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9.2一亩等于多少平方千米千米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您当前位置: &
发布时间: 09:15:25
作者:超级管理员
宁夏农业&&&&& 农业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特色农业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任务。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能力,可以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所以,加快宁夏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就能为宁夏经济的腾飞和缩小与东部差距创造有利条件。&第一节& 农& 业&  一、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 宁夏的农业生产条件成因复杂,既有诸多有利方面,也有不少不利的因素。但综合分析比较,优势大于劣势。从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看,宁夏是由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三大区域组成。引黄灌区素有&天下黄河富宁夏&、&塞上江南&和&鱼米之乡&之誉,是宁夏农业的精华地带,是西部地区与成都平原、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和伊犁河谷并称的五大粮仓。中部干旱带位于鄂尔多斯台地和腾格里沙漠之间,属荒漠半荒漠生态类型区,&十年九旱&,农业生产条件十分恶劣,是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南部山区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三西&重点扶贫地区之一。&&& 宁夏农业的自然生态、土壤气候等基础条件比较优势的方面主要是:&&& 一是土地资源丰富。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宁夏土地总面积6.64万平方千米,折合9960万亩。全区耕地面积1672万亩,人均近2.8亩,居全国第4位,待开发的宜农荒地1000多万亩,是八个宜农荒地超千万亩的省区之一,其中,宜渔湿地200多万亩,是西北地区重要的淡水鱼养殖基地。可利用天然草原3650万亩,是全国十大牧区之一。&&& 二是农业灌溉条件便利。黄河流经宁夏l 3个县市397千米,年径流量325亿立方米,国家调配可利用水资源80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610万亩,是我国四大自流灌区之一。&&& 三是光热资源充足。宁夏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类型,年平均降水量305毫米,蒸发量1800毫米;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以上,太阳总辐射149千卡每方厘米;年平均气温5℃~10℃,大于10℃的有效积温中北部3000℃~3300~C,南部2000℃~2400℃,昼夜温差13℃~15℃,无霜期160天左右。&& 四是农产品特色鲜明。宁夏是中国&枸杞之乡&、&滩羊之乡&、&长枣之乡&、&硒砂瓜之乡&。&中宁枸杞甲天下&享誉海内外,&宁夏滩羊&、&中卫山羊&中外驰名,&灵武长枣&备受消费者青睐,&香山硒砂瓜&行销全国大中城市。贺兰山东麓还是生产酿酒葡萄的最佳生态区。&&& 五是清真品牌优势独特。宁夏是全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独特的伊斯兰民族风情,悠久的清真饮食文化,为特色农产品及&清真&食品品牌的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清真绿色食品不仅占领我国东南沿海市场,而且已打人东南亚、中亚、中东地区。  宁夏农业的制约因素主要是:  一是受干旱少雨等自然因素的制约。宁夏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的人口与面积均占全区的三分之二,&十年九旱&是上述地区的生态气候特点,&干旱少雨&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  二是受黄河来水减少的制约。黄河流经全区13个县市397千米,造就了宁夏610万亩灌区(包括引黄和扬黄灌区),是宁夏农业的精华地带。随着黄河上游干旱少雨,黄河来水减少,尽管近几年实施节水型灌区建设有一定成效,但由于投人不足,节水型灌区改造进展缓慢,给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仍带来很大影响。&  三是受资金投入不足的制约。各级地方政府财力薄弱,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十分有限,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太多;农村金融落后,信贷结构单一,农民和龙头企业贷款难,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受投入不足的制约十分突出。&  四是受工业经济发展滞后的制约。宁夏工业基础薄弱,城市化发展滞后,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不强。银川市城市经济实力,在全国33个首府城市中排名靠后;其他县域经济也仍然是典型的农业经济。工业不发达,产业工人少,服务业不强,对农产品的内需不足,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五是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制约。宁夏地域面积小,农业资源有限,农业产业规模不大,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形不成规模优势。许多特色优势农产品(如:清真牛羊肉)在国际国内都有良好的卖方市场,但一旦打人大中城市或国际市场,却又不能实现足额供应和均衡供应,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的问题十分突出。&  二、改革开放前宁夏农业发展的曲折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以来,由于农业指导思想上&左&的政策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宁夏农业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宁夏农业才走上了一条突出特色优势、致富农民的康庄大道。新中国成立后,宁夏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历程,总体来看,大体可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三年恢复和&一五&发展时期  这个时期主要是进行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在此基础上开展互助合作运动,组织农民走集体化道路,因而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得以迅速发展。取得了1955年和1956年连续两年的特大丰收。由于产品丰富了,因而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风尚良好。1956年农业总产值达41781.7万元,比1949年增长1.33倍,平均递增12.9%;粮食产量达76.17万吨,增长1.4倍,平均递增13.2%;油料产量6.15万吨,增长2.5倍,平均递增19.8%;甜菜114.3吨,比1952年,增长3.1倍,平均递增22.3%;水果0.78万吨,增长41.9%,干均递增5.1%;大牲畜、生猪、羊只等也有大幅度增长。但到第一个五年计划末期的1957年,各项主要指标却比1955年、1956年全面下降,农业总产值比1956年减少13.8%,粮食减少26.4%,油料减少43.5%,大牲畜、羊只、造林等均有减少。这固然有自然灾害的一定影响,但主要是在1956年底和1957年初由初级社向高级社过渡时,急于求成,采取了一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和强迫命令的作法造成的。  2.年的农业曲折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从&二五&到三年调整阶段。这一阶段是在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造基本完成,急于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指导下开始的。各项政策在&左&的指导思想下,逐步脱离农村实际,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形势下,出现了严重的&浮夸风&、&共产风&、&大锅饭&等平均主义错误倾向。在虚报、浮夸的基础上,实行&高指标&、&高征购&,广大农民在土改和合作化中刚刚焕发出来的生产积极性又受到了挫折,使农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国民经济受到严重损失。&二五&期末的1962年,农业总产值比1957年下降了16.2%,每年递减3.1%;粮食产量下降13.7%,平均递减2.9%。当时市场物资奇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严重困难。1961年冬开始纠正这一&左&的错误,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制定了农业&六十条&,部分纠正了工作中的一些失误,宁夏农业进入了三年调整时期。年的三年调整,首先是调整了管理体制,改公社核算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强调按劳分配,允许社员经营自留地,适度发展家庭副业,有限度的开放了集市贸易,农业生产力又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明显好转。这是宁夏农业经济继初级社以来的第二个辉煌时期。1965年农业总产值比历史最高水平的1956年增长12.6%,比1957年增长30.6%,比调整前的1962年增长55.9%,三年平均递增16.O%。  年的&十年动乱&阶段。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刚刚好转不久的农业生产再次遭到挫折。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相继被禁止,流通渠道从此被堵死,商品经济被当作资本主义道路加以批判,农村副业产值的比重由1965年的1.42%,下降到1976年的1.01%,为196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在&以粮为纲&的方针指导下,又大搞&过黄河&、&跨长江&等脱离实际的&浮夸&,结果是增产不增收,出现了许多高产穷队。农业生产再次全面下降,1976年农业总产值比11年前的1965年减少0.7%,粮食产量减少9.2%,平均递减0.9%;油料减少28.9%,平均递减3.1%;其他产品产量也有减少。因而农民收人显著下降,到1976年农民平均每人年纯收入只有40元,比1963年的61.2元减少34.6%;每个劳动日值只有0.32元,比1963年的O.74元减少56.8%。  年是一个转折阶段,粉碎了&四人帮&,农村经济虽有回升,但由于吃&大锅饭&的体制尚未改变,所以起色不大。  3.改革开放以来的稳定发展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政策,为振兴宁夏农业经济开辟了新的道路。1983年,宁夏全部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生产关系更加适合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又针对宁夏山川农业生产的特点,制定了灌区&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和山区&种草种树,兴牧促农,因地制宜,农、林、牧全面发展&的具体方针,对山区还采取了免征免购、休养生息的政策,同时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调整产业结构,开放农贸市场,疏通流通渠道,努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从而形成了宁夏农业的第三个繁荣发展时期。从主要农产品产量看,由于进行了耕作制度、栽培方式和养殖方式的改革,大力推广优良品种,以及防治病虫害、作物模式栽培、地膜覆盖、配合饲料等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农产品产量持续全面增长。&& 三、农业经营体制的历史性变革&&&粉碎&四人帮&以后,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左&的错误思想并未彻底纠正,农业指导思想仍然存在着不顾当时客观条件的情形,例如:在银川兴办机械化、半机械化养猪场,养鸡场,耗费了大量资金,多以失败告终。全区依然没有摆脱&以粮为纲&,畜牧业生产并没有得到好转。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纠正了&左&的错误,放宽农村经济政策,集体牲畜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或折价保本承包归个人经营,扩大了、家庭饲养量。国家先后调整了各类畜产品收购价格,改革了统派购制度,扩大了粮食议购议销,增加畜牧业投资,扶持畜禽养殖业的发展,调动了农民发展农牧业生产的积极性。  土地承包经营开改革风气之先。早在1978年10月,海原县西安、郑旗两个公社就开始试行劳力、土地、耕畜、农具四固定,包产、包工、包费用、超产奖励、无故减产受罚的生产责任制。1980年初,固原县最贫困的张易公社,在县委领导支持下,除1个生产队外,全部实行了&定产到田、责任到户&的包产到户全面生产责任制,开创宁夏包产到户的先声,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和拥护;在引黄灌区,1979年贺兰县四十里店公社实行经济作物包产到户、联产奖励,金山公社实行羊只包养到户的责任制,有些公社还推行田间管理联产到劳到户责任制。在这些试点经验的启示和推动下,年全区农村生产责任制普遍推开。  日,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党的工作重点迅速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首先要集中精力把农业尽快搞上去。1月20日,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上报《关于固原县实行&以牧为主,兴牧促农,农林牧全面发展&方针的请示报告》,提出在宁夏南部山区改变原来&以粮为纲&的方针。1980年9月,自治区党委召开农村生产责任制座谈会,作出5条决定,主要精神是在全区农村试行生产承包责任制。11月8日,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下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针对生产承包责任制试行中的问题和一些议论,提出无论南部山区、引黄灌区都要因地制宜,逐步推广专业承包、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_23日,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在银川召开自治区农村  工作会议,讨论稳定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等问题。1982年元旦,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是年5月,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进一步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到1982年底,全区基本上推行了包干到户的生产责任制。1983年3月,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放宽农村经济政策若干问题的规定》,要求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区确定下来,并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从1979年初到1984年冬的五年间,通过不断的试点、探索、推广、巩固,使全区90~k,以上的生产队由过去的小段包工、定额计酬等多种经营形式转变为比较规范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场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成功的伟大实践&,创造了适应宁夏生产力发展状况和农民思想觉悟程度的经营方式,正确地解决了土地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和家庭经营的主动性、灵活性之间的矛盾。对农民具有第二次解放的重大意义。它使广大农民得到了合作化以后多年来少有的真正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现了同土地最有力、最直接、最紧密的结合。在农村第一步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宁夏农业全面发展的大好形势又向前迈了一步,逐步扭转了&文化大革命&以来多年吃国家返销粮食的被动局面,初步实现了宁夏农业发展史上一次重大转折&&粮食开始自给有余。  废除人民公社,实行乡社分开。日,自治区成立农村人民公社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乡社分开试点工作开始。1月26日,灵武县郝家桥人民公社实行乡社分开。在乡人民代表会议上选举了正副乡长,挂出自治区政社分开第一块乡人民政府的牌子。12月,自治区政社分开试点工作结束,全面部署试点工作,将政社分开的工作由自治区民政厅归口管理,撤销农村人民公社体制改革领导小组。1984.年7月,全区政社分开、建立乡人民政府的工作全部结束,农村组织体制改革工作顺利完成。  行政区划调整。进入新的世纪,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精神,着力推进城市化,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对全区行政区划、重点是乡镇区划重新进行调整。按照结构调优、产业调大、人员调强、效益调高的原则,对全区乡镇行政区划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全区乡镇由原来的314个撤并为188个,撤销126个,撤并比例为40.1%,精简乡镇工作人员近5000人,精简比例达20%。此次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宁夏乡镇调整幅度最大的一次,也是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乡镇撤并比例最高的省区之一。  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转自治区区粮食局《关于粮油完成统购、超购任务后实行多渠道经营的试行办法》。日一31日,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在银川召开全区农村工作会议,着重讨论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问题,提出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售粮积极性的8条政策措施。自治区粮食管理工作和国营粮食企业改革由此发端。此后,宁夏放开了粮食购销及其市场价格,搞活了粮食企业的经营;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稳定了粮食市场,促进了国有粮食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了企业活力,充分发挥了主渠道作用。继1998年第一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之后,1999年国务院又发出《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措施的意见》,自治区人民政府为了贯彻国务院文件精神,结合宁夏实际,于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坚持&三项政策、一项改革&,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适当调整粮食收购价保护范围;完善粮食收购价格政策;完善超储补贴办法,促进顺价销售;继续加强粮食收购市场管理;抓紧处理陈化劣变粮食;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步伐。有力地促进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化和不断完善。&  四、宁夏农业发展成就评价&&& 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增强。根据有关专业人士对宁夏粮食生产水平变化情况和粮食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变化特点测算分析,宁夏粮食产量安全线和粮食播种面积警戒线:2000年分别为233.6万吨和1041万亩;2005年分别为252.3万吨和1102.5万亩,已成功越过最低保障线,预计2010年分别为271.5万吨和1090.5万亩,宁夏也完全可以达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十五&时期,全区新增水浇地7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20万亩,新增高标准旱作基本农田175万亩。粮食平均种植面积与&九五&时期相当,但总产增加了16.3万吨;肉、奶、水产品和油料总产量分别由&九五&末的19万吨、23.6万吨、3.7万吨、7万吨增加到&十五&末的25.8万吨、57.9万吨、5.8万吨和12.2万吨,人均占有量分别达到43.3千克、97千克、9.7千克和20.5千克。  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优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果。按照《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与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大力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初步形成了以中宁县为主体、以清水河流域和贺兰山东麓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枸杞产业带(50万亩),以西吉县为核心区的环六盘山360万亩马铃薯产业带,环香山70万亩压砂瓜产业带,银川一中卫一吴忠40万亩设施蔬菜产业带,沿黄河35万亩淡水鱼产业带,贺兰山东麓22万亩葡萄产业带,灵一同一宁一海43万亩红枣产业带。  农业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自治区坚持把农业产业化同工业化、城市化战略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先后实施了农业产业化&三个十工程&、&龙头企业振兴工程&等,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2006年,全区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44家,产值突破78.6亿元;培育出国家级龙头企业8个、自治区级龙头企业59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892家。张裕、江中、王朝、物美、旺旺、娃哈哈等一大批全国知名企业集团投资宁夏农业产业化;&宁夏枸杞&、&宁夏羊肉&、&宁夏大米&、&宁夏羊绒&、&宁夏二毛皮&、&宁夏葡萄酒&、&宁夏淡水鱼&、&宁夏压砂瓜&等&宁字号&农产品行销全国大中城市,有的出口东南亚和欧美市场。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加快,极大地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发展,2006年全区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404.8亿元,完成增加值105.5亿元,年均增长19.1%;农村服务业蓬勃发展,每年输出农村劳动力70多万人,劳务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农业科技推广成效显著。&十五&时期,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特色产业的培育,实施了&8613&农业科技工程,在高产、优质、抗逆动植物新品种的引进选育及栽培、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及控害减灾预测预报、区域农业综合开发和生态农业发展等方面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全区实现了水稻品种第6次更新、玉米品种第5次更新、马铃薯品种第4次更新,粮食平均亩产比&九五&末提高了48.8千克,蔬菜品种发展到100余种,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引进优质肉牛、奶牛、肉羊新品种20多个,培育出高产抗旱苜蓿新品种5个,水产品扩展到8个类型20多个品种,畜禽良种改良率在90%以上;在枸杞无公害高效栽培、长红枣贮藏保鲜、马铃薯脱毒及贮藏加工、中药材药理药效研究及新药研发等技术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全区农业新技术推广覆盖率超过了。75%,对推动全区优势特色农业发展和产业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扶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从1993年开始,国家进行了第二期&三西&农业建设。1994年,国家启动实施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宁夏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实施了&双百扶贫攻坚计划&。这一阶段,国家除&三西&扶贫资金外,进一步加大了以工代赈扶贫资金和财政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宁夏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兴建了红寺堡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盐环定扶贫扬黄工程以及一批县外移民吊庄基地。在贫困地区重点实施了以小流域综合治理、打井打窖、修梯田、铺地膜等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开发项目。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自治区党委、政府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深入研究、部署和推动宁夏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先后三次召开&盐池会议&和&固原会议&,确定不同类型贫困片带的发展思路。几年来,宁夏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生产、生态、生育一齐抓,市场机制、科技进步、政治优势相结合,实行项目带动,区域化布局,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在着力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上,努力加快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培育壮大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不断拓展农民的增收渠道,取得积极成效。2006年,全区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人为1882.9元,比上年增加&195.9元,增幅为11.6%,绝对贫困人口下降到6.5万人,降幅达13.3%,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以下。  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2000一-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724.3元增加到2508.9元,净增。784.6元,年均增长10.2%。目前,灌区3.2万农户住进了&塞上新居&,山区1.3户危房得到改造;全区6万多农户用上了沼气,10万农户用上了太阳灶,35%的村用上了自来水、90%以上的村通上了电话、80%以上的村通上了广播电视。  但宁夏农业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农业基础条件较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水土流失尚未得到根本治理、土地沙化形势依然严峻、中低产田比重大、加上农村产业结构中非农产业比重小,农业的产出水平极易出现波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直接影响着农民增收。  五、前景展望  &十一五&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宁夏确定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壮大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柱产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加大农村社会事业投入力度,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推动全区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第二节& 林& 业&  一、宁夏林业的历史变迁  被誉为&绿色财富&的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自治区的林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引黄灌区的12个市县基本上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城市绿化有了突破性进展。为实现宁夏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态良好、人民富裕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  历史上,宁夏有过较好的森林生态系统。据史书记载,六盘山林区是森林草原地带,贺兰山曾生长过茂密的云杉、油松等针叶松,罗山的森林也曾经相当繁茂。由于历代战争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森林资源遭到反复破坏。  1.天然林资源  自治区天然林总面积142.4万亩,其中,有乔木林地67.8万亩,灌木林地66.1万亩,疏林地8.5万亩。天然林主要分布在六盘山、贺兰山、罗山三个林区,被称为半干旱、半荒漠地区的&绿洲&。此外,还包括海原的灵光寺,盐池的毛乌素,中卫的香山,灵武的白芨芨滩,青铜峡库区以及陶乐等县市的天然林、灌木林地。自治区乔、灌木树种有260余种。宁夏林业资源主要分布在三大林区:  六盘山林区 位于自治区最南部,是宁夏最大的天然次生林区,林区总面积101.8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38.3万亩,37.6%;灌木林和疏林地约14万亩,占13.8%;森林覆盖率46.3%,活立木蓄积量121.8万立方米,占自治区天然林蓄积量的41.1%。&  贺兰山林区& 位于宁夏的西北部,西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境内的西坡林相连,东以山麓为界,北到苦水沟,南至三关口。贺兰山地势高,南段为主体,海拔3000米左右,最高峰位于苏峪口以北,海拔3556米,东侧陡峻矗立,巍峨雄伟,蔚为壮观。有利的地形阻挡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削弱了西北寒流的侵袭,成为银川平原的天然屏障。降雨量充沛,为林木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山林对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山洪下泄、调节小气候均起着决定性作用。林区总面积236.7万亩。其中,有林地20.8万亩,占总面积的8.8%;灌木林3.8万亩,占1.6%;疏林地4.2万亩,占1.8%;森林覆盖率10.4%,活立木蓄积量143.2万立方米,占自治区天然林蓄积量的48.3%。林区共有植物近&700种,其中药用植物370余种。  罗山林区位& 于宁夏同心县境内,是荒漠草原中一个孤立的石质山岭。林区总面积10.8万亩。其中,有林地1.8万亩,占林区总面积的16.7%;灌木林地1.2万亩,占11.1%;疏林地0.6万亩,占5.6%;木材蓄积量22.2万立方米,占自治区天然林蓄积量的7.5%。山麓洪积扇发育植被垂直十分明显,海拔2150米以上为山地灰褐土,植被茂密,有油松和青海云杉等组成的针叶林;海拔2150米以下为山地灰钙土,生长着荒漠草原植被,主要有铁秆蒿、冷蒿等。罗山林区面积近十多年来日益缩小,在60年代初管理面积20万亩,现缩小到不足10.8万亩;天然次生林由4.5万亩减少到1.8万亩左右。减少59%;营造的人工林地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2.人工林资源&&& 改革开放初期,全自治区人工林面积为412.1万亩。其中,有林地11l万亩,占26.9%;灌木林地28.7万亩,占7.0%;疏林地6.6万亩,占1.6%;未成林造林地265.8万亩,占64.5%。有林地按用途分为用材林22.9万亩,占20.6%;防护林70.6万亩,占63.6%;薪炭林O.2万亩,占0.2%;特用林0.7万亩,占O.6%;经济林16.6万亩,占15%。按树种分主要由杨树、柳树、榆树、沙枣树、山杏、槐树、落叶松、椿树和油松组成。按权属分,国营37.6万亩,占33.9%;集体38.7万亩,占34.9%;个人34.7万亩,占31.2%。  3.曲折的林业建设史  林业是宁夏农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基础较差,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人民政府花费了很大力量,投人了很多资金。造林面积由1952年的0.5万亩发展到1957年的10.4万亩,到1965年发展为29.6万亩。林业的发展与政策息息相关,也经历了两次较大的起伏;年,是自治区林业发展的突飞猛进阶段,在党中央&绿化祖国山河&的号召下,宁夏城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每年平均造林14.5万亩。1957年林业产值达2229万元,比1950年的91.2万元增长23.4倍,平均年递增57.9%,林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50年的0.48%,提高到1957年的6.2%。年,林业生产急剧下降,3年累计造林18.8万亩,年平均6.2万亩,林业产值由1957年的2229万元减少到1962年的999.7万元,减少35.2%;林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57年的6.2%下降到1962年的3.30A,。年,开始回升,又超过了50年代的水平,  每年平均造林22.5万亩。年又急剧下降,2年累计造林10.4万亩,年平均5.2万亩。年为稳定发展阶段,年平均造林13万亩。1978年以后,放宽了发展林业生产的各项政策,林业建设开始呈现崭新面貌,广大群众造林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林业发展的步伐大大加快。同时在建设农田防护林,引进新树种和加速&四旁&植树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年,是宁夏集中精力狠抓林业建设的一个阶段,2年累计造林323.6万亩。为提高宁夏林木覆盖率起到很大作用。&  表4-1 1998年前宁夏林业基本情况统计表 &年份&当年造林面积(亩)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其他林当年零星植树(万株)年末实有育苗面积(亩)#当年新育面积195249837571604066&&43.4&195195710418615837333385016&288991051.6&596551958162910247635197104051&&2090.0&460001960159679242715110130298&&1534.8&3159119624660811131526227665&2550298.6&644319652956166283319547213236&&1057.0&608051970117135&&&&&&&&1975142141&&&&&1075.585187447511978333777&&&&&2148.41147875081719802651611145265786123046&218032607.4118805554921981270064883294626127639&494703059.6101126365011982316417796721678196989&38078405605903353865919836194702038381646223946183843619714313.29572055547198414829402653961188592784927429535797504.511592970360198596603329446910182471914175013144558982.072446202761986788037152687632655601147213258006968.34116210956198722986080.3909030131617203167923760.62595863921988348659702455796228773333357104882877.31985226431(造林面积按成活率85%以上计算,其他年份按成活率40%)以上计算;年其他造林面积中包括薪炭林面积。)&  二、改革开放以来林业建设硕果累累&&& 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历届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大的基础工程,紧紧抓住国家高度重视生态建设的历史机遇,团结和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实施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沙治沙、平原绿化、黄河防护林、绿色通道等重点林业工程,以重点林业工程建设带动区域林业发展,全面实行封山禁牧,加强了林木资源管理,巩固了林业建设成果,全区生态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1.林业重点工程稳步推进,生态治理步伐明显加快&&& 根据我区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按照山、沙、川三大块的格局,实行分类指导,集中治理,加快了生态治理的步伐。认真组织实施重点林业工程建设,促进了森林资源的快速增长,改善了全区生态状况。2000年以来,全区共完成营造林核实合格面积1905.73万亩,其中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139万亩(包括退耕地造林471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618万亩,封山育林50万亩);三北防护林工程,到2006年底,完成营造林418.05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对577万亩有林地、灌木林地进行有效管护,工程区内的森林资源已全部停止采伐,到2006年,完成封山育林面积248.88万亩,飞播造林99.8万亩。宁夏南部山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500平方千米,控制水土流失面积763.62万亩。中部沙区累计治理沙漠化土地500多万亩,初步遏制了沙进人退的局面。北部引黄灌区,累积造林114万亩,栽植林网树木2亿株。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林木覆盖率由&九五&期间的8.4%提高到现在的9.84%。&&& 2.优势特色林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积极培育特色经济林、种苗花卉、生态旅游和林纸一体化四大林业优势特色产业。枸杞、葡萄、红枣等优势经济林产业初步形成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态势,形成了以中宁为核心,清水河流域和贺兰山东麓为两翼的枸杞产业带;以贺兰山东麓地区为主的葡萄产业带;中部干旱风沙区的红枣产业带,银川、吴忠、中卫等城郊的设施果品、花卉及特色果品产业带;宁南山区黄土丘陵区的杏产业带。全区经济林基地总面积达到247万亩,总产量55万吨,林业产业总产值突破27亿元,已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15%。其中,枸杞基地面积达到44万亩,红枣总面积达33万亩,葡萄总面积17万亩,苹果面积稳定在35万亩。在生态旅游建设上,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和设施园艺为主体的生态旅游已成为节假日休闲旅游的新时尚,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和第三产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每年生态旅游的社会综合产值达2亿元。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基地面积已达到20万亩左右。  3.森林资源管理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全区577万亩公益林纳入&天保工程&管护,168.7万亩公益林纳入国家和地方重点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范围。积极争取并组织实施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完成了贺兰山、六盘山、罗山、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二期和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期工程建设,使保护区的基础条件、保护设施等硬件有了明显改善。高度重视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编制完成了《宁夏黄河湿地保护总体规划》和《宁夏湿地保护工程十一五规划》;公布了全区首批28处湿地保护与恢复示范区、湿地保护小区和湿地公园;列入国家湿地保护恢复&十一五&规划的银川黄河湿地保护与恢复、吴忠滨河湿地保护工程项目、石嘴山星海湖湿地保护恢复工程、中卫沙漠湿地保护恢复工程、平罗天湖湾湿地保护恢复工程已被国家林业局批准实施;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了银川(阅海湖和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成为全国第三个、中国北方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宁夏湿地保护工作得到国家林业局的充分肯定。&  三、宁夏林业与生态建设及保护成就  &十五&期间,全区完成造林面积1584万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1245万亩(含退耕还林面积436万亩),飞播造林面积74万亩,封山育林面积265万亩,森林覆盖率由8.4%提高到10.5%。&十五&以来,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200平方千米,年减少人黄泥沙0.4亿吨。全区境内实现了草原承包到户和全面封山禁牧,草原围栏面积达到1500万亩。&&& &&自然保护区面积由&九五&时期的20.5万公顷,增加到&十五&的47.4万公顷,占全区国土面积的比重由4.OOk,提高到9.2%。湿地保护和恢复性建设重点实施以银川市为中心的&塞上湖城&工程,连通了阅海、西湖、化雁湖等七个湖泊的景观水道工程。在鸣翠湖、大西湖、康熙饮马湖等实施了退田还湖、水道清淤疏浚、恢复植被、保护管理设施等工程,有效地保护了湿地资源环境。  &十五&期间,宁夏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及退牧还草等项目建设为生态环境改善奠定了良好基础。①全区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058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436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572万亩,封育50万亩。在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同时,注重基本农田建设和后续产业培育。目前山区人均旱作高标准基本农田已达到了2.6亩,种草养畜、特色林果、中药材、劳务经济、生态旅游等产业初具规模。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不仅缓解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局面,还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改变了山区长期以来广种薄收的传统耕种习惯,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②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初具规模,完成&三北&防护林工程243.2万亩。在北部引黄灌区,以营造农田防护林、改善生产条件、保障农业高产稳产为目标,实施了第二代高标准农田防护林和&兴果富民&经济林建设工程。根据公路、铁路、水系建设的格局,实施绿色通道工程。完成绿色通道工程里程达3600千米,完成黄河护岸林389千米,建设了银古公路绿化工程、银川西部防护林工程、贺兰山东麓生态绿化工程、景观水道示范工程、石嘴山西部防护林工程等一批具有生态、景观和社会效益的城市林业工程,对加快城市化进程作出了贡献;在中部干旱风沙区,通过实施防沙治沙工程,完成治沙造林204万亩,全区累计治理沙漠化土地500多万亩。根据资料显示,年,全区沙漠化土地减少了38.1万亩,尤其是沙漠化类型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流动沙地减少了30.2%,固定沙地增加了10.2%。沙漠化整体呈现逆转趋势。③天然林保护工程。在&十五&期间,主要是对规划区内的577万亩有林地、灌木林地及未成林造林地进行有效地保护。首先加强对六盘山、贺兰山和罗山等森林资源的管护与建设,通过采取封育、飞播造林相结合的办法,增加和恢复森林植被,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④全区境内全面实施了封山禁牧,签订了农户对草原承包或联户承包的责任书,建设草原围栏面积1360万亩,真正做到了草原围栏建设责任到人,管护到位。⑤贺兰山东麓银西防护林工程完成造林面积3.6万亩,完成围栏封育7.3万亩。&&&& 四、问题与前景&&& 受历史、地理和经济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区林业发展还相对滞后,森林资源总量严重不足,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还非常脆弱;林业产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林业管理体制不顺,经营机制不活,林业改革与发展的任务非常繁重。2005年6月,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对林业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林业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给林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新时期宁夏林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科技兴林和依法治林,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实施项目带动,加快建立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努力为建设山川秀美、生态文明、经济繁荣的新宁夏多作贡献.  发展目标:到2010年,森林(含有林地、灌木林地和四旁植树,下同)面积达到1400万亩,林木绿化率达到18%,生态状况初步改善,林业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到2020年,森林面积达到1940万亩,林木绿化率达到25%,生态状况明显改观,林业产业实力明显增强;到2050年,森林面积达到2330万亩以上,林木绿化率稳定在30%以上,林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基本实现山川秀美、生态文明新宁夏的目标。  总体部署:按照南部山区、中部干旱带、引黄灌区以及城镇四个不同的区域,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类指导。南部山区重点建设以大六盘为核心的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治理水土流失,建设森林植被,维护生态安全。中部干旱带重点建设防风固沙林为主、灌草结合的生态林牧复合功能区,以封育为主,巩固和扩大沙漠化治理成果,促进农、林、牧协调发展。引黄灌区建立以农田林网和经济林为骨干、农村庄点绿化为依托、绿色通道为网络的平原绿化体系,突出宽幅林带的作用,重视黄河湿地保护与开发,重塑塞上江南新景观。城镇重点建设城市绿色景观生态圈,加强城乡大环境绿化,建设城市绿岛、城边绿带、城郊森林,使城市生态状况由单一绿化型向生态绿化型转变,营造自然、舒适的人居环境。&第三节& 畜牧业&  宁夏的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宁夏的畜牧业在党的各项惠民的农村牧区政策指引下,经过各级政府带领广大农牧民艰苦奋斗,获得了长足发展,不仅为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提供了物质保证,而且为以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的发展和自治区的出口创汇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畜牧业生产历史概况  宁夏牧草资源丰富,畜牧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一是现有天然草场3500多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35.15%,是全国十大牧区之一。自南而北,依次分布着草甸草原、干草原、荒漠草原等。天然草场牧草品种丰富,干物质含量高,营养价值高。天然草场的独特品质,不仅形成宁夏清真牛羊肉,特别是滩羊享誉国内外的独特风味,也是宁夏清真牛羊肉形成价格优势的基础条件。二是近年来宁南山区实行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工程,优质紫花苜蓿种植基地逐年扩大,立草为业,发展草畜产业已成为宁夏中部、南部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之一。2003年全区紫花苜蓿留床面积达483万亩,一年生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120万亩。这不仅是新时期宁夏开发饲草料资源,扩大牛羊产业规模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转变养殖方式,实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优质资源。三是引黄灌区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而且由于推行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农牧结合逐步由松散向紧密型转变,饲料调制普及面广,技术推广较为规范,饲料配送服务正在兴起,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成为宁夏规模化优质高效牛羊舍饲养殖的主要产区。  总之,宁夏是全国十大牧区之一,&种黎牧畜&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视&畜牧业为天下饶&。天然草场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的58%。&宁夏滩羊&&中卫山羊&驰名中外。特别是&清真&品牌作为宁夏畜牧业的无形资产,具有巨大的开发前景。畜牧业既是传统的民族经济,又是重要的支柱产业。  自治区对畜牧业的发展十分重视。改革开放前,累计投资达1.4亿元(畜牧基建费0.3亿元,畜牧事业费1.1亿元),年均近500万元。国家的支持和自治区的重视,使畜牧业生产和建设都取得了可喜成就。  首先抓了草场建设,建成了5个草畜结合示范点和两个万亩草场。在万亩草区内实行条田林网化,牧草生长良好,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在建设人工草场的同时,加强了对天然草场的管护工作。累计灭鼠面积达1490万亩次,占7.2%。这一时期,全区累计除毒草面积44.8万亩。由于采取了严格的保护措施,有效地保护了草原。  其次狠抓了畜禽良种建设。改革前,全自治区建成种畜场6个,其中种牛场1个,种羊场4个,种鸡场1个。有县一级良种冷冻精液供应站1处,采精点和输精点177处,配备输精员177人。除推广当地当家优良畜种外,又从外省区和国外引进了部分优良牲畜品种,大力推广,提高了畜牧业的经济效益。&表4-2 改革开放前宁夏畜牧业发展情况年份人牲畜(头)牛猪(头)羊(只)绵羊(只)19493341761432498982788991855819481950370805159909100795107032668769919514437411900581057951295755822361195250133323882410519716963701014235195355424421852912444619566581213848195455373124393710875720591571283426年份人牲畜(头)牛猪(头)羊(只)绵羊(只)195557494324928213202620442051254999195657555224083615408519282201162175195757581423424921575518174451092107195856581421832217110317456669835821959530059212895169617215157512016441960514443319977912879924525451364760196142247018878713999824145391273860196243336119532423207425437351347441196347860921565428119427417581448558196453033421289536598830944841625980196557891919977943857933435201776743196659453518878741196432236891725090196757529419832437119431316081683278196858311125037134992329207801597971196958960224739532244927151931471469197058128224110935799428035521553994197157108023440754748129060231612798197255963022268556888427755351581045197355390821370048825928702081652264197452483819431247730227397351624130197553084118961058565828541831692964197651446917775370312323067271401280197752143017431071296726788261601096197853637017865171977929595371806351&  &&&& 二、改革开放以来畜牧业体制改革与发展  畜牧业既是传统的民族经济,又是重要的支柱产业,但在计划经济年代长期受制于经营体制的约束,畜牧业的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改革开放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时俱进,制定了一整套适应农村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从而使畜牧业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在广大农村大力推行&牲畜折价,户有户养&的经营体制,极大地解放了畜牧业生产力。全区紧紧抓住生态建设机遇,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高效益为中心,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努力发展优势特色畜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强化服务体系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依托每年生产的300多万吨作物秸秆、100万吨玉米等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因势利导,积极推动畜牧业发展,使畜牧业成为农村经济体系中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增长点,成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1.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自治区通过组织实施《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特别是通过肉羊和奶产业行动计划、畜禽种子工程、生态养牛工程、中部干旱带草畜产业、十万户养殖工程等重大畜牧业建设项目的实施,使畜牧业生产的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全区建成各种畜禽养殖暖棚800多万平方米,配套建设&三贮一化&池175万平方米,推广各类畜牧业生产机械6万多台部,补贴农户购置铡草机、粉碎机1万台(套),建设圈棚28万平方米,建成了一批机械化挤奶台、牛羊配种站点等设施,建设草畜循环经济示范户2000户,极大地改善了养殖条件。绝大多数市、县也都安排了畜牧业专项资金,确保了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有力地推进了全区畜牧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 2.提高畜牧业区域布局的集约化程度  宁夏坚持在市场引导下,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通过组织实施《宁夏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与发展规划》,把清真牛羊肉、奶产业和优质牧草确定为三大主导产业,加快畜牧业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优化,奶牛、肉牛和肉羊产业带规模优势逐步形成,产品质量效益和单产水平不断提高,优势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主产区发展优势进一步凸现。  一是实施《宁夏奶产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转变奶业发展方式。奶产业是全区畜牧业发展最快的产业,占全区畜牧业产值的三分之一。宁夏农牧厅针对奶业发展存在的规模化程度不高、组织化程度低、效益不稳定等问题,悉心查找产生问题的原因,经过深人调研,提出了以提高奶业效益为核心,以优化结构、改善品质、提高质量为主要内容的《宁夏奶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通过实施奶牛品种改良、出户人园、企业振兴、优质饲草饲料生产和质量监管等措施,尤其是加大了奶牛良种补贴力度,统一组织引进推广国内外优秀种公牛冻精,全面开展冷配改良。坚持淘汰低产、有缺陷的奶牛。推进奶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加大实施奶牛&出户入园&工程,新建奶牛养殖园区37个。通过上述措施大大提高了奶业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二是在南部山区推开肉牛养殖。肉牛养殖业已经成为宁南山区畜牧业增长的重点。&十五&期间,宁南山区八县(区)对全区肉牛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87.3%(其中固原市为63.2%)。肉牛饲养量占全区的65%,,比2000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年实现养牛收入5.2亿元,农民人均养牛收入达到139元。  三是保护和开发地产优良畜种。盐池、同心、灵武滩羊保护与开发以及灌区杂交肉羊改良区的建设,在舍饲养殖、草畜协调发展和加工、品牌培育上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3.全面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2006年以来,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畜牧业的高度关注。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及扶持生猪、奶牛生产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自治区人民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切实落实政策,保证市场供应维护副食品价格稳定的通知》、& 《关于规范家禽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自治区人大审定通过了《宁夏奶业发展条例》。这些政策措施强化了对行业宏观调控,促进了畜牧业的恢复和发展。同时,国家用于扶持畜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累计近百亿元,投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宁夏先后争取到ll万头能繁母猪补贴和保险资金、23个规模养猪场扶持改造项目和两个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共计1667万元;奶牛后备母牛补贴和规模养殖场项目资金1600万元;自治区配套补贴资金1438万元,共计4705万元。各地畜牧部门配合有关部门,积极促进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目前能繁母猪的补贴已发放到农民手中,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户)扶持项目已批复下达,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和奶牛后备母牛补贴已经下拨到各地。这些政策措施针Xffj,陛强,覆盖面广,推动力大,含金量高,对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支撑和保护作用。  4.加快推进畜牧业科技入户  宁夏区围绕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关键技术组织实施了优质肉牛、肉羊生产、高产奶牛综合配套技术、秸秆加工调制等重点技术示范推广,特别是加大了畜禽品种改良力度。从良种繁育人手,在做好地方优良品种利用的同时,有计划地引进国内(外)优良畜种和冻精,推进畜禽品种改良的快速发展。在盐池一同心一灵武海滩羊保护区开展滩羊品种保护与开发,选育推广优秀滩羊公羊4500只,建立滩羊纯种核心群1.6万只,在主产区滩羊饲养量已从2003年的337.8万只发展到现在的399.4万只,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灌区大力推广肉羊繁育改良,推广肉用种公羊600只,改良肉羊15.8万只。引进高产奶牛冻精33.2万支,改良奶牛17.4万头。同时推广黄牛冻精40万支,新建肉牛冷配改良点110个,改良黄牛18.6万头,推广滩鸡养殖418万只。在全区组织实施了畜牧业&科技入户&工程,三个自治区级示范县的示范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各县(区)畜牧部门也纷纷组织畜牧技术人员长期入户蹲点进行技术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   5.全面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  继续加大退牧还草工程实施力度,完成草原围栏150万亩、补播改良180万亩。切实加强对禁牧封育工作的督查,有效遏制了一些市县禁牧工作有所反弹的势头,促进了草原生态恢复。天然草原划区轮牧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提出了全区草原禁牧休牧轮牧方案,为草原的永续、合理利用提供了更科学的技术支持。完成鼠虫害防治面积491万亩,有效遏制了草原鼠虫害扩展趋势,保护了草原植被。草原防火工作由于宣传到位、措施到位,全区多年未发生草原火灾。草原生态监测工作取得新进展,首次编制印发了《宁夏草原资源与生态监测报告》,为全区草原建设规划和决策提供了依据。&&& 6.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各级畜牧部门更加重视饲料和养殖环节的安全监管。开展了饲料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检验,对获证企业进行跟踪检查。全面监测各类饲料品种质量状况,检测样品1064批次,进一步规范行业行为和市场秩序。开展了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动物源性饲料及瘦肉精、蛋白精等违禁药物和违禁物质的全面检查。&&&& 三、宁夏畜牧业发展成就&&& 一是农村畜禽养殖的规模户,专业户队伍逐步壮大。&公司+基地+农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有所发展,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生产方式初步形成。二是基本形成了以北部引黄灌区舍饲养羊区和中南部生态养羊区。另外,还建成了盐池、同心、海原滩羊基地,永宁、中卫、西吉三个国家级秸秆养羊示范县。三是畜禽产品交易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已初步建成了西北地区较大的清真牛羊肉交易市场和活羊交易集散地。四是畜产品加工企业初具规模。建立了以年加工圣雪绒牌成衣150多万件的圣雪绒集团公司、年加工400吨羊肉的华夏公司以及年加工130万张二毛皮的青铜峡雄鹰皮革有限公司,形成了以这些大企业为主的70多家羊产品加工体系。在银川、吴忠形成了两个相对集中的奶牛饲养基地和夏进、北塔两个初具规模的龙头企业。六是由于全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畜牧业,各种服务体系不断建立健全,增强了农产发展畜牧业生产的信心,对畜牧业的投资力度加大,已连续两年农民人均用于畜牧业生产投入在家庭经营投资中居首位,达40%以上,极大地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五是人工种草发展迅速。至2005年底,多年生人工草地留床面积650万亩,一年生牧草种植面积200万亩。全区草原总面积达4515万亩,年提供优质饲草约31.2亿千克,可饲养550万个羊单位,直接产值达15.6亿元。  牧业总量的增长和畜群结构的调整带动了畜产品产量的大幅度增加,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篮子。2005年,全区畜牧业总产值达到43.7亿元,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768元,分别较&九五&末增长69.8%和32.1%。肉类、蛋类、牛奶和绵羊毛产量分别达到25.8万吨、9万吨、58万吨和8900吨,分别比2000年增长了35.8%、18.9%、145.3%和90%。  人均肉蛋奶占有量分别达到44.8千克、15.5千克和94.8千克,比&九五&末分别增加了31.8%、10.7%和120.5%。奶产业、羊产业成为全区畜牧业发展的亮点。其中牛奶人均占有量位居全国第三。2005年,银川吴忠奶牛带存栏荷斯坦牛达到21.5万头,鲜奶总产量54.8万吨,分别占全区的93.8%和94.7%。宁南山区肉牛产业发展迅速,肉牛饲养量达到73万头,存栏52万头,分别占全区的64.7%和69.1%,牛肉产量3万吨,实现养牛经济收入4.5亿元,农民人均来自养牛业的收入139元。全区羊只饲养量998万只,羊只存栏505万只,出栏492.6万只,羊肉产量达到6.4万吨。&&  四、问题与前景&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畜牧业仍然是弱质产业,当前畜牧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良种不足,覆盖面还不广;各种重大动物疫情的威胁仍然存在;畜牧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建设严重滞后,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仍然较低;饲料生产体系不健全等。对这些问题,要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十一五&期间,宁夏计划加强良种繁育、饲草料生产、疫病控制、畜产品质量标准、质量检验检测监管和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技术支持保障体系建设,大力推行规模化饲养及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初步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畜牧养殖业生产模式。到&十一五&末,全区肉、蛋、奶、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45万吨、15万吨、126万吨和8万吨,年均增长14%、13%、29%和4.9%;畜牧业总产值达到65亿元,农民人均牧业收入达到1000元。&第四节& 渔& 业&  一、渔业发展的资源条件充分&&& 宁夏灌区自然条件比较优越,除可引黄河水自流灌溉之外,天然湖泊较多,水质、气候、光照以及水生浮游生物丰富,宜于发展渔业,因此,传统的捕捞渔业和养殖渔业绵延于宁夏农业开发史,自然也就成为我国西北地区开发渔业养殖较早的地区之一。在宁夏渔业生产中灌区的水产品产量基本占到全自治区渔业生产总量的97.4%。但冬季冰冻期长,据气象部门资料,全年冰期在120天左右,冰层厚度平均70厘米,一般全年有170余天不适宜温水性鱼类生长,适宜鱼类生长的节令日期(水温在15℃以上)有190多天。南部山区地域广阔,沟壑纵横,水库、水堰众多,日照长,光能资源丰富,有利于各种水生生物的生长,均不失为发展渔业的良好区位。  全自治区共有水域面积74.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低于全国内陆水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2.8%的水平。其中黄河44.6万亩,占水域面积59.5%;灌溉干渠和排水于沟3.5万亩,占4.7%;湖泊15.1万亩,占20.1%;水库8.9万亩(包括青铜峡水库4.0万亩),占11.9%;水堰0.9万亩,占1.2%;池塘1.7万亩,占2.3%;沼泽0.2万亩,占0.3%。在全部水域面积中,引黄灌区水域面积有68.7万亩,占91.7%。全自治区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一定的品种与数量存在。已发现的水生植物有芦苇、水生管束植物、水生蔬菜类植物等。芦苇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芦苇生产水面达4.54万亩,单产一般在250千克左右;水生管束植物大多生长在湖沼、沟渠和积水洼地中,有6科8属12种,是草食性或杂食性鱼类的天然饲料,且可起到调节生态平衡的作用,单产一般为O.8~1.5千克/平方米;水生蔬菜类植物是自治区20世纪60年代初引种的,有莲藕、茭白、荸荠、慈姑等,对改善水生态效果良好。已发现的底栖动物有32科48属54种。其中水生昆虫37种,占68.5%;软体动物、寡毛类各5种,共占18.5%;虾蟹类、端足类、蛭类7种,占13.0%。从底栖动物数量上看,以水生昆虫中的摇蚊幼虫居多,密度为95.6%,生物量占96.4%;秀丽白虾与中华小长臂虾是20世纪60年代初引进长江水系鱼类时无意中带来的,在非人工条件下繁衍很快,可能形成新的优势种群,现在,灌区各水体中均有分布,每年可以产虾100多吨。底栖动物是宁夏杂食性鱼类(主要为鲤、鲫鱼)的饵料组成部分,但生物量偏低,不是主要饵料来源。已发现的天然鱼类有23种(鲇、鲤、鲫、鸽子鱼、长须铜鱼、雅罗鱼、赤眼鳟、花钉鱼、船钉色、麦穗鱼、泥鳅、金黄薄鳅、后鳍巴鳅、黄黝鱼等),引进鱼类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团头鲂、镜鲤、鳞鲤及丰鲤8种,另外,还有黄河产的鳖、虾、蚌、螺及引进的蟹等。在自治区境内黄河中的鱼类,以江河平原区系为主,其代表为鲤、鲫、鸽子鱼、赤眼鳟等,属于过渡带和混合区;在西吉县水堰中发现的西吉彩鲫,其体色繁杂鲜丽,如金鱼,有全身纯白、纯红、纯黑、黑紫,也有在侧线上方杂有多种色彩者,可培育成兼有观赏价值的养殖新品种。&  二、宁夏渔业发展的成就与经验  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四水&产业发展的意见》(宁政办发[号),为全区渔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营造了更加优越的政策环境。以&四水&产业为抓手,深化渔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全区渔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渔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总结宁夏渔业发展的经验,主要有:&  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从&九五&以来,宁夏就注重发展大力发展生态渔业,2006年又大力推广了渔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四水&产业,坚持生态优先原则、走可持续的渔业发展之路。正确处理宜渔资源开发、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科学发展之路。  二是坚持市场导向。坚定不移地推行渔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大众&水产品,因地制宜地发展名优水产品养殖,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走外向型渔业发展之路。养殖结构明显改善,草鲫鲂、河蟹等名优水产品比重不断上升,达到15.4万亩,占全区养殖面积44%。自治区水产部门引进的乌克兰鲮鲤,经石嘴山、银川等地试养,表现出生长快、适应性强等特点,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青铜峡、平罗通过招商引资,发展南美白对虾养殖5000亩,填补了宁夏虾类规模化养殖的空白,标志着宁夏渔业品种结构调整迈出了可喜的步伐。生产结构调整进程加快,各级渔政管理部门,努力探索更加科学的渔业发展方式,最终确定了&四水&产业、生态渔业、休闲渔业作为渔业经济的新亮点,重点加以塑造和培育。  三是坚持组织创新。发展壮大渔业龙头企业和社会化合作组织,不断提高渔业基地化生产、区域化布局、社会化服务和规模化外销的水平,走产业化之路。经过多年的发展,宁夏渔业基本实现了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生产跨越,基本形成了养殖生产、渔需物资供应、技术服务、水产品销售一体化的格局。构建了面向区域市场的水产品营销网络,塑造了一支适应现代渔业发展的懂技术、会管理的养殖队伍;培育了一批规模大、辐射带动能力的社会化服务的农民合作组织,为渔业发展夯实了产业基础。  四是坚持依法治渔。切实加强水产养殖管理,不断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宁夏大力推行安全生产,引导绿色消费。着力为水产品质量体系和制度建设奠定质量安全的基础,以强化生产过程监管措施形成质量安全的屏障,以市场监督、检测来构建水产品质量安全的保证。&&& 发展成就:&&& 2006年,全区水产养殖水面达到34万亩,水产品总产量7万吨,人均水产品占有量11千克,渔业总产值接近12亿元,从渔农民人均收入5000元。渔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草鲫鲂、河蟹等名优水产品比重不断上升,达到15.4万亩,占全区养殖面积44%。水产养殖方式更加多样、更加科学,&以渔改碱&、&以渔养水&及&四水&产业等成为渔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渔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渔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20多家,形成了融渔需物资供应、技术指导服务、产品运销为一体的产业链条,构建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渔业质量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全区共创建10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认定无公害水产品基地面积22万亩。31个养殖产品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0个水产品通过了&绿色&品种认证。&  三、问题、困难与前景  渔业生产性投人不足,基础设施老化,部分池塘淤积严重,渔业生产能力下降;渔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的储备及有效供给不足,水产良种化生产水平低,水产苗种质量参差不齐;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渔业组织化程度不高,水产品加工滞后,产业链不长;水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水产品批发、市场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发布手段落后。发展思路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两个翻番、三个提升、三个突破。  一个核心:以渔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到2012年,全区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2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10%以上,从渔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  两个翻番:到2012年,全区水产养殖面积达到65万亩以上,水产品产量达到15万吨,力争分别比2007年翻一番。  三个提升:提升水禽养殖规模。到2012年,全区水禽养殖达到300万只,较2007年增加280万只,水禽实现规模化养殖、产业化经营。提升水生植物种植水平。提高认识,积极发展,加强水生植物种植管理,.努力把&小草&做成一个大产业。到2012年,水生植物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提升水上旅游特色。因地制宜,因水制宜,突出农家、渔家特色,.以&特色&求发展,形成塞上旅游新景观,为&四水&产业注入旺盛的生命力。  三个突破:科技进步要有新突破。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组装配套,强化科技服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到2012年,全区水产良种覆盖率达到。70%,各类水产苗种自给率达到70%;水禽良种覆盖率达到500k,。科技对产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更加明显。质量安全要有新突破。建立健全质量标准、质量检测、认定认证体系,完善投入品监管、市场准人制度。到2012年,全区无公害、绿色水产品的比重达到&70%,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绿色品牌优势更加凸现。产业结构要有新突破。水产养殖品种进一步优化,优势特色水产品区域化布局更加明显;水禽、水生植物规模化种养水平明显提高。到2012年,水产养殖、水禽养殖、水生植物种植、水上旅游产值比重分别达到70%、15%、5%、10%,渔业经济向多元化、多领域拓展。&&   第五节& 水& 利&  宁夏是我国水资源最匮乏的省区之一。进入21世纪,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治水思路发生了重大转变,水利投资大幅度增加,开展了自治区成立以来建设项目最多、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水利建设,水利基础设施上了一个大台阶,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宁夏水势与改革开放前的水利建设&
版权所有(C)宁夏回族自治区档案局馆 制作维护:宁夏回族自治区档案局馆技术处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人民广场东街197号(750002) 电话:
QQ:3042893 宁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公里等于多少千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