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动物医学专业要修多少学分查询系统医学才够毕业

大学要修满多少学分才毕业啊?_百度知道
大学要修满多少学分才毕业啊?
我有更好的答案
其他类似问题
当然要修满学分才能毕业啦。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的学分都有所不同
必修课一定要全部通过其他任选课、限选课,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具体规定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学分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通知公告 -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
欢迎您来到重庆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网站!
位置: |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 ][通知公告] [ ][通知公告] [ ][通知公告] [ ][通知公告] [ ][通知公告] [ ][通知公告] [ ][通知公告] [ ][通知公告] [ ][通知公告] [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 ][通知公告] [ ][通知公告] [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页次:第1页/共9页 &&&&&&&&跳转
Copyright (c) 2010 - 2012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医学系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荣昌县昌元镇学院路160# 电话:023- 传真:023-
渝ICP备号 技术支持:四年四度木棉春,一生一世华师人四年华师,汇聚成五个字:华师,我爱你!
& 必修课和任选课分别要修多少个学分才能毕业啊?
查看: 5951|回复: 7
在线时间12 小时UID20596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主题性别保密学院文学院
路旁的落叶, 积分 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 积分
积分34帖子威望13 金钱56 才华0 精华0性别保密学院文学院最后登录
上了两年大学,还蒙在鼓里。求哪位路过的帮忙解答一下哈~
不同学院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要求。最好去看看教务网上门的那个神马毕业设计了解下大概。如果还需要具体资料的话最好去咨询一下辅导员可能会专业一点。
有一种痛苦叫欲醉还醒。
本版禁止灌水,禁止毫无意义的回帖,如:不知道,飘过,顶等!同时请提问者及时选择“最佳答案”。
在线时间540 小时UID21485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10主题昵称慕紫
欢喜的慈雨, 积分 4477, 距离下一级还需 523 积分
昵称慕紫积分4477帖子威望3015 金钱2881 才华72 精华1最后登录
不同学院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要求。最好去看看教务网上门的那个神马毕业设计了解下大概。如果还需要具体资料的话最好去咨询一下辅导员可能会专业一点。
<p id="rate_37"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最佳答案,奖励。&才华 + 1
" class="mtn mbn">
在线时间730 小时UID26463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10主题昵称子啊!给我一个默默吧!性别保密学院数科院
欢喜的慈雨, 积分 48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2 积分
昵称子啊!给我一个默默吧!积分4818帖子威望2321 金钱15231 才华11 精华0性别保密学院数科院最后登录
学院导读手册里有
&有这种东西?没见过。。不过教务系统可以看。。&
在线时间12 小时UID20596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0主题性别保密学院文学院
路旁的落叶, 积分 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 积分
积分34帖子威望13 金钱56 才华0 精华0性别保密学院文学院最后登录
谢谢亲~我余额不够买鲜花了~
有一种痛苦叫欲醉还醒。
在线时间2332 小时UID624注册时间阅读权限170主题昵称牛金 ...性别保密学院经管
贫僧法号:渡厄
昵称牛金 ...积分9608帖子威望2287 金钱30193 才华112 精华1性别保密学院经管最后登录
教务系统里面有那个学分的分类的,按照那个分类来修学分就好了。或者是找你们系主任要专业教学计划,不过一般来说是以系统为准的。
在线时间24 小时UID83417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0主题性别男学院计算机学院
水面上的小草, 积分 1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 积分
积分162帖子威望32 金钱358 才华0 精华0性别男学院计算机学院最后登录
专业导读手册里面有啊,里面大学期间要学什么都有了。
在线时间577 小时UID9853注册时间阅读权限70主题昵称阳湖性别保密学院文学院
奔跑的春风, 积分 15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83 积分
昵称阳湖积分1517帖子威望56 金钱3127 才华8 精华0性别保密学院文学院最后登录
看看那个本科培养方案吧。
在线时间78 小时UID94552注册时间阅读权限20主题性别保密学院未知
水面上的小草, 积分 1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 积分
积分171帖子威望21 金钱308 才华0 精华0性别保密学院未知最后登录
想问问,教育实习算多少个学分?毕业论文算多少个学分?
我做我型!
②咸蛋超人
本勋章为被人砸蛋超过20个的会员设立
①陶园之星
本勋章为任务勋章,完成陶园第一任务即可获得
②是个皇后的人材
充满魅力的女生,新陶园最有个性的勋章,鲜花数超过20朵的女同学可以申请
②灌水专家
本勋章为热心发帖的同学而设立,单日发帖数超过150贴即可申请
③光辉的白银之魂
寓意“指引未来的人”,只颁发给做出积极贡献的新生大使!
①闪亮之心
完成论坛推广任务即可获得。无须在此申请。
②冥冥的寄托
此为新陶园活动勋章
②苦命的小弟
本勋章为在论坛使用、升级、改版过程中,由于论坛自身问题而遭受一定的精神或物质上的损失的同学所设立。申请时请说明原因。
①陶园积极分子
本勋章为热心发帖的同学而设立,发帖数超过1000贴即可申请
②永恒的白马王子
充满魅力的男生,新陶园最有个性的勋章,鲜花数超过20朵的男同学可以申请
广告合作洽谈: 帐号处理:
Powered by
Copyright &
ISCNU.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本科] 动物医学
  学科:农学&  门类:动物医学类&  专业名称:动物医学&&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物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兽医、防疫检疫、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物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动物体正常和异常结构及功能实验、检查、疾病预防、诊断、治疗技术的基本训练,具有动物保健、临床诊疗、动物防疫检疫和兽医卫生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动物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致病因素、疾病发生发展和转移的规律及预防、诊断、治疗、畜牧科学的基本知识;&  3.具备致病因素分析、检验、药物正确使用与开发、常规及器械诊断、主要治疗方法、动物检疫的技能;&  4.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生命科学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及自然科学中相关技术的应用前景;&5.熟悉国家动物生产、动物医学发展规划、兽医防疫检疫、环境保护、动物进出口检疫等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  主要课程: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动物传染病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35-40周。&  修业年限:四年或五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中国教育在线为高考生总结归纳了高考理工类热门专业前二十名,下面对二十个理工类专业做了详细介绍...
  女生们注意了,以下介绍的这些专业不一定是你最喜欢的专业,但有可能是最适合你的专业...
重要信息提醒
在北京地区招生的学校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ABCFGHJLNQSTXYZ
本地区高校排行榜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西南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南大学是2005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西南师范大学和原西南农业大学合并而成。动物科技学院于2006年4月由原西南农业大学校本部的动物科技学院和水产与水文学院合并而成。外文名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动科院创办时间1950年类&&&&别大学学院知名校友邹全明、魏泓、荣权、蔡中等所属地区重庆市北碚区校本部主要院系动物科学系、 动物医学系、草业科学系、水产科学系主要奖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碚)其前身为1950年成立的西南农学院畜牧兽医系,1985年更名为西南农业大学牧医系(后曾更名为动物养殖学院),2005年7月西南农业大学与西南师范大学合并成立西南大学,2006年4月在学校学科院系调整中,北碚主校区原动物科技学院与原水产学院合并成立新的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主要进行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重点本科生培养)。1.学科建设:动物科技学院学科涵盖畜牧学、兽医学、水产、草学、生物学5个一级学科,现有畜牧学、水产学2个重庆市(省级)重点学科,1个兽医学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学科综合实力强,在教育部2012年全国高等院校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我校畜牧学排名第8位,水产学排名第5位,兽医学排名第15位,草学排名第16位。
2.研究生教育:目前拥有畜牧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012年获得),水产养殖二级学科博士点(2005年获得),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草业科学、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预防兽医学、水产养殖学,其中畜牧学和兽医学为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招生权点(兽医硕士、养殖领域、渔业领域、草业领域农业推广硕士)。
学院有博士生导师8人,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水产养殖学、遗传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植物学6个博士专业招生。硕士生导师44人,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草业科学、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预防兽医学、水产养殖学、水生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11个硕士专业32个研究方向以及4个专业硕士专业每年招收研究生近70-80名。目前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硕、博士研究生和专业硕士生近300人。
3.本科生教育:学院设有动物科学系、水产科学系、动物医学系,分别在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学3个重点本科专业招收一本学生,在校本科生人数700多人。本科教学注重质量、特色鲜明,动物医学专业为教育部特色专业,水产养殖学专业为重庆市特色专业,并批准为重庆市“三特专业”建设点。
4.师资队伍:学院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力量雄厚。截止2015年6月,现有教职工85人,教学科研人员共64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8人,讲师20人;实验技术人员10人,其中高级实验师2人,实验师8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43人,占专职教师队伍总数的67.2%,硕士学位人数30人。学院目前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44人(其中兼职4人)。教师中校外学缘41人,占64.1%;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28人,占43.8%。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重庆市第二届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后备人选3人。
5.教学科研平台: 在校本部建有“重庆市草食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高校牧草与草食家畜重点实验室”、“黑山羊研究所”、“水产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中心”、“渔业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拥有西南大学首个“国家级动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位于校本部第30教学楼)”;拥有动物医院、畜牧场、鱼类繁育与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实验渔场和草场等教学实习基地,教学科研用房15000平方米;拥有高压液相色谱、气相色谱、高速冷冻离心机、倒置荧光显微镜、徕卡全自动荧光显微镜、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分析系统、全自动细菌示踪仪等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值3899万元,其中超过10万元的大型仪器设备共有20件。
6.科学研究:自2010年以来,学院教师共承担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农业部、教育部等部委以及重庆市级等科研项目300余项,到位科研经费4000余万元;主编、参编教材28部,发表研究论文380余篇,其中SCI论文98篇,获得国家专利20余项。
畜牧学领域,在草食家畜生殖调控、大足黑山羊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牧草育种与抗逆性、牧草栽培与草地生态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和优势。目前已经育成南方紫花苜蓿品种“渝苜一号”一个;获得“大足黑山羊”地方优良品种资源认定并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渔业与水产领域,在三峡库区渔业资源养护与生态渔业利用、鱼类营养饲料与生长调控、长江上游名优鱼类繁殖与利用、渔业生态与涉渔工程环境评价等方面具较强研究实力,在内陆西部地区有领先优势。罗非鱼营养饲料研究获得水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名优鱼类人工繁殖和技术示范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兽医学领域,在畜禽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家畜流行病学、致病机制与免疫机制、药理与毒理研究等方面有较强的研究实力。优质肉兔良种繁育健康养殖及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7.社会服务:学院教师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在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新疆等地广泛开展技术培训、科技推广、扶贫开发和产业规划。在牧、渔产业规划、三峡库区鱼类增殖放流、特色效益养殖、涉水工程环评、渔业资源评价、畜禽健康养殖、病害防治等方面广泛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技术推广,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突出贡献。近年来,先后培训西南地区畜牧水产技术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养殖人员5000余人次,派出科技特派员30余人次,入选重庆市“两翼”万元增收计划养殖业特聘专家8人,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8.国际交流:近年来,学院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泰国等8个国家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双边访问、交流及互派留学生达百余人次。目前在学院就读的攻读硕士和学士学位的国外留学生5名。【党委书记】王豪举(兼副院长)
主持学院党委全面工作,分管党建、党校、统战、宣传、安全、人才人事、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动物医院、工会、教代会、关工委、离退休等相关工作。
【 党委副书记】王春阳(分管学生工作)
分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党建、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招生就业等相关工作。
【院 长】黄勇富
主持学院行政全面工作,分管财务、国资、学科建设、学术交流、国际交流合作、院地合作、校友等相关工作。
【科研副院长】 李 云
分管科研工作、研究生工作等相关工作。
【教学副院长】
分管本科生教学管理、教学试验示范中心及实习基地工作、网络教学及培训等相关工作。[1]1.西南大学学位委员会
委员:李明
2.西南大学学位委员会生命科学分委会
3.西南大学学位委员会动物科学技术分委会
主席:黄勇富
委员:黄勇富 彭远义 聂奎 董国忠 王鲜忠
4.动物科技学院院学术委员会
主任:黄勇富
委员:黄勇富 李 云聂 奎王鲜忠
5.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评定组成员
黄勇富张家骅李 云聂 奎玉永雄彭远义姚维志董国忠赵永聚 王鲜忠(一)系科设置
1、动物科学系 主任 赵永聚 教授 动科专业负责人:[2]董国忠
2、动物医学系 主任 魏学良 副研究员 动医专业负责人:彭远义
3、水产科学系 主任苏胜齐 副教授 水产专业负责人:李 云
4、草业科学系 主任 郭彦军 副教授 草科专业负责人: 郭彦军
(二)动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示范中心)
中心主任 李 云 教授
副主任 彭远义 教授
副主任 董国忠 教授
(三)实验教学中心办公室
主任:向恒截止2015年6月,现有教职工85人,教学科研人员共64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8人,讲师20人;实验技术人员10人,其中高级实验师2人,实验师8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43人,占专职教师队伍总数的67.2%,硕士学位人数30人。学院目前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44人(其中兼职4人)。教师中校外学缘41人,占64.1%;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28人,占43.8%。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重庆市第二届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后备人选3人。一、 基本情况[3]
动物科学系承担动物科学重点本科专业的专业类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承担畜牧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其所属的“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和“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两个博士、硕士学位点以及养殖领域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学位招生点的研究生教学工作,并建有畜牧学博士后流动站。现为重庆市畜牧学重点学科,专业优势突出,特色明显。设有“动物科学教学实验室”(校级建制实验室),由“动物遗传繁育实验室”、“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实验室”、“养殖工程与环境控制实验室”和“牧草生产与草地工程实验室”四个院级实验室构成。实验室总使用面积1440平方米,拥有价值600万元的仪器设备。
专任教师21人,其中教授(研究员)6人,副教授7人,讲师6人,实验师2人;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数19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2人,在读博士生4人。
承担的项目主要包括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支撑计划课题、农业部行业专项(课题)、科技部成果转化基金、星火产业项目和重庆市科委等20余个项目。先后建成的科研平台和基地包括“重庆市高校牧草与草食家畜重点实验室(2000年)”、“重庆市高校草食动物工程中心(2007年)”、“重庆市草食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2年)”、“黑山羊研究所”。具有比较完善的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包括“动物养殖场”、“动物医院”等教学实习基地,与正大集团、天友乳业、恒都集团等数十家大型企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已经取得的代表性科研成果包括:建成畜牧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11年);育成南方紫花苜蓿新品种“渝苜1号紫花苜蓿”(2009年通过国家草品种审定);选育的大足黑山羊、酉州乌羊由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认定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2009年);“大足黑山羊资源保护与利用”获得重庆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英文论文、国外英文杂志论文、国内一级学报论文50余篇;主编和参编教材、专著和工具书10多部。
自改革开放以来,已培养近3000名本专科毕业生和200名硕士生,他们遍布全国各地,在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技术推广、设计与研发、教学科研等工作,其中不少人已成长为各级政府官员、企业家和专家学者。
二、 动物科学重点本科专业
本专业培养的本科生将在人文和专业两方面协调发展;另外,在专业上不仅具有较好的理论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是动物科技和饲料科技领域及其相关产业的研究应用型人才,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
在2013年本科专业评估中,专家评估意见为:该专业办学理念先进,办学基础较好,办学经验丰富;专业发展思路清晰,专业定位准确;师资队伍结构较合理,水平较高;实验实习等教学硬件条件可基本满足需要,管理较为规范,仪器设备利用率较高;教师教学工作认真负责,教学过程管理规范、严格,教学效果好,科研教学相得益彰,互为促进,具有鲜明的产学研结合办学特色;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执行严格规范;毕业生有良好社会评价,就业率、考研率较高,学生对专业的满意度高。总体评价为优秀。
本专业学生在专业上主要学习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生产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受到与动物科技和饲料科技领域相关的试验、研究、调查、分析、评估、产品设计、技术开发等方面的技能训练,具有开展动物育种、动物繁殖、动物生产、饲料产品开发、畜牧业经营与管理的基本能力,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在与动物科技和饲料科技相关的领域和部门从事技术推广、产品设计与开发、营销与贸易、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学习的主要课程有: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遗传学、家畜育种学、动物繁殖学、动物营养学、饲料学、饲料分析与质量检测、家畜环境卫生学、动物生产学、畜牧业经济管理、牧草栽培与草地学、牧业机械与饲料加工工艺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是:教学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科研训练、产品与项目设计、社会实践等。
本专业标准学制4年,授予学位为农学学士。
三、硕士学位专业
主要培养“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和“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两个专业的硕士生和养殖领域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生,详情请见本院主页的研究生教育栏目。
四、博士学位专业
主要培养“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和“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两个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详情请见本院主页的研究生教育栏目。
博士生导师:董国忠、玉永雄、赵永聚
五、专任教师
教授(研究员):黄勇富、董国忠、玉永雄、赵永聚、郭彦军、孙志洪
副教授:李周权、徐恢仲、宋代军、蒋曹德、吕景智、李明晖、赵中权
讲师:杨游、刘明秀、刘卢生、娜日苏、曾艳、俄光鑫、胡艳、张翥动物医学(本科)[2]
发展历史与概况: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专业最早可追溯到1923年私立华西协合大学,经过近百年办学,在数代兽医(动物医学)人艰苦不懈的努力下,秉承西南大学 &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形成了“基于综合,立于专业,归于个性”的人才培养理念, 1995年建立西南地区第一个兽医产科学硕士点,2005年获得兽医学(包括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和预防兽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授权,2008年动物医学专业成为重庆市品牌专业,2010年西南大学动物医学专业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1年与特种动物经济饲养、动物科学合作,成功申报了畜牧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动物医学本科专业招生规模有了长足的发展,从最初每年30人,发展到目前的90-100人,已经为国家培养了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300余名研究生,他们遍布世界各地,主要从事兽医临床医疗、防疫检疫、教学科研、科技推广与开发、生产经营、行政管理、食品卫生检验等方面工作,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业务培养目标:遵循现代教育教学及人才成长规律,按照以人为本、突出个性、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教育教学理念,本专业培养的动物医学科技人才,需具备兽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及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毕业后能在进出境检验检疫、动物卫生安全执法等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兽药研发及相关领域从事兽医临床、防疫检疫、食品卫生质量安全监督、科技推广与开发、生产经营、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
学科基础:动物医学专业根据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形成了畜禽生殖与生长发育调控、重要动物疫病发病机制与调控、畜禽非传染性疾病、宠物疾病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建成了“重庆市高校牧草与草食家畜重点实验室(2000年)”、“重庆市高校草食动物工程中心(2007年)”。近五年共承担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支撑计划课题、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农业部行业专项(课题)和重庆市科委等各类项目50余项,总经费2200余万元,发表SCI收录论文7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7项,申请专利5项,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1项,三等奖2项。
此外,动物医学教师立足社会,服务产业,及时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应用到生产实践,先后在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新疆等地开展动物疾病诊断、技术培训、科技推广和社会服务。近五年,教师中10人入选国家“三区”科技特派员,常年参与养殖企业的畜禽疫病监测、疾病防治技术指导,先后培训各类兽医技术人员、养殖人员3000余人次,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人才培养模式:自2005年西南大学成立以来,本专业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进行了“综合性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的教学改革(相关成果获2013年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提出了前期强化通识教育,后期突出宽口径专业教育的人才模式,并根据学生的意愿,提出了分模块教学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选择不同模块的同学有针对性的进行创新创业训练,同时也鼓励所有的同学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近年来,动物医学专业还加快了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进程,每年选拔8-12名英语基础较好、综合素质强的学生到泰国孔敬大学、泰国皇家理工大学进行为期2-3个月的访问学习,以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主要课程:动物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学、兽医产科学、兽医公共卫生学、中兽医学。
修业年限:四年
师资队伍:专业教师队伍30人,,其中以国家973项目农业领导咨询组组长张家骅教授为代表的教授7人,副教授12人,讲师7人,实验人员4人,所有人员均具有硕士学位, 22人具有博士学位,占73.3%,具有海外连续工作学习一年以上经历的人员18人,占60.0%。专任教师中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7人。
教授(7人,均有海外留学经历):张家骅(博导,留美博士)、李跃民(博导,留新硕士)、聂奎(博士,硕导,访法学者)、彭远义(博士,博导)、王鲜忠(博士,博导,访美学者)、金美兰(硕导,留日博士)、唐志如(博士,硕导,访德学者)
副教授(12人):刘力(留法硕士,硕导)、魏学良(硕士,硕导)、王豪举(博士在读,硕导)、吴建云(博士,硕导,访瑞学者)、王自力(博士,硕导)、李能章(博士,硕导,访美学者)、陈小川(硕导,留美博士)、黄兰香(留日博士)、丁红雷(博士,硕导,访美学者)、方仁东(硕导,留日博士)、肖雄(博士,硕导)、王剑(留泰博士)
讲师(7人):王炜(博士)、孙卫忠(博士)、江莎(中美联合培养博士)、李艳红(博士,访加学者)、杨玉姣(博士)、胡海霞(中美联合培养博士)、赵明彬(硕士)
实验人员(4人):向恒(高级实验师,博士,留加学者)、付庆(实验师,硕士)、李朝明(实验师,硕士)、崔雨婷(助理实验师、硕士)
学生科研和就业状况:截止到2015年,近五年来,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共获国家、学校和学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基金项目近80项;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3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篇。2010年在全国高校首届“生泰尔”杯兽医技能大赛上,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取得了一等奖第一名的优异成绩,SCI封面论文“杀虫剂啶虫脒影响雄性小鼠生殖功能的研究”获第十二届“挑战杯”重庆赛区特等奖、全国决赛三等奖。
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就业面广,适应力强,既有在生物医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才,如2013年国家发明二等奖获得者邹全明教授(84届兽医专业)、云南中科灵长类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干细胞研究室主任李天晴研究员(99届兽医专业)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又有众多扎根基础,为企业和单位发展做出自己贡献的普通劳动者,毕业生真正做到了顶天立地。近五年,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超过98%,在全校居于前列,毕业生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通过率达92%(全国平均通过率为12%左右)。近三年考研录取率占毕业生总数35%以上,其中80余名学生先后被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著名科研院所和高校录取,20余名学生被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海外著名高校录取。
近年来培养的优秀毕业生代表:
1.任文凯:2010届动物医学专业学生,曾主持国家大学创新基金,2010年进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究攻读硕士学位,在读期间以优异的成绩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成为第一位获得此奖项的硕士研究生。
2.张姣姣:2011届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先后主持国家大学创新基金、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研究生创新基金,两次获研究生获国家奖学金,首届西南大学研究生标兵,先后获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决赛三等奖,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累积创新银奖,成为西南大学两次获得“挑战杯”全国奖励第一人,2014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到韩国攻读博士学位。
3.王怡:2011届动物医学专业学生,三次获国家奖学金,首届西南大学学生标兵,曾代表学校参加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主办的“优秀大学生励志成才”报告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2015年受对方全额资助到澳大利亚攻读博士学位。
4.王灿:2011届动物医学专业学生,连续三次获国家奖学金,曾经主持国家大学创新基金,2011年免试进入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5.邹红梅:2014届动物医学专业学生,连续四年全年级学习成绩第一名,各科成绩平均成绩90分以上,三获国家奖学金,西南大学学生标兵,曾主持国家大学生创新基金, 2014年被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免试录取为硕博连读研究生。
6.单林:2014届动物医学专业学生,获二次国家奖学金,2014年经过层层筛选,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化所免试录取为硕博连读研究生。
7.陈瑶:2015届动物医学专业学生,获二次国家奖学金,2015年被北京大学免试录取为硕博连读研究生。
8.马倩:2015届动物医学专业学生,2015年被北京大学免试录取为硕博连读研究生。
9.句英娇:2015届动物医学专业学生,获一次国家奖学金,2015年被中国科学院北京微生物所免试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10.谷千冲:2015届动物医学专业学生,获一次国家奖学金,2015年被中国科学院北京微生物所免试录取为硕士研究生。水产养殖学属于水产学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水产养殖在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水产从业人口1500万,我国水产品总产量从1990年起一直位居世界首位,水产养殖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0%,水产品国际贸易总量位居世界第一,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水产大国,水产品是我国目前出口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最大宗的农产品,位居我国出口农产品第一位。由于水产动物饲料转化率高于陆生动物,可以有效减少粮食消耗,水产业在解决欠发达地区人民的蛋白质供应、经济发展,改进发达地区人民的膳食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发展水产业也是解决目前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紧缺这一尖锐矛盾的有效途径。我国海洋和内陆水域生态环境保护,渔业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都离不开水产科学的技术和人才的支撑。因此,水产学科有着巨大的产业支撑以及产业对技术和人才的需求,在我国,水产养殖产量约占全部水产品总产量的70%。由于有着强大的产业支撑,水产养殖学科的发展、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有着光明的前景。[4]
历史沿革: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水产科学系(北碚主校区),先后曾用水产系、水产科学系、水产学院、水产与水文学院等名称。历任行政负责人先后为:谢大敬、肖理仁、伍一军、叶元土、姚维志、李英文、郑曙明;党总支负责人先后为:崔增海、魏昭林、李英文、周厚彬。1985年成立西南农业大学水产系(北碚),成立淡水渔业本科专业,是当时我国西部地区最早批准成立的淡水渔业本科专业。2002年,成立水产学院,2003年与原四川畜牧兽医学院水产系(荣昌)合署为西南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后一度更名为水产与水文学院),2005年7月西南农大与西南师大合并后,更名为西南大学水产学院,2006年5月在学校学科院系调整中,水产学院的原西南农大水产学院(北碚主校区部分)又与荣昌校区水产系分开建制,其中北碚主校区原水产学院主体部分与原动物科技学院合并成立新的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并成立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水产科学系(主要招收水产养殖博士生、硕士生,以及水产养殖学重点本科生,即一本学生);另一部分,即荣昌校区部分(即原四川畜牧兽医学院水产系)调整后归制为[点击链接](主要招收水产养殖学一般本科,即二本学生)。水产专业成立以来,为我国水产事业培养了约2000多名毕业生,他们遍布全国各地,特别是西部各地的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技术推广、研发、教学科研等工作,其中不少人已经成长为各级政府官员、企业家等。
西南大学水产养殖学科人才培养格局完整,拥有重点本科、硕士点,西部唯一的水产养殖博士点,该博士点为全国高校水产养殖学七个博士学位点之一。西南大学水产学科为十二五“重庆市级重点学科”,水产养殖专业为“重庆市级特色专业”。依托三峡库区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基地、教育部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重点实验室、水产科学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学科水平在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已经发展成为招收重点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结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见研究生栏目)。拥有国家级动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产养殖教学科研实验室约1800平方米,配备有较先进的仪器设备价值约500万元, 拥有1200平方米,价值300多万的现代化鱼类繁育与工厂化水产养殖系统(30教负一楼)。本学科以长江上游渔业资源保护和水产生物技术研究为龙头,带动水产增养殖以及营养与饲料研究方向,以环境友好的生态渔业和无公害水产养殖为目标,学科特色突出,区位优势明显,综合实力在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承担国家973、国家支撑计划、省部级及其它各类项目40余项。淡水池塘80:20养殖与新技术2002农业部丰收计划二等奖;草鱼人工饲料配方的优化2003 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倒刺鲃内塘驯养繁育技术与苗种基地建设、嘉陵江几种名优鱼产业化养殖技术集成及产业体系建设分别获 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编写专著、统编教材8部。
师资队伍: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水产科学系拥有实力较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目前有教职工21人,专职教师17人(校外学缘占87%),有研究生导师1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9人,讲师4人;实验人员3人,其中高级实验师1人,实验师2人。博士7人、硕士8人,在读硕士1人(见水产科学系教职工名单)。教师队伍中,有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重庆市水产学会副理事长2名,教育部淡水鱼类的生殖与发育创新团队骨干成员2名。
人才培养:本学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水产科学专业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水产及相关生命科学领域的进展与动向,能独立分析和解决本学科内存在的理论与实际问题; 能够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相关政府管理部门、生产企业等的教学、研发和管理等工作中起到骨干作用的水产领域高层次人才。水产科学系已培养硕士生49名,在校本科生约240人,毕业生就业率历年保持在95%以上,在学校名列前茅,由于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沿海地区水产及相关饲料、渔药生物技术产业的快速成长,还出现毕业生供不应求的局面。历年考研录取率达30%以上,每年均有学生考上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所(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海洋研究所、水生生物研究所)和其它“985” “211”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每年有数名优秀学生获奖学金资助赴欧美大学留学。
西南大学水产养殖学科已经形成4个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方向:
(1)鱼类遗传发育与资源增殖方向
本方向主要进行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及基因资源的保护、发掘与利用研究。 重点研究内容包括:三峡库区鱼类增殖放流效果评估与跟踪监测、长江上游名优鱼类的遗传多样性与种质鉴定、原种保存;优良性状的分子遗传标记、重要功能基因的克隆、基因转化系统的建立与生物工程育种;模式生物斑马鱼分子发育生物学研究以及经济鱼类生长发育调控等研究。对白鲟、中华倒刺鲃、岩原鲤、黄颡鱼等名优鱼类以及模式生物斑马鱼进行了基础和应用基础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在国际上率先确定控制脊椎动物生长发育IGF信号通路IGFBP-3的发育功能;重点阐明了几种经济鱼类的遗传结构,还对重要的养殖鱼类的消化生理进行了重点研究。 完成省(部)、市等科研课题10余项,目前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类课题5项。在包括国际著名学术刊物《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IF&6.0),《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Biotechnology Letters》,《动物学报》,《海洋与湖沼》等刊物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10余篇,其中SCI论文4篇。同行专家评价本方向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本方向在全国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
(2)水产增养殖与病害防治
本方向主要从事水产动植物增养殖的理论和技术研究。重点研究内容包括:无公害水产养殖、天然水域生态渔业、设施渔业、水产集约化养殖、水产动物繁育、养殖新品种的引进与开发、水产饵料生物培养以及养殖环境调控等。水产动物病害防治研究。重点研究内容包括:水产动物病原诊断、无公害鱼药(含中草药) 的开发及药理药效学,水产动物病害的免疫防治及机理等研究。本方向对中华倒刺鲃、岩原鲤等长江上游多种名优鱼类野生种群进行了移养驯化、人工繁育、成鱼养殖等应用技术的开发性研究;对内陆地区池塘养鱼、稻田养鱼的原理和技术上进行了研究,率先对江河网箱养鱼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针对鱼类危害较大的细菌性传染病,筛选出具有抗菌效果的中药方剂,鱼类的口服疫苗的也正在研究之中。承担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淡水池塘80:20养殖与新技术获农业部丰收计划二等奖1项。本方向在全国具有较强的区域特色。
(3)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方向
本方向主要从事水产动物的营养机理和饲料配制研究。 重点研究内容包括:水产动物营养生理、营养需求与代谢、营养与品质、营养与免疫、营养与环境以及重要经济水产动物人工全价配合饲料的配方和加工。系统开展了草鱼的营养需要和饲料配方研究,对长江上游多种名优鱼类(岩原鲤、长吻鮠、中华倒刺鲃、黄颡鱼等)和中华绒鳌蟹等的营养需求作了基础研究,承担课题6项,发表论文40余篇。草鱼人工饲料配方的优化成果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本方向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
(4)渔业资源与环境方向
本方向主要以长江上游水域生态和渔业资源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内容包括:长江上游重要经济鱼类资源变动规律, 渔业生产对天然水域环境质量的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的过程和机理,受损水体的生态修复,渔业环境质量评价。在水域富营养化的生态防治、水污染的生物学评价、长江上游渔业资源的变化规律、水工建筑对鱼类资源的影响评价、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机理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工作,承担项目12项,发表论文20余篇。本方向具有明显的地区研究特色。
1.水产养殖学重点本科专业
为水产养殖专业为“重庆市级特色专业”,毕业生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现代生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掌握水产经济动植物的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和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甲壳类、藻类的人工育苗、育种和成体的集约化养殖等生产环节的技术关键;具备内陆水域、浅海、滩涂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调查与规划的基本方法;了解现代化养殖工程、海洋渔业和水产品加工利用的基本知识,了解水产科学、水产生物技术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熟悉有关水产资源保护、环境保护 、水产养殖、捕捞和渔政、水产品贸易等方面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 、水产养殖开发、管理等能力。
主要课程:鱼类学、鱼类生理学、鱼类生态学、鱼类增养殖学、甲壳类贝类增养殖学、水生生物学、水产饲料学、水产动物疾病防治、养殖水化学。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1984年毕业于(原)牧医系。免疫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课题首席专家、重庆市人科技顾问团专家、重庆市生物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第三军医大学医学检验系(药学院)生物制药教研室 主任,博士生导师、德国汉诺威大学、澳大利亚Griffith大学访问学者。邹全明教授长期从事生物制药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的研究与应用,先后主持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重大(点)课题、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自然基金课题及重庆市重大攻关项目等15项,获研究经费1500万元。成功转化多项科研成果,转让费达8600万元。发表论文130余篇;主、参编教材和专著6部;曾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4项;申请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1项,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新药临床试验批文2项、国家卫生部保健食品批文2项。
魏泓,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牧医专业毕业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实验动物中心教授。
,男,硕士。1988年7月毕业于原西南农业大学水产科学系淡水渔业专业, 1989年9月创办重庆长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现任集团董事长,重庆市医药行业协会副会长,重庆市政协委员,垫江县人大常委。2005年度曾被评为“重庆市劳动模范”、授予“五一劳动奖章”,“2008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重庆长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涉足制药、物流、食品、文化创意、农业、健康六大产业,旗下拥有重庆天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清大药业科技公司等36家公司,年产销值近数十亿元,重庆长龙实业集团已成“重庆市民营企业五十强”企业之一。
荣权,男,汉族,1968年2月出生,89.07 西南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水产系85级淡水渔业专业学习。农学学士,工程师,四川富顺人。现任四川省荣县县委副书记,荣县人民政府县长、党组书记。
,男,四川南江人,汉族,90.07 西南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水产系86级淡水渔业专业本科学习,现任四川省荥经县委副书记,荥经县人民政府县长。
朱旺明,男,,西南农业大学水产系90级水产养殖本科学习,现任广州信豚水产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公司总资产达数千万元。在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设立有“信豚水产本科生科研基金”。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医学继续教育学分查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