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物质的量单位相等就可以完全反应啦?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为什么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变化的等效平衡要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相等才能是等效平衡?高手请来。
在恒温恒容条件下,为什么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变化的等效平衡要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相等才能是等效平衡?高手请来。 20
补充:为什么恒温横容下对于气体体积不变的等效平衡只需要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成比例就可以了?
根据pv=nRT,问题中恒温恒容,T和V不变,R也不改变,所以P和n成正比,如果反应前后物质的量相同,则P不改变,因此体积不变,这样才是等效平衡,
不是反应前后的物质的量相同,是两次反应的物质的量相同才能是等效平衡,为什么恒温横容下对于气体体积不变的等效平衡只需要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成比例就可以了?&&&&
为什么你题目上写着恒容,是不是错了,这样的话反映体积就不变了
等效平衡不是有两个前提吗?&& 一个就是恒温恒容,另一个就是恒温恒压。&& 在恒温恒容情况下又分两种:一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另一个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变化的。这两种情况下建立的等效平衡第一种只需要两次反应物物质的量成比例关系,而第二种则需要两次反应物物质的量相等。这是为什么呢?
是的,说的是对的,第一种,因为反映前后体积不变,先这样,有2个一样的容器,都已反映好了,把这2个容器倒在一起,那么这个容器里面有2份的反应物了,也就是说压强变大了,但是前后反映体积不变,压强变大对反映没影响,第2种情况么就是像上面一样的做法,但是倒在一起了以后,一个容器内的压强变大了,所以会影响反映,所以必须是物质的量相同,第一种就不是这样了,只要成比例就行了,ok?
把两次反应倒在一起过后,不是浓度会变吗?虽然体积没有变,但是浓度会变吧?
我就是不清楚这里。
浓度肯定会变的咯,可是勒,当反应前后体积不变时,是不会影响反应程度的,当前后体积改变,浓度变化就会影响反应程度了
既然浓度变化了,那么化学平衡就会移动,为什么会没有影响呢?
因为反应前后系数不变,故改变浓度不会影响反应程度的,这个应该老师有说过的阿,就好比把这个容器压缩,浓度变大,但如果系数不变,则反应程度还是不会变的
的感言:谢谢
问一下你是不是学化学的哦
其他回答 (1)
我不是化学的,是学软件工程的,因为我高中时当了2年的课代表,所以化学还行,对于学习化学,我觉得自己有兴趣在是学习好的关键,我就是高一主动当课代表才产生了兴趣,你还有时间,兴趣是要慢慢培养的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化学领域专家将1mol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发应,待反应完全后,测得四种取代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消耗的氯气为_____mol
提问:级别:幼儿园来自:APNIC
回答数:1浏览数:
将1mol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发应,待反应完全后,测得四种取代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消耗的氯气为_____mol
1、将1mol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发应,待反应完全后,测得四种取代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消耗的氯气为_____mol
答案:2.5mol 为什么?
2、火车以1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车厢中一乘客把手伸到窗外,从距离地面2.5m高处自由释放一物体,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物品落地时与乘客的水平距离为(g=10m/s2)
答案B。为什么?
3、mRNA的核苷酸序列与
A、DNA分子的一条链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B、某一tR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答案为什么是A?DNA分子不是脱氧核苷酸序列互补吗?
4、秘鲁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各自是如何形成的?
&提问时间: 22:21:37
最佳答案此答案已被选择为最佳答案,但并不代表问吧支持或赞同其观点
回答:级别:一级教员 22:50:48来自:河南省平顶山市
1、将1mol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发应,待反应完全后,测得四种取代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消耗的氯气为_____mol
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各0.25m0l
所以消耗的氯气=共取代氢0.25(1+2+3+4)=2.5mol
2、火车以1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车厢中一乘客把手伸到窗外,从距离地面2.5m高处自由释放一物体,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物品落地时与乘客的水平距离为(g=10m/s2)
A、0 B、0.25m C、0.5m
1/2gt^2=2.5
则水平相对运动初速度为0加速度1m/s2
物品落地时与乘客的水平距离=1/2at^2=1/2*1*0.5=0.25m
实际上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刚好相差10倍
因为加速度相差10倍
口算就能算出
3、mRNA的核苷酸序列与
反义单链的去氧核苷酸(ODNs)是一些可以与互补mRNA序列相结合的短DNA序列,其作用是阻断mRNA将信息翻译为功能性蛋白质。
4、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的成因是寒暖流交汇。寒暖流交汇可使海水发生扰动,上泛的海水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使浮游生物繁盛,进而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渔业资源丰富。另外寒暖流交汇可产生“水障”,阻止鱼群游动,利于形成大的渔场。
1、北海道渔场,是由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的。
2、纽芬兰渔场,是由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
3、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形成的。
秘鲁渔场,是由秘鲁沿岸的上升补偿流形成的。上升流可将海底营养盐类带至表层,起到类似于寒暖流交汇使海水扰动的作用。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Thank you.不错.
总回答数1,每页15条,当前第1页,共1页
同类疑难问题
最新热点问题将相同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氯气混合后,在漫射光的照射下充分反应,生成物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  )A.CH3ClB.CH2Cl2C.CCl4D.HCl【考点】.【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甲烷第一步取代生成等量的HCl和一氯甲烷,在后续的取代中氯代甲烷总的物质的量不变,而HCl不断增多,因此其物质的量在生成物中最大.【解答】解:甲烷在发生取代反应时,除了生成有机物之外,还有氯化氢生成,且有几个氢原子,就生成几分子氯化氢,所以氯化氢的量最多.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甲烷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的特点.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 难度:0.72真题:12组卷:2
解析质量好中差相等质量的A、B、C三种金属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后生成+2价的硫酸盐,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A.三种金属相对原子质量是A<B<CB.三种金属的活泼性是A>B>CC.反应消耗硫酸的质量相同D.反应速度最快的是A,最慢的是C【考点】;.【专题】学科交叉型;利用图像,进行分析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A、由关系图中等质量的三种金属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多少,利用一定量金属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判断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B、由关系图中的三种金属发生反应时,在相同时间内放出氢气质量的大小,判断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而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C、反应放出的氢气全部来自于酸中的氢,根据产生氢气的质量大小可比较所消耗硫酸的质量大小关系;D、由关系图中的A、C曲线,比较两金属在与酸发生反应时相同时间内产生氢气的质量,对反应速度快慢进行比较.【解答】解:A、由于三种金属的质量、化合价相同,根据一定量金属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放出氢气质量的大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由关系图可各,三种金属完全反应时放出氢气质量大小关系为A>B>C,因此,三种金属相对原子质量是A<B<C;故A正确;B、由关系图,在相同时间内,三种金属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大小为A>C>B,可判断三种金属与酸反应剧烈程度为A最剧烈而B最不剧烈,因此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的强弱关系为A>C>B,故B不正确;C、由于反应放出的氢气全部来自于酸中的氢,而三种金属完全反应产出氢气质量不相等,因此,三种金属完全反应所消耗硫酸的质量也不相等;故C不正确;D、由关系图,在相同时间内,三种金属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大小为A>C>B,可判断金属A、B、C与酸反应速度的快慢为A最快而B最慢,故D不正确;故选A.【点评】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活动性强的金属与酸反应剧烈,在相同时间内放出氢气的速度快;活动性弱的与酸反应较慢.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答题: 难度:0.68真题:6组卷:5
解析质量好中差为提高氯化铵的经济价值,我国化学家设计了利用氢氧化镁热分解氯化铵制氨气并得到碱式氯化镁(MgOHCl)的工艺.某同学根据该原理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发生反应生成碱式氯化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装置B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2)反应过程中持续通入N2的作用有两点:一是使反应产生的氨气完全导出并被稀硫酸充分吸收;二是____.(3)装置D的试管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4)取下装置E,并将烧杯中溶液倒入蒸发皿中,微火小心蒸干得到固体样品(此温度下铵盐不分解).称取不同质量的上述固体样品分别与16.00mL相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完全溶解后,加热充分反应,并使放出的氨气全部被稀硫酸吸收,测得氨气的质量.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NaOH溶液的体积/mL][][16.00][样品的质量/g][3.1][6.2][9.3][12.4][氨气的质量/g][0.748][0.748][0.680][a]}①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moloL-1;②a=____.-乐乐题库
&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知识点 & “为提高氯化铵的经济价值,我国化学家设计了...”习题详情
129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5.9%
为提高氯化铵的经济价值,我国化学家设计了利用氢氧化镁热分解氯化铵制氨气并得到碱式氯化镁(MgOHCl)的工艺.某同学根据该原理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发生反应生成碱式氯化镁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NH4Cl&&△&&&MgOHCl+NH3↑+H2O&;装置B中碱石灰的作用是干燥氨气&.(2)反应过程中持续通入N2的作用有两点:一是使反应产生的氨气完全导出并被稀硫酸充分吸收;二是防止装置D中的氯化铝溶液倒吸入装置C&.(3)装置D的试管中产生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4)取下装置E,并将烧杯中溶液倒入蒸发皿中,微火小心蒸干得到固体样品(此温度下铵盐不分解).称取不同质量的上述固体样品分别与16.00mL相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完全溶解后,加热充分反应,并使放出的氨气全部被稀硫酸吸收,测得氨气的质量.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NaOH溶液的体积/mL&&16.00&样品的质量/g&3.1&6.2&9.3&12.4&氨气的质量/g&0.748&0.748&0.680&a&①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25&moloL-1;②a=0.612&.
本题难度:较难
题型:填空题&|&来源:2013-山西模拟
分析与解答
习题“为提高氯化铵的经济价值,我国化学家设计了利用氢氧化镁热分解氯化铵制氨气并得到碱式氯化镁(MgOHCl)的工艺.某同学根据该原理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发生反应生成碱式氯化镁的化学方...”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利用氢氧化镁热分解氯化铵制氨气并得到碱式氯化镁(MgOHCl),为了使反应产生的氨气完全导出并被稀硫酸充分吸收,并还能防止装置D中的氯化铝溶液倒吸入装置C,反应过程中持续通入N2,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用碱石灰来吸收,氨水可以和氯化铝之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氨气的尾气处理用硫酸即可.(1)根据题目信息:利用氢氧化镁热分解氯化铵制氨气并得到碱式氯化镁(MgOHCl)来书写化学方程式即可;(2)根据实验过程中氮气不会好其他物质间产生任何化学反应以及大气压强原理来回答;(3)氨水可以和氯化铝之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铝;(4)根据硫酸氢铵、硫酸铵和氢氧化钠之间的量的关系来计算.
解:(1)根据题意:利用氢氧化镁热分解氯化铵制氨气并得到碱式氯化镁(MgOHCl),发生的反应为:Mg(OH)2+NH4Cl&&△&&&MgOHCl+NH3↑+H2O,碱石灰可以用来干燥氨气,故答案为:Mg(OH)2+NH4Cl&&△&&&MgOHCl+NH3↑+H2O;干燥氨气;(2)由于氨气是极易溶于水的,反应过程中持续通入N2,可以使反应产生的氨气完全导出并被稀硫酸充分吸收,并还能防止装置D中的氯化铝溶液倒吸入装置C,故答案为:防止装置D中的氯化铝溶液倒吸入装置C;(3)在D中,氨可以和氯化铝之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铝,产生的白色沉淀不会溶解,故答案为:产生白色沉淀;(4)①由表中氨气质量随着样品质量的增加而下降可以知道:样品中含有硫酸氢铵和硫酸铵,样品质量是3.1g时,设含有的硫酸氢铵和硫酸铵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和y,则x+2y=0.748g17g/mol=0.044mol,115x+132y=3.1,解得x=0.004mol,y=0.02mol,氢氧化钠中和硫氢化钠溶液中的H+,余下0.68g17g/mol=0.04mol氢氧化钠和铵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故n(NaOH)=0.052mol,c(NaOH)=0.052mol0.016L=3.25mol/L,故答案为:3.25;②12.4g样品中含有硫酸氢铵和硫酸铵的物质的量分别是0.016mol和0.08mol.0.016mol氢氧化钠中和硫酸氢钠中的氢离子,余下0.052mol-0.016mol=0.036mol氢氧化钠和氨根离子反应产生氨气,即氨气的质量是0.036mol×17g/mol=0.612g,故答案为:0.612.
本题是一道实验方案设计的考查题,要求学生具有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大.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为提高氯化铵的经济价值,我国化学家设计了利用氢氧化镁热分解氯化铵制氨气并得到碱式氯化镁(MgOHCl)的工艺.某同学根据该原理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发生反应生成碱式氯化...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为提高氯化铵的经济价值,我国化学家设计了利用氢氧化镁热分解氯化铵制氨气并得到碱式氯化镁(MgOHCl)的工艺.某同学根据该原理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发生反应生成碱式氯化镁的化学方...”主要考察你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与“为提高氯化铵的经济价值,我国化学家设计了利用氢氧化镁热分解氯化铵制氨气并得到碱式氯化镁(MgOHCl)的工艺.某同学根据该原理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发生反应生成碱式氯化镁的化学方...”相似的题目: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仪器药品制取氯化铁粉末,已知氯化铁粉末很容易吸水生成结晶水化合物FeCl3+6H2O=FeCl3o6H2O,(1)按照气体流向从左到右顺序连接仪器应是(填仪器接口顺序)①接&&&&,&&&&接&&&&,&&&&接&&&&(2)烧瓶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容器D的作用是&&&&,容器E的作用是&&&&(4)A、B中的酒精灯应先点燃&&&&处(填“A”或“B”)的酒精灯,理由是&&&&(5)这套实验装置是否完整?&&&&(填“是”或“否”),若不完整还须补充&&&&装置(若第一问填“是”,则此问不需要作答)
实验室制备甲酸铜晶体[Cu(HCOO)2o4H2O]的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生成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的离子方程式为&&&&.(2)操作a的名称是&&&&,该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有&&&&.(3)证明碱式碳酸铜沉淀已经洗涤充分的实验操作是&&&&;“趁热过滤”的原因是&&&&;(4)用无水乙醇洗涤晶体的目的是&&&&.
硫酸亚铁可与等物质的量的硫酸铵生成硫酸亚铁铵:(NH4)2SO4oFeSO4o6H2O,商品名称为莫尔盐,是一种复盐.一般亚铁盐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形成复盐后就比较稳定.与其他复盐一样,硫酸亚铁铵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组成它的每一种盐的溶解度都小,且几乎不溶于乙醇,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制取硫酸亚铁铵晶体.三种盐的溶解度(单位为g/l00gH2O)见下表:
温度℃&FeSO4o7H2O&(NH4)2SO4&&10&20.0&73.0&17.2&20&26.5&75.4&21.6&30&32.9&78,0&28.1&实验用品:10%Na2CO3溶液、Fe屑、3mol/LH2SO4、(NH4)2SO4、蒸馏水、无水乙醇.实验步骤流程图:请完成以下实验记录:(1)步骤I中处理铁屑所用试剂为&&&&,经处理后的干燥铁屑质量记为m1;(2)将称量好的Fe屑放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3mol/LH2SO4溶液,放在水浴中加热至气泡量产生较少时为止(有氢气生成,用明火加热注意安全).趁热过滤,并用少量热水洗涤锥形瓶及滤纸,将滤液和洗涤液一起转移至蒸发皿中.将滤纸上的固体常温干燥后称重,记为m2;(3)称取一定质量的(NH4)2SO4,加入&&&&g(用含m1和m2的代数式表示,要求化简,下同.)水配制成室温下(&20℃)的饱和溶液,并将其加入到上面实验的蒸发皿中,缓缓加热,浓缩至表面出现结晶薄膜为止.放置冷却,得到硫酸亚铁铵的晶体,过滤后用&&&&洗涤晶体.(4)称量生成的硫酸亚铁铵的质量,理论上为&&&&g.
“为提高氯化铵的经济价值,我国化学家设计了...”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CuSO4o5H2O是铜的重要化合物,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CuSO4o5H2O的实验室制备流程图.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1)向含铜粉的稀硫酸中滴加浓硝酸,在铜粉溶解时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2)如果铜粉、硫酸及硝酸都比较纯净,则制得的CuSO4o5H2O中可能存在的杂质是&&&&,除去这种杂质的实验操作称为&&&&.(3)已知:CuSO4+2NaOH=Cu(OH)2↓+Na2SO4称取0.1000g提纯后的CuSO4o5H2O试样于锥形瓶中,加入0.1000mol/L氢氧化钠溶液28.00mL,反应完全后,过量的氢氧化钠用0.1000mol/L盐酸滴定至终点,耗用盐酸20.16mL,则0.1000g该试样中含CuSO4o5H2O&&&&g.(4)上述滴定中,滴定管在注入盐酸之前,先用蒸馏水洗净,再用&&&&.在滴定中,准确读数应该是滴定管上蓝线&&&&所对应的刻度.(5)如果采用重量法测定CuSO4o5H2O的含量,完成下列步骤:①&&&&②加水溶解③加氯化钡溶液,沉淀④过滤(其余步骤省略)在过滤前,需要检验是否沉淀完全,其操作是&&&&(6)如果1.040g提纯后的试样中含CuSO4o5H2O的准确值为1.015g,而实验测定结果是l.000g&测定的相对误差为&&&&.
2实验室以含有Ca2+、Mg2+、Cl-、SO42-、Br-等离子的卤水为主要原料制备无水CaCl2和Br2,流程如下:(1)操作Ⅰ使用的试剂是&&&&,所用的主要仪器名称是&&&&.(2)加入溶液W的目的是&&&&.用CaO调节溶液Y的pH,可以除去Mg2+.由表中数据可知,理论上可选择的pH最大范围是&&&&.酸化溶液Z时,使用的试剂为&&&&.
&开始沉淀时的pH&沉淀完全时的pH&Mg2+&9.6&11.0&Ca2+&12.2&c(OH-)=1.8moloL-1&(3)实验室用贝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并收集气体,下列装置中合理的是&&&&.(4)常温下,H2SO3的电离常数Ka1=1.2×10-2,Ka2=6.3×10-8;H2CO3的电离常数Ka1=4.5×10-7,Ka2=4.7×10-11.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H2SO3酸性强于H2CO3:将SO2和CO2气体分别通入水中至饱和,立即用酸度计测量溶液的pH,若前者的pH小于后者,则H2SO3酸性强于H2CO3.该实验设计不正确,错误在于&&&&.设计合理实验验证H2SO3酸性强于H2CO3(简要说明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仪器自选.供选择的试剂:CO2、SO2、Na2CO3、NaHCO3、Na2SO3、NaHSO3、蒸馏水、饱和石灰水、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pH试纸.
3(2009o江苏)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与Cl2相比,ClO2不但具有更显著的杀菌能力,而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有机氯代物.(1)在ClO2的制备方法中,有下列两种制备方法:方法一: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方法二:2NaClO3+H2O2+H2SO4═2ClO2↑+NaSO4+O2↑+2H2O用方法二制备的ClO2更适合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其主要原因是&&&&.(2)用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pH为5.5~6.5)常含有一定量对人体不利的亚氯酸根离子(ClO2-).2001年我国卫生部规定,饮用水ClO2-的含量应不超过0.2mgoL-1.饮用水中ClO2、ClO2-的含量可用连续碘量法进行测定.ClO2被I-还原为ClO2-、Cl-的转化率与溶液PH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当pH≤2.0时,ClO2-也能被I-完全还原成Cl-.反应生成的I2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2Na2S2O3+I2═Na2S4O6+2NaI①请写出pH≤2.0时,ClO2-与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②请完成相应的实验步骤:步骤1:准确量取VmL水样加入到锥形瓶中.步骤2:调节水样的pH为7.0~8.0步骤3:加入足量的KI晶体.步骤4:加少量淀粉溶液,用cmolo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1mL.步骤5:&&&&.步骤6;再用cmolo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2mL.③根据上述分析数据,测得该饮用水样中的ClO2-的浓度为&&&&mgoL-1(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④若饮用水中ClO2-的含量超标,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的,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填化学式)
该知识点易错题
1CuSO4o5H2O是铜的重要化合物,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CuSO4o5H2O的实验室制备流程图.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1)向含铜粉的稀硫酸中滴加浓硝酸,在铜粉溶解时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2)如果铜粉、硫酸及硝酸都比较纯净,则制得的CuSO4o5H2O中可能存在的杂质是&&&&,除去这种杂质的实验操作称为&&&&.(3)已知:CuSO4+2NaOH=Cu(OH)2↓+Na2SO4称取0.1000g提纯后的CuSO4o5H2O试样于锥形瓶中,加入0.1000mol/L氢氧化钠溶液28.00mL,反应完全后,过量的氢氧化钠用0.1000mol/L盐酸滴定至终点,耗用盐酸20.16mL,则0.1000g该试样中含CuSO4o5H2O&&&&g.(4)上述滴定中,滴定管在注入盐酸之前,先用蒸馏水洗净,再用&&&&.在滴定中,准确读数应该是滴定管上蓝线&&&&所对应的刻度.(5)如果采用重量法测定CuSO4o5H2O的含量,完成下列步骤:①&&&&②加水溶解③加氯化钡溶液,沉淀④过滤(其余步骤省略)在过滤前,需要检验是否沉淀完全,其操作是&&&&(6)如果1.040g提纯后的试样中含CuSO4o5H2O的准确值为1.015g,而实验测定结果是l.000g&测定的相对误差为&&&&.
2(2009o江苏)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与Cl2相比,ClO2不但具有更显著的杀菌能力,而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有机氯代物.(1)在ClO2的制备方法中,有下列两种制备方法:方法一: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方法二:2NaClO3+H2O2+H2SO4═2ClO2↑+NaSO4+O2↑+2H2O用方法二制备的ClO2更适合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其主要原因是&&&&.(2)用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pH为5.5~6.5)常含有一定量对人体不利的亚氯酸根离子(ClO2-).2001年我国卫生部规定,饮用水ClO2-的含量应不超过0.2mgoL-1.饮用水中ClO2、ClO2-的含量可用连续碘量法进行测定.ClO2被I-还原为ClO2-、Cl-的转化率与溶液PH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当pH≤2.0时,ClO2-也能被I-完全还原成Cl-.反应生成的I2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2Na2S2O3+I2═Na2S4O6+2NaI①请写出pH≤2.0时,ClO2-与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②请完成相应的实验步骤:步骤1:准确量取VmL水样加入到锥形瓶中.步骤2:调节水样的pH为7.0~8.0步骤3:加入足量的KI晶体.步骤4:加少量淀粉溶液,用cmolo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1mL.步骤5:&&&&.步骤6;再用cmolo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2mL.③根据上述分析数据,测得该饮用水样中的ClO2-的浓度为&&&&mgoL-1(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④若饮用水中ClO2-的含量超标,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的,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填化学式)
3某探究小组用洗净的废铜屑制备硝酸铜,下列方案中既节约原料又环保的是(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为提高氯化铵的经济价值,我国化学家设计了利用氢氧化镁热分解氯化铵制氨气并得到碱式氯化镁(MgOHCl)的工艺.某同学根据该原理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发生反应生成碱式氯化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装置B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2)反应过程中持续通入N2的作用有两点:一是使反应产生的氨气完全导出并被稀硫酸充分吸收;二是____.(3)装置D的试管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4)取下装置E,并将烧杯中溶液倒入蒸发皿中,微火小心蒸干得到固体样品(此温度下铵盐不分解).称取不同质量的上述固体样品分别与16.00mL相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完全溶解后,加热充分反应,并使放出的氨气全部被稀硫酸吸收,测得氨气的质量.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NaOH溶液的体积/mL][][16.00][样品的质量/g][3.1][6.2][9.3][12.4][氨气的质量/g][0.748][0.748][0.680][a]}①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moloL-1;②a=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为提高氯化铵的经济价值,我国化学家设计了利用氢氧化镁热分解氯化铵制氨气并得到碱式氯化镁(MgOHCl)的工艺.某同学根据该原理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发生反应生成碱式氯化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装置B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2)反应过程中持续通入N2的作用有两点:一是使反应产生的氨气完全导出并被稀硫酸充分吸收;二是____.(3)装置D的试管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4)取下装置E,并将烧杯中溶液倒入蒸发皿中,微火小心蒸干得到固体样品(此温度下铵盐不分解).称取不同质量的上述固体样品分别与16.00mL相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完全溶解后,加热充分反应,并使放出的氨气全部被稀硫酸吸收,测得氨气的质量.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NaOH溶液的体积/mL][][16.00][样品的质量/g][3.1][6.2][9.3][12.4][氨气的质量/g][0.748][0.748][0.680][a]}①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moloL-1;②a=____.”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质的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