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7条凳小腿和7张凳面,最多可以做几个下面凳子清洗?还剩几张凳面?

相关问题:
装逼的理性不可得兼
更新:去国内店里看了一下,定价已经改了,以下内容已不适用,仅保留以供参考。=============================原文================================为了节约大家时间,把结论放到前面说一下,感兴趣的可以看正文。结论1:中国Muji定价方式为将日本定价除以10后将币种换成人民币。这凳子在中国卖1000人民币是因为在日本它定价为10000日元。结论2:两国人民消费能力相差较大。Muji在日本只是普通百货品牌,跟日本的人均收入相比,Muji的商品价格比较亲民;换算过来以后的中国定价,跟国内的人均收入相比,显得不是太友好。===========================正文分割线=============================
刚好前几天跟朋友聊过Muji的定价问题。不针对这款产品,下面的观点仅供参考。涉及到经济学的部分我是个外行,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指正,谢谢。1、 定价
Muji的东西,在日本就仅仅是个普通的百货品牌,日本国内风格与其类似或者更加具有设计感的品牌非常多,而且价格比它高的更是不在少数。那么我们为什么会觉得一条长凳卖一千贵呢,问题就在Muji的定价方式上。
如果题主网络允许可以到Muji的日本官网上看一看,。你会发现凡是国内Muji出售的产品,定价就是把日本的价格除以10,然后换成人民币而已。但是实际上,如果不考虑税务影响,仅仅按照汇率来算,应该是除以16。放一张国内比较受欢迎的壁挂CD机对比一下:2、消费能力
明确了这个定价方式以后,再说说消费能力,一万日元在日本是个什么概念?以我自身举例,我在大阪上班,虽说消费比不上东京,但是跟其他城市来比,应该比较能够反应真实情况。
路边自动贩卖机的软饮料,价格一般在100到160日元一瓶,而且基本都是300毫升左右的量。中央区附近,中午的便当最便宜的260,配菜非常简陋。普通一点的便当在400到500日元中间。想去店里吃点现做的?王将饺子吉野家这种国内都有的东西,一顿午饭也要600左右,稍微再好一点的就要800到1000了。我还一狠心吃过3000日元的套餐,也就是比普通的定食精致一些搭配一份甜点而已,这对他们本国人来说,并不是什么高消费。
我自己住的公寓,每个月仅仅是自己做晚饭,洗澡洗衣服,平时看看电视上上网,水电煤气费加起来大概5000日元。有人也提到了文具,基于上面说的消费水平,如果在日本上班,消费100日元的感觉跟国内消费一两元人民币的感觉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说Muji里400日元的笔,真的是不能再普通了,而在国内买它你需要花掉40人民币。3、税收先看辅助资料:【百科+知乎部分】1.日本的消费税本质上与国内的增值税相同 (参见:)2.增值税定义:增值税是一种销售税,属累退税,是基于商品或服务的增值而征税的一种间接税,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称为商品及服务税(Goods and Services Tax, GST),在日本称作消费税。(参见:)3.消费者是增值税的最终承担者(参见:)4.增值税的纳税人: 增值税的纳税人包括在中国境内销售、进口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各类企业、单位、个体经营者和其他个人。(参见:)5.销售或进口货物增值税税率为17%,而与其本质上相同的日本消费税税率为8%6.关税定义:7.进口关税定义:【论文部分】这是昨天晚上麻烦学金融的朋友帮我找的,考虑到大家都比较忙,我也没缠着她给我细讲,就自己简单看了看。如果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找一下。然后讲一下我个人的理解:在日本,假设一件商品卖100日元,实际你需要支付108日元才能完成购买,这就是那8%的体现方式。一般店面标价有两种,一种是包含了消费税的,Muji就是这种,它标价1000日元的东西,其实是本体价格加上消费税一共1000日元;另一种标价方式是标本体价,然后结算的时候你能看见消费税是另算上去的,苹果用的是这种方式。iPad Air的价格:Muji的冰箱:4、举例说明
假设我最开始推测的Muji中国店定价方式成立,也就是日本定价除以10,然后币种换成人民币。那么根据前面的辅助资料,重新修改我之前的例子:
如果一件商品本体是1000日元,消费税就是80日元,日本的muji定价就是1080日元,国内定价为108人民币。根据最近这段时间(答题时间:2014年5月中旬)的汇率,1080日元大概等于66人民币。那么相差的这42是从哪儿来的呢?(世界的终极答案?)我大致分析了这几个影响因素:(1)增值税
首先考虑增值税的问题,按照17%的增值税率,国内的108拆开来以后,并不是100+8,而是92.3+15.7。就是说它的本身的价格是92.3人民币。算法:(1+0.17)* 原价= 108
元原价≈ 92.3 元增值税=原价*0.17≈15.7 元(2)成本
然后是成本问题,Muji的东西就算是在日本的一些店里,也有许多是中国制造的。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在人力成本和原料成本上,跟发达国家比起来还是比较低的。所以我们可以推测,假设日本国内拥有与中国一样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那么1000日元的本体价格就有可能下调一些。不过另外一方面是,日本由于国土面积很小,所以物流成本较低,国内就稍微高一些。(3)品牌价值
综合起来,以下调至850日元为例,重新计算日本定价,850+68=918日元,国内定价91.8人民币。重新计算增值税,91.8就被拆分为78.5+13.3。也就是说本体价格大概是80块钱。Muji作为外来品牌,又天然多出了不少隐形价值,此时假定价格定在了85块钱,那么现在回到最初我们看到的108,再看看仅用汇率算出来的66,差别还是挺大的。
当然肯定还有更多的影响定价的因素,我也没来得及深入了解,仅仅是简单的举个例子帮助大家理解我这个答案的逻辑。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研究一下,还是挺有意思的。5、作者观点
那么把话题拉回来,我们换算一下。
在日本中午花500日元吃个午饭,大概相当于国内二三线城市中午15块钱的套餐。10000日元就相当于,国内20顿午饭,或者大约80瓶矿泉水。我们稍微乐观一点,假设国内二三线城市的平均工资是5000人民币。拿出1000买这个凳子,就是五分之一。日本什么水平呢,就我自己知道的,刚毕业的计算机专业本科生,找一家软件公司,入职的薪水就在每个月20万日元左右的水平,一万拿出来买这条凳子,20分之一。入职五年左右的人,一般每个月都能拿到40万左右。假如你在日本问,怎么看待Muji把它卖到一万日元,大多数人会不理解你为什么这么问,因为这个价钱太普通了,不便宜也不贵,就是普普通通的一条长凳的价格而已。
这个差距是不能忽视的。
综上所述,Muji中国店里卖的东西,它的定价并不是取决于它的设计、质量、或者品牌价值,它只是取决于日本定价而已。至于本题中许多人所讨论的设计和情怀等等,个人以为,放到讨论日本Muji为什么把它卖到10000日元这个问题中来,才算是比较合适的。抛开定价原则来谈设计,多少有些一厢情愿。
那么Muji在中国卖的东西贵不贵?贵。跟日本相比,中国的人均消费能力本来就比较低,商品定价还比日本高,所以说它贵一点都不过分。因为这就是事实,基于两国的经济水平来说,贵的不是一星半点。那么为什么有人还会选择买这个长凳呢,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有市场。所谓市场,不是所有人都来买我的东西,所以买不起的人一开始就不在商家定价的考虑范围内。
“这个玩意儿这么贵为什么你还要买?”
“因为我买得起。”
就这么简单。6、更新价格截图时间:日。大陆官方已降至700元: 7、私货
我个人不是很认可有些人经常把知乎如何如何挂在嘴边。目前排名前两位的答案都有这个现象。以我的理解,既然是一个交流看法分享经验的平台,那用户必然是良莠不齐的,有些人比如我,可能并不是行业里比较拔尖的人,对专业以外的东西更是知之甚少。所以难免会产生一些在专业人士看来比较狭隘甚至可笑的想法,我相信各位专业人士也一定在其他领域有这种感受。动不动就拿平台说事儿,以点概面,这在我看来是一种很欠缺考虑的行为。
你了解这个东西,别人不了解并且提出了疑问。如果你对自己的表述能力足够有信心,就从本质上解释一下,提高大家的姿势水平也是做好事;如果你像我一样,只是知道一点皮毛,那么就专心答题,告诉他为什么是这样就可以了,犯不着一边告诉他“没有为什么,它就是这样”,一边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这样不好。8、感谢: 提醒:日本的消费税在中国叫增值税。中国的消费税,指的是在增值税基础上再次征收的一种税,只针对少量商品,如汽车、木地板、高档手表、游艇等。木家具是不征收的。 提醒:国内的增值税,由于流转税的特质,本质上依然是由消费者承担的,国内在标价基本上不存在价税分别表示的情况。以上。
写在前面:笔者设计专业出生,志于自己研发家具。此回答并不单一为答题本身,更多是自己有兴趣整理和了解更多,以自用。不足之处欢迎相关从业者指正。以下尽可能还原MUJI条凳产生过程,包括从设计选择开始,到设计过程,生产过程,以及产品定位,成本等。》》》一天下来这么多赞了,收到上知乎日报的私信通知,担心回答不扎实的地方误导大家,再次做了部分确认和修改。==================================================================条凳的源起:条凳,一般分为2种,单人和双人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父亲跟我说过:以前,一般木匠学徒第一样做的成品就是单人的小板凳,(在此之前,是无尽的拉锯、开料、刨材料、隼眼都没份开的)结构跟这个单人的条凳差不多。我父亲是木匠。我记得小时候还有个关于某某名人做小板凳的故事。条凳,在农村最常见的是各种喜事丧事上。在晒谷场上,摆满了八仙桌子。注意,为什么是八仙桌了?八仙桌顾名思义,也就是各方坐2人,共八人。然后4方都是条凳,一个条凳坐2人。好,那么我们来说说八仙桌。我父亲说过八仙桌一般的标准尺寸是高 858毫米即二尺六寸(原来为880),根据网络资料宽900毫米以上、至1100毫米都有。具体尺寸我现在也只能查些网络上得资料了,我家现在也没有这样的桌子了,但是印象中确实是比现在一般的桌子高一些的,(补充:已经证实传统条凳的标准尺寸高度为528毫米即一尺六寸。)那中国传统的条凳也会比MUJI的要高一些,另外深泽直人说他的条凳是经过再设计(改良过)的,改善了安全性。2边的腿做得更倾斜些,(补充:传统条凳也有凳腿外斜的,评论中有亲历者说,另外老木匠口诀里有提到:桌一登二,就是桌斜一分,凳斜两分。但还没有见证桌腿外斜的古八仙桌,如有亲历者欢迎提供信息)。事实上,中国传统的条凳确实存在这样的安全问题,(举手!笔者就是亲历者,那条凳在2个坐好的情况下,另外一人突然起身,如果坐者的人如果坐得靠比较边上,确实会如同跷跷板一样翘起,我的印象中,许多的农村宴席上都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这大概发生在我5-6岁到15-6岁的年龄段中,之后就一直在外求学,村里的这些宴席也很难参加了。)MUJI官网提供的中国古代条凳图片:(注意,凳腿和凳面是垂直的,另长度应该也比MUJI的长)MUJI条凳图片:(注意凳腿是外八字)那实际上,以前的木匠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我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问过父亲这个问题。父亲的回答是:中国人以前入座、落座、起身都是非常讲究的,(你可以脑补下就坐前你恭我谦的礼让情节,既然是双人坐就会一同落座),不会存在双人座时先后坐下和起身,至少都会跟边上打声招呼。另外,中国讲究横平竖直,(如果有研究中国家具的自然会注意到),相对于四平八稳的八仙桌,外八字的条凳实在不配合,所以大多数的中国条凳登腿都是直的。当然外八字的腿会形成扭力,理论上更容易脱隼。我自然是强烈表示怀疑的,因为到我这个年代时宴席上确实有打翻了凳子的。但之后也没有深究了。到我自己学工业设计之后,多多少少的接触些家具设计,读了一些家具设计史之类的,那,最先想到的就是改良3种椅子,一是条凳、竹椅(实际上南方也有很多和竹椅结构相似的木椅,材料是中国本土的松树,做的时候是刚砍下来的松树去皮,刨光热弯,热弯是火上直接烤的,只有本土松才行,韧性比较好)、圈椅。到现在,当我自己打算做家具以来自然而然的就去学习和了解这三种椅子。那现在我们来看,MUJI的条凳和中国传统的条凳究竟有多大区别了?材料:中国中国的条凳一般就地取材,也就是在什么地理区域,有什么木材就用什么木材,且统称为“柴木”,柴木的范围很广但一般意义上不包含高档硬木。MUJImuji的官网上上是这样说明的:天然橡木系列价格适中的理由天然项目系列是在中国山东省日照市的工厂制造。在这里可用低廉的价格收购中国的优良橡木原料。此外,还具备了切割木料后烘干的设备,因此可以实现材料到成品的一贯生产。大量生产大型简约结构的家具,所以价格比较适中。我手边暂时没有山东橡木的价目,更没有它的品质分析了,如有网友知道的话欢迎补充。工艺:MUJI和中国的条凳结构上,我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同,都是简单的直通隼结构。我想差别在于,传统的条凳是手工开榫,MUJI是机械开榫,不过传统的家具胶水都是用的鱼鳔胶,这是一种手工调制的天然胶水,特点是在热水里泡过后就能脱胶,老师傅的说法是,如果家具的某一部件损坏,可以拆下来更换部件,这也是传统家具能用几十年的原因,并不只是中国传统家具如何坚固不会坏,而是坏了可以修。另外,我没有看清楚MUJI的榫卯结构在顶头是否有顶隼,这是掐死通榫结构的简单工艺。再就是表面处理了,中国传统的条凳一般是桐油刷下,最多上一层大漆,因为并不是高档的家具,在农村是当做用具使用,作为凳子,它只是其中一项功用而已。MUJI的官网并没有说明是哪种表面处理,我猜测是木蜡油,最多是水性漆,但我认为前者可能性比较大。尺寸:中国条凳,其实并没有完全的尺寸标准,但我印象中一般会宽于1000毫米,至1200毫米的样子,因为从始至终都是考虑双人座。MUJI条凳的宽度实际上是相当尴尬的,因为一般条凳作为餐椅的话配置场景只有方桌1000毫米(4位)和长方桌,长方桌常见尺寸是1200毫米(6位)、毫米、大一点的1800毫米。所以尴尬在于1200毫米和1500毫米区间的餐桌。这个尺寸是保证单位600+毫米的座位区间,这是潜意识的领地范围,小于这个区间人就会觉得不舒服,注意观察的人就会发现,比如通常2人沙发也许会坐2个人,但3人沙发通常不会有3人坐(在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一般只坐2人,无论是家庭亲友聚会还是公共场所,比如高铁、机场,想想,如果3人座位已经有俩人,你是否会再寻找下是否有其他更好的位置。所以很遗憾,如果你挑选MUJI的条凳,你更多的是拿它配1000毫米的方桌,1200毫米的就会有点难受。这也是国内原创家具的条凳都比MUJI长的原因,大多都在1400毫米。老木匠做传统的八仙桌和条凳口诀:桌一登二,解释:就是桌斜一分,凳斜两分。一分为1/10寸也就是3.33毫米,从此句口诀应该推断斜腿条凳和八仙桌是存在的,另外还有四仰八叉板凳的说法。凳三算九,解释:就是登面长3尺,将3乘3得9,这9是9寸,再把9除2等于4寸半,从面两头往里的4寸半画线,再往里面画脚的榫宽;也就是:凳面长如果是999毫米,那么开榫位置从凳面端头算150毫米开始画榫宽。宽度方向也于此口诀算;解释:我的理解是凳面宽度也与上面开榫距离的宽度一样。那么如果是999毫米长的凳面,宽度应该是150毫米。于此类推,假如2尺长的凳就是2X3等于6寸,除二等于3寸,两头都进3寸画线,再往里开榫孔。注:配传统老八仙桌的条凳高度规定高度是一尺六寸;桌高二尺六寸;解释:八仙桌标准高度为858毫米,条凳标准高528毫米。需要注意的是:高度是标准的,但是宽度,长度,开榫位置只是以上面的口诀为公式,等比缩放。感谢
提醒木工口诀。下图是传统八仙桌、传统条凳的尺寸和MUJI的尺寸对比示意图。(灰色线为八仙桌、绿色填充为传统条凳)。MUJI的条凳按照中国传统条凳的口诀套的话,高度少了98毫米,凳面深度上少了100毫米,但开榫位置应该是一样的(还请
确认下,是不是150毫米的位置开榫)。 另外,想麻烦
提供MUJI条凳凳面的厚度,看看能不能根据差墨口诀推断出MUJI的凳腿斜度是否跟中国传统做法一样,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四仰八叉凳的做法。‘八分一,四寸五’;其表达含义可以用下图来表达说明;可以看出这个凳子登面木板的厚度为八分(0.8寸),差墨是一分(0.1寸)。登面到下面横方的距离是4寸,则相应的差墨就是五分(0.5寸)使用情景:中国条凳,当餐椅、马凳(了解木工的就知道,简单的锯材料,开榫,斧头削木头都可以在这个条凳上进行)、搭临时床(2条条凳一个门板,垫上褥子)、农村晾晒干货(嗮谷场上2条长凳一摆搭上个竹篾的大簸箕就可以嗮萝卜干、红薯片、蘑菇、干鱼、干辣椒)、调皮捣蛋的小孩把条凳翻过来拖着跑当竹马,农活累了点上旱烟另一边泡被热茶休息下,总之非常多。MUJI条凳了?答案里的照片已经说明了一切。它和中国条凳一样并不是专门用来实现某种功能的,它是可以用来实现某种功能,很多种的某种功能,但并不是最好的功能状态。条凳的本质并没有变,只是它得融入性太强,在农村和现代家居中都能恰到好处的呈现多种状态。定位:关于家具使用情景状态的呈现,其实是一个很值得深究的题目,我认为家具整体上可以分为三类:1、用具型家具、2、功能型家具、3、环境(情景)型家具。分别简单举例说:1、凳子(圆凳、条凳)
多种功能性,根据需求,呈现使用状态和功能。2、靠背椅子 (竹椅、木椅)
单一功能性,多种使用环境,可以当做餐椅、办公椅、会议椅子,只要是坐着它就
行。3、办公椅(圈椅)
单一功能性,单一使用环境,甚至可以更加细分单一到经济能力,功能单一到是否
各种人机功能。
当然这里办公椅只是举例,也可以是躺椅,户外躺椅,进一步细
分,总之是目
的性越强,还有一些赋予家具文化内涵的,归为此类,不过一般越是细分,越是
用户选择范围越小。这是家具挑人,不是人挑家具。MUJI深泽直人比较多的设计在第一和第二类。成本:前面有说到MUJI的条凳是山东本土的白橡木,因为信息不足,且与北美白橡木作为参考,最近白橡木被炒起来,以前是一级白橡木/立方米,顶级是/立方米,属于中端的实木材料。再加上MUJI的工艺及其简单从
提供的细节图片,可以推断工艺就是简单的切料、刨平、开榫、组装、打磨,全是一次性的线性加工。(什么叫一次性的线性加工,简单说就是加工流程和步骤单一,因为MUJI的条凳简单到全是方的,在机械上过一遍就完了)。我大胆的猜测其出厂时的成本价格不会超过300元,这里只是说的制造成本,包括材料和加工成本。对比之下,我们再来看
提供的答案中2款条凳,梵几:凳面,加工流程上就比MUJI的多一个步骤,因为它是圆角,那就是先切方的再切圆角。凳腿,上大下小,而且是圆角,无法看清楚是否单曲面的圆角,但这里就比MUJI麻烦至少2步,一是上大下小在机器切割时要做靠模,至少要改变常规的切割参数,这对于产能小的工厂就是时间成本。而且我知道的是梵几自说是手工加工。另外它的横梁都是纺椎体和圆柱体,都是至少2步的工艺,切方,再车成圆体。素元的工艺成本就更高了,凳面比梵几都多了一到工艺,梵几只是平面上是圆角,素元是剖面上有圆倒角。再看凳腿,组装工艺并不是通隼,而且端头比较粗,我估计是双不透隼结构,这样才能保证工艺强度。再说耗材,国产的2个品牌实际耗材都在MUJI的一倍以上。凳面:MUJI:1000毫米X140毫米梵几:1400毫米X240毫米素元:1400毫米X300毫米这里还没有说厚度。注意,单扇材料越宽价格越贵的,当然凳面越大,使用时脚绊到腿的可能性越低,这个程度上国产的都优于MUJI。MUJI的凳面宽才140毫米,我到现在都没有在设计功能上找到原因,所以我认为出于材料选择上,我在以前的答案中提到过北美橡木是有各种标准的出厂规格的,所以我理解MUJI140毫米的规格是在材料选择上妥协,这样性价比更高,这个猜测只能通过山东白橡木的出厂规格去确认了。基于以上,我认为用这2个国产的品牌与MUJI作为对比,是完全不合适的。MUJI的这款条凳无论才价值层面和消费群体层面都不在一条线上,说白点梵几和素元比MUJI更高端!(但这并不代表我在主观上我认同和喜欢他们的设计和风格)。不用怀疑!梵几和素元的老板也绝不会同意,他们的群体更加小众一些,尤其是素元更趋向于家具设计的第三类,特别情境。在工艺和耗材上他们并不过多的考虑成本。这还只是相似性比较强的一款产品,更不用说他们的其他产品了。为什么就那么多人觉得,中国没有好家具,认真做家具的人了?MUJI是不错,设计理念也不错,但是过于放大的崇拜是误区。MUJI的这款条凳,记忆中是来自Found MUJI in China的项目,就是深泽直人自己,再邀请一些中国的设计师查访中国民间的一些用具(吃、住、行的),越是原生态使用的用具,使用状态,越有兴趣。就如深泽直人常说的无意识设计、不需要设计那个意思。这个东西越说越玄,越研究越绕,到最后能写成书,形成理论了。到最后我的总结就是:设计是选择,设计师的功用就是选择的过程。(当然,设计理念各人各异,不存在谁绝对对错,立场和角度、层面、主体、方向不一样都会有不同的设计理念)。但深泽直人的设计思想确实并没有那么玄妙,也不存在什么样的情怀,其实是最简单纯粹的在商业、成本、工艺、运输、功能、美感中的妥协,妥协的过程就是选择的过程,也许深泽直人的过人之处就在于,把这个过程整理出一套自己的思维和流程,能更有效的、程式化的进行产品设计。在我看来,很遗憾,与情怀、小清新,甚至风格毫无关系,我更愿意理解这些为营销,也就是为卖出去做的。至少不是在设计和选择时不会先思考说我要什么风格,我是用什么样的情怀做这款设计。我只是在想,人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东西,这个东西会好卖吗,难不难做出来,耗材大不大(深泽直人的很多很多东西真的就只是在成本、功能上寻求最优化)。MUJI并不是第一家再设计条凳的公司,也绝不会是最后一家,更不能说是最好的一家。当时推出这款条凳时,主要是针对日本市场,然而日本的店长们内部也并不看好这款产品,然而谁知道在中国市场上却比较走俏。MUJI 本来就不是非常昂贵的东西,就如同麦当劳和可乐一样,刚进入中国时大部分的人也都觉得贵,以当时的人均消费能力来说却是贵,但你现在还觉得贵吗?我们追究于MUJI的价格是否合适,实际上毫无意义,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他的运营成本、开发成本、营销成本、尤其是价格策略。显然MUJI的价格策略是具有滞后性的,但是我们无法猜测,它究竟是放宽价格获得更多订单的利润更大,还是保持这样的价格利润更大,我们甚至不会知道它这样的价格策略在中国市场上的时间和空间战略上的作用和意义。为什么这样,这是另一个涉及经济学的比较大的话题了。说了许多,都是从家具从业者、设计师的角度分析,很难确定有人有耐心看到这里吗?于题主,你确定你真的关心这个问题,真的知道自己在问什么吗?也许以上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并不会去关注,耗材也好,加工工艺也好,营销也好,甚至并不在乎,你说你只需要知道的是,这个东西我是否喜欢,我是否买得起。那就结了,你愿意买吗?至于价格,那真的与你无关。资料:深泽直人家具设计收集笔者有关家具的答案收藏夹:笔者家具专栏:微信订阅号: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一张圆凳由一张凳面和三天凳腿组成一张圆凳由一张凳面和三条凳腿组成,如果1m²木材可以制作300条凳腿或制作凳面50个,现有9m²的木材.为了充分利用材料,请你设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一张圆凳由一张凳面和三天凳腿组成一张圆凳由一张凳面和三条凳腿组成,如果1m²木材可以制作300条凳腿或制作凳面50个,现有9m²的木材.为了充分利用材料,请你设
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一张圆凳由一张凳面和三天凳腿组成一张圆凳由一张凳面和三条凳腿组成,如果1m²木材可以制作300条凳腿或制作凳面50个,现有9m²的木材.为了充分利用材料,请你设计一下,用多少木材做凳面多少木材做凳腿,最多能生产多少张圆凳?(一元一次方程解)
设用X立方米木材做凳面,(9--X)立方米木材做凳腿,最多能生产50X张圆凳.
根据题意得:3*50X=300(9--X)
解这个方程得:X=6
50X=300,答:用6立方米木材做凳面,3立方米木材做凳腿,最多能生产300张圆凳.某家具生产一批三只脚的板凳,已知一块木板可以生产凳面4个,或是生产凳子腿6个,现在有同样的木材30块,该如何安排木材的使用,可以生产出刚好成套的板凳?一共能生产多少张板凳?(最好用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某家具生产一批三只脚的板凳,已知一块木板可以生产凳面4个,或是生产凳子腿6个,现在有同样的木材30块,该如何安排木材的使用,可以生产出刚好成套的板凳?一共能生产多少张板凳?(最好用
某家具生产一批三只脚的板凳,已知一块木板可以生产凳面4个,或是生产凳子腿6个,现在有同样的木材30块,该如何安排木材的使用,可以生产出刚好成套的板凳?一共能生产多少张板凳?(最好用一元一次方程)
生产一个板凳凳面所需材料为1/4,生产一个板凳凳腿所需材料为3/6=1/2设能生产x张板凳x/4+x/2=30x = 40 一共能生产40张板凳相关问题:
贵不贵、值不值都算是市场方面的问题,每个人会因为收入和喜好有不同的答案吧。这里,我想了解一下的是:对于现在的城市家庭,买这么个长凳的用途是什么?长凳这东西在过去是有存在价值的,廉价的同时可以解决多个人坐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封建礼教时代起着尊卑排序的功用。身份地位高的坐有靠背的椅子,次之坐单人凳子,再次之就是这个挤在一起坐的长凳。而如今的社会,这种排序的功用几乎忽略不计了吧,那么就剩下多坐几个人么?可现在城市家庭也就那么几口人,能花1000买这个长凳的,多买几把椅子不是问题吧?
更新:去国内店里看了一下,定价已经改了,以下内容已不适用,仅保留以供参考。=============================原文================================为了节约大家时间,把结论放到前面说一下,感兴趣的可以看正文。结论1:中国Muji定价方式为将日本定价除以10后将币种换成人民币。这凳子在中国卖1000人民币是因为在日本它定价为10000日元。结论2:两国人民消费能力相差较大。Muji在日本只是普通百货品牌,跟日本的人均收入相比,Muji的商品价格比较亲民;换算过来以后的中国定价,跟国内的人均收入相比,显得不是太友好。===========================正文分割线=============================
刚好前几天跟朋友聊过Muji的定价问题。不针对这款产品,下面的观点仅供参考。涉及到经济学的部分我是个外行,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指正,谢谢。1、 定价
Muji的东西,在日本就仅仅是个普通的百货品牌,日本国内风格与其类似或者更加具有设计感的品牌非常多,而且价格比它高的更是不在少数。那么我们为什么会觉得一条长凳卖一千贵呢,问题就在Muji的定价方式上。
如果题主网络允许可以到Muji的日本官网上看一看,。你会发现凡是国内Muji出售的产品,定价就是把日本的价格除以10,然后换成人民币而已。但是实际上,如果不考虑税务影响,仅仅按照汇率来算,应该是除以16。放一张国内比较受欢迎的壁挂CD机对比一下:2、消费能力
明确了这个定价方式以后,再说说消费能力,一万日元在日本是个什么概念?以我自身举例,我在大阪上班,虽说消费比不上东京,但是跟其他城市来比,应该比较能够反应真实情况。
路边自动贩卖机的软饮料,价格一般在100到160日元一瓶,而且基本都是300毫升左右的量。中央区附近,中午的便当最便宜的260,配菜非常简陋。普通一点的便当在400到500日元中间。想去店里吃点现做的?王将饺子吉野家这种国内都有的东西,一顿午饭也要600左右,稍微再好一点的就要800到1000了。我还一狠心吃过3000日元的套餐,也就是比普通的定食精致一些搭配一份甜点而已,这对他们本国人来说,并不是什么高消费。
我自己住的公寓,每个月仅仅是自己做晚饭,洗澡洗衣服,平时看看电视上上网,水电煤气费加起来大概5000日元。有人也提到了文具,基于上面说的消费水平,如果在日本上班,消费100日元的感觉跟国内消费一两元人民币的感觉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说Muji里400日元的笔,真的是不能再普通了,而在国内买它你需要花掉40人民币。3、税收先看辅助资料:【百科+知乎部分】1.日本的消费税本质上与国内的增值税相同 (参见:)2.增值税定义:增值税是一种销售税,属累退税,是基于商品或服务的增值而征税的一种间接税,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称为商品及服务税(Goods and Services Tax, GST),在日本称作消费税。(参见:)3.消费者是增值税的最终承担者(参见:)4.增值税的纳税人: 增值税的纳税人包括在中国境内销售、进口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各类企业、单位、个体经营者和其他个人。(参见:)5.销售或进口货物增值税税率为17%,而与其本质上相同的日本消费税税率为8%6.关税定义:7.进口关税定义:【论文部分】这是昨天晚上麻烦学金融的朋友帮我找的,考虑到大家都比较忙,我也没缠着她给我细讲,就自己简单看了看。如果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找一下。然后讲一下我个人的理解:在日本,假设一件商品卖100日元,实际你需要支付108日元才能完成购买,这就是那8%的体现方式。一般店面标价有两种,一种是包含了消费税的,Muji就是这种,它标价1000日元的东西,其实是本体价格加上消费税一共1000日元;另一种标价方式是标本体价,然后结算的时候你能看见消费税是另算上去的,苹果用的是这种方式。iPad Air的价格:Muji的冰箱:4、举例说明
假设我最开始推测的Muji中国店定价方式成立,也就是日本定价除以10,然后币种换成人民币。那么根据前面的辅助资料,重新修改我之前的例子:
如果一件商品本体是1000日元,消费税就是80日元,日本的muji定价就是1080日元,国内定价为108人民币。根据最近这段时间(答题时间:2014年5月中旬)的汇率,1080日元大概等于66人民币。那么相差的这42是从哪儿来的呢?(世界的终极答案?)我大致分析了这几个影响因素:(1)增值税
首先考虑增值税的问题,按照17%的增值税率,国内的108拆开来以后,并不是100+8,而是92.3+15.7。就是说它的本身的价格是92.3人民币。算法:(1+0.17)* 原价= 108
元原价≈ 92.3 元增值税=原价*0.17≈15.7 元(2)成本
然后是成本问题,Muji的东西就算是在日本的一些店里,也有许多是中国制造的。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在人力成本和原料成本上,跟发达国家比起来还是比较低的。所以我们可以推测,假设日本国内拥有与中国一样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那么1000日元的本体价格就有可能下调一些。不过另外一方面是,日本由于国土面积很小,所以物流成本较低,国内就稍微高一些。(3)品牌价值
综合起来,以下调至850日元为例,重新计算日本定价,850+68=918日元,国内定价91.8人民币。重新计算增值税,91.8就被拆分为78.5+13.3。也就是说本体价格大概是80块钱。Muji作为外来品牌,又天然多出了不少隐形价值,此时假定价格定在了85块钱,那么现在回到最初我们看到的108,再看看仅用汇率算出来的66,差别还是挺大的。
当然肯定还有更多的影响定价的因素,我也没来得及深入了解,仅仅是简单的举个例子帮助大家理解我这个答案的逻辑。如果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研究一下,还是挺有意思的。5、作者观点
那么把话题拉回来,我们换算一下。
在日本中午花500日元吃个午饭,大概相当于国内二三线城市中午15块钱的套餐。10000日元就相当于,国内20顿午饭,或者大约80瓶矿泉水。我们稍微乐观一点,假设国内二三线城市的平均工资是5000人民币。拿出1000买这个凳子,就是五分之一。日本什么水平呢,就我自己知道的,刚毕业的计算机专业本科生,找一家软件公司,入职的薪水就在每个月20万日元左右的水平,一万拿出来买这条凳子,20分之一。入职五年左右的人,一般每个月都能拿到40万左右。假如你在日本问,怎么看待Muji把它卖到一万日元,大多数人会不理解你为什么这么问,因为这个价钱太普通了,不便宜也不贵,就是普普通通的一条长凳的价格而已。
这个差距是不能忽视的。
综上所述,Muji中国店里卖的东西,它的定价并不是取决于它的设计、质量、或者品牌价值,它只是取决于日本定价而已。至于本题中许多人所讨论的设计和情怀等等,个人以为,放到讨论日本Muji为什么把它卖到10000日元这个问题中来,才算是比较合适的。抛开定价原则来谈设计,多少有些一厢情愿。
那么Muji在中国卖的东西贵不贵?贵。跟日本相比,中国的人均消费能力本来就比较低,商品定价还比日本高,所以说它贵一点都不过分。因为这就是事实,基于两国的经济水平来说,贵的不是一星半点。那么为什么有人还会选择买这个长凳呢,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有市场。所谓市场,不是所有人都来买我的东西,所以买不起的人一开始就不在商家定价的考虑范围内。
“这个玩意儿这么贵为什么你还要买?”
“因为我买得起。”
就这么简单。6、更新价格截图时间:日。大陆官方已降至700元: 7、私货
我个人不是很认可有些人经常把知乎如何如何挂在嘴边。目前排名前两位的答案都有这个现象。以我的理解,既然是一个交流看法分享经验的平台,那用户必然是良莠不齐的,有些人比如我,可能并不是行业里比较拔尖的人,对专业以外的东西更是知之甚少。所以难免会产生一些在专业人士看来比较狭隘甚至可笑的想法,我相信各位专业人士也一定在其他领域有这种感受。动不动就拿平台说事儿,以点概面,这在我看来是一种很欠缺考虑的行为。
你了解这个东西,别人不了解并且提出了疑问。如果你对自己的表述能力足够有信心,就从本质上解释一下,提高大家的姿势水平也是做好事;如果你像我一样,只是知道一点皮毛,那么就专心答题,告诉他为什么是这样就可以了,犯不着一边告诉他“没有为什么,它就是这样”,一边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这样不好。8、感谢: 提醒:日本的消费税在中国叫增值税。中国的消费税,指的是在增值税基础上再次征收的一种税,只针对少量商品,如汽车、木地板、高档手表、游艇等。木家具是不征收的。 提醒:国内的增值税,由于流转税的特质,本质上依然是由消费者承担的,国内在标价基本上不存在价税分别表示的情况。以上。
写在前面:笔者设计专业出生,志于自己研发家具。此回答并不单一为答题本身,更多是自己有兴趣整理和了解更多,以自用。不足之处欢迎相关从业者指正。以下尽可能还原MUJI条凳产生过程,包括从设计选择开始,到设计过程,生产过程,以及产品定位,成本等。》》》一天下来这么多赞了,收到上知乎日报的私信通知,担心回答不扎实的地方误导大家,再次做了部分确认和修改。==================================================================条凳的源起:条凳,一般分为2种,单人和双人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父亲跟我说过:以前,一般木匠学徒第一样做的成品就是单人的小板凳,(在此之前,是无尽的拉锯、开料、刨材料、隼眼都没份开的)结构跟这个单人的条凳差不多。我父亲是木匠。我记得小时候还有个关于某某名人做小板凳的故事。条凳,在农村最常见的是各种喜事丧事上。在晒谷场上,摆满了八仙桌子。注意,为什么是八仙桌了?八仙桌顾名思义,也就是各方坐2人,共八人。然后4方都是条凳,一个条凳坐2人。好,那么我们来说说八仙桌。我父亲说过八仙桌一般的标准尺寸是高 858毫米即二尺六寸(原来为880),根据网络资料宽900毫米以上、至1100毫米都有。具体尺寸我现在也只能查些网络上得资料了,我家现在也没有这样的桌子了,但是印象中确实是比现在一般的桌子高一些的,(补充:已经证实传统条凳的标准尺寸高度为528毫米即一尺六寸。)那中国传统的条凳也会比MUJI的要高一些,另外深泽直人说他的条凳是经过再设计(改良过)的,改善了安全性。2边的腿做得更倾斜些,(补充:传统条凳也有凳腿外斜的,评论中有亲历者说,另外老木匠口诀里有提到:桌一登二,就是桌斜一分,凳斜两分。但还没有见证桌腿外斜的古八仙桌,如有亲历者欢迎提供信息)。事实上,中国传统的条凳确实存在这样的安全问题,(举手!笔者就是亲历者,那条凳在2个坐好的情况下,另外一人突然起身,如果坐者的人如果坐得靠比较边上,确实会如同跷跷板一样翘起,我的印象中,许多的农村宴席上都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这大概发生在我5-6岁到15-6岁的年龄段中,之后就一直在外求学,村里的这些宴席也很难参加了。)MUJI官网提供的中国古代条凳图片:(注意,凳腿和凳面是垂直的,另长度应该也比MUJI的长)MUJI条凳图片:(注意凳腿是外八字)那实际上,以前的木匠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我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问过父亲这个问题。父亲的回答是:中国人以前入座、落座、起身都是非常讲究的,(你可以脑补下就坐前你恭我谦的礼让情节,既然是双人坐就会一同落座),不会存在双人座时先后坐下和起身,至少都会跟边上打声招呼。另外,中国讲究横平竖直,(如果有研究中国家具的自然会注意到),相对于四平八稳的八仙桌,外八字的条凳实在不配合,所以大多数的中国条凳登腿都是直的。当然外八字的腿会形成扭力,理论上更容易脱隼。我自然是强烈表示怀疑的,因为到我这个年代时宴席上确实有打翻了凳子的。但之后也没有深究了。到我自己学工业设计之后,多多少少的接触些家具设计,读了一些家具设计史之类的,那,最先想到的就是改良3种椅子,一是条凳、竹椅(实际上南方也有很多和竹椅结构相似的木椅,材料是中国本土的松树,做的时候是刚砍下来的松树去皮,刨光热弯,热弯是火上直接烤的,只有本土松才行,韧性比较好)、圈椅。到现在,当我自己打算做家具以来自然而然的就去学习和了解这三种椅子。那现在我们来看,MUJI的条凳和中国传统的条凳究竟有多大区别了?材料:中国中国的条凳一般就地取材,也就是在什么地理区域,有什么木材就用什么木材,且统称为“柴木”,柴木的范围很广但一般意义上不包含高档硬木。MUJImuji的官网上上是这样说明的:天然橡木系列价格适中的理由天然项目系列是在中国山东省日照市的工厂制造。在这里可用低廉的价格收购中国的优良橡木原料。此外,还具备了切割木料后烘干的设备,因此可以实现材料到成品的一贯生产。大量生产大型简约结构的家具,所以价格比较适中。我手边暂时没有山东橡木的价目,更没有它的品质分析了,如有网友知道的话欢迎补充。工艺:MUJI和中国的条凳结构上,我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同,都是简单的直通隼结构。我想差别在于,传统的条凳是手工开榫,MUJI是机械开榫,不过传统的家具胶水都是用的鱼鳔胶,这是一种手工调制的天然胶水,特点是在热水里泡过后就能脱胶,老师傅的说法是,如果家具的某一部件损坏,可以拆下来更换部件,这也是传统家具能用几十年的原因,并不只是中国传统家具如何坚固不会坏,而是坏了可以修。另外,我没有看清楚MUJI的榫卯结构在顶头是否有顶隼,这是掐死通榫结构的简单工艺。再就是表面处理了,中国传统的条凳一般是桐油刷下,最多上一层大漆,因为并不是高档的家具,在农村是当做用具使用,作为凳子,它只是其中一项功用而已。MUJI的官网并没有说明是哪种表面处理,我猜测是木蜡油,最多是水性漆,但我认为前者可能性比较大。尺寸:中国条凳,其实并没有完全的尺寸标准,但我印象中一般会宽于1000毫米,至1200毫米的样子,因为从始至终都是考虑双人座。MUJI条凳的宽度实际上是相当尴尬的,因为一般条凳作为餐椅的话配置场景只有方桌1000毫米(4位)和长方桌,长方桌常见尺寸是1200毫米(6位)、毫米、大一点的1800毫米。所以尴尬在于1200毫米和1500毫米区间的餐桌。这个尺寸是保证单位600+毫米的座位区间,这是潜意识的领地范围,小于这个区间人就会觉得不舒服,注意观察的人就会发现,比如通常2人沙发也许会坐2个人,但3人沙发通常不会有3人坐(在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一般只坐2人,无论是家庭亲友聚会还是公共场所,比如高铁、机场,想想,如果3人座位已经有俩人,你是否会再寻找下是否有其他更好的位置。所以很遗憾,如果你挑选MUJI的条凳,你更多的是拿它配1000毫米的方桌,1200毫米的就会有点难受。这也是国内原创家具的条凳都比MUJI长的原因,大多都在1400毫米。老木匠做传统的八仙桌和条凳口诀:桌一登二,解释:就是桌斜一分,凳斜两分。一分为1/10寸也就是3.33毫米,从此句口诀应该推断斜腿条凳和八仙桌是存在的,另外还有四仰八叉板凳的说法。凳三算九,解释:就是登面长3尺,将3乘3得9,这9是9寸,再把9除2等于4寸半,从面两头往里的4寸半画线,再往里面画脚的榫宽;也就是:凳面长如果是999毫米,那么开榫位置从凳面端头算150毫米开始画榫宽。宽度方向也于此口诀算;解释:我的理解是凳面宽度也与上面开榫距离的宽度一样。那么如果是999毫米长的凳面,宽度应该是150毫米。于此类推,假如2尺长的凳就是2X3等于6寸,除二等于3寸,两头都进3寸画线,再往里开榫孔。注:配传统老八仙桌的条凳高度规定高度是一尺六寸;桌高二尺六寸;解释:八仙桌标准高度为858毫米,条凳标准高528毫米。需要注意的是:高度是标准的,但是宽度,长度,开榫位置只是以上面的口诀为公式,等比缩放。感谢
提醒木工口诀。下图是传统八仙桌、传统条凳的尺寸和MUJI的尺寸对比示意图。(灰色线为八仙桌、绿色填充为传统条凳)。MUJI的条凳按照中国传统条凳的口诀套的话,高度少了98毫米,凳面深度上少了100毫米,但开榫位置应该是一样的(还请
确认下,是不是150毫米的位置开榫)。 另外,想麻烦
提供MUJI条凳凳面的厚度,看看能不能根据差墨口诀推断出MUJI的凳腿斜度是否跟中国传统做法一样,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四仰八叉凳的做法。‘八分一,四寸五’;其表达含义可以用下图来表达说明;可以看出这个凳子登面木板的厚度为八分(0.8寸),差墨是一分(0.1寸)。登面到下面横方的距离是4寸,则相应的差墨就是五分(0.5寸)使用情景:中国条凳,当餐椅、马凳(了解木工的就知道,简单的锯材料,开榫,斧头削木头都可以在这个条凳上进行)、搭临时床(2条条凳一个门板,垫上褥子)、农村晾晒干货(嗮谷场上2条长凳一摆搭上个竹篾的大簸箕就可以嗮萝卜干、红薯片、蘑菇、干鱼、干辣椒)、调皮捣蛋的小孩把条凳翻过来拖着跑当竹马,农活累了点上旱烟另一边泡被热茶休息下,总之非常多。MUJI条凳了?答案里的照片已经说明了一切。它和中国条凳一样并不是专门用来实现某种功能的,它是可以用来实现某种功能,很多种的某种功能,但并不是最好的功能状态。条凳的本质并没有变,只是它得融入性太强,在农村和现代家居中都能恰到好处的呈现多种状态。定位:关于家具使用情景状态的呈现,其实是一个很值得深究的题目,我认为家具整体上可以分为三类:1、用具型家具、2、功能型家具、3、环境(情景)型家具。分别简单举例说:1、凳子(圆凳、条凳)
多种功能性,根据需求,呈现使用状态和功能。2、靠背椅子 (竹椅、木椅)
单一功能性,多种使用环境,可以当做餐椅、办公椅、会议椅子,只要是坐着它就
行。3、办公椅(圈椅)
单一功能性,单一使用环境,甚至可以更加细分单一到经济能力,功能单一到是否
各种人机功能。
当然这里办公椅只是举例,也可以是躺椅,户外躺椅,进一步细
分,总之是目
的性越强,还有一些赋予家具文化内涵的,归为此类,不过一般越是细分,越是
用户选择范围越小。这是家具挑人,不是人挑家具。MUJI深泽直人比较多的设计在第一和第二类。成本:前面有说到MUJI的条凳是山东本土的白橡木,因为信息不足,且与北美白橡木作为参考,最近白橡木被炒起来,以前是一级白橡木/立方米,顶级是/立方米,属于中端的实木材料。再加上MUJI的工艺及其简单从
提供的细节图片,可以推断工艺就是简单的切料、刨平、开榫、组装、打磨,全是一次性的线性加工。(什么叫一次性的线性加工,简单说就是加工流程和步骤单一,因为MUJI的条凳简单到全是方的,在机械上过一遍就完了)。我大胆的猜测其出厂时的成本价格不会超过300元,这里只是说的制造成本,包括材料和加工成本。对比之下,我们再来看
提供的答案中2款条凳,梵几:凳面,加工流程上就比MUJI的多一个步骤,因为它是圆角,那就是先切方的再切圆角。凳腿,上大下小,而且是圆角,无法看清楚是否单曲面的圆角,但这里就比MUJI麻烦至少2步,一是上大下小在机器切割时要做靠模,至少要改变常规的切割参数,这对于产能小的工厂就是时间成本。而且我知道的是梵几自说是手工加工。另外它的横梁都是纺椎体和圆柱体,都是至少2步的工艺,切方,再车成圆体。素元的工艺成本就更高了,凳面比梵几都多了一到工艺,梵几只是平面上是圆角,素元是剖面上有圆倒角。再看凳腿,组装工艺并不是通隼,而且端头比较粗,我估计是双不透隼结构,这样才能保证工艺强度。再说耗材,国产的2个品牌实际耗材都在MUJI的一倍以上。凳面:MUJI:1000毫米X140毫米梵几:1400毫米X240毫米素元:1400毫米X300毫米这里还没有说厚度。注意,单扇材料越宽价格越贵的,当然凳面越大,使用时脚绊到腿的可能性越低,这个程度上国产的都优于MUJI。MUJI的凳面宽才140毫米,我到现在都没有在设计功能上找到原因,所以我认为出于材料选择上,我在以前的答案中提到过北美橡木是有各种标准的出厂规格的,所以我理解MUJI140毫米的规格是在材料选择上妥协,这样性价比更高,这个猜测只能通过山东白橡木的出厂规格去确认了。基于以上,我认为用这2个国产的品牌与MUJI作为对比,是完全不合适的。MUJI的这款条凳无论才价值层面和消费群体层面都不在一条线上,说白点梵几和素元比MUJI更高端!(但这并不代表我在主观上我认同和喜欢他们的设计和风格)。不用怀疑!梵几和素元的老板也绝不会同意,他们的群体更加小众一些,尤其是素元更趋向于家具设计的第三类,特别情境。在工艺和耗材上他们并不过多的考虑成本。这还只是相似性比较强的一款产品,更不用说他们的其他产品了。为什么就那么多人觉得,中国没有好家具,认真做家具的人了?MUJI是不错,设计理念也不错,但是过于放大的崇拜是误区。MUJI的这款条凳,记忆中是来自Found MUJI in China的项目,就是深泽直人自己,再邀请一些中国的设计师查访中国民间的一些用具(吃、住、行的),越是原生态使用的用具,使用状态,越有兴趣。就如深泽直人常说的无意识设计、不需要设计那个意思。这个东西越说越玄,越研究越绕,到最后能写成书,形成理论了。到最后我的总结就是:设计是选择,设计师的功用就是选择的过程。(当然,设计理念各人各异,不存在谁绝对对错,立场和角度、层面、主体、方向不一样都会有不同的设计理念)。但深泽直人的设计思想确实并没有那么玄妙,也不存在什么样的情怀,其实是最简单纯粹的在商业、成本、工艺、运输、功能、美感中的妥协,妥协的过程就是选择的过程,也许深泽直人的过人之处就在于,把这个过程整理出一套自己的思维和流程,能更有效的、程式化的进行产品设计。在我看来,很遗憾,与情怀、小清新,甚至风格毫无关系,我更愿意理解这些为营销,也就是为卖出去做的。至少不是在设计和选择时不会先思考说我要什么风格,我是用什么样的情怀做这款设计。我只是在想,人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东西,这个东西会好卖吗,难不难做出来,耗材大不大(深泽直人的很多很多东西真的就只是在成本、功能上寻求最优化)。MUJI并不是第一家再设计条凳的公司,也绝不会是最后一家,更不能说是最好的一家。当时推出这款条凳时,主要是针对日本市场,然而日本的店长们内部也并不看好这款产品,然而谁知道在中国市场上却比较走俏。MUJI 本来就不是非常昂贵的东西,就如同麦当劳和可乐一样,刚进入中国时大部分的人也都觉得贵,以当时的人均消费能力来说却是贵,但你现在还觉得贵吗?我们追究于MUJI的价格是否合适,实际上毫无意义,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他的运营成本、开发成本、营销成本、尤其是价格策略。显然MUJI的价格策略是具有滞后性的,但是我们无法猜测,它究竟是放宽价格获得更多订单的利润更大,还是保持这样的价格利润更大,我们甚至不会知道它这样的价格策略在中国市场上的时间和空间战略上的作用和意义。为什么这样,这是另一个涉及经济学的比较大的话题了。说了许多,都是从家具从业者、设计师的角度分析,很难确定有人有耐心看到这里吗?于题主,你确定你真的关心这个问题,真的知道自己在问什么吗?也许以上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并不会去关注,耗材也好,加工工艺也好,营销也好,甚至并不在乎,你说你只需要知道的是,这个东西我是否喜欢,我是否买得起。那就结了,你愿意买吗?至于价格,那真的与你无关。资料:深泽直人家具设计收集笔者有关家具的答案收藏夹:笔者家具专栏:微信订阅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塑料凳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