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助手在线翻译李泽坤怎么翻译

这样? &b&?????? (????)&/b&&br&这样?&b&
??????? (??????????)&/b&&br&这样? &b&?????? (???)&/b&&br&还有 &b&??? (?.?.?. ???) , ???? (????)&/b&&br&我脚的这样也还不错 &b&???? (????? ????)&/b&&br&这个也挺好的呢
&b&?????? (???? ????)&/b&&br&&br&&br&&b&总之, 这tmd 都是什么鬼东西?&/b&&br&&br&&br&&b&发现更多鬼画符, 请参考:&/b&&br&&b&&a href=&/en-us/goglobal/bb896001.aspx&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ational Language Support (NLS) API Reference&i class=&icon-external&&&/i&&/a&&/b&&br&&a data-hash=&ecc0ec035f& href=&///people/ecc0ec035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vczh& data-tip=&p$b$ecc0ec035f&&@vczh&/a&
这样? ?????? (????)这样? ??????? (??????????)这样? ?????? (???)还有 ??? (?.?.?. ???) , ????…
&blockquote&书上在解释“通假”的时候,常常说古人用字比今人随便,想写某个字,一时忘了怎么写,就代以另一同音的字,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就习非成是了。&br&&/blockquote&&br&你的书上说错了,这是「以今律古」(拿今天的用字规范去衡量不同时代的古人的不同用字习惯)。&br&&br&拿「不亦说乎」举例,&b&&u&在《论语》写成的时代&/u&&/b&,我们假设有以下三种可能的情况:&br&&ol&&li&表示「开心」含义的字还没有形成用字共识,所以孔子弟子们就用了读音最接近的「说」字。后来人们改换偏旁,造了它的后起本字「悦」。&/li&&li&那时候人们已经开始使用「悦」「说」等字来表达「开心」的含义了,只是还没有形成社会规范,那么用任何一个字在当时看来都是合理的。&/li&&li&那时候人们确实已经开始广泛地使用「悦」来表达「开心」的含义了,而孔子的弟子们忘了这个字的写法,写成了「说」。在这种情况下,才能说是古人写了「别字」。&/li&&/ol&&br&是是非非……如果总是拿规范字去评断古人的用字,那古人真的没几个「是」,都是「非」了。
书上在解释“通假”的时候,常常说古人用字比今人随便,想写某个字,一时忘了怎么写,就代以另一同音的字,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就习非成是了。你的书上说错了,这是「以今律古」(拿今天的用字规范去衡量不同时代的古人的不同用字习惯)。拿「不亦说乎」举…
那个自称「linguist」的家伙蠢得可怜。&br&这种「I'd be surprised」的英语世界特常见的毫无营养撇清自己全部责任却还显得自己挺有把握挺随性的论辩手法也是烂得恶心。&br&藏语从文字(婆罗米系文字)到音系分析传统(梵语音系格局)都是从南亚(梵语是南亚的印度—雅利安语支中很典型且影响力最大的一个)学习的。文字,相对来说是语言很肤浅的层面,像衣服一样可以随便换,没什么人在分析语言「接近」程度时会默认以文字层面为重心。藏语从梵语借的词也没有多到把自己洗成梵语近亲,语法也没被洗吧。&br&但凡就梵语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情况有基本认识并且对藏语有那么一丁点了解也不会像那个人那样满嘴垃圾。实际上,但凡对口语和文字的关系有一点正当认识的人都不会信口开河成那个德行。&br&在网上见到这种有文化的白痴真是没辙。熵增大势螳臂不可挡。&br&- - -&br&不过另外那个哥们儿有一点把语言系属划分这一分析结果当作公理的倾向。
那个自称「linguist」的家伙蠢得可怜。这种「I'd be surprised」的英语世界特常见的毫无营养撇清自己全部责任却还显得自己挺有把握挺随性的论辩手法也是烂得恶心。藏语从文字(婆罗米系文字)到音系分析传统(梵语音系格局)都是从南亚(梵语是南亚的印度—…
&b&图片是从微博上拿的&/b&&br&&br&从初一到高三,我们的语法要学6年,而且在高考占比相当之大&br&为啥?&br&来感受一下来自哈萨克语这些时态的善意:&br&&br&&img src=&/3c6c1c0bbeabe1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2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3c6c1c0bbeabe1_r.jpg&&&img src=&/44eefaea9b399d7bb6e281b58ff70c1a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1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44eefaea9b399d7bb6e281b58ff70c1a_r.jpg&&&img src=&/97c7c33daa8ac67373cecd8c981f55c3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1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97c7c33daa8ac67373cecd8c981f55c3_r.jpg&&&img src=&/092e06c9db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4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092e06c9db_r.jpg&&&br&我觉着吧&br&我有拖延症可能不是我的错...........
图片是从微博上拿的从初一到高三,我们的语法要学6年,而且在高考占比相当之大为啥?来感受一下来自哈萨克语这些时态的善意:我觉着吧我有拖延症可能不是我的错...........
这是一种固定的&b&隐喻&/b&(metaphor)。&br&&br&这里的隐喻并不仅仅指那些用来增加文学性的隐喻。隐喻在语言中是无处不在的。&br&例如,我们会说深蓝色、深绿色——“深”本来是用来形容水的,为什么被用来形容颜色了呢?我们说今年的GDP比去年高了多少——“高”本来是用来描述空间位置的,为什么被用来描写数值了呢?&br&这些都是隐喻,而且是已经固化到语言中,一般使用时不会注意到的。&br&这种隐喻是词语产生引申义的重要途径。Guy Deutscher在The Unfolding of Language一书中就说,语言就是由这样一层一层的隐喻的化石堆叠起来的。&br&&br&具体到“前”“后”的例子。&br&确实,一般来说我们用“前”代表比较早的时期,用“后”代表比较晚的时期,例如“解放前”、“从今以后”。&br&但也有相反的例子,比如说“来日方长,你要向前看”,“把过去的痛苦抛在后面”。&br&这其实是两种不同的隐喻。&br&在第一种语境中,人们是把时间看作是流动的,各种事件向静止的观察者涌来,即时间是从未来流向过去。于是过去就是“前”,未来就是“后”。&br&在第二种语境中,人们是把人看成运动的,人在时间中从过去向未来移动。于是未来就是“前”,过去就是“后”。&br&其实,在“前”“后”的两种不同用法中,是能体会到这两种不同的视角的。&br&一般,在客观的叙述中,我们会用“前”代表过去,“后”代表未来,这时,我们是在静止地观察历史。&br&而在表达劝人不要沉迷于过去、积极面对未来的语境下,则往往用“前”代表未来,“后”代表过去,这体现了人的主动性。&br&&br&下面讨论一下英语。&br&有回答提到,英语中的“前”是有in front of / before两种说法的,“后”也有behind / after两种说法。&br&在两种说法中,一般前者指空间位置关系,后者指时间关系。&br&事实上,两种说法并没有这么泾渭分明。before / after有时也用来描述空间位置关系,比如before my eyes,to run after someone。&br&而且从词源上来看,before中的fore本来也是指空间位置的(其实它跟behind的构词方式倒是非常对应);after是来自off的比较级,off(远离)也是指空间位置的。&br&这说明英语中时间上的“前”“后”也是来自空间“前”“后”的隐喻。&br&&br&各种语言中普遍存在用“前”“后”代指过去与未来的隐喻,而且一般情况下用“前”指过去,特定语境中用“前”指未来。这说明各种文化的人们对于时间和空间这种基本事物的思维方式是一致的。&br&在非洲有些民族,他们对空间的认识方式与大多数民族不同。比如他们没有“左”“右”这种相对方位的概念,只有“东南西北”这样绝对方位的概念。由于这种认识方式,他们在任何时间地点都能准确地辨别方向。另外还有这样的实验,让不同民族的人把一些事件的照片按时间顺序摆放。一般人会根据他们母语的书写方向(从左到右、从右到左,还是从上到下)来排列,而与他们当时面向的方向无关。而非洲这些民族的人不管他们面向哪里,都会把照片从东向西(还是相反来着)排列。我很好奇在他们的语言中会不会有与我们的“前”“后”不同的隐喻。
这是一种固定的隐喻(metaphor)。这里的隐喻并不仅仅指那些用来增加文学性的隐喻。隐喻在语言中是无处不在的。例如,我们会说深蓝色、深绿色——“深”本来是用来形容水的,为什么被用来形容颜色了呢?我们说今年的GDP比去年高了多少——“高”本来是用来…
来自子话题:
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中,和计算机有交集的部分主要是乔姆斯基谱系。它定义了四型文法,并数学化地表述了每一型的语言表达能力。他的理论影响的主要是编译领域中语法前端的设计。但乔姆斯基专攻的是语言学,也是哲学家,他本人并不涉及计算机领域。真正将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引入计算机编译技术领域的人,是约翰?巴克斯,也就是编译领域大名鼎鼎(或者说我们系学生一提起就咬牙切齿)的巴克斯-诺尔范式的第一发明者。他据此第一次书写了 ALGOL 58 的语法,并提出了可实现的计算机语法分析算法。简单地说,乔姆斯基的理论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即具备何种特征的语言可以用于书写程序,而巴克斯的工作则告诉我们,计算机程序确实能够用人类可以理解的方式写出并同时让人类和计算机理解,而程序员其实不用惨兮兮地一辈子打孔编写二进制码。&br&&br&巴克斯的工作在计算机编译系统的发展史上是里程碑意义的:它第一次允许编程语言中出现表达式语法和结构化控制流。而在 ALGOL 58 之前出现的两大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鼻祖都不具备这样的特征:Lisp 的括号结构其实就是裸语法树,根本谈不上语法结构;而 1950 年的 FORTRAN 能使用的控制流实际上依靠 IF 和 GOTO 表达,更接近于汇编语言,直到 1958 年的 FORTRAN II 才真正开始支持现代风格的表达式语法。FORTRAN II 与当时的 ALGOL 58 基本同时出现,两者事实上都基于相同的语法分析理论。&br&&br&——是的,你们没猜错,FORTRAN 的发明者,仍然是巴克斯领导下的 IBM 研究团队。不过,他也没有发明所有的文法分析算法。比如 LR(k),就是 Knuth 老爷子发明的。&br&&br&乔姆斯基的文法理论,在计算机领域中真正被使用的只有两者:三型文法和二型文法。前者的特征是语法中不存在递归下降结构,它的代表是基本正则表达式(扩展后的正则表达式情况略有不同);而二型文法即上下文无关文法,特征是任何语言元素在任何上下文中的含义始终保持一致。事实上,多数如今的程序设计语言语法都以此为基础。以上两者构成了如今所有实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分析器理论基础,也有成熟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支持:三型文法的 NFA/DFA,以及二型文法的递归下降/LL(x)/LR(x)/LALR(x)。而再向上的一型文法(上下文有关文法)和零型文法(任意图灵机可识别文法),计算机工程界则通常不会涉足。虽然有些时候,我们会开玩笑地将一些语法发展得极其复杂的语言称为上下文有关语言,比如 Perl;但事实上,这类语言仍然是通过二型文法进行分析,只是通过增补一部分规则来解决;至于真正可以解析上下文有关文法的线性有界自动机,则可以肯定地说,没有程序语言开发者会试图实现。顺便说一句,一型文法事实上可以用来表述许多自然语言,拿来表述程序设计语言,多少有点杀鸡用牛刀的意思。&br&&br&最后照例吐槽:那些试图将乔姆斯基的成果归类为「计算机科学」的诸位,洗洗睡吧。
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中,和计算机有交集的部分主要是乔姆斯基谱系。它定义了四型文法,并数学化地表述了每一型的语言表达能力。他的理论影响的主要是编译领域中语法前端的设计。但乔姆斯基专攻的是语言学,也是哲学家,他本人并不涉及计算机领域。真正将乔…
&p&完了完了,语言政治正确主义要入侵中国了……&/p&&br&&p&跟微博段子似的,以后孙策和公孙策该怎么区分啊……&/p&&br&&p&大家注意了啊,以后不能说女学生是学生,生这个字是指男孩子的,什么学徒学子也是。你问我该改叫什么?我觉得一定得改叫“学姓”,你看这样只多加了一个读音就解决了问题哦。&/p&&br&&p&广东那边的黑人也不能叫黑人啦,应该叫非裔&/p&&br&&p&你们皇汉不能再自称汉族哦,要叫中华民族。对对对还有新疆西藏的小伙伴们,要叫人家少数族裔,不要叫人家新疆人西藏人,听起来就像卖切糕和牦牛肉的。还有其他少数族裔比如说我们满族和他们蒙古族什么的,我强烈要求历史课本给我们大金大清,还有他们元朝正名!凭什么你们都站在宋朝明朝的视角写我们的胜利,你们要客观!我们都是中华民族!&/p&&br&&p&以后谁要是叫产品狗啊码农啊软狗啊果蛆啊谷狗啊什么的,大家记得一定要用政治正确大棒揍死他们。&/p&&br&&p&==可怕(&/p&
完了完了,语言政治正确主义要入侵中国了……跟微博段子似的,以后孙策和公孙策该怎么区分啊……大家注意了啊,以后不能说女学生是学生,生这个字是指男孩子的,什么学徒学子也是。你问我该改叫什么?我觉得一定得改叫“学姓”,你看这样只多加了一个读音就…
这种说法部分正确,通假是一种用字法,即“通用”的意思,出现通假字有几种原因:&br&&ol&&li&原字太难写:以一个同音字代之,比如“一元钱”的“元”本应该写作“圆”,但是“圆”字写法复杂,不利于工作中快速大量书写,因此用“元”代替。&/li&&li&避讳:古人有避讳尊者名号的习惯,如宋朝认为赵氏始祖名叫玄朗,于是宋人都避“玄”讳,以“元”字通,如赵佶书千字文就将“天地玄黄”写做“天地元黄”&/li&&li&听写致误:如白乐天《琵琶行》“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蛤蟆陵下住。”,此处“蛤蟆陵”应为“下马陵”,原为汉武帝至董仲舒处下马的地方,乐天不知此地名故根据对话中读音记为“蛤蟆陵”。&/li&&li&背诵致误:背诵的文章年代久远,往往不记得具体字形。许多先秦典籍经过焚书之后无所参照,再默写出来就容易出现错别字的情况,如帛书本《老子》甲乙两本种许多字的写法不一,一般就认为是背诵所致。&/li&&/ol&后面两种情况可以说是错别字,前面两种情况则不是。
这种说法部分正确,通假是一种用字法,即“通用”的意思,出现通假字有几种原因:原字太难写:以一个同音字代之,比如“一元钱”的“元”本应该写作“圆”,但是“圆”字写法复杂,不利于工作中快速大量书写,因此用“元”代替。避讳:古人有避讳尊者名号的…
谢邀!不匿!在此先得罪人,请见谅!&br&&br&接地气,因为方言是当地的生活语言。&br&&br&而且很多年纪大的人,还有周围地区来的人,并不一定听得懂普通话。&br&&br&北方人是没法理解这个问题的,因为几次去北方,我注意到你们从来不和我说普通话,你们觉得自己说的就是普通话,而事实上你们说的官话方言南方人听起来很困难。
谢邀!不匿!在此先得罪人,请见谅!接地气,因为方言是当地的生活语言。而且很多年纪大的人,还有周围地区来的人,并不一定听得懂普通话。北方人是没法理解这个问题的,因为几次去北方,我注意到你们从来不和我说普通话,你们觉得自己说的就是普通话,而事…
来自子话题:
最高端又实用的法语单词基本都是英语词拿来的。&br&brainstorming&br&benchmarking&br&debriefing&br&marketing&br&meeting&br&tuning&br&supply chain&br&management&br&burnout&br&… &br&还有一些套用英语的法语词,比如&br&développement durable &br&synergie&br&biodiversité&br&…&br&不一一列举,不解释。&br&企业里好多人拿这些词唬人。&br&&br&------------------&br&&br&当然也有纯法语词高端实用,比如&br&&br&1,品酒时说的robe,本义是裙子,这里是酒的颜色,或酒在玻璃杯中摇晃时流体粘稠度滞留下的痕迹。robe滞留时间越长糖份或酒精浓度越高。&br&&br&2,pendaison de crémaillère 是刚搬进新居而开的聚会,英语是warm-up party.&br&&br&3,enterrement de vie de jeune gar?on 是结婚前伴郎和新郎一起的聚会,同理还有 ~de jeune fille。英语是 bachelor party, bachelorette party。&br&&br&4,terroir 意思是“养一方物或人的水土”。produits de terroir 就是土特产的意思。&br&&br&5,nuance 本义是细微差别。50 shades of grey 法语就是 50 nuances de gris. &br&nuancer les propos 就是把笼统情况中分辨出细微差别的情况。但是经常作为委婉提出不同意见的意思。&br&&br&6,véhiculer une idée的意思是传递想法。英语是 convey an idea.&br&&br&7,péril 是死亡危险的意思。péril jaune 指东亚崛起。形容词 périlleux。动词 périr.&br&&br&A vaincre sans péril, on triomphe sans gloire。--高乃依&br&&br&--------------------&br&&br&8, observer une règle/ une loi... 这个 observer 不是观察,而是 满足、遵守。&br&&br&9, investir qqn d'un pouvoir/ un titre, 这个 investir 不是投资,而是授予。&br&
investir un endroit 这个 investir 不是投资,不是授予,而是占领、围困。&br&&br&10,interpeller qqn 有以下意思:&br&
- 喊人&br&
- 提醒人&br&
- 审问人&br&
- 传讯人&br&&br&11,来一组特别常用但不好懂的名词:&br&mise au point 本义是对准焦距,引申义是准备好某仪器或某理论。&br&mise au pas 强迫别人遵守自己的理念&br&mise en scène 舞台布局、背景&br&mise en forme 页面设计或其他艺术、实用的设计&br&remise en forme 体能恢复&br&remise en question 质疑、推敲&br&&br&&br&&br&不定期补充。
最高端又实用的法语单词基本都是英语词拿来的。brainstormingbenchmarkingdebriefingmarketingmeetingtuningsupply chainmanagementburnout… 还有一些套用英语的法语词,比如développement durable synergiebiodiversité…不一一列举,不解释。企业里好…
泰语的数字5的网络用语谐音,和汉语数字5的谐音意思正好相反。&br&&br&泰语5
??? 发音类似汉语拼音的hɑ?&br&于是泰国人网络聊天时打字5555555,乃是大笑之意。&br&中国人网络聊天时打字555555,是哭泣之意。
泰语的数字5的网络用语谐音,和汉语数字5的谐音意思正好相反。泰语5 ??? 发音类似汉语拼音的hɑ?于是泰国人网络聊天时打字5555555,乃是大笑之意。中国人网络聊天时打字555555,是哭泣之意。
我想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吴语的连读变调和日语的高低调很相似,所以对不懂吴语和日语的人来说,听上去就会有相近的感觉。&br&&br&和英语这样通过强弱来区分重音的语言不同,日语的重音是由高低调来区分的(pitch accent)。调型包括(以四音节词为例):&ul&&li&0调:低高高高(例:学生 / がくせい)&br&&/li&&li&1调:高低低低(例:每日 / まいにち)&br&&/li&&li&2调:低高低低(例:果物 / くだもの)&br&&/li&&li&3调:低高高低(例:答える / こたえる)&br&&/li&&/ul&&br&吴语作为汉语方言,虽然是声调语言,但口语中有连读变调的现象。就以上海话为例。上海话有阴平(53)、阴去(34)、阳去(23)、阴入(55)、阳入(12)五个单字调(括号中是调值的五度标记法),然而当两个以上音节连在一起发音时,单字的声调就消失了,变成高中低三个调,调值分别为55(高)、33(中)、22(低),也可以看成是与日语类似的pitch accent的语言了。连读变调的调型是由词的首字决定的,和后面的字无关,有以下几种(还是以四字词为例,括号中后面部分是根据上海话拼音方案进行的转写):&br&&ul&&li&首字阴平:高中中低(例:兄弟道里 / xxiong dhi dhao lhi)&br&&/li&&li&首字阴去:中高中低(例:诈死诈活 / zo xi zo hhuek)&br&&/li&&li&首字阳去:低高中低(例:寿头刮气 / shou dhou guak qi)&br&&/li&&li&首字阴入:中高中低(例:一天世界 / yik ti sy ga)&br&&/li&&li&首字阳入:低高中低(例:滑头滑脑 / hhuak dhou hhuak nhao)&br&&/li&&/ul&
我想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吴语的连读变调和日语的高低调很相似,所以对不懂吴语和日语的人来说,听上去就会有相近的感觉。和英语这样通过强弱来区分重音的语言不同,日语的重音是由高低调来区分的(pitch accent)。调型包括(以四音节词为例):0调:低高高…
象形说明文字创立于文明早期,是&b&原创品&/b&;字母文字说明文字创立于文明和语言的成熟期,是&b&二次创作&/b&,通常是借鉴原创文字创作的,同时亦说明其原有文字文明已经中断、已经失传,或该语言文字族群形成的年代较晚,因为失去了旧有传承所以创新,如此而已。&br&&b&--------------------------------------------&/b&&br&当然这里要注明一点,此处说汉字是象形文字,是用俗谓,严格的说,古埃及文、楔形文字、汉字、玛雅文字都是&b&语素文字&/b&。他们都有表形、表意以及一定的表音的部分。所以像汉字这种文字,哪怕是在甲骨文时期,就已经是语素文字了,语素文字又可以称作&b&意音文字&/b&。单用象形文字或者表意文字来说汉字、古埃及文、楔形文字等是不严谨的。&br&---------------------------------------------&br&我们的汉字&b&是真正的原创文字,&/b&和我们一样的文字本来还有古埃及文、楔形文字、玛雅文字等,但除我们之外,其他的都中断了传承。从某一个角度来说,汉字就是我们的文明,在古埃及被灭、玛雅人支离破碎的情况下,俺们汉人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有根的民族了。语素文字,我们的汉字和西亚北非的古文字就是各种字母拼音文字的直接来源,是他们借鉴的对象,以前国内曾有个奇葩教授论证说汉语是英语的爷爷什么的,他的理论我是不相信的,但是借用他的话说,汉字是拉丁文字他二大爷基本没啥错的。因为印欧字母文字借鉴的对象大体上是古埃及文,属于汉字大哥级别,呵呵。&br&&br&拼音/字母文字&b&都是二次创作的文字&/b&,基本都是&b&借鉴语素文字创造&/b&出来的。在东亚,韩国和日本的拼音文字毫无疑问是借鉴中文创造的,比韩文和日文还要早的是西夏文字,西夏文字虽然看起来像是很多撇和捺的山寨版汉字,但其中已经有拼音的成分了;在西亚欧洲和北非,他们的字母文字源头大体是迦南字母和西奈字母,而这两种字母文字基本上被判定为从古埃及圣书文字借鉴创造而来。当然这些原始字母文字的形成时间,那也是灰常灰常的早了。原始的字母符号,看上去就是一个个象形符号,有兴趣的自己到维基去看吧。&br&&a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E%9F%E5%A7%8B%E8%BF%A6%E5%8D%97%E5%AD%97%E6%AF%8D&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zh.wikipedia.org/wiki/%&/span&&span class=&invisible&&E5%8E%9F%E5%A7%8B%E8%BF%A6%E5%8D%97%E5%AD%97%E6%AF%8D&/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因为一个是在原创基础上的不断修正抽象和演化,一个是借鉴原创文字的二次创作,所以二者各有优势。&br&拼音文字,表音、容易拼写、易读易记。&br&中文,象形会意,表音能力弱于拼音文字,实际使用中可以和语音分离,比如当初孙中山到日本在不懂日语的情况下可以和白浪滔天直接用汉字笔谈;比如我们几千年来口音不断在变化,可是看书籍似乎一点影响都没有,换句话说,今人古人直接开口说话或许都听不懂,不过两个受过教育的今人古人笔谈,则基本无障碍——这个就是中文易于传承的特性;而且,因为我们传承久远,所以呢我们拥有太多成语、短语宝库,这样我们的中文就可以变得更加的简洁。&br&&br&&br&在电脑时代,我觉得汉字的春天又来了。。。。
象形说明文字创立于文明早期,是原创品;字母文字说明文字创立于文明和语言的成熟期,是二次创作,通常是借鉴原创文字创作的,同时亦说明其原有文字文明已经中断、已经失传,或该语言文字族群形成的年代较晚,因为失去了旧有传承所以创新,如此而已。------…
维吾尔生肖:鼠、牛、虎、兔、鱼、蛇、马、羊、猴、鸡、狗、猪。&br&&img src=&/f56fd8fcf92ca_b.jpg& data-rawwidth=&645& data-rawheight=&6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5& data-original=&/f56fd8fcf92ca_r.jpg&&&br&乌孜别克生肖:鼠、牛、虎、兔、鱼、蛇、马、羊、猴、鸡、狗、猪&br&&img src=&/bc36f0d2bd7bb9_b.jpg& data-rawwidth=&559& data-rawheight=&5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9& data-original=&/bc36f0d2bd7bb9_r.jpg&&&br&&br&哈萨克生肖:鼠、牛、虎、兔、蜗牛、蛇、马、羊、猴、鸡、狗、猪。&br&&img src=&/1cc13c3acc_b.jpg& data-rawwidth=&559& data-rawheight=&5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9& data-original=&/1cc13c3acc_r.jpg&&&br&柯尔克孜生肖:鼠、牛、虎、兔、鱼、蛇、马、羊、狐、鸡、狗、猪。&br&&img src=&/2a892e85cafcecaea83bf_b.jpg& data-rawwidth=&559& data-rawheight=&5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9& data-original=&/2a892e85cafcecaea83bf_r.jpg&&土耳其生肖:鼠、牛、虎、兔、鳄鱼、蛇、马、羊、猴、鸡、狗、猪。&br&&img src=&/cfb3c22eeb5fbd_b.jpg& data-rawwidth=&559& data-rawheight=&5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9& data-original=&/cfb3c22eeb5fbd_r.jpg&&&br&阿塞拜疆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br&&img src=&/6ba772b5ae6d6eed8c5ec7_b.jpg& data-rawwidth=&559& data-rawheight=&5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9& data-original=&/6ba772b5ae6d6eed8c5ec7_r.jpg&&&br&&br&塔塔尔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br&&img src=&/e67a86ef18d681e410a1e_b.jpg& data-rawwidth=&559& data-rawheight=&5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9& data-original=&/e67a86ef18d681e410a1e_r.jpg&&&br&&br&土库曼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br&&img src=&/e2fe1e05ad_b.jpg& data-rawwidth=&559& data-rawheight=&5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9& data-original=&/e2fe1e05ad_r.jpg&&&br&&br&撒拉尔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br&&img src=&/d5eaad121d_b.jpg& data-rawwidth=&559& data-rawheight=&5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9& data-original=&/d5eaad121d_r.jpg&&&br&龙年:8~11世纪使用 ulw(现在哈萨克保留,但意思已经变成蜗牛了),11世纪维吾尔使用 nek 鳄鱼(现在土耳其保留),13-18世纪都是用龙的,不过词语不同,13-14世纪使用 luu 15世纪使用 luw,18世纪 heyder(现代维吾尔语 ejderha),现代改用鱼了。(不同时期用词来自新浪微博 @ATTA塔塔尔族联合会)生肖早于伊斯兰的传入,猪就只是不能吃罢了,没有把猪看得那么不可接受。与汉族生肖不同的是,羊是绵羊,猪是野猪。乌孜别克和维吾尔文化极为相近,生肖是一样的但是明显可以看出生肖用词接近钦察人(哈萨克、柯尔克孜等)哈萨克用蜗牛而不是鱼,柯尔克孜用鱼但是用狐狸代替了猴。土耳其则保留了十一世纪的鳄鱼。&br&&br&*塔塔尔取鞑靼斯坦鞑靼语,撒拉尔暂无文字,用土耳其字母表示的口语。
维吾尔生肖:鼠、牛、虎、兔、鱼、蛇、马、羊、猴、鸡、狗、猪。乌孜别克生肖:鼠、牛、虎、兔、鱼、蛇、马、羊、猴、鸡、狗、猪哈萨克生肖:鼠、牛、虎、兔、蜗牛、蛇、马、羊、猴、鸡、狗、猪。柯尔克孜生肖:鼠、牛、虎、兔、鱼、蛇、马、羊、狐、鸡、狗…
楼主的想法不孤单。若干重要学者都认为是音译,在很长时间内,“师子”两字是不能被拆开用的,“子”不被视为后缀。&br&&br&据推测可能是吐火罗A语的S?ecake或吐火罗B语的?i??k。汉语的上声字在上古很有可能带一个喉塞音尾,对应了原文的k。
楼主的想法不孤单。若干重要学者都认为是音译,在很长时间内,“师子”两字是不能被拆开用的,“子”不被视为后缀。据推测可能是吐火罗A语的S?ecake或吐火罗B语的?i??k。汉语的上声字在上古很有可能带一个喉塞音尾,对应了原文的k。
“你的CLS追到第几季了?”&br&“什么CLS?”&br&“Countryside Love Story.”
“你的CLS追到第几季了?”“什么CLS?”“Countryside Love Story.”
那我就讲讲古代突厥文碑铭的解读吧,反正也没人说过。以下资料大部分取自耿世民老先生著作,我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br&
古代突厥文是我国北方建立的突厥汗国(552-745年)和回鹘/回纥汗国(745-840年)使用的文字。因为古代突厥文的外形与古代日耳曼民族使用的如尼(Rune)文相似,所以有些学者称之为古代突厥如尼文,也因为这种文字刻成的碑铭主要是在蒙古鄂尔浑(Orkhon)河流域发现,所以也称之为鄂尔浑突厥文(Orkhon Turkic Script)&br&文字就是下图所示,你们感受一下(毗伽可汗碑片段)&br&&img src=&/688c0b8f10d8f77270ba57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7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688c0b8f10d8f77270ba57_r.jpg&&&br&
我国汉文记载,6世纪左右突厥人已有文字。如《周书·突厥传》中说:“其书字类胡”《北齐·斛律羌传》中一段记载也表明当时突厥人似已使用文字:“代人刘世清·······通四夷语,为当时第一。后主命世清翻《涅槃经》以遗突厥可汗”(此事发生在公元574—576年突厥佗钵可汗在位时)&br&
不过后来这种文字逐渐失传,消失在历史记载之中。这到底是什么样的文字,其结构如何,直到19世纪末期人们都无从知晓。&br&
实际上在欧洲,荷兰人魏津在他1692年所著的《北部和东部鞑靼利亚》中最早提到西伯利亚有刻着神秘文字的刻石。在18至19世纪,不少人研究和试图解读这种“谜”一样的文字。同时在此期间关于是什么民族留下这种文字的碑铭的问题,不同学者提出了各种猜想:如古代匈奴人、古代芬兰人、古代突厥人、古代蒙古人等。&br&
1889年俄国考古学会东西伯利亚分会组织的以雅德林采夫(N.M.Yadrintsev)为首的蒙古考察队在鄂尔浑河流域的和硕柴达木(Koshotsaidam)湖畔发现了轰动全世界学术界的《阙特勤碑》和《毗伽可汗碑》&br&&img src=&/86c1d20d9f1bf73a3542475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8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86c1d20d9f1bf73a3542475_r.jpg&&阙特勤碑&br&&img src=&/d4bb665a96b2ee8b5f746b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8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d4bb665a96b2ee8b5f746b_r.jpg&&毗伽可汗碑在土耳其安卡拉的复制品&br&
在新发现的考古文物的基础上,俄国拉德罗夫(W.Radlov)和丹麦著名语言学家汤木森(V.Thomsen)二人同时在积极从事碑文文字的解读工作。&br&
日汤木森在丹麦皇家科学院会议上报告了他成功解读古代突厥文的经过。“谜”终于被解开。这些碑文既不属于匈奴人,更不属于古代芬兰人,而是属于曾经建立强大突厥汗国的古代突厥人。语言是古代突厥语。内容是记述突厥可汗或其王子、大臣的生平事迹和武功。&br&
在汤木森解读这种文字之前,人们已从《阙特勤碑》《毗伽可汗碑》的汉文部分中知道碑铭是属于突厥汗国,语言应为突厥语。&br&&img src=&/c71be5addb0fabacfcce7e7c7457314e_b.jpg& data-rawwidth=&184& data-rawheight=&23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84&&&br&Vilhelm-Thomsen&br&&br&&b&汤姆森的解读&/b&&br&
首先汤木森根据这种文字的符号多达38个这一点,认为它不是一般的音素文字(即字母文字),而是音节文字或者至少其中一部分在不同的条件下,同样的语音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其实古代突厥文是音素音节混合文字,既不是纯粹的音素文字也不是纯粹的音节文字)其次,汤氏根据突厥语元音和谐律这一特点,确定了表示8个原因的四个元音符号。&br&
在解读辅音符号的音值方面,经过研究,汤氏发现这种文字的8个辅音,因和其拼写的原因不同(即前元音或后元音)二涌桥8对符号表示。这一发现对解读整个文字系统起了决定性作用。&br&
之后,汤木森根据汉文“阙特勤”的古音k'wát-te(k)-gin正确解读了kül tigin“阙特勤”一名,然后又解读了t??ri&上天&一词。在该二词的基础上,他又解读了碑文中常见的türk“突厥”一词。到此,文字的解读工作已基本完成。&br&
以上&br&&img src=&/afffc1807723afd76a8bc53b3a3f4578_b.jpg& data-rawwidth=&555& data-rawheight=&4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5& data-original=&/afffc1807723afd76a8bc53b3a3f4578_r.jpg&&附:古代突厥文字母表
那我就讲讲古代突厥文碑铭的解读吧,反正也没人说过。以下资料大部分取自耿世民老先生著作,我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古代突厥文是我国北方建立的突厥汗国(552-745年)和回鹘/回纥汗国(745-840年)使用的文字。因为古代突厥文的外形与古代日耳曼民族使用的…
来自子话题:
&p&很好的问题。&/p&&p&这个很好说,此类(组)词在中日文的对比语言学中研究并不少。&/p&&p&其在中文中称作“&b&同素异序词&/b&”或者“&b&同素逆序词&/b&”,在日文被称作“鏡像語(きょうぞうご)”。&/p&&p&题主你百度一下、google一下上面这几个术语就可以找到不少相关论文(当然必须承认一般很难接触这几个术语),本人下午跑了一趟图书馆,在此小小阐述一下结果,补充个人知识,也权当抛砖引玉。&/p&&br&&p&对其研究的鼻祖,大概是日本著名的汉语学家中川正之,其于2000年的时候提出”’鏡像語”这个概念(据《日语语言学》 翟东娜)&/p&&p&其举出的例子是:买卖?売買 迎送?送迎
来去?行来(行き来) 借贷?貸借&/p&&p&其认为的原因有二&/p&&blockquote&&p&(1)排列两个动作时,对前后性、方向性的把握上,中日两国有所不同;&/p&&p&(2)汉语按声调顺序排列,例如[3声+4声](左右);日语主要按照音节数,例如[短音节+长音节](みぎひだり、migi+hidari 右左),和音节种类,例如:[元音音节+辅音音节](あめかぜ、ame+kaze 雨風)。&/p&&/blockquote&&p&
——据《日语语言学》 翟东娜
(懒得去查日文原文了)&/p&&br&&p&(本人注:1. ”雨風“即中文的”风雨“
“雨風に鍛えられる”即在风雨中锻炼。2.日文中也有“左右”这个词,读作さ+ゆう sa+yuu,或古文:そ+う so+u,但这并不矛盾,因为这里与上文的“右左”的读法不一样,这本身其实从另一方面说明了按照音节数来排序的规律) &br&&/p&&br&&p&除了上述原因外,其他很多学者对这个也提出了其他令人信服的观点,同时结合本人自己的认识,总结如下&/p&&p&(1)古汉语多使用单字表意,而在演变成现代的双字表意的过程中,双字的词中两个单字的意义并列,这时就主要由上述中川先生的原因,造成了中日文的不同。如题主所述的”探偵?侦探”、“制限?限制”、“平和?和平”、”施設?设施”、“阶段?段階”(感谢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8e255e270b& data-hash=&8e255e270b& data-tip=&p$b$8e255e270b&&@王尧&/a& 指正)。这五组组内的两字基本同义。(“设”和“施”都应为安置之意)&/p&&p& PS: 古汉语的话,这类词的词序相当自由…“朋友?友朋”的使用之类的,很多时候看音律哪合适用哪个。当然这个我不是很懂,还望教正。&/p&&p&(2)(同上),双字的词中两个单字的意义互为修饰,此时汉语多以补充形式,而日语多以偏正形式。(即汉语把修饰语放后边,日语放前边,但是这个并不十分靠谱……如“台阶”)&/p&&p&(3)(同上),双字的词中两个单字互为动宾,此时按照双方的语法,汉语多作动宾式,日语多作宾动式。(这里也看出了日语语法多借用阿尔泰语系,词汇多借助汉藏语系,字音多借助汉藏+南岛语系的复杂性)&/p&&br&&br&&p&最后感慨一句,语言这种东西吧,确实大多数的“为什么”都是约定俗成的,但这毕竟不是挡箭牌,所谓“怎么顺怎么来”,那为何不问何谓“顺”呢?究其所以然,也可以发现这个所谓“约定”有时很有逻辑性。&/p&&p&很多老师在语言课上各种不求甚解,答主个人认为这样抹杀了语言发展中的“思路”,大大减消了各位学生对该语言学习兴趣。(诶,为什么用了“减消”?好像是“消减”来着? (~ ̄▽ ̄)→))* ̄▽ ̄*)o)&/p&&br&&p&这也是为什么我说这个问题好的原因。&/p&&br&&br&&p&PS:关于题主最后那个问题…个人愚问,古时候中文和日文的行文顺序难道不是从上向下?&/p&&br&&br&&p&另外:&/p&&p&关于“介绍?绍介”比较特殊,其意思似有不同,有兴趣可搜索 鲁迅 介绍 绍介。
很好的问题。这个很好说,此类(组)词在中日文的对比语言学中研究并不少。其在中文中称作“同素异序词”或者“同素逆序词”,在日文被称作“鏡像語(きょうぞうご)”。题主你百度一下、google一下上面这几个术语就可以找到不少相关论文(当然必须承认一般…
谢多次邀。 &a data-hash=&f86e593acb332f0ba04f31b& href=&///people/f86e593acb332f0ba04f31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高思畅& data-tip=&p$b$f86e593acb332f0ba04f31b&&@高思畅&/a&姐姐和我是同行,所以我一般习惯看看同行都怎么说。结果是,妹子说得很好,解释得非常到位。&br&&br&但是基友 &a data-hash=&cd8b56b1d6d31d8d440f& href=&///people/cd8b56b1d6d31d8d440f&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Chris Xia& data-tip=&p$b$cd8b56b1d6d31d8d440f&&@Chris Xia&/a& 和小朋友都邀了我不能评价一句答得吼啊转身就跑对不对!来来,先上个图。&br&&img src=&/29ebeb8e390e3dd734994_b.jpg& data-rawwidth=&268& data-rawheight=&18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8&&&br&&b&【冰山一角】&/b&能够很好地解释题主提出的疑惑,也能形象化姐姐讲的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内隐知识(Tacit knowledge)。&br&再更进一步解释就是:&b&关于一门语言,你知道的是整个冰山,你知道你知道的只有冰山一角。这个事实对于我们的母语适用,对于我们的第二语言也适用。&/b&&br&&br&——————————————这里是待商议的分割线———————————————————&br&&br&&b&我又看了一下同行的回答,有一个地方需要纠正一下:普通话也是你的母语。这样说严格意义上是不准确的。&/b&&br&&a href=&/question//answer/?group_id=& class=&internal&&母语水平决定了外语水平吗?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a&在这个回答里面,我讲到了一个概念叫做&b&关键时期假说&/b&,关键时期假说的意思简单说来就是人学习语言有一个分水岭(分水岭在哪里,分水岭前后都发生了些什么现在学术界莫衷一是,但是分水岭是确确实实存在的),在分水岭之后再开始学习某一门语言,你的语言水平就永远无法达到母语者的水平,也就是精通。&br&&br&那么我反推一下,我们默认的母语者水平是精通,那么像题主这种情况只能听,不能说(或许也不能读写),那么就达不到母语水平。&b&维语是题主的继承语Heritage Language&/b&,但是你的语言功能已经不全了,所以不能称之为题主的母语。&b&题主的母语只有Mandarin Chinese,也就是普通话了&/b&。&br&&br&——————————————这里是夹带私货的分割线——————————————————&br&&br&那大家又会有疑惑,我在前面不是说了人生下来接触到的是什么语言,她/他的母语就是什么语言吗?这句话没错,但是&b&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环境,社会中的人密切相关,所以语言是流动的,不停变化的&/b&。&br&&br&&b&不用的语言就是死了的语言&/b&,世界上每年都有那么多种语言消亡切切实实地告诉我们,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如果不能用作交流的目的 Communicative purpose,如果没有一个一定规模的社群使用这样的语言,这个语言就会离我们而去。现在世界上很多minority language,少数民族语言,都面临着这样危机。&br&&br&&b&同样,对于个人的成长轨迹来说,哪怕是一生下来就接触,学习的语言,如果中途停止了学习,或者是完成了学习但日后不加以使用,同样会在我们的脑中渐行渐远。&/b&&br&&br&&b&和少数语言一样,继承语 Heritage Language 也面临着这样的情况。学术界对这样的情况非常重视,所以专门有学者致力于语言权利。想了解语言权利的,请戳这里&a href=&/hongshujiuguan/& class=&internal&&从“为了读懂世界”到“为了让世界读懂我们”——简单说说语言权利 - 宏树酒馆 - 知乎专栏&/a&&/b&&br&&br&我在回答前一个有关母语的问题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先生,他很关切自己小孩的语言问题。具体情况我不太了解,可能是小孩在国外,平时接触的都是二语环境,而家长的二语水平不是很高,所以先生担忧将来父母和子女间的交流会出问题。我是这样回答的(因为我准备艾特这位先生过来,所以下面就不遮ID了):&br&&img src=&/abffa7cba518d9a12a8ea8e82016bd66_b.jpg& data-rawwidth=&546& data-rawheight=&2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6& data-original=&/abffa7cba518d9a12a8ea8e82016bd66_r.jpg&&&br&————————————————&b&谈谈我的学术理想&/b&——————————————————-&br&&br&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问题我一直都在关注。人的语言跟人的身份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不能说自己的母语(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不会在海外发展,因为我觉得我的母语对我自己来说很重要),人对自己身份,归属感,就会感到很迷茫。&br&&br&这里插播一个比较好玩的小故事,是我们的导师给我们讲的。他说他有个博士生,是阿拉伯国家的人,小学时代在英国伦敦度过了五年(关键时期内),会说一口流利的伦敦腔英语。后来因为父母工作调动回国,直到大学时代才又回到这里。这个博士生在跟导师聊天的时候讲到,感觉自己在说阿拉伯语和自己在说英语的时候是两个不同的人。说英语的时候会比较幽默,开放,放松;但说阿拉伯语的时候就会比较庄重,严肃,紧张。因为童年时期是割裂的,既在英语国家呆过也在阿拉伯语国家呆过,导致他现在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属于哪里的,沙特阿拉伯还是英国?有的时候会很迷茫。&br&&br&&b&这个故事就是为了告诉大家,在无形之中,我们的语言会对我们的内心世界,我们的人格,造成多么大的影响。&/b&&br&&br&&b&社会中的人是需要定位的&/b&,如果定位不好,整个人都会不好了。个人不好了,整个社会,国家,也就不好了。以己推人,我觉得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就应该有权利选择用自己的语言接受教育,与此同时,也要有权利用自己的语言进入社会,占有一席之地。这一切实现的大前提就是,经济基础。社会能够提供说这些语言的职位,学校能够提供用这些语言教书的机会,少数民族的语言权利才能够真正的实现。&br&&br&提出上述的想法并不是让大家回到封闭愚昧,自说自话的时代(社会现状文明发展也不会允许这样情况的出现),&b&我的主张是,双语。一手母语,一手普通话,两手都要强,两手都要硬。这是我希望的状况&/b&。&br&&br&&b&最后我想说一句:Bilingualism matters 双语很重要。&/b&&br&&img src=&/3e242dd46e56e9eb7cb70c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1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3e242dd46e56e9eb7cb70c_r.jpg&&
谢多次邀。 姐姐和我是同行,所以我一般习惯看看同行都怎么说。结果是,妹子说得很好,解释得非常到位。但是基友
和小朋友都邀了我不能评价一句答得吼啊转身就跑对不对!来来,先上个图。【冰山一角】能够很好地解释题主提出的疑惑,也能…
【成亲】古人造词做句真有意思,两个人成为亲人。
【成亲】古人造词做句真有意思,两个人成为亲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语翻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