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45甲乙所示两物体ab在大小相同的外力作用分别水平向左和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下列正确的是

当力F沿斜面向上时,F=mgsinθ+μmgcosθ由sin2θ+cos2θ=1 得:sinθ=0.6 cosθ=0.8对物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推力、静摩擦力,如图所示;将重力和推力F沿着平行斜面和垂直斜面方向正交分解,根据平衡条件,有:平行斜面方向:Fcosθ+f-mgsinθ=0;垂直斜面方向:N-mgcosθ-Fsinθ=0;联立解得:N=mgcosθ+Fsinθ;f=mgsinθ-Fcosθ=20×0.6-20×0.8=-4N,负号代表方向沿斜面向下.故选:D.
请选择年级高一高二高三请输入相应的习题集名称(选填):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两绳下端结于O点,上端固定,现用一个力F作用于结点O,F与左绳夹角为α,不计绳本身的质量,保持F的大小不变,改变α角大小,当α角为______时,两绳的张力相等.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如图,绝缘的光滑圆弧曲面固定在竖直平面内,B为曲面最低点.曲面上的A点与曲面圆心O的连线与竖直方向成夹角θ=37°.曲面所在区域和B点左下方的区域内都存在电场强度大小都为E的匀强电场,方向分别是水平向右和竖直向上.开始时有一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处于A点恰好保持静止.此后将曲面内的电场撤去,小球沿曲面下滑至B点时以大小为v0的速度水平抛出,最后落在电场内地面的P点,P点与B点间的水平距离为L.已知tan37°=0.75,重力加速度为g,求:(1)小球的带电性及电荷量q.(2)小球运动到P点瞬间的速度vP的大小.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一个重20N的均匀球被光滑竖直挡板挡住,静止在倾角为α=37°的光滑斜面上,已知sin37°=0.6,cos37°=0.8,求:(1)斜面对小球弹力的大小;(2)挡板对小球弹力的大小;(3)把挡板缓慢转到与斜面垂直位置放置(小球始终静止),这一过程中挡板对小球弹力如何变化.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多选题
“街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正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苑别离”这是《红楼梦》中咏风筝的诗,风筝在风力F、线的拉力Fr以及重力G的作用下,能够平稳的飞在蓝天上,下面各图是某同学关于风筝此时在空中的受力分析的四中可能行,其中不正确的是(  )A.B.C.D.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如图,倾角θ=30°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物块A重力G=20N,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3,物块放在斜面上.试求:(1)当物块在斜面上静止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f1的大小和方向;(2)若用平行斜面向下的力F1拉物块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F1为多大?(3)若用平行斜面向上的力F2拉物块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F2为多大?此时物块对斜面的摩擦力f2的大小和方向如何?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6kg的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0.5,然后用两根绳分别系在物块的A点和B点,A绳水平,B绳与水平面成37°,已知sin37°=0.6,cos37°=0.8,g取10m/s2(1)逐渐增大B绳的拉力,直到物块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则此时A绳和B绳的拉力分别是多大?(2)将A绳剪断,为了使物块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不改变B绳方向的情况下,B绳的拉力应为多大?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如图所示,某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推力F作用下,从斜面底端开始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速度为7.0m/s.已知斜面的倾角为30°,物体的质量为0.8kg,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4.(g取10m/s2),求:(1)推力F的大小;(2)若撤去推力F后,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位移和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设斜面足够长).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直立于水平地面的矩形筒中靠筒壁放着正方体铁块,其右上方顶着一个光滑的、质量为m的斜劈.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左侧筒壁所受压力可能小于右侧筒壁所受压力B.只改变矩形筒的宽度时,斜劈对铁块的压力不变C.只增大斜劈的夹角α,筒底受到的压力变小D.在斜劈上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有可能使筒向右移动如图1-2-15所示,一个固定平面上的光滑物块,其左侧是斜面AB.如图1-2-15所示,一个固定平面上的光滑物块,其左侧是斜面AB,右侧是曲面AC,已知AB和AC的长度相同,甲、乙两个小球同时从A点分别沿AB、CD由静止开始下滑,设甲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如图1-2-15所示,一个固定平面上的光滑物块,其左侧是斜面AB.如图1-2-15所示,一个固定平面上的光滑物块,其左侧是斜面AB,右侧是曲面AC,已知AB和AC的长度相同,甲、乙两个小球同时从A点分别沿AB、CD由静止开始下滑,设甲
如图1-2-15所示,一个固定平面上的光滑物块,其左侧是斜面AB,右侧是曲面AC,已知AB和AC的长度相同,甲、乙两个小球同时从A点分别沿AB、CD由静止开始下滑,设甲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为t1,乙在曲面上运动的时间为t2,则(& & )A.t1>t2B.t1<t2C.t1=t2D.以上三种均可能
解析:抓住两点:一是甲和乙到达B和C具有相同的速率,二是甲做匀加速运动,乙做加速减小的加速运动,再画出速率时间图像,利用速率时间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路程即可迅速求解.故选A
从A点分别沿AB、AC由静止开始下滑 A 一开始延AC加速度比较大,速度增加比较快,下降较快又在同一高度,他们的速度是相等的,从AB边的速度从不会超过从AC边的
根据机械能守恒末速度相等,又初速度相等。所以动量改变相同根据动量定理斜面的合力曲面的合力当前位置:
>>>如图所示,一物体从A点沿光滑面AB与AC分别滑到同一水平面上的B点..
如图所示,一物体从A点沿光滑面AB与AC分别滑到同一水平面上的B点与C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同B.到达斜面底端时的动能相同C.沿AB面和AC面运动时间一样长D.沿AC面运动时间长
题型:单选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B试题分析: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在下滑时,物体受重力、支持力。而在斜面上,支持力与其位移垂直,因此不做功,而A点重力势能减少,一下落到最低处时,最小加速度应该为零点评:此类题型考察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运用。在运用时要特别注意是否满足机械能守恒条件。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如图所示,一物体从A点沿光滑面AB与AC分别滑到同一水平面上的B点..”主要考查你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1、内容:只有重力(和弹簧弹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动能和重力势能(及弹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2、表达式:3.条件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 (1)只受重力作用,例如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的各种抛体运动,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2)受其他力,但其他力不做功,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例如物体沿光滑的曲面下滑,受重力、曲面的支持力的作用,但曲面的支持力不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3)其他力做功,但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判定机械能守恒的方法:
&(1)条件分析法:应用系统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进行分析。分析物体或系统的受力情况(包括内力和外力),明确各力做功的情况,若对物体或系统只有重力 (或弹力)做功,没有其他力做功或其他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则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2)能量转化分析法: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进行分析:若只有系统内物体间动能和重力势能及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系统跟外界没有发生机械能的传递,机械能也没有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如内能),则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3)增减情况分析法:直接从机械能的各种形式的能量的增减情况进行分析。若系统的动能与势能均增加或均减少,则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若系统的动能不变,而势能发生了变化,或系统的势能不变,而动能发生了变化,则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若系统内各个物体的机械能均增加或均减少,则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 (4)对一些绳子突然绷紧、物体间非弹性碰撞等,除非题目特别说明,否则机械能必定不守恒。
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与机械能守恒问题的解法:
在自然界中,违背能量守恒的过程肯定是不能够发生的,而不违背能量守恒的过程也不一定能够发生,因为一个过程的进行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能量守恒只是这个过程发生的一个必要条件。如在竖直平面内的变速圆周运动模型中,无支撑物的情况下,物体要到达圆周的最高点,从能量角度来看,要求物体在最低点动能不小于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重力势能差值。但只满足此条件物体并不一定能沿圆弧轨道运动到圆弧最高点。因为在沿圆弧轨道运动时还需满足动力学条件:所需向心力不小于重力,由此可以推知,在物体从圆弧轨道最低点开始运动时,若在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时所能上升的高度满足时,物体可在轨道上速度减小到零,即动能可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在,物体上升到圆周最高点时的速度)时,物体可做完整的圆周运动;若在时,物体将在与圆心等高的位置与圆周最高点之间某处脱离轨道,之后物体做斜上抛运动,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不为零,动能不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物体实际上升的高度满足。故在解决这类问题时不能单从能量守恒的角度来考虑。
发现相似题
与“如图所示,一物体从A点沿光滑面AB与AC分别滑到同一水平面上的B点..”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45423367189350540372100343685223507如图所示,将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的斜面AB、AC 以相同的速度从底部匀速拉到顶点A.己知AB &AC,施加的力分别为F₁、F₂,拉力做的功为W1、W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F1<F2,W1=W2B.F1>F2,W1>W2C.F1<F2,W1<W2 D.F1_百度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如图所示,将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的斜面AB、AC 以相同的速度从底部匀速拉到顶点A.己知AB >AC,施加的力分别为F₁、F₂,拉力做的功为W1、W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F1<F2,W1=W2B.F1>F2,W1>W2C.F1<F2,W1<W2 D.F1
施加的力分别为F₁、F₂,拉力做的功为W1、W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F1<F2,W1=W2B.F1>F2,W1>W2C.F1<F2,W1<W2 D.F1<F2,W1=W2
AB>AC;过A点作BC边上的高;高度相同;∴AB坡度较AC坡度平缓些故而F1<F2由于拉升的高度是相同的,且光滑,做的功相等,W1=W2故而选A
A F1=GsinB,F2=GcosB,从图中看出∠B<45º,所以cosB>sinB,所以F2>F1,因为F1和F2做功的效果是一样的,都是把物体拉到顶点A,高度相同,重力做负功相同,支持力不做功,由能量守恒,W1=W2.
要原因,不要答案
W1=Gh,W2=Gh,(h为高度,Gh为重力势能,支持力不做功,F1,F2做功增加物体重力势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图所示 斜面足够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