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民工”这概念是青山老农提出的吗?什么意思?

破智业“价值倒挂”困局 青山老农玩转“社群电商”_陇原电子商务网(甘肃电子商务网)
破智业“价值倒挂”困局 青山老农玩转“社群电商”
甘肃电商网摘要:近年来,以前众人眼里是香饽饽的智业行业正面临“价值倒挂”困局,逐渐变得疲软,而互联网田园健康品牌青山老农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诞生的。其创始人,一个从事10年智业事业的“潮
  近年来,以前众人眼里是香饽饽的智业行业正面临“价值倒挂”困局,逐渐变得疲软,而互联网田园健康品牌青山老农就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诞生的。其创始人,一个从事10年智业事业的“潮汕姿娘”,正是发现了智业行业存在的困局才试图转战“社群电商”,准备来一次重大破局。  互联网田园健康品牌青山老农创始人邱晓茹所从事的智业行业,说白了是公共关系服务,在当时的经济形态下,即使是做行业中段位相对高级的品牌策略部分,也让她深深感受到这个行业的弊病。“这个行业是"价值倒挂"的典型,企业日常运营的主要成本是人力,总监级别的创意人才年薪都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而对于接受服务的客户而言,他们更愿意为项目买单,而不是为智业公司的高额人力成本付费,知识产品难以定价。”邱晓茹表示。(青山老农品牌创始人邱晓茹)  2010年,“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任务成为她改变职业轨迹的“最后一根稻草”。连续一个月的工作,让她身心俱疲,活动结束后,她去了旅游,期间她感受到了回归自然的轻松。  回来后,邱晓茹创办了自己的智业公司,并同时寻找转型的机会。而也就是2010年前后,以新浪微博、智能手机为标志的社交媒体、移动互联时代到来了。  “移动互联网让传统媒体的广告价值弱化,相反却带来了"内容为王"的回归。这恰恰是我们一直沉淀的核心竞争力。”邱晓茹说,她从中看到了利用智业所长、转型实业的机会。  2013年底,经过4年多的蛰伏和摸索,邱晓茹与她的核心团队,一支从全国名校毕业的热爱生活、极富热情与创造力的80、90后年轻队伍,推出了自己的电商品牌“青山老农”。  作为广州本爱有限公司旗下品牌,“青山老农”提倡回归本性、自然、自在生活,他们用玫瑰、柠檬片、茉莉花、桂花、罗汉果、黑枸杞等自然田园的花草茶,来对接每一个都市人内心“本爱自然,自在田园”的梦想。  青山老农创建的使命之一,即是将最优质的花草茶呈现给所有热爱它的人。从大瑶山精选优质罗汉果,到从凉山彝族自治州2500米以上高寒山区采集黑苦荞,到从青海柴达木盆地甄选A级黑枸杞,到进口法兰西头采玫瑰、韩国大麦……青山老农不断在中国乃至世界寻找最优质的田园产品分享给消费者。同时,青山老农在产品安全、卫生、品质等方面严格管理,并已通过国家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A级认证(即QS认证)。  为了给消费者优质的产品体验,青山老农对于合作伙伴的选择非常谨慎。公司与广东省重点科技企业广州泽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保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泽力是全球高效低温提取技术的先行者,拥有全球领先的高效低温连续式提取专利技术,也是2015版《国家药典》提取物标准及药材用对照提取物标准研究起草单位,拥有多项专利,对于青山老农在产品生产研发板块形成有效助力。  同时,青山老农坚定不移的走上了“社区电商”这一全新的发展道路,据介绍,在搭建完毕基本的公司架构、商业模式后,目前已经启动了A轮融资计划,其市值将是数以亿元计。
编辑:Silver-J青山老农邱晓茹的“社群电商”棋局--百度百家
青山老农邱晓茹的“社群电商”棋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摘要 : 为什么从智业领域转型到实业领域?为什么选择了移动电商的方式来迎接大健康产业的“风口”?从“粉丝经济”到“社群经济”,需要多大的人力、财力才能打穿、打透?在邱晓茹这位貌似柔弱的“潮汕姿娘”的布局中,青山老农是一盘带着探索乃至冒险意义的大棋。
2013年底,“潮汕姿娘”邱晓茹做了一个决定,告别自己10年之久的“智业民工”生涯,投入一场“回归式创业”:回归自然自在的都市田园梦想,回归“最符合经济学本质”的商业模式。
一年以后,日,“青山老农”的天猫旗舰店上线,日,“青山老农”微信公众号开通,6月底,粉丝数量蹿升至10万。同步,100余人的团队、7个事业中心、50款产品迅速铺开,“社群电商”的商业模式逐渐成型,而青山老农的A轮融资计划,也顺势启动。
“我们从花草生活切入,倡导植物素生活,希望唤起都市知识女性回归自然的生活主张,”邱晓茹说,“社群经济也是最符合经济学原理的商业模式,移动互联网正好提供了回归商业本质的机遇。”
1、破局“价值倒挂”:从“智业民工”到青山老农
2004年,邱晓茹从外语学院毕业,进入智业咨询行业,先后供职于广州两家中等规模的传播顾问公司,从客户助理做起,一层层升级,一直做到公司总经理,一干就是10多年。
同所有的80后女孩几乎一样,邱晓茹的成长记忆中山清水秀、物质富足,之后是大学、就业,职场奔波,结婚生子。“是外公外婆把我带大,念念不忘院子前的井水,渡口边吃新鲜的海鲜……我们其实是‘无痕一代’,身上没有历史包袱,一切自自然然,却又同多数都市女性一样充满对生活本质的思考和迷惘。”邱晓茹说。
邱晓茹先后辅导过不少国内、国际著名的品牌企业,这些工作经验,让她变成了职场精英,也让她变成了“智业民工”。
邱晓茹所从事的智业行业,说白了是公共关系服务,在当时的经济形态下,虽然邱晓茹很少做项目制、执行性的服务,但是,即使是做行业中段位相对高级的品牌策略部分,也让她深深感受到这个行业的弊病。
“这个行业是‘价值倒挂’的典型,企业日常运营的主要成本是人力,总监级别的创意人才年薪都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而对于接受服务的客户而言,他们更愿意为项目买单,而不是为智业公司的高额人力成本付费,知识产品难以定价。”邱晓茹表示。
2010年,“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任务成为她改变职业轨迹的“最后一根稻草”。邱晓茹回忆说,论坛执行期间,每天早上6点不到就要起身,晚上10点回到酒店房间继续细化接待方案、编辑工作手册,连续一个月内,几乎没离开过所在酒店,这让邱晓茹感到身心俱疲,甚至出现了腰间劳损等职业病。
▲邱晓茹和她的青山老农团队。
活动结束后,邱晓茹进行了一场“想走就走的旅行”。
“走的是新藏线,徒步转山岗仁波齐,52公里,5700米。”邱晓茹对其第一次徒步旅行记忆犹新,“当时就感到回归自然的放松,在智业这种高压行业是很难有这种感受的。”
西藏回来后,邱晓茹创办了自己的智业公司,并同时寻找转型的机会。而也就是2010年前后,以新浪微博、智能手机为标志的社交媒体、移动互联时代到来了。
“移动互联网让传统媒体的广告价值弱化,相反却带来了‘内容为王’的回归。这恰恰是我们一直沉淀的核心竞争力。”邱晓茹说,她从中看到了利用智业所长、转型实业的机会。
2013年底,经过4年多的蛰伏和摸索,邱晓茹终于推出自己的电商品牌“青山老农”。
▲ 青山老农运营进程。
“从智业转型做实业,供应链是我们最需要恶补的功课。”邱晓茹回忆,为了克服供应链的短板,青山老农公司成立的第一个部门就是产品中心,不惜重金从一线药企挖来了负责供应链、研发的两位总监,同时,青山老农到全国各地去寻找优质原材料,直接与农户对接,采购成本高点也在所不惜。
不仅如此,为了彻底转型,原先智业公司曾经拥有的几个千万级的年度客户项目,也在合同到期后放弃续约。
2、探路“社群电商”:从“风口”到“一键到C”
青山老农所从事的实业,定位在了大健康领域,这是个“风口”产业。
广义上看,大健康产业是一个涵盖了医药、保健养生、有机农业等在内的大领域,而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中国的大健康市场迅速升温。中国保健协会的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膳食补充剂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1000亿元,未来10年将保持20%的年均增速,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提出,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
在智业期间,曾长期服务于汤臣倍健、王老吉等大健康领域的代表企业,邱晓茹和她的伙伴们既看到这个“风口”的机会之大,也了解传统产业的渠道费用之高。
她分析,传统产业,要靠一层层的分销商,才能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这意味着有80%左右的费用浪费在了层层分销和品牌宣传环节;PC电商时代,虽然消费者可以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进行搜索,但是,平台推广需要巨额的广告费,海量的商品信息也会让消费者无所适从,最终消费者的购物成本还是很高;而移动电商时代,去中心化特征明显,平台的作用也不再那么重要,新型的电商可以通过微商城、APP等联系消费者,从厂商到消费者,变成了“一键到C”式的直销,正好化解了这个“风口行业”的渠道问题。
而为了进军大健康产业,邱晓茹给青山老农规划的“产品线路图”是:先以人人都能接受的花草茶系列作为“入口”,之后是冻干水果系列产品,之后是花草护肤、花草美容系列产品,再之后,将过渡到体重管理、植物能量、中药养生等系列产品,最后是,围绕都市知识女性的生活方式,布局植物元素产品系列。
▲ 青山老农产品线。
“这是一个‘没有信任就没有消费’的行业。”邱晓茹说,智业时期的专长恰好成为她从事该领域的优势。
日,青山老农的天猫旗舰店上线,2015年3月,京东、1号店店铺开通,但是,这仅仅只是展示和最终成交的场所,与之相配套的更重要的动作是:2015年3月起,通过“青山老农”和“我的花草生活”这两个微信服务号、订阅号,青山老农3个月聚集起了10万粉丝,这一数字有望在2015年内实现50万,三年内可能达到200万。
为了服务这数以百万计的粉丝,青山老农公司内部建立起了社群中心、产品中心、内容中心、技术中心、营销中心等7大部门,聘请了来自一线公司的产品、IT、营销、媒体的近30位总监级以上成员,要知道,这些总监们在各自领域都是“抢手货”。
▲ 青山老农七大事业中心版图。
其中,内容中心就像是企业自办的媒体,每天都在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有关花草生活、植物素生活方面的内容,就像是面对面与粉丝沟通,目的就是获得信任。
而社群中心,则是运营粉丝的具体部门。目前,通过线下活动建群、线上粉丝自发组织与分裂,青山老农已经拥有了50多个百人粉丝群。“我们技术中心正在研究的课题是,如何通过一套CRM系统将社群打通,便于我们管理社群、服务粉丝。”邱晓茹说。
为什么要重金聘请数量众多的一线人才?邱晓茹的谈话中多次提及“小米模式”、“社群经济”。
“小米在成立之初,雷军构建的就是一支能快速崛起的一线团队。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一次真正的‘拼第一’的竞争,如果不能从起点上解决一线团队的聚合问题,就不能实现终点的胜出。”邱晓茹说。
“在小米公司,8000名员工中有6000名是从事社群运营的。”中青创投创始人、有“社群经济教父”称号的付岩,他在与青山老农团队深度沟通后,与邱晓茹认识一致:粉丝经济将来一定会进化到社群经济,未来的电商将是“无社群,不生存”。
在邱晓茹的规划中,青山老农未来数以百万计的粉丝群体既是消费者,也是渠道。一旦拥有了这样数量庞大的粉丝群体,青山老农能做的将不止是B2C,还有可能是C2B,其它品牌的产品可以按照粉丝需求众筹、订制,进入青山老农的分销体系。
甚至,他们已经开始布局。据透露,在未来的选产品、分销环节,邱晓茹多年良师益友——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徐华峰,将会深度介入;而青山老农正在研讨上马自有的APP,这意味着,一些活跃的的粉丝可以成为分销商,社群的自分裂特征将得到合适的利用。
3、回归本质:福利归用户,生活归“青蜜”
目前,青山老农上线了两个系列产品:花草茶系列和冻干水果片系列,总计50款。“这些只是入口级产品,目的是导入一种花草生活方式。”邱晓茹说,跟其他同行“爆款”相比,青山老农现在更愿意形成带着生活主张的产品集群。正是因为要做切入口,前50款产品,青山老农在终端零售价上,几乎是零利润乃至是亏损。
社群经济是最符合经济学原理的经济形式,它意味着产品从厂商到消费者几乎无中间环节,链条最短、终端价格最低;因为企业有了自媒体和社群,广告等推广成本大幅节省,省出来的开支就变成了粉丝福利。
“今年我们在粉丝福利上将投入2000万以上。”邱晓茹举例说,青山老农最近与一家老字号食品企业合作,后者提供数千元产品用于前者的粉丝福利,类似的合作也已经与10多家企业展开,“其他同行采购粉丝福利是一个很大的支出,但是我们可以用智业咨询服务进行置换。”
▲青山老农的小伙伴们在研究产品。
与产品主张配套的是粉丝运营。目前,青山老农10万粉丝中80%是女性,目前集中在广州、北京,接下来会向上海、深圳发展。为了让粉丝有更好的“归属感”,青山老农每周会举办很多次主题活动,包括瑜伽、插画、烹饪、音乐、摄影等等;青山老农组织了30多个“青蜜天使群”的兴趣小组,每次活动报名人数都一两百人,但考虑到活动效果与粉丝互动质量,一般每次都控制在30人左右。
“这也是涨粉最有效的方式,比如说上次我们做关于音乐分享的一次‘青音悦’活动,两天就涨了1万多粉丝。”邱晓茹说。
现阶段,青山老农并不重点考虑产品盈利问题。
青山老农将未来的赢利分成了四个层面:第一层面,粉丝达到一定量级(譬如200万),销售量自动会上升,但预计无法收支平衡;第二层面,社群即渠道,可以反向整合产业链,进行C2B分销,此时会有一定利润,但为了回馈粉丝,利润率一定要低;第三层面,生活方式形成后,代表性粉丝可以成为“青蜜”会员,实行会员年度服务收费,这一收入可能是纯利润来源;更重要的一个层面是,一旦青山老农的商业模式成熟,其围绕都市女性生活方式就可以形成实体孵化器,青山老农是旗舰,其它的品牌尾随其后,一艘艘开向资本市场,类似女装领域的“茵曼模式”。
▲ 青山老农盈利模式。
“2015年只是做品牌阶段,目的是快速积累粉丝、组建社群、形成一种生活文化,”邱晓茹说,“做到一定程度,粉丝在这个组织里获得归属感以及荣誉感,‘青蜜’身份就是一种价值,而且这个无形资产会十分庞大。”
“京东、乐视都还没有赢利,为什么他们的市值可以达到1000亿?”邱晓茹反问,“未来最值钱的是生态,是商业模式。”
很显然,这是一个“很烧钱”的商业模式,青山老农必然要走向实体与资本共舞的状态,融资已经在所难免。据介绍,在搭建完毕基本的公司架构、商业模式后,目前青山老农已经启动了A轮融资计划,其市值将是数以亿元计。
从智业,到大健康“风口”;从“粉丝经济”到“社群经济”,在邱晓茹这位貌似柔弱的“潮汕姿娘”的布局中,青山老农是一盘带着探索乃至冒险意义的大棋。
作者:汪青
版权声明:
本文由无冕财经原创,版权归无冕财经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联系我们(微信号:EudoraTian),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阅读(13)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6万)
政府部门就得向市场明确表明,要把“救市资金退出”悬在股市头上的这把刀先放...
热门文章HOT NEWS
中国移动宣布降薪方案,最高降幅达50%,然后……
陶志波 柯尔特从“智业民工”到青山老农:邱晓茹和她的“社群电商”棋局&|&跨界
为什么从智业领域转型到实业领域?为什么选择了移动电商的方式来迎接大健康产业的“风口”?从“粉丝经济”到“社群经济”,需要多大的人力、财力才能打穿、打透?在邱晓茹这位貌似柔弱的“潮汕姿娘”的布局中,青山老农是一盘带着探索乃至冒险意义的大棋。
2013年底,“潮汕姿娘”邱晓茹做了一个决定,告别自己10年之久的“智业民工”生涯,投入一场“回归式创业”:回归自然自在的都市田园梦想,回归“最符合经济学本质”的商业模式。
一年以后,日,“青山老农”的天猫旗舰店上线,日,“青山老农”微信公众号开通,6月底,粉丝数量蹿升至10万。同步,100余人的团队、7个事业中心、50款产品迅速铺开,“社群电商”的商业模式逐渐成型,而青山老农的A轮融资计划,也顺势启动。
“我们从花草生活切入,倡导植物素生活,希望唤起都市知识女性回归自然的生活主张,”邱晓茹说,“社群经济也是最符合经济学原理的商业模式,移动互联网正好提供了回归商业本质的机遇。”
1破局“价值倒挂”:从“智业民工”到青山老农
2004年,邱晓茹从外语学院毕业,进入智业咨询行业,先后供职于广州两家中等规模的传播顾问公司,从客户助理做起,一层层升级,一直做到公司总经理,一干就是10多年。
同所有的80后女孩几乎一样,邱晓茹的成长记忆中山清水秀、物质富足,之后是大学、就业,职场奔波,结婚生子。“是外公外婆把我带大,念念不忘院子前的井水,渡口边吃新鲜的海鲜……我们其实是‘无痕一代’,身上没有历史包袱,一切自自然然,却又同多数都市女性一样充满对生活本质的思考和迷惘。”邱晓茹说。
邱晓茹先后辅导过不少国内、国际著名的品牌企业,这些工作经验,让她变成了职场精英,也让她变成了“智业民工”。
邱晓茹所从事的智业行业,说白了是公共关系服务,在当时的经济形态下,虽然邱晓茹很少做项目制、执行性的服务,但是,即使是做行业中段位相对高级的品牌策略部分,也让她深深感受到这个行业的弊病。
“这个行业是‘价值倒挂’的典型,企业日常运营的主要成本是人力,总监级别的创意人才年薪都需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而对于接受服务的客户而言,他们更愿意为项目买单,而不是为智业公司的高额人力成本付费,知识产品难以定价。”邱晓茹表示。
2010年,“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任务成为她改变职业轨迹的“最后一根稻草”。邱晓茹回忆说,论坛执行期间,每天早上6点不到就要起身,晚上10点回到酒店房间继续细化接待方案、编辑工作手册,连续一个月内,几乎没离开过所在酒店,这让邱晓茹感到身心俱疲,甚至出现了腰间劳损等职业病。
▲邱晓茹和她的青山老农团队
活动结束后,邱晓茹进行了一场“想走就走的旅行”
“爬的是冈仁波齐雪山,52公里,6700米。”邱晓茹对其第一次徒步旅行记忆犹新,“当时就感到回归自然的放松,在智业这种高压行业是很难有这种感受的。”
西藏回来后,邱晓茹创办了自己的智业公司,并同时寻找转型的机会。而也就是2010年前后,以新浪微博、智能手机为标志的社交媒体、移动互联时代到来了。
“移动互联网让传统媒体的广告价值弱化,相反却带来了‘内容为王’的回归。这恰恰是我们一直沉淀的核心竞争力。”邱晓茹说,她从中看到了利用智业所长、转型实业的机会。
2013年底,经过4年多的蛰伏和摸索,邱晓茹终于推出自己的电商品牌“青山老农”。
“从智业转型做实业,供应链是我们最需要恶补的功课。”邱晓茹回忆,为了克服供应链的短板,青山老农公司成立的第一个部门就是产品中心,不惜重金从一线药企挖来了负责供应链、研发的两位总监,同时,青山老农到全国各地去寻找优质原材料,直接与农户对接,采购成本高点也在所不惜。
不仅如此,为了彻底转型,原先智业公司曾经拥有的几个千万级的年度客户项目,也在合同到期后放弃续约。
2.&探路“社群电商”:从“风口”到“一键到C”
青山老农所从事的实业,定位在了大健康领域,这是个“风口”产业。
广义上看,大健康产业是一个涵盖了医药、保健养生、有机农业等在内的大领域,而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中国的大健康市场迅速升温。中国保健协会的研究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膳食补充剂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1000亿元,未来10年将保持20%的年均增速,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提出,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
在智业期间,曾长期服务于汤臣倍健、王老吉等大健康领域的代表企业,邱晓茹和她的伙伴们既看到这个“风口”的机会之大,也了解传统产业的渠道费用之高。
她分析,传统产业,要靠一层层的分销商,才能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这意味着有80%左右的费用浪费在了层层分销和品牌宣传环节;PC电商时代,虽然消费者可以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进行搜索,但是,平台推广需要巨额的广告费,海量的商品信息也会让消费者无所适从,最终消费者的购物成本还是很高;而移动电商时代,去中心化特征明显,平台的作用也不再那么重要,新型的电商可以通过微商城、APP等联系消费者,从厂商到消费者,变成了“一键到C”式的直销,正好化解了这个“风口行业”的渠道问题。
而为了进军大健康产业,邱晓茹给青山老农规划的“产品线路图”是:先以人人都能接受的花草茶系列作为“入口”,之后是冻干水果系列产品,之后是花草护肤、花草美容系列产品,再之后,将过渡到体重管理、植物能量、中药养生等系列产品,最后是,围绕都市知识女性的生活方式,布局植物元素产品系列。
“这是一个‘没有信任就没有消费’的行业。”邱晓茹说,智业时期的专长恰好成为她从事该领域的优势。
日,青山老农的天猫旗舰店上线,2015年3月,京东、1号店店铺开通,但是,这仅仅只是展示和最终成交的场所,与之相配套的更重要的动作是:2015年3月起,通过“青山老农”和“我的花草生活”这两个微信服务号、订阅号,青山老农3个月聚集起了10万粉丝,这一数字有望在2015年内实现50万,三年内可能达到200万。
为了服务这数以百万计的粉丝,青山老农公司内部建立起了社群中心、产品中心、内容中心、技术中心、营销中心等7大部门,聘请了来自一线公司的产品、IT、营销、媒体的近30位总监级以上成员,要知道,这些总监们在各自领域都是“抢手货”。
其中,内容中心就像是企业自办的媒体,每天都在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有关花草生活、植物素生活方面的内容,就像是面对面与粉丝沟通,目的就是获得信任。
而社群中心,则是运营粉丝的具体部门。目前,通过线下活动建群、线上粉丝自发组织与分裂,青山老农已经拥有了50多个百人粉丝群。“我们技术中心正在研究的课题是,如何通过一套CRM系统将社群打通,便于我们管理社群、服务粉丝。”邱晓茹说。
&&&&&为什么要重金聘请数量众多的一线人才?邱晓茹的谈话中多次提及“小米模式”、“社群经济”。
“小米在成立之初,雷军构建的就是一支能快速崛起的一线团队。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一次真正的‘拼第一’的竞争,如果不能从起点上解决一线团队的聚合问题,就不能实现终点的胜出。”邱晓茹说。
“在小米公司,8000名员工中有6000名是从事社群运营的。”中青创投创始人、有“社群经济教父”称号的付岩,他在与青山老农团队深度沟通后,与邱晓茹认识一致:粉丝经济将来一定会进化到社群经济,未来的电商将是“无社群,不生存”。
在邱晓茹的规划中,青山老农未来数以百万计的粉丝群体既是消费者,也是渠道。一旦拥有了这样数量庞大的粉丝群体,青山老农能做的将不止是B2C,还有可能是C2B,其它品牌的产品可以按照粉丝需求众筹、订制,进入青山老农的分销体系。
&&&&甚至,他们已经开始布局。据透露,在未来的选产品、分销环节,邱晓茹多年良师益友——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徐华峰,将会深度介入;而青山老农正在研讨上马自有的APP,这意味着,一些活跃的的粉丝可以成为分销商,社群的自分裂特征将得到合适的利用。
3.&回归本质:福利归用户,生活归“青蜜”
目前,青山老农上线了两个系列产品:花草茶系列和冻干水果片系列,总计50款。“这些只是入口级产品,目的是导入一种花草生活方式。”邱晓茹说,跟其他同行“爆款”相比,青山老农现在更愿意形成带着生活主张的产品集群。正是因为要做切入口,前50款产品,青山老农在终端零售价上,几乎是零利润乃至是亏损。
社群经济是最符合经济学原理的经济形式,它意味着产品从厂商到消费者几乎无中间环节,链条最短、终端价格最低;因为企业有了自媒体和社群,广告等推广成本大幅节省,省出来的开支就变成了粉丝福利。
“今年我们在粉丝福利上将投入2000万以上。”邱晓茹举例说,青山老农最近与一家老字号食品企业合作,后者提供数千元产品用于前者的粉丝福利,类似的合作也已经与10多家企业展开,“其他同行采购粉丝福利是一个很大的支出,但是我们可以用智业咨询服务进行置换。”
与产品主张配套的是粉丝运营。目前,青山老农10万粉丝中80%是女性,目前集中在广州、北京,接下来会向上海、深圳发展。为了让粉丝有更好的“归属感”,青山老农每周会举办很多次主题活动,包括瑜伽、插画、烹饪、音乐、摄影等等;青山老农组织了30多个“青蜜天使群”的兴趣小组,每次活动报名人数都一两百人,但考虑到活动效果与粉丝互动质量,一般每次都控制在30人左右。
“这也是涨粉最有效的方式,比如说上次我们做关于音乐分享的一次‘青音悦’活动,两天就涨了1万多粉丝。”邱晓茹说。
现阶段,青山老农并不重点考虑产品盈利问题。
青山老农将未来的赢利分成了四个层面:第一层面,粉丝达到一定量级(譬如200万),销售量自动会上升,但预计无法收支平衡;第二层面,社群即渠道,可以反向整合产业链,进行C2B分销,此时会有一定利润,但为了回馈粉丝,利润率一定要低;第三层面,生活方式形成后,代表性粉丝可以成为“青蜜”会员,实行会员年度服务收费,这一收入可能是纯利润来源;更重要的一个层面是,一旦青山老农的商业模式成熟,其围绕都市女性生活方式就可以形成实体孵化器,青山老农是旗舰,其它的品牌尾随其后,一艘艘开向资本市场,类似女装领域的“茵曼模式”。
“2015年只是做品牌阶段,目的是快速积累粉丝、组建社群、形成一种生活文化,”邱晓茹说,“做到一定程度,粉丝在这个组织里获得归属感以及荣誉感,‘青蜜’身份就是一种价值,而且这个无形资产会十分庞大。”
“京东、乐视都还没有赢利,为什么他们的市值可以达到1000亿?”邱晓茹反问,“未来最值钱的是生态,是商业模式。”
很显然,这是一个“很烧钱”的商业模式,青山老农必然要走向实体与资本共舞的状态,融资已经在所难免。据介绍,在搭建完毕基本的公司架构、商业模式后,目前青山老农已经启动了A轮融资计划,其市值将是数以亿元计。
从智业,到大健康“风口”;从“粉丝经济”到“社群经济”,在邱晓茹这位貌似柔弱的“潮汕姿娘”的布局中,青山老农是一盘带着探索乃至冒险意义的大棋。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厦门智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