朋友,排雷大王,您是不是有个好朋友,大家都叫他排雷大王?
  杨恩起:姚显儒。
  主持人文坛:能讲讲他的故事吗?
  杨恩起:他是在159,159高地开枪跟敌人对峙一个阵地,跟敌人当中就间隔一条小河,距离离我们阵地也就有400米吧,他每天晚上姚显儒带着一个班到159阵地取敌人地雷,取回来以后埋在我们阵地去。他把敌人的地雷都起完了以后,我们才打。
  萨苏:159是吧?
  杨恩起:159,打的159。完了他起那么多地雷,把159高地敌人的地雷都快起没了,最后通过上边批准,定他是二级起雷英雄,姚显儒。
  萨苏:听说姚显儒后来有一次摆弄地雷,把手炸伤了,是有这样的事吗?
  杨恩起:这是他转业到地方以后。
  萨苏:在朝鲜战场上没受过伤。
  杨恩起:没受过伤。
  主持人文坛:那回来怎么回事?
  杨恩起:回来他训练民兵,在地方。
  主持人文坛:他当时领了几等功,二等功。
  萨苏:二等功。
  主持人文坛:您呢?您回来后?
  杨恩起:我是打完五次战役往下撤的时候,撤到三八线以北,离营地走了一半了,那天晚上走了有50里地,走了20多里地,师里教导员说休息俩小时再走,这休息俩小时躺下就睡着了。那破房子里都是四野的伤病号,我跟副连长就赖在四野的伤病号破房子那儿躺着睡着了,二连、三连都在那边,我那个冲锋枪就让四野的伤病号给我拿走了。拿我一个冲锋枪,拿二连通讯员一个背包,拿三连通讯员一个子弹带,他子弹带卸了,我子弹带还在身上背着没卸,我的枪要挎在背上睡,他也拿不走,我就靠我背后了。等一醒了,一摸枪没了,我就报告副连长,我说我枪怎么丢了?他就帮我摸,那月黑天,晚上,没有就起来走了。刚上马路走没有20米,副连长向教导员报告,说我们通讯员把枪丢了,他说回去找去。我们就回来找,我问那四野伤病员,我说你们拿我枪了吗?人家不承认,没拿,其实就是他们拿了。要特务拿了,就把我和副连长给&突突&了,我那里还有20多发子弹呢。
  主持人文坛:您这个枪跟您后来立功有什么关系吗?
  杨恩起:有关系,评功的时候,袁子兰跟我谈了,说扣你72块钱,我说我一分钱也没有,一个月才挣5毛。
  萨苏:为什么扣72块钱?
  杨恩起:冲锋枪他说那时候价值就是72块钱。
  主持人文坛:一九五几年了。
  杨恩起:那是1951年的7、8月份吧,我说我一个月挣5毛钱,我哪来钱?不扣你钱,你别害怕,就是把你的立功,你本来应该立二等功,你把枪丢了,就给你压一等,给你个三等功,就这样。我说行啊,给几等功,那时候我也没有文化,我也拿那个功不当回事,我就答应了,完了我就立了三等功。
  萨苏:立功的奖章在这儿吗?
  杨恩起:这个。
  主持人文坛:这个是吗?
  萨苏:这个不是,这个好像是朝鲜的。
  杨恩起:这是朝鲜立功奖章。
  主持人文坛:我们镜头看一下,还有这么多呢,能不能都向我们介绍一下?
  杨恩起:这个是60炮排长给我的,抗美援朝。
  主持人文坛:这个是什么呢?
  杨恩起:这是解放东北。
  主持人文坛:这个呢?
  杨恩起:这是抗美援朝纪念章。
  主持人文坛:上面还有一个毛主席的象。
  杨恩起:这是政协给的。
  主持人文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赠,1951年。
  萨苏:上边这个和平鸽是什么章?
  杨恩起:这也是抗美援朝发的,和平鸽。
  萨苏:这是朝鲜政府发给您的勋章,是吗?
  杨恩起:这是中国发的。
  萨苏:因为我看到背后是朝鲜文。
  杨恩起:是吗?朝鲜给他们的,中国给发的。
  主持人文坛:那您这身衣服?
  杨恩起:我这转业以后买的。
  主持人文坛:以前打仗时候的衣服还有吗?
  杨恩起:以前打仗衣服没了,打五次战役,打之前穿的棉袄、棉裤,都把棉花扒出来当大衣穿渡的江,渡的临津江,跑上去以后都没的腰身这么深的水,就哗哗地跑,从临津江三八线跑到雪马里,这一段有10里地吧,就湿乎乎就这样跑,都泡湿了。
作者:发表于: 22:52:48老兵:不怕死只因自己是&最可爱的人&
  主持人文坛:杨老,刚才听您讲了这么一段时间,其实我现在还特别想知道,杨老当时一共打了多长时间的仗,您说本来应该是二等功,后来因为丢了枪又降到三等功,这些对您以后转业有什么样的一些帮助没有?后来您的一些工作,还有一些情况。咱慢慢说吧,您打仗一共打了多长时间,当时计算下来?1950年去,哪年回来的?
  杨恩起:1950年元旦过了就入朝,1953年9月份回国,回国的时候就是保卫西海岸,没打,敌人准备从西海岸登陆,抄咱们后方,没打,不战而胜了,完了在那儿7月份停战,谈判,美国人要停战,谈判,9月份我们就当作货物装个大闷罐拉回来了,回来以后到河北省冀县,在那儿住,住了有半年,1954年春节我们就调到河北省石家庄,在石家庄盖营房,在那儿住了十好几年。
  主持人文坛:萨苏,您刚才听明白了吗?就是差不多杨老他在战场上去打这一仗,应该是多长时间?应该是两年多。
  萨苏:两年多的时间,将近三年的时间。
  主持人文坛:对,都没法想像一个人在战场上陆陆续续打了两年多的仗,是怎么样的一种心情状态,而且当时这么艰苦,您靠什么支撑下来了?
  杨恩起:我就靠一个,我是青年团员,第二个呢,我入朝之前人家全国人民都管志愿军叫&最可爱的人&,我这就树立信心了,日本鬼子统治时期,当了十多年亡国奴,我感觉亡国奴的滋味不好受,吃没有吃,穿没有穿,国民党统治时期也是如此,也吃不上,穿不上,所以我就树立信心,我当时根本不够当兵条件,我就自愿报名参军。参军的时候我母亲都不让我走,因为就剩我一个了,还有我妹妹,我就死活当兵,也要保家卫国,树立这个信心,就参军了。
  我是号当兵,当兵以后到沙后所,到东北丹东那个沙后所,在那儿住着有一个月,就搞忆苦思甜,就是旧社会怎么吃苦,新社会怎么甜,就让我们忆苦思甜。
杨老家的客厅里挂着毛泽东等领导人画像
  主持人文坛:做了一番思想工作。
  杨恩起:是,思甜,就树立抗美援朝的信心。完了在那儿换的军装,换军装那阵是换的国民党衣服,在东北,到后来又给我们拉到山东,在山东换的咱们自己的军装,在山东训练有两个月,我就打了三发子弹,打了一次靶,就来命令了,让我们入朝。入朝,我们就是1950年的11月27号开始从山东出发,到28号晚上就到丹东了,在那里又呆了两天,发东西,发工兵锹、钢盔、毯子、大衣、20斤高粱米、7斤炒面,还有4斤瘦猪肉,都是在那儿发的。
  主持人文坛:80几斤就背上战场了。
  杨恩起:背上战场。
  主持人文坛:杨老,您说在打仗的时候会不会开小差?
  杨恩起:有开小差的。
  主持人文坛:会不会想着投降?
  杨恩起:没想投降。
  萨苏:有开小差的?
  杨恩起:有,我们连钱国元就跑了,他也是新兵,跑到丹东又给抓回来了(笑)跑到丹东,特务没把他打死,那遍山都是老百姓模样的特务,你看他是穿老百姓衣服,身上都有武器,还没把他打死。
  萨苏:是南朝鲜的特务,是吧?
  杨恩起:他坐着汽车跑到丹东,又把他抓回来,抓回来押了他一个礼拜禁闭。完了金德宝拉着我开小差,我说你愿意跑你跑吧,我不跑,我说全国人民怎么管你叫&最可爱的人&,你对得起中国人民吗?我说你跑吧,你要跑我给你报告,他后来也没有跑,他没弄得过我,我要同意跑,我们俩就跑了,我不跑,我说我一个是青年团员,我还是组织委员,第二,咱们入朝的时候中国人民管咱们叫&最可爱的人&,咱对得起中国人民吗?不能跑。他听我的,也没跑(笑)我们全连就钱国元一个人开小差,还抓回来了。
  萨苏:我听您说打完了五次战役,咱们的慰问团就上来了,是吗?
  杨恩起:打完五次战役,保卫开成的时候,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就来了,来了还教我们唱歌,给带了好多吃的(笑)
  主持人文坛:唱什么歌了呀?
  杨恩起:唱的志愿军歌,你看以后我给你唱一个。
  主持人文坛:您现在就给我们唱一段,好不好?您先喝口水(笑)
  (杨恩起唱歌)
作者:发表于: 22:54:57老兵寄语当代中国军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主持人文坛:真是特别佩服杨老,这么多年了,歌词一个都没忘,而且还能感觉到您是不是又回到了当时,听着他们唱这首歌时的那种喜悦(笑)后来呢?杨老,您从战场回来以后,后来您也转业了,转业以后是不是就遇到您,刚才其实我们在采访的过程中,隐隐约约听到大妈的声音(笑)是不是就遇到大妈了,您是后来哪一年结的婚?
1957年的结婚照:帅气尉官
  杨恩起:我是1957年结婚。
  主持人文坛:那会儿您是25岁?
  杨恩起:虚岁25岁,她20岁。
  主持人文坛:能不能让我们看看,因为各位网友,我看过那张照片,我要跟各位分享一下,那张照片上有我们杨老穿军装的模样,年轻的时候,在这边,来来来。
  萨苏:这是穿苏式军装的时候,杨老当时是尉官吧?
  杨恩起:尉官,准尉。
  主持人文坛:号,这边这位就是何老了,杨老的爱人。其实看一下,觉得杨老的整个轮廓,精神劲儿跟几十年前没什么区别。
  杨恩起:(笑)老了。
  主持人文坛:萨苏,你看到照片,觉不觉得像个文职的军人?
  萨苏:是,我当时也是这样想,我想当时何阿姨嫁给杨老的时候,肯定也是非常高兴(笑)
  主持人文坛:我们请摄像师一定也要把镜头对一下我们杨老的,我们刚才说的何阿姨,杨老的爱人,您看看照片上,就是这位。何老,特别想问您,您第一次见到杨老的时候,是什么样的一种感觉?
  杨恩起:她的舅舅是我的副连长,给介绍的。
  主持人文坛:副连长给介绍的啊?是不是就是当时从山上跑下来,剩下三位的另外一位副连长?
  何老(编者注:杨恩起爱人):不是,那是我舅。
  主持人文坛:当时您第一眼看到我们杨老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啊?何阿姨。
  何老:(笑)我当时我说实话,当时和他搞对象,是我的姑姥姥,我的舅他妈领我,他们回国以后,他说我给你说个对象吧,就拿这个相片去了,把他的相片拿着,也挺好看的,当时农村的姑娘越看越,我说哟,这个当兵的还穿着棉衣照的相,这个小伙子挺好的。看了以后,我这个姥姥就说,这个小伙子挺好的,去吧,上石家庄去看一趟吧。我姑姥姥就说,走,我领你去一趟吧,就上我舅舅那儿去了。
  我舅是七团的头儿,他那时候上六团,你上六团的吧?
  杨恩起:嗯。
  何老: 我舅上七团的,他上六团的,我就去了。去了以后我舅妈、舅、孩子都在那儿,我姑姥姥说,让他一起来吧,上我舅那儿去。我那时候挺害臊的,过去农村的,也没有见过(笑)
  主持人文坛:何阿姨,您是哪里人?
  何老:我是石家庄的,河北的。
  主持人文坛:然后杨老是辽宁营口的,后来转业以后就到了河北,对吧?
  杨恩起:转业以后到辽宁营口。
  何老:他到营口去了。
  主持人文坛:您现在跟阿姨是在北京生活?
  杨恩起:在北京,我转业的时候我自己上东北的,把她跟孩子都弄到营口了,我自己在那儿又干了17年。
  主持人文坛:又回东北了17年。
  杨恩起:当了17年副厂长,在冷冻机厂。刚去的时候那厂子破破烂烂,院墙也没有,厂房也不像厂房样子,我在那儿管基建,我给他盖了三栋厂房,盖两栋办公楼,盖了一栋锅炉房,完了把800米院墙都给它拿水泥板圈起来了,厂子才像个样。
  主持人文坛:您当时在那边是当副厂长。
  杨恩起:副厂长。
  何老:他转业到那边去的。
  主持人文坛:在那边呆了17年?
  杨恩起:17年。
  主持人文坛:后来直接回了北京了吗,还是回到河北?
  杨恩起:回北京。
  何老:我上北京参加工作了。
  主持人文坛:那是哪一年?
  杨恩起:退休是1993年退的休。
  何老:以前我跟孩子,我跟他搞对象就上七团来了以后,后来我姑姥就说,叫杨恩起来吧,那时候也没有电话,我舅也没有电话,回国以后家里头也没有电话,那时候谁叫你过来的?骑着自行车上我舅这儿来了,上我舅七团来了,他上六团,过来以后我一看,我说这么黑?因为他才回国,我说这么黑?后来领我们上哪儿去看戏去,在淮海路,说领着看戏去吧,我越看他越黑,我说这人这么黑,算了吧,得了,行了(笑)当时那个时候也不敢看脸,他骑车把车子放下,我出来,抱着我舅家的孩子,我舅说我,抱孩子出去吧,等那会儿他一来,我说这么黑,当兵的,那时候提干了,也是穿这个衣裳,戴着个大顶帽子过来了,我一看,我都不敢看他,农村来的姑娘不敢看,我扭头上别人一个一排排长家属,我跑那儿去了,跑那儿也不敢看他,后来我舅妈叫我,说你过来,我说干吗?我看见他了,那么黑,算了吧。我舅后来发了火了,当兵的都是,你看黑,你看见了?我说嗯。黑白,你吃他喝他,会过日子就行了呗。说了我也不敢吭声了,扭头我就回去了。
  回来以后呢,后来他就上屋里去了,他们就说你们上排长屋里去,去谈谈去吧,后来我就去谈,我也不敢看(笑)说了几句话就出来了,后来说领着上淮海路去看看电影吧,我说看电影我也不看,这么黑,我不想。
  主持人文坛:您挺主动的(笑)
  (杨恩起笑)
  何老:他骑车子,后来我舅通讯员来了,还给找个车子,说你们找对象去,那时候不敢。他骑车子带着我,我说我不坐,我坐那个通讯员车子,我也不愿意坐他的车子,我看不上他,实在看不上他,太黑了你不知道(笑)实在太黑了,你没见。
  主持人文坛:照片上多帅啊,阿姨(笑)
  何老:又黑又瘦。
  杨恩起:当时还以为我大老粗呢,不会写字,考验我字,考验我五个字,一个拆衣服的&拆&,一个&折&,一个分析的&析&。
  何老:我给他分析,多一点少一点,我看他会写不会写(笑)我说行,这回认识字。
  主持人文坛:仗打好了,还得会写字(笑)
  何老:对(笑)
作者:发表于: 22:55:57老家村子上有个79年的兵,他说开战前一天学的唯一一句越语是& 喏松空叶!
作者:发表于: 22:56:53顶老兵!!!
作者:发表于: 22:57:07执着的我 执着的顶好贴 顶好友。。。。。。。。 个人签名:刀鋒入骨不得不戰,背水爭雄不勝則亡 作者:发表于: 22:58:32
  何老:对(笑)
  杨恩起:开始考验我,我都写上了。
  何老:写上了,我想这不是文盲,可是我文化也不高,在家里头农村里上初中,也就小学毕业吧,虽然我文化不高,可是我想我再找一个不认识字的那就更麻烦了,这就考他了。我就给他写上,考他,这回行。就看电影,看电影当时我也不敢看他,他在前边看,我坐在后边,越看他的,他也穿个军装,这脖子太黑了,我一看这边黑,看这脸黑,黑的不行。
  主持人文坛:看来阿姨,当时姑娘们瞧对象很重要的标准就是要长得白(笑)
  何老:对,我愿意选个白人,我一看他这么黑,我看完电影以后,我跟我姑姥姥,回来跟我姑姥姥,跟我舅,跟我舅妈说,不行,他说怎么了?过来,怎么不行?我说不行,太黑了,怎么给我说个这个人呢?别看黑,这个人心眼儿好。
  主持人文坛:那阿姨,这么多年走过来了,后来越来越顺眼,这黑也黑得舒服了(笑)
  何老:后来我舅说我,我舅妈说我,行了,得了,我在这儿住几天,上我舅这儿住几天我就回去了,住了三、四天,上他们团里去了,上他们团里看一看,不认识啊,都穿那衣裳,去了以后,现在那个副政委见了我,我也不认识他,到底没认出这个人来,你说过去多封建。
  主持人文坛:打断一下,很多人估计我现在想的一样,就想的后来这几十年,杨老,让您这么多年跟他这么幸福的一起生活,您觉得他给您的感受?
  何老:也没有幸福过,姑娘(笑)后来1957年的几月份夏天,算了,就凑合着算了,就跟他结婚了。
  主持人文坛:但是杨老一直在东北又呆了十几年,您又跟着孩子们,您有几个孩子?
  杨恩起:三个,俩儿子,一个闺女。
  主持人文坛:有当兵的吗?
  杨恩起:没有,我转业了,要不转业我那三个儿子都能当兵,这一转业到地方,没人管了,就没当成。
  何老:在石家庄舅妈去世,住了几年,后来到北京来,我们跟着到北京来。
  杨恩起:我去找那些老领导, 人家说你来晚了,都走了。
  主持人文坛:刚才阿姨说到一幕我印象很深刻,就是说当年杨老想骑着车带阿姨去看电影,阿姨不愿意坐,是吧,现在您是不是每天也开着车带着阿姨呢?
  杨恩起:(笑)不会开车。
  主持人文坛:其实我看了萨苏的博客特别有感触,他写的那段,就是说好像您是骑着三轮车,阿姨坐在后面。
  何老:对,有时候坐他后边,后来他腿不得劲了,我就不坐了,他蹬一会儿,我就推他一会儿,我蹬一会儿,现在就这么,得了脑血栓以后,起先他带着我,带着我哪儿都去。
  杨恩起:孩子上学都是我接我送,买车做饭都是我。
  何老:都是他。
  主持人文坛:杨老,因为时间的原因,我就在想可能您骑着三轮车带着阿姨在路上的时候,可能无论是我也好,或者其他很多朋友也好,可能想不到这曾经是一位在抗美援朝战役中这么英勇的一位战士,可能想不到。那您会后悔这一段的经历吗?您怎么看待您这段人生的经历?
  杨恩起:这一段人生经历,反正我有点心理不平衡,我1948年入的团,号在通讯员,在乡政府,当到号,一接命令就当兵走了。最后到1997年的时候统计离退休干部,我开了证明了,完了人说你在乡政府当通讯员不好使,不能离休,算你做贡献。我那阵顶着子弹头上区政府通讯,上边飘着大雨我也去,每天开会开到晚上11点回家,完了一个月给50斤高粱米,东北都给高粱米,后来到主管局看我开那个证明,一看乡政府通讯员,你回去跟你杨副厂长说,不行,当通讯员算做贡献,不能算离休。一直到现在我心情都想不通。
  何老:他老想不通,一天到晚净我做工作,他老想不通。
  杨恩起:在部队等我挣一百多了,到1964年我都拿90块钱,到最后退休我拿222块钱,1993年退休,到1993年以前,1993年以后到2001年8年的时间,给我涨了138块钱。
  主持人文坛:您现在退休金是多少?
  杨恩起:现在970,你阿姨2001年以前她拿700多,我拿360块钱,222块钱涨到360,涨138块钱,这8年。完了到这回2002年到2008年这7年时间,给我涨到970块钱。
  何老:就是社会上给的钱。
  主持人文坛:其他的像医疗保障这些有吗?看病?
  杨恩起:有,我第一次得脑血栓花了8千多,给我报了4千块钱,他按人口的,我享受95%,我43年工龄,70岁以上的95%,他按人口那个标准给我4千块钱,第二次住院我是前列腺增生动手术,花了1万9千块钱,给我报8千4百块钱,连一半都没报上,他就不能北京这个标准来报。
作者:发表于: 22:59:19主持人文坛:您的户口是不是还在辽宁?
  何老:在营口呢。
  主持人文坛:可能还会有这些问题,也是这么多年现在要改革的一些关于医疗保障的一些问题,那个咱们就不深究了。因为节目的最后了,现在很多人,今天像新浪这么多的网友在听,估计很多也会是军人,您作为我们敬仰的老一代的军人,最可爱的人,想对我们中国这些新的军人说两句话的话,您想说什么?
  杨恩起:现在在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书记为首的领导下,全国人民过上翻天覆地的幸福生活了,这对我们军队来说也提高了战斗力。原来穿的衣服不像衣服,拿着枪都是单打一只枪,排长才拿冲锋枪,现在都改成自动武器了。你们现在军队的幸福生活那是来之不易啊,过去老前辈给我们打下了江山,现在军队建设也强大了,我们的宇宙飞船也上天了,在世界树立了军威、国威,都树立起来了。在世界上,我们的国家在政治威望上也提高了,翻天覆地的提高了,这都是来之不易的。
  希望你们今后在保卫祖国战线上要立大功,向过去老前辈学习那种革命作风。一不怕死,二不怕苦,我们也不侵略别的国家,一不侵略,二不侵犯,但是毛主席说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要犯我,我必犯人。他只要打到咱们国家来,咱们绝不留情,一定把他消灭,不管哪个国家。
  现在我们中国威望在世界上都提高了,和100多个国家建立了大使的外交关系,这都是来之不易啊,希望你们加强保卫,再也不能过那种过去那种亡国奴的生活了。过去小日本跟西方国家管我们中国人叫&东亚病夫&,通过打抗美援朝五个战役,打16个国家,都被我们打败了,要求停战,这提高了军威,提高了国威,在世界上对我们的威信都空前提高了。希望你们加强保卫,我就说这些吧。
  (鼓掌)
  主持人文坛:这番话,又让我们感受到了杨老作为一位老军人、老战士的气节和风骨。我们新浪网友,因为今天的访谈差不多要结束了,今天要特别的感谢,我们也很荣幸,我跟萨苏以及电脑前的所有的新浪网友朋友们,一起在这儿聆听了我们杨老关于那次战争的一些故事,关于您的战斗的一些经历,您的战友等等一些故事。我们也非常的高兴,今天杨老在谈的过程中时时地露出了笑脸,尤其最后的一番话,对我们新一代的中国军人也有这样的一些应该是嘱咐和寄托,我相信您老一辈军人身上的这种气节和风骨一定会延续到我们下一代军人的身上。
  杨恩起:好。
  主持人文坛:所以非常的感谢您,但最后因为刚才杨老也谈到了一些他们现在生活的境况,所以在这儿,内心默默地祝福吧,祝福像杨老一样的老军人、老战士的晚年生活健康、幸福。
  杨恩起:好,谢谢。
  主持人文坛:也谢谢您,非常感谢像阿姨一样这么多岁月一直陪伴在杨老的身边,谢谢您。
  何老:应该的(笑)
  主持人文坛:最后我们要再提醒大家,今天这是第一期的《老兵的故事》,萨苏的博客里面只写了这一篇,希望萨苏能够继续写写我们老兵的故事,让我们在老兵的故事中去感受他们曾经的岁月,最主要的还是那句话,去感受最可爱的这些人身上的这种气节和风骨。谢谢大家。
  (访谈结束)
作者:发表于: 23:02:32Give up your arms you won't be killed
作者:发表于: 23:03:24祝英雄健康&
个人签名:我心飞猪!惟求封号! 作者:发表于: 23:04:06谢谢诸位好友,这帖子我是一口气看完的,真是感动!也希望来到本帖的朋友都看看,信念这事,真不是说说而已的。致敬。
作者:发表于: 23:06:39要是装备一样的话,那不是战争,那是屠杀。。。。一仗打出五十年和平。希望老兵长寿平安,致敬!
作者:发表于: 23:09:27杨老,现在很多朋友在看着您,您先跟他们打声招呼。
  杨恩起:同志们好,我今天来讲我抗美援朝的战斗情况,大家受累了,我表示感谢。
作者:发表于: 23:11:47
向所有最可爱的人致敬
作者:发表于: 23:17:27此回复已经被删除 个人签名:没有文字签名 作者:发表于: 23:17:39
我负责顶,你们负责看!!!
个人签名:树欲静而风不息 作者:发表于: 23:21:20
作者:发表于: 23:29:06顶起来! 个人签名:一粒沙中见大千
半瓣花上说人情 作者:发表于: 23:29:13 个人签名:真正的胜利是用拳头打出来的! 作者:发表于: 23:48:01
用房地产压榨人民的血,来保经济增长,是什么逻辑?
赵晓你的混账逻辑,你收了房地产商多少黑钱?你不要在北京科技大学误人子弟了!&爱国&从你的嘴里出来,仅仅是作为一种愚民的工具!你玷污这神圣的情操!我要向你宣战!给我滚出北京科技大学!
个人签名:中华网,潜水王! 作者:发表于: 23:48:07感人,顶起来! 个人签名:情系网络 爱我中华 中国加油 作者:发表于: 23:49:02看完了,再次~敬礼!
祝老英雄身体康健,幸福吉祥! 个人签名:没有文字签名 作者:发表于: 23:54:05执着的我 执着的顶好贴 顶好友。。。。。。。。 个人签名:刀鋒入骨不得不戰,背水爭雄不勝則亡 作者:发表于: 23:54:45执着的我 执着的顶好贴 顶好友。。。。。。。。 个人签名:刀鋒入骨不得不戰,背水爭雄不勝則亡 作者:发表于: 23:59:47详细看了一次 热泪盈眶。。 个人签名:刀鋒入骨不得不戰,背水爭雄不勝則亡 作者:发表于: 00:00:49一口气看完
作者:发表于: 00:11:58一位伟大的英雄!
还有那么多知名不知名的英雄为了共和国永远沉睡在那片土地上了!
最可爱的人!
作者:发表于: 00:16:01退休工资太低了,都让资本家拿去了
作者:发表于: 00:19:17敬礼
作者:发表于: 00:22:22
祝英雄健康&
个人签名:中国万岁!~亮剑世界!~ 作者:发表于: 00:31:48我唯一会的越语是&裸松空也&。
作者:发表于: 00:40:51老兵不容易啊。
作者:发表于: 00:43:59此回复已经被删除
作者:发表于: 00:46:49一口气看完.向英雄们致敬.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作者:发表于: 00:51:26像人民卫士致敬
作者:发表于: 00:56:56唯一会的英语是&缴枪不杀&-----------这一句就够了,比4、6级强多了
作者:发表于: 01:05:11 引用:以下是濛濛细雨在& 00:16:01&发表的: 退休工资太低了,都让资本家拿去了9494
作者:发表于: 01:17:58解放军战士永远是我们最亲的人!现在我们不能亏待那些为祖国流血的老英雄啊!
作者:发表于: 01:34:04杨恩起:这不是,这是脑血栓,跟这个也有关系,到现在还有两个大疤呢。咱们入朝救治包都是上海资本家生产的,都是烂棉花,包上以后伤口都感染了。
  主持人文坛:是后方资助的一些东西有问题,是吧?
  杨恩起:有问题,最后毛主席知道了,把这些资本家的头头都给枪毙了,1952年的时候都给枪毙了。
作者:发表于: 02:06:25我老爸是四九年参军的打到重庆后没去朝鲜就转业了一直在重庆没立功没提干...退休
后工资三千多块...说实话党还是没有忘记这些老兵
作者:发表于: 02:12:45顶了...老英雄 个人签名:人穷志不穷,抽烟我抽喇叭筒。 作者:发表于: 02:34:48向英雄们致敬
作者:发表于: 02:40:13优秀的一代强人。把现在的国防交给他们俺睡的放心。胡总该教训下印度这个弱智国度了,又开始吵吵了,这种神经国度不打他就乱蹦达。
作者:发表于: 04:07:51这心情还在很没办法说的出来~~~~~~顶起~~~~~~~~
作者:发表于: 04:26:41真正的中国人 个人签名:我想爱国 作者:发表于: 05:20:3200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奢侈品英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