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几只鹦鹉 求科普下是 什么品种 牡丹鹦鹉怎么看年龄公母 黄的那个原来是一对 死了一只

买了一对鹦鹉,求科普详细品种!_鸟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1,945贴子:
买了一对鹦鹉,求科普详细品种!收藏
求科普下详细品种,饲养条件和室内温度,以及食物!
1楼 19:32&|来自
黄绿灰翅公,原始绿好像是公,养在家里的不透风出,吃谷子,偶尔喂
收起回复2楼 19:38&|来自
登录百度帐号
内&&容:使用签名档&&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雄鹦鹉常打架时,放1只雌鹦鹉进去有效果吗... | 问答 | 问答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雄鹦鹉常打架时,放1只雌鹦鹉进去有效果吗?这几只鹦鹉为什么会挤在一起?
某推友家养了几只雄性鹦鹉,它们经常打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上网询问专家,专家让他去买一只雌鹦鹉放进了笼子。。。结果。。。。。。。。评论里有人说 “这是牡丹鹦鹉 不存在公母颜色不一样 只是同种鸟里的不同颜色品种而已,左边的是紫罗兰 右边是绿桃”两种品种在一起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 加入我的果篮
养龟养鸟种花的生物爱好者
照片说明应该只是觉得画面很有意思给配的台词。这个笼子看样子不是饲养牡丹鹦鹉的常规鸟笼,像是一个育幼笼,就是刚离巢的幼鸟学习自己吃饭开始学着独立的地方,所以没有栖杠,用一个大碗装饲料。上方的灯光可能是为了保暖加装的取暖灯。照片里的几只鹦鹉都是桃面情侣鹦鹉(Agapornis roseicollis),就是俗称的“桃脸牡丹鹦鹉”。左边那一堆是蓝色变种,看上去都是小家伙,所以应该是笼子里的原住民;右边那只绿色的脸蛋已经红透了,是一只成年鸟,而且是原种(也就是野生的桃脸牡丹就长这样)。不过桃脸牡丹鹦鹉的羽色和性别无关,无法分辨那绿色的是公是母。牡丹鹦鹉这种鸟算是比较敏感的,见到陌生同类往往会先躲避,除非是孤单了太久强烈渴望有个伴。嗯,还有就是这种鸟是母的比较凶,我一个朋友曾经在打扫卫生时把两只雌鸟的老公放反了(A、B两对,因为品种相同外观一样,错把A公放进了B母的笼子,B公放进了A母的笼子),结果第二天发现两只雌鸟都已经把闯入的“陌生男人”给咬死了。人家一群小盆友本来玩得好好的,打打闹闹多嗨皮,结果两脚兽突然就不知道从哪儿塞了个怪阿姨进来,看把那群小正太吓得……“小朋友乖哦~~~到姐姐这里来~~~(?﹃?)口水~”“你要干什么~~~别过来~~~再过来我们可喊人啦!~~/(ㄒoㄒ)/~~”
有人喊了一句“烧死异性恋”,然后就成这样了。
这种类型的雌鸟真的很凶啊,以前放着一公一雌,公的老被欺负,还有养过荷兰猪也是这种情况,而且那只公的最后被母的给干掉了。 突然觉得世界充满了敌意……
都是桃面吧,单独的是绿桃??那一堆不知道是什么品种。 没到发情期放进去雄鸟被啄不奇怪吧
打打闹闹还是好兄弟,你一个女人掺进来要干什么→_→这样的感觉?
以我的理解:它们可能初次见面,是敌是友尚不可知,所以双方都持一种警惕和观望的态度对于右边这只成鸟来说,它来到了一个新环境,它还不适应,也不敢轻举妄动对于左边那几只雏鸟来说,这个"不速之客"可能会与它们产生空间或食物的竞争,如果它们过往生活里总是被"新来的"欺负,那这下肯定也吓破胆了,这种人工饲养环境下的动物行为会和野生环境下有很多不同,例如它们没有战略纵深,它们没有选择伙伴的自由,食物获取方式特殊,空间不自由或不足够,相互影响大,许多天性没有释放条件,这些都影响它们的行为表现动物对新鲜物体或动物的" 态度"一半天生,一半来自于它们后天遭遇,一只出生来就老是被各种奇怪的鸟类\人类\猫狗欺负掠夺,又或被环境里的噪音\玩具\机关吓倒,它们势必对新鲜的东西持保守态度保守\恐惧 能让动物规避风险逃避敌害,有利于它们在自然界生存下来知道这个道理,我们也能在动物或人类的早期启蒙阶段为他们创造一个美好舒适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对新鲜事物持乐观友好的态度,建立自信,这样我们就能得到一个对世界充满向往的友好宠物或勇敢的小孩.
点进去看了一下,发现是段子手发的,一般来说2种可能1、盗图,从墙外翻译过来的2、盗图,自己加的微博上最烦的就是这些既不著名明出处,还加上自己水印的盗图狗
他们很害怕
表示实验室里面白鼠也都是挤在一起……
也有可能只是凑巧,那几只挤在一起取暖,绿的那只只是没来得及走过去
那几只鹦鹉就想:他怎么是绿色的,好可怕
养过虎皮鹦鹉的都知道,雏鸟喜欢堆在一起。
霸气女王?
一帮臭流氓在讨论谁先上
鸟也有进化快慢的,高等鸟一般都成双入对的,你养得太多了,养麻雀可以这么养
哈哈哈,萌死了啊!!
后回答问题,你也可以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C)2013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大绯胸鹦鹉中文名: 大绯胸鹦鹉 &&&&英文名:Derbyan Parakeet&&&&整体概述:&&&&在亚洲长尾鹦鹉中,德拜鹦鹉(大绯胸)是属于数量较少的种类之一,牠们在Psittacula 这个属的长尾鹦鹉中也是体型最大的种类之一,性别可由外表轻易地分辨,公鸟的上喙部为红色,母鸟为黑色,这个明显的性征约在15-18个月大时会完全呈现,一般而言,在国内大绯胸鹦鹉较常见,不过一般所见大多为违法走私的野生鸟,由于牠们分布不广,加上人为盗捕,野外数量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地理分布: &&&&大绯胸鹦鹉分布于印度阿萨姆省的东北部、西藏东南部、中国的四川西部及云南东北部。&&&&饲养摘要: &&&&新进的鸟儿在初期较为敏感,往年市面上常可见小达磨幼鸟,这些鸟儿多是出生没多久即被从野外捕捉进口来台,死亡率高,成鸟在适应环境后会十分健壮,有时会吵闹,饲养或繁殖牠们时,除非有大鸟舍,不然还是建议成对饲养,与其它亚洲环颈鹦鹉( Psittacula,如亚历山大、德拜、环颈等 )一样,不适合养于小笼子内;主要喂食混合种子 / 谷物饲料,蔬果也应定期供给。&&&&繁 殖:&&&&大绯胸鹦鹉约在3岁时会开始繁殖,避免购买来路不明的野生鸟,繁殖来自野外的鹦鹉是十分困难且非常耗时的,购买野生鸟不但图利了鸟商,也间接残害了无辜的鹦鹉,提供坚固的巢箱,牠们是很称职的父母,通常能将雏鸟照顾的很好,一窝通常产2-3颗卵,孵化期约23天,8-9星期后羽毛长成。&&&&习 性:&&&&牠们栖息于高地地区,在海拔m是主要栖息地,主要栖息于喜马拉亚山脉的丘陵地带,阔叶林到针叶林区都是牠们活动的地区,会随着季节作垂直的迁徙,以避开严寒与寻觅充足的食物来源,通常数十只成群活动,聚集时十分吵杂,很少成对或单独活动,会至农田与果园觅食,尤其在收成时,因而造成农民的损失,筑巢于树洞内,6月为牠们的繁殖期;笼舍中的大绯胸鹦鹉啃咬力很强,牠们是属于性格较沉静的鹦鹉,并不十分活泼好动,提供玩具与新鲜树枝供啃咬,适应环境后即十分强壮,若饲养于笼内,其笼子宜架高,让栖木位置高于人的身高。&&&&形体特征: &&&&体长 50cm(20吋)。&&&&食 性:&&&&食物包括大麦、玉米、农产水果、种子、嫩芽、浆果等,可能还会食用一些昆虫。&&&&小绯胸鹦鹉中文名:小绯胸鹦鹉&&&&英文名:Moustached Parakeet&&&& 小绯胸鹦鹉,学名Psittaculaalexandri,又称绯胸鹦鹉,以同大绯胸鹦鹉(大紫胸鹦鹉)相区别。中国民间又称鹦哥、莺哥。红嘴、绿背,喉、胸橙红色。分布于中国西南部、印度、孟加拉国、缅甸、泰国、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等地。体长为22—36厘米,体重为85—168克。擅长学习人语。主要食物为植物种子、水果、浆果、栗子、花朵、花蜜。繁殖期从2月到3月,每次产卵3-4颗,孵化期21—24天,羽化时间7至8周。&&&& 档案回目录界:动物界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纲:鸟纲Aves&&&& 目:鹦形目Psittaciformes&&&& 科:鹦鹉科Psittacidae&&&& 属:鹦鹉属Psittacula&&&& 种:绯胸鹦鹉P.alexandri分布回目录&&&& 从中南半岛各国到马来西亚中部,包括印度北部、尼泊尔、缅甸、中国的广西、广东及海南岛、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地,再到印尼的婆罗洲南部与爪哇。整体概述目录&&&& 绯胸鹦鹉体长约33厘米,羽色艳丽、上绿下红,有长长的楔状尾,十分漂亮。雄鸟上嘴红、下嘴褐色,头顶蓝灰色,额基至两眼有一条黑纹,下嘴基部至颈两侧有宽阔黑带,眼围围绿色,喉和胸红色。雌鸟上、下嘴均为黑褐色,喉和胸橙红色。常在山麓常绿阔叶林间,罕至2000米以上的山地,喜成群活动。平时觅食浆果、坚果和其他各种果实、幼芽和嫩枝等,秋季结群游荡田间,掠食成熟或将要成熟的谷物。善攀蹬树木,飞行循直线而甚急速。夜间常与八哥和鸦类等相混栖宿树上。3—5月间在落叶树林或常绿林中的树洞中营巢,常结群繁殖,一棵树上可有数对营巢,每巢产3—4枚白色有光泽的卵。繁殖回目录&&&& 困难度不高,国内每年都有不少幼鸟在鸟店贩卖,但无论成、幼鸟大多是野外抓的野生鹦鹉,繁殖期约在2-3月间,有可能更早或较晚,一次约产3-4颗蛋,孵化期约21-24天,7-8星期羽毛长成。&&&& 关于绯胸缨鹅的孵化期。育雏期观察的结果不一。有人记载,孵化期23一24天,育雏期20—25天;也有人认为孵化期28-30天,育雏期需30-35天,有待进一步证实。&&&& 绯胸鹦鹉的繁殖比虎皮鹦鹉、牡丹鹦鹉(属)等小型鹦鹉要难一些。根据各地饲养的经验,饲养问题不大,重要的是环境是否安静和巢洞是否适宜。一般来说,笼舍周围僻静,舍内光线暗,以天然树洞为巢,比较容易繁殖成功。绯胸鹦鹉初次有繁殖迹象时,先不必过于关心,尽量少惊动。待看到壳掉出或听到雏鸟叫声,每天加喂一个熟鸡蛋,观察亲鸟取食情况,稍增加爱吃粒料的比例。顺利繁殖几窝后,再进行系统观察,积累资料。&&&& 鸟的选择&&&& 观赏饲养一般爱选择雄鸟。成鸟雌雄的区分可根据上嘴的颜色,雌鸟黑褐色,雄鸟红色。但幼鸟雌雄区别若是根据嘴的颜色,不太容易区分。因为幼鸟嘴色不仅雌雄相同。而且随着日龄而有变化。雏鸟时期呈红色、近离巢时变褐色,出飞后分别变成红色(雄鸟)或黑褐色(雌鸟)。&&&& 为了学“说话”,或者使其繁殖,最好选择幼鸟饲养。有人认为嘴基至颈侧黑带下面有粉红色纹的是雄鸟;无粉红色而直接与灰色部分相连的是雌鸟。&&&& 笼的选择&&&& 成对或成群饲养繁殖须设置大的金属丝笼或笼舍,设有横的栖木,便于雌雄在杠上依偎和交配。巢箱用木箱或树洞,内部空间以容下两只鸟为宜。除一端有直径8厘米的出入口外,其余全部封闭,整个巢箱或树洞宜横置,出入口稍向上.笼或笼舍大小,可依每对鸟4立方米设计。在北方,冬季饲养需保温(8度以上)。单只观赏宜用小型的弓型金属架,可挂在屋门口或廊下,驯熟后教会简单话语。&&&& 绯胸鹦鹉的饲料可用稻子、苎麻籽、葵花籽(或花生)按7:2:1的比例混合做为主食,以各种水果和蔬菜为副食,并常给鲜绿树枝、砂粒和红粘土,任其自选。冬季稍提高脂肪性饲料的比例,比如苎麻籽和葵花籽(或花生)可分别占2成,育雏期补喂熟鸡蛋。水果和蔬菜切成方块或小段喂给,喂前用高锰酸钾水消毒、洗净,吃剩下的要及时取出.&&&& 鹦鹉架养时要拴住脚,脚链宜轻而结实,要经常检查。绯胸鹦鹉初上架时不习惯,要适应一段时间。给它爱吃的花生米、水果之类,用手拿着喂,几天就能驯熟。教其学“说话”的时候,应把它放在安静的室内,每天清早喂食时教,边喂边说简单的话,每天总是这一句,待学会后再教第2句、第3句,由少到多,由简到繁,但不要教太复杂的。如有会说话的成鸟带就简单多了。&&&& 笼舍饲养、底宜铺细砂,便于鹦鹉地面行走,也有利于清扫。每天清理吃剩下的食物,粪便可每周清理两次。每年初春和秋末分别清理巢箱,更换砂土和消毒笼舍一次。新进的鸟儿在初期较为敏感,往年市面上常可见小达磨幼鸟,这些鸟儿多是出生没多久即被从野外捕捉进口来台,死亡率高,成鸟在适应环境后会十分健壮,有时会吵闹,饲养或繁殖它们时,除非有大鸟舍,不然还是建议成对饲养,与其它亚洲环颈鹦鹉(Psittacula,如亚历山大、德拜、环颈等)一样,不适合养于小笼子内;主要喂食混合种子/谷物饲料,蔬果也应定期供给。&&&&亚历山大鹦鹉中文名: 亚历山大鹦鹉 &&&&英文名: Alexandrine Parakeet &&&&整体概述: &&&&亚历山大鹦鹉是亚洲最大的长尾鹦鹉(Asiatic Parakeet),分布地区十分广阔,横跨数个国家,国内市场多是野生鸟,外表有点类似环颈鹦鹉(月轮),但是体型明显大的多,且翅膀上有明显红斑,有不错的学话能力,天性温和,可训练学会一些技巧,近年来也出现许多颜色的变种,甚至是头 / 身不同色的高阶变种,但价格非常的贵,约有5种亚种。 &&&&地理分布: &&&&广布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捕寨、越南等国。 &&&&饲养摘要: &&&&人工繁殖鸟在适应新环境及饲主上不用花太多时间,适应环境后十分强壮且生命力强韧,在鸟舍中是蛮活跃的鹦鹉,这类亚洲长尾鹦鹉如能提供宽敞的飞行鸟舍是更理想的,不宜与其它种类混养,啃咬力强劲,最好能提供数种玩具和新鲜树枝供其啃咬及玩耍,手养鸟乖巧可爱。&&&&繁 殖:&&&&购买人工繁殖成鸟来繁殖的话,难度不高,提供坚固的巢箱,巢箱位置越高越好,且深度宜深一些,牠们是很尽职的父母,一窝雏鸟诞生后通常会受到父母完善的照顾,繁殖期间须提供亲鸟充足的食物,通常在2月时进入繁殖期,一窝产3-4颗蛋,约28天后孵化,7至8星期后羽毛长成,手养的亚历山大鹦鹉幼鸟可成为很不错的宠物,牠们个性温和,体型大,手养鸟安静又聪明,爱与主人玩耍,说话能力在亚洲长尾鹦鹉算是较好的,在台湾亚历山大鹦鹉的幼鸟则较少见。 &&&&习 性: &&&&大部分栖息于海拔900m以下各种干燥与潮湿的地方,包括森林、农作物区、红树林、椰 子园等地,偶尔也在都市郊区、公园、花园活动,通常活动时是一小群成群,在食物充足时或在栖息处休息时会大批聚集,觅食时间主要在早上与傍晚,在许多地区亚历山大鹦鹉的主要食物是农作物,造成农民很严重的损失,繁殖季节约在11-4月间;捕捉野生的亚历山大鹦鹉至鸟市交易的行为很常见,斯里兰卡的族群由于遭大量捕猎,现今的数量已很稀少,只剩北部有少量族群,在泰国由于幼鸟的过度捕捉,其数量也直线下降,这种情形同样发生在泰国邻近的中南海国家中。 &&&&形体特征: &&&&体长 58cm(23吋)。 &&&&食 性: &&&&天然食物包含了野外与农田的种子、花、花树的嫩芽、花蜜、水果、谷类及蔬菜。亚历山大鹦鹉是一种非常抢手的宠物鹦鹉,主要原因是因为以下几点:&&&& 第一:亚历山大鹦鹉相对比较安静,没有像虎皮鹦鹉和牡丹鹦鹉那样吵。&&&& 第二:亚历山大鹦鹉比较好饲养,不容易养死,这点让人很放心。&&&& 第三:亚历山大鹦鹉十分活跃,喜欢玩耍,不怕人,可以和人类一起玩耍。&&&& 第四:亚历山大鹦鹉有语言的模仿能力,而且模仿能力很强,只要有耐心一般都让其开口说话&&&& 亚历山大鹦鹉的性别单纯的用肉眼是分辨不出来的,一般在两周岁后,成熟的雄鸟脖子附近有红色条纹,用这个来区分性别。或者可以尝试摸肛分辨。实在无法分辨可以找专业人士帮助分辨其性别。&&&& 亚历山大鹦鹉的繁殖难度不高,家庭饲养只要照顾好 一般是可以成功繁殖的。南方的繁殖成功率要比北方好很多。&&&& 亚历山大鹦鹉也有两个缺点:&&&& 第一:价格偏高,分地区价格不同,一般都要300以上一只,400或者600都是正常的。&&&& 第二:即使舍得花钱,很多城市的鸟市也没有这种鸟的出售,有钱也未必花的出去。 牡丹鹦鹉牡丹鹦鹉&&&&牡丹鹦鹉亦称鹦鹉、爱情鸟。属鹦形目,鹦鹉科,计有9个品种,均产于非洲。牡丹鹦鹉在中国饲养共有3个类型:即黑头、红牡丹鹦鹉和黄头牡丹鹦鹉。牡丹鹦鹉体长一般在15厘米左右,体重40-50克。喙红色,眼及蜡膜白色。头部黑褐色,颈部有赤黄色的环带。上胸浅绿色,背部和翼为绿色,翼端呈黑色,尾绿色,脚灰色。另有棕头牡丹鹦鹉,头部棕褐色,俗称棕头牡丹。牡丹鹦鹉&&&&野生的牡丹鹦鹉生活在热带丛林中,常集大群生活,一般在树洞中营巢繁殖,以各种植物种子、水果和桨果为食。在南方,该鸟常集群危害农作物及果园,遭到当地农民驱赶。由于这种鸟羽色艳丽,常被捕捉饲养,致使野生数量越来越少。&&&&牡丹鹦鹉一年中除炎热的夏季外,其他季节都可以繁殖。一般雌鸟每窝产蛋6-8枚,孵化期约19天。孵化过程中,雄鸟坚守在巢外看护并饲喂雌鸟,而雌鸟除取食、饮水和排粪时外出外,始终坚持孵化。雏鸟出壳后由亲鸟饲喂,35-40天方能离巢,50天左右才独立生活,6个半月达到性成熟。 饲养方法牡丹鹦鹉&&&&牡丹鹦鹉适宜结群饲养,其笼舍面积可依饲养展览需要适当安排,并需有适宜的露天场地供其运动。春、夏、秋三 季,宜有适度的光照。北方冬季应保持在15~22℃。其笼舍可围以细铅丝网,或用厚玻璃加以围隔。家庭中饲养少量(1~5对),可用木箱改装,一面是装适宜的金属网,精心饲养,即能获得较好的玩赏及繁殖效果。饲养笼舍需垫清洁的细沙,供其采食也有利清洁。笼内设足够粗度适宜的栖架,有利运动和休息。人工饲养环境中的牡丹鹦鹉,可饲以多种饲料,如饼干、面包、馒头、米饭、青菜、多种水果等。公园或动物园内大量饲养,可用虎皮鹦鹉混合粒料为主要饲料,同时饲予足量的青菜及水果,即可顺利达到繁殖。育雏期间加饲熟玉米粉70%,熟鸡蛋28%,骨粉2%的混合湿粉料。有利雏鸟正常成长。多种野生青草及蒲公英等,均为牡丹鹦鹉的理想青绿饲料。 品种特点&&&&牡丹鹦鹉有情鸟之称,国内现有9个品种,为较珍贵的人工繁育鸟。常见的品种有琉璃腰牡丹鹦鹉(棕头牡丹鹦鹉)、黄领黑牡丹鹦鹉(黑头牡丹鹦鹉)、金红桃牡丹鹦鹉(桃脸黄牡丹鹦鹉)、小樱哥牡丹鹦鹉(桃脸绿牡丹鹦鹉)及蓝牡丹鹦鹉等品种。&&&&牡丹鹦鹉由于可人工繁育,羽毛艳丽,所以深受养鸟者的喜爱。一年可以多次繁殖,一般3~5窝,每窝产蛋4~6枚,又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牡丹鹦鹉&&&&琉璃腰牡丹鹦鹉产于非洲的坦桑尼亚,体长14厘米左右,背翼、下腹、胸部为深绿色,额红色,咽喉黄橙色,颈及上胸为淡黄橙色,腰为深蓝色,尾羽外侧有蓝、绿、黑色羽,嘴红色,脚灰色,眼周裸露有白色眼环。 小樱哥牡丹鹦鹉产于非洲南部,其羽色主体为绿色,前额与头为红色,颜面及胸部为淡桃色,腰及上尾为蓝色,颜色较艳丽。&&&&金红桃牡丹鹦鹉产于非洲中部,羽色以鲜黄色为主,冠红色,头和颊为粉红色,脚、嘴为黄色,尾部发白,颜色艳丽。 &&&&蓝牡丹鹦鹉是一种改良品种,其大小与其他牡丹鹦鹉相差无几。羽色以蓝色为主,头部淡黑色或黑灰色,颈、胸、上腹为白色或褐色,嘴为淡桃红色,脚为灰色,眼周具白色肉环。因改良程度不同,也会出现后代羽色不鲜明、蓝的程度差、色泽不佳等现象。目前蓝黑头牡丹鹦鹉价格最高,纯种售价可达上千元一对。&&&&牡丹鹦鹉性情凶猛,以强欺弱,发情雌鸟更为突出,叫声大而杂,有时噪声扰人,还可向其他鸟进攻,这时若将雌鸟与雄鸟配对繁育则鸣声锐减,性情好转,所以饲养牡丹鹦鹉以成对为佳。&&&&初养者可养棕头牡丹鹦鹉和桃脸黄牡丹鹦鹉,以少为佳。如果家中有病人或神经衰弱者,最好不养,以免因鸟的吵声而影响病人康复。&&&&如果以经济收入为目的而饲养牡丹鹦鹉,最好安排在农村或较偏僻的地方饲养,以防嘈杂声影响他人。为取得最佳效益,可每养30对棕头牡丹外鹦鹉配15对桃脸黄牡丹鹦鹉,目的是逼桃脸黄牡丹鹦鹉下蛋,而让棕头牡丹鹦鹉代孵(保姆鸟)。 主要食物牡丹鹦鹉&&&&牡丹鹦鹉以各种植物种子、水果和浆果为食。可成对或成群笼养,为避免鹦鹉咬坏笼子,应采用铁丝网笼。未发育成熟的雏鸟可养在一个大笼内,一般1立方米不超过15只。繁殖用的笼子应挂一个有相当于5只鹦鹉体积的巢,可用三合板或纸板做,开一个直径5~8厘米的孔。不论群养笼还是繁殖笼,除在笼体的后部装鸟巢,笼内还要准备栖杠1根,水浴器1个,食、水罐各1个。食物主要以谷子和稗子为主;还要喂些麻籽或苏子、蔬菜、骨粉、牡蛎粉。 牡丹鹦鹉亦称“情侣”鹦鹉。属鹦形目,鹦鹉科,计有9个品种,均产于非洲。我国常见的有黑头牡丹鹦鹉和棕头牡丹鹦鹉两种. &&&&关于繁殖牡丹鹦鹉&&&&牡丹鹦鹉一年中除炎热的夏季外,其他季节都可以繁殖。一般雌鸟每窝产蛋6-8枚,孵化期约19天。孵化过程中,雄鸟坚守在巢外看护并饲喂雌鸟,而雌鸟除取食、饮水和排粪时外出外,始终坚持孵化。雏鸟出壳后由亲鸟饲喂,35-40天方能离巢,50天左右才独立生活,6个半月达到性成熟。 牡丹鹦鹉适宜结群饲养,其笼舍面积可依饲养展览需要适当安排,并需有适宜的露天场地供其运动。春、夏、秋三 季,宜有适度的光照。北方冬季应保持在15~22℃。其笼舍可围以细铅丝网,或用厚玻璃加以围隔。家庭中饲养少量(1~5对),可用木箱改装,一面是装适宜的金属网,精心饲养,即能获得较好的玩赏及繁殖效果。饲养笼舍需垫清洁的细沙,供其采食也有利清洁。笼内设足够粗度适宜的栖架,有利运动和休息。人工饲养环境中的牡丹鹦鹉,可饲以多种饲料,如饼干、面包、馒头、米饭、青菜、多种水果等。公园或动物园内大量饲养,可用虎皮鹦鹉混合粒料为主要饲料,同时饲予足量的青菜及水果,即可顺利达到繁殖。育雏期间加饲熟玉米粉70%,熟鸡蛋28%,骨粉2%的混合湿粉料。有利雏鸟正常成长。多种野生青草及蒲公英等,均为牡丹鹦鹉的理想青绿饲料。牡丹鹦鹉经过7个月左右的饲养,都可以进行配对上窝进行繁殖了。牡丹鹦鹉一年中除炎热的夏季外,其它季节都可以繁殖。一般雌鸟每窝产蛋6-8枚,孵化期约19天。孵化过程中,雄鸟守在巢外看护并饲喂雌鸟,而雌鸟除取食、饮水和排粪时出窝外,其余全部时间始终坚持孵化。雏鸟出壳后由亲鸟饲喂,35-40天方能离巢,50天左右才可独立生活,6个半月达到性成熟。繁殖的方法: &&&&第一, 配对。1 雄1雌放同一笼内。&&&&第二, 安窝。使牡丹鹦鹉有产蛋、孵化的场所。牡丹鹦鹉&&&&牡丹鹦鹉的窝为两层,在上层应放一些碎木屑等物。木屑是为了让牡丹鹦鹉在窝内孵化时“磨牙”用,防止牡丹鹦鹉用喙咬窝或咬其它木质结构造成损失。 窝安放的位置;窝要安放在笼的侧面,左侧右侧都可,但一定要在上方,开口向里,观察门在外,这样便于观察。 牡丹鹦鹉母鸟第一窝一般产2-3个蛋,若营养好、管理得法有时也可产4-5个蛋,头窝蛋的孵化率一般为70%左 右。笼内最好放一小块烧过的蜂窝煤块供鸟食用。蜂窝煤经过高温后达到了消毒的目的,消过毒的物质鸟吃后不易生病。另外,煤块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既省钱,又可补充鸟体对某些营养成分的需要。鸟舍应放在环境安静,无干扰的地方,不要有杂音,不要有环境污染,注意空气流通、新鲜。繁殖牡丹鹦鹉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不过,很多人还是认为这事有点难度,至少已经不止一次的听说有人认为牡丹根本不能在家庭饲养条件下繁殖,现在就把繁殖牡丹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说一下: &&&&选种的时候最好不要在养鸟人那里购买所谓的“一对”鸟。这里的一对很多时候只是他们所配的同色的两只,特别是在购买一些稀少颜色的时候,这样的两只很可能是同一窝的鸟,甚至连性别都可能相同~~想想这样繁殖的后果!买鸟的时候可以自己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组合,不一定非要同色,兰色配绿色的,后代出现了深绿色和黄绿色两种,如果你只是自己养着玩的话,这样最好了,很快你的鸟舍中就会出现很多种颜色的鸟,这应当是每个爱鸟者的乐事;但是如果你为了繁殖出售的话,还是注意纯色问题吧。牡丹鹦鹉&&&&关于如何选择父母代种鸟的问题,大家可以使用:桃脸牡丹鹦鹉遗传计算器 &&&&牡丹鹦鹉一般一次生3-5颗卵,但是头几颗卵雌鸟是不会立刻孵化的,大家一定要注意,千万别认为这是雌鸟弃卵,也不要随便打开巢箱观察,他们的孵化时间是以最后一颗卵产出后孵化开始算起,一般在28天左右,以隔一天产一个卵算,他们的实际孵化期要一个月多一些,而在后期雏鸟快出壳时,雌鸟的孵化又会显的漫不经心,这可是要出壳的征兆,如果你认为这是雌鸟弃卵的话,那可是大错特错了!还有就是巢箱里要多垫些锯末,至少要10厘米厚,而且巢箱要足够大,我的巢箱是30*28*28的规格,如果你用虎皮的小巢箱繁殖牡丹的话,恐怕不容易成功。 繁殖期间要注意不要缺青菜,用黄瓜和油菜效果不错,菠菜很容易失水干枯的,而且鸟也不太喜欢吃。 &&&&牡丹鹦鹉在孵化时最好不要惊动雌鸟,其实你也不需要验蛋,想想验蛋后你能做些什么呢?如果非要打开巢箱,也一定要在白天,如果在傍晚的话,那么后果很可能是导致雌鸟一夜不入巢。 雌雄鉴别&&&&单凭外观较难区分雌雄,但根据几个综合特征可以鉴别。雄鸟好动,性凶,头略小,有“背儿头”,眼圈距头顶距离较远,眼不大,骨盆闭合紧,裆骨有尖,用手摸可以感觉到有尖状突起。雌鸟性温,头略大、圆形、顶平,眼圈距头顶距离较近,眼较大,骨盆较宽松,雌鸟体形往往比雄鸟大,5个月以上的雌鸟裆骨之间距离&&&&(虎皮鹦鹉特点 ) 虎皮鹦鹉是全世界最普遍的鹦鹉,受到大众广泛地喜爱,全世界的总数量超过5百万只,它们常是许多刚对鹦鹉有兴趣的人买的第一只鹦鹉,也是最常出现在鸟展的种类,自从公元1900年澳洲生物学家-癸格曼德对基因工程的重大发现与突破后,各种虎皮鹦鹉的变种即进入前所未有的多样性,现在共有上千种的变种,再加上它们非常容易照顾及繁殖,所以会如此的普遍。 尾型尖长,中央尾羽延长如箭。成鸟雌雄区别在于蜡膜的色彩,雄性蜡膜呈青蓝色,雌鸟蜡膜为肉褐色。成鸟蜡膜及嘴壳基部较为枯燥,无光泽。足趾浅肉色。目前国内饲养及玩赏的虎皮,均为人工饲养下繁殖的笼养鸟,其体质均有减弱。故饲养者宜选择体躯宽长,体态丰满,精力充沛的个体进行饲养繁殖,有利日后种群复壮。野生虎皮鹦鹉喜结群生活,以植物种子及果实为主食,营巢于洞穴中,每年繁殖1~2巢,每巢产卵4~7枚。卵呈椭圆形,卵壳为纯白色。在人工饲养中的虎皮鹦鹉、由于嘴壳坚硬,足趾与利嘴配合攀缘灵活,非常善于拆毁笼舍,故宜用较坚固的房舍及金属网围筑适宜的笼舍饲养。冬季室温应保持在5~10℃。我国南方城市,冬季气温不低于0℃,可利用露天笼舍饲养繁殖虎皮鹦鹉。家庭中少量饲养,可选用适宜的箱笼,饲养及繁殖效果甚佳。笼舍内需设置足够的栖架,供其攀跃和栖息,笼内地面或笼底部垫细砂,供作砂浴和取食。饲养室需通风良好,光照宜长。大量群饲的虎皮鹦鹉,饮水量很大,又因此鸟常在饮水的同时排粪,常易污染其饮水,所以最好采用家禽使用的自动饮水器供水,使之不能入水洗浴,可保持饮水清洁。&&&&外形特征&&&&虎皮鹦鹉头羽和背羽一般呈黄色且有黑色条纹,毛色和条纹犹如虎皮一般,所以称为虎皮鹦鹉。虎皮鹦鹉属于鹦鹉科中的小型品种,其羽毛颜色光艳,性情活泼且叫声清脆、易于驯养,在我国是大众鸟友喜欢的鸟种之一。头部呈圆,喙部有钩曲,喙上方有蜡膜(多数虎皮鹦鹉的性别可通过蜡膜颜色来分辨)。虎皮鹦鹉腿部比较短,四趾,其中两趾向前、两趾向后,易于其攀树、攀物。鸟体为黄绿色;头部後方、颈部两侧、背部上方和翅膀覆羽为浅棕色,每片羽毛均带有黄色和黑色;喉咙和面部为黄色;脸颊下方带有不同程度的蓝紫色,喉咙部分有3个黑色点状;胸部羽毛带有细窄的黑边。主要飞行羽覆羽为浅蓝色;飞行羽为灰绿色并带有浅\色的条纹;内侧灰色并且带有白色的斑纹;尾巴上方中央的羽毛为蓝绿色,尖端黑色,内侧黑色。鸟喙橄榄黄色,蜡膜蓝色;虹膜白色。母鸟的蜡膜为灰棕色,仅带有一点点浅蓝色,到了繁殖季则会变为深棕色。&&&&幼鸟体色较深,公母幼鸟的蜡膜都为粉红色,需要3到4个月才能长成像成鸟般羽色。虎皮鹦鹉平均寿命是7年。体长16~18厘米,体重35克。前额、脸部黄色。颊部有紫蓝色斑点。上体密布黄色和黑色相间的细条纹。腰部、下体绿色。喉部有黑色的小斑点。尾羽绿蓝色。虹膜白色。嘴灰色。脚灰蓝色。雄鸟鼻包为淡蓝色,雌鸟为肉色。成鸟头顶较圆平,嘴壳甚强大,上嘴壳基部为蜡膜覆盖,上嘴壳弯曲如钩状;体羽色彩艳丽多变,常见色有黄、绿、蓝、白、蓝绿、浅黄等色,因头、颈及背部的羽色中多具有黑色或暗褐色横纹,而得名虎皮鹦鹉。足趾为对趾型,第二三趾向前,第一四趾向后,适宜在枝头攀缘。更适宜握物和取食。尾型尖长,中央尾羽延长如箭。成鸟雌雄区别在于蜡膜的色彩,雄性蜡膜呈青蓝色,雌鸟蜡膜为肉褐色。成鸟蜡膜及嘴壳基部较为枯燥,无光泽。&&&&足趾浅肉色。&&&&分布范围&&&&广阔分布在澳洲的内陆地区,但东部、西南部、北省的沿海地区及约克角半岛、塔斯马尼亚岛的数量稀少,曾引进(包括逃脱的笼养鸟)到许多国家,但绝大部分无法成功顺利生存繁衍,包括英国、日本、美国、波多黎各、香港、巴西、瑞士、哥伦比亚、新西兰、阿曼等国家,可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族群在1950年时引进后却成功地生存与繁衍后代。虎皮鹦鹉原产大洋洲,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内陆地区,东部、西南部、北省的沿海地区,约克角半岛、塔斯马尼亚岛也有少数分布。&&&&生活环境虎皮鹦鹉主要栖息于开阔的草原地区、干燥的马利植被区、穆拉加灌木丛和开阔的茂密林区、充满桉属和金合欢属植物的平原地区、农耕区;平时大多不会离开河岸或是水源太远。他们是群聚性的鸟种,平时大多聚集20只甚至数百只,曾经有聚集过25000只的记录;如果受到惊扰,则整群会飞起,在空中转圈且忽然不定向的飞动,然后降落在安全距离附近的树上;他们是相当合群的鸟种,平时每只鸟在群体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并无阶级之分,偶尔会发生争吵;在破晓时分会先前往水源处饮水,然後才前往觅食,到了正午炎热的时候会寻找浓密树荫下休憩,到了下午比较凉爽时再继续觅食,到了黄昏整群就会开始回巢休息过夜;白天喜欢在地面觅食,由于身体的羽色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因此相当难以被察觉;它他们生性十分友善并不怕人,可以近距离接近观察;他们大多前往牛羊饮水的水槽、池塘、河流、地面上的水坑处活动,通常整群会一起快速的饮水,以避免被掠食者所捕食;他们平常觅食并没有固定的路线,而是以游牧的方式四处搜寻;在比较寒冷的季节偏好前往北澳和地区,炎热的季节则会前往南澳。虎皮鹦鹉在原生地可在多生态环境生存,如灌木丛、森林、草原、农场田园等。全。虎皮鹦鹉有类似于迁徙的行为,在澳大利亚,每年冬天(6月到9月)占据北方,到夏天(9月到1月)又聚集到南方。 &&&&生活习性&&&&喜集群,常结成20只数百只不等的一群外出觅食,有时甚至聚集2万或更多数量成群活动。虎皮鹦鹉人工饲养简单,管理粗放,耐粗饲料,体质强壮,不易生病,且容易繁殖。虎皮鹦鹉上嘴具钩,强壮有力,喜欢啃咬木质,故不能用竹笼,要用金属宠饲养。作为休闲观赏鸟可用小型电镀的金属笼饲养,笼内设置有栖杠、吊环,供鹦鹉玩耍。作为繁殖鸟应采用较大的方型金属笼,笼的大小为长40厘米、宽35厘米、高35厘米,笼底设有抽屉式的沙盘(托粪板),便于清理粪便。虎皮鹦鹉的巢箱为横窝,巢箱大小为长25厘米、宽14厘米、高14厘米的一个长方形小木箱,中间有隔板,分为内外两室,外室有一通向外面的圆洞,直径6厘米,外室与内室中隔板上开一个同样圆洞,直径4厘米,为鸟出入之门户。每天应更换清洁饮水,每周清理1次粪便,夏季注意不要在强光下直晒鹦鹉。冬季应注意保暖,室内温度应不低于16℃。夏季温度较高,一般在30℃以上时要加强通风。虎皮鹦鹉喜欢吃带壳的饲料,平时应以谷子、稗子、小米或鸡蛋小米为主,每天应喂点青菜,牡蛎粉或骨粉作为常备饲料(也可在笼内放一个整块的墨鱼骨任其啄取)。 &&&&生长繁殖&&&&野生的虎皮鹦鹉栖息于林缘、草地等处。结群活动。以植物种子等为食。繁殖期为6-1月。营巢于树洞中。每窝产卵4-8枚。孵化期为18天。 目前国内饲养及玩赏的虎皮,均为人工饲养下繁殖的笼养鸟,其体质均有减弱。故饲养者宜选择体躯宽长,体态丰满,精力充沛的个体进行饲养繁殖,有利日后种群复壮。野生虎皮鹦鹉喜结群生活,以植物种子及果实为主食,营巢于洞穴中,每年繁殖1—2巢,每巢产卵4—7枚。卵呈椭圆形,卵壳为纯白色。在人工饲养中的虎皮鹦鹉、由于嘴壳坚硬,足趾与利嘴配合攀缘灵活,非常善于拆毁笼舍,故宜用较坚固的房舍及金属网围筑适宜的笼舍饲养。冬季室温应保持在5~10℃。我国南方城市,冬季气温不低于0℃,可利用露天笼舍饲养繁殖虎皮鹦鹉。家庭中少量饲养,可选用适宜的箱笼,饲养及繁殖效果甚佳。笼舍内需设置足够的栖架,供其攀跃和栖息,笼内地面或笼底部垫细砂,供作砂浴和取食。饲养室需通风良好,光照宜长。大量群饲的虎皮鹦鹉,饮水量很大,又因此鸟常在饮水的同时排粪,常易污染其饮水,所以最好采用家禽使用的自动饮水器供水,使之不能入水洗浴,可保持饮水清洁。饲料混合比例为:粟或黍7份,稗子2份,苏籽1份。这种混合的粒料,适于饲喂多种小型鹦鹉,另外加喂矿物质饲料,如墨鱼骨、贝壳等。人工饲养的虎皮鹦鹉、在光线比较黑暗的巢穴内产卵孵化、若巢中光线过强,则孵化效果不佳。一般供给的人工巢箱,由内外两个巢室组成,外巢室具有通向笼舍的巢口,内、外室间的隔板留有洞口相通。内巢室垫锯末或细砂,是雌鸟产卵孵化的地方,巢箱的参考尺寸为,内外巢室各为16厘米(长)×16厘米(宽)×16厘米(高);巢口直径5~6厘米,巢口下缘距巢底6~7厘米。北京饲养虎皮鹦鹉,每年秋、冬、春三季繁殖,夏季因气候炎热,连续坐巢孵卵不但影响亲鸟健康,而且孵化及育雏率也明显下降,幼鸟体质不佳,故一般多于夏季停止繁殖,其控制的方法是每年7~9月,将饲养笼内的巢箱取出,进行巢箱的清洗消毒,10月以后再将巢箱挂入笼舍内。每年10月至次年6月间,虎皮鹦鹉可产卵孵化育雏3~4巢;每巢产卵4~7枚,最多达10枚,卵壳纯白色,卵重2.5克,孵化期18天;雏鸟留巢34~38天,约40日龄开始独立生活。幼鸟在6~8个月性成熟,并开始求偶繁殖,最佳繁殖年龄为1~5岁。 虎皮鹦鹉4个月龄达性成熟,开始发情、交配,可作为种鸟进行繁殖了,虎皮鹦鹉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一般每窝可产4~7枚蛋,蛋呈白色,每天或隔天产1枚蛋,在产第三枚蛋时雌鸟开始坐窝孵化,孵化以雌鸟为主,孵化期为18天。雌雄亲鸟共同育雏,育雏期30天左右,雌鸟在孵化期间对外界干扰较为敏感,尽量保持环境安静,以免亲鸟受惊后弃巢,影响孵化和育雏。冬季繁殖鸟的室温应保持在20℃以上,相对湿度45%~50%,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虎皮鹦鹉繁殖高峰期可达3~4年,以后繁殖率逐渐下降,为了对种鸟群进行提纯复壮,应不断更新种鸟。虎皮鹦鹉平均寿命7年。 &&&&种群现状&&&&虎皮鹦鹉是全世界最普遍的鹦鹉,受到大众广泛地喜爱,全世界的总数量超过5百万只,它们常是许多刚对鹦鹉有兴趣的人买的第一只鹦鹉,也是最常出现在鸟展的种类,自从公元1900年澳洲生物学家-癸格曼德对基因工程的重大发现与突破后,各种虎皮鹦鹉的变种即进入前所未有的多样性,现在共有上千种的变种,再加上它们非常容易照顾及繁殖,所以会如此的普遍。虎皮鹦鹉人工培育的品种很多,主要从体羽的颜色上区分,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哦:1.波纹型虎皮鹦鹉国内饲养的虎皮鹦鹉基本属于这一类。体羽颜色斑纹近似原种,有蓝、黄、绿等色,上体布满黑色横纹斑。2.淡色型虎皮鹦鹉可分为上体黄色,腹部绿色和上体白色,腹部蓝色两个品系,翅上均有黑色斑点(也有一些没有)。3.玉头型虎皮鹦鹉一种头部白色,其他部位体色均为谈蓝色;另一种头部为黄色,其它部位体羽均为绿色两个品系。4.白化型虎皮鹦鹉全身羽毛为洁白色,眼睛为红色,称为白红眼虎皮鹦鹉。还有一种体羽为白色,全身分布有黑色的大块斑,称为云斑虎皮鹦鹉。5.黄化型虎皮鹦鹉全身体羽为黄色,眼睛为红色,称为黄红眼虎皮鹦鹉。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饲养&&&&饲料混合比例为:粟或黍7份,稗子2份,苏籽1份。这种混合的粒料,适于饲喂多种小型鹦鹉,另外加喂矿物质饲料,如墨鱼骨、贝壳等。人工饲养的虎皮鹦鹉、在光线比较黑暗的巢穴内产卵孵化、若巢中光线过强,则孵化效果不佳。一般供给的人工巢箱,由内外两个巢室组成,外巢室具有通向笼舍的巢口,内、外室间的隔板留有洞口相通。内巢室垫锯末或细砂,是雌鸟产卵孵化的地方,巢箱的参考尺寸为,内外巢室各为16厘米(长)×16厘米(宽)×16厘米(高);巢口直径5~6厘米,巢口下缘距巢底6~7厘米。北京饲养虎皮鹦鹉,每年秋、冬、春三季繁殖,夏季因气候炎热,连续坐巢孵卵不但影响亲鸟健康,而且孵化及育雏率也明显下降,幼鸟体质不佳,故一般多于夏季停止繁殖,其控制的方法是每年7~9月,将饲养笼内的巢箱取出,进行巢箱的清洗消毒,10月以后再将巢箱挂入笼舍内。每年10月至次年6月间,虎皮鹦鹉可产卵孵化育雏3~4巢;每巢产卵4~7枚,最多达10枚,卵壳纯白色,卵重2.5克,孵化期18天;雏鸟留巢34~38天,约40日龄开始独立生活。幼鸟在6~8个月性成熟,并开始求偶繁殖,最佳繁殖年龄为1~5岁。虎皮鹦鹉饲养简单,管理粗放,耐粗饲料,体质强壮,不易生病,且容易繁殖。虎皮鹦鹉上嘴具钩,强壮有力,喜欢啃咬木质,故不能用竹笼,要用金属宠饲养。作为休闲观赏鸟可用小型电镀的金属笼饲养,笼内设置有栖杠、吊环,供鹦鹉玩耍。作为繁殖鸟应采用较大的方型金属笼,笼的大小为长40厘米、宽35厘米、高35厘米,笼底设有抽屉式的沙盘(托粪板),便于清理粪便。虎皮鹦鹉的巢箱为横窝,巢箱大小为长25厘米、宽14厘米、高14厘米的一个长方形小木箱,中间有隔板,分为内外两室,外室有一通向外面的圆洞,直径6厘米,外室与内室中隔板上开一个同样圆洞,直径4厘米,为鸟出入之门户。每天应更换清洁饮水,每周清理1次粪便,夏季注意不要在强光下直晒鹦鹉。冬季应注意保暖,室内温度应不低于16℃。夏季温度较高,一般在30℃以上时要加强通风。虎皮鹦鹉喜欢吃带壳的饲料,平时应以谷子、稗子、小米或鸡蛋小米为主,每天应喂点青菜,牡蛎粉或骨粉作为常备饲料(也可在笼内放一个整块的墨鱼骨任其啄取)。 &&&&雌雄分辨&&&&公母分辨虎皮幼鸟公母分辨方法 : &&&&幼鸟:&&&& 公鸟:蜡膜全部呈现桃红色 &&&& 母鸟:鼻孔周围呈现一圈的白色&&&&亚成鸟:&&&& 公鸟:根据不同品种 蜡膜颜色为桃红色或蓝色 &&&& 母鸟:鼻孔周围为蓝色 外边是比较淡的蓝色 &&&&成鸟: &&&& 公鸟:根据不同品种 有的蜡膜是蓝色 有的蜡膜是桃红色 &&&& 母鸟:根据不同品种 有的蜡膜是白色 有的蜡膜皱皱巴巴 呈现茶褐色(那表示母鸟处于发情期)&&&&驯养方法&&&& 方法一:定期的接触训练,这种方法是需要耐心的。这个方法包括时常与你的虎皮鹦鹉讲话、用轻柔的语气使它们能够镇定下来。慢慢地将你的手放进笼内,直到鸟儿定住不乱跑为止。在前面几次不应该激动地将手伸进去抓它们或移到它们的面前。给他们一些时间去习惯你的手。当它停止害怕的时候,那么你就可以将你的手指移近到它的腹部,像栖木一般,看看他们会不会站上来。在你的手指轻轻碰它的腹部时,记得要说“上来“。当你要让他们回去笼子及栖木上时,则应该说“下去”。当它在你的手上时,与他持续地保持说话。在你将它第一次拿出笼子时,不应该太急切。这些初期的训练,应该将训练的时间尽量短些。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你也可以慢慢地将时间给拉长,最后你就可以有一只相信你的虎皮鹦鹉朋友了! &&&& 方法二:让它们有自己的时间 在它们刚到家里的那几天,不要试着用手去碰触它们。给它们一些时间去习惯新环境跟新家,将笼子放在你常会在的地方。需要对它们付出许多的时间,试着去跟它们说话,且只有在换水或新鲜食物时才将手靠近笼子。尽量鸟儿们能够了解到你所做的所有事都是为了它们好,并且不是试着要伤害它们的。这种方法,要让它们愿意出来到你身边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你可以藉由摆在笼外的壳子或鸟点心引诱它们,引诱它们出来。或者是将这些贿赂品放在你的手上,在笼子内或外来引诱它。最后他会觉的相信你,并且成为你的朋友。 &&&& 方法三:重复地抓和放。将虎皮鹦鹉拿到另一间没有笼子的房间。重复地抓它跟释放它,虎皮鹦鹉很快就会了解到你不会伤害它。持续这个训练约个半到一个小时,然后将它带回它的笼子、并且与他说话一会儿。 方法四:Melanie的激烈训练方法。这个方法一定要很小心地去做,当你手握一只虎皮时,要确定你的手没有握得太紧,否则可能会造成鸟儿窒息。而虽然有些虎皮因此方法被驯服了,可是仍有许多的虎皮对这方法没有好的反应,甚至会变得以后更难以取得它们的信任。 “将一只刚买来的虎皮用手抓好,要注意它会试着去咬你的手指。如果你没有开车的话,就一路握着它的身体回家。或者是每次握它握半个小时,第一天最少要五次,不要让它逃脱。如果有咬人的动作,就将它的嘴给抓住。这个方法可以使它们咬人时不会力气太大,并且也不会想要逃脱。&&&&颜色及变种&&&& 颜色从浅到深有:白,乳白,黄,亮绿,深绿,橄榄绿,灰绿,天空蓝,钴蓝,深蓝,浅紫罗兰,紫罗兰,灰,炭黑14大类。虎皮鹦鹉的品种可以分成20大类:
1.原始种(Base Color)最常见的虎皮鹦鹉品种。显性遗传 2.蛋白石种 (Opaline){花纹变异} 蛋白石种和原始种主要的区别在于背部的斑纹羽毛,蓝白色系(包括天空蓝、钴蓝、紫罗兰、白、灰)带了蛋白石的背羽外围颜色为蓝色,不带为白色。黄绿色系(包括亮绿、深绿、橄榄绿、柠檬黄)带了蛋白石的为绿色,不带为黄色。特点:背部有倒三角纯色区域,每根翅羽毛末端显现与身体本色一致的颜色。伴性遗传 3.灰翅种(Grewing或Clearwing或Dilution){颜色变异} 灰翅种的前两个英文译名分别是“灰翅”(指的是花纹从黑变灰)和“亮翅”(指的是翅膀的颜色从以黑色为基调的暗色变为以浅色为基调的亮色)这都是从翅膀上来说的。而“稀释”指的是翅膀花纹,连同身体颜色一起被稀释变淡的过程。灰翅总的来说就是花纹从原本的黑色被稀释为不同程度的灰色,身上的蓝色绿色同时也被稀释到不同程度上的浅绿和浅蓝。特点:相对于原始种而言,身上黑色符纹的地方都被淡化为灰色。隐性遗传 4.肉桂翅种(Cinnamon){颜色变异} 它和“灰翅种”类似,是翅膀颜色的改变,但不同的是灰翅的翅膀是被稀释灰色,而肉桂翅则是被稀释成接近于咖啡色的“肉桂色”。特点:相对于原始种而言,身上黑色符纹的地方都被淡化为咖啡色。肉桂翅基因与黄白化基因复合可得到美丽的草蛉翅(复合基因变种不列入介绍)。伴性遗传 5.黄/白化种(黄/白红眼)(Lutino){颜色变异} 黄化种是颜色的变异类型,就是绿色鸟体身上所有的符号全部消失,黑色素被完全取代,绿色被冲淡成为黄色。眼睛的虹膜也从黑色变成红色,是为数不多的几种虹膜颜色也发生了变异的品种。白化种和黄化种相似,白化是黄化的鸟再经过一次蓝化而形成的。特征和黄化相似,只不过不同的是全身雪白 。特点:红眼睛,纯黄/纯白羽毛。伴性遗传 6.鱼鳞种(Spangle)鱼鳞种实际就是翅膀的颜色结构完全和原始种的结构反过来,原始种该是黑色的区域在鱼鳞种身上是白色,在原始种身上是白的地方鱼鳞种又是黑色的。因为黑色变成了外面的圈圈的颜色,所以相比起原始种翅膀黑色区域的大面积分布,鱼鳞种的黑色少的多。 特点:每片羽毛边缘为黑色,其它地方为纯色,与色系对应。鱼鳞基因和蛋白石基因复合可得到珍珠种。鱼鳞为显性遗传 7.派特种(Dominant Pied、Recessive Pied、Clearflight Pied){花纹变异} 分为三大类:
显性派特——遗传类型:显性遗传 父母双方只要有一方带显性基因,后代就会出现相同或相似性状的后代。 特点:两片大翅膀为纯色,成年后有白眼圈。
隐性派特——遗传类型:隐性遗传 父母双方必须同时带有同种隐性基因,才会把隐性遗传的性状遗传至后代。 特点:身上黑色符纹无规则并且模糊,成年后无白眼圈。
亮飞行羽派特 只有翅膀末端的飞行羽全部褪色成纯白或者纯黄。身体出现的斑点和块也相对较小,通常还会有些清楚的身体羽毛颜色在脖子上出现。也有清楚的羽毛补丁在头的后面。
8.黄脸种(Yellowface){颜色变异} 正常情况下绿色系的鸟(亮绿、深绿、墨绿、灰绿、黄色…)面部是黄色的,而蓝色系的鸟(天空蓝、深蓝、紫罗兰、墨富、浅紫、灰色、白色…)面部是白色的。当蓝色系白脸被黄脸取代的时候。这类鸟叫做黄脸种。 特点:身体为蓝系鸟,脸部为黄色。在蓝色系中为显性遗传,遇见绿色系则变为隐性。 9.冠羽种(Crested ){毛型变异} 冠羽是属于毛型的变化,基本上可以大抵分为3种类型:“簇状冠羽、半圆冠羽、圆冠羽(全冠)”三种。同时日本还有过伴随着卷背出现的冠羽品种,称之为冠羽卷背。冠羽的特色就在于头顶羽毛的形状,通常以对称的毛型为审美标准。特点:毛型变异。显性遗传,但两只冠羽交配有1/4的后代无法成活。 10.华乐种(Fallow) {特殊变异} 华乐种是除了黄/白化种以外唯一具有红眼睛的品种,各种斑纹都有可能出现在华乐种身上。 特点:杂色羽毛,红眼睛,羽色有微肉桂浸染效果。隐性遗传 11.黑背种(Saddleback){特殊变异} 这种鸟看上去有些类似蛋白石,但实际不是同一型,黑背种从头部开始就有灰色的斑纹,并且往下开始逐渐恢复到正常的黑色斑纹,在颈部没有像蛋白石一样出现一个“V”字型的空缺。
12.德克萨斯亮体种(Texas Clearbody){特殊变异} 因为最早出产于美国的得克萨斯州。所以通常都叫做“Texas Clearbody”,一般在你看到这种鸟的时候并不会太注意到它的特别之处。因为除了颜色以外身体的标号基本和正常鸟相同。主要特点在于它的身体上面,腹部的基本颜色被稀释,蓝色稀释为淡蓝白色,绿色稀释为明黄色,其它的特征不变。还有一点就是亮体种身上不会掺杂任何的杂色,并且在翅膀的最下端飞行羽会呈现出灰色而不是通常的黑色,这也是一个区别的主要关键所在。
13.板岩种(Slate ){特殊变异} 一种极端罕见的品种。这种颜色出现的方式类似于灰色或者紫罗兰的颜色变化,这个基因导致了一种非常非常深的蓝色。真实的板岩虎皮仅仅出现在蓝色系的虎皮身上。
14.炭黑种(Anthracite){特殊变异} 炭黑虎皮拥有非常黑的身体颜色,这是所知虎皮品种中颜色最深的。出现黑色的羽色是极端罕见的。
15.黑脸种(Blackface){特殊变异} 同样是一个极端罕见的特殊变异,仅仅出现在荷兰。黑脸种的鸟是一个黑色素增加的变异类型。从身上脑袋上都能体现出来,也是虎皮中唯一的身上都出现斑纹的鸟。
16.斑驳种 这种鸟也是杂色鸟的一种,它不是派特的原因就在于这种鸟的杂色排列没有一定的规则,看上去羽毛的排列就像是随意混搭上去的。而且它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毛量的增多。
17.半边种(Half-Sider){特殊变异} 这是一个不能被遗传继承的基因类型,是一个彻底的突变。视觉上面,这种鸟会像是突然间被分成两半或不均等分的块状,而不同区域显示出来的样子完全是不同的品种或者颜色,反差很大。
18.暗翅种(Darkwing){特殊变异} 有些类似亮体种的鸟,不过它的翅膀全部是黑色的,身上变成了明亮的柠檬黄,极其罕见。
19.不完全鱼鳞种(Melanistic Spangle) 无意义,不列入介绍列表。
20.卷毛种 毛型的特殊变异,无独立生存能力。 &&&&疾病防治&&&&虎皮鹦鹉身上的羽虱很多,必须注意消灭。虎皮鹦鹉还受吸血虫的危害。巢箱往往是产生吸血虫的大本营。每次孵窝完毕,要马上用开水烫一遍巢箱,再在箱内涂上对鸟无害的杀虫药BGP水溶液,保持清洁干燥,预防寄生虫。&&&&本文由提供,原文地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玄凤鹦鹉怎么看年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