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中国地图各个大学在地图上的新版中国地图

地图上的中国与历史上的中国疆域——读《中国历史地图集·前言》、《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感言--《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地图上的中国与历史上的中国疆域——读《中国历史地图集·前言》、《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感言
【摘要】:谭其骧先生是我国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是历史地理学科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倾注30余年心血主持编绘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以其内容之完备、考订之精审、绘制之准确赢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在处理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中外关系和疆域边界等问题上,他始终坚持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努力做到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他所确定的关于历史中国、中原王朝、边疆政权、非汉族政权、地方政权、自治地区之间关系的原则,对于中国史、民族史、中外关系史、中国历史政区地理等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K928.6【正文快照】:
先师谭其骧先生在主编和修订《中国历史地图集》的30年间,始终无法回避一些重要的问题———这套地图集所呈现的从原始社会至清朝末年的“中国”,究竟有多大的范围?应当以什么标准为依据?如何在地图编制上表现出来?在当时,这不仅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学术难题,更是面临和承担着巨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谭其骧;[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增香;王平;;[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雷京华;;[J];测绘通报;2011年09期
罗炤;;[J];中国藏学;2011年03期
耿铁华;;[J];东北史地;2004年07期
孙进己;[J];东疆学刊;2001年03期
王志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韩昭庆;;[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于逢春;;[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1期
万川;;[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张碧波;[J];哈尔滨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潘苇杭;[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杜芝明;[D];西南大学;2011年
刘勋;[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林涓;[D];复旦大学;2004年
白欣;[D];西北大学;2006年
赵红梅;[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甄鹏;[D];山东大学;2006年
陈慧;[D];延边大学;2007年
潘晟;[D];北京大学;2008年
路伟东;[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慈平;[D];西北大学;2011年
谷训涛;[D];云南民族大学;2011年
邝日红;[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陈晓华;[D];湘潭大学;2007年
杜芝明;[D];西南大学;2008年
李琛;[D];天津大学;2007年
魏昀;[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王红武;[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张磊;[D];云南大学;2010年
马军;[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智喜君;[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姜维东;;[J];东北史地;2004年05期
邵如林;邸明明;;[J];丝绸之路;2008年02期
刘建丽;;[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6期
戴显群;高学钦;;[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郝祥满;;[J];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03期
葛剑雄;[J];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01期
葛剑雄;[J];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03期
葛剑雄;[J];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04期
葛剑雄;[J];史学理论研究;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华林甫;;[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郭康松;吴琦;;[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李鸿宾;;[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吴丽娱;;[A];中国唐史学会论文集[C];1993年
张士尊;;[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年度)[C];2003年
朱悦梅;;[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陶玉坤;;[A];中国·内蒙古第四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彭向前;;[A];西夏学(第一辑)[C];2006年
杜文玉;王蕾;;[A];唐史论丛(第九辑)[C];2006年
杜文玉;梁丽;;[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复旦大学 葛剑雄;[N];社会科学报;2011年
彭德倩 梁建刚;[N];解放日报;2011年
陈清泉;[N];光明日报;2002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卜宪群;[N];光明日报;2009年
本报首席记者
陈熙涵;[N];文汇报;2011年
丁国强(公务员,现居青岛);[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石剑峰;[N];东方早报;2011年
宁可;[N];光明日报;2009年
中国文物研究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米哥;[N];江淮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任念文;[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李臣玲;[D];兰州大学;2006年
陈金生;[D];兰州大学;2008年
尹全海;[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李瑞哲;[D];四川大学;2007年
王福利;[D];扬州大学;2001年
赵红梅;[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白雪;[D];兰州大学;2012年
熊义民;[D];暨南大学;2003年
李大龙;[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惠冬;[D];暨南大学;2010年
彭丽;[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杨涤非;[D];苏州大学;2011年
金东永;[D];吉林大学;2008年
陈丽;[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尹燕;[D];山东大学;2008年
成永娜;[D];烟台大学;2009年
赵晓燕;[D];烟台大学;2009年
杨柏怡;[D];吉林大学;2008年
赵贞;[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禹贡 -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葛剑雄教授主编《地图上的中国历史》丛书出版今年年初,葛剑雄教授主编的《地图上的中国历史》丛书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这套丛书共有4册,分别由本所的四位教师撰写。这4本书是《疆域与政区》(李晓杰著)、《古都与城市》(张晓虹著)、《交流与交通》(傅林祥著)、《民族大迁徙》(安介生著)。中国古代学者很早便意识到地图的运用对于学习与研究历史的重要性,形成了“左图右史”的优良传统。要想正确而全面地理解历史,需要历史地图,离开了历史地图,即使增加再多的文字,也未必能帮助读者确立准确的地理坐标,形成完整的空间概念。作为一种新的尝试,这套丛书的作者们通过一系列古地图与历史地图为纲,提纲挈领,力求更完整、更准确地讲述中国历史的一个方面。
本页最后修改时间: 00:00:00中国历代疆土图——地图上的中国历史(珍藏版)
商朝(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
商朝(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
汤灭夏以后建立了商朝。商朝势力最大的时候,东到大海,西达陕西西部,东北到辽宁,南到长江流域,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大国。商朝前期,屡次迁都,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从此稳定下来。因此商朝又称为殷朝。后来,殷都成为废墟,人们称之为“殷墟”。
19世纪末,在殷墟发现了刻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这些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农业是商朝生产的主要部门,种植的作物有黍、稷、麦、稻、桑、麻等。商朝的手工业也很发达,青铜器制造是手工业的重要部门。把铜、锡、铅放在一起,用高温冶炼出青铜器溶液,再铸出青铜器。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大方鼎,是现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另一件四羊方尊,造型雄奇,工艺高超,是商朝青铜器中的精品。
& & 商代文明在古代世界有特殊的地位:
1,商朝所拥有的辽阔疆域,在当时世界是独一无二的;
2,商朝的青铜器制造和青铜器艺术具有独特的风格,铸造技术达到当时世界的
先进水平;
3,商朝的文字在当时世界是进步的,而且后来发展成为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和
空间最广的一种文字。
4,商朝天文历法也具有世界水平。
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
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年)
商朝最后一个王纣,统治非常残暴。公元前11世纪中期,生活在泾水、渭水流域的商朝属国首领周武王,继承了父亲周文王的事业,发动了讨伐商纣的战争。周武王带领一些部落,向商都进军,在商都郊外的牧野展开激战。商纣临时武装了大批奴隶进行抵抗,阵前,奴隶倒戈,引导周军攻入商都。商朝灭亡了,周朝建立。周朝在镐京建都,历史上称为西周。
& & 周初实行分封制:
1、周初统治者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
2、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
3、周朝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 等。
4、通过分封,周朝巩固了统治,而且发展了疆域,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过家。
周朝实行“井田制”,这是一种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周朝一切土地属于周王所有,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但臣下只有世代享用权,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还要交纳一定的赋税。奴隶主强迫奴隶集体耕种,耕地阡陌纵横,象井字形状,故称为“井田”。奴隶主利用井田制,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
西周后期,周厉王贪财好利,霸占山林川泽,不准平民上山砍柴打猎,下河捕鱼,还派人监视平民的言论、行动。公元前841年,终于爆发了“国人暴动”,镐京的平民和奴隶举起武器攻进王宫,赶走周厉王。政权暂时由大臣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掌,历史上称为共和。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西周末年,社会一直动荡不安,王室衰微,诸候常常不来朝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被迫迁都洛邑(即洛阳),历史上称为东周。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 &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那时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以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战胜了,谁就召开诸侯国会议,强迫大家公认他的“霸主”地位。先后起来争当霸主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历史上把他们称为“春秋五霸”。在诸侯争霸的过程中,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数目逐渐减少,华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春秋末年,长江下游和钱塘江流域的吴国和越国,也参加了争霸战争。起初,吴国打败了越国,强迫越国臣服。越王勾践天天舔尝苦胆,立志报仇。他注意增加生产,训练士兵,积聚力量。经过长期努力,越国终于重新强盛起来,最后灭掉了吴国。
春秋时期,铁器已经在农业、手工业生产中使用。农业生产中使用铁锄、铁斧等。铁器坚硬、锋利,胜过木石和青铜工具。铁器的使用,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那时,也开始用牛耕地。耕作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起来。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中国的战国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经过春秋长期激烈的争霸战争,到战国开始,主要的诸侯国有齐、楚、燕、韩、赵、魏、秦等七国,历史上称之为“战国七雄”。为了继续争夺土地和人口,七国之间,不断地进行战争。人民遭受的苦难更加严重,他们都厌恶割据混战,渴望统一。
春秋以来,随着井田制的破坏,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逐渐为封建的土地私有制代替。贵族占有大量私田,战场上立功的将士、拥有雄厚资财的大商人,也占有大量的土地,他们成为新兴的地主。新兴的土地阶级,经济势力越来越大,他们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专政。在新兴土地阶级的推动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经历了100多年,新的封建制终于在各诸侯国确立起来。
秦国的商鞅变法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政治改革。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其主要内容有:
1、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井田制,国家承认田地归私人所有,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2、废除特权,奖励耕战。废除奴隶主贵族享受爵禄的特权。规定按军功的大小,授爵和赐给田宅。还规定,生产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限制工商业者的活动,禁止弃农经商。
3、建立县制。在全国设置31个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由国家统一控制。经过商鞅变法,秦国逐渐成为七个诸侯国中实立最强的国家。
战国时期,农民更多地使用铁农具,除了铁锄、铁斧,还有铁铲和铁犁。牛耕在这时期得到推广。这些都促使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战国时期,手工业很发达。占有重要地位的是冶铁业、煮盐业和工艺品制作。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也兴盛起来。
秦(公元前221——前206年)
秦(公元前221——前206年)
秦王嬴政当政以后,发动了大规模的兼并战争。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10年间,秦国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了全国。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秦朝的疆域,东到大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到南海,大大超过了前代。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嬴政统一六国以后,以咸阳为都城,为建立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政治措施。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嬴政规定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一切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里。确立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这样,皇帝把统治全国各地的权力也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
2、经济措施。统一度量衡,使长度、容量、重量,都有统一的标准,便利了经济的发展。统一货币,把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统一的货币,通行全国,这对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交流,十分有用。
3、文化措施。统一文字,把简化了的字体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接着,又出现了一种比小篆书写更简便的字体隶书。现在的楷书,就是从隶书演化来的。文字的统一,促进了文化交流。焚书坑儒,加强思想的控制。公元前213年,把秦国以外的历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诗书以及诸子百家书,通通烧毁,只有医药、卜噬和种植的书不烧。第二年,一些方士和儒生背后议论秦始皇贪权专断、滥用刑罚。秦始皇加以追查,最后活埋了460人。这两件事,历史上叫作“焚书”、“坑儒”。
秦朝建立后,统治残暴,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秦朝的赋税沉重,兵役和徭役繁重,法律尤其严酷。公元前209年七月,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各地农民纷纷杀掉官吏,攻占郡县,响应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继起领导秦末农民战争的是项羽和刘邦。
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的起义军攻占咸阳。号称强大的秦朝,终于被革命的农民推翻了。秦朝灭亡后,自公元前206年开始,项羽和刘邦为争做皇帝,进行了将近四年的战争,历史上称为“楚汉战争”。最后,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
汉高祖刘邦和他的功臣们都参加过秦末的农民战争,很注意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为了巩固封建统治,恢复社会经济,汉高祖推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汉高祖以后的几代皇帝,特别是文帝和景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减轻田租,鼓励农耕,提倡节俭,减轻刑罚。历史上把文帝、景帝时的统治,称为“文景之治”。汉初至文帝、景帝的六十多年内,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发展,到汉武帝初期,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农业比前代更加发达,普遍应用牛耕和铁农具,使用耧车播种,一天能播一顷地,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西汉的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冶铁业的规模很大,已经开始用煤来作燃料。纺织业已经使用提花机,这是纺织技术的一大进步。
西汉后期,土地兼并的情形十分严重,贵族、官僚、大地主占有大量良田沃土,广大农民却“无立锥之居”。西汉末年,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酝酿中。公元8年,
西汉外戚王莽,乘政局动荡, 夺取政权,
做了皇帝,改国号为新。为了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稳固统治,王莽实行了“改制”。王莽改制加剧了各种矛盾,终于失败。
公元17年、18年,爆发了绿林、赤眉大起义。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推翻了王莽的统治。起义军进攻长安时,汉朝皇室刘秀联合地主武装,吞并农民起义军,扩大了自己的势力。公元25年,刘秀自称皇帝,重新建立汉政权。定都洛阳。历史上称为东汉。
东汉(公元25——220年)
东汉(公元25——220年)
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期间,调整统治政策,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东汉前期,东汉政府很重视兴修水利。明帝时,王景负责治理黄河,使黄河下游两岸被淹的几十个县的土地又成了良田。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是这一时期生产上的一项重要进步。当时的南阳太守杜诗总结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发明了“水排”,利用水力推拉风箱,鼓风冶铁,制造农器。经过七八十年的时间,东汉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 & 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大多年幼无知,
中央政权实际上控制在外戚、宦官手中,使得东汉后期的统治异常腐朽黑暗。那时候,可以用钱买官做,这些花钱做官的人上任后,拼命搜刮,不顾人民的死活。广大的农民无衣无食。各地农民不断起来反抗,东汉的统治处于危机之中。河北人张角见民不聊生,创立了宗教组织“太平道”。十多年间,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有几十万人参加了太平道。张角把这些人按地区组织起来。张角号召农民起来,推翻东汉统治。184年二月,起义开始了。起义军将士头裹黄色头巾,称作“黄巾军”。黄巾起义是一次有准备、有组织的农民起义。由于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东汉政权瓦解了。
三国(公元220——280年)
三国(公元220——280年)
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东汉政权名存实亡,为争夺地盘,各个割据一方的军事集团相互混战,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口大量死亡流徙。黄河中下游的袁绍和曹操,在战争中逐渐发展成为北方两个对立的强大军事集团。200年,曹操以少量兵力同袁绍的10多万大军在官渡进行决战。袁绍兵多粮足,轻敌自傲。曹操兵精能干,指挥得当曹操亲率5000名精兵插入敌后,焚毁袁绍的全部军梁。官渡前线的袁军闻讯大乱,张惶失措,纷纷溃退。曹操乘胜追击,歼灭袁军七万多人。袁绍只带800多骑兵,狼狈逃回河北,从此一蹶不振。此后几年,曹操统一了北方。曹操在北方活动的时候,孙策孙权兄弟在江东建立统治,刘备在荆州站住脚跟。刘备三顾茅庐,到隆中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打天下。诸葛亮建议他联孙抗曹,刘备接受了他的意见。刘备和孙权结成了联盟。
208年,为了统一全国,曹操带领大军向南方发起了进攻。曹操迅速占领荆州的部分地区,收编了荆州的水军,拥有兵力20多万人。刘备派诸葛亮见孙权,要求联合抵抗曹军。孙权派周瑜率军前往,与刘军会合。这样,孙刘联军不足5万人在赤壁一带与曹操大军夹江布阵对峙。曹军虽然占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但不习水战,水军实力不如孙、刘联军。双方刚一交战,曹操就因为军中发生疫病,退往长江北岸。联军利用火攻,大败曹军。曹军损失在半数以上。曹操带领残部逃回北方。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得到巩固。刘备占据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和整个四川。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222年,孙权也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三国后期,魏国实力增强,吴蜀两国日渐衰落。诸葛亮死后,蜀帝刘禅无能,朝政混乱。263年,魏出兵灭蜀。
西晋(公元265——316年)
西晋(公元265——316年)
265年,魏国权臣司马炎废魏自立,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西晋派兵灭吴,统一南北。西晋的统一是短暂的。晋惠帝时,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争夺皇权的斗争,劳动人民大量破产逃亡,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匈奴贵族刘渊,利用各族人民对西晋政府的怨恨,打起了反晋的旗号。刘渊死后,匈奴兵攻占西晋都城洛阳。316年,匈奴兵攻占长安,俘虏了西晋皇帝。西晋统治结束。西晋时期,西部和北部边境地区,生活着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他们原来是中国北部和西部广大地区的游牧民族。自东汉开始,他们陆续内迁。他们居住在今甘肃、陕西、山西以至河北、辽宁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
东晋(公元317——420年)
东晋(公元317——420年)
西晋末年,许多北方人为逃避战祸,迁往南方。317年,逃到南方的官僚、贵族、大地主,联系江南的大地主,拥戴晋朝皇族司马睿建立政权,建都建康,史称东晋。东晋偏安东南一隅,一直统治到420年。与此同时,北方各族统治者,在130多年时间里,先后建立了许多国家,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国家,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4世纪下半期,氏族贵族建立的前秦,由于皇帝苻坚励精图治,国家逐渐强盛,统一了黄河流域。383年,苻坚领兵进攻东晋,双方在淝水展开决战。前秦有兵力80多万人,东晋只有兵力8万。但是,秦军的战斗力不强。秦军的战线拉得过长,前锋到达淝水时,后续部队还在长安。更重要的是,秦军不得人心,兵士们都希望秦军失败。晋军人数虽少,但战斗力比较强。淝水之战以东晋胜利、前秦失败告终。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壮态。东晋乘机收复黄河以南的许多土地。
南北朝(公元386——589年)
南北朝(公元386——589年)
& & 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废掉东晋皇帝自立,国号宋。此后160
多年间,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都城都在健康,历史上总称南朝。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由于刘裕比较注意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使宋初30多年里,南方出现了东晋以来少有的安定局面。刘宋末年,掌握军权的萧道成,夺取帝位,建立齐。齐的统治时间最短。20多年以后,大将萧衍夺取帝位,建立梁。梁朝末年,大权落到大将陈霸先手里,陈霸先夺取帝位,建立陈。陈是南朝最弱小的朝代。589年,陈为隋所灭。
鲜卑族拓跋部起先在内蒙古西部和山西北部一带,过着游牧生活。前秦在淝水战争中失败后,386年拓跋部首领拓跋圭建立北朝;439年,统一黄河流域。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来,东魏为北齐所代替。西魏为北周所代替。北方的这五个朝代总称为北朝。北朝和南朝同时并存,合起来叫做南北朝。
隋(公元581——618年)
隋(公元581——618年)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了全国。隋统一后,社会安定下来,南北经济文化得到了交流。隋朝时候,经济有很大发展。耕地面积大量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长安、洛阳官仓里储粮多的达千万石,少的也有数百万石。手工业有新的发展,造船技术达到很高水平,能造起五层楼的宏伟战舰。洛阳的商业盛极一时,居住着数万家富商。封建经济呈现繁荣的局面。为加强南北的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605年,隋炀帝下令开通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全长四五千里,以东都洛阳为中心,东北通到涿郡,东南到余杭,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运河的开凿,对南北经济的交流起了很大的作用。隋炀帝奢侈腐化,滥用民力,他即位第一年,每月就役使200万人营建东都洛阳,修造华丽宫殿和花园。他还三次乘坐大龙舟到江都巡游,随行船只几千艘,绵延200多里,沿路州县,都必须供应食物。隋炀帝还发动了对高丽的战争。繁重的兵役和徭役,迫使农民大量离开土地,农田荒芜,造成讥慌。
611年,山东长白山农民首先起义,各地纷纷响应。起义军逐渐汇合成几个强大集团,最主要的是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瓦岗军在河南瓦岗起义,攻占隋朝大粮仓兴洛仓,把粮食发给农民。隋朝政权摇摇欲坠。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政权覆灭了。
唐(公元618——907年)
唐(公元618——907年)
隋末农民起义蓬勃发展时,隋朝太原留守李渊乘机起兵,攻占长安。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定都长安。李渊和他的儿子李世民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镇压了各股农民起义军,统一了全国。626年,唐高祖把帝位传给李世民,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贞观年间,社会比较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起来,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唐太宗死后,由唐高宗继位。高宗多病,皇后武则天协助处理政事,逐渐掌握大权。高宗死后,武则天做皇帝,改国号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奖励农业生产,
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做官。在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武则天死后,过了几年,由他的孙子唐玄宗即位。唐玄宗前期年号“开元”(公元713—741年)。这段时期玄宗励精图治,重视官员的人选,亲自考核新任命的县令。他任用了有才干的姚崇、宋景做宰相,形成了唐朝全盛时期。开元期间,政治安定,经济继续发展,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 & 唐朝时,农业有较大的发展,主要是:
1、唐朝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改进了犁的构造,制造了曲辕犁,并创造了新型灌溉工具筒车。
2、大面积兴修水利。黄河、长江流域等开凿一系列灌溉渠,并修旧渠和河堰。
3、开劈大量荒田。劳动人民创造大量财富,唐政府每年向农民征收大量的粮食和布帛。人口大大增加,玄宗时的户数是唐太宗时的近3倍。
& & 唐朝的手工业也有比较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丝织业:定州、益州、扬州都以织造特种花纹的绫锦闻名。品种多样,有一种花鸟纹锦,以五彩大团花为中心,周围绕以飞鸟.
散花,绚丽动人,反映了唐朝高超织锦技术。
2、陶瓷业:邢州白瓷象银象雪,越州青瓷象玉象冰。还创造了著名的“唐三彩”,在白地陶胎上,刷上无色釉,再用黄、绿、青三色加以装饰,色彩鲜丽,造型美观。
3、造纸业:宣州、益州的纸,都十分有名。
唐朝长安,既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又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在那里,有来自各国的少数民族和亚洲各国人,成为一座国际性的大城市。唐朝是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那时,各民族进一步融合,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亲密,唐朝疆域空前广大。唐朝时,北方先后有突厥,回纥民族,东北有秣褐民族。唐朝在北部边境先后建立了都护府和都督府。西南有南诏和吐蕃;南诏为彝族和白族的祖先,曾接受唐朝云南王的封号;吐蕃为藏族的祖先,与唐几次通婚,保持“和同为一家”的亲密关系。那时,边疆各族都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唐朝时候,中国经济和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唐和亚洲、欧洲等各国之间的往来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和朝鲜半岛的新罗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唐和日本关系更加密切,唐文化对日本影响甚大,从政治制度到生活习俗,日本都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唐朝和印度半岛有频繁的通使往来,玄奘西游成为中外关系史上的佳话。唐朝和西亚的波斯、大食也有通好关系,中国陶瓷等源源不断运往该地,西亚的物品也输入到中国。
& & 唐玄宗后期,不理朝政,政治腐败,奸臣当道,终于酿成了755
年开始的安史之乱。从此,唐朝衰落下去。安史之乱使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接着又有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使唐朝政局更为混乱。经济上均田制的破坏,使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农民四处逃亡。两税法的实行,亦未能根本解决严重的阶级矛盾。
876年,导致了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大起义。起义在 884年失败,但唐王朝亦由此瓦解。
五代十国(公元907——979年)前期
五代十国(公元907——979年)前期
唐朝的统治瓦解后,中国陷入了分裂割据壮态。907年,节度使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后梁。此后的50多年里,黄河流域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合称五代。与五代同时,北方的山西和南方各地先后出现了十个割据政权,总称十国。五代十国的反裂局面,是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那时候,各割据政权之间混战不休,人民蒙受了深重的苦难。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的经济得到比较大的发展。各国十分重视兴修水利,成就最显著的是吴越。吴越在钱塘江边修筑了海塘,使成千上万亩农田免于水患。杭州、成都等地的丝织业非常发达。江南的丝织品,品种多样,工艺精美。杭州、广州、成都等城市的商业比较繁荣。南方有的割据政权,甚至以商业贸易收入作为主要财政来源。
五代十国后期
五代十国后期
五代后期,统一趋势不断加强,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后周的国力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准备了重要条件。唐朝末年,北方契丹族势力不断扩大,其首领耶律阿保机逐步统一契丹各部,于
916年称帝,建立契丹政权。947年,契丹改国号为“辽”。
北宋(公元960——1127年)
北宋(公元960——1127年)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东北的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把一件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这就是“陈桥兵变”。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定都,史称北宋。经过十几年时间,
北宋陆续消灭其他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北宋建立后,统治者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与北宋并立的有北方的辽和西北的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北宋与他们之间发生过多次战争,后来通过和议维持了和平局面,各民族间进行着经济、文化交流。北宋中期,出现了财政困难等危机。为了克服统治危机,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变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由于触动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招致他们的强烈反对,最终归于失败。
北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各方面,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江南和两广地区种植了从淮北传去的粟、麦、黍、豆等。从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北宋时已在福建普遍种植,政府把它推广到江浙和淮河流域一带。茶树的栽培种植也有很大的发展,福建和长江中下游的丘陵地,新辟了很多茶园。北宋丝织品的花色、品种都比前代增多,制瓷业相当发达,各地重要的瓷窑有30多处,矿冶业水平先进,用煤冶铁的作坊很多。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北宋的城市和商业繁荣起来。是当时最繁华的城市,有居民20万户,城内大街小巷店铺林立,热闹非凡。
北宋市场上流通大量金属货币,有铜钱、铁钱和金银。为了携带方便,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为商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南宋(公元1127——1276年)
南宋(公元1127——1276年)
女真族于11世纪勃兴于白山黑水之间。女真族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于1115年称皇帝,建立金朝。金崛起后,占领了辽国的许多土地,后来,金和北宋联合夹攻辽。1125年,金军俘获辽的皇帝,辽国灭亡。金灭辽以后,看到北宋统治腐朽,防备空虚,就在灭辽的当年冬天,挥军南下,大举进攻北宋。1127年,金军攻陷,掳走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后妃、宗室、大臣等3000人,北宋灭亡。历史上称这一变故为“靖康之变”。北宋灭亡的同一年,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应天府作了皇帝,后来定都临安,历史上称为南宋。
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南下,追击南宋统治者。1129年,金军渡过长江。那时,南宋的抗战派将领,对金军的进攻作了坚决的抗击。韩世忠把金军阻截在黄天荡48天之久,岳飞收复了被金军占领的建康。1140年,金军又向南宋进攻,南宋派兵分路抵抗。岳飞带领的中路军,在郾城大败金将兀术的主力骑兵,乘胜收复了许多失地。其他几路宋军也取得了许多战果。正当抗金斗争顺利发展的时候,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的壮大,会威胁自己的统治,于是向金求和。1141年,宋高宗解除岳飞、韩世忠的兵权。秦桧诬陷岳飞造反,将岳飞投入狱中。第二年初,岳飞被杀害。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抗金将领。他带领的军队被人称为“岳家军”。岳家军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他们作战勇敢,在抗金战争中多次获胜。金军中流传一句话:“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正是对岳家军的高度评价。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反抗女真族贵族掠夺的利益,因而赢得了人民的尊敬。
南宋时候,水田增加,产量进一步提高。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等地,稻米产量很大,当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棉花的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绵纺织业成为产棉区的主要农村副业,有了一套擀、弹、纺、织的棉纺织工具。南宋所造的船,上面已装有指南针,并且具有较强的抗风力。海外贸易的主要港口有泉州、广州和明州,对外贸易东达日本、朝鲜,西至非洲一些国家。
元前的蒙古
元前的蒙古
蒙古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原先居住在也里古纳河东部,后来逐渐散布到蒙古高原的广大地区。12世纪时,蒙古族发展起来,和周围民族加强了联系。为了掠夺财富,蒙古各部贵族之间经常进行残酷的战争。在各部落之间的战争中,斡难河流域的一个部落逐渐强大起来。这个部落的杰出首领铁木真,领导一支强大军队,经过十多年的战争,打败四周各部落,统一了蒙古。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年在位),建立了蒙古政权。蒙古政权建立以后,先后征服和攻灭畏兀儿、吐蕃、西夏和金朝。
元(公元1271——1368年)
元(公元1271——1368年)
1271年,忽必烈正式定国号为元。几年后,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朝消灭南宋残余力量,统一了全国。元军进攻临安时,南宋抗战大臣文天祥组织军队抗战。后来,文天祥兵败被俘,元朝统治者将他囚禁在大都。面对元朝的种种威逼利诱,文天祥始终坚贞不屈,最后被元朝杀害。他在转战中写下《过零丁洋》一诗,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表现出崇高的气节。
明(公元1368——1644年)
明(公元1368——1644年)
1368年初,朱元璋在应天称皇帝,建立明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年在位)。明朝建立后,明太祖又用了近20年的时间,扫平各种割据势力,完成了统一。明朝统治者通过废除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以八股取士和在地方设立三司等措施和制度,极大地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明朝前期,明太祖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
进行屯田,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明朝的农业生产水平超过前代,除水稻等粮食作物外,桑、麻、棉等经济作物种植广泛,尤其是棉花,已在全国普遍载种。从国外引进玉米、甘薯、烟草等粮食和经济作物,也是明代农业的一个特色。明朝的纺织、制瓷、冶铁等手工业生产,规模更加扩大,技术更为先进。明朝的商业和城市获得了空前繁荣的发展。
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在丝织业等手工业生产部门,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苏州等地,有许多以丝织为业的“机户”,他们拥有大量资金和几台至几十台织机,开设机房,雇佣机工进行生产。机户就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计日领取工资,维持贫困的生活。苏州城里有机工几千人。“机户出机,机工出力”就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明朝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只出现在个别地区和生产部门,在全国范围内,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谴郑和出使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航海,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郑和的船队成为中国与亚非各国之间的友好使者。许多国家的国王和使臣,搭乘郑和的宝船来中国访问,明政府对他们给以热情接待。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的航海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明朝中期以来,中国东南沿海遭受倭寇的侵扰。戚继光等爱国将领,在人民支援下,肃清倭寇,这是历史上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一次胜利。16世纪,西方殖民者相继来到中国沿海地区。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中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明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魏忠贤专揽朝政,残酷地迫害异己、镇压人民。土地集中达到惊人的地步。统治者不断加重对人民的赋税剥削,加上灾荒连年,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1628年,明末农民战争在陕北爆发,涌现了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几十支起义军。高迎祥牺牲后,李自成被拥戴为闯王。李自成农民军提出“均田免粮”口号,深得农民拥护。1644年,李自成攻占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同年三月,农民军攻占北京,推翻了明朝统治。在明朝势力吴三桂和清军的联合进攻下,李自成农民军失败了。1645年,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遭地主武装袭击,壮烈牺牲。1644年,清军入关占领北京,清朝把都城迁到那里,开始了对全国的统治。
清(公元1644——1911年)
清(公元1644——1911年)
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后,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设立军机处,加强了皇权。大兴文字狱,在思想文化上对知识分子和人民进行迫害和压制。由于实行鼓励垦荒等政策,清朝前期的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这时期的手工业水平比明朝有较大提高,手工工场规模更加扩大。然而,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清朝前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清朝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岸,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包南海诸岛,成为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在清朝幅员广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瑶族、哈萨克族、黎族、高山族、景颇族、达斡尔族、珞巴族等50多个民族。这些民族虽然文化发展程度不同,但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都对祖国的缔造作出了贡献。平定准葛尔部葛尔丹分裂势力和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加强对西藏的管辖,使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得到进一步巩固。1661年,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斗争的郑成功,带领战舰,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登陆。在当地人民支持下,
经过激烈战斗,
郑成功打败盘踞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第二年初,荷兰殖民者向郑成功投降,台湾回到了祖国怀抱。郑成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民族英雄。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第二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6世纪后期,沙俄越过乌拉尔山向东扩张。清军入关时,沙俄乘机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清政府一再要求沙俄侵略者撤出中国领土,沙俄政府反而增兵雅克萨,加紧武力扩张。康熙帝为保卫边疆,亲自出巡东北,视察防务,决心组织自卫反击战。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雅克萨的沙俄军队。俄军伤亡惨重,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东段的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在中国政府作了让步的情况下,经过平等协商,中俄双方正式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地图全图高清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