摒弃傲慢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 澳大利亚媒体称美重返亚太之前必须摒弃傲慢(1)
澳大利亚媒体称美重返亚太之前必须摒弃傲慢(1)
发帖者:军事前沿
发帖时间: 14:52
资料图:在西太平洋航行的海军第三航母打击群。
  《悉尼先驱晨报》文章,原题:对抗雄心,奥巴马聚焦东方 入主白宫以来,奥巴马最重要的认知或许莫过于意识到是个太平洋国家。过去10年,美国已将这个只需看看地图就能一目了然的地区遗忘。如今,亚洲突然成了美国的银行家。
  对亚洲的忽视令得以开始挑战美国的权威,但奥巴马的战略东移终结了这种忽视,北京对此感到不快。随着陷入危机的欧洲转向封闭而亚洲蓬勃发展,这种转变恰逢其时。但这次与亚洲打交道,美国必须比以往的表现更明智、更具建设性和更真诚。
  从可被称为文化战争的现象中能看出北京的恼怒。美苏曾发生冷战,如今美中则在进行软实力角逐。北京将战场扩大到更广泛的领域,力图让人的灵魂免遭西方侵蚀。一场新的文化大革命?并非如此。中国是在借助民族主义情结巩固国家政权。这场文化战争正好发生在奥巴马怀揣大计划出访亚洲的6周后,这是偶然吗?北京明显是有意而为之。
  南海争端使扩张软实力的说法遭质疑,这是一些亚洲国家欢迎回归和警惕抱负的原因。中国对越南、菲律宾等国的态度让它们感觉到,中国坚信本国对历史的解读高于一切,无论是距其海岸数百公里之遥的岛屿争端,还是大规模壮大军力背后的意图。
  的发展轨迹无疑蒸蒸日上。除非发生重大危机,其经济有望在2020年前超越。但任何认为地区霸权将从美国顺利转移向的人都是在做梦。尽管亚洲人对华盛顿有种种不满且并不认同美国内政治,但对美国的地区野心并没感到忐忑不安。还有汇率、贸易、气候、军费、朝鲜、能源、人权、网络控制、北京对无赖政权的纵容和中国持有的巨额美国国债等问题,均可能令美中冲突一触即发。
  目前应该做的是利用影响力约束朝鲜和伊朗,而非迫切推广软实力。也必须做出改变。如今早不是克林顿时期那样可以对亚洲进行说教的时代了。全球金融危机和伊阿战争已让美国形象严重受损并使经济元气大伤。华盛顿必须在重新进入亚洲大门前摒弃以往的傲慢。随着试图在亚洲拓展影响力,美国必须意识到其地区野心需要好好打磨、修正。
猜你喜欢 关于
相关文章推荐
24小时新闻排行
24小时论坛排行
军事热搜词
Copyright 2011 QIANYAN l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崩溃论”  “中国威胁论”  ...  后经证实,上述谬论的出处均来自美国国内媒体。这些荒谬论调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美国人秉承的自己高高在上、其他国家都不在自己话下、美国对世界其他国家(当然包括中国在内)的“傲慢与偏见”所致!  数年前,当中国的GDP年增长率以两位数百分比递增的时候。中国经济硬着陆、中国社会要动乱、“中国崩溃论”等在西方主流媒体就率先出笼了;  然而,当中国GDP的年增长率逐步调整为个位数百分比递增的时候。倒也没看到【中国经济硬着陆、中国社会要动乱、“中国崩溃论”】等可怕局面。反倒是美国自己,QE量化宽松政策的放开与收回,似乎也没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由两房危机引起的债务危机、进而波及欧美大陆的世界性金融危机”的狂袭浪潮...  在世界事务中,美国内外交困,首鼠两端而顾及不暇。而此时此刻,“中国威胁论”又甚嚣尘上了。  中国发展的快了要“崩溃”,中国平稳发展了又有“威胁”?  看来,美国人对中国的“傲慢与偏见”短时间内是难以消除的!
楼主发言:14次 发图:0张
  其实,美国人对中国的“傲慢与偏见”随处可见。  据报道,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候,白宫内一些政客就“傲慢与偏见”地表示,“除非中国剽窃美国原子弹的制造技术,否则中国人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制造出只有西方人、通过大量的科研投入才能制造出来的原子弹”!据说当时这个“傲慢与偏见”的论调,在美国国内还有一定的代表性。  改变美国人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看法的,还是美国一个星级上将到中国原子弹爆炸现场参观访问后,得出结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实验成功的。根本不干美国的任何技术问题”!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美国人中出现的“傲慢与偏见”论调,自此逐步销声匿迹了。
  美国人对中国的“傲慢与偏见”自始至终也没停止过。原因是产生“傲慢与偏见”的根源是美国人自己的“狂妄与自大”而导致的。  历史上有尼克松对中国的《1999不战而胜》  奥巴马的——  “美国要再领导世界100年”  “中国的发展和崛起是搭了美国发展的30年便车”...等等  都是美国人对中国“傲慢与偏见”的集中表现形式。
  只不过,美国人对中国的“傲慢与偏见”,在最近一个时期似乎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他们对“中国崩溃论”不再过多炒作,对“中国威胁论”倒情有独钟起来。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美国人对中国“傲慢与偏见”态度的奇怪变化了呢?
  让他们继续偏见着吧,就像当年的乾隆。
  楼猪是阿波依  分不清美国和部分媒体美国人的区别
  也许一组数据更能揭示美国人在对待中国“傲慢与偏见”上的矛盾心态了——  1.中国GDP名义上是世界第二并紧追美国不停。但按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中国的GDP已经超过了美国。  2.中国外汇储备全球第一。  3.中国是美国持有最多美国国债的国家,是美国最大债权国家。  4.中美2国贸易额连续2年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  5.中国GDP虽调整为年7.8%增幅,虽然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但其整体而言,依然强劲、平稳和可持续。  ...
  @白露泷
11:42:43  楼猪是阿波依  分不清美国和部分媒体美国人的区别  -----------------------------  呵呵...咋回事呢?不会又遇到一条美狗吧?
  如果这是“偏见”的话,请问楼主哪国对中国没有这“偏见”?  看看国观这帮成天叫嚣灭这个、屠那个、做梦开疆扩土的军国主义愤青,人家那是偏见么?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有关中国GDP是否超越美国的问题。  按照中国官方2014年度统计数据,中国GDP仍然是世界第二(美国是第一)。  然而,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其它权威组织的统计数据说,中国其实早已超越美国GDP总量,居世界第一了。  咱们先不讨论中国与美国的GDP谁是第一谁是第二的问题?大家先看看关于中.美2国GDP总量上这两个国家对其的微妙态度,就很耐人寻味。  当IMF统计数据出来说中国GDP世界第一后,中国官方迅速澄清,说自己不是世界第一。美国的GDP才是世界第一。  而美国,一向对中国经济很敏感的新闻媒体,似乎对IMF统计的中国GDP数据不那么感兴趣?它们既不否定也不肯定IMF的统计数据?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美国在对待IMF统计的GDP数据上这么漫不经心和不感兴趣呢?其实质还是中.美2国文化差异所致。或者说是美国对中国的“傲慢与偏见”所致!
  大家知道,美国文化是以现实主义为出发点,他们奔放、张扬、夸张;而中国文化是以含蓄、内敛、含而不露为出发点。  所以,面对GDP谁是第一的问题上,美国人最怕别人说自己不是世界第一了;而中国人最不情愿别人说自己是第一了。这也出现了有人说的美国人是靠“吹牛当老大”、中国人是“闷声发大财”的形象说辞了!
  然而,纸是包不住火的。谎言、吹牛、狂妄自大、“傲慢与偏见”的说辞是不能持久的。面对中国不声不响的迅速崛起,美国人再自慰着说自己世界第一,恐怕连美国人自己也都不太相信了?  怎么办呢?  好办。找个“中国发展迅速的原因是搭美国发展便车”的理由,既好听又好看。也不乏美国人对中国“傲慢与偏见”的常识,一举多得。既糊弄了美国自己,也迷惑了世界各国。  让人不得不佩服在对得中国的“傲慢与偏见”上,美国人自欺欺人的“自慰高招”所在了?
  其实,美国对中国的“傲慢与偏见”归根结底只为了一物:利益  因傲慢而不公平,可以榨取更多的利益  因偏见而不予理解,以为可以榨取更多的利益
  美国公交出了名的落后,高铁总里程零,汽车业早已不是你老美的主场,你说想搭你老美的便车,也得你老美有车可搭吧。  
  @白露泷
11:42:43  楼猪是阿波依  分不清美国和部分媒体美国人的区别  -----------------------------  @诸葛隆中
13:29:38  呵呵...咋回事呢?不会又遇到一条美狗吧?  -----------------------------  傻逼,直接回答:  到底是美国对中国有偏见,还是美国部分媒体和部分美国人有偏见,拿出证据来
  @5-02-25 14:22:26  其实,美国对中国的“傲慢与偏见”归根结底只为了一物:利益  因傲慢而不公平,可以榨取更多的利益  因偏见而不予理解,以为可以榨取更多的利益  -----------------------------
  @白露泷
11:42:43  楼猪是阿波依  分不清美国和部分媒体美国人的区别  -----------------------------  @诸葛隆中
13:29:38  呵呵...咋回事呢?不会又遇到一条美狗吧?  -----------------------------  @白露泷
15:25:02  傻逼,直接回答:  到底是美国对中国有偏见,还是美国部分媒体和部分美国人有偏见,拿出证据来  -----------------------------  呵呵...就你也能看懂此帖?
  @xmzuo-25 14:52:08  美国公交出了名的落后,高铁总里程零,汽车业早已不是你老美的主场,你说想搭你老美的便车,也得你老美有车可搭吧。  -----------------------------
  让美国人活在意淫中也挺好
和日本人一样  
  @白露泷
11:42:43  楼猪是阿波依  分不清美国和部分媒体美国人的区别  -----------------------------  @诸葛隆中
13:29:38  呵呵...咋回事呢?不会又遇到一条美狗吧?  -----------------------------  @白露泷
15:25:02  傻逼,直接回答:  到底是美国对中国有偏见,还是美国部分媒体和部分美国人有偏见,拿出证据来  -----------------------------  @诸葛隆中
18:02:18  呵呵...就你也能看懂此帖?  -----------------------------  就你这烂逼玩意,看了污眼
  @一幅画咖啡店 18楼
09:49  让美国人活在意淫中也挺好
和日本人一样  -----------------------------  
  @一幅画咖啡店 18楼
09:49  让美国人活在意淫中也挺好
和日本人一样  -----------------------------  
  @白露泷
11:42:43  楼猪是阿波依  分不清美国和部分媒体美国人的区别  -----------------------------  @诸葛隆中
13:29:38  呵呵...咋回事呢?不会又遇到一条美狗吧?  -----------------------------  @白露泷
15:25:02  傻逼,直接回答:  到底是美国对中国有偏见,还是美国部分媒体和部分美国人有偏见,拿出证据来  -----------------------------  @诸葛隆中
18:02:18  呵呵...就你也能看懂此帖?  -----------------------------  @白露泷
09:51:25  就你这烂逼玩意,看了污眼  -----------------------------  就你这满嘴污秽,距垃圾不远!好走不送!
  。  
  @帅甲天下
13:34:00  如果这是“偏见”的话,请问楼主哪国对中国没有这“偏见”?   看看国观这帮成天叫嚣灭这个、屠那个、做梦开疆扩土的军国主义愤青,人家那是偏见么?   —————————————————  原来中国的决策层是在天涯啊  
  @白露泷
11:42:43  楼猪是阿波依  分不清美国和部分媒体美国人的区别  -----------------------------  @诸葛隆中
13:29:38  呵呵...咋回事呢?不会又遇到一条美狗吧?  -----------------------------  @白露泷
15:25:02  傻逼,直接回答:  到底是美国对中国有偏见,还是美国部分媒体和部分美国人有偏见,拿出证据来  -----------------------------  @诸葛隆中
18:02:18  呵呵...就你也能看懂此帖?  -----------------------------  @白露泷
09:51:25  就你这烂逼玩意,看了污眼  -----------------------------  @诸葛隆中
11:11:52  就你这满嘴污秽,距垃圾不远!好走不送!  -----------------------------  就你这副狗嘴脸,就是垃圾!傻逼!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第1页&&】&
怕中俄结盟?华府智库劝美官方摒弃傲慢说教
&& 00:39:56
报告的作者之一,威尔逊中心基辛格中美研究所主任戴博
  中评社华盛顿5月8日电(记者&余东晖)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正在俄罗斯访问,中俄会否走向结盟引起美国关注。华府智库指出,中俄之间的协约关系(entente)其实比美国认识的更加重大而持久。如果美国不想让这两个大国走向结盟,就要在外交接触中放下让人感觉傲慢的老大架势,不要对中俄两个大国动辄斥责和说教。
  华府智库“伍德罗·威尔逊学者中心”的基辛格中美研究所主任戴博(Robert Daly)和凯南俄罗斯研究所主任罗简斯基(Matthew Rojansky)最新联合撰写政策建议简报,呼吁美国官方通过与中俄接触,具体问题具体解决,而不要高声斥责。
  报告指出,中俄在国家利益和外交风格方面显现日益亲密的关系。美国官方经常以广泛的攻击性言论,轻视中国与俄罗斯的国际冒险行为,这在中国人和俄罗斯人看来是一种文化傲慢,而且被他们的领导人用以巩固国内的支持。美国应当通过专注于对特别政策问题的辩论更有效地与中俄接触,而省略那种笼统的批评。
  报告说,北京与莫斯科之间的协约关系(entente)比西方认识的更加重大而持久。俄罗斯与中国经常联手在联合国安理会否决西方的提案。普京与习近平之间的友谊,通过他们参加彼此的纪念二战结束活动而得以显现,而且增加了两人在两国的受欢迎度。他们不仅从强人形象中获益,而且得益于他们捍卫反对美国霸权主义的原则,建立像金砖银行这样替代西方机构的新机制。
  报告认为,欧亚缔约的迹象经常被西方学者和决策者忽略,他们强调中俄之间历史的仇恨与迥异的利益,得出中俄伙伴关系一定是虚幻的结论。这轻视了将自豪的俄罗斯人与中国人拉到一起的文化共同点,尤其是在面对华盛顿表现出的不屑一顾时。中俄两国都是大陆大国,有着长久而神话般的历史。北京和莫斯科都寻求捍卫他们独特的国家品德免遭曾经羞辱过他们,现在又想削弱他们的外国列强侵犯;两个民族都以他们的吃苦精神而引以为豪。
&
【&第1页&&】 
&相关新闻:
( 00:12:31)
( 00:29:07)
( 00:16:23)
( 00:56:35)
( 00:03:39)
( 00:50:59)
( 00:25:22)
( 00:08:21)
( 00:16:59)
( 06:58:28)汽车改装如何发展?需摒弃傲慢与偏见
核心提示:对于大多发烧友来说,汽车改装这个词并不陌生,只是人们习惯于把“改装”二字定义为有着澎湃动力的咆哮声,殊不知,简单的包围加
对于大多发烧友来说,汽车改装这个词并不陌生,只是人们习惯于把“改装”二字定义为有着澎湃动力的咆哮声,殊不知,简单的包围加装或是配件升级,都可以列入汽车改装范畴。以至于这种对赛事汽车改装文化的偏见,使得改装事业在发展中总是踌躇徘徊,汽车改装业亟需一股正能量的来袭。
改装汽车和普通汽车最大的不同在于改装车是“奢侈品”,甚至是“艺术品”,无论是外表还是在动力性能上,是同级别普通汽车鞭长莫及的。通常情况下,车主对于改装的热爱,也都基于自己在生活中富于挑战性,酷爱极限运营,由于自身有两把刷子,身居其中才会越改越过瘾,坊间不乏有“出格者”惹火上身,给自己给社会造成不小麻烦与危害,扭曲了改装汽车的本意,让本不平坦的汽车改装发展之路又蒙上一层迷雾,辗转其间,方向不明。由于绝大多数车主对改装缺乏足够的认识,用车观念定格令改装事业的普及还需一个漫长的过程。
2012中国国际改装汽车暨房车的改装展车
那么,推进改装业的发展则成了需首要解决的问题,这除了引导与普及改装文化外,起决定性作用的还在于让改装变成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由此,我们去感受一场汽车赛事,触摸一下不多见的改装精品,都能唤起你对改装车的热爱与迷恋。
车主一般多少对改装有些了解,知道汽车改装是个性与动力的追求,也明白是个“烧钱”的事,“光说不练”也就很正常了!所以,要让汽车改装变成车主身边常见的、有吸引力的物件,就必须形成上达改装厂、下至车友群的产业链。那么,这条产业链要如何洽接?曾经有人说,在任何兴趣爱好面前,玩得起改装的就必须拿真金白银出来消费。现实也确实如此,不过仅仅停留在这种“烧钱”的舆论争辩上实属徒劳,改装平民化和文化普及才是根本。
当然,任何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在长期积累中形成,改装更是如此,这个作为必须以技术为基础的产业,更需要有连续性和承接性。虽然,汽车改装相对于传统的用车生活有着思想上的转变,但如果用车思想总是一层不变也就不会有创新的灵感,所以汽车改装还需要一股正能量的输入,这股正能量是集合的形成,也是在集合中迸发新思想的场所。一句话:利用展会作为改装产业普及的场所,是能量储存的开始,也是产业发展的催化剂。
(慧聪汽车用品网):: 新华网 - 国际先驱导报 ::
 --  --  --  --  -- 
 --  --  --  --  -- 
中西交往应摒弃“傲慢”视角
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陶短房(旅居加拿大华人)
&&& 对于欧美国家而言,理应调整自己的思维定式;对于中国而言,同样应该反思自己在国际交往中的方式方法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去年岁末哥本哈根峰会上,中国副外长何亚非“抗议”一幕并不遥远。西方媒体把这普遍解读为“新超级大国的傲慢”。在刚刚结束的两会总理记者招待会上,国外记者忍不住要问个子丑寅卯出来。温家宝总理给出了另一个版本的答案:何亚非之所以“傲慢”,是因为某个内部会议名单上明明有中国,但不知为什么,中国代表团却没有收到任何会议通知。按此说法,那么“傲慢”的似乎不是中国,而是某些西方国家了。&&&&其实,何止是哥本哈根峰会,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西方指责中国“傲慢”,和中国指责西方“傲慢”的声音,一刻也没有平息过。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道理?&&&&一直以来,欧美国家掌握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话语权,居高临下的发言方式,不仅是他们所常用的,也是他们所习以为常的。当年刚果王国的恩辛加女王,坚持和葡萄牙殖民者平起平坐,在对方故意不设座位的情况下,索性坐在侍女背上谈判,这曾被欧洲人说成“傲慢”。&&& 随着时代的演进和政治版图的变化,被称为“傲慢”的,还有阿尔及利亚、埃塞俄比亚、日本、苏联。显然,在许多西方人心目中,“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思维定式依然存在,只要和自己不一样,那就是异端;只要“异端”坚持自己,那自然就是“傲慢”了。而在那些“异端”看来,西方强迫要求改变的方式,才是不折不扣的“傲慢”。&&&&中国作为新兴大国,不论历史、现实,还是文化传统、政治制度,甚至许多细小的习惯,都和西方大相径庭,在双方关系发展中,自然免不了互相排异、互斥“傲慢”的阶段。一向占据优势的西方,会对新兴力量,感到不耐烦甚至反感。而后起之秀因为长期被压制,一朝登堂入室,自尊心往往特别强烈,惟恐别人看不起自己,每一道来自一向强势一方的挑剔目光,都可能被敏感地解读为“傲慢”。&&&&对于欧美国家而言,理应调整自己的思维定式,将“排他程序”切换为“兼容模式”。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且不说四大文明古国无一欧洲国家,中世纪欧洲一片黑暗时,中华文明、阿拉伯文明,甚至非洲的廷巴克图文明,不是都各领风骚数百年?欧美抓住发展契机,成功地几次超越,并至今领跑,这当然是令人钦佩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就是所谓“天生的选民”,天下大事就只能自己说了算。&&&&对于中国这样的国家而言,同样应该反思自己在国际交往中的方式方法、言谈举止。今天的中国毕竟还没有到一家独大的地步,即使到了这一步,不适当的交流方式,也只会影响交流与合作的效果。诚心“傲慢”固然不妥,如果本无半点“傲慢”之意,却总被人解读为“傲慢”,同样会对自己的发展带来不良后果。&&&&国际交往有它的“规矩”。当然,这些规矩未必合理,存在调整、修改的必要。中国作为新兴大国,有权利要求调整。但这需要适当的方式,说服对方同意改变,并且可以用对方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去说,否则哪怕声音再高、意愿再好,哪怕言行十分“解气”,对方听不懂、听不进,甚至干脆听不见,效果如何,可想而知。&&&&哥本哈根峰会上中国和西方彼此的“傲慢”,或许源于一场误会,但“误会”双方都应从中得到足够的、必要的启迪,寻找更有利于彼此相处、彼此磨合的相处之道。
&&&&《国际先驱导报》法律声明:本报记者及特约撰稿人授权本报声明:本报所刊其撰写的稿件和提供的图片,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有需转载者请致电至010―或发邮件至)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新华网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新华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新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新华网新闻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发表评论:
推荐给朋友:
  相关新闻: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华社和新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华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新华网联系。
精彩推荐:
  本专题所登载文章均为《国际先驱导报》提供给新华网的独家报道。其他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010年起《国际先驱导报》每周出版一期,4开32版,国内外发行,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邮发代号:1-65
  年定价:98元
  零售价:2元
  地址:北京宣武门西大街甲97号《国际先驱导报》发行处。邮编:100031
社 址:北京宣武门西大街
    57号(100803)
传 真:(010)
编辑部:(010)
       
       
市场部:(010)
发行部:(010)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
     易总公司
广告总代理:众智实力(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傲慢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