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2跟小棒摆图形ppt分别摆出面积为3.5.7.9个面积单位的图形吗

122012年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全集11份 已修订-第7页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122012年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全集11份 已修订-7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二;一、填空题(20分)★★;1、今年是2012年,共有()天,这个月是1月份;2、早晨,面对太阳时,你的右面是()方,你的后面;3、□89÷6,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可以填(;4、一列火车上午7:30从合肥出发,当天下午3:;5、一台冰箱售价1998元,买3台大约要花()元;6、①5平方米=()平方分米②4公顷=()平方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二一、填空题(20分)★★1、今年是2012年,共有( )天,这个月是1月份有( )天。2、早晨,面对太阳时,你的右面是( )方,你的后面是( )方。3、□89÷6,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可以填( ),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4、一列火车上午7:30从合肥出发,当天下午3:30到达杭州,途中用去( )小时。5、一台冰箱售价1998元,买3台大约要花( )元。6、① 5平方米=( )平方分米
② 4公顷=( )平方米7、把下面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7.5 ,7.05, 7.75, 7.57: ( )&( )&( )&( )8、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① 学校操场面积为110( )
② 小青的身高135( )③ 一块橡皮一个面的面积为6( )
④ 课桌面的周长为2.5( )9、▲=●+●+●,▲+●=40,则●=( ),▲=(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10分)★( )1、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等。( )2、张亮的叔叔8月31日从上海回来了。( )3、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这一年不一定是闰年。( )4、华华家客厅面积大约是30平方分米。( )5、三(1)班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三(1)班不可能有体重低于32千克的同学。三、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到括号里。)(8分)★1、325×80的积的末尾有( )个0。A、1,
D、42、648÷8的商的个位上是( )。A、8,
D、03、比较下面两个图形,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的面积相等,周长也相等。B、甲、乙的面积相等,但甲的周长长。C、甲、乙的周长相等,但乙的面积大。D、甲、乙的面积相等,它们周长不一定相等。4、某校开设两个兴趣小组,三年级有42人都报名参加,其中27人参加书法,24人参加剪纸小组,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 )人A、7,
D、10四、算一算(28分)★1. 直接写得数(12分)500÷5=
2700÷9=2.3+3.4=
5.3-3.5=
12×200=9-3.5=
2000÷4=2. 列竖式计算(带*的题要验算)(16分)42.3+15.9=
*15×68=32×26=
*522÷4=五、解决问题(26分)★1、一本软面抄1.20元,一根钢笔5.60元。买一本软面抄和一枝钢笔一共要付多少元?(5分) 2、学校组织252人乘6辆车去参观科技馆。如果每辆车的人数相同,每辆车应坐多少人?(5分) 3、聪慧幼儿园每都天运来水果6箱,每箱10千克。一个月按21天计算,运来水果多少千克?(5分) 4、一艘轮船5小时行150千米。照这样计算,一天可航行多少千米?(5分)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一、直接写出复数800÷4=
10×10=30×23=
50×80=二、用竖式计算860÷5=
6.4-5.8= 45×14=
7.5+2.6= 三、填空1、725÷9的商是(
)位数;□35÷3的被除数是三位数,商是3百多,方框里的数字是(
);一道有余数除法的除数是5,它的余数最大是()。2、今年二月有(
)天,全年一共有(
)天。小红的生日是一年里的最后一天,她的生日是(
)日。3、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4、9分米写成分数是(
)米,如果写成小数是(
)米。3.7元是(
)角。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1)妈妈中午煮饭用的水大约重2(
)。(2)爸爸每天晨练大约要跑3(
)。(3)一卡车西瓜大约重5(
)。6、在○里填上“>”或“<”。5.1元○1元5角
3.8○3.57、右边的图形是正方形拼成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厘米,拼成图形的面积是(),周长是()。8、 上面小棒的
是()根,上面小棒的
是()根。 四、选择1、金强3天看完一本书,平均每天看20页。他前两天每天看的都超过20页,估一估第三 2、从正面看下面的物体,哪几个看到的是
?在物体下面的括号里画“√”。 五、看看画画 (1)小房图向(
)平移了(
)格。(2)画出右边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3)如果每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面积是12CM2的长方形。 六、解决实际问题1、
王老师买3盒钢笔,一共用了156元。每枝钢笔的价钱是多少元? 2 3、
(1)在表格里填出每月的天数。(2)李明家平均每天用电4千瓦时,他家第二季度一共用电多少千瓦时? 4、林红用小棒围成了下面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每个图形都用12根小棒,每根小棒长1分米。 第()个图形面积最大,是()平方分米;第()个图形面积最小,是()平方分米。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高等教育、生活休闲娱乐、文学作品欣赏、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122012年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全集11份 已修订等内容。 
 2012年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汇编11份[1]_三年级数学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人教版三年级下数学期末测试卷一 、填空(25 分) 1. 今年是 2012 年,共...  2012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精选_三年级数学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2012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精选今日...  2012 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一、直接写出得数(4 分) 36×20= 0÷8= 25+40= 480÷6= 200÷5= 30×17= 280÷0= 630÷7= 11×15= 52÷9=...  2012 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一、直接写出得数(4 分) 36×20= 0÷8= 25+40= 480÷6= 200÷5= 30×17= 280÷0= 630÷7= 11×15= 52÷9=...  2012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 / / / / 镇 区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考查评价卷 6、把 1 米平均分成 ...  2013年最新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人教版三年级下数学期末测试卷一 、填空(25 分) 1. 今年是 2012 年,共有( )天,这个月是 ...  2014 年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二一、填空题(20 分)★★ 1、今年是 2012 年,共有( )天,这个月是 1 月份有( )天。 2、早晨,面对太阳时,你...  2014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精选[1]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人教版三年级下数学期末测试卷一 、填空(25 分) 1. 今年是 2009 年,共有( )天...瑞金市小学数学工作室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钱金铎《面积意义和面积单位》课堂教学实录
上传: 刘荣娇 &&&&更新时间: 6:39:04
《面积意义和面积单位》课堂教学实录
浙江省舟山教育学院&& 钱金铎
一、谈话导入新知
师:老师从舟山出发,经过宁波到你们江苏徐州,路很远,你们说这么长的路程该用哪个长度单位来表示?
生:千米。
师:那么,比&千米&小一点的长度单位是什么呢?
师:比&米&再小一点的长度单位又是什么呢?
生:分米。
师:对。比&分米&更小一点的长度单位还有吗?
生:厘米,毫米。
师:是的。用来表示物体的长短,可以用长度单位如&千米、米、分米、厘米&等表示。
二、教学面积意义
师:(边说边出示两条线段)
&&&& &&&&&&
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两条线段,你觉得有什么不一样?
生:这两条线段长短不一样,上面一条长,下面一条短。
师:是的,(出示两片叶子)这两片叶子又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呢?
生:这两片叶子的大小不一样。
师:是的,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物体既有长短之分,又有大小之分。黑板、课桌、书本、树叶、银幕、文具盒等都可以叫做物体(板书:物体)。
师:(出示文具盒)这也是一个物体,一眼看去,你们先看到的是什么?
生a:外面。生b:表面。
师:是的。许多物体都有它们的表面。例如:黑板面,叶子的表面,书本的表面&&你们能再举出一些物体的表面吗?
生a:电视机有表面。生b:足球有表面。生c:老师的讲台有表面。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现在老师请大家闭起眼睛,把数学书和课桌的表面摸一摸,说一说有什么感觉?
生a:桌子的表面光光的。生b:桌子的表面大,课本的表面小。
师:大家的感觉不错。课桌表面比较大,我们就说课桌表面的面积比较大;课本的表面比较小,我们就说课本表面的面积比较小。(板书:面积)那么,文具盒的表面比较小,可以怎么说呢?
生:文具盒表面的面积比较小。
师:黑板面比桌子面大,又可以怎么说呢?
生:黑板面积比桌子面积大。
师:你还能想到什么呢?
生:还可以说桌子面积比黑板面积小。
师:说得真好。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形成板书)
师:刚才我们已经研究了物体表面的大小,接着我们再来观察下面的这些图形(出示图形)这些图形中哪一个与众不同?
&生:是一个角。这个角与其他图形不一样,它的面的大小很难说。
师:说明这个角与其他图形有区别,那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生:其他四个图形的大小都是固定的,它的面的大小不固定。
师:想得很好。用数学语言来说,其他四个都是封闭图形,而它是不封闭的图形,所以很难确定它的面的大小。
师:那么,这四个图形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生a:圆比三角形小。生b:正方形比三角形大。
师:对。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圆的面积比三角形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比三角形的面积大。再仔细观察一下,你们还可以比较那些图形之间的面积大小吗?生:(交流)
师:我们说,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面积。你们能把这两方面概括起来说说什么叫面积吗?
生: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
师:物体表面的大小叫面积,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面积,所以说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板书)
三、理解面积单位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知道黑板的面积与桌面的面积大小差别很明显,我们经过观察能很容易知道它们的大小。这种比较的方法应该叫它什么法?
生:观察法(师板书:观察法)。
师:(实物呈现:两块长方形的红白硬纸片面积大小相差无几,红纸片面积略大一点,使学生更容易看成与白的一样大)这两块硬纸片的面积又是谁大谁小呢?
生a:红纸片的面积大一点。生b:我认为白纸片的面积大一点。
生c:我认为两块纸片的面积一样大。
师:现在有三种意见,问题还不能解决。那么你们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生:把两块硬纸片的长和宽量一量。
师:你们说可以吗?生:可以。
师:这个办法行。(板书:测量法。师生测量长和宽&&)还有其他更简单的办法吗?生:可以把它们叠在一起比一比。
师:(把硬纸叠在一起)你们发现了什么?生:红颜色的纸片面积大。
师:说得对,我们给这个方法取个名。生a:重叠法。生b:叠比法。
师:都很好。我们就叫它重叠法吧。生:好。
师:【电脑呈现:两个颜色不同的正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略大一点)】你们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
生:观察法不行,用重叠法试一试。
师:(电脑演示:重叠过程结果发现还是很难说出谁的面积大)怎么办呢?
生:(议论纷纷:有的说重叠后再剪开比较大小,有的说也可以用尺量一量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师:我倒有个方法,你们看行不行?(在原图形上覆盖线条,把两个图形分别分解成面积一样的小方格)现在你们知道它们的面积大小了吗?
生:正方形的面积大。师:为什么?
生:正方形有9个小格,长方形只有8个小格。
师:这个方法又可取个什么名字呢?生a:格子法。生b:数格法。
师:对,我们就叫它为数格法吧!(板书:数格法)现在请大家用这个数格法来比较几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略)
&师:从刚才的例子中,我们发现了一些规律。现在有这样一个问题需要你们帮助解决。出示:
师:你能根据数出的9格、6格、15格中知道哪个平面图形的面积最大或最小吗?
生a:有15格的图形面积最大。生b:只有6格的图形面积最小。
师:你们都认为是这样吗?生:是的。
师:(出示如下图形)现在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情绪激昂)生a:我们上当了,应该是6个格子的长方形面积最大。
生b:是的。因为格子大小不一样。
生c:说明单单数格子多少还不能肯定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师:那怎么办呢?生:要用一样大的格子去量。
师:说得好!要准确地知道面积的大小,就要学会测量和计算,而格的大小不同,无法比较面积的大小,说明统一方格的大小很有必要。我们以前在测量物体长度时要用到什么单位?生:长度单位。
师:是的,计算长度要用到长度单位,那么计算面积就要用面积单位,国际上规定一定标准的正方形大小叫做面积单位。
师:(出示1平方厘米大的正方形红色硬纸)请大家猜一猜,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有多少厘米?生a:我猜边长有1厘米。生b:我猜边长有2厘米。
生c:我猜边长有8毫米。
师:有什么办法来证明哪位小朋友猜得正确呢?生:用尺量一量。
师:说得好,谁愿意帮大家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上来测量后说)边长刚好是1厘米
师:对。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板书)。
师:拿出你们学具中的一个最小正方形,量一量它的边长是多少?看仔细后,闭眼回想一下1平方厘米有多大?你能举出一些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的物体吗?
生:信封上的邮政号码的小格子大约1平方厘米。
生:我们写作文的小格子大约有1平方厘米大。
生:修正纸的小方块可能有1平方厘米。&&&& &&
师:大家说的基本上是正确的。
师:现在请你们用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去度量课本上的两个平面图形,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在测量前我们先来估计一下,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厘米?
生a:我估计长方形有4平方厘米,正方形有5平方厘米。
生b:我估计长方形有6平方厘米,正方形有8平方厘米。
生c:我估计长方形有6平方厘米,正方形有9平方厘米。
师:那么到底是谁估计得最准确呢?我们就来认真地量一量。
生:(在书上用一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进行测量)。
生:长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正方形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
师:别的同学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生:老师,我也是这个答案,但是我在量的时候没有全部摆满它。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上来,说说你的妙法。
生:(到黑板前边说边示意)我先横的摆了一排4个,又竖的摆了一排2个,二四得八,我就知道一共能摆8个,是8平方厘米。
师:这位同学不但学到了数学知识,还学到了数学的思考方法,了不起!
师:知道了1平方厘米有那么大,(举硬纸片再次示意)现在请大家用1平方厘米的硬纸片去测量一下我们上课用的桌面面积,开始。
生:(先边量边思考,后出现骚动)
师:怎么啦?生a:平方厘米这个面积单位太小了。
生b:是的,太小了,要换一个大的。师:那怎么办呢?
生:我想,有没有大一点的面积单位?师:你们认为呢?生:肯定有的。
师:让你们猜对了!确实有比平方厘米大一点的面积单位,那应该是什么呢?
生:平方分米。师:为什么?
生:因为长度单位里比厘米大一点的是分米,我想面积单位里比平方厘米大
一点的应该是平方分米。
师:说得太好了!这位同学在学习新知识时能联想到已经学过的知识!是的,
比平方厘米大一点的面积单位确实是平方分米。大家在学具里找一个1平方分米大的正方形(每个学生的学具里分别有一个边长是10厘米和6厘米的正方形硬纸片),再四人小组讨论,决定选出一个正方形,并要说出为什么要选这个正方形?生:(四人小组研讨)
师:好,每个同学先把找到的正方形举起来(大多数学生举得正确)谁先来进行交流。
生a:刚才已经说了,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那么,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
生b:我也认为这个是对的,因为10厘米等于1分米。还有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只有6厘米。&&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确实是1平方分米(板书)。
师:(出示一张6平方分米大的长方形硬纸片)估一估,老师手中这张纸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分米?
生1:我想有4平方分米。生2:我想有6平方分米。生3:我猜有5平方分米。
师:他们想的或猜的有理由吗?你们有办法可以来证明?
生:(举着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这是1平方分米大,它可能有4个那么大,所以是4平方分米。
生2:我想这个长方形中,一排能放3个,2排就有6个,就是6平方分米。
师:大家说,他讲的有道理吗?生:有。
师:怎么来证明?生: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来量一量。
师:(与一学生一起示范量的过程)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平方分米?
生:6平方分米。
师:是的。现在就请你们用1平方分米的硬纸片来测量桌面的面积,要求同桌合作完成。
生:(多数学生能做到有方法地进行测量)
师:谁愿意把结果告诉大家?
生a:这个桌面面积有40平方厘米。生b:错了,应该是40平方分米。
师:你们说说是谁不小心说错了呢?生:是&&&。
师:为什么?还是请&&&自己说吧!生:是40平方分米,因为&&
师:因为你是用什么来测量的?生:用1平方分米来测量的。
师:是的,请坐。你们是怎么测量的呢?
生:我先横着摆一排能摆10个,排了4排,一共有40个,是40平方分米。
师:你们说谁正确呢?
生a:我是44平方分米,因为我一排摆了11个,一共摆了4排。
生b:我是40平方分米。
生c:我也是40平方分米。我认为都可以算对,因为在测量时有误差。
师:是的,因为同学们这样的测量还是第一次,测量时有误差,所以这个结果是个大概的面积。当然,老师相信你们经过认真操作训练,测量的结果会越来越准确。对了,你们用平方分米测量一下教室地面的面积怎么样?
生:(先进入思考状态,后纷纷举手。)
生a:平方分米这个面积单位又太小了!生b:要用一个再大一点的面积单位。
生c:(脱口而出)米。生d:不对,是平方米。
师:是吗?
生:(自觉进行讨论后同意是平方米)
师:你们看,大家学习数学知识多主动呀!我们又创造出了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平方米。那么,什么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呢?
生:我想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那么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米。
师:你真会想问题!说得又是那么好。其他同学不妨也来学一学。
生:(同桌互相说)
师: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想一想,1平方米究竟有多大。老师在黑板上要画1平方米,等会儿请大家找一找,一平方米究竟在什么地方?
师:(在黑板右上角的地方分别画出两条1米长又相互垂直的线段,与两条黑板的边围成一个1平方米大的正方形)
师:好,睁开你们聪明的眼睛,找一找,1平方米究竟在哪里?&
生:(纷纷举手)师:谁愿意上来指一指,说一说。生:(大多数举着手)
师:这样吧,每组派一位同学代表自己小组上来指认,看哪组正确?
生a:(指着正方形的一条边说)这里。生b:(指着正方形的一周说)在这里。
生c:(指着正方形的里面说)在这里。生d:(指着正方形的周长说)在这里。
师:那么,到底是哪组代表说得正确呢?
生:(有的说是b或d,有的说是c)
师:(指着一条边)这是1平方米吗?生a:不是,这是1米。
生b: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米。
生c:那你指的是边长,1平方米应该是面积,就是这里(用手比划着正方形的面积)。
师:(指着正方形的周长说)是这里吗?生:也不是,这是周长。
师:那么应该在哪里?生:应该在里面。
师:是的,应该在这里(老师用手面在面积是1平方米的地方比画着),现在我们清楚了,1平方米是指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的大小,不是指边的长短,也不是指一周的长度,你们说是吗?生:是。
师:好。我们如果沿着教室地面的长测量教室,约有8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可放,沿着宽大约有6个可放,(师边说边示意)那么这个教室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生:48平方米。师:为什么?
生:每排放8个,放了6排,一共放了48个1平方米,就是48平方米。
师:说得很好。我们学习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这三个面积单位。下面我们就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简单应用知识
师:(示)填写不同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火柴盒上面的面积有20(&& &&&&)
老师办公室的地面面积有20(&&&& )
一张《小学生报》的面积约有20(&&&& )生:(略)
师:你们的学习很有方法,不但会判断,而且会证明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与以前学过的米、分米、厘米有什么不同呢?
生:米、分米、厘米是表示物体长短的,是长度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是表示物体面积大小的,是面积单位。
师:(举着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硬纸片)谁能说说1平方分米与1分米的区别在哪里?
生:(上来比划指着边长)这是1分米的长度,(摸着正方形的面)这是1平方分米的面积。
师:这是两种不同的计量单位,今后使用时要特别区别清楚。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生:面积单位还有吗?
师:你们说呢?
生a:还有。还有平方毫米、平方微米。
生b:还有,因为长度单位还有很多。
师:看!学得多有水平,不但能讲出结果,还能说明原因。面积单位确实还有很多,今天学的是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
生: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去量大的地面面积不方便。
师:很好,以后我们就要学到更简单的测量和计算方法。(板书:计算法)
生:面积单位为什么要用&平方&呢?
师:哦!我也一下子很难说清楚,这可能与面积的意义有关。
生:因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面积,面积是平的又是用正方形去量的,所以要用&平方&。
师:想的多有意思!好,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研究到这里。回想一下今天我们学到了一些什么知识?
生: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叫面积。物体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还学习了面积的常用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生:我们还学习了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有:观察法、重叠法、数格法。
生:还有计算法。
师:是的,大家都学得很主动、很认真、很好!其实有关面积的知识还有很多,老师相信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会学到更多的面积知识和计算面积的方法。谢谢大家!下课。
《面积意义和面积单位》自我解读
浙江省舟山教育学院&&&& 钱金铎
&面积意义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线段,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有关几何形体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进一步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及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提供了思维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重视教学情境的有效创设,激发学生探索欲望。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立足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的质量,注重&面积意义和面积单位&概念的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已有的学习经验、知识基础相联系,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几何概念的特征,理解其数学意义。所以,在导入&面积&概念前,通过迁移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两根小棒&有长有短后,紧接着出示&两片叶子&,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到这两片叶子有大有小,进而提问学生:这两片叶子面的大小,我们可以叫它什么?从而引出&面积&的概念,然后再结合图形的观察、回忆生活中有关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区别来完整地得到&面积的意义&,学生兴趣盎然。在教学过程中,既有让学生比较两个有着明显区别的图形大小,也有比较两个面积大小差别不大或图形形状不同的图形,&逼&着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尤其是在&面积单位&引入阶段,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先通过看不同格子数想图形面积的大小,到证实猜想结果错误的原因的经历,更使学生体验到探索数学知识奥妙的乐趣。同样地,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一平方厘米&的大小后,教师紧接着抛出问题,要求学生用&一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测量&桌子面的大小&,促使学生通过联想、迁移的方法,&创造&出另一个面积单位&平方分米&,并且让学生在两个正方形(边长分别为1分米和6厘米)中去选择出一个面积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来,学生在同桌合作、交流和图形的比较中理解概念,使教学情境的创设充分发挥了作用。
二、重视学法的有效指导,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教学的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对空间图形表象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才能达成。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一味地提倡&让学生自由地想象,个性化地思考问题&,在如今班级授课制情况下,就会使一部分学生的思维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所以,不管是学生在通过直接观察的方法还是在通过重叠的方法比较面积大小后,教师都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概括和板书;而当学生无法比较出两个图形面积大小时,老师通过商量的语气同学生进行交流,得到&数格&的方法,使学生的学习经历了&平衡&&不平衡&&再平衡&的认知过程,在学习方法上也能同步得到提高。当然,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先估算,再测量(如:估一估正方形边长的长度,估一估一张硬纸片的面积,估一估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谁更大,有多少平方厘米?)也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方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当学生估出大约有6平方分米时,我不是急于公布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先思考有什么理由,又什么方法可以证明?指导学生进行有序思维,说出用&1平方分米&正方形来测量这个长方形的大小时,一排能摆3个,2排就能摆6个,就是6平方分米,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有序思维的品质。
三、重视学生空间表象的建立,促进学生几何概念的形成。&面积意义和面积单位&内容是学习平面几何的最基础知识。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的是比较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建立空间表象,促进学生几何概念的有效形成。如:学习了&面积&概念以后,在让学生闭眼想象一下&一平方米&究竟是什么的同时,我故意在黑板的右上角的地方分别画出了两条1米长又相互垂直的线段,与两条黑板的边围成一个1平方米大的正方形。这时,为学生学习呈现的强信号是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而不是一平方米的大小。让学生找一找1平方米在哪里?通过让不同的学生进行辩解说明,使学生们既能对1平方米表象的正确建立和概念的有效形成,又能与1米长度的线段进行区别。另外,在学习1平方分米时也是通过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先测量,再思考,最后选出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在综合练习中,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同时出现在不同的情境中,让学生根据不同的事件要求通过对比进行合理的选择,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面积单位&概念的理解。
通过教学,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空间与图形&的知识教学,不仅符合&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特点,而且能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同时也体现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对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在联系生活进行教学时要注意把握时机和时间,切忌不顾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内容需要而随意选择生活实例和只停留在生活层面上的学习,降低了数学化的要求。另外在&空间与图形&概念教学中要十分关注学生的&几何直觉&、&几何猜想&和&几何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计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