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微文化有内涵是什么意思

佛山深耕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融合时代价值与传统美德
  “温爱佛山——元宵慈善万人行”活动,将乐善好施 的传统美德注入元宵节传统,并成为佛山的文化品牌
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即将到来,佛山民间龙舟活动早已如火如荼。大沥盐步起龙船、高明墨编村游龙船、扒龙舟、吃龙舟饭等活动,让节日气氛蔓延开来。像端午节这样颇受市民喜爱的传统佳节还有不少,人们也在快乐过节的同时,不断丰富节日的内涵。
春节阖家团聚,佛山将送春联活动与每年的迎春花市结合,街头巷尾高挂宣扬核心价值观的红灯笼;元宵节慈善万人行,佛山将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重阳节,佛山大大小小的社区各类邻里互助活动,尊老敬老的传统精神薪火相传……
对佛山人而言,过节不只是图个热闹这么简单。在新时代背景下,佛山人在继承传统民俗文化的同时也不断丰富其内涵,并通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让包括传统佳节在内的“六仪十二节”(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学仪式、入党仪式、入团仪式、入队仪式“六个仪式”;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三八”“五一”“五四”“六一”“七一”“八一”“十一”十二个传统和现代节庆日)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时代精神的文明纽带。
爱国从爱家做起社会互助促和谐
后天就是端午佳节,届时禅城区南庄镇紫南村将把“邻里节”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搬到村民家门口。按照部署,2015年端午节将突出家国情怀、爱国精神。然而,对普通市民而言,爱国的最切实行动,首先是从爱家做起,从邻里互助建设和谐环境做起。
“一条村的村规民约、传统习俗是如何影响村民的精神面貌的,我们将邀请当地德高望重的村民来聊聊。”南庄镇宣传文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邻里节活动将设“好村风好家风”大家谈环节,邀请村民聊聊村规民约,谈谈如何建立一个邻里守望、诚信和谐的村居环境。
端午佳节,佛山五区都将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顺德区将整合“龙眼点睛”民俗文化为核心的村居资源,通过展示勒流乡村具有地方水乡特色的飘色、美食、旅游、生态等亮点,弘扬爱国爱家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5年三水还将‘六仪十二节’融入端午活动,市民将在“三水好人”的指导下现场做端午粽子,互相分享传统文化故事、知识问答。”三水区文明办负责人介绍,为了让特殊群体感受到节日的温暖,三水将以社区、村居委为重点,面向空巢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异地务工人员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端午期间,全市除了扒龙舟、吃龙舟饭等传统端午民俗外,还推出了面向干部群众、社区居民、学生、新佛山人等多个不同群体的文体、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佛山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群众养成爱国、爱家情怀。
以节日为纽带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日,佛山日报全媒体在文华路迎春花市设档给市民送春联。(资料图片)/邓活生摄
  日,200多名学童参加西樵山开笔礼(资料图片)/邓活生摄&
2015年端午节的热闹场景,仅是佛山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的缩影。“六仪十二节”,每个节日都纳入“我们的节日”主题,都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文体活动。
这些节庆活动,本身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而且,通过多年的活动积累,“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积累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因此,佛山的“六仪十二节”成为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更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创造了条件。
以2015年春节为例,佛山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春联征集、评选、春联送万家活动,将春联与时代价值观结合。最终,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春联被批量印刷赠送到市民手中,颇受市民喜爱。仅禅城区就开展20场春联送万家活动,为市民送出3万份核心价值观春联。
近年来,年轻人越加重视“七夕”,这与社会氛围密不可分。2014年“七夕”期间,佛山五区都举办了形式多样、针对不同社会群体的活动。“以七夕活动为契机,引导广大青少年、干部群众主动营造家庭美满、社会和谐的氛围。”佛山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
现代节日,也逐渐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纽带。以入学礼为例,南海区西樵镇松塘村已经连续14年为学前儿童举办“开笔礼”,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通过行礼让孩子感受和领悟读书求知,尊师孝亲、仁爱处世、勤奋学习等传统文化精粹。
“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小孩子扣好人生第一颗纽扣。”高明区文明办主任曾爱明说,2015年8月高明区也将公开募集200名小学新生在高明东洲书院举行开笔礼,同时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十二个要义的拼图活动,“当日还会组织学生参观‘三谭革命纪念馆’,让他们切身感受红色文化和国家先烈的爱国情怀。”
深耕节日文化融合时代价值与传统美德
  2013年重阳节,大学生志愿者走进南海区社会福利中心,与老人家共度佳节。(资料图片)/甘建华摄
  2014年端午节,南海桂城叠滘涌龙舟赛。(资料图片)/甘建华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更呼唤传承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引导社会大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显必要性和紧迫性。
佛山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佛山创文成功,但是文明城市建设并不止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巩固文明创建成果的重要手段。而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十二要义密切相关。下一步佛山市会将继续深耕传统文化,时代精神与传统价值取向融合是一个大方向。”
据了解,2015年中秋节期间,全市将重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经典诵读、灯谜竞猜等系列活动,为特殊困难群体送月饼及节日祝福,推动形成团结互助、融洽相处的人际关系以及平等友爱、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重阳节期间,全市还将深化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浓厚氛围,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按照部署,全市除继续落实“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之外,针对重大节庆活动如“八一”“十一”等节日,举办庄严庄重、内涵丰富的群众性庆祝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针对六个重大仪式,如升国旗仪式、入学仪式、成人仪式等,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各区、各镇街都有特色计划。例如,顺德区计划在每个镇街推选一个村容村貌美、基础设施完善、群众基础好、文化底蕴深厚的社区或者村居,打造一批“孝德村”“慈善村”“志愿村”;高明区将在文明办牵头下,推动城市文明建设从城区向乡村延伸,启动第三届微电影创作大赛,掀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潮。
“南海将立足传统文化、发动全民参与、志愿服务常态化、注重示范引领作用,这些都是未来南海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南海区文明办主任郭羽说,目前南海区已经建立核心价值观示范点13个,其中沥雄社区、翠颐社区2个为省级示范点,践行经验被全省分享推广。
市民谈“我们的节日”节日文化
发挥涟漪效应
2015年春节期间,三水区深入开展了“传递价值观,春联送万家”系列周活动,市民陈务仪一家三口拿到了两副春联,其中一副是书法家为儿子陈振鹏量身定做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横批为“学业进步”。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内容,陈振鹏已烂熟于心。陈务仪说,传统节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推动着三水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并像涟漪效应一样,不断往外扩散。
文化宣传应走进校园和厂企
高明区某企业员工陈嘉敏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六仪十二节”的精神内涵是相同的。通过接地气的活动,可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民心。
“以校园为重点,也要走进企业。同时丰富和创新更多的活动形式,多增加一些持续时间长、效果好的群众性活动。”陈嘉敏说。
了解佛山文化 外来人才才能扎根
日,禅城区1000多名单身青年参加联谊。禅城区区长孔海文当起了“红娘”,为禅城区高层次人才牵起红线。“多参加佛山各类节日活动才能融入佛山。成了家,才能立好业。希望政府多举办这样的活动。”来佛山工作的湖南小伙阿林开心地说。
禅城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区创建办主任甘绮霞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宣传正确的婚恋观,让年轻人扎根禅城,建设禅城。
佛山人过节 内涵岂止于多
<font color="# 春节送春联传播时代价值观
2015年春节,佛山市举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春联征集活动,传统春联文化与时代价值精神结合,得到市民的热情响应,共收到投稿近3000副。优秀作品由佛山知名书法家书写,批量印刷后,在春节前后通过各种途径送到市民手中。
禅城区开展春联送万家活动超过20场,为市民送出超过3万份核心价值观春联,让核心价值观融入节日祝福中。三水区启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春联挥毫暨“我们的节日·春节”活动。6位区内知名书法家从上午9时多开始,连续两个小时不停笔,因应市民的需求写春联。
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春联征集、送春联活动,佛山市民在享受春节欢庆、团圆气氛的同时,受到和谐、互助、友爱等时代精神的熏陶。
<font color="# 元宵节传播乐善好施文化
行通济是佛山市民在元宵节当天的传统节目。从2012年开始,佛山启动首届“温爱佛山-元宵慈善万人行”活动,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注入元宵节传统。在元宵节期间,对道德模范人物的评选深入开展,佛山挖掘出一批好人好事,起到传递社会正能量的模范带头作用。
2014年,共有63万人参与行通济;2015年,共有70万人行通济。在慈善万人行开始前,公益慈善之星金玫瑰奖、红玫瑰奖,选出佛山好人好事。得益于每年元宵节期间的公益慈善大戏,行善积德、乐善好施、通济天下的理念深入影响每一个佛山人。
<font color="# 清明节缅怀先烈培育爱国情怀
清明节祭祀祖先,是中华文明的传统。但是,现在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在政府大力倡导下,也成为干部群众、学生、社区居民的一个节日习俗。
随着网络和新媒体发展,佛山市还组织学生“网上祭祀英烈”活动,同学们向屏幕上的模拟烈士碑默哀一分钟。学校还通过黑板报、故事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学生宣扬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烈士事迹。通过一系列缅怀活动,培养市民爱国情怀。
<font color="# 中秋团聚营造社会和谐氛围
2014年春节期间,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佛山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探索和挖掘中秋文化内涵,广泛设计方便群众参与的活动项目,组织开展中秋赏月、中秋文化庙会、民俗文化展览等民俗文化活动以及太极、球类、品茶、猜灯谜等有利身心健康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使活动热在基层、热在群众,营造阖家团圆、社会和谐的氛围,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组织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社区居民、学生、志愿者在中秋节期间,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残疾人、进城务工人员等人群开展中秋节慰问活动,共同欢度中秋节。
<font color="# 重阳登高传递关爱互助文化
2014年,以“敬老、爱老”为主题,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社区居民、志愿者等在重阳节期间,为孤寡老人、特困老人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教育、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
每年重阳,南海西樵山登高祈福、南国桃园、顺峰山登高逐渐成为市民新习俗。全市通过深入探索和挖掘重阳的文化内涵,组织开展重阳文化庙会、民俗文化展等民俗文化活动以及观景赏花、登山健身等有利身心健康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在活动中了解中华悠久历史、优良传统和节日民俗。(记者李静、何绰瑶、郑奕纯、黄文婷见习记者陈慧敏)
(责任编辑:杨瑞山)伴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及教育思想的转变,师德内涵不断融入了新的内容,正确的是( )_百度知道
伴随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及教育思想的转变,师德内涵不断融入了新的内容,正确的是( )
A 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思想
B 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流行文化C 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行为
D 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经济意识
提问者采纳
教师考试?
提问者评价
按照你说的,真的成功了,好开心,谢谢你!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教育思想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酱出名门它,融合酱文化内涵,开创了个全新的菜系类别。主打菜肴名门酱鱼头,以特有的酱椒味调料,大火蒸制8分钟而得。鱼头新鲜肉嫩、清香微辣,不愧是店内的招牌菜之一。小资情调的就餐环境更是受到青年男女的爱戴,最近新推出的贝壳家族吃货们一定要记得点哦,小编极力推荐。
融合酱文化内涵的全新菜系 酱出名门您的位置:
区质监分局微薄问政丰富“微文化”内涵
来源站点:区质量技术监督分局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
为提高工作效能,畅通民意沟通渠道,进一步打造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质监形象,区质监分局于2012年10月开通了&椒江质监&腾讯官方微博。半年多以来,该局已通过该平台发布微博125条,内容包括惠民惠企工作最新资讯和质量维权知识等,粉丝数量已达420余人,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通过微博问政,区质监分局与群众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机制,进一步丰富了&微文化&内涵。
一是问需于民,倾听群众诉求。通过总结各微博条目的回复和转发数,提炼出与自身职能相关的民众最关注的问题,包括食品等民生产品质量安全等,切实抓住民生热点、重点、难点问题,提升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如一网民在该局发布的一条微博下留言,询问农贸市场出售的豆制品如何辨别好坏,该局第一时间派出食品科负责人给予其满意答复,并召集相关监管人员进行了豆制品等重要民生产品质量鉴定培训,提升履职能力。
二是问计于民,发挥群众力量。通过及时有效的回复与群众形成紧密互动,鼓励群众在微博平台上发表评论,集中民智,提高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与信心,对政府工作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献计献策,推进政策的科学落实。如有网民反映某快餐厅厨房存在脏乱差现象,这虽然不属于该局管辖范围,但该局立即联系了相关职能部门,在他们的帮助下快速处理了网友的投诉,获得了网友好评。
三是知识惠民,维护群众权益。通过编写或者转发相关微博向群众普及质量维权、计量维权等知识,引导群众保障自身权益。结合当下热点和我区实际,该局发布了H7N9禽流感防治常识、食品标签标注知识等内容,并及时发布现场法律咨询等活动的预告,为群众及时获得相关维权资讯提供了平台。
&(区质监分局& 陈怡文)
相关关键字:文化 分局您当前的位置:&&&&
【微谈 年味】深挖文化内涵,让传统节日历久弥新
【字号: |
——渤海潮评论频道新春特辑《微谈·年味》之十
春节,一向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视、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意味着除旧布新、迎喜接福,它寄托了人们的美好祝愿,更象征着兴旺、团圆和希望。
走亲访友,放鞭炮、吃饺子,扭秧歌、逛庙会……这些都成为每个人记忆里与春节相联系的特定的“印象符号”。腊八一过,过年的序幕就算拉开,直到出了正月,新年才算落下帷幕。人们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来欢度春节,可见人们对这个传统节日的重视。
而如今,人们对传统节日却越来越淡漠,好多人都在慨叹春节没有了“年味”。究竟是什么让“年味”变了味儿呢?我想归根结底,还是传统文化的枯萎让春节没有了往昔的魅力,过年没了文化味儿也就失去了吸引力。
最近听说第五届蔚县民俗文化旅游节趁着小年的当口隆重开幕了,主题定为“火红的蔚州红火的年”,剪纸、打树花、拜灯山、蔚县秧歌、民间社火、民俗灯会等传统民俗活动可谓异彩纷呈,成为了吸引众多游客的重要原因。据说好多人都准备去蔚县过大年,蔚县也因此被网友们称为“中国十大最具年味的地方”之一。这么多人选择去蔚县过大年,这足以说明,人们并不是不再爱我们的传统节日,而恰恰是传统文化的严重流失导致传统节日陷入了危机。
笔者认为,要想保护我们的传统节日,就必须要弘扬传统文化,深挖各地民俗的文化内涵,让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成为传统节日强大的生命力。民俗来源于地域,不同的民俗就是一个地域的显著文化标识,历史名城的古都文化,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独具魅力的乡村文化……只有深挖文化内涵,才能让我们的传统节日历久弥新。相信在文化的引领下,我们的传统节日会大放异彩,越过越红火,越走越灿烂!(文/张威)
关键词:传统节日,蔚县秧歌,文化内涵,传统民俗,年味,传统文化,民俗文化,
责任编辑:jockban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和谐社会的内涵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