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家庭美德的含义 含义

遵守家庭美德的意义是什么?_百度知道
遵守家庭美德的意义是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使得家庭成员之间和谐相处,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家庭美德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简述外部影响的几个方面
简述外部影响的几个方面
09-04-18 &匿名提问 发布
1、简述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评价内容: 环境影响识别、环评专题设置、工程分析、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参考资料: 14.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1. 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概念及意义 特点: (1)预测性 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前者是指预测和评价拟建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后者是指通过环境调查和监测,对一定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定。 (2)客观性 进行必要的环境监测,然后作出科学的预测和评价。 (3)综合性 涉及到多种学科;需要由持有评价证书的单位互相协作,共同完成评价任务。 根据开发建设活动的不同,可以分为 ?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 区域开发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 ? 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概念:见第2题 意义: ⑴贯彻“预防为主”,实现经济、环境效益统一的重要手段 实践证明,单纯的末端治理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环境质量下降局面的。 ⑵为某一地区的发展方向和规模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环境影响评价, 可弄清该地区的环境现状,及开发建设活动对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⑶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 将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纳入建设项目管理的轨道。从而有效地防止新污染源的产生 2.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适用范围与分类管理 3.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15. 环境影响识别 ? 基本概念和一般特征 ? 环境影响识别的方法 16. 环评专题设置 17. 工程分析 ? 基本概念和主要作用 概念:工程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对工程的一般特征、污染特征、以及可能导致生态破坏的因素做全面分析。从宏观上掌握开发行动或建设项目与区域乃至国家环境保护全局的关系,从微观上为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和污染控制措施提供基础数据。 作用: 1. 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之一 2. 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基础资料 3. 为生产工艺和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议 ? 分析方法:类比调查法、物料衡算法、资料复用法的概念 1、类比法:是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常用方法。 采用此法时,为提高类比数据的准确性,应充分注意分析对象与类比对象的相似性和可比性。如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和环境特征的相似性等。 2、物料衡算法: 3、此法是利用已有的同类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资料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进行工程分析的方法。 18.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o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划分的判据及其确定 划分依据: 污染物排放量 地形复杂程度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计算: o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不同等级的范围确定 评价等级: Pi≥2.5×109 2.5×109&Pi≥2.5×108 Pi& 2.5×108 复杂地形 一 二 三 平 原 二 三 三 复杂地形:山区、丘陵、沿海、大中城市的城区 评价级别的调整: (1)根据项目的性质、总投资额和产值,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环境敏感区分布、当地大气污染程度,可适当调整,幅度上下不应超过一级(2)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危害而又没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污染物,其评价工作等价不应低于二级。 评价范围: 级 别 一 二 三 范 围 16~20km 10~14km 4~6km o 决定于评价等级 o 平原取上限,复杂地形取下限 o 少数等标排放量较大的一、二级项目,评价范围应适当扩大。 o 主要污染源为中心,主导风向为主轴,按正方形或矩形划定范围 o 无明显主导风向,可取东西向或者南北向为主轴 o 某些项目需要扩大时,各方位的界外区域的边长大致为评价区域边长的0.5倍 o 若界外区域包含环境敏感区,应将评价区扩大到界外区域;若包含荒山、沙漠等非敏感区,可适当缩小。 o 核设施的大气环评以核设施为中心,半径为80Km的圆形地区。 o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环境敏感区的概念 o 1、需特殊保护地区:指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确定、县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需特殊保护的地区,如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历史文化保护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 o 2、生态敏感与脆弱区:指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及重点监督区、天然湿地、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境、天然林、热带雨林、红树林、珊瑚礁、产卵场、渔场等重要生态系统或自然资源。 o 3、社会关注区:指文教区、疗养地、医院等区域以及具有历史、科学、民族、文化意义的保护地。 o 4、环境质量已达不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的地区。 o 了解评价区环境空气监测制度 (1)监测因子:筛选因子 (2)监测布点:以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匀性。 一级(10个),二级(不少于6个),三级(1-3,含例行监测点) (3)监测制度:一级2期(冬、夏):二级(一期不利气象季节,必要时二期)三级:必要时作一期 (4)统计分析:浓度范围、一次最高值、日均范围、超标率、日变化及季变化等。 (5)同步污染气象调查:主要有风玫瑰、季(期)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 o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主要内容 (1)代表性气象条件下的最大落地浓度及距源距离; (2)不利气象条件下(逆温、静风、小风、熏烟)的评价区浓度分布; (3)对保护目标或敏感点的影响; (4)对评价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及影响; (5)对国家实施总量控制因子、提出总量控制建议指标; (6)进行无组织排放浓度影响预测,计算卫生防护距离。 19. 水环境影响评价 o 评价等级划分的判据 1.项目污水排放量 2.污染物分类 3.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 4.受纳水域的规模 5.受纳水域的水质类别需求 o 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的确定原则 (1)包括受建设项目影响较显著的范围 (2)按照污染物排放后的达标范围,并考虑评价等级(等级高、范围大) (3)下游附近有敏感区(水源地、自然保护区),应延长到敏感区上游边界。 o 水环境影响预测的内容 1.建设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期原则上一般划分为:建设期、运行期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 2.所有建设项目均应预测生产运行期对地面水环境的影响。个别项目需要预测服务期满后。 3.地面水环境预测考虑水体自净能力的不同时段。分为:自净能力最小、一般和最大。 o 完全混合河流水质模型的适用范围及计算 1.河流充分混合段; 2.持久性污染物 3.河流为恒定流动 4.废水连续排放 o C-污染物浓度,mg/L; o C0-上游来水污染物浓度,mg/L; o Q0-上游来水流量,m3/s; o Cw-污水排放浓度,mg/L ; o q-污水排放量,m3/s ; 20. 环境噪声影响评价 o 环境噪声的概念 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产生、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o 环境噪声评价等级的判据及主要内容 噪声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包括: (l)按投资额划分建设项目规模(大、中、小型建设项目); (2)噪声源种类及数量; (3)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的变化程度; (4)建设项目噪声有影响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环境噪声标准和人口分布。 一级评价: 对于大、中型建设项目,属于规划区内的建设工程,或受噪声影响的范围内有适用于GB3096-93规定的0类标准及以上的需要特别安静的地区,以及对噪声有限制的保护区等噪声敏感目标;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有显著增高(噪声级增高量达5~10dBA或以上)或受影响人口显著增多的情况,应按一级评价进行工作。 二级评价: 对于新建、扩建及改建的大、中型建设项目,若其所在功能区属于适用于GB 3096—93规定的1类、2类标准的地区,或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有较明显增高(噪声级增高量达3~5dBA)或受噪声影响人口增加较多的情况,应按二级评价进行工作。 三级评价: 对处在适用GB 3096~93规定的3类标准及以上的地区(指允许的噪声标准值为65dBA及以上的区域)的中型建设项目以及处在GB 3096-93规定的1、2类标准地区的小型建设项目,或者大、中型建设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增加很小(噪声级增高量在3dBA以内)且受影响人口变化不大的情况,应按三级评价进行工作。 o 环境噪声衰减及计算 (1)声压级定义: 某声压p与基准声压po之比的常用对数乘以20称为该声音的声压级,以分贝计,计算式为: Lp=20lg(P/P0) (2)声级(分贝)的相加 分贝相加一定要按能量(声功率或声压平方)相加,求合成的声压级L1+2计算式为: L1+2=10lg (10L1/10+10L2/10) 几个声压级相加的通用式为: L总=10lg∑100.1Li 式中:L总为几个压级相加后的总声压级,dB; Li为某一个声压级,dB。 若上式的几个声压级均相同,即可简化为: L总=LP+10 lgN 式中: LP为单个声压级,dB; N为相同声压级的个数。 (3)声级(分贝)的相减 两个声压级相减的计算式: L1-2=10 lg(100.1L1-100.1L2) 式中:L为两个相减后的声压级,dB; L1、L2为两个声压级(L1≥L2),dB。 噪声随距离的衰减 1、点声源随传播距离增加引起其衰减值 点声源的声音向外发散在自由场中遵循着球面发散规律: ΔL1=10 lg1/4πr2 式中:ΔL1—距离增加产生衰减值,dB; r——点声源至受声点的距离,m。 在距离点声源r1~r2处的衰减值: ΔL1=20 lg r1/r2 当r2=2r1时,△L1=-6(dB),即点声源声传播距离增加1 倍,衰减值是6dB。 2、线声源随传播距离增加引起其衰减值 线声源的声音向外发散遵循着圆柱体发散规律: ΔL1=10 lg1/2πrl 式中:ΔL1—距离增加产生衰减值,dB; r—线声源至受声点的距离,m; l—线声源的长度,m。 当r/l<1/3时,可视为无限长线声源。此时,在距离线声源r1~r2处的衰减值为: ΔL1=10 lg r1/r2 当r2=2r1时,由上式可计算出ΔL1=-3(dB),即线声源声传播距离增加一倍,衰减值是3dB。 当r/l>1时,可视为点声源。 3、噪声从室内向室外传播的声级差计算 当声源位于室内,设靠近开口处(或窗户)室内和室外的声级分别为L1和L2 若声源所在室内声场近似扩散声场,则声级差为: NR=L1-L2=TL+6 式中:TL为隔墙(或窗户)的传输损失。 其中L1可以是测量值或计算值,若为计算值时,按下式计算: 式中: LW1—为某个室内声源在靠近围护结构处产生 的倍频带声功率级; r1—某个室内声源在靠近围护结构处的距离; R—房间常数; Q—方向性因子; L1—靠近围护结构处的倍频带声压级。 21.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o 土壤环境质量的分类与分级 分类: 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 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 分级: 一级标准 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 二级标准 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 三级标准 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 o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1)土壤环境资料、植物生长及污染物含量、土壤标准和土地利用状况; (2)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和累积规律 (3)土壤侵蚀和沉积预测 (4)土壤污染预防和治理措施 2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o 生态环境影响的概念 通过定量揭示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影响及其对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作用分析确定一个地区的生态负荷或环境容量。 o 生态环境影响替代方案概念 替代方案指开发项目的规模、选址(线)的可以替代方案。也包括项目环保措施的多方案比较。 23.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o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 (1) 识别开发区的区域开发活动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影响以及可能制约开发区发展的环境因素。 (2) 分析确定开发区主要相关环境介质的环境容量,研究提出合理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 (3) 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开发区环境保护方案,包括污染集中治理设施的规模、工艺和布局的合理性,优化污染物排放口及排放方式。 (4) 对拟议的开发区各规划方案(包括开发区选址、功能区划、产业结构与布局、发展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设施等)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比较和综合论证,提出完善开发区规划的建议和对策。 o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识别的内容 (1) 按照开发区的性质、规模、建设内容、发展规划、阶段目标和环境保护规划,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等,调查主要敏感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资源、环境质量现状,分析现有环境问题和发展趋势,识别开发区规划可能导致的主要环境影响,初步判定主要环境问题、影响程度以及主要环境制约因素,确定主要评价因子。 (2) 主要从宏观角度进行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两方面的环境影响识别。 (3) 一般或小规模开发区主要考虑对区外环境的影响,重污染或大规模(大于10平方公里)的开发区还应识别区外经济活动对区内的环境影响。 (4) 突出与土地开发、能源和水资源利用相关的主要环境影响的识别分析,说明各类环境影响因子、环境影响属性(如可逆影响、不可逆影响),判断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和影响时间等。 (5) 影响识别方法一般有矩阵法、网络法、GIS支持下的叠加图法等。 o 了解(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识别的专题设置 a.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b.规划方案分析与污染源分析 c.环境空气影响分析与评价 d.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e.固体废物管理与处置 f.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 g.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h.开发区总体规划的综合论证与环境保护措施 i.公众参与 j.环境监测和管理计划 24.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o 规划环评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一地三域”和“十种专项规划” 的环境影响评价。 “一地三域”规划指: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 “十种专项规划”指: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 o 规划环评的基本概念 在规划编制阶段,对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过程。 o 介入规划环评的四种方式 1.目标型:在规划的制定之初介入,通过评价以明确规划的环境目标及环境保护原则与要求。 2.融合型:评价成为规划的编制过程的一个环节,可充分的评价与分析规划的各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以规范规划的环境目标和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3.反映型:在规划的草案形成之后、正式报批之前介入,此类尤其适用于由第三方承担的评价。 4.部分切入型:在规划制定过程的一个或多个时间段,以及规划的一个或多个方面介入开展专题性环境影响评价。 o 规划环评的基本内容 1、规划分析 2、环境现状与分析 3、环境影响识别与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 4、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5、针对各个规划方案(包括替代方案),拟定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确定环境可行的推荐规划方案。 6、开展公众参与 7、拟定监测、跟踪评价计划 8、编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告书、篇章或说明)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论权力制衡与行政监督行政监督指以政府为对象的监督,是多元政治主体对政府权力的监控与制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了以下放权力为导向的行政体制改革,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普遍的权力失范现象。加强行政监督是规范权力运用、遏制腐败蔓延、实现民主政治的必由之路。本文勾勒了行政监督理论研究的分析框架,并对行政监督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详尽探讨。文章强调权力配置与权力制衡必须协调一致,行政权限的下放必须与监督机制的建立同步进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逐步与传统僵化的行政集权体制告别,形成了以下放权力为基本导向的行政体制改革,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社会和企业放权,以此调动地方与社会的积极性。但与此同时,下放的权力被滥用的情况也相当严重,腐败现象呈急剧蔓延的趋势,正如江泽民指出的到了“惊人的程度”。面对日益严重的权力失范现象,我们不可能以新的集权来解决权力下放之后出现的消极问题,况且集权体制本身也可能发生严重的权力失范。解决权力失范问题的根本出路还在于监督,在于建立均衡的权力体制,保持管理权与监督权的相互平衡。因此,以权力下放为主要标志的行政体制改革,必然提出一个相关的重大问题,即如何对下放的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一)监督是一种普遍的权力现象,存在权力的地方,就会有权力的监督。行政监督作为一种特殊的监督,其特殊性在它的政治性,在于其权力是政治权力。而政治是国家的治理活动,因此,行政监督是与国家治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行政监督在本质上是政治权力对政治权力的制约,作为一种普遍的政治现象,与政治权力的公共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反映了政治权力普遍存在的非公共运用倾向。以国家存在为前提的政治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尽管在不同的政治社会,政治权力的公共性所代表的利益范围有所不同,但首先都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人类是以过社会性生活为基本特征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这一特征作了精辟的阐释,“这是因为人即使不像亚里士多德说的那样,天生是政治动物,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人类生活的社会性,是由人类的生产劳动决定的。人类劳动的分工合作大大提高了人类的整体能力,没有人类的分工合作,就不会有人类的文明,就不会有人类的进步。人类的文明又把人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恩格斯曾分析道:“劳动的发展必然促使社会成员更紧密地互相结合起来,因为它使互相帮助和共同协作的场合增多了,并且使每个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这种共同协作的好处。”而人类的共同劳动、公共的生活则必然需要公共权力进行组织协调,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维护公共秩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活、劳动之间的关系不断密切,客观上要求强化公共管理,使人类的劳动与生活在更加有序和更加有效的状态下发展。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当然,在特殊时期,公共权力的设置超越了社会的客观要求,可能需要限制,但总的发展趋势是公共领域在不断扩张,公共关系在日益密切,与此相伴随的是公共权力的干预也越来越大。因此,人类生活在政治权力的普遍支配之下,正如罗伯特·达尔所言:“无论一个人是否喜欢,实际上都不能完全置身于某种政治体系之外”,“政治是人类生存的一个无可避免的事实。每个人都在某一时期以某种方式卷入某种政治体系”,“人类究竟是被炸成粉碎,还是将设计出能使自身得以生存的政治安排,现在正取决于政治和政治家们”。今天,不管是政府导向的市场社会还是秩序导向的市场社会,政府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像美国这样典型的自由市场经济社会,总统人选的更替,政府的政策的变动也都对整个国家乃至全世界都产生重大影响。然而,根据人类的政治经验,公共权力具有普遍的被非公共运用倾向,孟德斯鸠对此有经典的论述,“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公共权力内在的变异倾向与公共权力的特性有关。公共权力是组织集体劳动、协调公共生活的基本手段和工具。“权力是特定主体将他的意志强加于他物,使之产生一种压力继而服从的能力”。公共权力的行使往往导致利益的分配,对此,戴维·伊斯顿精辟地指出:权力具有对稀缺资源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功能。因此,在公共生活中,对利益的追逐往往转化为对公共权力的追逐,公共权力成为人们追逐利益的重要手段。这种以利益为目的的权力追逐,必然伴随着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也就是政治腐败。于是,出现了被称为公共悖论的普遍现象,以公共目标设置的公共权力却成了一些公职人员谋取私利的基本手段。这种背离公共利益的腐败现象必然受到公共社会的抵制,因此,人类始终面临这样的选择,“赋予治理国家的人以巨大的权力是必要的,但是也是危险的”。人类社会对腐败现象的遏制是永恒的课题,解决这一难题的基本途径正如孟德斯鸠所言:“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是人类政治社会恒久的努力,现行各种行政监督制度就是长期历史实践的沉淀所凝聚的制度力量。行政监督并不是民主社会的“专利”,在专制国家往往也有相当严密的至上而下的垂直监督系统。不过,民主社会却必然要有行政监督,而且主要体现为横向的分权与制约,并成为民主政治的基本实现机制。民主政治事实上确立了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决定公共事务的权力,不过,具体从事公共事务管理的总是国家机关和居社会少数的国家公职人员。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作为人民主权意志的外在表现方式和对象化产物,构成人民主权意志实现的社会性手段和工具。但是,人民主权和意志一旦外化出来,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一旦产生,便有可能脱离人民的控制,存在着“同个人相对立而存在的异己性和独立性”。于是,就必然产生一个十分严峻因而历来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即公民如何保持对所委托的少数人和由他们组成的国家机构的控制和监督,防止权力的异化。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一系列与权力机关相分离、相制约的监督机关和监督机制不断出现并逐步趋于完善,这无疑是民主主体确保自身民主权利和“公意”贯彻的一种努力。因此,建立完善的民主监督机制,确立严格的民主监督程序,通过各种形式的分权和制衡,使民主主体自始至终地能够控制自己转让的权力,保证大多数人公意的实现即最大限度地达到社会所提供的现实民主权利,也就构成了政治民主的最基本规定之一。行政监督不仅是民主政治的要求,也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诉求。政治社会始终处于国家权力无限扩张与法治诉求不断强化的互动之中。国家权力的无限扩张,表现为国家越来越多地干预完全可以由社会或公民自己去履行和完成的事情,或把国家权力深入到纯粹个人生活的私人领域。国家权力无限扩张的直接后果是属于私人的权利和自由不断缩小,财产权和经济自由不断受到侵犯。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和公民要求加强法治的诉求也必然越来越强烈,以维护自己的民主权益和自由人权不受专制政权的践踏。法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与社会的权力均衡和国家内部权力制约机制的设置,因此,法治与国家政治体制具有密切的关系。从法治的政治原理来看,法治国家的政治体制应该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政治统治模式应该是民主政制。民主政制确立了社会和公民对国家进行行政监督的权力和机制。第二,国家权力结构应该具有分立和相互制衡的关系。分权制衡与法治在一定程度是相互重叠、互为因果的,国家权力的分立和制衡是国家实现权力自我约束的有效制度安排。(二)行政监督作为权力之间的监控与制约关系,以不同形式体现在当代政治体制之中,随着民主政制的不断完善,行政监督作为实现民主政治的基本机制与民主政体结合在一起,在各种民主政治制度中得到表现。民主政治为保障社会不同阶层的利益提供了平和调节的机制,在这方面行政监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利益的冲突和斗争必然会转换为政治权力的斗争。如果没有哪一方政治力量具有绝对的优势,政治权力就会出现分立和制衡的格局。政治权力分立形成的权力制衡,是不同的阶级或利益集团分享权力,从而保障各自利益的政治安排。在现实政治生活中,许多行政监督制度的构建不是来自政治理论,而是政治斗争和政治妥协的结果。行政监督制度的形成,又为不同阶层利益的合理分享提供了制度保障。行政监督首先反映在政治思想的监督。政府政策体现了政府所坚持的基本政治思想,不同政治思想的分野,反映了不同政府各自利益的主张。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政治自由主义与政治保守主义两种政治思潮的共存,彼此批判和攻击,交替成为主导政府政策的政治思想。这种不同政治思想并存的格局客观上起到互相调节,互相补充的作用。在现代西方发达国家,偏激的、极端化的政治思想之所以难以成为主流政治思想,基本原因之一就出于此。政治自由主义比较具有革新精神,强调改革、发展;而政治保守主义则强调政治的连续性,重视传统的价值,一般具有更大的政治惯性,代表稳定的力量。没有保守主义的制衡,革新容易走过头;没有自由主义革新精神,保守力量将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可见,政治自由主义与政治保守主义的并存,客观上起到彼此监督的作用,从而在政治思想上防止政府走向极端。现代民主国家的政治体制也充分体现了行政监督的原理。代议制与选举制作为民主政治的基本实现形式,其基本的制度功能就是对政治权力的制衡与监督。代议制政体使国家权力置于社会代表有效的控制与监督之下,它提供了监督涂刂浦醒爰?ǖ幕?疲?⒊械A苏?巫杂傻氖鼗ふ摺6?【僦剖拐??僭辈恢劣诔晌?豢梢埔椎牧α浚???僭币坏┍忱肓嗽级ǖ纳缁峁嬖颍?【僦扑?纬傻募?辶α炕崞仁顾?绿ɑ蛳蛟级ǖ墓嬖蚓头丁?现代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的三权分立体制对于遏制专制,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三权分立体制的实质是权力的监督,这种体制把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个部分,并按照一定的均衡原则进行权力配置,使各个权力之间互相分立、彼此制约,防止任一权力的专制和滥用。分权体制在西方各国尽管不尽相同,但强调权力之间的监督这一基本思想是共同的,三权分立体制使立法、行政和司法任一权力都难以完全主宰国家机器,从而达到防止专制的目的。西方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的政党制度,客观上也发挥了行政监督作用。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是一种竞争制度,这种竞争对于平民来说并不意味着充分的公平,但对政党本身来说是一种有力的外在制约。要执政,必须要比其它政党取得更多的选票,要更取信于民,尽管目前西方国家各政党在公民中的信誉度普遍不高,但各党派都希望自己比其它政党获取更多选票的内在要求,促使他们努力防范错误,争取民众的支持。因此,两党或多党的并存,政党之间的竞争,客观上起到监督制约作用。由于当代政治一定上意义上都是政党政治,执政党主导着国家机器的运作,政党之间的行政监督,对于避免执政党对国家政策的误导具有重要意义。西方的政党制度尽管并不适合于中国,但在西方政治生活中确实发挥了重要的监督制衡作用。总而言之,在现代民主政治生活中,行政监督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行政监督的普遍性客观上反映了公共性的凸现,反映了非专制政治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民主政治得到了普遍地支持。(三)行政监督是政治体制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同时,行政监督制度本身又是一个有机系统。行政监督体制应该是发展的体制,要与政治体制改革保持动态的协合。行政监督职能的规制要与政治体制的整体功能保持协调,离开了政治体制这一宏观的制度环境,就无法评价行政监督制度的合理性。行政监督的合理性,要在行政监督与政治体制的交互作用中去把握。在西方国家,三权分立政治体制是国家体制中最基本的行政监督机制,这一机制是动态的,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不断地有所调整,以适应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资本主义早期,资本主义经济需要一个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反对政府对经济过多的干预,限制政府专制和防止公共权力滥用是当时的主要问题,因而,对政府的监督力度比较大,政府的权力受到较大的限制,具体表现为立法机关的至上地位,政府对议会必须言听计从。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西方国家客观上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迅速而有效地干预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能够代表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积极作用的政府。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权力得到了迅速地扩大,对政府的限制和监督被削弱,尤其是立法机关对政府的制约一度被弱化。然而,腐败是与权力相伴随的政治现象,政府权力的扩大客观上为腐败现象的蔓延提供了沃土,导致腐败现象的加剧。所以,近几年来加强立法机关对政府的监督又不断受到重视。总之,行政监督体系是一个动态的体制,只有与宏观政治体制保持动态的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行政监督制度才能发挥更有效的作用。由于政治体制是不断改革发展的,行政监督制度如果不适应政治体制的改革,就会影响政治体制正常运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认识到传统行政体制的最大弊端是权力高度集中,因此采取了以权力下放为基本导向的行政体制改革,以调动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提高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行政管理的效率。但是,我们忽视了管理权与监督权均衡的重要性,在下放权力的同时相应的监督权没有得到合理的配置。实践表明,权力下放必须以权力监督为保障,放权后形成的权力扩张如果没有受到有效的监督,公共权力就会走向公共的反面,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必然严重蔓延。当前,我国腐败现象严重蔓延,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权力下放带来的积极意义,而且已严重危害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全面发展。因此,权力下放必须与权力监督相协调,失去监督的公共权力必定会最终背离公共利益。行政监督的完善不仅体现在制度上,也决定于政治主体的监督意识与监督能力。一个不善于放权的领导不会是有效的领导,而对下放的权力不善于监督的领导同样不会是优秀的领导。同时,一个优秀的领导、一个对人民负责的政治组织应该正确对待来自外部的监督。对于任何人来说,监督往往是令人不快的事,但对于有志于成大业的人来说,监督的存在却可以防止他(她)少犯错误,客观上是非常有益的。一个有雄心大志的人,一个想有所作为的人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来自各方面的监督,而不应该拒绝监督。行政监督作为一种压力,对个人或组织都具有推动作用,实践表明,有监督才不敢松懈,有监督才不断进取。(四)行政监督的本质在于权力的较量,行政监督的有效性在根本上取决于力量的支持,因此,能不能有效地遏制行政权力的滥用,不仅取决于监督机制的完善、监督技能的娴熟,更关键的是监督主体的力量。而行政监督主体的监督力量建立在十分复杂的体制基础和社会文化基础之上。因此,行政监督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的关系,而与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与社会文化底蕴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行政监督的健全和完善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要与社会政治的综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行政监督机制的完善对于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政治民主化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民主政治作为国家的制度形式,确立了公民对国家权力的支配。民主政治制度通过对政治权力的合理配置,防止国家权力的专制和滥用,维护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主人地位。可以说,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建立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使公民有足够的力量监督和制衡国家权力,促使国家机关切实根据公民的意志和愿望进行管理,从而保障社会的政治民主,维护公民的政治自由。因此,行政监督制度的建设对于民主政治的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民主制度能否建立,取决于公民的政治力量,在公民的政治力量还很孱弱的情况下,不可能建立健全的民主政治制度,也不可能形成有效的行政监督体制。行政监督的发展历程是专制和民主斗争的历史。民主的每一进步,都会推动行政监督的发展。在缺乏民主监督的地方,必然是专制政治横行的地方,也是腐败现象严重蔓延的地方。因此,行政监督的有效性在根本上取决于两种力量的实力对比,根植于公民的民主权利,健全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实现有效行政监督的制度保证,民主政治是行政监督的力量之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成功!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实习报告主要包括三部分:1、实习机构介绍 2、实习方式内容 3、实习心得体会在里面加了点东西:实习目标、实习时间、实习督导、实习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报告要实事求是的写,详略要得当.可分以下几部分:(一)实习的目的,包括思想方面和技术方面的具体要求.(二)实习的大体过程,分几个阶段,不同阶段实习的地点,时间,具体要求以及指导老师等.(三)实习的收获,这是重点,应与第一部分相对应.也就是说,实习的目的达到了没有?具体都有哪些收获,应该比较详细地写出来.(四)存在问题,也要作为重点来写.不但要找准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分析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以改进今后的实习工作.(五)其它,上面没有谈到而又必须要谈的事情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论权力制衡与行政监督行政监督指以政府为对象的监督,是多元政治主体对政府权力的监控与制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了以下放权力为导向的行政体制改革,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普遍的权力失范现象。加强行政监督是规范权力运用、遏制腐败蔓延、实现民主政治的必由之路。本文勾勒了行政监督理论研究的分析框架,并对行政监督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详尽探讨。文章强调权力配置与权力制衡必须协调一致,行政权限的下放必须与监督机制的建立同步进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逐步与传统僵化的行政集权体制告别,形成了以下放权力为基本导向的行政体制改革,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社会和企业放权,以此调动地方与社会的积极性。但与此同时,下放的权力被滥用的情况也相当严重,腐败现象呈急剧蔓延的趋势,正如江泽民指出的到了“惊人的程度”。面对日益严重的权力失范现象,我们不可能以新的集权来解决权力下放之后出现的消极问题,况且集权体制本身也可能发生严重的权力失范。解决权力失范问题的根本出路还在于监督,在于建立均衡的权力体制,保持管理权与监督权的相互平衡。因此,以权力下放为主要标志的行政体制改革,必然提出一个相关的重大问题,即如何对下放的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一)监督是一种普遍的权力现象,存在权力的地方,就会有权力的监督。行政监督作为一种特殊的监督,其特殊性在它的政治性,在于其权力是政治权力。而政治是国家的治理活动,因此,行政监督是与国家治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行政监督在本质上是政治权力对政治权力的制约,作为一种普遍的政治现象,与政治权力的公共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反映了政治权力普遍存在的非公共运用倾向。以国家存在为前提的政治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尽管在不同的政治社会,政治权力的公共性所代表的利益范围有所不同,但首先都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人类是以过社会性生活为基本特征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这一特征作了精辟的阐释,“这是因为人即使不像亚里士多德说的那样,天生是政治动物,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人类生活的社会性,是由人类的生产劳动决定的。人类劳动的分工合作大大提高了人类的整体能力,没有人类的分工合作,就不会有人类的文明,就不会有人类的进步。人类的文明又把人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恩格斯曾分析道:“劳动的发展必然促使社会成员更紧密地互相结合起来,因为它使互相帮助和共同协作的场合增多了,并且使每个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这种共同协作的好处。”而人类的共同劳动、公共的生活则必然需要公共权力进行组织协调,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维护公共秩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活、劳动之间的关系不断密切,客观上要求强化公共管理,使人类的劳动与生活在更加有序和更加有效的状态下发展。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当然,在特殊时期,公共权力的设置超越了社会的客观要求,可能需要限制,但总的发展趋势是公共领域在不断扩张,公共关系在日益密切,与此相伴随的是公共权力的干预也越来越大。因此,人类生活在政治权力的普遍支配之下,正如罗伯特·达尔所言:“无论一个人是否喜欢,实际上都不能完全置身于某种政治体系之外”,“政治是人类生存的一个无可避免的事实。每个人都在某一时期以某种方式卷入某种政治体系”,“人类究竟是被炸成粉碎,还是将设计出能使自身得以生存的政治安排,现在正取决于政治和政治家们”。今天,不管是政府导向的市场社会还是秩序导向的市场社会,政府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像美国这样典型的自由市场经济社会,总统人选的更替,政府的政策的变动也都对整个国家乃至全世界都产生重大影响。然而,根据人类的政治经验,公共权力具有普遍的被非公共运用倾向,孟德斯鸠对此有经典的论述,“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公共权力内在的变异倾向与公共权力的特性有关。公共权力是组织集体劳动、协调公共生活的基本手段和工具。“权力是特定主体将他的意志强加于他物,使之产生一种压力继而服从的能力”。公共权力的行使往往导致利益的分配,对此,戴维·伊斯顿精辟地指出:权力具有对稀缺资源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功能。因此,在公共生活中,对利益的追逐往往转化为对公共权力的追逐,公共权力成为人们追逐利益的重要手段。这种以利益为目的的权力追逐,必然伴随着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也就是政治腐败。于是,出现了被称为公共悖论的普遍现象,以公共目标设置的公共权力却成了一些公职人员谋取私利的基本手段。这种背离公共利益的腐败现象必然受到公共社会的抵制,因此,人类始终面临这样的选择,“赋予治理国家的人以巨大的权力是必要的,但是也是危险的”。人类社会对腐败现象的遏制是永恒的课题,解决这一难题的基本途径正如孟德斯鸠所言:“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是人类政治社会恒久的努力,现行各种行政监督制度就是长期历史实践的沉淀所凝聚的制度力量。行政监督并不是民主社会的“专利”,在专制国家往往也有相当严密的至上而下的垂直监督系统。不过,民主社会却必然要有行政监督,而且主要体现为横向的分权与制约,并成为民主政治的基本实现机制。民主政治事实上确立了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决定公共事务的权力,不过,具体从事公共事务管理的总是国家机关和居社会少数的国家公职人员。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作为人民主权意志的外在表现方式和对象化产物,构成人民主权意志实现的社会性手段和工具。但是,人民主权和意志一旦外化出来,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一旦产生,便有可能脱离人民的控制,存在着“同个人相对立而存在的异己性和独立性”。于是,就必然产生一个十分严峻因而历来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即公民如何保持对所委托的少数人和由他们组成的国家机构的控制和监督,防止权力的异化。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一系列与权力机关相分离、相制约的监督机关和监督机制不断出现并逐步趋于完善,这无疑是民主主体确保自身民主权利和“公意”贯彻的一种努力。因此,建立完善的民主监督机制,确立严格的民主监督程序,通过各种形式的分权和制衡,使民主主体自始至终地能够控制自己转让的权力,保证大多数人公意的实现即最大限度地达到社会所提供的现实民主权利,也就构成了政治民主的最基本规定之一。行政监督不仅是民主政治的要求,也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诉求。政治社会始终处于国家权力无限扩张与法治诉求不断强化的互动之中。国家权力的无限扩张,表现为国家越来越多地干预完全可以由社会或公民自己去履行和完成的事情,或把国家权力深入到纯粹个人生活的私人领域。国家权力无限扩张的直接后果是属于私人的权利和自由不断缩小,财产权和经济自由不断受到侵犯。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和公民要求加强法治的诉求也必然越来越强烈,以维护自己的民主权益和自由人权不受专制政权的践踏。法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与社会的权力均衡和国家内部权力制约机制的设置,因此,法治与国家政治体制具有密切的关系。从法治的政治原理来看,法治国家的政治体制应该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政治统治模式应该是民主政制。民主政制确立了社会和公民对国家进行行政监督的权力和机制。第二,国家权力结构应该具有分立和相互制衡的关系。分权制衡与法治在一定程度是相互重叠、互为因果的,国家权力的分立和制衡是国家实现权力自我约束的有效制度安排。(二)行政监督作为权力之间的监控与制约关系,以不同形式体现在当代政治体制之中,随着民主政制的不断完善,行政监督作为实现民主政治的基本机制与民主政体结合在一起,在各种民主政治制度中得到表现。民主政治为保障社会不同阶层的利益提供了平和调节的机制,在这方面行政监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利益的冲突和斗争必然会转换为政治权力的斗争。如果没有哪一方政治力量具有绝对的优势,政治权力就会出现分立和制衡的格局。政治权力分立形成的权力制衡,是不同的阶级或利益集团分享权力,从而保障各自利益的政治安排。在现实政治生活中,许多行政监督制度的构建不是来自政治理论,而是政治斗争和政治妥协的结果。行政监督制度的形成,又为不同阶层利益的合理分享提供了制度保障。行政监督首先反映在政治思想的监督。政府政策体现了政府所坚持的基本政治思想,不同政治思想的分野,反映了不同政府各自利益的主张。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政治自由主义与政治保守主义两种政治思潮的共存,彼此批判和攻击,交替成为主导政府政策的政治思想。这种不同政治思想并存的格局客观上起到互相调节,互相补充的作用。在现代西方发达国家,偏激的、极端化的政治思想之所以难以成为主流政治思想,基本原因之一就出于此。政治自由主义比较具有革新精神,强调改革、发展;而政治保守主义则强调政治的连续性,重视传统的价值,一般具有更大的政治惯性,代表稳定的力量。没有保守主义的制衡,革新容易走过头;没有自由主义革新精神,保守力量将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可见,政治自由主义与政治保守主义的并存,客观上起到彼此监督的作用,从而在政治思想上防止政府走向极端。现代民主国家的政治体制也充分体现了行政监督的原理。代议制与选举制作为民主政治的基本实现形式,其基本的制度功能就是对政治权力的制衡与监督。代议制政体使国家权力置于社会代表有效的控制与监督之下,它提供了监督涂刂浦醒爰?ǖ幕?疲?⒊械A苏?巫杂傻氖鼗ふ摺6?【僦剖拐??僭辈恢劣诔晌?豢梢埔椎牧α浚???僭币坏┍忱肓嗽级ǖ纳缁峁嬖颍?【僦扑?纬傻募?辶α炕崞仁顾?绿ɑ蛳蛟级ǖ墓嬖蚓头丁?现代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的三权分立体制对于遏制专制,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三权分立体制的实质是权力的监督,这种体制把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个部分,并按照一定的均衡原则进行权力配置,使各个权力之间互相分立、彼此制约,防止任一权力的专制和滥用。分权体制在西方各国尽管不尽相同,但强调权力之间的监督这一基本思想是共同的,三权分立体制使立法、行政和司法任一权力都难以完全主宰国家机器,从而达到防止专制的目的。西方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的政党制度,客观上也发挥了行政监督作用。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是一种竞争制度,这种竞争对于平民来说并不意味着充分的公平,但对政党本身来说是一种有力的外在制约。要执政,必须要比其它政党取得更多的选票,要更取信于民,尽管目前西方国家各政党在公民中的信誉度普遍不高,但各党派都希望自己比其它政党获取更多选票的内在要求,促使他们努力防范错误,争取民众的支持。因此,两党或多党的并存,政党之间的竞争,客观上起到监督制约作用。由于当代政治一定上意义上都是政党政治,执政党主导着国家机器的运作,政党之间的行政监督,对于避免执政党对国家政策的误导具有重要意义。西方的政党制度尽管并不适合于中国,但在西方政治生活中确实发挥了重要的监督制衡作用。总而言之,在现代民主政治生活中,行政监督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行政监督的普遍性客观上反映了公共性的凸现,反映了非专制政治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民主政治得到了普遍地支持。(三)行政监督是政治体制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同时,行政监督制度本身又是一个有机系统。行政监督体制应该是发展的体制,要与政治体制改革保持动态的协合。行政监督职能的规制要与政治体制的整体功能保持协调,离开了政治体制这一宏观的制度环境,就无法评价行政监督制度的合理性。行政监督的合理性,要在行政监督与政治体制的交互作用中去把握。在西方国家,三权分立政治体制是国家体制中最基本的行政监督机制,这一机制是动态的,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不断地有所调整,以适应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资本主义早期,资本主义经济需要一个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反对政府对经济过多的干预,限制政府专制和防止公共权力滥用是当时的主要问题,因而,对政府的监督力度比较大,政府的权力受到较大的限制,具体表现为立法机关的至上地位,政府对议会必须言听计从。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西方国家客观上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迅速而有效地干预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能够代表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积极作用的政府。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权力得到了迅速地扩大,对政府的限制和监督被削弱,尤其是立法机关对政府的制约一度被弱化。然而,腐败是与权力相伴随的政治现象,政府权力的扩大客观上为腐败现象的蔓延提供了沃土,导致腐败现象的加剧。所以,近几年来加强立法机关对政府的监督又不断受到重视。总之,行政监督体系是一个动态的体制,只有与宏观政治体制保持动态的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行政监督制度才能发挥更有效的作用。由于政治体制是不断改革发展的,行政监督制度如果不适应政治体制的改革,就会影响政治体制正常运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认识到传统行政体制的最大弊端是权力高度集中,因此采取了以权力下放为基本导向的行政体制改革,以调动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提高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行政管理的效率。但是,我们忽视了管理权与监督权均衡的重要性,在下放权力的同时相应的监督权没有得到合理的配置。实践表明,权力下放必须以权力监督为保障,放权后形成的权力扩张如果没有受到有效的监督,公共权力就会走向公共的反面,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必然严重蔓延。当前,我国腐败现象严重蔓延,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权力下放带来的积极意义,而且已严重危害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全面发展。因此,权力下放必须与权力监督相协调,失去监督的公共权力必定会最终背离公共利益。行政监督的完善不仅体现在制度上,也决定于政治主体的监督意识与监督能力。一个不善于放权的领导不会是有效的领导,而对下放的权力不善于监督的领导同样不会是优秀的领导。同时,一个优秀的领导、一个对人民负责的政治组织应该正确对待来自外部的监督。对于任何人来说,监督往往是令人不快的事,但对于有志于成大业的人来说,监督的存在却可以防止他(她)少犯错误,客观上是非常有益的。一个有雄心大志的人,一个想有所作为的人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来自各方面的监督,而不应该拒绝监督。行政监督作为一种压力,对个人或组织都具有推动作用,实践表明,有监督才不敢松懈,有监督才不断进取。(四)行政监督的本质在于权力的较量,行政监督的有效性在根本上取决于力量的支持,因此,能不能有效地遏制行政权力的滥用,不仅取决于监督机制的完善、监督技能的娴熟,更关键的是监督主体的力量。而行政监督主体的监督力量建立在十分复杂的体制基础和社会文化基础之上。因此,行政监督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的关系,而与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与社会文化底蕴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行政监督的健全和完善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要与社会政治的综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行政监督机制的完善对于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政治民主化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民主政治作为国家的制度形式,确立了公民对国家权力的支配。民主政治制度通过对政治权力的合理配置,防止国家权力的专制和滥用,维护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主人地位。可以说,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建立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使公民有足够的力量监督和制衡国家权力,促使国家机关切实根据公民的意志和愿望进行管理,从而保障社会的政治民主,维护公民的政治自由。因此,行政监督制度的建设对于民主政治的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民主制度能否建立,取决于公民的政治力量,在公民的政治力量还很孱弱的情况下,不可能建立健全的民主政治制度,也不可能形成有效的行政监督体制。行政监督的发展历程是专制和民主斗争的历史。民主的每一进步,都会推动行政监督的发展。在缺乏民主监督的地方,必然是专制政治横行的地方,也是腐败现象严重蔓延的地方。因此,行政监督的有效性在根本上取决于两种力量的实力对比,根植于公民的民主权利,健全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实现有效行政监督的制度保证,民主政治是行政监督的力量之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成功!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论权力制衡与行政监督行政监督指以政府为对象的监督,是多元政治主体对政府权力的监控与制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了以下放权力为导向的行政体制改革,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普遍的权力失范现象。加强行政监督是规范权力运用、遏制腐败蔓延、实现民主政治的必由之路。本文勾勒了行政监督理论研究的分析框架,并对行政监督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详尽探讨。文章强调权力配置与权力制衡必须协调一致,行政权限的下放必须与监督机制的建立同步进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逐步与传统僵化的行政集权体制告别,形成了以下放权力为基本导向的行政体制改革,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社会和企业放权,以此调动地方与社会的积极性。但与此同时,下放的权力被滥用的情况也相当严重,腐败现象呈急剧蔓延的趋势,正如江泽民指出的到了“惊人的程度”。面对日益严重的权力失范现象,我们不可能以新的集权来解决权力下放之后出现的消极问题,况且集权体制本身也可能发生严重的权力失范。解决权力失范问题的根本出路还在于监督,在于建立均衡的权力体制,保持管理权与监督权的相互平衡。因此,以权力下放为主要标志的行政体制改革,必然提出一个相关的重大问题,即如何对下放的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一)监督是一种普遍的权力现象,存在权力的地方,就会有权力的监督。行政监督作为一种特殊的监督,其特殊性在它的政治性,在于其权力是政治权力。而政治是国家的治理活动,因此,行政监督是与国家治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行政监督在本质上是政治权力对政治权力的制约,作为一种普遍的政治现象,与政治权力的公共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反映了政治权力普遍存在的非公共运用倾向。以国家存在为前提的政治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尽管在不同的政治社会,政治权力的公共性所代表的利益范围有所不同,但首先都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人类是以过社会性生活为基本特征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这一特征作了精辟的阐释,“这是因为人即使不像亚里士多德说的那样,天生是政治动物,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人类生活的社会性,是由人类的生产劳动决定的。人类劳动的分工合作大大提高了人类的整体能力,没有人类的分工合作,就不会有人类的文明,就不会有人类的进步。人类的文明又把人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恩格斯曾分析道:“劳动的发展必然促使社会成员更紧密地互相结合起来,因为它使互相帮助和共同协作的场合增多了,并且使每个人都清楚地意识到这种共同协作的好处。”而人类的共同劳动、公共的生活则必然需要公共权力进行组织协调,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维护公共秩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活、劳动之间的关系不断密切,客观上要求强化公共管理,使人类的劳动与生活在更加有序和更加有效的状态下发展。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趋势。当然,在特殊时期,公共权力的设置超越了社会的客观要求,可能需要限制,但总的发展趋势是公共领域在不断扩张,公共关系在日益密切,与此相伴随的是公共权力的干预也越来越大。因此,人类生活在政治权力的普遍支配之下,正如罗伯特·达尔所言:“无论一个人是否喜欢,实际上都不能完全置身于某种政治体系之外”,“政治是人类生存的一个无可避免的事实。每个人都在某一时期以某种方式卷入某种政治体系”,“人类究竟是被炸成粉碎,还是将设计出能使自身得以生存的政治安排,现在正取决于政治和政治家们”。今天,不管是政府导向的市场社会还是秩序导向的市场社会,政府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像美国这样典型的自由市场经济社会,总统人选的更替,政府的政策的变动也都对整个国家乃至全世界都产生重大影响。然而,根据人类的政治经验,公共权力具有普遍的被非公共运用倾向,孟德斯鸠对此有经典的论述,“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公共权力内在的变异倾向与公共权力的特性有关。公共权力是组织集体劳动、协调公共生活的基本手段和工具。“权力是特定主体将他的意志强加于他物,使之产生一种压力继而服从的能力”。公共权力的行使往往导致利益的分配,对此,戴维·伊斯顿精辟地指出:权力具有对稀缺资源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功能。因此,在公共生活中,对利益的追逐往往转化为对公共权力的追逐,公共权力成为人们追逐利益的重要手段。这种以利益为目的的权力追逐,必然伴随着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也就是政治腐败。于是,出现了被称为公共悖论的普遍现象,以公共目标设置的公共权力却成了一些公职人员谋取私利的基本手段。这种背离公共利益的腐败现象必然受到公共社会的抵制,因此,人类始终面临这样的选择,“赋予治理国家的人以巨大的权力是必要的,但是也是危险的”。人类社会对腐败现象的遏制是永恒的课题,解决这一难题的基本途径正如孟德斯鸠所言:“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是人类政治社会恒久的努力,现行各种行政监督制度就是长期历史实践的沉淀所凝聚的制度力量。行政监督并不是民主社会的“专利”,在专制国家往往也有相当严密的至上而下的垂直监督系统。不过,民主社会却必然要有行政监督,而且主要体现为横向的分权与制约,并成为民主政治的基本实现机制。民主政治事实上确立了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决定公共事务的权力,不过,具体从事公共事务管理的总是国家机关和居社会少数的国家公职人员。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作为人民主权意志的外在表现方式和对象化产物,构成人民主权意志实现的社会性手段和工具。但是,人民主权和意志一旦外化出来,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一旦产生,便有可能脱离人民的控制,存在着“同个人相对立而存在的异己性和独立性”。于是,就必然产生一个十分严峻因而历来引起人们关注的问题,即公民如何保持对所委托的少数人和由他们组成的国家机构的控制和监督,防止权力的异化。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一系列与权力机关相分离、相制约的监督机关和监督机制不断出现并逐步趋于完善,这无疑是民主主体确保自身民主权利和“公意”贯彻的一种努力。因此,建立完善的民主监督机制,确立严格的民主监督程序,通过各种形式的分权和制衡,使民主主体自始至终地能够控制自己转让的权力,保证大多数人公意的实现即最大限度地达到社会所提供的现实民主权利,也就构成了政治民主的最基本规定之一。行政监督不仅是民主政治的要求,也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诉求。政治社会始终处于国家权力无限扩张与法治诉求不断强化的互动之中。国家权力的无限扩张,表现为国家越来越多地干预完全可以由社会或公民自己去履行和完成的事情,或把国家权力深入到纯粹个人生活的私人领域。国家权力无限扩张的直接后果是属于私人的权利和自由不断缩小,财产权和经济自由不断受到侵犯。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和公民要求加强法治的诉求也必然越来越强烈,以维护自己的民主权益和自由人权不受专制政权的践踏。法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与社会的权力均衡和国家内部权力制约机制的设置,因此,法治与国家政治体制具有密切的关系。从法治的政治原理来看,法治国家的政治体制应该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政治统治模式应该是民主政制。民主政制确立了社会和公民对国家进行行政监督的权力和机制。第二,国家权力结构应该具有分立和相互制衡的关系。分权制衡与法治在一定程度是相互重叠、互为因果的,国家权力的分立和制衡是国家实现权力自我约束的有效制度安排。(二)行政监督作为权力之间的监控与制约关系,以不同形式体现在当代政治体制之中,随着民主政制的不断完善,行政监督作为实现民主政治的基本机制与民主政体结合在一起,在各种民主政治制度中得到表现。民主政治为保障社会不同阶层的利益提供了平和调节的机制,在这方面行政监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利益的冲突和斗争必然会转换为政治权力的斗争。如果没有哪一方政治力量具有绝对的优势,政治权力就会出现分立和制衡的格局。政治权力分立形成的权力制衡,是不同的阶级或利益集团分享权力,从而保障各自利益的政治安排。在现实政治生活中,许多行政监督制度的构建不是来自政治理论,而是政治斗争和政治妥协的结果。行政监督制度的形成,又为不同阶层利益的合理分享提供了制度保障。行政监督首先反映在政治思想的监督。政府政策体现了政府所坚持的基本政治思想,不同政治思想的分野,反映了不同政府各自利益的主张。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政治自由主义与政治保守主义两种政治思潮的共存,彼此批判和攻击,交替成为主导政府政策的政治思想。这种不同政治思想并存的格局客观上起到互相调节,互相补充的作用。在现代西方发达国家,偏激的、极端化的政治思想之所以难以成为主流政治思想,基本原因之一就出于此。政治自由主义比较具有革新精神,强调改革、发展;而政治保守主义则强调政治的连续性,重视传统的价值,一般具有更大的政治惯性,代表稳定的力量。没有保守主义的制衡,革新容易走过头;没有自由主义革新精神,保守力量将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可见,政治自由主义与政治保守主义的并存,客观上起到彼此监督的作用,从而在政治思想上防止政府走向极端。现代民主国家的政治体制也充分体现了行政监督的原理。代议制与选举制作为民主政治的基本实现形式,其基本的制度功能就是对政治权力的制衡与监督。代议制政体使国家权力置于社会代表有效的控制与监督之下,它提供了监督涂刂浦醒爰?ǖ幕?疲?⒊械A苏?巫杂傻氖鼗ふ摺6?【僦剖拐??僭辈恢劣诔晌?豢梢埔椎牧α浚???僭币坏┍忱肓嗽级ǖ纳缁峁嬖颍?【僦扑?纬傻募?辶α炕崞仁顾?绿ɑ蛳蛟级ǖ墓嬖蚓头丁?现代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的三权分立体制对于遏制专制,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三权分立体制的实质是权力的监督,这种体制把国家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个部分,并按照一定的均衡原则进行权力配置,使各个权力之间互相分立、彼此制约,防止任一权力的专制和滥用。分权体制在西方各国尽管不尽相同,但强调权力之间的监督这一基本思想是共同的,三权分立体制使立法、行政和司法任一权力都难以完全主宰国家机器,从而达到防止专制的目的。西方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的政党制度,客观上也发挥了行政监督作用。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是一种竞争制度,这种竞争对于平民来说并不意味着充分的公平,但对政党本身来说是一种有力的外在制约。要执政,必须要比其它政党取得更多的选票,要更取信于民,尽管目前西方国家各政党在公民中的信誉度普遍不高,但各党派都希望自己比其它政党获取更多选票的内在要求,促使他们努力防范错误,争取民众的支持。因此,两党或多党的并存,政党之间的竞争,客观上起到监督制约作用。由于当代政治一定上意义上都是政党政治,执政党主导着国家机器的运作,政党之间的行政监督,对于避免执政党对国家政策的误导具有重要意义。西方的政党制度尽管并不适合于中国,但在西方政治生活中确实发挥了重要的监督制衡作用。总而言之,在现代民主政治生活中,行政监督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行政监督的普遍性客观上反映了公共性的凸现,反映了非专制政治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民主政治得到了普遍地支持。(三)行政监督是政治体制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同时,行政监督制度本身又是一个有机系统。行政监督体制应该是发展的体制,要与政治体制改革保持动态的协合。行政监督职能的规制要与政治体制的整体功能保持协调,离开了政治体制这一宏观的制度环境,就无法评价行政监督制度的合理性。行政监督的合理性,要在行政监督与政治体制的交互作用中去把握。在西方国家,三权分立政治体制是国家体制中最基本的行政监督机制,这一机制是动态的,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不断地有所调整,以适应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资本主义早期,资本主义经济需要一个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反对政府对经济过多的干预,限制政府专制和防止公共权力滥用是当时的主要问题,因而,对政府的监督力度比较大,政府的权力受到较大的限制,具体表现为立法机关的至上地位,政府对议会必须言听计从。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西方国家客观上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迅速而有效地干预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能够代表国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积极作用的政府。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权力得到了迅速地扩大,对政府的限制和监督被削弱,尤其是立法机关对政府的制约一度被弱化。然而,腐败是与权力相伴随的政治现象,政府权力的扩大客观上为腐败现象的蔓延提供了沃土,导致腐败现象的加剧。所以,近几年来加强立法机关对政府的监督又不断受到重视。总之,行政监督体系是一个动态的体制,只有与宏观政治体制保持动态的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行政监督制度才能发挥更有效的作用。由于政治体制是不断改革发展的,行政监督制度如果不适应政治体制的改革,就会影响政治体制正常运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认识到传统行政体制的最大弊端是权力高度集中,因此采取了以权力下放为基本导向的行政体制改革,以调动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提高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行政管理的效率。但是,我们忽视了管理权与监督权均衡的重要性,在下放权力的同时相应的监督权没有得到合理的配置。实践表明,权力下放必须以权力监督为保障,放权后形成的权力扩张如果没有受到有效的监督,公共权力就会走向公共的反面,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利必然严重蔓延。当前,我国腐败现象严重蔓延,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权力下放带来的积极意义,而且已严重危害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全面发展。因此,权力下放必须与权力监督相协调,失去监督的公共权力必定会最终背离公共利益。行政监督的完善不仅体现在制度上,也决定于政治主体的监督意识与监督能力。一个不善于放权的领导不会是有效的领导,而对下放的权力不善于监督的领导同样不会是优秀的领导。同时,一个优秀的领导、一个对人民负责的政治组织应该正确对待来自外部的监督。对于任何人来说,监督往往是令人不快的事,但对于有志于成大业的人来说,监督的存在却可以防止他(她)少犯错误,客观上是非常有益的。一个有雄心大志的人,一个想有所作为的人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来自各方面的监督,而不应该拒绝监督。行政监督作为一种压力,对个人或组织都具有推动作用,实践表明,有监督才不敢松懈,有监督才不断进取。(四)行政监督的本质在于权力的较量,行政监督的有效性在根本上取决于力量的支持,因此,能不能有效地遏制行政权力的滥用,不仅取决于监督机制的完善、监督技能的娴熟,更关键的是监督主体的力量。而行政监督主体的监督力量建立在十分复杂的体制基础和社会文化基础之上。因此,行政监督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的关系,而与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与社会文化底蕴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行政监督的健全和完善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要与社会政治的综合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行政监督机制的完善对于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政治民主化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民主政治作为国家的制度形式,确立了公民对国家权力的支配。民主政治制度通过对政治权力的合理配置,防止国家权力的专制和滥用,维护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主人地位。可以说,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建立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使公民有足够的力量监督和制衡国家权力,促使国家机关切实根据公民的意志和愿望进行管理,从而保障社会的政治民主,维护公民的政治自由。因此,行政监督制度的建设对于民主政治的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民主制度能否建立,取决于公民的政治力量,在公民的政治力量还很孱弱的情况下,不可能建立健全的民主政治制度,也不可能形成有效的行政监督体制。行政监督的发展历程是专制和民主斗争的历史。民主的每一进步,都会推动行政监督的发展。在缺乏民主监督的地方,必然是专制政治横行的地方,也是腐败现象严重蔓延的地方。因此,行政监督的有效性在根本上取决于两种力量的实力对比,根植于公民的民主权利,健全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实现有效行政监督的制度保证,民主政治是行政监督的力量之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成功!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把社会公德教育作为德育的基础 工程社会公德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积累起来的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简单的、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它的使命是保护人们的公共生活,防止影响和威协人们公共生活的现象发生。遵守社会公德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应尽的义务。学校以育人为根本目的就应当把社会公德教育作为德育的基础工程,常抓不懈。 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要不断探索和寻求教育的最佳途径。 采取正面灌输和自我教育相结合,规范教育与环境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措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正面灌输和自我教育相结合 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首先必须使青少年学生弄清什么是社会公德,其内容、性质、范围如何,然后再弄清为什么要遵守社会公德,怎样执行社会公德。只有这样,才能使青少年知道在遵守社会公德方面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教育上可以采取正面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做法。 首先大力加强对学生尤其是新生的《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礼仪常规》教育,并制订了《一日常规》《宿舍文明公约》《班级卫生标准》《卫生区卫生标准》《食堂就餐文明公约》等一系列制度公约,因为这些“守则”“公约”中就包含看社会公德的各个方面,用这些“守则”“公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其实就是在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其次,通过社会公德系列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社会公德教育,强调遵守社会公德,做文明学生、文明公民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对社会公德的认识。第三,在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把社会公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不仅丰富了政治课的内容,也从理论上向学生指出了遵守社会公德的必要性。 2、规范教育与环境教育相结合 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公德教育光靠正面说教,理论灌输是不够的,在学校里,教师的表率作用有着无形的教育功能,学校优美环境的营造也对学生起着无形的规范作用,这就要在规范教育的同时,结合环境教育。 教师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同时也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在学生的眼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化身,也是眼前现实中的行动榜样。因此,我们大力加强教职工的师德教育,使全体教职工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素质,在上课、办公、社交以及日常生活等场合,言语 ,加强素质修养,提高道德水平。它包括第四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从课程体系结构上看,第二章“21世纪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中所讲的“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素质”是从总体上介绍21世纪大学生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要求,而这一部分内容则是根据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的现状、特点及其存在的共性问题而设计的。第四章“学会心理调节 增进心理健康”是针对当代大学生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心理压力过大,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安排的。这一章先介绍了心理健康的含义,接着对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增进心理健康的原则与途径。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是当代大学生道德文化素质修养的重要内容,在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的今天,思想道德修养课应当向大学生讲清楚什么是正确的审美观,什么是高尚的审美情趣。第八章“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从审美的含义、标准讲起,以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美与丑,正确处理真善美的关系,创造美与享受美的关系,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关系,使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塑造美的人生。第九章“培养高尚的公民道德”是根据我国首次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新增加的内容,这一章从揭示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入手,追溯了公民道德的历史渊源,介绍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革命道德和世界道德文明成果,根据21世纪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主要内容和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提出了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公民道德及其提高大学生公民道德水平的途径和方法。第十章“做诚实守信的大学生”也是新增加的内容。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加入WTO,迫切需要建立诚实守信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秩序,国家助学贷款的启动也迫切需要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这一章首先介绍了诚实和谎言;守信与失信;信任与信任危机等一系列与诚信相关的概念,使大学生对诚信问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接着分析了市场经济与诚信的关系,使大学生认识到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最后针对当前学生的思想实际,分析了诚信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系及其培养诚信的途径。敬业精神是成功者的必备素质,也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第十一章“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从敬业精神的含义以及现代敬业精神的核心实质谈起,阐述了敬业精神的基本要求,说明敬业精神是成功者共有的品质,是现代社会竞争取胜的重要条件,它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这一章还介绍了培养敬业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第四,追求高尚人格,不断完善自身。这一部分是思想道德修养课全部内容的最后落脚点。思想道德修养的目的是不断完善人格,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第十二章“加强自我修养,培养高尚人格”中所指的修养不仅是指“道德修养”,而是涵盖着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品质等方面的综合修养。修身律已,重视自我修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极为重要的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中,自我修养在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精神,增强心理承受力,提高思想道德境界方面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大学生加强自我修养的方法与途径,为当代大学生追求高尚人格、不断攀登人生高境界提供了阶梯,实现了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目的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刍议陈大银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 以下简称决议)强调,“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本文就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内容、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建设这三个方面道德的意义、建议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具体地说,就是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实现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道德有时指个人的道德品质、修养境界。它以善和恶、正义和非正义、公正与偏私、诚实和虚伪等观念来评价人们的各种行为和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人们逐渐形成一定的信念、习惯和传统而发生作用。它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一定社会为了维持社会生活而产生的,为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道德以其非强制手段的方式,与社会、政治、法律和纪律等强制手段互相补充,互相配合,为社会经济基础服务。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是劳动人民最根本的利益和要求,它继承了劳动人民的优良道德传统,并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形成人类历史上最高水平的道德。其基本特征是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决议》提出的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所要反对的,是一切损人利己、损公肥私、金钱至上、以权谋私、欺诈勒索的思想和行为。自觉地批判封建道德的残余,清除资产阶级道德的影响。发扬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和公民进行自我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  社会公德也称公德、公共道德,它是相对于个人私德而言,是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所谓私德,一般指个人私生活中的行为及个人的品德表现、生活习惯和作风等。而社会公德指的是个人的行为同集体、阶级、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涉及到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和公共卫生等,需要用公共生活准则去调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公德的基本内容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决议》明确指出,“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其中,“文明礼貌、助人为乐”是对每个社会成员在与人交往时的要求,“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是与物打交道时的要求,“遵纪守法”是综合性要求。社会公德的这五个方面是对每一个社会成员而言的,是总的要求,是一般性、广泛性要求,包含着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它的产生,是在长期的人类公共生活实践中,被人们公认的,并且通过风俗习惯、社会舆论,甚至法律保证而形成的。我国宪法规定,遵守社会公德是公民的义务,也就是说,每个公民都应遵守、维护和修养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或劳动中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是社会公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公德产生重大影响。《决议》提出,“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其中,“爱岗敬业”是对每个在岗者自身的要求,“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是对在岗者上岗的要求,“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最终的和总的要求。“当前要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为重点”,“引导人们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反对小团体主义、本位主义,反对损公肥私,损人利己。严格防止把经济活动中的商品交换原则引入党的政治生活和国家机关的政务活动。”职业道德建设,是培养造就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手段和重要途径。一个人的良好品德的形成,需要经过人生长期的修养和锻炼,而职业生活占据大多数人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因此可以说,职业生活的实践是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对每个人来说,一生中能否对人民、对社会作出贡献,能否成为具有高尚道德和情操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在职业生活中学习、锻炼和勤奋工作的程度,取决于科学文化、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修养程度。职业道德结合职业活动,把人们的道德行为的锻炼具体化,并经过长期反复的熏陶和修养,使人们把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的要求变成内心信念,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道德品质。由此可见,许多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风尚,主要是在各种职业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各行各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其行业的职业道德的具体内容也有所不同。如医务道德与医务人员的医务生活密切相联,它的职业要求是以救死扶伤为其主要规范;教师道德与教师的教学活动密切相联,它的职业要求突出表现为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商业道德与商品交换生活相联,它的职业要求强调公平买卖、顾客至上、信誉第一等等。但是,各行各业对于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这五点要求是相同的,是条条块块、方方面面都要共同遵守的。在我们的社会里,不论何种岗位,不论能力大小,不论职位高低,都能够而且应当实践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为人民服务既伟大又平凡,既高尚又普遍,并非高不可攀。它可以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表现出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是为人民服务;干一行爱一行,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是为人民服务;同志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也是为人民服务;热心公益、助人为乐、扶贫帮困、助残扶残,更是为人民服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开展竞争,又不能投机钻营;既要敢于言行,又不能唯利是图;既要提倡无私奉献,又不能忽视个性价值;既要理想完美,又不能脱离现实。同时,要把广泛性要求与先进性要求结合起来,党员干部要树立先进性思想道德。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指出:“在我们社会的各行各业,都要大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首先是党和国家机关的干部,要公正廉洁,忠诚积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反对官僚主义、弄虚作假、利用职权谋取私利。还要加强那些直接为广大群众日常生活服务的部门的职业道德建设,反对和纠正带有行业特点的不正之风。在我们的社会里,人人都是服务对象,人人又都为他人服务。我们社会对人的关心,社会的安宁和人们之间关系的和谐,是同各个岗位上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密切相关的。”  家庭美德就是家庭每个成员都应遵守的美好的品质道德。《决议》指出,“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邻里是社会基层的一种自然组织形式。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财富;“勤俭持家”是代代相传的传家宝,是兴家创业前提;“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就能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就能为社会稳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以上五种家庭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有了高尚的家庭美德,就为他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打下了基础。  倡导和培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还应从青少年时代抓起。《决议》指出,“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对于他们长大成人后的思想道德有很大的影响。“要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培育优良品德。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德育工作,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大、中、小学的不同特点,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品德课程、政治理论课程,把传授知识同陶治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把个人成材同国家前途、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形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的风气”。培养青少年的优良品德,是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重要一环,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们务必高度重视。其中,“勤奋好学”既是智育要求,也是德育要求;“爱党爱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和“团结互助、遵纪守法”是德育要求。要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家庭不仅是一个社会单位,而且也是一个教育单位。家庭教育是促使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在家庭里,父母既是家长,也是老师,要做表率,言传身教。家长对子女既要亲情和爱抚,又要进行科学而严格的教育。家庭教育的作用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不能替代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影响特别大。社会教育是青少年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自觉承担起各自的责任,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礼貌行为去影响青少年,真正使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深入、持续地开展下去。  思想道德是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它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决议》已经明确指出了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初步形成了思想道德建设体系的框架,重点部署了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工作。我们每一个人,不仅要培养社会公德,而且要培养职业道德,还要注意培养家庭美德,从而形成以贡献全部力量,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为最大耻辱的时代风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有理想,首先是有共同理想。有共同理想,才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建设才有共同理想的基础。因此,我们不仅要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作为加强每一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而且还要当作全体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作者地址: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政协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简述职业的含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