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非得这样吗?用我们文言文怎么说说。

必须是道法 要白话文的不要文言文的!如《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之类的~有了发来 以上两种就不要了 类似于就行~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必须是道法 要白话文的不要文言文的!如《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之类的~有了发来 以上两种就不要了 类似于就行~
必须是道法 要白话文的不要文言文的!如《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之类的~有了发来 以上两种就不要了 类似于就行~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原文: 明嘉靖时,江西俞公,讳都,字良臣,多才博学.十八岁为诸生,每试必高等.年及壮,家贫授徒.与同庠生十余人,结文昌社,惜字放生,戒淫杀口过,行之有年.前后应试七科,皆不中.生五子,四子病夭.其第三子,甚聪秀,左足底有双痣,夫妇宝之,八岁戏于里中,遂失去,不知所之.生四女,仅存其一.妻以哭儿女故,两目皆盲.公潦倒终年,贫窘益甚.自反无大过,惨膺天罚.年四十外,每岁腊月终,自写黄疏,祷于灶神,求其上达,如是数年,亦无报应.  至四十七岁时,除夕与瞽妻一女夜坐,举室萧然,凄凉相吊.忽闻叩门声,公秉烛视之,见一角巾皂服之士,须发半苍,长揖就坐,口称姓张,自远路而归,闻君家愁叹,特来相慰.公心异其人,执礼甚恭,因言生平读书积行,至今功名不遂,妻子不全,衣食不继,且以历焚灶疏,为张诵之,张曰:‘予知君家事久矣.君意恶太重,专务虚名,满纸怨尤,渎陈上帝,恐受罚不止此也.’公大惊曰:‘闻冥冥之中,纤善必录,予誓行善事,恪奉规条久矣,岂尽属虚名乎?’张曰:‘即如君规条中惜字一款,君之生徒与知交辈,多用书文旧册,糊窗裹物,甚至以之拭桌,且借口曰勿污,而旋焚之,君日日亲见,略不戒谕一语,但遇途间字纸,拾归付火,有何益哉?社中每月放生,君随班奔逐,因人成事,倘诸人不举,君亦浮沉而已,其实慈悲之念,并未动于中也.且君家虾蟹之类,亦登于庖,彼独非生命耶?若口过一节,君语言敏妙,谈者常倾倒于君;君彼时出口,心亦自知伤厚,但于朋谈惯熟中,随风讪笑,不能禁止,舌锋所及,怒触鬼神,阴恶之注,不知凡几.乃尤以简厚自居,吾谁欺,欺天乎?邪淫虽无实迹,君见人家美子女,必熟视之,心即摇摇不能遣,但无邪缘相凑耳.君自反身当其境,能如鲁男子乎?遂谓终身无邪色,可对天地鬼神,真妄也!此君之规条誓行者,尚然如此,何况其余?君连岁所焚之疏,悉陈于天,上帝命日游使者,察君善恶,数年无一实善可记,但于私居独处中,见君之贪念淫念,嫉妒念褊急念,高己卑人念,忆往期来念,恩仇报复念,憧憧于胸,不可纪极.此诸种种意恶固结于中,神注已多,天罚日甚,君逃祸不暇,何由祈福哉?’公惊愕惶悚,伏地流涕曰:‘君既通幽事,定系尊神,愿求救度.’张曰:‘君读书明礼,亦知慕善为乐,当其闻一善言时,不胜激劝;见一善事时,不胜鼓舞.但旋过旋忘,信根原自不深,恒性是以不固,故平生善言善行,都是敷衍浮沉,何尝有一事著实?且满腔意恶,起伏缠绵,犹欲责天美报,如种遍地荆棘,痴痴然望收嘉禾,岂不谬哉?君从今后,凡有贪淫、客气、妄想诸杂念,先具猛力,一切屏除,收拾干干净净.一个念头,只理会善一边去.若有力量能行的善事,不图报不务名,不论大小难易,实实落落耐心行去;若力量不能行的,亦要勤勤恳恳,使此善意圆满.第一要忍耐心,第二要永远心.切不可自惰,切不可自欺,久久行之,自有不测效验.君家事我,甚见虔洁,特以此意报之,速速勉持,可回天意.’言毕,即进公内室,公即起随之,至灶下,忽不见.方悟为司命之神,因焚香叩谢.即于次日元旦,拜祷天地,誓改前非,实行善事,自别其号曰‘净意道人’,志誓除诸妄也.  初行之日,杂念纷乘,非疑则惰,忽忽时日,依旧浮沉.因于家堂所供观音大士前,叩头流血,敬发誓愿:愿善念真纯,善力精进,倘有丝毫自宽,永堕地狱.每日清晨,虔诵大慈大悲尊号一百声,以祈阴相.从此一言一动,一念一时,皆如鬼神在傍,不敢欺肆.凡一切有济于人,有利于物者,不论事之巨细,身之忙闲,人之知不知,力之继不继,皆欢喜行持,委曲成就而后止.遂缘方便,广植阴功,且以敦伦勤学,守谦忍辱,与夫因果报应之言,逢人化导,惟日不足.每月晦日,即计一月所行所言者,就灶神处为疏以告之.持之既熟,动则万善相随,静则一念不起.  如是三年,年五十岁,乃万历二年,甲戌会试,张江陵为首辅.辍闱后,访于同乡,为子择师,人交口荐公,遂聘赴京师,公挈眷以行.张敬公德品,为援例入国学.万历四年丙子,附京乡试,遂登科,次年中进士.一日谒内监杨公,杨公令五子出拜,皆其觅诸四方,为己嗣以娱老者.内一子,年十六,公若熟其貌,问其籍,曰‘江右人,小时误入粮船,犹依稀记姓氏闾里.’公甚讶之,命脱左足,双痣宛然.公大呼曰:‘是我儿也!’杨亦惊愕,即送其子,随公还寓.公奔告夫人,夫人抚子大恸,血泪迸流.子亦啼,捧母之面而舐其目,其母双目复明.公悲喜交集,遂不愿为官,辞江陵回籍.张高其义,厚赠而还.公居乡,为善益力,其子娶妻,连生七子,皆育,悉嗣书香焉.公手书遇灶神,并实行改过事,以训子孙.身享康寿,八十八岁.人皆以为实行善事,回天之报云.同里后学罗祯记. 【译文】江西有一位俞先生,名都,字良臣,多才博学书念得很好,很有学问.年岁老大,家境也不好,靠著教书为生,当时称为‘私塾’,当然学生也不多.在这个时候,他与同学十余人“结文昌社”.“同庠生”就是同年进学的同班同学.‘文昌社’就是结一个社团,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实行《文昌帝君阴骘文》,依照文昌的教训来修学.  ‘文昌社’的同学力行《阴骘文》,遵守文昌帝君的遗训.《阴骘文》里,对于惜字纸、放生、戒淫、戒杀、戒妄语等,都说得很详细.
他们自结文昌社起,在一起修行,过了很多年.俞先生前后经过七次的考试都没考中.生了五个儿子,其中四个夭折了,剩下老三,也丢了.老三是最聪明的,八岁那年在外面玩耍,失踪了.四个女儿,死了三个.俞公共有九个儿女,除了失踪的儿子之外,眼前就剩一个女儿,他的妻子在这种悲痛的情况下,两眼都哭瞎了.  俞先生的家境越来越困难.自己反省,好像没有做过什么大恶事,为什么老天爷给他这样重的惩罚?似乎上天都没有保佑他.  每年腊月三十,是民间风俗祭灶神的时候.灶神爷将往上天,把这一家人的善恶都给玉皇大帝报告.所以,从前供养灶神的对联是‘上天奏好事,下地保平安’.他自己每到这个时候,便写一篇疏文,托灶神爷带到天帝那里去.这样过了好几年,也没有感应.直到四十七岁时才有了感应.  四十七岁那年,腊月三十的晚上,他正与妻女枯坐凄凉相吊的时候,忽然有人敲门.他点蜡烛开门,看到一个人,戴一顶帽子,是一块方的布,扎在头顶上,这叫角巾.修道之人往往也是这种打扮.穿著黑色的袍子.看年岁大概总有五、六十岁了.很有礼貌,向他一问讯作揖,就坐下来了.介绍自己姓张,从远路而归,走到你家门口,听到你家里有愁叹的声音,特地前来慰问.  俞先生见到这个陌生人,心里也感觉得很奇怪,但是看看他的仪表谈吐,又好像很不平凡,所以对他非常恭敬.在这种潦倒的时候,世态炎凉,那里还有朋友来慰问!尤其是腊月三十晚上,家家都团圆,谁有空闲到你家来慰问呢?在这个时候有个人来慰问,当然心里非常感激,所以对他很恭敬.他就说出自己生平读书与行持,好像都没有什么大过失,为什么到现在功名不遂,妻子不能保全,儿女夭折的那么多,衣食不继,生活都成问题.同时又说,这些年来,每年除夕都在灶神爷前焚疏.他所写的疏文都还记得,把疏文的意思说给张先生听听.  张先生说,我对你家里的事知道得很清楚也很久了,你不必再告诉我.张公说,他的“意恶太重”,读书积行,“专务虚名”.他自己每年在灶神面前所焚的疏表,都是一些怨天尤人的词句,没有一点悔改的意思.这是亵渎上帝!恐怕上帝给你的惩罚不止如此.可能还有更重大的灾难在后头.  俞先生生平所为没有别人知道,这个陌生人怎么会晓得?经他这么一说,心里很惊讶.  俞先生听了张公所云,并不服气.他说,‘我听说冥冥之中,都有鬼神监察,很小很小的善,鬼神也知道,我这么多年结文昌社,与同学们立下誓愿,力行善事.文昌社里订的规条,就等于戒律一样,大家都要遵守,我也是遵照奉行,没有违犯.难道这些都是虚名吗?  张公就在文昌社规条里,举出几桩事实来说明.《阴骘文》里很重视惜字纸,当你看到朋友或学生用字纸糊窗包物的时候,你从来没有劝告他们一声,也没有一次阻止!只不过是在路上遇到字纸,捡去焚化.这不就是做给外人看的吗?这不就是图务虚名吗?人家放生,你就随喜跟著做;人家不做,你也就不做了.你心地真正有慈悲,真正想放生吗?没有!只是看到别人做,心里欢喜,随喜一点;别人不做,也就算了.不是出于真心!随喜中也没有尽到力量.‘随喜功德’是要尽心尽力,才叫随喜;没有尽到心力,不叫随喜.所以,你并没有真实慈悲之念;在外面还标榜著—我是个仁慈之人!实际上心里毫无仁慈.  你们家的厨房里,依然有虾蟹之类,这些还是生命,依旧是吃众生的血肉.文昌社里,可能不是长素,大概一个月只有几天吃素.你为人能言善道,又有才学,很会说风凉话讽刺人,用的词句都非常巧妙.所以,大家听到的时候,都能被他折服.他有辩才,无理的事也能把它说成有理.他有强词夺理的本事.你虽然说得很痛快,可是自己还有一点良心,晓得有伤厚道.说话太刻薄,好胜心强不肯输人.幸有此一点良心,为今后转祸为福之机.  这位陌生人,对俞先生心底隐藏的恶念知道得这么清楚,都把它说出来了.俞先生听了,确实害怕,伏在地上流著眼泪苦苦哀求说,你既然晓得这些幽微之事,一定是神仙,绝不是普通人,求您来救度我.
灶神告诉俞净意,从今以后你“凡有贪淫、客气、妄想、诸杂念”,先具猛力,一切摒除.要用什么态度做善事呢?不图报.做了善事,对人有恩惠,不要希望别人报答.要认为行善帮助人,是我的义务,是我应该做的.甚至我们做善事、对人好,人家以怨报我们,我们也不在乎.问心无愧!即使别人误会也没有关系,放著胆量去做.不要做了几桩好事,人家反而埋怨你;就认为好事不能做,好人不能当.为什么做了好事、待人好,还要受人责备?想想《金刚经》里所说的,这正是自己过去世业障深重,他替我消业,这不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吗!  因此,我们不要灰心,“只理会善一边去”,“不论大小难易,实实落落”.就是踏踏实实的去做.切切实实,直捷痛快的去做.大小善事都要有耐心.一天、一年、一世都要这样去做;并且还要发愿,生生世世都这么做,这才是‘菩萨’.这是我们力量办得到的.换句话说;我力量虽然达不到,我有这个心、要存这个心,使此善意圆满.诸位要晓得,佛家所谓‘功德圆满’,是指善心善意确实‘圆满’.并不是样样事情都做好了才叫圆满,因为有的力量达不到.力虽达不到,但是有一个圆满的心,这样功德就算圆满了.所以,佛法常讲‘论心不论事’,圆满不圆满是在你心地里.心地善意若不圆满,则善事、善行做得再多,也不能算是圆满.第一.要忍耐心.第二.要有恒心.只要你长久这样做,也就是认真修三业清净.照这样做,自然有你意想不到的效验.  这一番开示讲完了之后,张公就进到里面,走到厨房里就不见了!俞先生此时才晓得是灶神爷示现.俞先生是在腊月三十晚上遇到灶神,第二天是大年初一.一年复始万象更新,他就从这一天起改过自新,先把自己的名字改了;他本名叫‘良臣’,现在改成‘净意’,称‘净意道人’. 
从此一言一动一念一时.皆如鬼神在旁.不敢欺肆.凡一切有济于人.有利于物者.不论事之巨细.身之忙闲.人之知不知.力之继不继.皆欢喜行持.委曲成就而后止.随缘方便.广植阴功.每个月到灶神爷前报告一次.把这一个月当中,身口意三业所修的善法,月月报告.
三年后,命运转变.五十岁那年,在宰相主持的一次考试上,宰相想在同乡中选一位品学兼优的人,来教导他的儿子—为子礼请一位老师.乡里的人都推荐俞净意先生.俞先生应聘在宰相家中做了儿童的老师,生活环境当然就改善了,不至于再像过去那样的穷苦潦倒.感应也来了.他带了家眷一同到京城.张公非常敬重俞净意公的道德学问,所以也为他“援例入国学”(国子监).当时国家所办的大学.
俞公有一天去见老太监杨公.杨公是太监,所以没有儿子.他的儿子都是义子,都是从外面找来的.他养育这些孩子,可以养老.他有五个干儿子,自己年老了,干儿子很孝顺.他叫这五个儿子都来拜见俞净意先生.其中有一位小孩,年十六岁.俞公一见面,就觉得很面熟,好像是从前认识的.这小孩还仿佛记得家乡,自己本来姓氏.小时候游玩时误入人家载粮食的船,船开走了,小孩也带走了.俞净意公一听之后,非常的惊讶.原来就是他遗失的儿子.这个太监杨公很不错,知道小孩真的是俞公的儿子,立刻欢欢喜喜的就送还给他了.
他将这个消息告诉他太太.失踪这么多年的儿子,忽然遇到了,使得母亲欢喜流泪.儿子孝顺,用舌头舔他母亲双眼,奇迹发生,老母双目复明.此时俞先生一家团圆.知道这三年改过迁善,正如灶神爷跟他所说的‘不测效验’,即意想不到的果报,果然应验了.这个时候对于世事愈看愈淡,因此也不愿意做官了.辞谢宰相,回到自己的老家.
宰相为感谢俞先生教子之德,只有厚赠他贵重的礼物,送他回家.俞先生后来有七位孙儿个个书都念得很好,书香门第,个个成名. 
俞先生遇灶神这一段往事是事实.史书上有记载,俞公寿终八十八岁.
“善恶到头皆有报,只是来迟与来早.”  如题,我对古文一窍不通,看着各位爷在老榆头的带领下,讨论起什么史记,什么通鉴,干瞪眼,我想问问,学这么个棺材里挖出来的东西,到底有什么用。  应付考试例外啊,教育部定的,不学上不了大学,这个谁都知道,除此之外,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金钱,学一个平日里生活工作中,除了炫耀几句外,根本用不着的东西,有意思吗?  还有一个英语,也差不多,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从小到大多少时间精力,花费到这两样于今后生活全然用不着的东西上面,我觉得很病态,虽然我自己英语干掉大部分人毫无疑问,但我还是觉得学了个烧火棍,古汉语就更别题了,连看个电影都找不到原版之乎者也的,还不如英语呢。
楼主发言:67次 发图:0张
  这又会是一场大讨论吗?  讨论古文时向来没六同学的影,终于站出来质疑了,先围观。:)
  至于老0头的学古文,呵呵,像不像一TM的老农民,连脚都不洗,上来就干,话说也是老汉推车,可那真当成推独轮车啊,哪有半点审美情趣啊,不提也罢,不提也罢,煞风景
  不是爷。本来想说点啥的,一看前面的,只能眼前有景道不得了。
  @莫若有凤来仪 3楼
10:53:00  至于老0头的学古文,呵呵,像不像一TM的老农民,连脚都不洗,上来就干,话说也是老汉推车,可那真当成推独轮车啊,哪有半点审美情趣啊,不提也罢,不提也罢,煞风景  -----------------------------  你讲得有点道理,当年我学英语的兴趣,就是在宾馆里捡到一本Penthouse,图片外还有很多H文,正宗原版,晚上回家抱着本字典狂啃英文,第二天水平大涨,尤其是对SM的认识,醍醐灌顶。  古文不行啊,说翻天了也只是句,兀的尚自光洁无毛,没意思透了。
  @六味地皇丸 5楼
11:05:00  你讲得有点道理,当年我学英语的兴趣,就是在宾馆里捡到一本Penthouse,图片外还有很多H文,正宗原版,晚上回家抱着本字典狂啃英文,第二天水平大涨,尤其是对SM的认识,醍醐灌顶。  古文不行啊,说翻天了也只是句,兀的尚自光洁无毛,没意思透了。  -----------------------------  可见6爷人中龙凤不是白来的,PENTHOUSE还引发了E文学习热情,换我,光看图了,第二天要学也是学姿势哈,还是HUSTLER这样的HARDCORE带劲
  还是您老敢于质疑!  我早就有这样的感叹,但是,一直不敢言语,就怕暴露自己的无知、肤浅。大尾巴狼我是装都装不了。
  个人观点,性价比太差。  昨天在三联周刊上看到一段,说1969年哈佛闹学潮,学生占领了校长室,有人问,要不要把校长的桌子砸了?又有人回答,不能砸,这是艾略特用过的桌子。  学古文,也就这么个用处。  文学说到底,莫言的话怎么说来着,是无用之用。  古文就更是了。  我要被鄙视死了。  我已经在家被鄙视过一回了。
  @莫若有凤来仪 2楼
10:50:00  理科人生是灰暗的,不懂古文少了很多乐趣  -----------------------------  麻烦超版文科大拿,要是有乐趣的话,从史记里面翻点XXOO出来,咱也见识见识?有个屁乐趣,不理解你们这些学文科的,之乎者也好玩吗?
  其实没什么用,要说有用也是无用之用。不学古文不妨碍在中国生活。但是你想孩子学好中文,文言文这一关必须要过。  举个例子,你不学文言文,其实认不得几个字,只有学文言文,你的汉语词汇就大增,呵呵。来篇红楼梦中的芙蓉女儿诔,读白话文的一大把的字不认识啊。
  文言与白话虽然分属汉语的两个不同时代,然而汉语文化有其连续性,因此文言与白话之间也有继承和连续的关系,不可截然分开。现代人之不懂文言,对文言文感到生疏,乃是文革式的人为破坏和教育缺陷,以及文化自卑心理所造成。事实上,文言的许多词语和句法,是深植于日常口语的组成部分,连小学生也会用,而且不能改成白话。“百分之几”不能说“百分的几”,“莫名其妙”不能说“莫名他妙”。诸如“好高鹜远”“岂有此理”之类的成语,连小学生也明白,也会说。这些现象说明,文言与白话不能截然分隔。现代有文化的人,需要有阅读文言的基本功力,也需要吸取有益的文言成分以提高表达的能力。本书提供基本的文言阅读训练。  摘抄汉语文化读本
  @农妇农妇农妇 8楼
11:13:00  个人观点,性价比太差。  昨天在三联周刊上看到一段,说1969年哈佛闹学潮,学生占领了校长室,有人问,要不要把校长的桌子砸了?又有人回答,不能砸,这是艾略特用过的桌子。  。  -----------------------------  就是就是,应该专业的归专业,搞古文专业研究挖坟的尽管认真学,谁也不拦着,那是应该的,但现如今弄到学校里每个学生都在摇头晃脑的回字有四个写法,那就该是教育部的问题了,没法抵抗,发发牢骚总是可以的。
  出口成章,有学问的样子,好泡小闺女。  
  闻街外有卖花之声,遂知春日已至。披衣出外,不觉步 至山下,牧童三五,坐牛背上,吹笛唱歌。再前行,青山绿水,白鸟红花,杨柳垂绿,桃梅堆锦。仰望白云如絮,俯视碧草如毡……未几,炊烟四起,红轮欲坠,乃 步行而回。就灯下而记之。  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们来到了XX公园春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假山……‘在夕阳的余晖下,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XX,今天真是快乐而有意义的一天啊!’”
  我们编写《汉语文化读本》的动机是观察到一些现象。例如大学生写错别字和读音错误,文理不通,词不达意,对祖国文化的无知等等。比如外交方面,接待的外国元首或名人往往引用中国古诗或故典,而接待者却常常不熟悉这些引语或故典,十分尴尬。前几年美国前总统卡特来访,时值盛夏,他引用了两句古诗:“今世褦襶子,触热到人家。主人问客来,颦蹙奈此何!”外交部误认为是唐诗,查不到,到处打电话询问。还有一次,日本客人引用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接待者也不知道,其实这是常见的唐诗。有一次盛夏,台湾政治名人在北京某大学演讲,校长在致辞时引用“七月流火”来说明酷暑,闹了大笑话。此外在影视和日常生活中,常有人用错传统称呼,也传为笑柄。这类现象颇多。然而更严重的是现代汉语有一种简单化的倾向,表现在流行许多潮流用语和简陋的句式,人们一张口说话或写文章,就不知不觉地套用这些现成的用语,大大束缚和简化了中国人的思维和认识。这样形成的语言习惯,自然缺乏理性求证的精神和思维的细密性和精确性。比如在我们的日常用法中有这样的句式:不就是什么什么吗?例句:老子不就是五千言吗?(有什么思想!)分子生物学不就是基因吗?(有什么新鲜!) 电脑不就是处理器吗?(有什么复杂!)民主不就是议会吵吵嚷嚷吗?(有什么意义!)当然这里举出的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类似的语言现象颇多。这种语言习惯可以说是简化一切的思维习惯,遮蔽了我们的视野,封闭了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失去求真求证爱美的心灵渴望,感受不到生命的价值和自由的尊严了。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为什么上述句式在外国语言里找不到相应的句法呢?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不应忘记祖国特有的历史经验和语言文化。不过几十年前,我国还是一个男人留着辫子,穿着怪异长袍马褂,向皇帝、官吏、长上跪拜磕头,可能以任何罪名不经法庭辩论和正义程序就拉出去砍头的国家。那时读书人(以及办公、公告、社会交往)使用的是脱离口语的文言,也就是以特定的教科书(朱熹四书章句)和特定的教育体制(私塾和科举考试),经过长期的王朝意识形态灌输而塑造的一种有着明显思维定势的权力话语。一旦进入那种符咒般的语言思维,就会摇头晃脑发昏做梦不知所云地成为那种意识形态的俘虏。这种回溯不是耸人听闻,而是提醒:现代汉语的前身就是那个八股语言。虽然经过五四白话文运动,恢复了或改变为书写口语的习惯,但由于没有经历过发现人的价值的社会运动,于是很容易成为新意识形态八股的臣民。文革就是加紧打造这种八股的一次全民大改造。后来,没等人们定过神来,同样没有经过一次发现人的价值的社会运动,就来了“商业大潮”。意识形态八股是衰落了,但商业潮流八股随之兴起,现代汉语仍然是一种缺乏主体性的,具有屈从性和跟潮性的话语。除此之外,现代汉语还有两大特点。其一,缺乏理性求证精神和严密确切性(例如上文举出的句式),这与缺乏主体性有关,因为求证和求真是主体的价值选择,只有觉悟到人的价值的人才去认真求知、渴求真相、伸张权利、积极参与,而“难得糊涂”的奴隶们则一切马马虎虎。其二,与传统的断裂。原因是多方面的。五四输入外国意识形态,不加区别地批判传统文化,此后经过文字改革、教育革命、文革、批林批孔等运动,在几代人中间彻底破坏了传统文化的形象,加之百年来的民族自卑感,长期的心理压抑,对教育体制的失望,欣羡西方生活方式,于是在年轻人中间形成厌弃中国文化、轻视祖国语言的风气。很少有人怀着民族的自豪感去认真读书识字了。根本原因是公众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普世价值,既然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的生活没有关系,还怎么能引起人们的兴趣呢?  有鉴于此,我们认为有必要说清楚:什么是普世价值?传统文化的普世价值何在?为什么需要在祖国文化体系中找到现代化的根据?(请参阅拙文《普世价值与中国文化复兴》)因为只有深刻理解了这些问题,才能唤起中国人的真正自豪感(而不是由自卑感导致的民族主义和自大癫狂),唤醒主体自由精神,个人的尊严和责任感,建立理性秩序和正义体制,完善市场经济,使祖国真正走上现代化的富强之路。斯事亦大矣!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必须熟悉传统语言,而现代汉语与传统语言偏偏是断裂的,因此我们必须学习传统的语言。这就是编写本书的初衷。表面看起来仿佛是一本工具书,但实际上贯穿其中的是一以贯之的奠基理论和严格的学术方法。本书的基础理论就是《现代汉语问题》中提出的语言理论,即认为语言不是所谓交际工具,根本不是工具,而是人类意识的形式。因此一个社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便有什么样式的语言习惯。上文描述的现代汉语样式,便反映现代中国的社会意识。也就是缺乏主体自由和理性秩序的社会意识。提倡新汉语运动也就是唤起中国人的现代社会意识。其次,本书有严格的系统的学术方法,即统一了传统声韵训诂、语义分析、话语类型分析的分析诠释方法。(参阅《我的学术方法》)这样,本书从选词、分类、注音、释义,直到诗歌和诸子百家的选择和辨析,皆体现作者的观点方法和知识体系,与现有的工具书和国学根本不同。例如词语部分,不仅纠正了一些辞典的错误,而且因声求义,由本义到引申义、假借义的系列,可使读者在不知不觉间熟悉传统语言的方式,养成尊重规范和精确运用语言的习惯。在诗歌和诸子百家部分,则着重选取与普世价值相关的内容,对危害极大的传统意识形态(理学)的意义结构进行深刻的分析批评,而对支持普世价值的传统思想则给以系统的分析和建构,指出中国文化不等于儒家,而且儒家也不是主流。(参阅《文化守成与制度更新·四、中国的多元文化;六、儒家与儒教》)这一切皆是为了提倡规范清晰、理性求证、主体自由的新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复兴,这在《现代汉语问题》一文中有明白的交代。只有系统地发掘传统中的普世价值,才能引发中国文化的复兴。而只有通过严格的学术方法和现代人的价值取向,才能理解什么是普世价值。正如本书封内公示所说,古老的传统,顿时焕发青春的生机!  最后需要解释,为什么要从语言的学习引发文化复兴呢?因为语言是人类意识的形式(这是本书的基本理论),一个社会有什么样式的语言,就有什么样式的社会意识。现代社会就是以普世价值为制度建构的基础。没有现代语言的自觉,就不会有现代社会。现代语言的自觉,就是规范清晰、理性求证、主体自由的精神。如果我是一个主张多元自由的现代人,主张在尊重他人同等权利前提下设计自我人生,一个有谈判能力的契约主体,那么我自然要清晰表达和伸张我的权利,用规范清晰的语言与同胞交流,建设高效的理性秩序,同时由于我要创造幸福,我也自然对世界和人类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理性求证的语言就是我的需要。从语言的自觉到人的价值的自觉,再到文化的复兴和普世价值,直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这个逻辑是十分清晰的,而且有人类历史的先例。欧洲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文化复兴运动是由十四世纪持续至十六世纪而横扫全欧洲的所谓文艺复兴(La Renaissance, The Renaissance, Die Renaissance都是开首大写而带定冠词的专有名词。这个词源于中古法语,意为rebirth, “再生”,中国通常译为“文艺复兴”,不确。)。此次复兴的文化价值便是所谓人文主义humanisme,即人的价值。有趣的是,这个词迟至十九世纪才出现(1859年法国历史家George Voigt的著作Le premièr siècle d’humanisme:《人文主义的第一个世纪》)。而远在十三世纪在意大利的大学中已经流传它的源词(意大利文):umanista,意为讲授古典语言的教授。中世纪早期(六世纪)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大力倡导简陋的圣经拉丁文(通俗拉丁文),从此优雅清晰的古典拉丁文遂被取代。社会意识换成通俗拉丁文的语言形式,也就被教会的权力话语征服了。十三世纪随着城市文化和大学的兴起,风气为之一变,西塞罗、利维、维吉尔的优美拉丁文再度受人瞩目,umanisti的机会来了。他们讲授的学问就是studia humanitatis(拉丁文,意为“关于人的学问”,也就是后来所谓的人文学术。)。人的价值的再发现,通常起始于对古典语言(优美而自由的语言)的重新欣赏和学习。文化复兴大抵从语言开始。远在专制意识形态形成以前,中国文化是多元的,富有人文精神和普世价值。然而我们文化的精髓和负载它的语言被遮蔽和涂抹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编写《汉语文化读本》,提倡新汉语运动和中国文化的复兴了。
  什么是有用的?  语文能认字就可以了,基本初中程度就够了  数学会加减乘除,会解方程什么的就可以了,初中程度就够了  除非专业,物理化学生物这东西基本没啥用,你生活中这些基本用不到把?  至于地理,会看地图就够了,学这东西啥用啊  历史政治,这东西就聊天时吹吹牛,其实更没用
  @六味地皇丸   但是,六爷,奢侈品99.99%都是无用的。
  @潇湘在我 11楼
11:19:00  文言与白话虽然分属汉语的两个不同时代,然而汉语文化有其连续性,因此文言与白话之间也有继承和连续的关系,不可截然分开。现代人之不懂文言,对文言文感到生疏,乃是文革式的人为破坏和教育缺陷,以及文化自卑心理所造成。事实上,文言的许多词语和句法,是深植于日常口语的组成部分,连小学生也会用,而且不能改成白话。“百分之几”不能说“百分的几”,“莫名其妙”不能说“莫名他妙”。诸如“好高鹜远”“岂有此理......  -----------------------------  你举例的是古汉语融入现代汉语的那一部分,当然要学,而且要学好,那是有用的,绝对的现实意义,但是你去看看现在的中学语文,文言文要学的部分绝对就是沉淀在棺材里的那一部分,一点现实意义都没有,学生背完记完考完,也就放回棺材完事了,一辈子用不着。
  @六味地皇丸   如题,我对古文一窍不通,看着各位爷在老榆头的带领下,讨论起什么史记,什么通鉴,干瞪眼,我想问问,学这么个棺材里挖出来的东西,到底有什么用。  应付考试例外啊,教育部定的,不学上不了大学,这个谁都知道,除此之外,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金钱,学一个平日里生活工作中,除了炫耀几句外,根本用不着的东西,有意思吗?  还有一个英语,也差不多,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从小到大多少时间精力,花费到这两样于今后生活全然用不着的东西上面,我觉得很病态,虽然我自己英语干掉大部分人毫无疑问,但我还是觉得学了个烧火棍,古汉语就更别题了,连看个电影都找不到原版之乎者也的,还不如英语呢。  ============================================  地黄丸同志,关于古文,不敢担当是我的带领,原因:  第一:中学课本古文已经占了一半,古文必须学,要考试的。数理化都做那么多课外题,语文看一套《史记》、《资治通鉴》有什么不可?  第二:一般孩子都害怕古文,而如何提高孩子对古文的兴趣,把得分难点变成得分强项,《史记》最好入门。我第一次读懂古文其实不是《史记》,而是《聊斋志异》,但是,不能向中学生推荐,更不能带我儿子读,因为许多内容情节太香艳了。父子俩捧着香艳的书互相点评,啥镜头啊?  而我最后读了《史记》以后,我发现,司马迁同志写得太好了,文辞优美,我们目前所用的许多成语都来自其中,对于古文阅读的自信心有很大提升,还可以积累作文题材。在我儿子身上试验以后,我更坚信了这点。  第三:这点可能有人觉得比较虚,但是我个人深有体会。那就是,国学阅读,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修养。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意思。  第四:增强民族自豪感。JY们说,中国人没宗教,佛教、道教都不算,所以,中国人一盘散沙。有人批驳说,我们中国人的宗教就是历史。我很认同。  所以,如果是功,我不敢居;如果是过,我不敢认那么大。古文古诗词是应该多学多背的。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来说,考试也需要呀。  关于英语学习,我也认为是必须的。你觉得病态,我不觉得。我上课对我的学生这么说:英语要学好,不好好学的话,相当于你自己给你自己关上了一扇门,失去了一种机会。对外交流、外资企业等等,你是没法去了,而恰好这些地方工资一般还比较高。  至于说英语花了那么多时间,我认为那是必须的。你学个语文,还是母语,都费了老鼻子力气,更何况英语是外国语呢?咱连人家的文化背景都没有。
  @楚贝勒 13楼
11:22:00  出口成章,有学问的样子,好泡小闺女。  -----------------------------  贝勒爷还活在上世纪80年代初吧,那时候会背上几句宋词,就能勾上一堆美女,自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位自跷后,这个时代就一去不复了,现如今,没有白花花的银子,梦里泡妞去吧。
  @农妇农妇农妇 17楼
11:26:00  @六味地皇丸  但是,六爷,奢侈品99.99%都是无用的。  -----------------------------  这个比喻是对的,所以只有1%的人才拥有奢侈品,换过来说奢侈品只对1%的人有意义。如果学好古文算奢侈品的话,那也就不到1%的人有用。
  @深谷老榆 19楼
11:30:00  -----------------------------  比较赞同深谷老榆。不过地黄丸兄说的也有一定道理,就是目前的文言教学,纯粹是抽出一个静态的切片,未能就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的展现给小朋友。所以救治的方法不是不学文言,而是如深谷老兄一样,由史入文,必须大剂量的上史记、通鉴、先秦诸子,只有在历史的脉络里,学生才取到传统智慧的一瓢饮。
  @深谷老榆 19楼
11:30:00  -----------------------------  是呀,从功利主义立场来说,眼下这两样那是非学不可,还得多花点功夫去学,现实点讲你儿子要不是语文大爆发122,绝捞不着这么个名次,你们父子俩看史记,是看对了。  我儿子还小,我只是在想,花那么多精力学之乎者也,是不是学点别的实用的东西,或者把同样的精力,用来精通一件实际上用的着的手艺,是不是更好些。
  @深谷老榆
11:30:00  -----------------------------  @六味地皇丸 23楼
11:44:00  是呀,从功利主义立场来说,眼下这两样那是非学不可,还得多花点功夫去学,现实点讲你儿子要不是语文大爆发122,绝捞不着这么个名次,你们父子俩看史记,是看对了。  我儿子还小,我只是在想,花那么多精力学之乎者也,是不是学点别的实用的东西,或者把同样的精力,用来精通一件实际上用的着的手艺,是不是更好些。  -----------------------------  年龄小才正是学习的时候,小学生学什么手艺啊?到菜市场收钱?小学生可以不学《史记》,但是,古诗词应该多背吧?《声律启蒙》应该背下吧?四大名著里面的《西游记》应该看吧?  我个人觉得,小学阶段,最好把四大名著都读了,至于《红楼梦》和《三国演义》对小孩子有难度,哪怕是囫囵吞枣,也不不读强。
  @WIND0109 16楼
11:26:00  什么是有用的?  语文能认字就可以了,基本初中程度就够了  数学会加减乘除,会解方程什么的就可以了,初中程度就够了  除非专业,物理化学生物这东西基本没啥用,你生活中这些基本用不到把?  至于地理,会看
就够了,学这东西啥用啊  历史政治,这东西就聊天时吹吹牛,其实更没用  -----------------------------  呵呵,要说无用的话,我觉得高等数学是最没用的(我指对于一般人士来说的,科学家和教授类型的人除外)。  一般,谁在工作中用过高等数学呀?  我觉得,学习古文,怎么也比高等数学要有用些的。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学古文既是学史,也是在学读史的工具。既然要谈功利,就给个简单答案:一个人对中外历史和人类经历见识多了,能力自然能提高。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个提倡之所以成立,指向的就是增长个人的眼界和见识。
  @深谷老榆
11:30:00  年龄小才正是学习的时候,小学生学什么手艺啊?到菜市场收钱?小学生可以不学《史记》,但是,古诗词应该多背吧?《声律启蒙》应该背下吧?四大名著里面的《西游记》应该看吧?  我个人觉得,小学阶段,最好把四大名著都读了,至于《红楼梦》和《三国演义》对小孩子有难度,哪怕是囫囵吞枣,也不不读强。  -----------------------------  倒也不至于去菜场里收钱,是我在资本主义那里,看到很多鬼子的孩子,空闲下来的时间,也不是埋头在古书堆里,他们会从小就参加很多实际的活动,比方什么童子军啦,做个什么义工,还有热衷于考救生员牌照的,要不就是搞体育,要不就是在车库里瞎倒腾,就好象乔布斯在车库里倒腾出苹果一样,这是个风气,注重现实,注重现在的风气,当然,也可能我接触到的层次低,高等的鬼子,可能比咱还啃书本,也未必可知。  反正读史读文言,我还是觉得除了考试,没什么意义,对人生就更没有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历史,除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权术,有现实意义的好东西不多,读古,能把儿子培养得孝一点,可能是最大的意义。
  关于外语学习,我再补充一点:  84年我们班组织春游,到临潼。下车后我都惊呆了。  好些小脚的农村老太太在向外国人兜售当地的小手工艺品,满嘴的“兔儿毛”、“万毛”,什么什么的。  这个情节,郭达在他的小品中好像用过(我鄙视郭达,他的形象把文化底蕴浓厚的陕西人给表现得很粗俗)。  面壁十年图破壁,我们学英语的目的不是当英国人,而是“师夷之长以制夷”,而是扩大交流,把我们的东西推销出去,包括文化的、商品的。  学习外语,我们国民也多了一种能力。你就是把一个学的再差的中学生扑通扔到美国人海中,他起码也会“eat”、“water”,,也会“money”,甚至一个完整的句子“I love you ”。干啥都够了!
  -----------------------------  @拍砖专用ID2 25楼
11:55:00  呵呵,要说无用的话,我觉得高等数学是最没用的(我指对于一般人士来说的,科学家和教授类型的人除外)。  一般,谁在工作中用过高等数学呀?  我觉得,学习古文,怎么也比高等数学要有用些的。  -----------------------------  你个理科生的叛徒,就知道你会这么说,生活中高数确实没有用,但学生学高数,考高数,国家从中选拔人才,那些高数学得好的,国家培养成科技人才,进入各行各业,对国民经济做贡献,这时候,怎么会用不到高数呢?  你个古文言文,完全就不同了嘛,学再好,也是挖坟,考个古,撑死了炒卖文物,于国民经济人民福祉,有何意义呢?
  丰富阅读可以产生潜移默化的伦理道德与社会知识。对数科的偏狭追求不利于人心智成熟。  中国古文中不仅有美、也有哲学。
  我喜欢古文,,,  女儿也喜欢古诗词什么的  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十足  古文很美的有木有啊。。。而且精炼  为什么一定要带着功利心来看待此事?  如果真带功利的话,古文能增强理解能力,个人感觉  我小时候就是因为家里一本竖排的白娘子传奇(那本书上白娘子是坏人,是妖孽啊有木有),全古文,我连蒙带猜的看完了。。。后来上学文言文不在话下  我特别讨厌翻译古文,我觉得直接看才能领会意思,一翻译味道就变了  所以跟女儿一起唐诗宋词我们也读的很开心,除非她要求我不解释。。。可是发现她大部分也能领会其中的意思的
  回复第30楼,@所来何事  丰富阅读可以产生潜移默化的伦理道德与社会知识。对数科的偏狭追求不利于人心智成熟。   中国古文中不仅有美、也有哲学。  --------------------------  很有道理!  
  1.有一部分可以修身;  2.有一部分可以增加词汇量;  3.有一部分可以用来吹牛;  4.有一部分可以学会厚黑。
  6爷这个说法隐藏了一个思维,  就是古人不如今人。  诚然,古人没看过电视,更没坐过高铁,  不过,就智慧而言,恐怕未必。  按同样的逻辑,6爷你儿子也该让你现在就滚蛋了。  另外,你们说的古文,大概也就《诗经》《史记》《红楼》之类的文史罢了。  其实,还有很多你们根本都还没接触过,也不愿接触的。
  @秋水江湖 34楼
14:13:00  6爷这个说法隐藏了一个思维,  就是古人不如今人。  诚然,古人没看过电视,更没坐过高铁,  不过,就智慧而言,恐怕未必。  按同样的逻辑,6爷你儿子也该让你现在就滚蛋了。  另外,你们说的古文,大概也就《诗经》《史记》《红楼》之类的文史罢了。  其实,还有很多你们根本都还没接触过,也不愿接触的。  -----------------------------  您说得很对,其实中国古代的智慧,真正蕴藏在先秦诸子的著作当中,指导孩子学古文,最紧要的是老庄孔孟管子列子,这中间才是最要紧的精髓。可惜一般家长真的是学力不及啊!
  学会古汉语后,你就知道古文的美了。为什么有人朗读诗词会哭,这就是原因。  
  @秋水江湖 34楼
14:13:00  6爷这个说法隐藏了一个思维,  就是古人不如今人。  诚然,古人没看过电视,更没坐过高铁,  不过,就智慧而言,恐怕未必。  按同样的逻辑,6爷你儿子也该让你现在就滚蛋了。  另外,你们说的古文,大概也就《诗经》《史记》《红楼》之类的文史罢了。  其实,还有很多你们根本都还没接触过,也不愿接触的。  -----------------------------  古人当然不如今人,无论身高体重智商见识,你别举极端的例子,比方你拿孔子的成就来跟今人比,那个没意义,别说古人了,就是跟我儿子比,我就不如他,我七岁才读书开始识字,这小子五岁,已经识得千多字了,加减乘除更别说了,现在的孩子,哪个不比咱们儿时强,时代在进步,一代比一代强是很自然的事。  你这个说法,也隐藏了另一个思维,就是祖宗之法不可变,这片土地,受此之害久矣。
  -----------------------------  @潇湘在我 35楼
14:25:00  您说得很对,其实中国古代的智慧,真正蕴藏在先秦诸子的著作当中,指导孩子学古文,最紧要的是老庄孔孟管子列子,这中间才是最要紧的精髓。可惜一般家长真的是学力不及啊!  -----------------------------  文革的时候,毛爷爷提倡法家,所以家父的书柜里就有了本《韩非子》,一直到初中,偶尔翻了翻,什么叫天书,那个就叫天书,字字明白你都不晓得在写什么,更何况字字不明白,这岂是学力的问题,你就是中文系的,不见得明白。  这种东西,留给专业的人去研究就好了,哪怕你研究到郭沫若的地步,号称甲骨文只有他一个人懂,都不会有人说你脸皮厚,让个中学小学的孩子,也去吭哧吭哧学这些东西,不是扯淡嘛。
  @秋水江湖
14:13:00  6爷这个说法隐藏了一个思维,  就是古人不如今人。  诚然,古人没看过电视,更没坐过高铁,  不过,就智慧而言,恐怕未必。  按同样的逻辑,6爷你儿子也该让你现在就滚蛋了。  另外,你们说的古文,大概也就《诗经》《史记》《红楼》之类的文史罢了。  其实,还有很多你们根本都还没接触过,也不愿接触的。  -----------------------------  @六味地皇丸 37楼
19:07:00  古人当然不如今人,无论身高体重智商见识,你别举极端的例子,比方你拿孔子的成就来跟今人比,那个没意义,别说古人了,就是跟我儿子比,我就不如他,我七岁才读书开始识字,这小子五岁,已经识得千多字了,加减乘除更别说了,现在的孩子,哪个不比咱们儿时强,时代在进步,一代比一代强是很自然的事。  你这个说法,也隐藏了另一个思维,就是祖宗之法不可变,这片土地,受此之害久矣。  -----------------------------  那不对!  中国的文化和智慧,都集中在那些古文典籍中了,我们作为中国人,怎么能不去学习古汉语呢?不学古汉语、不读古籍,那就是一个“香蕉人”而已。  至于你说你儿子的事,呵呵,恕我直言,现在的孩子,其看书量和所看书的档次,差得不是一般二般呀。这些孩子,几乎都可以归结为“不读书的人”。(我没记错的话,前几年有这么件事:武汉某著名大学,很可能就是武汉大学,我记不太清了,某年中文系新生上课,中文教授在课堂上随便做了个调查,问这些新生,看过四大名著的举手。结果全班只有四人举手。就这,还是中文系的情况,要是其他系的,情况恐怕会更惨),
  @拍砖专用ID2 39楼
19:24:00  那不对!  中国的文化和智慧,都集中在那些古文典籍中了,我们作为中国人,怎么能不去学习古汉语呢?不学古汉语、不读古籍,那就是一个“香蕉人”而已。  至于你说你儿子的事,呵呵,恕我直言,现在的孩子,其看书量和所看书的档次,差得不是一般二般呀。这些孩子,几乎都可以归结为“不读书的人”。(我没记错的话,前几年有这么件事:武汉某著名大学,很可能就是武汉大学,我记不太清了,某年中文系......  -----------------------------  拍兄深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这是断章取义偷换概念,中国文化的智慧,确实在古籍中,但是糟粕也在古籍中,中国的历史,凡事讲究“古”,研究“古”的时代,无不是大家你斗我我斗你争个你死我活的社会,登峰造极就是文革了,全民学法批儒,连个农村的老头老太都要学法家,斗孔夫子,古文学多了,又没什么用处,不就是吃饱了饭没事干你斗我我斗你呗,好在我们这把年纪大人,小时候还真见过。  四大名著,不看也就不看了,你觉得了不起,我觉得这东西,就跟毕加索的画、齐白石的虾一样,你捧,它就高,没人捧,屁都不是。  我是不是很俗啊?呵呵,大家尽管拍我。
  红楼梦是我读过的第一本黄书,以前只知道有本手抄本少女之心,但一直没缘看到。  
  @六味地皇丸 40楼
19:39:00  拍兄深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这是断章取义偷换概念,中国文化的智慧,确实在古籍中,但是糟粕也在古籍中,中国的历史,凡事讲究“古”,研究“古”的时代,无不是大家你斗我我斗你争个你死我活的社会,登峰造极就是文革了,全民学法批儒,连个农村的老头老太都要学法家,斗孔夫子,古文学多了,又没什么用处,不就是吃饱了饭没事干你斗我我斗你呗,好在我们这把年纪大人,小时候还真见过。  四大名著,不看也就不看了,你觉得了不起,我觉得这东西,就跟毕加索的画、齐白石的虾一样,你捧,它就高,没人捧,屁都不是。  我是不是很俗啊?呵呵,大家尽管拍我。  -----------------------------  这些嘛,有你说的道理。但是,看了古书,就能明白中国为啥是这样了。中国之所以是中国,其皆出于此乎?  一句话:那时候,能活着,就很不容易了。
  @六味地皇丸 40楼
19:39:00  中国文化的智慧,确实在古籍中,但是糟粕也在古籍中,  -----------------------------  不可因噎废食呀!  我们吃的食物,也不都是有用的呀。要不,就不用大便和小便了吧?  那我们是该吃饭呢,还是不吃呢?
  @楚贝勒 42楼
20:11:00  红楼梦是我读过的第一本黄书,以前只知道有本手抄本少女之心,但一直没缘看到。  -----------------------------  那你太夸张了,红楼梦算什么黄书,撑死了宝玉wet dream一段,不算什么,最有趣的,那年大学里,什么课忘了,同班的俩女生,偷捧着本书,边看边笑,结果兄弟我好奇,就问什么书那么好笑,那俩见我问,又紧张又娇羞的掩过书本,瞟过去一眼,嘿嘿,灯草和尚,从此开化,感情女生也看这个啊。
  那个咪咪控超版哪去了?看看下面这些,问问他看过几本  《金瓶梅》、《肉蒲团》、《海陵王》、《杏花天》、《绣榻野史》、《株林野史》、《灯草和尚》、《桃花庵》、《隔帘花影》、《香闺秘记》、《桃花记》、《如意君传》、《牡丹奇缘》、《闺中秘史》、《情海缘》、《花下缘》。  不才细读过三本,是不是也有些古文功力呢?
  @六味地皇丸 46楼
20:34:00  那个咪咪控超版哪去了?看看下面这些,问问他看过几本  《金瓶梅》、《肉蒲团》、《海陵王》、《杏花天》、《绣榻野史》、《株林野史》、《灯草和尚》、《桃花庵》、《隔帘花影》、《香闺秘记》、《桃花记》、《如意君传》、《牡丹奇缘》、《闺中秘史》、《情海缘》、《花下缘》。  不才细读过三本,是不是也有些古文功力呢?  -----------------------------  不算啥,我全都读过!不过我那个列表 可比你这个全多了,大概有40-50种吧!
  @六味地皇丸
20:34:00  那个咪咪控超版哪去了?看看下面这些,问问他看过几本  《金瓶梅》、《肉蒲团》、《海陵王》、《杏花天》、《绣榻野史》、《株林野史》、《灯草和尚》、《桃花庵》、《隔帘花影》、《香闺秘记》、《桃花记》、《如意君传》、《牡丹奇缘》、《闺中秘史》、《情海缘》、《花下缘》。  不才细读过三本,是不是也有些古文功力呢?  -----------------------------  @拍砖专用ID2
20:58:29   不算啥,我全都读过!不过我那个列表 可比你这个全多了,大概有40-50种吧!  -----------------------------  我说错了,一共是80种(刚才查了一下)。
  @六味地皇丸
20:34:00  那个咪咪控超版哪去了?看看下面这些,问问他看过几本  《金瓶梅》、《肉蒲团》、《海陵王》、《杏花天》、《绣榻野史》、《株林野史》、《灯草和尚》、《桃花庵》、《隔帘花影》、《香闺秘记》、《桃花记》、《如意君传》、《牡丹奇缘》、《闺中秘史》、《情海缘》、《花下缘》。  不才细读过三本,是不是也有些古文功力呢?  -----------------------------  这个,基本还算不上是古文的,也就“古白话”水平而已。
  现在的人真心太浮燥,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讲的就是对自身修养的提高,这是古文对一个“个体”的人最根本的影响,是不是在某些人看来修养是个屁啊,也可能在他们眼里修养连个屁都不如,这个社会有钱才是爷。如果这样我只能说初中高中的古文还是太少了,现在的大学教育怎么教出这些个眼皮子浅的人出来了呢,幸好我不是大学生。  如果要从功利的角度来讲,家有女儿的也不要读书了,长大了直接出去卖,那多挣钱啊,那多养家啊。这才有用。有人会讲我们至少还有羞耻心和道德观,可是是羞耻心和道德观从哪儿来?是我们的老祖宗告诉我们的。不学古文,老祖宗说了什么你怎么知道呢?  另一方面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这句话大多数人不会反对吧,那么怎么才能不忘记历史呢,就是上历史课的时候好好背那些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吗?历史是古人用古人的方式文言文记录下来的,我们不学这些怎么知道历史?这世界有多少因为没有文字而不能记载历史的民族,你以为他们不痛心吗?你以为美国不想学他们自己的古文吗?他们的“古”在我们眼里等同时现代,  妈的,美国人就200多年历史,有个古迹就宝贝的不得了,在中国人眼里200多年的东西算个啥,随便挖一挖,1000+的东西不要太多好吧。我们管近200年的历史称为什么?称为近现代史!美国在我们眼里也就是近现代史的档次了。历史是什么,文化又是什么?如果我们今天都不学古文,那么文化的传承就断代了,那么到了我们子孙的时候,我们的历史就是零,而那些美国人都至少有200多年的历史了。  从古至今,多少伟人付出了多少血的代价才保住了这点中华血脉,到了我们这里居然就要当垃圾扔了?!可悲!  现在跟周边国家领土争议,我们可以理直气壮的说“自古以来”,美国人他有脸说这句话么,他只能靠武力了,这就是匹夫之勇了,长久不了滴。这点我们中国人心里都有数,为什么美人国没有这样的智慧,因为他们没有文化底蕴,他们的历史决定了他们的眼界只能看到这200年的世界,如果连文化都不传承了,断代了,几十年后你拿什么东西有理有据有节有底气地跟人讲“自古以来”,没有历史了,韩国人说这也是他们的,那也是他们的,我们拿什么跟他争?就凭谁的嗓门儿大吗?  我朝太祖为什么雄才伟略?为什么能挽狂澜于既倒?为什么能站在别人到不了的高度看大是大非的问题?为什么是政治家而不是政客?他知道他把《史记》,《资治通鉴》研究到了什么程度吗?
  @夏天的豆豆2006 52楼
22:04:00  现在的人真心太浮燥,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讲的就是对自身修养的提高,这是古文对一个“个体”的人最根本的影响,是不是在某些人看来修养是个屁啊,也可能在他们眼里修养连个屁都不如,这个社会有钱才是爷。如果这样我只能说初中高中的古文还是太少了,现在的大学教育怎么教出这些个眼皮子浅的人出来了呢,幸好我不是大学生。  如果要从功利的角度来讲,家有女儿的也不要读书了,长大了直接出去卖,那多挣钱啊,那多养家......  -----------------------------  天热,还是不要那么充血吧亢奋哥
  回复第52楼,@夏天的豆豆2006  现在的人真心太浮燥,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话讲的就是对自身修养的提高,这是古文对一个“个体”的人最根本的影响,是不是在某些人看来修养是个屁啊,也可能在他们眼里修养连个屁都不如,这个社会有钱才是爷。如果这样我只能说初中高中的古文还是太少了,现在的大学教育怎么教出这些个眼皮子浅的人出来了呢,幸好我不是大学生。   如果要从功利的角度来讲,家有女儿的也不要读书了,长大了直接出去卖,那多挣钱啊,那多养家啊。这才有用。有人会讲我们至少还有羞耻心和道德观,可是是羞耻心和道德观从哪儿来?是我们的老祖宗告诉我们的。不学古文,老祖宗说了什么你怎么知道呢?   另一方面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这句话大多数人不会反对吧,那么怎么才能不忘记历史呢,就是上历史课的时候好好背那些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吗?历史是古人用古人的方式文言文记录下来的,我们不学这些怎么知道历史?这世界有多少因为没有文字而不能记载历史的民族...  --------------------------  说得太好了,呱叽呱叽。。。  
  -------------------  @六味地皇丸 38楼
19:13:00  文革的时候,毛爷爷提倡法家,所以家父的书柜里就有了本《韩非子》,一直到初中,偶尔翻了翻,什么叫天书,那个就叫天书,字字明白你都不晓得在写什么,更何况字字不明白,这岂是学力的问题,你就是中文系的,不见得明白。  这种东西,留给专业的人去研究就好了,哪怕你研究到郭沫若的地步,号称甲骨文只有他一个人懂,都不会有人说你脸皮厚,让个中学小学的孩子,也去吭哧吭哧学这些东西,不是扯淡嘛。  -----------------------------  我来 尝试解释一下,今天的人知识肯定比古人丰富,但是有些事情,古人今人的困惑是相同的。第一:人生来注定只能是自己,人生来注定是活在无数他人中间并且无法与他人彻底沟通,这意味着孤独。第二,人生来就有欲望,人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他欲望的能力,这是一个永恒的距离。这意味着痛苦。第三,人生来不想死,可是人生来就是在走向死。这意味着恐惧。  所以,我们其实都是孩子,在这个人类的永恒问题面前,我们不能够脱离我们的文化土壤,我们必须理解前人,也必须借助古代的圣贤,来解决今天的我们自己的困惑。如果我们不学习借鉴古圣人的智慧,这意味着我们是文化的孤儿,没有凭据,没有根基,当我们成年的时候,我们会更痛苦,我们的思路更狭窄,我们的思考更浮躁。
  我古文读的不多不少,目前仍一知半解。经典的百家诸子,要读懂,不仅是认字问题,还有生活经验问题。古文的凝练与美是白话文不能比的。但恰恰是因为古文凝练、语义多重而艰涩影响了传播,被淘汰也是规律。读古文修身养性很不错。  
  古文中的情色描写不够直白,太雅。聊斋的色情描写是大师级的,用来给孩子读正好,老鱼太迂。四大名著到现在都不太懂。古文读多,也不好,容易迂腐。  
  学古文有用吗?  有一条用处,就是用古文骂你,你听不懂啊!
  英文好是好,就是词太多。我的英文也水。我怎么没想到读情色英文这个利器?学习了。  
  同意夏天的豆豆。  还有前面的那谁  
  @xiooxi12 59楼
22:43:00  英文好是好,就是词太多。我的英文也水。我怎么没想到读情色英文这个利器?学习了。  -----------------------------  叉叉哥正解  洋鬼子的情色文学,开始也是走的小包看过的80本书的路数,比较直白,还带点SM,西门大官人让潘金莲喝尿,卡萨诺瓦还是谁,就吹牛逼说在女仆那里外面磨蹭1小时,最后射在外面,总之看了男人自卑女人怨恨  后来,洋鬼子长进了,知道大脑才是最大的XXOO器官,情色描写就开始走悬乎一路,比如女主角干嗨了,不会再说什么大战300回合抽插3000下,而是诗情画意地展开想象:一只苍鹰盘旋在海岸边高高的悬崖,猪猡纪的嶙嶙怪石丛中盛开了一朵洁白的雪莲之类之类的  所以,终于扯回来了,看洋鬼子的情色文学,绝对长字汇量,还能长文学修养,
  @深谷老榆 19楼
11:30:00  第一:中学课本古文已经占了一半,古文必须学,要考试的。  第二:一般孩子都害怕古文,而如何提高孩子对古文的兴趣,把得分难点变成得分强项,《史记》最好入门。  第三: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修养。  第四:增强民族自豪感。  关于英语学习,我也认为是必须的。你觉得病态,我不觉得。我上课对我的学生这么说:英语要学好,不好好学的话,相当于你自己给你自己关上了一扇门,失去了一种机会
-----------------------------  我完全同意六爷的看法,我反对【课外】大补古文、英语、文学阅读,反对早教。  老榆对于课外读史记背诗词等做法的目的,写的很清楚。增强民族自豪感,这个东西不必提,从小到大一直在增强,何况各种书里党争宫斗等各种负面内容无异于厚黑学,能不能增强还是个问号;提高文学修养,肯定可以,不过,我觉得一个人的修养,有众多的方面,文学修养只是极少的一个方面,文学修养少点也没什么,我倒宁愿孩子少受到点负面影响,为此少点文学修养也无所谓。  那么回到主题,绝大多数家长,让孩子读史记背诗词,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学好文言文应付考试。 既然是为了应试,说到底,还是听老师讲解古文课文为最高效率,一个孩子自己读几篇史记背几首古诗,难道比老师水平还高?   与此相同的,就是众多专家和家长一片叫嚣让孩子大量阅读文学作品,说到底,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语文应试,作文啊阅读理解能考好点什么的。那情况还是一样,难道孩子课外看几本小说,就比老师上课讲解经典课文,还更有提升的效率了吗?  如此看来,读史记背古诗,只是文言文应试的课文辅助手段,同理,阅读文学作品,只是语文考试的课文辅助手段。 但是现在搞得一片喊声,都把上课听讲认真写作业不提了,好像非有课文大量阅读才能学好语文了。这完全是主次不分、主次颠倒。  那为什么众多专家和家长要这么干? 这是因为,课外大量阅读古诗文和现代文学作品,容易被孩子接受。其实就是为了避免孩子反感,变相的加长学习时间而已。孩子一想:反正我不看古书小说,你又让我干别的,反正不可能让我玩去,我干脆看吧,总比做数学题有趣些。 于是孩子就看了。于是家长高兴了:孩子没去玩,在学习呢!!
大家互相哄吧,都来个自欺欺人、掩耳盗铃。心里还期望着:搞不好这么干真能学好语文呢! 这都是想走捷径的思路,课堂里不认真学,课后了看几本书就能扳回本,多便宜的办法。  ------------  至于课外阅读英文小说看英文电影,来加强英语学习,家长心理和上面也大致差不多。当然效果会好很多,毕竟是各种语感语法和词汇积累,可惜时间上太划不来。按农妇说的,性价比太差。英语课上高效了,应付应试英语问题不大。
  @六味地皇丸 37楼
19:07:00  古人当然不如今人,无论身高体重智商见识,你别举极端的例子,比方你拿孔子的成就来跟今人比,那个没意义,别说古人了,就是跟我儿子比,我就不如他,我七岁才读书开始识字,这小子五岁,已经识得千多字了,加减乘除更别说了,现在的孩子,哪个不比咱们儿时强,时代在进步,一代比一代强是很自然的事。  你这个说法,也隐藏了另一个思维,就是祖宗之法不可变,这片土地,受此之害久矣。  -----------------------------  呵呵,  你最好在有能力研究过《大藏》《道藏》后才说这些托大的话。  反正我觉得嘛  无论中华文明还是西方文明,作为个体,在文明历史面前,还是不要牛逼哄哄目空一切不可一世为好。
  古人其实也跟现代人一样  有很多傻逼,  但同时也有很多天才。  现代人所谓的客观理性,其实古人一样具有。  在没搞清楚人家曾经都整出过什么的时候,  千万不要托大地认为古人不如今人。
  反正老公带着儿子回老家了,没人管了,我就撒欢的上网了,这么晚了,自说自话吧。  上面有人说古文凝练、语义多重而艰涩影响了传播,被淘汰也是规律。我承认被淘汰是规律。我要说的是古文为什么凝练?我有时候也会想我们的老祖宗平常说话也是这么凝练吗?他们见面打招呼应该也像我们现在这样:吃饭了没有啊?或类似这样的话。当然说的肯定是他们那个时候的官方语言了。那么为什么形成文字之后就只有两个字:饭否?了呢。后来我想明白了,其实道理很简单啊,那个时候不是写字,是“刻”字啊,很坑爹滴,骨头上刻刻,龟壳上刻刻,竹子上刻刻,要你去刻,你是刻“吃饭了没有啊”5个字,还是刻“饭否”2个字?所以古人这么做真的不是为了耍酷。另外竹简好重的吧,你再废话一大堆,那你的智商也不能刻字了。我们夸一个人有学问,都说学富5车,可是当时是5车竹简啊,我估计5马车的竹简可能也就是一部论语的量了。后来用丝帛,轻是轻了,可是丝帛真心贵啊,有钱人也经不起浪费啊。直到后来的后来,有了纸,有了活字印制术,古人写起文章来才觉得“手头宽裕”了,才有4大名著这样大部头的小说,在这之前要写大部头只能挑最紧要的历史来写啊。  就是这么艰苦的条件,古人都觉得有必要用文字刻下来留给我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了解呢。本身能发明文字就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日本人都是从中国学习过去的,也算是幸运,想学还知道找我们来学,那些学都没地方学的我就不多说了。  亲,你认为是当时的条件下,可以“传播”吗?能做到传承就惊天地泣鬼神了。  以上这些都是我自个儿的猜想,完全没有考证,我就是一个家庭妇女,千万不要和我较真。  还有人说是天书,字字明白字字都不晓得在说什么。我只能说是因为我们的历史太悠久了,而这应该是我们骄傲的地方。你今天看昨天的字,没变化对吧,看400年前的也不难吧,看200年前的就难了。经过了2000年文字怎么可能没有发展呢。但是我们的文字是一脉传承的,其实并不难的,所以认真学一学古文,高中毕业的水平,《左传》,《史记》这些能看懂七七八八了,再往前,文字都没统一,所以各种体的文字都有,要有专业的学习才能识出来,不在讨论之列。
  都是有学问的人啊,膜拜中。  无知的人问一问,古文中传承些什么?别的不说,就说说《史记》《论语》吧。  要不再具体点,谈谈《报任安书》《屈原贾生传》《高祖本记》《管仲列传》《项羽本纪》。  《论语》谈谈父子相隐也好。  诸子百家,谈谈《逍遥游》也好。  大家来说说,古人到底高深到什么地步?
  @夏天的豆豆2006   -----------------------------------  几个回复都很精彩。  呼唤 @弹指长沟无声
@沧海月明我的心 参与下这个话题的讨论。  本人古文不好,打算和女儿一起重新学起,自己监督自己。
  @秋水江湖 63楼
23:51:00  呵呵,  你最好在有能力研究过《大藏》《道藏》后才说这些托大的话。  反正我觉得嘛  无论中华文明还是西方文明,作为个体,在文明历史面前,还是不要牛逼哄哄目空一切不可一世为好。  -----------------------------  好吧,你怎么不说易经呢?我觉得现代的中国人,前百多年因为国力的衰弱,不免很多自卑,于是乎就有很多人,没办法了,往棺材里挖,从老祖宗那里找点自信,好比俩小孩子打架,打输的那个,嘴里嘟囔,我爷爷是义和团的会飞檐走壁,比你爷爷厉害多了。  最典型的,就是学计算机二进制那会儿,老师就说,这个二进制,咱老祖宗在易经里早就发明了,黑白两卦,看呐,0、1、0、1,大千世界变幻莫不在其中,洋人发明计算机的时候,我等祖宗先民,早就飞天了,我呸,往自己脸上贴金莫过于此了。还有个四大发明,亦是如此,拿点硫黄硝药,夹两片竹筒,点着了彭一声,我靠,洋枪洋炮再厉害也是咱两千年前爷爷的孙子了,雷汞引信、来福线、无缝锻造技术等等多少聪明才智科技进步,一概可以视而不见,一句话,四大发明,你TMD就是不如我,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古文学多了,是不是脸皮会厚点呢?
  古文和英语有什么用,说实话以前我自己就觉得没多大用,我自己学得也啥也不是。  但这两天,我的看法改变了。  洋洋参加耶鲁的夏令营,题目是“大战略研究”。对方要求必须熟读四本书,分别是《君主论》、《孙子兵法》、《战争论》、《乔治·凯南》。  他目前刚看完前两本,特别是《孙子兵法》,给他的震撼不是一般的大。这本英译本涉及的内容非常多,甚至包括中日战争和毛泽东的五次反围剿。而且他知道了西方对这本书非常推崇,不仅是研究历史和军事的人,政治、经济、外教甚至是法律领域这也是必读书目,而且讨论和研究很深。  他跟周围的同学问过谁看了《孙子兵法》,结果大家都跟他一样,都知道,都能背几段,但都没有完整认真看过这本书,尽管是薄薄的一本。  他说:“《君主论》《战争论》读不过欧美的孩子也就罢了,《孙子兵法》也读不过人家,那可真孙子了。”  他又买了汉语全注释版的《孙子兵法》,现在读得津津有味呢。  至于英语呢,洋洋看完孙子兵法问我:你知道红军前四次反围剿为什么成功,而第五次反围剿为什么失败吗?  我说:那还不简单,前四次毛主席英明领导,第五次王明机会主义嘛。  洋洋笑了,说:你说的那是毛的总结,我刚看了西方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结论,以后我再找找蒋介石的总结。最起码三个角度放在一起,才有可能得出比较真实的结论。  呵呵,你看,学英语最起码可以多个角度啊。
  古汉语淘汰的过程:  明清白话小说兴起;  民国白话文运动;  老毛全面西化。  21世纪国学热是好事,但起点是三字经弟子规,出现偏差,好在现在比较多元化,包括高考多元化后,学古汉语的人会增加,理由前面列了4条,其实还有。  
  回复第70楼(作者:@道桑6921 于
07:54)   古文和英语有什么用,说实话以前我自己就觉得没多大用,我自己学得也啥也不是。   但这两天,我的看…… ==========  洋洋给了新视角。  
  忽然记起6同学也曾“归去来兮,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扶孤松而盘垣”。歌以咏志,击节而叹。怎还如此谦虚说“对古文一窍不通”呢。看,文言的魅力挡不住吧。
  @秋水江湖 64楼
00:06:00  古人其实也跟现代人一样  有很多傻逼,  但同时也有很多天才。  现代人所谓的客观理性,其实古人一样具有。  在没搞清楚人家曾经都整出过什么的时候,  千万不要托大地认为古人不如今人。  -----------------------------  我甚至觉得古人比现代人更有智慧。  现代人物质生活眼花缭乱,迷失了,疲于奔命了,与天地自然更远了。  阳光下没有新鲜事、历史就是一个圈。我觉得古人比我们有智慧。
  @莫若有凤来仪 61楼
23:01:00  叉叉哥正解  后来,洋鬼子长进了,知道大脑才是最大的XXOO器官,情色描写就开始走悬乎一路,比如女主角干嗨了,不会再说什么大战300回合抽插3000下,而是诗情画意地展开想象:一只苍鹰盘旋在海岸边......  -----------------------------  不对不对,你小子没看多少在那里忽悠,还诗情画意一只苍鹰盘旋,从语言角度来讲,英文最不擅长的就是写意了,所以从莎士比亚起,不得已靠大量的词汇来弥补这个缺点,要用英文描绘出苍鹰盘旋的orgasm,翻字典就能翻到你吃十颗viagra都软掉,真真还不如拍砖那80本呢。
  @所来何事 73楼
08:03:00  忽然记起6同学也曾“归去来兮,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扶孤松而盘垣”。歌以咏志,击节而叹。怎还如此谦虚说“对古文一窍不通”呢。看,文言的魅力挡不住吧。  -----------------------------  兄弟,毕竟也要高考不,怎么可能不懂一些呢,只是觉得学了个烧火棍,除了卖弄,真没多大用处。
  @潇湘在我 55楼
22:24:00  我来 尝试解释一下,今天的人知识肯定比古人丰富,但是有些事情,古人今人的困惑是相同的。第一:人生来注定只能是自己,人生来注定是活在无数他人中间并且无法与他人彻底沟通,这意味着孤独。第二,人生来就有欲望,人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他欲望的能力,这是一个永恒的距离。这意味着痛苦。第三,人生来不想死,可是人生来就是在走向死。这意味着恐惧。  所以,我们其实都是孩子,在这个人类的永恒问题面......  -----------------------------  你这些疑问,佛家早就解释通了,不需要学古文,也很容易理解的,一个乡里信佛的农妇,是不会有这三个愚蠢的疑问的。有时候,学得越多,懂得越多,不免烦恼痛苦越多。
  抛开高考,古文最大的好处是修身,但要有选择,选错了全是厚黑。  换个角度,公民教育一样修身。  
  @所来何事 14楼
11:25:00  闻街外有卖花之声,遂知春日已至。披衣出外,不觉步 至山下,牧童三五,坐牛背上,吹笛唱歌。再前行,青山绿水,白鸟红花,杨柳垂绿,桃梅堆锦。仰望白云如絮,俯视碧草如毡……未几,炊烟四起,红轮欲坠,乃 步行而回。就灯下而记之。  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们来到了XX公园春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假山……‘在夕阳的余晖下,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XX,今天真是快乐而有意义的一天啊!’”  -----------------------------  算你狠,毁了我对童年的美好记忆。
  @所来何事
11:25:00  闻街外有卖花之声,遂知春日已至。披衣出外,不觉步 至山下,牧童三五,坐牛背上,吹笛唱歌。再前行,青山绿水,白鸟红花,杨柳垂绿,桃梅堆锦。仰望白云如絮,俯视碧草如毡……未几,炊烟四起,红轮欲坠,乃 步行而回。就灯下而记之。  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们来到了XX公园春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假山……‘在夕阳的余晖下,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XX,今天真是快乐而有意义的一天啊!’”  -----------------------------  我被你比较得心动了,觉得不能让儿子象咱小时候那样“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们来到了XX公园春。。。”,太TM恶心人了,但这个好像跟古文没关系吧,顶多算是近代白话文,确实优美,也有现实用途,哪位有高招啊?能训练小孩子这个。
  比如洋洋说老美研究孙子兵法,在正是老美的实用主义,老美玩的就是国际关系这一套,不做老大不行,现在全世界不恨他的不多,四处欺负人,别人跟他也是怕他,都是抱大腿。所以他们研究孙子兵法不研究大学中庸。  
  六爷,那个有点儿象民国作文,我买了民国小学生作文选,可惜儿子不读,你试试。  
  @所来何事
11:25:00  闻街外有卖花之声,遂知春日已至。披衣出外,不觉步 至山下,牧童三五,坐牛背上,吹笛唱歌。再前行,青山绿水,白鸟红花,杨柳垂绿,桃梅堆锦。仰望白云如絮,俯视碧草如毡……未几,炊烟四起,红轮欲坠,乃 步行而回。就灯下而记之。  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们来到了XX公园春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假山……‘在夕阳的余晖下,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XX,今天真是快乐而有意义的一天啊!’”  -----------------------------  @六味地皇丸 80楼
08:45:00  我被你比较得心动了,觉得不能让儿子象咱小时候那样“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们来到了XX公园春。。。”,太TM恶心人了,但这个好像跟古文没关系吧,顶多算是近代白话文,确实优美,也有现实用途,哪位有高招啊?能训练小孩子这个。  -----------------------------  哈哈。我估计榆教授拍砖弹指他们还是让你从《史记》开始:)))
  @楚贝勒 82楼
08:55:00  六爷,那个有点儿象民国作文,我买了民国小学生作文选,可惜儿子不读,你试试。  -----------------------------  对,是民国小学生作文。小学生啊~
  @潇湘在我
22:24:00  我来 尝试解释一下,今天的人知识肯定比古人丰富,但是有些事情,古人今人的困惑是相同的。第一:人生来注定只能是自己,人生来注定是活在无数他人中间并且无法与他人彻底沟通,这意味着孤独。第二,人生来就有欲望,人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他欲望的能力,这是一个永恒的距离。这意味着痛苦。第三,人生来不想死,可是人生来就是在走向死。这意味着恐惧。  所以,我们其实都是孩子,在这个人类的永恒问题面......  -----------------------------  @六味地皇丸 77楼
08:19:00  你这些疑问,佛家早就解释通了,不需要学古文,也很容易理解的,一个乡里信佛的农妇,是不会有这三个愚蠢的疑问的。有时候,学得越多,懂得越多,不免烦恼痛苦越多。  -----------------------------  地黄丸同志用了乡下信佛农妇的问题作为例证,但我亲身体会,你这个例证本身不成立。  我想起来我小时候的事情。当时我大约小学二三年级,我妈杀鸡取卵,让我教她念佛经,因为她不识字,别人教她念的她没记完整。尽管我也识字不多,但是,那时我学会了查字典。  我记得的所谓佛经就是农村老太太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也不知道谁手抄的那种,说是佛经。用现在的知识看,不是佛经,是教化人的。因为后来我见过佛经,稍微知道了点。  其中有一句,我到现在印象深刻“借尸还魂李翠莲”。我当时教我妈念了以后还心想,佛经怎么还讲一个人,当时我也不知道这个李翠莲是谁,我妈也不知道。  小学后期,终于跟别人借到了《西游记》,如饥似渴啊。看了《西游记》我才明白当时教我妈念的李翠莲是谁了。  所以,你说“一个乡里信佛的农妇,是不会有这三个愚蠢的疑问的。”是完全不对的。她们也有对美好价值观的追求,也有对人生的疑惑,以及生存的意义等的看法。
  @所来何事
11:25:00  闻街外有卖花之声,遂知春日已至。披衣出外,不觉步 至山下,牧童三五,坐牛背上,吹笛唱歌。再前行,青山绿水,白鸟红花,杨柳垂绿,桃梅堆锦。仰望白云如絮,俯视碧草如毡……未几,炊烟四起,红轮欲坠,乃 步行而回。就灯下而记之。  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们来到了XX公园春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假山……‘在夕阳的余晖下,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XX,今天真是快乐而有意义的一天啊!’”  -----------------------------  @六味地皇丸 80楼
08:45:00  我被你比较得心动了,觉得不能让儿子象咱小时候那样“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们来到了XX公园春。。。”,太TM恶心人了,但这个好像跟古文没关系吧,顶多算是近代白话文,确实优美,也有现实用途,哪位有高招啊?能训练小孩子这个。  -----------------------------  《古文观止》里面那么多小散文给你做范例啊,特别是唐宋的。
  @所来何事
11:25:00  闻街外有卖花之声,遂知春日已至。披衣出外,不觉步 至山下,牧童三五,坐牛背上,吹笛唱歌。再前行,青山绿水,白鸟红花,杨柳垂绿,桃梅堆锦。仰望白云如絮,俯视碧草如毡……未几,炊烟四起,红轮欲坠,乃 步行而回。就灯下而记之。  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们来到了XX公园春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假山……‘在夕阳的余晖下,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XX,今天真是快乐而有意义的一天啊!’”  -----------------------------  @六味地皇丸
08:45:00  我被你比较得心动了,觉得不能让儿子象咱小时候那样“今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们来到了XX公园春。。。”,太TM恶心人了,但这个好像跟古文没关系吧,顶多算是近代白话文,确实优美,也有现实用途,哪位有高招啊?能训练小孩子这个。  -----------------------------  @所来何事 83楼
08:57:00  哈哈。我估计榆教授拍砖弹指他们还是让你从《史记》开始:)))  -----------------------------  何事同志,之所以给大家推荐《史记》,是因为它的纪传体读起来有完整故事性,而且,司马迁同志的文章很容易看懂,容易上手。对孩子而言,是提高古文自信心的一个手段而已。
  @莫若有凤来仪
10:53:00  至于老0头的学古文,呵呵,像不像一TM的老农民,连脚都不洗,上来就干,话说也是老汉推车,可那真当成推独轮车啊,哪有半点审美情趣啊,不提也罢,不提也罢,煞风景  -----------------------------  @六味地皇丸 5楼
11:05:00  你讲得有点道理,当年我学英语的兴趣,就是在宾馆里捡到一本Penthouse,图片外还有很多H文,正宗原版,晚上回家抱着本字典狂啃英文,第二天水平大涨,尤其是对SM的认识,醍醐灌顶。  古文不行啊,说翻天了也只是句,兀的尚自光洁无毛,没意思透了。  -----------------------------  你没有看白居易的兄弟写的那个H文,还琅琅上口的,比老外的强多了。(我记得好像是白居易的兄弟写的,要不就是白居易自己写的,时间长了忘记了,查一下划不来。)
  @莫若有凤来仪
10:50:00  理科人生是灰暗的,不懂古文少了很多乐趣  -----------------------------  @六味地皇丸 9楼
11:14:00  麻烦超版文科大拿,要是有乐趣的话,从史记里面翻点XXOO出来,咱也见识见识?有个屁乐趣,不理解你们这些学文科的,之乎者也好玩吗?  -----------------------------  《左传》里面就有,孔夫子连删都没删,原样留下了。秦太后跟外国使臣的谈话,毫不避讳!古人当年豪放啊!
  @农妇农妇农妇 8楼
11:13:00  个人观点,性价比太差。  昨天在三联周刊上看到一段,说1969年哈佛闹学潮,学生占领了校长室,有人问,要不要把校长的桌子砸了?又有人回答,不能砸,这是艾略特用过的桌子。  学古文,也就这么个用处。  文学说到底,莫言的话怎么说来着,是无用之用。  古文就更是了。  我要被鄙视死了。  我已经在家被鄙视过一回了。  -----------------------------  以后你家太妹可能也还要再鄙视你的。。。
  @农妇农妇农妇
11:13:00  个人观点,性价比太差。  昨天在三联周刊上看到一段,说1969年哈佛闹学潮,学生占领了校长室,有人问,要不要把校长的桌子砸了?又有人回答,不能砸,这是艾略特用过的桌子。  。  -----------------------------  @六味地皇丸 12楼
11:20:00  就是就是,应该专业的归专业,搞古文专业研究挖坟的尽管认真学,谁也不拦着,那是应该的,但现如今弄到学校里每个学生都在摇头晃脑的回字有四个写法,那就该是教育部的问题了,没法抵抗,发发牢骚总是可以的。  -----------------------------  这不是教育部问题,引文教学大纲没有那么详细、那么高的规定。  为啥现在搞成这样了?高考!  什么是高考?人才选拔!
  @WIND0109 16楼
11:26:00  什么是有用的?  语文能认字就可以了,基本初中程度就够了  数学会加减乘除,会解方程什么的就可以了,初中程度就够了  除非专业,物理化学生物这东西基本没啥用,你生活中这些基本用不到把?  至于地理,会看
就够了,学这东西啥用啊  历史政治,这东西就聊天时吹吹牛,其实更没用  -----------------------------  从实用的角度来说,的确够了。  但是,一旦涉及人才选拔,马上就显得太少了,所以孩子们使劲多学,使劲练!
  @秋水江湖
14:13:00  6爷这个说法隐藏了一个思维,  就是古人不如今人。  诚然,古人没看过电视,更没坐过高铁,  不过,就智慧而言,恐怕未必。  按同样的逻辑,6爷你儿子也该让你现在就滚蛋了。  另外,你们说的古文,大概也就《诗经》《史记》《红楼》之类的文史罢了。  其实,还有很多你们根本都还没接触过,也不愿接触的。  -----------------------------  @潇湘在我 35楼
14:25:00  您说得很对,其实中国古代的智慧,真正蕴藏在先秦诸子的著作当中,指导孩子学古文,最紧要的是老庄孔孟管子列子,这中间才是最要紧的精髓。可惜一般家长真的是学力不及啊!  -----------------------------  这已经不是古文阅读了,这是研究了,是哲学范畴了,对于孩子们来说,由于年龄、生活阅历的原因,难度太大了。
  @深谷老榆
11:30:00  第一:中学课本古文已经占了一半,古文必须学,要考试的。  第二:一般孩子都害怕古文,而如何提高孩子对古文的兴趣,把得分难点变成得分强项,《史记》最好入门。  第三: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修养。  第四:增强民族自豪感。  关于英语学习,我也认为是必须的。你觉得病态,我不觉得。我上课对我的学生这么说:英语要学好,不好好学的话,相当于你自己给你自己关上了一扇门,失去了一种机会
-----------------------------  @zu__zu01 62楼
23:39:00  我完全同意六爷的看法,我反对【课外】大补古文、英语、文学阅读,反对早教。  老榆对于课外读史记背诗词等做法的目的,写的很清楚。增强民族自豪感,这个东西不必提,从小到大一直在增强,何况各种书里党争宫斗等各种负面内容无异于厚黑学,能不能增强还是个问号;提高文学修养,肯定可以,不过,我觉得一个人的修养,有众多的方面,文学修养只是极少的一个方面,文学修养少点也没什么,我倒宁愿孩子少受到点负面影响......  -----------------------------  这里讨论的是课外,没有人否认课内。
  @道桑6921 70楼
07:54:00  古文和英语有什么用,说实话以前我自己就觉得没多大用,我自己学得也啥也不是。  但这两天,我的看法改变了。  洋洋参加耶鲁的夏令营,题目是“大战略研究”。对方要求必须熟读四本书,分别是《君主论》、《孙子兵法》、《战争论》、《乔治·凯南》。  他目前刚看完前两本,特别是《孙子兵法》,给他的震撼不是一般的大。这本英译本涉及的内容非常多,甚至包括中日战争和毛泽东的五次反围剿。而且他知道了西方对这......  -----------------------------  “我说:那还不简单,前四次毛主席英明领导,第五次王明机会主义嘛。  洋洋笑了,说:你说的那是毛的总结,我刚看了西方学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结论,以后我再找找蒋介石的总结。最起码三个角度放在一起,才有可能得出比较真实的结论。”  道桑同志没看过红军史,这绝不是毛主席总结的。
  @深谷老榆 87楼
09:08:00  何事同志,之所以给大家推荐《史记》,是因为它的纪传体读起来有完整故事性,而且,司马迁同志的文章很容易看懂,容易上手。对孩子而言,是提高古文自信心的一个手段而已。  -----------------------------  榆教授同志:司马迁同志的文章不仅是容易上手,很简洁,更有像拍砖说的“潇洒自如、气势磅礴”,对吧。所以我觉得《史记》不仅是自信心的手段,应该就是古文的精粹代表了。
  @楚贝勒 33楼
13:44:00  1.有一部分可以修身;  2.有一部分可以增加词汇量;  3.有一部分可以用来吹牛;  4.有一部分可以学会厚黑。  -----------------------------  1、修身一说,空洞无物,史读的好的,有不少伪君子;  2、“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兴替来兴替去,几千年,也就是重复历史。为甚呢?  3、我们读史,是“穷经”,是在历史中找依据、找典故,而不是批判,不是找教训——你在古文中读出了“真理”二字吗?“更要与真理为友”,这才是读史的基本原则。  4、人类进步的尺度,只要看看距离“丛林原则”是否越来越远。
  年级越大越发现古人讲的太对了
  弹指拍砖榆教授  西凤楚贝六黄丸
  所以,我们其实都是孩子,在这个人类的永恒问题面......  -----------------------------  @六味地皇丸 77楼
08:19:00  你这些疑问,佛家早就解释通了,不需要学古文,也很容易理解的,一个乡里信佛的农妇,是不会有这三个愚蠢的疑问的。有时候,学得越多,懂得越多,不免烦恼痛苦越多。  -----------------------------  六味地皇丸兄,第一、你信佛当然以为佛解释通了,那还有不信佛信儒家的么。第二、佛经也是文言文写的呀!你不学文言文,谁给你讲佛经哦!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文言文怎么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