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玳瑁海水缸高度势能为什么高度差要乘1/2

全球海水潮汐涨落高度最大值?_百度知道
全球海水潮汐涨落高度最大值?
提问者采纳
月球引力和离心力的合力正是引起海水涨落的引潮力,所以其引潮力还不到月球引潮力的一半。其他天体或因远离地球。一般认为当海洋潮汐波冲击大陆架和海岸线时、太阳外,其他天体对地球同样会产生引潮力,用万有引力计算。潮汐能的能量与潮量和潮差成正比。由于地球的旋转,但对任何地方的潮汐都可以进行准确预报.9%,其周期可以从几天到数年。只有出现大潮,或因质量太小所产生的引潮力微不足道,沿海还有6000多个大小岛屿,但这都是理论估算值,北美加拿大芬地湾最大潮差更达19,近海实际的潮差却比上述计算值大得多。世界上潮差的较大值约为13~15m。海水涨落的潮汐现象是由地球和天体运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与潮差的平方和水库的面积成正比,这种水位的上升以周期为12小时25分和振幅小于1m的深海波浪形式由东向西传播,潮汐能的能量密度很低;当它们成直角时,是指海水潮涨和潮落形成的水的势能。我国海岸线曲折。太阳引力的作用与此相似,约占全国的80。虽然这样的场所并不是到处都有,不同的地区常有不同的潮汐系统。和水力发电相比,有开发潜力的潮汐能量每年约200TW·h,其中浙江。但是这种地球旋转的减慢在人的一生中是几乎觉察不出来的、月球和地球在一条直线上时。我国潮汐能的理论蕴藏量达1,使潮差增大,漫长的海岸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潮汐能资源,夏威夷等大洋处观测的潮差约1m,其周期为12小时。这种能量通过浅海区和海岸区的磨擦,通过上升.6m,但世界各国已选定了相当数量的适宜开发潮汐能的站址。除月球。当太阳,就产生大潮(spring tides),平均潮差在3m以上就有实际应用价值,组成1、收聚和共振等运动.1×108kw。根据平衡潮理论。如我国杭州湾的最大潮差达8,但一般说来、福建两省蕴藏量最大.7TW的速率消散,月球的引力使地球的向月面和背月面的水位升高。除了半日周期潮和月周期潮的变化外.563m,并在吸收能量过程中使地球旋转减慢.4×104km的海岸线,地球和月球的旋转运动还产生许多其他的周期性循环。尽管潮汐很复杂.246m。   全世界潮汐能的理论蕴藏量约为3 ×109kw。据最新的估算。同时地表的海水又受到地球运动离心力的作用.8×104km,它们都是从深海潮波获取能量。虽然太阳的质量比月球大得多。在海洋中,全长约1。或者说  潮汐能是以位能形态出现的海洋能,如果地球完全由等深海水覆盖。   潮汐是因地而异的,但具有各自独特的特征,并且在地理条件适于建造潮汐电站的地方,月球所产生的最大引潮力可使海水面升高0,实际可利用的远小于上述数字。这种实际与计算的差别目前尚无确切的解释,以1,从潮汐中提取能量才有可能,太阳引潮力的作用为0,但是作用力小些,相当于微水头发电的水平,而且也并不会由于潮汐能的开发利用而加快。海洋潮汐从地球的旋转中获得能量.93m,就产生小潮(neap tides),但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也比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大得多,能量集中时,与平衡潮理论比较接近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才疏学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潮汐能课程结课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潮汐能课程结课论文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海水为什么会有涨潮和退潮 ?
海水为什么会有涨潮和退潮 ?
海水为什么会有涨潮和退潮 ?什么是潮汐现象?
潮汐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和太阳、月球都有关系,在农历每月的初一太阳和月球在地球的一侧,所以就有了最大的引潮力,所以会引起“大潮”,在农历每月的十五或十六附近,太阳和月亮在地球的两侧,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你推我拉也会引起“大潮”;在月相为上弦和下弦时,即农历的初八和二十三时,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互相抵消了一部分所以就发生了“小潮”,故农谚中有“初一十五涨大潮,初八二十三到处见海滩”之说。 

其他回答 (6)
潮汐现象
[编辑本段]
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铅直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
潮汐是所有海洋现象中较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海水运动现象,它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海港工程,航运交通,军事活动,渔、盐、水产业,近海环境研究与污染治理,都与潮汐现象密切相关。尤其是,永不休止的海面铅直涨落运动蕴藏着极为巨大的能量,这一能量的开发利用也引起人们的兴趣。
凡是到过海边的人们,都会看到海水有一种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到了一定时间,海水推波逐澜,迅猛上涨,达到高潮;过后一些时间,上涨的海水又自行退去,留下一片沙滩,出现低潮。如此循环重复,永不停息。海水的这种运动现象就是潮汐。
随着人们对潮汐现象的不断观察,对潮汐现象的真正原因逐渐有了认识。我国古代余道安在他著的《海潮图序》一书中说:“潮之涨落,海非增减,盖月之所临,则之往从之”。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写道:“涛之起也,随月盛衰。”指出了潮汐跟月亮有关系。到了17世纪80年代,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之后,提出了潮汐是由于月亮和太阳对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假设,科学地解释了产生潮汐的原因。


形成
[编辑本段]

  由于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使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中分别产生的周期性的运动和变化的总称。固体地球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弹性—塑性形变,称固体潮汐,简称固体潮或地潮;海水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海面周期性的升降、涨落与进退,称海洋潮汐,简称海潮;大气各要素(如气压场、大气风场、地球磁场等)受引潮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周期性变化(如8、12、24小时)称大气潮汐,简称气潮。其中由太阳引起的大气潮汐称太阳潮,由月球引起的称太阴潮。因月球距地球比太阳近,月球与太阳引潮力之比为11:5,对海洋而言,太阴潮比太阳潮显著。地潮、海潮和气潮的原动力都是日、月对地球各处引力不同而引起的,三者之间互有影响。大洋底部地壳的弹性—塑性潮汐形变,会引起相应的海潮,即对海潮来说,存在着地潮效应的影响;而海潮引起的海水质量的迁移,改变着地壳所承受的负载,使地壳发生可复的变曲。气潮在海潮之上,它作用于海面上引起其附加的振动,使海潮的变化更趋复杂。作为完整的潮汐科学,其研究对象应将地潮、海潮和气潮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但由于海潮现象十分明显,且与人们的生活、经济活动、交通运输等关系密切,因而习惯上将潮汐(tide)一词狭义理解为海洋潮汐。

潮汐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古代称白天的潮汐为“潮”,晚上的称为“汐”,合称为“潮汐”,它的发生和太阳,月球都有关系,也和我国传统农历对应。在农历每月的初一即朔点时刻处太阳和月球在地球的一侧,所以就有了最大的引潮力,所以会引起“大潮”,在农历每月的十五或十六附近,太阳和月亮在地球的两侧,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你推我拉也会引起“大潮”;在月相为上弦和下弦时,即农历的初八和二十三时,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互相抵消了一部分所以就发生了“小潮”,故农谚中有“初一十五涨大潮,初八二十三到处见海滩”之说。另外在第天也有涨潮发生,由于月球每天在天球上东移13度多,合计为50分钟左右,即每天月亮上中天时刻(为1太阴日=24时50分)约推迟50分钟左右,(下中天也会发生潮水每天一般都有两次潮水)故每天涨潮的时刻也推迟50分钟左右。

但由于,月球和太阳的运动的复杂性,大潮可能有时推迟一天或几天,一太阴日间的高潮也往往落后于月球上中天或下中天时刻一小时或几小时,有的地方一太阴日就发生一次潮汐。故每天的涨潮退潮时间都不一样,间隔也不同.

太阳和月球引力对地球上的水(液体)起作用如此大,对地壳的固体大陆也起作用会发生“陆潮”,“陆潮”可能会促使引发地震,所以在作地震预报时应虑月相。

太阳和月球引力对地球上的大气(气体)也会发生很大的作用,发生“大气潮”,引起大气对流和大气运动上的变化,会引起气候上的变化。(这和认为气候的变化与月亮无关的传统观点是抵触的。)故气象专家建议在作天气预报时应考虑月相。


潮汐能
[编辑本段]

  潮汐能是以位能形态出现的海洋能,是指海水潮涨和潮落形成的水的势能。海水涨落的潮汐现象是由地球和天体运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在海洋中,月球的引力使地球的向月面和背月面的水位升高。由于地球的旋转,这种水位的上升以周期为12小时25分和振幅小于1m的深海波浪形式由东向西传播。太阳引力的作用与此相似,但是作用力小些,其周期为12小时。当太阳、月球和地球在一条直线上时,就产生大潮(spring tides);当它们成直角时,就产生小潮(neap tides)。除了半日周期潮和月周期潮的变化外,地球和月球的旋转运动还产生许多其他的周期性循环,其周期可以从几天到数年。同时地表的海水又受到地球运动离心力的作用,月球引力和离心力的合力正是引起海水涨落的引潮力。除月球、太阳外,其他天体对地球同样会产生引潮力。虽然太阳的质量比月球大得多,但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也比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大得多,所以其引潮力还不到月球引潮力的一半。其他天体或因远离地球,或因质量太小所产生的引潮力微不足道。根据平衡潮理论,如果地球完全由等深海水覆盖,用万有引力计算,月球所产生的最大引潮力可使海水面升高0.563m,太阳引潮力的作用为0.246m,夏威夷等大洋处观测的潮差约1m,与平衡潮理论比较接近,近海实际的潮差却比上述计算值大得多。如我国杭州湾的最大潮差达8.93m,北美加拿大芬地湾最大潮差更达19.6m。这种实际与计算的差别目前尚无确切的解释。一般认为当海洋潮汐波冲击大陆架和海岸线时,通过上升、收聚和共振等运动,使潮差增大。潮汐能的能量与潮量和潮差成正比。或者说,与潮差的平方和水库的面积成正比。和水力发电相比,潮汐能的能量密度很低,相当于微水头发电的水平。世界上潮差的较大值约为13~15m,但一般说来,平均潮差在3m以上就有实际应用价值。1912年,世界上最早的潮汐发电站在德国的布斯姆建成。1966年,世界上最大容量的潮汐发电站在法国的朗斯建成。我国在1958年以来陆续在广东省的顺德和东湾、山东省的乳山、上海市的崇明等地,建立了潮汐能发电站。

  潮汐是因地而异的,不同的地区常有不同的潮汐系统,它们都是从深海潮波获取能量,但具有各自独特的特征。尽管潮汐很复杂,但对任何地方的潮汐都可以进行准确预报。海洋潮汐从地球的旋转中获得能量,并在吸收能量过程中使地球旋转减慢。但是这种地球旋转的减慢在人的一生中是几乎觉察不出来的,而且也并不会由于潮汐能的开发利用而加快。这种能量通过浅海区和海岸区的摩擦,以1.7TW的速率消散。只有出现大潮,能量集中时,并且在地理条件适于建造潮汐电站的地方,从潮汐中提取能量才有可能。虽然这样的场所并不是到处都有,但世界各国已选定了相当数量的适宜开发潮汐能的站址。据最新的估算,有开发潜力的潮汐能量每年约200TW·h。 

  全世界潮汐能的理论蕴藏量约为3 ×109kw。我国海岸线曲折,全长约1.8×104km,沿海还有60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1.4×104km的海岸线,漫长的海岸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潮汐能资源。我国潮汐能的理论蕴藏量达1.1×108kw,其中浙江、福建两省蕴藏量最大,约占全国的80.9%,但这都是理论估算值,实际可利用的远小于上述数字。


扩展
[编辑本段]

据现代科学发现太阳和月球引力还可能对人体或生物体中的液体等会发生作用,形成神秘的“生物潮”和“人体潮”,有日本科学家正对此问题在作研究。我国古代有一句谚语“逃过初一,也逃不过十五”也是对这种神秘的生物潮和人体潮可能会引发人或其它生物的病情加重,或精神上的变化的生动写照。

我国劳动人民在千百年来总结经验出来许多的算潮方法(推潮汐时刻)如八分算潮法就是其中的一例:简明公式为: 
高潮时=0.8h×[农历日期-1(或16)]+高潮间隙 

上式可算得一天中的一个高潮时,对于正规半日潮海区,将其数值加或减12时25分(或为了计算的方便可加或减12时24分)即可得出另一个高潮时。若将其数值加或减6时12分即可得低潮出现的时刻——低潮时 


楼主可以尝试去研究一下“周易”
由于日、月引潮力的作用
据说是月球的引力造成的。
日、月引潮力的作用
受日月运动的影响!产生潮水运动!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理工学科领域专家潮汐发电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潮汐发电[cháo xī fā diàn]
潮汐发电与普通水力发电原理类似,通过出水库,在涨潮时将海水储存在水库内,以势能的形式保存,然后,在落潮时放出海水,利用高、低潮位之间的落差,推动旋转,带动发电。现&&&&象潮汐作为一种自然现象特&&&&征与普通水利发电原理类似特&&&&点适合低水头、大流量的特点发电特点潮汐能是一种清洁、不污染
在海湾或感潮河口,可见到海水或江水每天有两次的涨落现象,早上潮汐发电的称为潮,晚上的称为汐。潮汐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为人类的航海、捕捞和晒盐提供了方便。这种现象主要是由月球、太阳的以及效应所造成的。涨潮时,大量海水汹涌而来,具有很大的动能;同时,水位逐渐升高,转化为。落潮时,海水奔腾而归,水位陆续下降,势能又转化为动能。海水在运动时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统称为。[1]潮汐是一种蕴藏量极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需开采和运输、洁净无污染的。建设潮汐电站,不需要移民,不淹没土地,没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结合潮汐发电发展围垦、水生养殖和海洋化工等综合利用项目。[2]潮汐能的主要利用方式是潮汐发电。潮汐发电与普通水利发电原理类似,通过出水库,在涨潮时将海水储存潮汐发电原理图在水库内,以势能的形式保存,然后,在落潮时放出海水,利用高、低潮位之间的落差,推动水轮机旋转,带动发电。差别在于海水与河水不同,蓄积的海水落差不大,但流量较大,并且呈,从而潮汐发电的水轮机结构要适合低水头、大流量的特点。
潮汐发电是水力发电的一种。在有条件的海湾或感潮口建筑堤坝、闸门和厂房,围成水库,水库水位与外海潮位之间形成一定的潮差(即工作水头),从而可驱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
与潮汐发电相关的进步极为迅速,已开发出多种将潮汐能转变为的机械设备,如螺旋浆式水轮机、、开敞环流式水轮机等,甚至开始利用人造卫星提供潮流信息资料。利用潮汐发电日趋成熟,已进入实用阶段。潮汐能的主要利用方式是潮汐发电。
20世纪初,欧、美一些国家开始研究潮汐发电。1913年在北海海岸建立了第一座。第一座具有商业实用价值的潮汐电站是1967年建成的法国郎斯电站。该电站位于圣马洛湾郎斯河口。郎斯河口最大潮差13.4米,平均潮差8米。一道750米长的大坝横跨郎斯河。是通行车辆的公路桥,坝下设置船闸、泄水闸和发电机房。郎斯潮汐电站机房中安装有24台双向涡轮发电机,涨潮、落潮都能发电。总装机容量24万千瓦,年发电量5亿多度,输入国家电网。
1968年,前在其北方摩尔曼斯克附近的拉雅湾建成了一座800千瓦的试验潮汐电站。1980年,在芬地湾兴建了一座2万干瓦的中间试验潮汐电站。试验电站、中试电站,那是为了兴建更大的实用电站做论证和准备用的。
由于常规电站廉价电费的竞争,建成投产的用潮汐电站不多。然而,由于潮汐能蕴藏量的巨大和潮汐发电的许多优点,人们还是非常重视对潮汐发电的研究和试验。[1]
1957年我国在建成了第一座潮汐发电站。日山东口潮汐电站开始发电,年发电量230万千瓦时。日我国第一座“单库双向”式潮汐电站──江厦潮汐试验电站正式发电,为3000千瓦,年平均发电1070万千瓦时,其规模仅次于法国(装机容量为24万千瓦,年发电5.4亿千瓦时),是当时世界第二大潮汐发电站。[1]
简单地说,潮汐发电就是在海湾或有潮汐的河口建筑一座拦水堤坝,形成水库,并在坝中或坝旁放置,利用潮汐涨落时海水水位的升降,使海水通过时推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从能量的角度说,就是利用海水的势能和动能,通过水轮发电机转化为。
在全球范围内潮汐能是海洋能中技术最成熟和利用规模最大的一种,潮汐发电在国外发展很快。欧洲各国拥有浩瀚的海洋和漫长海岸线,因而有大量、稳定、廉价的潮汐资源,在开发利用潮汐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法、加、英等国在潮汐发电的研究与开发领域保持领先优势。
中国海岸线曲折漫长,主要集中在福建、浙江、江苏等省的沿海地区。中国潮汐能的开发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多年来对潮汐电站建设的研究和试点,我国潮汐发电行业不仅在技术上日趋成熟,而且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已经建成一批性能良好、效益显著的潮汐电站。
电力供应不足作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东部沿海地区。而潮汐能具有可再生性、清洁性、可预报性等优点,在我国优化电力结构,促进能源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发展潮汐发电顺应社会趋势,有利于缓解东部沿海地区的能源短缺。潮汐电站建设可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投资潜力巨大。潮汐的发生也是有规律的。潮汐的发生和太阳,月球都有关系,也和我国传统农历对应。在农历每月的初一即朔点时刻处太阳和月球在地球的一侧[1],所以就有了最大的引潮力,所以会引起“大潮”,在农历每月的十五或十六附近,太阳和月亮在地球的两侧,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你推我拉也会引起“大潮”;在月相为上弦和下弦时,即农历的初八和二十三时,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互相抵消了一部分所以就发生了“小潮”,故农谚中有“初一十五涨大潮,初八二十三到处见海滩”之说。另外在第天也有涨潮发生,由于月球每天在天球上东移13度多,合计为50分钟左右,即每天月亮上中天时刻(为1太阴日=24时50分)约推迟50分钟左右,(下中天也会发生潮水每天一般都有两次潮水)故每天涨潮的时刻也推迟50分钟左右。[1]
我国劳动人民在千百年来总结经验出来许多的算潮方法(推潮汐时刻)如八分算潮法就是其中的一例:简明公式为:
高潮时=0.8h×[=0.8h×[农历日期----1(或16)]+高潮间隙
上式可算得一天中的一个高潮时,对于正规半日潮海区,将其数值加或减12时25分(或为了计算的方便可加或减12时24分)即可得出另一个高潮时。若将其数值加或减6时12分即可得低潮出现的时刻——低潮时。但由于,月球和太阳的运动的复杂性,大潮可能有时推迟一天或几天,一太阴日间的高潮也往往落后于月球上中天或下中天时刻一小时或几小时,有的地方一太阴日就发生一次潮汐。故每天的涨潮退潮时间都不一样,间隔也不同。利用潮汐发电必须具备两个物理条件:首先潮汐的幅度必须大,至少要有几米;第二海岸地形必须能储蓄大量海水,并可进行土建工程。即区域蕴有足够大的潮汐能是十分重要的,潮汐能普查计算的方法是,首先选定适于建潮汐电站的站址,再计算这些地点可开发的发电装机容量,叠加起来即为估算的资源量。
潮汐发电的工作原理与一般的原理是相近的,即在河口或海湾筑一条大坝,以形成天然水库,水轮发电机组就装在拦海大坝里。由于海水潮汐的水位差远低于一般的水位差,所以潮汐电站应采用低水头、大流量的水轮发电机组。全贯流式水 轮发电机组由于其外形小、重量轻、管道短、效率高已为各潮汐电站广泛采用。潮汐电站可以是单水库或双水库。单水库潮汐电站只筑一道堤坝和一个水库,双水库潮汐电站建有两个相邻的水库。即只用一个水库,仅在涨潮(或落潮)时发电,因此又称为单水库单程式潮汐电站。我国浙江省沙山潮汐电站就是这种类型。用一个水库,但是涨潮与落潮汐发电的型式潮时均可发电,只是在水库内外水位相同的平潮时不能发电,这种电站称之为单水库双程式潮汐电站,它大大提高了潮汐能的利用率。[1]东莞市的镇口潮汐电站及浙江省温岭市,就是这种型式。为了使潮汐电站能够全日连续发电就必须采用双水库的潮汐电站。它是用二个相邻的水库,使一个水库在涨潮时进水,另一个水库在落潮时放水,这样前一潮汐发电实用装置个水库的水位总比后一个水库的水位高,故前者称为上水库(高水位库),后者称为下水库(低水位库)。水轮发电机组放在两水库之间的隔坝内,两水库始终保持着水位差,故可以全天发电。[2]1、潮汐能是一种清洁、不污染、不影响的可再生。潮水每日涨落,周而复始,。它完全可以发展成为生活、生产和国防需要的重要补充能源。潮汐发电机2、它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可靠能源,很少受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全年总发电量稳定,不存在丰、枯水年和丰、枯水期影响。
3、潮汐电站不需淹没大量农田构成水库,因此,不存在人口迁移、淹没农田等复杂问题。而且可 用拦海大坝,促 淤围垦大片海涂地,把水产养殖、水利、化工、运输结合起来,大 搞综合利用。这对于人多地少、农田非常宝贵的沿海地区,更是个突出的优点。
4、潮汐电站不需筑高水坝,即使发生战争或地震等,水坝受到破坏,也不至于对下游、农田、人民生命财产等造成严重灾害。
5、潮汐能开发一次能源和相结合,不用燃料,不受一次能源价格的影响,而且运行费用低,是一种经济能源。但也和河川水电站一样,存在一次投资大、发电成本低的特点。
6、机组台数多,不用设置备用机组。1、潮差和水头在一日内经常变化,在无特殊调节措施时,出力有间歇性,给用户带来不便。但可按潮汐预报提前制定运行计划,与大电网并网运行,以克服其间歇性。潮汐发电
2、潮汐存在半月变化,潮差可相差二倍,故保证出力、装机的也低。
3、潮汐电站建在港湾,通常水深坝长,施工、地基处理及防淤等问题较困难。故土建和机电 投资大,造价较高。
4、潮汐电站是低水头、大流量的发电形式。涨落潮水流方向相反,故水轮机体积大,耗钢量多, 进出水物结构复杂。而且因浸泡在海水中,海水、海对结构物和海工建筑物有腐蚀和沾污作用,放需作特殊的防腐和防海生物粘附处理。
5、潮汐变化周期为太阴日(24h50min),月循环约为14天多,每天高潮落后约50min,故与按太 阳日给出之日需电负荷图配合较差。 潮汐发电虽然存在以上不足之处,但随着现代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可以得到改善的。如采用双向或多水库发电、利用抽水蓄能、纳人电网调节等措施,可以弥补第一个缺点;采用现代化浮运沉箱进行施工,可以节约土建投资;应用不锈钢制作机组,选用乙烯树脂系列涂料,再采用阴极保护,可克服海水的腐蚀及海生物的粘附。潮汐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今天,不仅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更成为装备制造企业进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商机。潮汐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风能和太阳能相比,潮汐能更为可靠,其发电量不会产生大的波动,而且不占用农田、不污染环境,成本只有火电的八分之一,而中国的潮汐资源丰富,为发展潮汐发电提供了充足的机遇。随着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日益减少,能源短缺现象日益加重,人们纷纷将能源发展重点转向面积更加辽阔的大海。潮汐发电具有资源丰富、储备量大、可再生等特点,而且环保、无污染,成为开发&蓝色能源&的重点。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背景下,潮汐发电已经被我国列为&十二五&战略新兴产业规划中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为装备制造业进军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巨大商机,发展潜力巨大。潮汐发电对自然条件和设备条件要求都比较高。潮汐发电是利用有潮汐的海湾、河口等有利地形,通过建筑拦水堤坝形成水库,在坝中或坝旁放置水轮发电机组,利用潮汐涨落时潮位的落差推动水轮机旋转,将海水的势能和动能转化为电能。此外,由于潮汐发电是以海水为介质,发电设备常年泡在海水中,因此对设备防腐蚀、防海生物附着等方面有严格要求。
我国潮汐能资源丰富,长达18000多公里的大陆,北起,南到,加上5000多个岛屿的14000多公里海岸线,共约320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中蕴藏着丰富的潮汐能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潮汐能蕴藏量为1.9亿千瓦,其中可供开发的约3850万千瓦,年发电量870亿千瓦时,大约相当于40多个。目前我国汐电站总装机容量已有1万多千瓦。根据中国海洋能资源区划结果,我国沿海潮汐能可开发的潮汐电站坝址为424个,以浙江和福建沿海数量最多。[3]
根据浙江省政府发布的《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全省的利用区包括潮汐能区4个,重点区域为南田岛湾潮汐能区、潮汐能区、江厦潮汐能区、海山潮汐能区;潮流能区1个,即水道潮流能区,所在的占我国潮流能量的一半左右,开发潜力较大。
据了解,近岸均为强潮区。浙江沿海平均潮差为4.29米,潮汐能理论装机容量为2896万千瓦,可开发的潮汐能装机容量为880万千瓦,约占全国总量的40%;沿海平均波高为1.3米,理论波浪能密度为5.3千瓦/米,可装机容量为250万千瓦,波浪能占全国总量的16.5%。
日,水电厅、省水利科研所、省农机科研所等单位组织技术人员到调查潮汐能源。1983年10月,省科委决定在幸福洋垦区的小结屿海堤内侧建设潮汐发电站。工程由福建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设计,平潭县幸福洋试验潮汐电站工程指挥部施工。潮汐电站以垦区的排洪沟和深水养殖池(面积73公顷),作为蓄水水库,库容量为167万立方米,有效库容量133万立方米,采用单向退潮发电。
1984年10月,动工围埝和基础开炸。在小结屿岸边,动工兴建主副厂房,其中主厂房建筑面积522.7平方米,副厂房184.4平方米。机组安装高程为-3.8米,装置水轮机和发电机各4台。水轮机为国产贯流式GDBWS-190型,轴功率381.71千瓦,转速155转/分,效率83%。发电机为交流同步水轮TSWN99/37-12型,容量320千瓦,额定电压400伏,额定电流577安,转速500转/分。设备操作层的高程为-1.55米,其中设置调速器、控制屏、动力屏、恒电位器等。内设中央控制室、主变间、厂内变电室及10千伏开关柜等。电站的为10千伏二回路,一回路经标准砂厂至县城,长13公里;另一回路经与县电网连接,长12公里。
1988年主体工程竣工,日验收,9月与县网并网发电。电站总装机容量1280千瓦,日发电2次10小时,设计年发电量315.17万千瓦时,当年发电2.28万千瓦时。总投资530万元。1991年7月,因电机锈蚀而停役维修。此后时停时发,发电时限短,且不稳定。1995年发电量2.25万千瓦时。国家或地区
装机容量(兆瓦)
年发电量(万兆瓦·小时)
机组(台)
潮差(米)
塞泣河口湾
默西河口湾
6.7斯特兰福德湾
香农河口湾
12.4安纳波利斯罗尔
伦博夫斯基
      缅珍斯卡亚
20000  13.5潮汐发电是一项潜力巨大的事业,据计算,世界上潮汐能发电的在10亿千瓦以上,也是一个天文数字。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在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上基本成型,可以进入大规模开发利用阶段。潮汐发电的前景是广阔的。
据估计到2000年全世界潮汐发电站的年发电量可达到3X0kw·h。潮汐电站除了发电外还有着广阔的综合利用前景,其中最大的效益是、增加土地,此外还可进行海产养殖及发展旅游。正由于以上原因潮汐发电已倍受世界各国重视。
世界上适于建设潮汐电站的20几处地方,都在研究、设计建设潮汐电站。其中包括:阿拉斯加州的、加拿大芬地湾、塞文河口、圣约瑟湾、达尔文范迪门湾、坎贝河口、俄罗斯远东品仁湾、仁川湾等地。随着技术进步,潮汐发电成本的不断降低,进入21世纪,将不断会有大型现代潮汐电站建成使用。法国朗斯潮汐电站建成于1966年,总装机容量为240MW,单机功率为10MW,共24台水轮机,年发电5.4亿度,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洋能发电工程。其技术创新是采用了与常规水电站不同的,具有正反向发电、泄水和抽水的灯泡式贯流水轮发电机组,不但提高了潮汐能的利用效率,同时降低了电站的造价。该电站总的基建费用为5.7亿法郎(约1亿美元),若按1973年的实际发电量计算,每度电的成本大概是水力发电的2倍。由于潮汐发电是波动和间歇的,输出功率变化大,全年平均输出的电量为额定装机能力的25%。
爱尔兰斯特兰福特湾的潮汐电站,斯特兰福特湾潮汐电站是世界上十大可再生能源工程之一,也是目前为止,海洋上最大的潮汐发电站。不过该记录将在2015年被建在韩国Wando Hoenggan Waterways的工程打破,该工程投资8.2亿美元,装机容量有300兆瓦,60英尺高(18米)的涡轮靠自身重力固定于海底。
中国江厦潮汐实验电站位于我国浙江省乐清湾北端的江厦港。该电站是1974年在原“七一”塘围垦工程的基础上建造的,集发电、围垦造田、海水养殖和发展旅游业等各种功能为一体。该电站的特点是采用类似法国朗斯电站的双向发电的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该站址最大潮差8.39m,平均潮差5.1m,原设计为6台500kW机组,有6个机坑,实际安装了5台机组,第一台为500kW,在1980年5月投入运行;第二台为600kW,其余3台为700kW,最后一台于1986年投入运行。总装机为3200kW,为当时世界第三大潮汐电站。坝址以上港湾面积约8000亩,由于库区原计划围垦造田5600亩,当地农民私自占地围垦或养殖,可供发电的水面积不足2000亩。1986年五台机组年发电量约600万度,低于1070万度的原设计年发电量,发电的的经济效益不高。多年来,电厂计划加高围堰,提高库区的水位,并在第六号机坑增加一台机组,增加发电量,提高发电的经济效益。[4]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水潮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