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家在a城某船向正东方向航行130

如图所示,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端是一长木板,实验时,他以F=12N的拉力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左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则木块A受到木板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乐乐题库
& 摩擦力的大小知识点 & “如图所示,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习题详情
25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6.0%
如图所示,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端是一长木板,实验时,他以F=12N的拉力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左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则木块A受到木板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12N,水平向左12N,水平向右5N,水平向左5N,水平向右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单选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如图所示,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端是一长木板,实验时,他以F=12N的拉力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左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则木块A受到木板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分别为(...”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此时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受的是平衡力的作用,即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解:当拉力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左运动时,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受的是平衡力的作用,即摩擦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其大小相等,所以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二力的方向相反,因为拉力方向是水平向右的,所以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左的.故选C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体在静止状态时受到的是平衡力的作用,然后根据平衡力的知识来解答此题.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如图所示,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端是一长木板,实验时,他以F=12N的拉力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左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则木块A受到木板的摩擦力大小和方...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如图所示,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端是一长木板,实验时,他以F=12N的拉力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左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则木块A受到木板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分别为(...”主要考察你对“摩擦力的大小”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摩擦力的大小
【知识点的认识】对于初中摩擦力的大小不需要利用公式计算,摩擦力大小只要求求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这两种摩擦力一般与平衡力相结合出题,例如:静摩擦力,要根据受力的情况来分析,而不要想当然或跟着思维定势走.
例:用手握住一个瓶子静止不动,随着手的握力的增大,瓶子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如何变化?
讲解:此时瓶子处于静止状态,在竖直方向上除受一个重力之外,还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摩擦力作用,且摩擦力的大小与重力大小相等.由于瓶子的重力大小是不变的,所以瓶子静止不动时摩擦力的大小是不变的,它不随握力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认为所有情况都是“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例: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某人用10牛的力拉木块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改用15牛的水平拉力拉木块,仍使木块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应如何变化?
讲解:当木块受10牛的力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与拉力二力平衡,大小为10牛.当木块受15牛的拉力作用时,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没改变,所以摩擦力的大小不变,只是此时,也正是摩擦力没有改变而拉力变大,所以导致的结果必然是木块在做加速运动,这也跟生活经验相吻合.不少同学认为“拉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是没有根据的.【命题方向】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与平衡力相结合出题是中考命题方向.【解题方法点拨】摩擦力的大小计算应当联系二力平衡的知识与力的合成(当物体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力一定受平衡力).
与“如图所示,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端是一长木板,实验时,他以F=12N的拉力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左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则木块A受到木板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分别为(...”相似的题目:
质量m=5kg的物体置于一粗糙斜面上,用一平行于斜面的大小为30N的力F推物体使物体沿斜面M向上匀速运动,M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体M的摩擦力为&&&&N,方向&&&&.
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正压力成正比摩擦力一定是阻力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
质量是50kg的物体,在20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重力是&&&&N,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N.若拉力增大到250N,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为&&&&N,方向向&&&&.(g取10N/kg)
“如图所示,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2013o包头)如图所示,用24N的力F沿水平方向拉滑轮,可使重20N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物体B重10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恒为5N(不计滑轮、测力计、绳子的重量,滑轮的转轴光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2011o黄石)如图所示为工人师傅推车运送纯净水的图片,对于这两种方法中哪种比较省力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如图甲所示,物体在水平拉力F=12N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右做直线运动,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遇到运动的物体后将被反射回传感器,传感器显示出物体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s-t图象,如图乙所示.则:(1)在0~15s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多少?方向如何?(2)在0~15s内,拉力F的功率是多少?
该知识点易错题
1(2004o黑龙江)自行车是人们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2013o雅安)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大众化的一种交通工具,小乔对家里的电动自行车进行了测试,他骑车在平直的路面上由静止开始运动,获得如图所示的速度v和牵引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已知匀速行驶时,电动机输入电压48V,输入电流5A,由图可知,7~12s电动自行车受到的摩擦力为&&&&N;&电动自行车匀速行驶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
3(2013o广州)如图甲所示,小明顺着竖直的杆匀速下滑.①图乙代表小明的圆点A,画出其竖直方向受到的力.②小明再沿此绳匀速下滑,其沿绳受到的摩擦力为f绳、沿杆下滑受到的摩擦力为f杆,f绳&&&&f杆(选填“>”,“=”,“<”).③若小明沿杆匀速向上爬,他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如图所示,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端是一长木板,实验时,他以F=12N的拉力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左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则木块A受到木板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如图所示,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端是一长木板,实验时,他以F=12N的拉力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匀速向左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则木块A受到木板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相似的习题。(1)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请填写下表:
{[发展阶段][主要化学家][主要贡献][(1)][道尔顿(Dalton)][][(2)][][葡萄干面包模型][(3)][卢瑟福(Rutherford)][][(4)][波尔(Bohr)][现代原子论]}(2)19世纪末20世纪初证明原子的可分性和具有更复杂结构的重要科学发现与现象是____和____(3)1911年,新西兰出身的美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а射线轰击极薄的金箔片,他惊奇地发现,过去一直是认为原子是“实心球”,而由这种“实心球”紧密排列而成的金箔,竟为大多数a-粒子畅通无阻地通过,就象金箔不在那儿似的,但也有极少数a-粒子发生偏转,或被笔直地弹回.根据实验事实可以对金原子结构作出一些结论.____(4)现在,科学家正在探索“反物质”.“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反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与相同的电量,但电性相反.已知а粒子质量数为4、带2个正电荷的氦核,据此回答:若存在反а粒子则其组成可以表示为____.-乐乐题库
& 化学史知识点 & “(1)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经历了以下几...”习题详情
15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4.6%
(1)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请填写下表:
发展阶段&主要化学家&主要贡献&(1)&道尔顿(Dalton)&近代原子论&&(2)&汤姆逊&&葡萄干面包模型&(3)&卢瑟福(Rutherford)&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4)&波尔(Bohr)&现代原子论&(2)19世纪末20世纪初证明原子的可分性和具有更复杂结构的重要科学发现与现象是电子的发现&和a粒子的散射实验&(3)1911年,新西兰出身的美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а射线轰击极薄的金箔片,他惊奇地发现,过去一直是认为原子是“实心球”,而由这种“实心球”紧密排列而成的金箔,竟为大多数a-粒子畅通无阻地通过,就象金箔不在那儿似的,但也有极少数a-粒子发生偏转,或被笔直地弹回.根据实验事实可以对金原子结构作出一些结论.原子核带正电;原子核是一个体积很小而又很坚硬的不能穿透的核;原子几乎是一个中空的球体;(核外电子在核四周作高速运动)&(4)现在,科学家正在探索“反物质”.“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反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与相同的电量,但电性相反.已知а粒子质量数为4、带2个正电荷的氦核,据此回答:若存在反а粒子则其组成可以表示为24He2-&.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1)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请填写下表:
{[发展阶段][主要化学家][主要贡献][(1)][道尔顿(Dalton)][][(2)][][葡萄干面包模型][(3)][卢瑟福(Rutherf...”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道尔顿创立了近现代原子论;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汤姆孙提出的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波尔提出了现代原子论;(2)汤姆逊发现了电子证明了原子的可分性;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3)可以根据微观粒子的构成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主要结合α粒子穿透金箔、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这几个要点来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4)“反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和相同的电量,但电荷的符号相反,得出反α粒子的电荷数和质量数.
解:(1)道尔顿创立了近现代原子论;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汤姆孙提出的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波尔提出了现代原子论,故答案为:
发展阶段&主要化学家&主要贡献&(1)&道尔顿(Dalton)&近代原子论&(2)&汤姆逊&葡萄干面包模型&(3)&卢瑟福(Rutherford)&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4)&波尔(Bohr)&&;(2)汤姆逊发现了电子证明了原子的可分性;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故答案为:a粒子的散射实验;放射性的发现;(3)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说明原子核很小;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说明原子核带正电;有极少数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说明金的原子核不能被穿透;大多数a-粒子畅通无阻地通过说明原子几乎是一个中空的球体,故答案为:原子核带正电;原子核是一个体积很小而又很坚硬的不能穿透的核;原子几乎是一个中空的球体;(核外电子在核四周作高速运动);(4)α粒子是氦核,电荷数为2,质量数为4,则反α粒子的质量数为4,电荷数为-2,故答案为:24He2-.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化学式等,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进行分析.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1)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请填写下表:
{[发展阶段][主要化学家][主要贡献][(1)][道尔顿(Dalton)][][(2)][][葡萄干面包模型][(3)][卢瑟福(Ru...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1)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请填写下表:
{[发展阶段][主要化学家][主要贡献][(1)][道尔顿(Dalton)][][(2)][][葡萄干面包模型][(3)][卢瑟福(Rutherf...”主要考察你对“化学史”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与“(1)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请填写下表:
{[发展阶段][主要化学家][主要贡献][(1)][道尔顿(Dalton)][][(2)][][葡萄干面包模型][(3)][卢瑟福(Rutherf...”相似的题目:
1828年化学家从无机物制得了有机物尿素,打破了只能从有机物取得有机物的学说,这位化学家是(  )舍勒拉瓦锡李比希维勒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研究物质的性质时,常用到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制陶、冶金、酿酒等生产过程中,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了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化学家在1965年第一次人工合成了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为世界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下列“科学史话”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从舍勒发现一种黄绿色气体,到戴维确认该气体为氯气,花了三十多年时间,说明科学研究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由于化学工业的发展,历史上出现了“伦敦光化学烟雾”事件,预示着化学最终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门捷列夫发现的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凯库勒梦其所想,从梦中得到启发,成功地提出了苯环结构,表明灵感来自于实践和思考
“(1)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经历了以下几...”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2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219世纪中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对化学学科的巨大贡献是(  )
3首先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1)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请填写下表:
{[发展阶段][主要化学家][主要贡献][(1)][道尔顿(Dalton)][][(2)][][葡萄干面包模型][(3)][卢瑟福(Rutherford)][][(4)][波尔(Bohr)][现代原子论]}(2)19世纪末20世纪初证明原子的可分性和具有更复杂结构的重要科学发现与现象是____和____(3)1911年,新西兰出身的美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а射线轰击极薄的金箔片,他惊奇地发现,过去一直是认为原子是“实心球”,而由这种“实心球”紧密排列而成的金箔,竟为大多数a-粒子畅通无阻地通过,就象金箔不在那儿似的,但也有极少数a-粒子发生偏转,或被笔直地弹回.根据实验事实可以对金原子结构作出一些结论.____(4)现在,科学家正在探索“反物质”.“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反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与相同的电量,但电性相反.已知а粒子质量数为4、带2个正电荷的氦核,据此回答:若存在反а粒子则其组成可以表示为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1)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请填写下表:
{[发展阶段][主要化学家][主要贡献][(1)][道尔顿(Dalton)][][(2)][][葡萄干面包模型][(3)][卢瑟福(Rutherford)][][(4)][波尔(Bohr)][现代原子论]}(2)19世纪末20世纪初证明原子的可分性和具有更复杂结构的重要科学发现与现象是____和____(3)1911年,新西兰出身的美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а射线轰击极薄的金箔片,他惊奇地发现,过去一直是认为原子是“实心球”,而由这种“实心球”紧密排列而成的金箔,竟为大多数a-粒子畅通无阻地通过,就象金箔不在那儿似的,但也有极少数a-粒子发生偏转,或被笔直地弹回.根据实验事实可以对金原子结构作出一些结论.____(4)现在,科学家正在探索“反物质”.“反物质”是由“反粒子”构成的,“反粒子”与其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与相同的电量,但电性相反.已知а粒子质量数为4、带2个正电荷的氦核,据此回答:若存在反а粒子则其组成可以表示为____.”相似的习题。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木板A,木板A长L=6m,质量为M=8kg,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某时刻木板A速度v0=6m/s,在此时刻对木板A施加一个方向水平向左的恒力F=32N,与此同时,将一个质量m=2kg的小物块B轻放在木板A上的P点(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P点时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零),P点到木板A右端距离为1m,木板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6,小物块B与长木板A间有压力,由于A、B间光滑不存在相互的摩擦力,A、B是各自独立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z.求:(1)小物块B从轻放到木板A上幵始,经多长时间木板A与小物块B速度相同?(2)小物块B从轻放到木板A上开始至离开木板A的过程,恒力F对木板A所做的功及小物块B离开木板A时木板A的速度?-乐乐题库
& 动能定理的应用知识点 &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木板A,木板A...”习题详情
282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6.6%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木板A,木板A长L=6m,质量为M=8kg,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某时刻木板A速度v0=6m/s,在此时刻对木板A&施加一个方向水平向左的恒力F=32N,与此同时,将一个质量m=2kg的小物块B&轻放在木板A上的P点(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P点时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零),P点到木板A右端距离为1m,木板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6,小&物块B与长木板A间有压力,由于A、B间光滑不存在相互的摩擦力,A、B是各自独立&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z.求:(1)小物块B从轻放到木板A上幵始,经多长时间木板A与小物块B速度相同?(2)小物块B从轻放到木板A上开始至离开木板A的过程,恒力F对木板A所做&的功及小物块B离开木板A时木板A的速度?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木板A,木板A长L=6m,质量为M=8kg,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某时刻木板A速度v0=6m/s,在此时刻对木板A施加一个方向水平向左的恒力F=32N,与此同时,将一个质量m=2...”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由于小物块B与木板A间无摩擦则小物块B离开木板A前始终对地静止,木板A在恒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先向右匀减速后向左匀加速,当木板A向右速度减为零时两者同速,设此过程用时t1,研究木板A向右匀减速过程,对木板A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即可求解时间;(2)先求出小物块B离开时,木板A向左匀加速位移,根据恒力做功公式求出恒力做的功,研究木板A向左匀加速过程,对木板A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根据位移速度公式求出小物块B离开木板A时木板A的速度.
解:(1)由于小物块B与木板A间无摩擦则小物块B离开木板A前始终对地静止,木板A在恒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先向右匀减速后向左匀加速,当木板A向右速度减为零时两者同速,设此过程用时t1,研究木板A向右匀减速过程,对木板A应用牛顿第二定律:F+μ(M+m)g=Ma1解得:a1=6m/s2木板A向右匀减速时间t1=v0a1=1s木板A向右匀减速位移x1=v022a1=3m<(L-1)=5m则小物块B还在木板A上此时两者同速(2)木板A向左匀加速位移x2=x1+1=4m时小物块B离开小物块B从轻放到木板A上开始至离开木板A过程,恒力F对木板A所做的功:W=-Fx1+Fx2=32J 研究木板A向左匀加速过程,对木板A应用牛顿第二定律:F-μ(M+m)g=Ma2a2=2m/s2&&&&&&&&&&&&& 此时木板A速度:v=√2a2x2=4m/s答:(1)小物块B从轻放到木板A上幵始,经1s木板A与小物块B速度相同;(2)小物块B从轻放到木板A上开始至离开木板A的过程,恒力F对木板A所做的功为32J,小物块B离开木板A时木板A的速度为4m/s.
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基本公式的直接应用,知道何时两者速度相等,也可以用动能定理求解,难度适中.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木板A,木板A长L=6m,质量为M=8kg,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某时刻木板A速度v0=6m/s,在此时刻对木板A施加一个方向水平向左的恒力F=32N,与此同时,将一个...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木板A,木板A长L=6m,质量为M=8kg,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某时刻木板A速度v0=6m/s,在此时刻对木板A施加一个方向水平向左的恒力F=32N,与此同时,将一个质量m=2...”主要考察你对“动能定理的应用”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动能定理的应用
与“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木板A,木板A长L=6m,质量为M=8kg,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某时刻木板A速度v0=6m/s,在此时刻对木板A施加一个方向水平向左的恒力F=32N,与此同时,将一个质量m=2...”相似的题目:
如图所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球拴在一不可伸长的绝缘轻细绳一端,绳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绳长为l.现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小球静止于与竖直方向成θ=30°角的A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1)所加电场的场强E的大小;(2)若将小球拉起至与O点等高的B点后无初速释放,则小球经过最低点C时,绳对小球拉力的大小.
(2010o重庆模拟)如图所示,粗糙的斜面上方存在平行斜面向上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物块(可视为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斜面匀速地由A点移动至B点,物块上升的高度为h,则对此过程(  )作用于物块所有力的合力做功等于mgh作用于物块所有力的合力做功等于零电场力与摩擦力的合力做功为零物块电势能减少Eqh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从斜面上的A处由静止滑下,停在水平面上的B点(斜面与水平面通过一小段与它们相切的圆弧连接),量得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B、C间距离均为s,物体与斜面及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如果用与轨道平行的力F把物体从C处拉回A处,则力F做的功至少为(  )μmgs2μmgs3μmgs4μmgs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木板A,木板A...”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2014o天津二模)质点所受的力F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力的方向始终在一直线上.已知t=0时质点的速度为零.在图中所示的t1、t2、t3和t4各时刻中,哪一时刻质点的动能最大(  )
2(2012o徐汇区一模)电磁轨道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待发射弹体可在两平行轨道之间自由移动,并与轨道保持良好接触.电流I从一条轨道流入,通过导电弹体后从另一条轨道流回.轨道电流可形成在弹体处垂直于轨道面得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I成正比.通电的弹体在轨道上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而高速射出.现欲使弹体的出射速度增加至原来的2倍,理论上可采用的方法是(  )
3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的物块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物块与地面的静摩擦力最大值fm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则(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2014o天津二模)质点所受的力F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力的方向始终在一直线上.已知t=0时质点的速度为零.在图中所示的t1、t2、t3和t4各时刻中,哪一时刻质点的动能最大(  )
2下列与能量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3在真空中的光滑水平绝缘面上有一带电小滑块.开始时滑块静止.若在滑块所在空间加一水平匀强电场E1,持续一段时间后立刻换成与E1相反方向的匀强电场E2.当电场E2与电场E1持续时间相同时,滑块恰好回到初始位置,且具有动能Ek.在上述过程中,E1对滑块的电场力做功为W1,冲量大小为I1;E2对滑块的电场力做功为W2,冲量大小为I2.则(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木板A,木板A长L=6m,质量为M=8kg,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某时刻木板A速度v0=6m/s,在此时刻对木板A施加一个方向水平向左的恒力F=32N,与此同时,将一个质量m=2kg的小物块B轻放在木板A上的P点(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P点时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零),P点到木板A右端距离为1m,木板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6,小物块B与长木板A间有压力,由于A、B间光滑不存在相互的摩擦力,A、B是各自独立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z.求:(1)小物块B从轻放到木板A上幵始,经多长时间木板A与小物块B速度相同?(2)小物块B从轻放到木板A上开始至离开木板A的过程,恒力F对木板A所做的功及小物块B离开木板A时木板A的速度?”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木板A,木板A长L=6m,质量为M=8kg,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直线运动.某时刻木板A速度v0=6m/s,在此时刻对木板A施加一个方向水平向左的恒力F=32N,与此同时,将一个质量m=2kg的小物块B轻放在木板A上的P点(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P点时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零),P点到木板A右端距离为1m,木板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6,小物块B与长木板A间有压力,由于A、B间光滑不存在相互的摩擦力,A、B是各自独立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z.求:(1)小物块B从轻放到木板A上幵始,经多长时间木板A与小物块B速度相同?(2)小物块B从轻放到木板A上开始至离开木板A的过程,恒力F对木板A所做的功及小物块B离开木板A时木板A的速度?”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正东方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