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学习方法资料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重点知识点梳理复习资料_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幼儿教育网,正确认识幼儿教育以及科学对待幼儿教育,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重点知识点梳理复习资料
★写卷子应注意:1、用手指着认真读题至少两遍;2、遇到不会的题不要停留太长时间,可在题目的前面做记号。(如:&?&) 3、画图、连线时必须用尺子;4、检查时,要注意是否有漏写、少写的情况;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1、① (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 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③ 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例如:小明在小华哪面,小华在小明哪面。 2、 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3、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4.、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 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 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 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 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 作图题(题型): (1)看图找方向。 练习册第5页第2题 (2)根据要求来画图。书第10页第2题 (3)路线图 书第5页做一做。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注意:① 71&8,把71看成72,用口诀估算。 ② 378&5,把378看成400更接近准确数。 ③ 应用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5 = 6) 4、笔算除法: (1)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除法验算:&用乘法 ① 没有余数:商&除数=被除数;( 别忘了写验算两个字。) ② 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 验算时别忘了加余数。 (3)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 0不能做除数,如:0&( )=0括号里只有( 0 )不能填。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第三单元 统 计
1、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 ① 做题时把数字标在条边上再做。 ② 注意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的单位的不同,用折线表示起始格。 2、平均数:① 求平均数的方法: 移多补少法 平均数 = 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 = 平均数 & 总份数
总份数 = 总数量& 平均数 ②(平均数)能比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平均数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例如:坐公共汽车时,身高在110厘米以下的儿童可以免票,这里的110厘米就是根据某一年龄儿童的平均身高得到的, 题目: 1、一组同学,5人浇水、4人挖土、三人运树苗,一共植了36棵,平均每人植几棵?列式:36&(5+4+3) 2、一组同学收集矿泉水瓶,,小明收集了14个,小亮收集了12个,小兰收集了11个,小红收集了15个,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列式(14+12+11+15)&4 注意:平均数量不是指每个学生实际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数量,而是指&假设&四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同样多,每人收集到多少个。 注意:书44页第2题,问的是一周的平均最高气温,很多孩子只注意到了最高。 第四单元 年 月 日
(一)年、月、日 1、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和(时、分、秒)。 2、 每年有(12)个月,其中( 7 )个大月,每个大月有( 31 )天,分别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有 ( 4 )个小月,每个小月有30天分别是( 四、六、九、十一 )月。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3、连续的大月有( 7 )月和 ( 8 )月,天数是共( 62 )天。 4、① 平年:2月(28)天,全年(365)天;上半年有(181)天。 ② 闰年:2月(29)天,全年(366)天,上半年有(182)天。 ③ 每年下半年都是(184)天。 5 、一年分为四个季度: 1、2、3月 && 第一季度 90天(平年) 91天(闰年) 4、5、6月 && 第二季度 91天 7、8、9月 && 第三季度 92天
10、11、12月&& 第四季度 92天 6 、给出一个天数会计算有几个星期零几天。 用天数&7。& 如:52天 52&7=7(个)&&3(天) 如:第三季度有(92)天,有(13 )个星期零( 1)天。平年全年有(365)天,是(52 )个星期零(1)天。 7、 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① 一般的公历年份&4,正好余数是0,就是闰年; 如:&&2,1978年是平年。 ,1988年是闰年。 ② 公历年份是整百的&400,余数是0,就是闰年。 如1900年是平年,2000年是闰年。参见书P49 单数年不用算,都是平年; 8 、通常每4年里有( 1 )个闰年, ( 3 )个平年。 (如果说某个人不是每年都能过到生日,8岁过两次生日,12岁过3次生日,那么他的生日就是2月29日。) 9 、 计算经过的年份:就用2013 - 给的年份。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日,到2013年是64周年。() 10、各类节日: 元旦节1月1日、植树节3月12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 国际儿童节6月1日、建军节8月1日、建党节7月1日、 国庆节10月1日、教师节9月10日等。 11、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 ① 1小时 = 60分 ② 1分 = 60秒
③ 1日=24小时 ④ 1周 = 7天
12、经过的天数的计算: 公式&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 例如:6月12到8月17日是多少天? 月 份 思 考 6 月 12日----30日 30-12+1=19天 7 月 31天 31天 8 月 1日-----17日 17天 ( 合计:19+31+17=57天 ) (二)24时计时法: 1、 1日=24时 & 24时也叫0时。 2、 普通计时法 & 24时计时法 ( +12 减单位 ) 24时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 ( -12 加单位 ) 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加上&上午&、&下午&等前缀。 3、计算经过时间时,一定把不同的计时法变成相同的计时法再计算。 如:火车11:00出发,21时30分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0时30分),注意不要写成(10:30)。 正确的列式格式为:21时30分-11时=10时30分,不能用电子表的形式相减。 再如:火车19时出发,第二天8时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3小时)。像这种跨越两天的,可以先计算第一天行驶了多长时间:24-19=5(时),再加上第二天行驶的8个小时:5+8=13(时) 又如:一场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先换算,155分=2时35分,再计算。 4、会根据给出的信息制作月历和年历。如:某年8月1日是星期二,制作8月份的月历。再如:某年4月30日是星期四,制作5月份月历。 5、时间与时刻的不同:时间是一段,时刻是一个点。
第五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三 )位数,也可能是( 四 )位数。 2、验算: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 3、口算:15&200= ? ( 方法: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0,注意添几个0。) 4 、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5、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6、凡是问 够不够,能不能 等的题,都要三大步: 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 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1.求一倍数的一步计算应用题(18页6题) 2.有余数除法25页例4属于份总关系(得数的变化,表外,除数是一位数)
1.总部总关系(&+&)(34页7题) 2.总份总关系(平均数的题目)共8个 3.总份总关系(典型例题:连乘11个、连除10个)八单元 4.总差比关系(104页11题) 5.总份总关系(归一问题120页16题) 6.和倍问题(P27思考题7*)
二单元24页7题 应用题
面积和面积单位 (一)面积和面积单位: 1.理解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的意义。 面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1平方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 1平方分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1平方厘米: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2.在生活中找出接近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例子。例如1平方厘米(指甲盖)、1平方分米(电脑A盘或电线插座)、1平方米(教室侧面的小展板)。 3.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不同。长度单位测量线段的长短,面积单位测量面的大小。 (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1.熟练掌握的4个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2.正确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并能正确运用上面的4个计算公式求周长和面积。 归类:什么样的问题是求周长?(缝花边、围栅栏、围栏杆、池塘或花坛周围小路长度、围操场跑步的长度等等)什么样的问题是求面积?或与面积有关?(课本等封面大小、刷墙、花坛周围小路面积、给餐桌配玻璃、给课桌配桌布、洒水车洒到的地面、某物品占地面积、买玻璃、买镜子、买布、买地毯、铺地、裁手帕的等等) 3.长方形或正方形纸的剪或拼。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长方形或正方形拼成新的图形后的面积与周长。从一个图形中(通常是长方形)剪掉一个图形(最大的正方形等)求剪掉部分的面积或周长、求剩下部分的面积或周长。要求先画图,再标上所用数据,最后列式计算。 4.刷墙的(有的中间有黑板、窗户等):用大面积-小面积。书86页第6题 (三)面积单位进率和土地面积单位: 1.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有公顷和平方千米。 1公顷: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公顷。 1平方千米: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2.正确理解并熟记相邻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熟练运用进率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掌握换算的方法。 3、 背熟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 长 = 周长&2-宽 长 = 面积&宽 宽 = 周长&2-长 宽 = 面积 &长 (周长-长&2)&2= 宽 (周长-宽&2)&2=长
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4 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边长 正方形的边长 = 周长&4 正方形的边长 = 面积&边长 4、 背 熟 :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反过来也要会说。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厘米。) (2)边长 (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 (1米 )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也就是(10000平方米)。 (5)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5、①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② 测量土地时常常用到较大的面积单位有:(公顷)、(平方千米)。 ★& 公顷 && 测量菜地面积、果园面积
和 & 平方千米 && 测量城市土地面积 ③ 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 )。 ④ 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 )。 6 、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 单位转化方法:大单位化小单位乘进率;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 关键点:①先判断用乘还是除,②再看进率是多少 周长和面积之间的关系: 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短。 正方形边长扩大3倍,正方形周长扩大3倍,面积扩大9倍。
7、 注 意: (1) 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2) 大单位换算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小单位换算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3)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8、常见物体的面积: 一张邮票的面积约有4平方厘米
一张会员卡的面积约40平方厘米(8&5) 数学书的面积约300平方厘米或3平方分米(21&15=315平方厘米) 成人手掌的面积约1平方分米 一块手帕的面积约4平方分米(2&2) 课桌的面积约24平方分米(6&4) 黑板的面积约4平方米(4&1) 教室的面积约50平方米(8&6) 一户家庭居住面积约60&&180平方米。 体育场的面积约7400平方米(不到1公顷) 甸柳一小的占地面积约1公顷 学校的面积约6000平方米&&400公顷。 果园的面积约3公顷 趵突泉公园的面积约11公顷 泉城广场的面积约17公顷 天安门广场的面积约40公顷 故宫的面积约72公顷 济南市的面积约8000平方千米 山东省的面积是156700平方千米。 北京市的面积约16000平方千米 我国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一般公园、果园、广场、博物馆的面积用公顷作单位, 国家、省、市、区的面积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填单位的方法:填单位时先想填哪一种单位,再选择合适的单位填。 目前学过的有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人民币单位 9.题型(补充相关的题目) *已知长、宽求面积或反向; *长正方形面积周长之间有关系的题; 周长同或面积同 题目:练习册55页第2题。 *拼图形(合并(两三个))和拆图形(求剩余图形的); 题目: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求拼成图形的面积。 从一张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求正方形面积周长,或求剩下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组合图形;书81页11题; *大面积含小面积的(包含除) 第7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1、 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0.1), 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0.01)。 2、小数读写法: ① 读法 & 汉字形式; ② 写法& 阿拉伯数字。 3、比大小的两种情况:跑步是数越少越好,跳远、跳高是数越大越好。 4、小数加减法计算: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尤其注意:12-3.9 ; 9+8.3 等题的计算。) 5、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如:5.1 >5 ;1.3 > 1等) 第8单元 解决问题
做应用题时: 1、从问题入手,自己问自己&要想求出这个问题,必须先知道哪些条件; 2、从图中找条件; 3、并不是所有的条件都有用; 4、题目中没有给的条件不能直接用; 5、画出关键词; 6、列综合算式时:先算那一步,必须加上小括号&( )&。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1、 关于重复的问题,可以用集合圈来帮助解决,或者画图解决。 2、 等量代换:把题目中的等量关系用简单的公式表示出来,帮助理解,或者画成简单的示意图。
上一篇: 下一篇:
看过《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重点知识点梳理复习资料》的同学还看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关于三年级数学的资料_百度知道
关于三年级数学的资料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主要是根据学习程度来选择。可以选择一些品牌的。老师推荐的一般都还可以
有趣味的数学问题都可以 数学家的故事 有趣的数学问题 你自己不懂的 九宫格填数字游戏 关于3年级数学资料没有吗? 可以找一些数学小故事如: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三年级数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年级数学手抄报资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