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金银华,栀子,蒲公英的药用价值有什么药用价值

金银花茎中绿原酸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河南科学》1998年01期
金银花茎中绿原酸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
【摘要】:采用分光光度法对金银花茎中的绿原酸及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含量较高,具有开发利用的药用价值。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Q949.781.2,【正文快照】:
金银花茎中绿原酸和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李玉贤(河南中医学院中药系,郑州450003)摘要采用分光光度法对金银花茎中的绿原酸及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含量较高,具有开发利用的药用价值。关键词金银花茎金银花绿原酸黄酮分类号Q949.78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富捐,张翔宇;[J];许昌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刘如铟;何培新;;[J];河南科学;2006年01期
蒋琼凤,唐克华;[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蔡霄英,刘永乐;[J];食品科技;2003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容丽;[D];贵州师范大学;2002年
张镖;[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邢学锋;[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闫白洋;[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何报作;;[J];广西中医药;199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志洲;;[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王晓明,罗金塔,宋庆安,马社军,易霭琴,聂启英;[J];湖南林业科技;2004年06期
叶凤英,黎新荣;[J];广东药学;2003年04期
徐玉玲,赵晓均;[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8年01期
黄艳英,黄敏,陆中海;[J];中药材;1994年01期
武雪芬,李玉贤,侯怀恩,魏炜;[J];中药材;1996年02期
赵志君;刘喜华;郭玫;;[J];中医儿科杂志;2006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温瑞卿;[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高厚强,张晓玲;[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3期
张国升,樊明月,张佳美,蔡艳丽;[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叶宗仁,高尚德,叶丰次,林昭庚;[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程永现,赵淑敏;[J];中国医药学报;2001年01期
张国升,凡明月,张佳美,方方,蔡艳丽;[J];中国医药学报;2002年04期
张国升,凡明月,彭代银,方方;[J];中国医药学报;2002年07期
叶文峰,陈新,刘秀娟,孙凌峰;[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田燕;[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陈铁山,崔宏安,康永祥,张昌贵,周子富;[J];西北植物学报;1999年05期
何保斌,罗中华,刘敬,周新,黄文华;[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10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邓素兰;余继宏;邓芳琴;;[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尹波,王科军;[J];林产化工通讯;2005年01期
李红英,彭励;[J];宁夏工程技术;2005年02期
余建平,林燕,滕莉丽,王科军;[J];江西化工;2005年03期
向智男;宁正祥;战宇;;[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年08期
王柳萍,辛宁;[J];时珍国医国药;2005年09期
李茂,韦宝伟,覃良;[J];中国基层医药;2004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金丹丹;[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岳本花;[D];延边大学;2005年
张镖;[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张伟敏;[D];西南大学;2006年
金勇;[D];延边大学;2006年
彭菊艳;[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沈荣光;[D];江南大学;2006年
李娜;[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张晓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董雷;[D];吉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鲁灵恩;代静;陈绍槐;;[J];中药材;198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玉贤;[J];河南科学;1998年01期
;[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8年01期
胡润淮,杨怀霞,孙德梅;[J];河南科学;1999年02期
钱骅,赵伯涛,张卫明;[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1年04期
胡润生;[J];中成药;1998年05期
王学兵;魏战勇;崔保安;李长雷;徐端红;陈红英;;[J];中国畜牧兽医;2008年12期
罗艺晨;刘娟;叶松生;;[J];科技资讯;2010年14期
张秀春;[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许东颖,盛家荣,覃永周;[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邱小香;;[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蔡杰;江光奇;刘益章;任先正;张庆;;[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研究进展——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二届大环第四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郑慧芳;陈媚;葛建丹;宋必卫;;[A];第十二届全国数学药理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王秀敏;;[A];首届中国兽药大会动物药品学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孟令军;李超生;孟庆繁;刘艳;王晶;滕利荣;;[A];吉林省第六届生命科学大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李新圃;罗金印;郁杰;李宏胜;韩福杰;陈兴国;;[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九次学术讨论会论文与摘要集[C];2006年
贾振民;刘素梅;郭芙蓉;宋志超;陈蔷;杜红鸽;;[A];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色谱学术交流会暨仪器展览会论文集[C];2006年
张浩;王丽;;[A];中国药理学会制药工业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会议、中国药学会应用药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2006年国际生物医药及生物技术论坛(香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赵厚民;徐慧;周小平;;[A];第十五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文集(下册)[C];2005年
彭向前;王蕴;;[A];第十二届山东省药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袁倬斌;吕元琦;王月伶;李向军;;[A];第二届上海国际分析化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云川;[N];云南科技报;2003年
董飞侠;[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韩晋;[N];中国医药报;2005年
崔彩霞;[N];山东科技报;2006年
王斯敏;[N];光明日报;2009年
周萍;[N];中国特产报;2003年
任高;[N];中国特产报;2003年
程书权;[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杜海;[N];中国医药报;2010年
黄艳;[N];西部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少洲;[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石国荣;[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邓放明;[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白枫;[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沈瑾秋;[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彭密军;[D];中南大学;2004年
李新圃;[D];兰州大学;2006年
李越;[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李辉;[D];湖南大学;2005年
高荣;[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军;[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刘郁;[D];延边大学;2006年
高洁;[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马良;[D];河北农业大学;2004年
任霞;[D];四川大学;2005年
张莉莉;[D];吉林大学;2006年
刘涛;[D];扬州大学;2006年
赵昕;[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彭密军;[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王志华;[D];天津科技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生地黄 鱼腥草 鳖甲 杠板归 天葵子 栀子 苦参 丹参 蒲公英 龟甲 三丫苦 黄药子 穿心莲 金银_百度知道
问:生地黄 鱼腥草 鳖甲 杠板归 天葵子 栀子 苦参 丹参 蒲公英 龟甲 三丫苦 黄药子 穿心莲 金银
花 大青叶 鬼羽箭 黄芩 乌鞘蛇 冬凌草 连翘 水牛角丝 一枝黄花 黄柏 生甘草 莲子心是指什么病的处方
来自湖北省武穴市第二人民医院(三级)
这些药物的性质多是寒凉的,是会有刺激胃肠道的导致腹泻的可能的:你说的这些中药都是清热解毒治疗的,是会对脾胃虚弱等患者多是会有腹泻食欲不振腹痛等情况的,是对于有热毒内盛治疗的但是药物的性质是苦寒的,是需要慎重使用的意见建议,是针对有毒疮化脓性感染等疾病进行治疗的问题分析
指导意见:
这种情况一般的情况往往是可以采用中药调理治疗的。
要中医的具体的...
你说的都是一些中药啊
病情分析:这些药物具有清湿热解毒,活血行气的功效,主要用来治疗热毒炽盛所致的皮肤...
指导意见:
你好,根据你说的情况备孕期间不建议盲目用药的,建议你可以给予孕前检查,早...
指导意见:
考虑是存在肾阴虚的问题导致的。最好是去看下中医调理 一下。平时要养成良...
* 百度知道专家平台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适用科室:
药品分类:
当前位置:>>>>>>栀子金花丸
【产品名称】栀子金花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
【招商省市】全国
【产品类别】清热/解毒/消炎药
【规&&格】9g*10袋*160
【剂&&型】丸剂(水丸)
【零售价格】6 元
【生产厂家】山东孔圣堂制药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 10:42:00
该产品有7759人浏览,有1个代理留言!
【公司名称】&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人】&刘经理
【联系电话】&
(联系时请告诉我此信息来自“联众医药网”)
【手&&&&机】&
【传&&&&真】&
【联系地址】&安徽省 太和县 沙河东路
【邮政编码】&236600
【公司网址】&
【E-Mail 】&
【腾讯Q&Q】&
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会员等级】
VIP搜库会员
该公司全部产品
代理省份*必选
全国北京广东上海天津重庆海南广西
陕西新疆福建浙江江苏山东湖南湖北
四川贵州云南甘肃西藏江西安徽河南
河北辽宁吉林内蒙宁夏山西青海黑龙江
希望代理的区域:
&请填写市、县级区域名称。
销售渠道*必选,可多选
OTC药品保健品终端民营专科医院(门诊)专柜销售
药店采购其他营销方式医院临床
商业批发调拨第三终端诊所采购
有多年的药品营销经验
对此产品感兴趣,电话商谈
有完善的网络和销售队伍
请尽快电话联系我
咨询热线:027-【本站不销售任何药品,购药者请不要拨打】 广告热线: 在线客服: 广告服务:
() 未经许可不得建立镜像, 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医药招商代理信息
Copyright @
Wuhan Kangxun Technology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___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经营性):
联众医药网郑重提示:本网站只起到信息平台作用,不对交易行为负担任何责任,请自行核实,谨慎行事。同时禁止网上售药行为。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金银花的人工种植方法.金银花的药用价值.金银花的的鉴别.什么是金银花是什么样.金银花的药性
治疗痤疮疤痕.治疗青春豆粉刺暗疮.治疗酒糟鼻.螨性皮炎治疗螨虫性皮炎.脂溢性皮炎
咨询电话:400
专题知识:
中州制药在线指导:
内容:疤痕.痘痘.青春豆.暗疮疤
&&&&&&痕.白头粉刺(黑头粉刺).酒渣鼻
&&&&&&(酒糟鼻).脂溢性皮炎.螨虫性皮炎
&&&&&&(螨性皮炎)以及其他皮肤问题。
电话:400-6868089
时间:每日9:00-21:00
治痘新概念:
&&&&老的医生认为青春痘(青春豆)、暗疮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内热、上火、皮肤油脂分泌过旺、性激素分泌过多所致。多年来医生们一直沿用这些理论对症施治,但往往见效甚微,使青春痘青春豆、酒渣鼻反复发作让人极为苦恼。
&&&&近年来国际著名生物医学研究员赵中州教授,通过不断的研究及临床实践,证实青春痘青春豆、(酒糟鼻)与以上因素没有直接关系,而是感染上一种叫人类蠕形螨的寄生虫所引起的一种皮肤炎症,在现代医学上青春痘青春豆、酒渣鼻(酒糟鼻)、痤疮暗疮统称为“螨性皮炎”,此论证得到世界医学界的认可。
| 75、金银花百科
75、金银花百科
中草药别名  [1]【别名】忍冬花,金花,银花,二花,密二花,双花,双苞花,二宝花,金藤花,苏花,鹭鸶花,努间努碾,吊坡胶姿,胶都颠(侗族名),羔热马耨(布依族名),阿拉塔蒙根其其格(蒙族名),抛捏,婵人防,勤人墙,美亲晒,琴严扁,善然效(瑶族名),精因发。
  【商品名】南银花:又名密银花。主产于河南省密县、登封、荥阳、尉氏等县。品质最优,但产量较小,主供出口。
  东银花:又名济银花。主产于山东省费县,平邑、苍山等县。产量较大,品质亦佳。销往全国,并供出口。
  怀银花:又名淮银花。产于河南省温县、博爱、沁阳、武陟、盂县一带(旧时怀庆府)者。品质亦佳,销往全国,并有出口。
  山银花:又名土银花,杜银花。产于安徽、江苏、山西、陕西、浙江、江西、四川、湖北、湖南、贵州等地。品质较次,多在当地销售。
  以上商品以花蕾未开放,干燥、黄白色者为佳。
  【处方名】二花,双花,金银花,金因花。
金银品种  1.1 淡红忍冬
  Lonicera acuminata Wall.
  本种的花在四川部分地区和西藏昌都作“金银花”收购入药。
  1.2 细毡毛忍冬
  Lonicera similis Hemsl.
  花供药用,是西南地区“金银花”药材的主要来源,收购以野生品为主,近年来有些地区已引种栽培。
  1.3 灰毡毛忍冬
  Lonicera macrathoides Hand.-Mazz
  花入药,为金银花地方习用品种之一,主产于湖南和贵州,有“大银花”、“岩银花”、“山银花”、“木银花”等名称。
  1.4 卵叶忍冬
  Lonicera inodora W.W.
  产云南西部(腾冲)和西藏东南部(墨脱)。生于石山灌丛或山坡阔叶林中,海拔1700~ 2900m 。西藏民间有用本种的花作清热解毒药的。
  1.5 短柄忍冬
  Lonicera pampaninii
  花入药,贵州民间用来治鼻出血、吐血及肠热等症。
  1.6 皱叶忍冬
  Lonicera rhytidophylla Hand.-Mazz
  花供药用,在江西上犹县作“金银花”收购,但产量甚小。
  1.7 滇西忍冬
  Lonicera buchananii Lacein kew Ball.
  本种的花供药用,为云南盈江县“金银花”的主要来源。
  1.8 盘叶忍冬
  Lonicera tragophylla Hemsl.
  花蕾和带叶嫩枝供药用,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花在贵州印江收购入药,称“大金银花”,但产量不高。
  1.9 新疆忍冬
  Lonicera tatarica Linn.var.tatarica
  新疆忍冬属植物有10余种,天山北麓的刚毛忍冬的花蕾和苞片,可以药用,也可大量栽培。刚毛忍冬花蕾绿原酸含量只高于花蕾和苞片含量0.327%,在花蕾和苞片不易分离时,花蕾和苞片可同时入药。
  1.10 匍匐忍冬
  Lonicera crassifolia
  四川武隆县民间栽培,以其花治风湿。
  1.11 云雾忍冬
  Lonicera nubium(Hand.-Mazz)Hand.Mazz
  这是一很特殊的种,它的毛被、叶形、花序和花序梗与同一亚组内的其他种颇不相同,足以成立独立的种。
  1.12 川黔忍冬
  Lonicera subaequalis Rehd.
  产四川西部至南部和贵州东部(盘县、毕节)。生于山坡林下阴湿处,海拔1500~ 2450m 。
  1.13 金银花的变种或亚种
  在各地生态条件的影响下,形成金银花异常丰富复杂的种内变异类型。在地方作为药用的就有多种属于忍冬属品种、原变种或原亚种的变种或亚种,下面介绍《中国植物志》中收载的峨眉忍冬、净化菰腺忍冬和异毛忍冬。
  (一)峨眉忍冬
  Lonicera similis Hemsl.var.omeiensis
  峨眉忍冬是细毡毛忍冬的变种。叶下面除密被由短柔毛组成的细毡毛外,还夹杂长柔毛和腺毛。花冠较短,长1.5~ 3cm ,唇瓣与筒几等长。
  特产四川西南部、北部、东北部和东部。生于山沟或山坡灌丛中,海拔400~ 1700m 。
  此变种的花在四川旺苍、江油等县作“金银花”收购入药。
  (二)异毛忍冬
  Lonicera macrantha var.heterotricha
  异毛忍冬是大花忍冬的变种。叶下面除了有糙毛外,还被由稠密的短糙毛组成的毡毛。花期4月底至5月下旬,果熟期11~12月。
  产浙江南部、江西西部、福建(南平)、湖南西南部、广西、四川东北部(南江)和东南部(光文、江北、秀山)、贵州及云南东南部和西部。生于丘陵或山谷林中或灌丛中,海拔350 ~ 1250m ,在云南可达 1800m 。
  此变种具有介乎大花忍冬和灰毡毛忍冬L.macranthoides Hand.-Mazz之间的特征。其叶下面由短糙毛组成的毡毛,堪与灰毡毛忍冬相比,但却同时存在较长的糙毛,而且小枝和花冠外面的毛被以及花冠的长度,又都与大花忍冬相一致。
  (三)净花菰腺忍冬
  Lonicera hypoglauca Miq.Subsq.nudiflora
  净花菰腺忍冬是原亚种菰腺忍冬的亚种。主产于广东北部和西部、广西、贵州西南部及云南东南部至西部和西南部。在广西有栽培,为主流商品。花蕾长 1.8~ 4 .5cm ,直径1.5~ 3mm ,无毛或疏被毛。腺毛无或偶见,头部盾形而大;厚壁非腺毛少,长约至704μm,螺纹较密。总氯原酸含量6.91%。
生长习性  一、温度:抗零下30°C低温,故又名忍冬花。3°C以下生理活动微弱,生长缓慢。5°C以上萌芽抽枝。16°C以上新梢生长快,20°C左右花蕾生长发育快。
  二、适应性强。山区、平原、粘壤、砂土、微酸偏戌都能生长。北起东三省,南到广东、海南岛,东从山东,西到喜马拉雅山均有分布,日本、朝鲜也有少量野生。农谚讲:“涝死庄稼旱死草,冻死石榴晒伤瓜,不会影响金银花”。
  三、习性:喜光也耐荫,耐寒。耐旱及水湿,对土壤要求不严,酸碱土壤上均能生长。性强健,适应性强,根系发达,萌蘖力强,茎着地即能生根。
种植技术  一、 品种选择
  金银花,又名银花、忍冬花,当地俗称花子。平邑金银花有三大品系:鸡爪花、大毛花、山银花。
  1、 鸡爪花:花蕾簇生于花枝顶端,呈鸡爪状,分为大鸡爪花和小鸡爪花,喜肥水,结花早,生产性能好。花蕾瘦小略短,色泽较淡,是加工的首选品种。
  2、 大毛花:生长旺盛,墩形大而松散,枝蔓长而粗壮,花蕾长,根系发达,抗干旱,耐瘠薄,适于山岭薄地和梯堰地边栽植。
  3、 山银花:是金银花的原始野生种,板蔓葡匐于地,叶长,花蕾瘦小,花有紫红色条纹,加工品质优良。
  二、 育苗
  1、 压条栽植法:汛期选取一、二年生的健壮枝条,截30厘米的段,去掉下部叶片,每穴6――8条,栽于整好的穴内,覆土压实,若墒情不足,则需浇水,成活率90% 以上,。
  2、 插条育苗:在修剪金银花枝时,截枝为20厘米作插条。造畦扦插,行距20厘米,株距2厘米。春、夏、秋季均可扦插,100天后即可出圃移栽。
  三、 栽植
  金银花主要栽植于岭坡、地堰、沟边、道旁,多呈散生状,随着种植水平的提高,逐步发展金银花密植园。
  栽植时间多在春季2月份,挖0.5米见方的穴,浇足底水,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穴栽3――5株。栽后覆土、压实。密植园栽植采有株行距1×1。3米,亩栽500墩左右。
  四、 生长期管理
  1、 施肥
  一般于冬前施有机肥作基肥。生长期根据金银花生长状况,分期追肥3――5次,每次每墩追施有机肥15――20公斤,或三元复合肥0.5公斤,金银花生长期间一般不用浇水。如遇特大干旱,要浇水抗旱。
  2、 合理修剪
  多在冬前或早春进行。要剪去弱病枝,以促发新枝,同时结合剪枝,进行银花育苗。
  3、 防害治虫
  金银花主要害虫有:金银花尺蠖虫、中华忍冬花圆尾蚜、白啄木虫等,亩用40%乐果乳油100――125克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呀虫,亩用50%敌敌畏乳油150――200克兑水40――50公斤喷雾防治尺蠖虫和白啄木虫。
  五、 采收
  金银花的花期,一般从5月下旬――10月中旬,约150天。头茬花在5月下旬,二茬花在7月中下旬,三茬花在8月中旬,四茬花10月中旬,每茬花期在7天左右。
  适采期在花蕾上部膨大呈白色时,采得过早影响产量,过晚则降低品质
  六、加工
  [2]忍冬以花蕾入药。当花蕾显绿色将要开放时,摘下晒干,此时质量好;花开后再摘,产量低、质量差。日晒最好一天晒干,过夜影响质量。亦可烘干。4千克鲜花可晒干花1千克。一般亩产干花100千克左右。
  七、金银花采收后的管理方法
  金银花每年4~7月份采收,实践证明,做好金银花采花后的管理,是促使植株迅速恢复长势、秋梢大量抽出、提高次年产量的关键措施,各产地花农应注重这―工作。其做法如下:
  一、修整枝条 金银花摘花期结束以后,要进行几次枝条修剪。其时间应分别在收花后的7月下旬、8月上旬至9月上旬和12月至翌年2月。方法是根据植株的自然生长情况,适当保留几根主根,将生长发育差的弱枝、过密枝、徒长枝和病株,用剪刀从基部30cm处剪去(嫩枝条也宜剪去顶端),让枝条下部逐渐粗壮。其原则是:对枝条长的老花墩,要重剪,截长枝、疏短枝,截疏并重;对壮花墩,以轻为主,少疏长留。对搭支架靠缠绕生长的枝藤,应该修剪呈灌木状的伞形,使之中央高,四周低,以利花丛内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促进花丛长势良好。对未搭支架全部靠在岩石上攀援生长的枝藤,修剪时不要过分剪除,而应该多保留几根主干,任其四方伸展开花。
  二、适时施肥 金银花植株在整个生长期需要足够的肥料,在其开花期植株要消耗大量营养物质,采花以后必须及时追施肥料,以恢复它的正常生长。肥料的种类,可用土杂肥和化肥混合使用,施肥的数量根据花墩大小而定。一般每丛花每次施堆肥或人畜粪尿15~20kg,尿素化肥50~100g。小花墩者,施肥量可酌情减少。进入秋季以后,每丛花再施一次厩肥和草皮灰混合肥20~25kg。在离根部50~100cm的地方开环沟施放,施完肥料以后进行一次培土,以利肥料充分腐烂生效,促进秋梢长出。
药用价值  忍冬同属多种植物的花蕾在不同地区作金银花药用。除忍冬、红腺忍冬、山银花和毛花柱忍冬外,在地方作为药用的还有淡红忍冬 (Lonicera acuminata Wall.)、卵叶忍冬(Lonicera inodora W.W.)、短柄忍冬 (Lonicera pampaninii)、净花菰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灰毡毛忍冬 (L.macrathoides Hand.-Mazz)、滇西忍冬(L.buchananii Lacein kew Ball.)、皱叶忍冬 (L.rhytidophylla Hand.-Mazz)、细毡毛忍冬(L. similis Hemsl.)、盘叶忍冬 (L.tragophylla Hemsl.)、新疆忍冬(L.tatarica Linn.var.tatarica)、匍匐忍冬 (L.crassifolia)等。
  金银花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性木质藤本植物忍冬的花蕾和初开的花。金银花味甘性寒,功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一般用量6~15克,水煎服,亦可入丸散。脾胃虚寒及气虚体弱者不要使用。 我们的古人已经发现,金银花能解菌毒。宋代张邦基的《墨庄漫录》中记载这样一则故事:崇宁年间,平江府天平山白云寺的几位僧人,从山上采回一篮野蕈煮食。不料野蕈有毒,僧人们饱餐之后便开始上吐下泻。其中3位僧人由于及时服用鲜品金银花,结果平安无事,而另外几位没有及时服用金银花的僧人则全都枉死黄泉。可见,金银花的解毒功效非同一般。
  【专利方剂】六味黄酮茶:是以饮茶的方式饮用中草药,该茶由 “金银花、银杏叶、决明子、槐米、山楂、菊花” 六种国家卫生部规定的药食同源的中草药组方而成主要含有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植物黄酮类化合物。将原材料精选、炮制、加工成袋泡茶,所以叫“六味黄酮茶”。它不是通常的茶叶,不含茶叶成分,它是以喝茶的方式饮用的中草药。六味黄酮茶也不是保健品,属于功效型食品(批号:陕卫食证字号),一种具有药效的功效性食品。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0.4%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7nm。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不低于1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绿原酸对照品适量,置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4μg的溶液,即得(10℃以下保存)。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50%甲醇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25ml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绿原酸(C16H18O9)不得少于1.5%。
  性味归经
  甘,寒。归肺、心、胃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用法用量
  6~15g。
  贮藏方法
  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中医认为,金银花性寒、味甘、气平,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可以治疗热毒肿疡、痈疽疔疮等症。由于兼有宣散作用,故又可治疗外感风热和温病初起。如治疗风热感冒的银翘解毒片(丸),就是以金银花为主药的。与黄芩配伍制成的银黄片,可以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等。金银花加水蒸馏可获得“金银花露”,有清暑解热的作用,可以治疗小儿热疖、痱子、暑热等症。
  我国自古以来,民间就有这样一个习惯,在炎夏到来之际,给儿童喝几次金银花茶,可以预防夏季热疖的发生;在盛夏酷暑之际,喝金银花茶又能预防中暑、肠炎、痢疾等症。
  炎夏酷暑之际,人们容易中暑,用金银花制成凉茶,频频饮用,能够预防中暑。夏末至中秋季节,细菌性痢疾、肠炎多发,可以金银花为主,配以黄连、黄芩,煎成汤剂口服,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采摘金银花宜在含苞待放之时,以色黄白、肥大者为佳。若捏一撮优质金银花,置于玻璃杯中,将沸水冲入,少顷,则见一个个花蕾垂直地悬于水中,不浮不沉,亭亭玉立,好看极了。待水浸透花蕾之后,则陆续沉入杯底。
  据药物化学分析,金银花含有木犀草素、肌醇、皂甙、鞣质等。药理实验表明,金银花具有广泛的抗菌谱,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结核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均具有抑制作用,还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临床上也多用它治疗上述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
  新近的研究指出,金银花能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而淋巴细胞转化率可反映细胞免疫功能,即提高机体免疫力。金银花还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从另一个角度来提高免疫功能。金银花还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对急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南京野生植物研究所用动物实验证明,金银花能显著提高动物对高温环境的耐受力,当对照组的动物因高温死亡50%时,喂饲金银花茶的动物在相同环境下仅死亡6%。证实了金银花的清热解暑作用。
  用金银花和菊花制成的“银菊饮”当茶喝,治疗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症200例,效果良好。其中系统观察46例,血压降至正常者35例,余者也有不同程度降低,并可使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获得改善。用金银花注射液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其疗效并不比抗生素差,而且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毒性和副作用。
  金银花的药理
  金银花含环己六醇、黄酮类、肌醇、皂甙及鞣质等,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多种致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钩端螺旋体、流感病毒以及致病霉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亦有抑制作用。此外,金银花还具有明显的抗炎及解热作用,金银花水及酒浸液对试验性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金银花的花、叶经蒸馏制得的蒸馏液叫金银花露。夏季用它做成饮料,不仅味道甘甜可口,而且还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之功。以前药铺的柜台上经常摆放着一个装有金银花露的瓷坛,在饮料品种极其稀少的过去,柜台上那青花瓷坛不知让多少小孩儿眼馋心痒。
   诸葛亮在七擒孟获的过程中,大部分将士水土不服,中了山岚瘴气。后经一小村寨,见村民面黄肌瘦,诸葛亮顿起恻隐之心,发放军粮施救。村民们十分感谢,一土著白发老人得知许多蜀兵患了“热毒病”时,便叫来自己的一对孪生孙女儿:“金花、银花,你们去采几筐仙药来为蜀军解难。”然而三天后,姐妹仍未归来。人们多方寻找,在一处山崖,只见两只药筐中已采满了草药,筐边有野狼的足迹和被撕碎的衣服鞋子……
   蜀军将士吃了草药得救了,而金花、银花却为此献出了生命,为了纪念她们,人们就把这种草药开的花叫作“金银花”。
   金花间银蕊 草药抵万金
  金银花,又名银花、金花、忍冬花、金藤花等。每当夏秋季来临,我国南北诸省的山区、丘陵,都有这种蔓藤爬攀植物,开黄白两色的鲜花,清香扑鼻,这就是“金银花”。花开时初为纯白,继而变黄,十分好看。采集该花颇有讲究,须在晴天清晨露水刚干时摘取,并及时晾晒或阴干,这样药效才佳。
  据有关文献记载,金银花在我国已有2200多年栽植史。早在秦汉时期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载有忍冬,称其“凌冬不凋”;金代诗人段克诗曰:“有藤鹭鸶藤,天生非人有,金花间银蕊,苍翠自成簇。
   功能主治
  《本草纲目》载“金银花,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自古以来,金银花常用于清热解毒,治疗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等症,亦用于风热感冒,支气管炎等病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热、调节免疫等作用。
  小编推荐:盛夏佳饮:金银花
   常用药方
  含有金银花的药方、药膳方特别常见,据调查,全国有1/3的中医方剂用到金银花。
  热毒痈疖 可单用浓煎内服,也可与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配伍,以增强清热解毒消肿之功。代表方有五味消毒饮,出自《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方:“金银花三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一钱二分,水二盅,煎八分,加无灰酒半盅,再滚二三沸时热服。如法再煎服,被盖出汗为度。”具有清热解毒,消散疔疮之功。主治各种疔毒,痈疮疖肿,局部红肿,热痛,或发热恶寒,舌红苔黄,脉数。
  此方药虽仅有五种,但功专力宏,是历代中医治疗火毒结聚而引起痈疮疖肿的首选方剂。现代用量及煎服方法为:金银花20克,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15克,水煎后,加酒适量和服,药渣捣烂可敷患处。
  疮疡肿毒初起,或已成脓而未溃者,可与穿山甲、皂角刺、大贝、白芷等合用,代表方有仙方活命饮,出自《校注妇人良方》:“穿山甲、甘草、防风、没药、赤芍药、归梢、乳香、贝母、天花粉、角刺各一钱,白芷六分,金银花、陈皮各三钱。用好酒三碗,煎至一碗半。若上身,食后服;若下身,食前服,再加饮酒三四杯,以助药势,不可更改。”仙方活命饮以清热解毒为主,活血行气,消肿溃坚为辅,称为“疮痈之圣药,外科之首方”,用于一切疮痒初起。金银花用量较重,善清热解毒,配白芷、防风意在疏风散邪,使热毒从外透解;花粉、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消痈。
  现代用量:穿山甲3克、皂角刺3克、当归尾3克、甘草3克、金银花9克、赤芍3克、乳香3克、没药3克、天花粉3克、陈皮9克、防风3克、贝母3克、白芷3克。
应用价值  金银花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最近,很多防治非典的中药处方中都使用了金银花。日常生活中,人们还经常以金银花泡水代茶来治疗咽喉肿痛和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方法为:取金银花20克,煎水代茶或泡茶饮,每日1剂。除此之外,许多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也同样用到了金银花。
  (1)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银花甘寒,既清气分热,又能清血分热,且在清热之中又有轻微宣散之功,所以能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的表症未解、里热又盛的病症。应用时常配合连翘、牛蒡子、薄荷等同用。
  (2)用于疮痈肿毒、咽喉肿痛。金银花清热解毒作用颇强,在外科中为常用之品,一般用于有红肿热痛的疮痈肿毒,对辨证上属于“阳症”的病症,较为适合,可合蒲公英、地丁草、连翘、丹皮、赤芍等煎汤内服,或单用新鲜者捣烂外敷。
  (3)用于热毒引起的泻痢便血(粪便中夹有黏液和血液)。热毒结聚肠道,入于血分,则下痢便血。银花能凉血而解热毒,故可疗血痢便血,在临床上常以银花炒炭,合黄芩、黄连、白芍、马齿苋等同用。
  (4)银花味甘性寒,气味芳香,既可清透疏表,又能解血分热毒,尤为治阳性疮疡的要药。配以连翘、牛蒡子、薄荷、荆芥,则疏表解热;配以鲜生地、玄参、连翘、竹叶卷心等,则清营泄热;配以紫花地丁、野菊花、蒲公英,则解毒疗疮;配以黄耆、当归、甘草,则托毒消痈;配以黄芩、白芍、甘草等,则清热治痢。
  ★取金银花15克,生甘草3克,煎水含漱,可治咽喉炎。
  ★取金银花60克,山楂20克,煎水代茶饮,可治感冒发热,头痛咽痛。
  ★取金银花、蒲公英各25克,甘草15克,每日1剂,水煎服,可治腮腺炎。
  ★取金银花、连翘、大青根、芦根、甘草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天,可预防流脑。
  ★取金银花、菊花、山楂各10克,蜂蜜100克,加清水适量,煎煮30分钟,滤出药汁饮服,可治暑热头痛,心烦口渴。
  ★取金银花鲜嫩茎叶及花适量,用冷开水洗净,细嚼咽下,可治毒蕈中毒。
  ★取金银花15克,焙干研末,水调服,可治痢疾。
  ★取金银花300克,黄连、黄芩各90克,加水煎煮,取药液1000毫升,每次服用30毫升,每日4次,可治急性菌痢。
  ★取银花24克,蒲公英15克,连翘、陈皮各9克,青皮、生甘草各6克,每日1剂,水煎服,可治初期急性乳腺炎。
  ★取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紫背天葵子6克,每日1剂,水煎服,可治痈肿疮疡。
  ★取金银花60~90克,蒲公英30~60克,甘草9~15克,每日1剂,水煎服,可用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辅助治疗。
  ★取金银花15克,车前草、旱莲草、益母草各30克,每日1剂,水煎服,可治泌尿道感染。
同名中药  〖中药来源〗:本品始载於《新修本草》。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性木质藤本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d.的花蕾。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
  〖采收加工〗:夏初当花含苞未放时采摘,阴干。生用,炒用或制成露剂使用。
  〖中药规格〗:
  商品按产区可分为蜜银花(即南银花,主产河南省密县一带),济银花(即东银花,主产山东省济南一带),山银花(即土银花,为其他各地所产)。除山银花分一、二等外,其他均为1~4等。以银花初开,完整,色黄者为佳。以河南省的密银花品质最优,为全国之冠,以山东省的济银花产量最大。
  〖药材性状〗:外表黄色或黄褐色,被有短柔毛及腺毛,基部有绿色细小的花萼,5裂,裂片三角形,无毛。剖开花蕾则见5枚雄蕊及1枚雌蕊。花冠唇形,雌雄蕊呈须状伸出。
  〖 成 分 〗:本品含环己六醇、黄酮类、肌醇、皂苷、鞣质等。叶含黄醇素、鞣质。茎含皂苷等。
  〖药理作用〗:
  本品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有明显抗炎及解热作用;金银花的水及酒浸液对肉瘤180 及艾氏腹水瘤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本品有一定降低胆固醇作用。
  〖性味归经〗:甘,寒。归肺、心、胃经。
  〖功效应用〗: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主治痈肿疔毒初起,红肿热痛,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热毒血痢,暑热烦渴,咽喉肿痛。
  〖药材用法〗:煎服,10~15g。
  〖使用禁忌〗:脾胃虚寒及气虚疮疡脓清者忌用。
  附药 忍冬藤
  为忍冬的茎叶,又名银花藤。秋冬割取带叶的嫩枝,晒干,生用。其性味功效与金银花相似,故可做金银花的代用品。其解毒作用不及金银花,但本品又有通经络的作用,可消除经络的风热而止痛,故常用於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等症。煎服,15~30g。
食疗价值  忍冬科木质藤本植物忍冬和毛萼忍冬(山银花)、腺叶忍冬等多种同属植物的花蕾。又称银花、忍冬花、双花。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夏季晴天早晨采收,凉晒干燥备用;或用鲜品。
  [性能]味甘,性寒。能清热,解毒。
  [参考]含木犀草素、异绿原酸、绿原酸、肌醇、挥发油等成分。
  [用途]用于感冒风热,发热咽痛,或温病初起,温热病热毒未解;暑热烦渴,或痱子瘙痒、灼热;痈肿、疖、疔,红肿热痛;热毒泻痢。现代又用于高血脂症。
  [用法]泡茶,煎汤,制成露等。
药性及用法  金银花,味甘,温,无毒。未成毒则散,已成毒则消,将死者可生,已坏者可转。
炮制方法  金银花饮片大致可分为生药、炒药、炭药3种。这3种制品的性味和功效有差别,在应用上也各有擅长。
  炭药是用武火清炒(但火力不宜过大),将银花炒至焦黄或焦黑,贮存备用。炭药味甘微苦涩,性微寒,重在清解下焦及血分之热毒。主要用于痢疾。如赤痢,因湿热内蕴、胃不消导等所致肠络损伤而出现的腹痛、下痢脓血、肛门灼热、里急后重、舌苔黄腻等证。银花炭常与黄连、木香、赤芍、马齿苋、蒲公英等合用,可起到清肠解毒、活血化滞之功。又如疫毒痢,因毒疬过盛,疫毒深滞肠胃,侵入营血所致。特点是发病急,病情重。如突然出现高热、寒战、烦渴、腹痛急剧,痢下脓血黏稠,次数频多,恶心呕吐,甚至神昏谵语等危重证候。类似于“中毒性痢疾”。银花炭可与地黄、赤芍、丹皮、黄连、黄柏、白头翁等合用。具有清营护阴、凉血止痢的作用。
  生药是把鲜品金银花经过日晒、阴干或烘烤等方法而获得的干品,也指鲜品金银花。生药味甘微苦,性寒,善清解上焦和肌表之毒邪。可用于温病初期,常与连翘、薄荷、淡豆豉、荆芥等同用,以加强疏散清热之力。主要用于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者,代表方如“银翘散”。还可用于痈疽疔毒,金银花自古有“疡科之圣药”之称。常与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等合用,能增强解毒消肿作用。对于痈疽疖毒,红肿疼痛,无论溃脓还是未溃脓者,使用金银花(用量宜重)均能起到极佳效果。代表方有“五味消毒饮”等。
  炒药炒药是把金银花置锅内,用文火将花炒至深黄色为度。炒药味甘微苦,性寒偏平,其清热解毒之功善走中焦和气分,多用于温病中期。常与黄芩、石膏、芦根、竹茹、栀子等同用,具有清解内毒、透邪外出、和胃止呕作用。可用于邪热内盛而出现发热烦躁、胸膈痞闷、口渴干呕、舌红苔燥及脉象洪数等。
| 痤疮专题知识:
标签:金银花的人工种植方法.金银花的药用价值.金银花的的鉴别.什么是金银花是什么样.金银花的药性
描述:国家保密发明专利药品“中州药膏”治疗痤疮疤痕,酒渣鼻青春痘,粉刺痤疮暗疮,脂溢性皮炎,消炎润肤止痒,防晒淡化色斑,收缩毛孔改善油性皮肤等,5天见效,全国免费邮寄.金银花的人工种植方法.金银花的药用价值.金银花的的鉴别.什么是金银花是什么样.金银花的药性
版权所有 &
咨询热线:400-6868089 QQ咨询: ICP备案:闽ICP备号
中州制药招商地址:厦门莲前路福满山庄116栋802室
常州销售地址:常州市怀德路百信大药房(中油国际大酒店旁)
厂址:云南省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经东路16号 咨询电话:400
国家保密发明专利药品:中州药膏.治疗痤疮疤痕.治疗青春豆.治疗粉刺暗疮.治疗酒糟鼻.治疗螨虫.脂溢性皮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药用蒲公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