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币收藏价格表2013永泉通货在30年前有造假的吗

国内外钱币邮票银元和田玉古玩字画
[ 17:03:12]
14:56:48]&&& 从古钱币纸币银元价值增幅看,三者中表现最好的是四版纸币有几十倍的升幅,其次老银元,近两年银元就实现了数倍的增值(各种低档龙洋从不到千元到目前的两三千元以上),而且银元是几乎所有品种的普涨,主要是这点远强于古币;古币中的部分热门品种(如先秦,咸丰等)也达到了不输于银元的涨幅,但大部分品种涨幅慢,甚至有些品种多年根本没涨,古币收藏者如果不是准确地选择品种,刻意投资的话,收益肯定远不如银元; 铜元的增值表现是最差的,这点不用多说了。概括说三者中银元适合投资,古币适合收藏和选择性投资,而铜元最适合研究。1、 作为一个古币爱好者,我的确喜欢古币的历史价值和收藏乐趣,但这年头投入完全不考虑回报也不现实,我真心盼望古币未来出现更好的行情。普通小平钱币,价格随上升了一个台阶,但总体看来,天文数字的世存量,收藏要有选择;其实您要是了解一下去年宋钱行情的话就会知道,很多宋钱品种比银元涨的更快更猛。古钱币的牛市刚开始。长期升值的过程和趋势是肯定的。不是几个人唱空就能唱空的,也不是几个卖家卖空就能改变上涨的大趋势的。
2、纸币,第一种人民币8年前投资纸币者,平均获利500%以上,也就是5倍。  第一套人民币如今已是400多万的身价,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升值佳话。 8年前投资纸币,且眼光独到,投了不少经典品种的人,平均获利8倍以上。  8年前投资纸币,眼光极差,买的全是升值最慢的品种,平均获利3倍以上。年前投资连体钞板块者,如今平均获利3倍。而善于抓品种者,购买了人民币整版钞、澳门整版钞者,平均获利10倍以上。君不见收藏品市场那堆积如山的纸币?收藏是要随时把玩,欣赏的。君总不能去欣赏那一捆捆的包装纸吧!世界上除了中国,还有那个国家在炒本国流通的纸币的。第二种民国纸币现在还处于地板价格 有些民国币很稀少,但价格很低,如交行30年25元,农行30年大500,那个不币枣红少啊 ,但价格差异却很大民国纸币比人民币好玩多了,品种多,同一品种又可以玩加字,签字,冠号等花样。对民国纸币我们都不太喜欢普品,其实东西多少与玩的人的比例才是最重要的。欧美等世界上收藏风气较为成熟的国家为例,纸币的价格还是远高于银元和其它币品的。
3、现代金银币,群众基础,高价发行,现代银币高仿品制约行情的发展。
4& 银锭有一个致命的无可争议的缺点,就是粗糙不美观。从普通人的欣赏角度来看(当然我不是这样看的),银锭无疑像一块银坨坨,毫无观赏性。我曾经把银锭拿给不懂收藏的同事看,结果是没一个人认为银锭有观赏价值,觉得银锭疤疤癞癞的,远不如银元精巧可爱。当然,从数量上说,银锭的确比银元要少很多很多,可以说甚至不是一个存世当量上的东西,但外观上的差异却是明显的。祖先之所以弃用延续了千年历史的银锭,而改用银元。除了称量、成色、轻重之外的另一原因,只怕也是因为银元的精致美观。如论银元、银锭所承载的历史信息,这个就是见仁见智的事情了。试问搞收藏的,有几个有极其渊博的历史知识而能把正史里的二十四史所讲述的历史知识一一道清说明?更遑论浩如烟海的私家著述了。大多数人也就是知道近代史而已,如论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古钱岂不比银锭更具有所承载的历史信息的功能?在我国钱币类中,可以这样说,没有一种钱币类别在所承载的历史信息这方面能超过古钱的,毕竟古代中国是以铜本位为主的国家,这点和西方国家以及近东甚或是同为远东的某些国家截然不同。只是随着明清西方列强的美洲殖民地白银的流入,中国也进入到了白银本位时代,但一直到清代,还是银铜并行本位。所以说什么所承载的历史信息这种说法,说对也对,说不对也不对。银锭银元都是收藏品,都是大家努力收藏的东西,本没有什么高下低贱之分,所谓青菜萝卜各有所好,正所谓也。银锭存世量比银币少得多,所以银锭认识的人少。从上述的评论就能看出。其实两者都有珍惜品存在,只是高档的银锭现在拍卖会也征不到,见过的人就更少了。银锭30万以上的比比皆是啊,一般的50两都在10万左右了,出资几十万要好银锭的人也比以前多了。其实玩银锭的门槛一直比玩一般银币的门槛高,和玩高档评级币的门槛差不多。我记得05、06年的时候MS63的宣三也就3500元,川锭的厘局,津贴在4000左右,地丁、捐输2500左右,三排川锭2000左右,普通50两8000-1万,牛点的50两2-3万,现在什么价大家也清楚。比一比实际上升值的比率也差不多。只不过现在门槛都提高了,银锭、评级币有点玩不动了,现在只能玩普通的银币了,以前玩的那些东西暂时放下吧。&恰恰相反!近代产物银元所承载的历史信息跟银锭是没法比的。再过几年或许才会有更多的人意识到。5 银元从收藏角度看,机制币和其他币种相比具有许多独特之处。首先,机制币的铸造精美,图案既精细又规整,模具多为雕刻大师所雕,所以整体艺术性强;其次是它的贵金属材质,对贵金属的追捧在中国古已有之,而机制币除了本身材质贵重外,更重要的是能做到成色统一,这对于收藏品的价值是很大的保障 银币-群众基础很硬的 中国机制银元不仅是货币价值的体现,其记载着祖国近代与现代历史之变迁,蕴藏了国人的念想,凝聚着国人之亲和力,是祖国近代与现代历史之重要见证物之一。这或许是民间众多国人不愿轻易出让的原因吧!
& 纵观钱币市场,本人为投资一些低档的品相好的钱币,应该才是方向。铜元应该是下一个收藏对象,不管你喜不喜欢,未来3年,价格有望升值几倍(特别是一些品相好的),因此,有选择性的收藏一些铜元,应该保值增值。
&&(字节数: 2331) [原创
22:24:21]&&&1928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在上海成立中央银行。政府播迁来台后,1961年7月中央银行在台北复业,徐柏园为首任总裁。因适逢建国50周年暨蒋中正总统75岁诞辰,徐氏特令中央银行辖下中央造币厂铸制银质纪念币,以万枚呈献蒋总统祝寿,并赠送国史馆两枚典藏。 直径30毫米,也有版别之分,铸造量不清,但稀少,一般认为是送与当时参与民国国庆的各国使节 1985年在台北市出版的“集币会刊”第七期,有篇&如何发掘货币史料及发扬货币史学&:“民国五十年,市面上出现了'中华民国五十年建国纪念'银币一种,虽有一元面额,但非流通货币。据说是制造单位自费铸造的纪念品,专供呈总统府作为分赠之用。又据说除分赠民意代表及海外侨领之外,国内各机关科长以上者才能获得。除了这些传说之外,再无任何文字方面的资料,可供参考 在克劳斯目录上的说明是:此币意外释出或释出后迅速收回,因此非常稀少。 中华民国五十年建国纪念壹圆银币
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
&&(字节数: 2719) [原创
12:00:36]&&&&& 现在国内大头和小头疯涨,外币是越来越凉。去币市的时候,有人说外币不值钱,所以玩的人越来越少,10年买的外币,10年能涨一点就算不错,大头和小头那就不一样了。说的是实话,但也不是实话,实际上你要真懂外币,这里边比玩大头可要强老了,只是这个对玩家知识水平要求太高。 在哪个国家都是玩自己国家钱币的人多,咱们玩的外币其实在国外都属于低端的东西。美国币在中国玩的人确实不是很多,主要是美国币确实是太贵了,英语倒不是问题。&&& 老美在世界文化领域的话语权和文明优势以及规范的市场秩序和经济强势,这是我们无法比拟的,美国的东西实际存量其实比较大,存世量小于10的品种已经能炒到上百万美圆。是说实话,咱们玩的外币其实在国外都属于低端的东西,一个原因当然是咱么囊中羞涩,还有一个原因是玩外币对玩主的知识水平要求很高。说的对高端的东西在,日本,欧洲,美国人手里.&& <FONT color=#.国内玩外币的人还是有的,但其中玩美币的就极少了,因为普通群众在中国大陆玩美币并不占优势.美币玩的有档次的肯定还是美国人自己.人家玩的是品种加品像,都是杀千刀的!对比中美收入差距,所以在中国玩高档美币我觉得不太靠谱.除非是特别有钱的主. && 2.中国人民的外币收藏还在起步阶段,不可勉强和欧美的成熟市场相比.对待同好应该宽容
&& 美国币跟其他国家的币不太一样。美国人每年都出一本红宝书,一本蓝宝书,过几年就要更新专题书籍(比如专门讲摩根的书等等),同时NumisMedia提供免费的在线数据搜索,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每一种美国钱币当前的市场估价,以及长到四年,短到一年的价格走势。因此历史悠久的美国钱币市场整体趋于理性,很难出现如大头一样的行情。所以,无论国内什么价格,都有国际市场缓冲。 && 不过好的一点就是,美国币买来保值就比较容易,看对了行情投资也是可以的。美国人本身也非常热衷于这种行当,在书店了就可以买到钱币投资方面的参考书籍。 && 至于摩根银元,如此大的存世量,而且主要收藏群体都在美国(有时老外恐怖的一袋子一袋子买,以至于有些美国钱币店里有那种类似于点钞机的东西,把硬币倒进去,很快可以点出数量),恐怕也很难考中国市场拉.美国就是一个钱币价格严重高估的国家,因此如何用同样的钱,得到更高稀缺度的东西,是很多藏家喜欢考虑的问题,其实这也是国内玩外币的高手不少,但没什么人去玩美国币的原因,因为玩到一定程度,必然懂得如何衡量性价比,呵呵
&& 2010年的美国投资银币行走女神价,160以上,银价涨了。美国现在火爆的是现代金银币,比如刚出的国家公园5盎司银币.
美国1922年和平银圆& RMB 360
美国~一美元银币 韩战纪念直径:3.8厘米 26.8克&&&& 340元
美国1盎司行走女神投资银币 RMB 280
美利坚1923年25美分银币 RMB 490元
&(字节数: 3127) [原创
21:42:07]&&上古时代的日本并无专门供于流通的货币,商品交换一直停留在以物易物的原始状态,自与中国唐朝建立邦交往来以后,唐朝的先进铸造技术传入日本,使日本的钱币铸造成为了可能,之后沿袭唐朝之货币制度,在输入大量的唐朝钱币供本国流通的同时也建立起了日本的货币制度。 十一世纪以前的日本币制: 皇朝十二钱 最早的日本货币铸造是在庆云5年(公元708年)。当时日本武藏的秩父郡发现了储量丰富的铜矿,为此将年号改元为和铜,并参照了唐朝开元通宝的款式铸造了日本第一款的法定货币―和同开。但由于时人习惯以金易物,和同开的推广并不顺利,朝廷不得不以封赏、俸禄、给大量储蓄铜钱者以官位奖励,给以钱币纳税者以优惠政策等大量措施来推行钱币的使用。 但随着日本第一例钱币铸造与发行,问题也随之产生。由于当时的日本铸造技术落后,伪造简单,造成地方私铸钱币横行的局面,随后不久不得不重新改铸新钱。在庆云5年(公元708年)到发行的和同开到平安中期的天2年(958年)发行的乾元大宝为止,日本在短短250年间共发行了12种不同的钱币,称为皇朝12钱。 这12种钱币分别为:和同_?f年通宝?神功_宝?隆平永宝?富凵癖?承和昌宝?L年大宝?益神宝?Q永宝?平大宝?延喜通宝?乾元大宝 以上12种钱币发行后,由于新旧钱交替时兑换比率往往以1:10等不公平方式进行造成了货币的贬值严重,而由于朝廷对地方控制减弱和各地产铜减少,新钱的品质也逐渐下滑导致了信用崩溃,在958年到德川幕府之间的600年间日本停止了铜币的发行。 在日本停止发行钱币这段时间,日本的流通货币主要有渡来钱和私铸钱等这些名目: 来钱: 由于在十世纪日本停止发行货币,而在10世纪到12世纪日本的商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急需大量的货币来满足流通。因此从中国和高丽等地区引进的渡来钱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当时日本流通的钱币以中国宋代的钱币居多。到了战国时代就以永乐通宝为主了。 私铸钱(E) 在使用渡来钱的同时,日本的巨商豪族等也非法地私人铸造中国钱入市流通。这些私铸钱无论是品质还是含铜量都无法与真货相比,在流通中损耗腐蚀的非常严重,因此被称为“E”,并在后期常被拒收。导致货币流通出现了严重问题,为此15世纪幕府只好出台了“撰钱令”,规定E可以与良钱一起流通,但由于民间抵触情绪严重无法有效地施行。 室町与战国时代 16世纪以降,日本从室町时代进入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有力大名都制订了独立的币制。由于采购铁炮的需要,大名们多以领类的金、银山出产铸造成与重量同值的实物金银货币流通。代表性的是武田家的甲州金。而在室町末期期更开始流通了日本第一张纸币―私札。 甲州金 武田家的甲州金以纯度81%-83%的优质黄金铸造,外型不一,通常以圆形的棋子金和熔滴型的露金为主。表面以冲压的方式打刻了重量、制作责任人的名字以及制作者的花押。 武田家的甲州金采用的是独特的2进制与4进制汇率。这个换算方法为后世的江户时代所一直沿用。        「两」=约15g、        「分」=1/4两、        「朱」=1/4分、        「朱中」=1/2朱、        「糸目」=1/2朱中、        「小糸目」=1/2糸目、        「小糸目中」=1/2小糸目 私札 私札是战国时代对于纸币的称呼。在商业发达的伊势地区,伊势神宫门前町自治町众拥有强大的商业力量与政治力量。他们首创发行了日本最古老的私札―羽书。这是一种小面额的纸币,持有者可以与标称的面值在发行者处换得相应数量的银币。羽书这个名称的由来,是由于纸币的下部注明了“按照上方的面值付给”(端数の钉保┑淖盅妹S鹗橹饕谝潦频胤搅魍ā 而在京与近畿的町众们也在室町时代末期开始发行了多种私札。这些私札一直沿用到了江户时代。通常这些私札都是由地方的豪商在获得了当地领主的许可之后在本领内发行并流通的。 这些私札一般来说面值都不大,以质量优良的桑皮纸制作,最上面标明所兑换的货币种类,然后下面是面值,中部则书写了一些带有防伪意义的繁体咒语符文等,下部则标明了发行者的印章与发行的兑换期限,以及发行者的姓名丰臣时代 时至丰臣时期,丰臣秀吉统一了日本后,控制了日本主要的金银产地,得益于挖掘技术的进步与积极的挖掘,获得了丰富的金银库存,加上丰臣秀吉性格豪奢,当时铸造的天正大判与博多御公用银等都以巨大而昂贵著称。 天正大判 天正大判是丰臣秀吉命令足利将军家的雕金后藤家在天正16年(1588年)制造的最初的大判,含金量70~74%,有菱大判与长大判等不同的类型。 天正菱大判是1588年丰臣秀吉命令制造的最初的大判。上下两端都被冲打上了菱形的五三桐印记,重量是10两(44.1酰165.4g)的板状金块。表面是墨书的年号(天正16年)、重量(10两)、铸造责任人名字(后藤)与花押。
同类文章日本钱币详情请看――――》
&&(字节数: 2374) [原创
16:01:56]&&& 现在,网络交易已经相当普及,银币图片鉴定愈加重要。开门见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经验吧,或许对一些新手有一定的帮助。 首先是“一眼”。看到图片后,大致扫一下。如果是一些地摊级别的仿品(例如非银金属仿品,早期边齿非常经典的银质仿品)。这些仿品往往银色不对,边齿是非常经典的直齿,文字图案也和真品有区别这类通常是比较好辨别的。这个时候,要注意一下是否是军阀版或者老私。一些九十年代的低级仿品和一些民国时期的老私还是有相似之处的,要注意区别老私和现代低级仿品。 其次是“细看”。要仔细看所有图片和其它信息(对方提供的数据和描述),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个人认为“细看”要抓五个要素:数据,包浆,文字图案,内齿边齿,压力神韵。一般来说数据太离谱的可以判假,特殊情况的也要多个心眼。包浆看是否自然老道,一些出了名的假包浆假币可以直接判假,大头八年就有这种假币。假包浆往往看着奇怪,有刺激性气味,包浆粘附性也不够。当然包浆假不一定钱币假。包浆对银币自身价值也有影响,也要会区别是否老包浆,包浆是否后养,有无老洗新洗,底板好坏等。对比文字图案和内齿边齿的话,常见品种可以直接凭经验,少见品种可以找一些开门品种作对比。出现文字风格不符,图案不够清晰或者细节有差异,工艺好的品种出现内齿或者珠圈粘连,边齿和品种不符等情况时,要擦亮眼睛了,很有可能是假币。建议每个泉友都建一个真品库,规模慢慢发展,品种多多益善。当然,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索其他泉友的图片。压力神韵方面的鉴别要求比较高,压力不够的银币文字图案比较虚浮,缺少神韵。比如龙洋,压力不够往往整条看起来龙不够精神,有些品种龙眼无神,缺少韵味。这方面需要自己常年经验的积累。 接着看“同模”。 现在某些地区的高仿银币做的确实很好,杀伤力极大。同模伤已经作为判假的一个重要依据了。个人认为同模伤的钱币尤其是原光的或者做旧的至少99%是假的。 建议泉友建一个同模库,常见的同模伤币可以直接判假。在一定时间内一些原本相对少见的品种突然有量的话,也要多加注意,看看是否有同模伤,建议有良知的泉友们,看到后能够及时揭发,以免更多泉友吃药。 最后是“综合”。看银币一定要各方面综合看。地摊直接判假,同模基本判假,其他情况设好关卡,一关未过,就要警惕。还要说的是:宁可买高价的,不要买存疑的。
高仿真银假币假银元的特点为直径,重量,厚度和真的十分相似,肉眼很难区别。只有边齿不同,如果包浆厚了,也不易观察。另外就是我最关注的是新版的假银圆好像专门针对银圆鉴定器的作用和制作的,如果只是一味的简单的相信它,可能就会上当。但是银圆鉴定器还是有用的,只是要麻烦一些了。
边齿的版别:有直齿边、橄榄齿边、疏齿边、密齿边、粗齿边、细齿边、鹰洋边、“T”字边、无齿边(光边)、异齿边。直齿: 没有采用倒角工艺,赤边呈一组组平行的直线橄榄齿:由于造币厂在铸币之前对币的饼坯先行倒角,铸造后就会留下看似中间宽两头窄的效果,上下两齿看似两片嘴唇,有些人称之为“橄榄齿”,是一种象形的说法。大弧橄榄齿:是指机制币铸造后边齿中间宽两头窄的效果特别明显,弧度比较大,边齿比较深。之前玩银币老师们大概把银币边齿分为了三类:即直齿、橄榄齿和鹰洋齿。
北洋34.假
北洋34.假边齿上看应为假。
北洋34 真品
北洋34 真 齿边
宣三真 齿边
大清宣三 放大齿边 真
大清宣三假
大清宣三假齿
看内齿 珠圈 大小不一 排列不齐
三年大头宣三船洋 齿边 --
漂亮的橄榄齿 特写
漂亮的橄榄齿
23年船洋边齿 真品
同类博客文章
&&&&&&&&&&&
&&&&&&&&&&&
&请看银元边齿专业文章
&&(字节数: 0) [原创
20:47:26]&&&&&& 以前台湾受过日本的殖民统治.日常用的就是日本龙银.台湾光复后日银就停止流通.时处动荡时代.军政方面用的是从大陆带过来的那些老银元.但是很快就用完了.之后就u造了台湾38年五角银币使用.后来局势渐趋稳定才发行了新台币.停止流通的日银却成槊窦涞氖詹刂.成槌醋鞯哪勘.本来家家都有的日银竟然炒的起来.炒家来自币商与银楼.银楼就是金子店.银楼都是有钱人财力雄厚.本来银子价的日银.像明治八年一玫炒到好几万.几拾万以前好几万是可以买楼的.就像现在的老银元.日银一路涨谁也没料到有一天它会崩跌.因橐郧懊挥姓庵志.不管甚N东西炒的太过离谱的高.它最后多将面临谁接手的问题.等找到接手的人.资金的抽离速度比潮水还快.一日三价.日银崩跌的速度比它涨时的速度还要快.我的朋友有的一辈子赚的钱.一次就赔光了.日银几十年过去了到现在再也没起来过. 台湾的币商有过惨痛的经验.这次他们对老银元的涨升看法是.不屯货.对内压低收货的价格.通货才300元至400元人民币之间.超过400元不收.打戳的也一律不收.拉大获利的空间.买来能卖就卖.不然就交给大陆的币商赚取差价.稳赚不赔.把最后谁来接手的问题丢给大陆的币商.目前老银元过快的涨升有行无市太过虚涨.大头有人喊1000.有人喊2000但是最后它跟日银一样.还是要面对谁来接手的问题.在大陆大头收600元.台湾币商最高只收400元.你不感觉事有奇怪吗.因橛腥讼瓤吹阶詈笏唇邮值奈侍.山东的煤老板如果花500百万买一万枚通货大头.就能让大头涨了一百多块.那以后谁还敢接这一万枚呢.现在涨是因榛姑徽业浇邮值娜.从成交量来看就知道是虚涨.因槭窍.等找到接手的人.它在回落也会像潮水一样.只是时间上的问题而已. 币商指的是炒的过高的普品通货.而不是精品好品与版别币.因橐院竺蝗嘶峄屈N高的价钱去买一枚没有收藏价值的通货.
&古钱币市场的经营在台湾可称得上甚为活跃,经营销售古代钱币者不乏其人,他们纷纷成立了一些钱币学社、商店、公司等门类繁多的门市部,来为古钱币爱好者和研究者们提供周到的服务,人们可在这些地方购买到铜币、金银币、纸钞币等各种货币,满足了社会上有关人士对古币的收藏需求。以开展鉴别研究银币真伪为主的则属中华泉币社。台湾早期的铜元收藏人数应该非常少、铜币收藏是很丐帮的.对钱币有兴趣又有钱的会以金银币为主,附带的收些铜币的试铸币,样币或大名誉品的版别.因喜欢版式而又不是大户的,很难在店中找到冷门及想要的铜币品种。
币商对这次老银元涨升的看法 :比较冷静,
大量出现世界级的富翁来,肯定比台湾多(我虽然不知道台湾具体情况)。
还有台湾的地域空间太小,交流很不方便,也只能转给大陆才有空间!
再有大陆的大量发行人民币,物价高涨,利息为负,逼迫老百姓找投资渠道!
虽然股市明显有那么多风险,可还是有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去“赶集”!
当然这波有点涨的太快,主要是农村货源早已枯竭和世界通货膨胀!
& 台湾不是日本龙银的主要产出地与收藏地,以前日龙价格的起落,是反应日本经济的状况,日本经济泡沫后,价格当然一蹶不振。同样的,中国龙银是大陆经济状况的反应,就看大家对未来经济的评估了。这是长期而言,短期的波动则免不了。
& 同类博客文章
&(字节数: 1660) [原创
14:01:12]&&& 法属安南贸易银元,始铸于1885年。年铸造的重量为27.215克称为加重座洋“成色90%”,直径39毫米(1895有加重和普通两种,普通座洋1895为27克);年的铸造重量为27克为普通座洋。法属安南贸易银元的正面,是自由神像,所以我国俗称“坐洋”或“坐人”。 “坐洋”除云南、广西较多流通外,还可见广东、海南,福建等地也使用,如今在海南还有当姑娘出嫁时压箱底的风俗。在早期,座洋的流通是我国对东南亚贸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外国列强对中国贸易侵害的一个佐证。 按铸造量和珍惜程度来分,过去座洋五珍加重3枚即1885年(80万枚)1890年(0.61万枚),1893年(79.5万枚),普通座洋即1910年(76.1万枚),1928年(529万枚)。1928年的坐洋是这个系列的关门币,因铸后遍布各国的经济危机以及银价上涨等因素,旋即停止发行,在年期间仅有少量流出,因此1928年的银圆也成为了珍稀品种。 现在 人们把加重座洋1888年(94.8万枚)加入到五珍里面,主要是它的吉祥数字为人们所喜爱,1890年由于铸量稀少,市面上几乎难以见到,被人们称为大珍。这样现在五珍还是加重3枚(,1893),普通座洋(),大珍(1890)。 博客&同类文章& &(字节数: 906) [原创
13:46:41]&&普通三年大头 680 【八年】:(等待继续补充) 八年普通 1100 八年缺口造 1700 八年实口造 1750 八年混配三年 2000 八年空心叶 1600 八年厂点年 2200 八年开口贝 5000 八年牛口造 1650 八年左右双勾 1550 八年7点年 2000 八年T点年 1800 八年穿口造 1600 八年花结上带点 1600 八年下缺口造 1800 八年缺口中缺口造 2600 八年下五连珠 1650 八年草头华 1450 八年田字华 1450 八年竖点年 5000 【九年】(等待继续补充) 九年 680 九年粗发 850 九年中发 900 九年精发 950 九年中发配小嘉禾背 1600 九年粗发配三年背大嘉禾 1400 九年斜口造 1100 九年牛口造7点年 1200 九年大肩章 1300 九年缺口造 1550 九年海南版 1000 九年7点年连口造 1100 【十年】(等待继续补充) 十年 680 十年配八年背 1200 十年竖点年 5000 十年配九年面 1100 十年7点年 1000 十年双肩章上下缺口造 3200 十年开口中 950 十年T点年 800 十年上下缺口造 2000 十年连口造 850 十年上缺口造 1000 十年实口造 1200 【点提华】有人也称【O版华】(等待继续补充) 点提华 800 点提华‘华’无横 1100 点提华背右无勾芒 1200 点提华凸肩章 1300 点提华左右三勾芒 2000 【O版】(等待继续补充) O版 2800 O版大肩章‘华’字有横版 2850 O版小肩章长叶修壹版 3000 O版小肩章长叶修壹开口贝版 4200 O版中肩章错配长叶修壹版 4500 O版(中肩章/小肩章)直芒版 3200 O版大肩章直芒版 3800 O版中肩章实心O版 4400 O版中肩章无O版 6200 O版大肩章凸粗O版 3500 O大肩章版穿心O版 5000 O版大肩章双O版 5400 O版实心O(眼泪版) 7800 O版三角圆 4000 O版三角圆(睁眼版) 4200 O版三角圆‘圆’字不封口 5000 O版三角圆‘华’字有横 7200 O版三角圆错配中肩章 5200 O版小肩章(O版无O ) 2200 【其他常见大版别】(等待继续补充) 大S版 15500 小S版 12500 山东大扣 4500 福建版 6000 云南版 1500 甘肃版 700 甘肃长缨版 1650 甘肃版曲笔民 3600 新疆版 1600 三角圆 700 沈阳三角圆O版(浅O) 850&(字节数: 1406) [原创
15:01:58]&&1946年3月初,国民政府决定开放外汇市场,实施黄金买卖政策。此事的起因是,当时国统区物价狂飙,民不聊生,国民党官方货币―法币的地位岌岌可危。在行政院长宋子文的主持下,国民党政府企图以此来回笼泛滥的流通货币,抑制汹涌的通货膨胀。 但在抛售黄金的过程中,官僚特权势力狼狈为奸,趁机大肆贪污营私,从而引发了一场更为混乱的社会动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黄金风潮案”。 黄金买卖由中央银行负责办理相关事宜。所谓“买卖”,主要还是大量低价抛售为主,中央银行间或有买进黄金,但数量极少,而且都是矿金,做做样子而已。实际上只有“卖”,没有“买”,因而在一般市民眼里,买卖就是抛售。 抛售的办法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明配。每天上午10时,由中央银行根据当日上海黄金市场的金价规定牌价,由上海的金号、银楼公会会员,提出当日申请购进的黄金数量,交由公会负责人报请央行业务局配给。上午由央行将黄金配下,下午金市收盘时,配售户将配给的黄金的价款缴库。 第二种是暗售。因为当时明配的黄金数量总是供不应求,遂由央行根据市场波动情形,暗地将黄金交由委托的几家金号、银楼,向市面抛售。央行不直接露面,说是为了便于控制,实际上是为了便于勾结舞弊。 黄金买卖的中心,自然是号称远东金融中心的上海。 央行抛售黄金的市场代理人,是上海金业公会和上海银楼业公会,具体由同丰余、泰康润、大丰恒三家金号,方九霞昌记、杨庆和发记两家银楼负责,他们经领和分发所有中央银行配发的黄金。 泰康润金号是当年国民党中央银行御用金号之一
民国卅四年金条壹两 著名的重庆厂条金锭。
民国34年中央造币厂3两厂条
民国中央造币厂布图五两金条&
RMB  40,000-50,000
民国中央造币厂布图五两金条,号码CD6624,成色991.0,重量4.968市两,美品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
嘉德2010秋拍 金锭 成交 &8417 清末民初“沈阳华丰”、“加炼赤金”一两金锭& && &RMB:8,000-15,000&&RMB:21,280 * 8418 清末民初“东盛”、“加炼赤金”一两金锭& && &RMB:8,000-14,000&&RMB:21,280 * 8419 清末民初“沈阳天华”、“加炼足赤”一两金锭& && &RMB:8,000-15,000&&RMB:21,280 * 8420 南宋“铁线巷陈二郎十分金”一两金铤& && &RMB:15,000-20,000&&RMB:69,440 * 8421 清末民初“天津和成”、“加炼金料”半两金锭& && &RMB:4,000-6,000&&RMB:17,920 * 8422 清末民初“天津孚丰赤金”、“金料”一两金锭& && &RMB:9,000-15,000&&RMB:24,640 * 8423 清末民初“天津□义”、“赤金”一两金锭& && &RMB:8,000-15,000&&RMB:24,640 * 8424 南宋“铁线巷陈二郎十分金”金叶子十片& && &RMB:50,000-100,000&&RMB:190,400 * 8425 清末民初“天津□利”、“加炼赤金”一两金锭& && &RMB:9,000-15,000&&RMB:22,400 * 8426 民国“天津同义”、“加炼赤金”一两金锭& && &RMB:8,000-14,000&&RMB:22,400 * 8427 清末民初“天津同丰”、“加炼赤金”一两金锭& && &RMB:8,000-14,000&&RMB:31,360 * 8428 清末民初“天津永兴”、“赤金”一两金锭& && &RMB:9,000-15,000&&RMB:24,640 * 8429 清末民初“天津物华”、“赤金”一两金锭& && &RMB:9,000-15,000&&RMB:28,000 * 8430 清末民初“沈阳兴顺”、“赤金”一两金锭& && &RMB:15,000-25,000&&RMB:39,200 * 8431 “赵三郎铺”五两金铤 极美品& && &RMB:130,000-200,000&&RMB:190,400 * 8432 民国“辛天”、“宝茂丰记”、“足赤”一两金条& && &RMB:6,000-12,000&&RMB:28,000 * 8433 民国“谢利源”、“帧币涣浇鸨& && &RMB:11,000-15,000&&RMB:31,360 * 8434 清末民初“方九霞”、“天足赤”、“甲”一两金锭& && &RMB:8,000-15,000&&RMB:28,000 * 8435 明代“天启陆年五月吉日秦府内典宝所熔造足色金壹锭重贰拾两承奉正马文能典宝正江志儒金匠李仕诚”二十五两金锭& && &RMB:550,000-750,000&&RMB:672,000 * 8436 清末民初“沈阳大华”、“加炼赤金”一两金锭& && &RMB:10,000-15,000&&RMB:24,640 * 8437 清末民初“帧币涣浇鸲& && &RMB:15,000-20,000&&RMB:80,640 * 8438 民国“沈阳华丰”、“加炼”一两金锭& && &RMB:5,000-13,000&&RMB:28,000 & &8439 清末民初上海“□兴永拾赤”十两金锭& && &RMB:110,000-150,000&&RMB:145,600 & &8440 清末民初“恒盛金铺”五两金条& && &RMB:50,000-70,000&&RMB:78,400 * 8441 清末民初“张庆丰号”、“上上”、“五两”五两牌坊金锭& && &RMB:150,000-300,000&&RMB:168,000 & &8442 民国中央造币厂铸一两金条& && &RMB:12,000-18,000&&RMB:31,360 * 8443 清末民初“黄金万两”二两金锭& && &RMB:25,000-35,000&&RMB:80,640 * 8444 清末民初“沈阳大华”、“加炼赤金”一两金锭& && &RMB:8,000-16,000&&RMB:24,640 * 8445 南宋二十五两金锭& && &RMB:900,000-1,200,000&&RMB:1,120,000 * 8446 清末民初“沈阳复兴”、“赤金”一两金锭& && &RMB:8,000-16,000&&RMB:24,640 * 8447 清末民初“天津庆祥”、“加炼赤金”一两金锭& && &RMB:10,000-16,000&&RMB:28,000 * 8448 清末民初“天津三阳”、“足赤”、“加炼”一两金锭& && &RMB:8,000-16,000&&RMB:28,000 * 8449 清末民初“富”一两金锭& && &RMB:15,000-20,000&&RMB:84,000 * 8450 清末民初“兰州永庆”、“丰”、“足赤”、“上上”三两金锭& && &RMB:49,000-60,000&&RMB:156,800
<DIV class=t_msgfont id=postmessage_1 民国时期越南金叶子& && &RMB:9,500-12,000&&RMB:14,560 & &8452 民国“中央造币厂造”一两金条& && &RMB:12,000-18,000&&RMB:28,000 * 8453 民国“丰纸鹦小薄帧薄氨Vぷ憬稹薄耙涣健币涣浇鸨& && &RMB:10,000-20,000&&RMB:31,360 * 8454 民国中央造币厂铸一两金条& && &RMB:8,000-16,000&&RMB:31,360 & &8455 民国中央造币厂十两金条& && &RMB:120,000-160,000&&RMB:246,400 * 8456 南宋“铁线巷”、“陈二郎十分金”金叶子十片& && &RMB:50,000-100,000&&RMB:134,400 * 8457 清末民初“张庆丰号”、“上上上”、“拾两”、“十足金”十两牌坊金锭& && &RMB:250,000-400,000&&RMB:358,400 * 8458 南宋“天水桥东”、“周五朗铺”金叶子十片& && &RMB:40,000-100,000&&RMB:156,800 * 8459 清代云南五两牌坊锭五十枚& && &RMB:60,000-100,000&&RMB:448,000 * 8460 清代“大荔李兴”、“华州张忠”、“礼泉县王茂合”五两银锭各一枚& && &RMB:6,000-8,000&&RMB:10,976 * 8461 清代“兴平李正”、“刘洲徐祥”、“白水马王”五两银锭各一枚& && &RMB:6,000-8,000&&RMB:11,200 * 8462 清代河北“聚义号”、“十足色”十两银锭& && &RMB:10,000-15,000&&RMB:20,160 * 8463 清代河北“裕兴号”、“十足色”十两银锭& && &RMB:10,000-15,000&&RMB:20,160 & &8464 清代河北“岐兴和”、“十足色”十两银锭& && &RMB:10,000-15,000&&RMB:22,400 * 8465 清代河北“匠祥源”、“十足色”十两银锭& && &RMB:10,000-15,000&&RMB:22,400 * 8466 清代安徽“光绪十三年月”、“六安州”、“陈万兴”五十两银锭& && &RMB:50,000-60,000&&RMB:134,400 * 8467 清代“宣统元年吉月”、“太谷县”、“源泰长”五十两银锭& && &RMB:80,000-90,000&&RMB:212,800 * 8468 清代“厚记”五十两银锭& && &RMB:33,000-50,000&&RMB:89,600 * 8469 清代“光绪年月日”、“淮南盐课顺记”五十两银锭& && &RMB:190,000-220,000&&RMB:313,600 * 8470 清代吉林“光绪三十一年”、“匠高明”五十两银锭& && &RMB:50,000-75,000&&RMB:95,200 * 8471 唐代“西充县”银饼& && &RMB:500-3,000&&RMB:4,704 * 8472 唐代“西充县何侯”银饼& && &RMB:500-3,000&&RMB:7,840 * 8473 明代“花银”五两银铤& && &RMB:3,000-6,000&&RMB:10,304 * 8474 明代五两银铤& && &RMB:2,000-5,000&&RMB:10,304 * 8475 清代“永和会镇”五两银锭& && &RMB:1,500-3,000&&RMB:4,256 * 8476 清代“白河厘局”五两银锭& && &RMB:1,800-2,500&&RMB:5,824 * 8477 清代四川“资阳县”、“十七年捐输”、“匠恒足生”十两银锭& && &RMB:20,000-30,000&&RMB:44,800 * 8478 清代四川“射蓬票厘”、“匠福聚贞”十两银锭& && &RMB:6,000-10,000&&RMB:64,960 * 8479 清代四川“九年匠俞天泰”、“富荣盐厘”十两银锭& && &RMB:30,000-40,000&&RMB:61,600 * 8480 清代“宣统三年捐输”、“新繁县”、“匠裕泰德”十两银锭& && &RMB:16,000-20,000&&RMB:42,560 * 8481 南宋“贡银二百两八铤每铤二十五两咸淳二年□府”、“参军李岭从事罗刚”二十五两银锭& && &RMB:200,000-250,000&&-- * 8482 唐代无文五十两形银铤& && &RMB:60,000-80,000&&RMB:123,200 * 8483 清代“泾邑寻昌”、“壬有礼泉”、“兴平李正”五两银锭各一枚& && &RMB:6,000-8,000&&RMB:10,976 * 8484 清代“白水奚登”、“会镇和顺”、“三原全盛”五两银锭各一枚& && &RMB:6,000-8,000&&RMB:12,320 * 8485 民国“丽生号”、“旭□□记”十两银锭& && &RMB:7,000-9,000&&-- * 8486 民国“田坝”、“陈茂春”十两银锭& && &RMB:4,000-6,000&&RMB:5,600 * 8487 清代四川“厘金局”十两银锭& && &RMB:5,000-7,000&&RMB:10,640 & &8488 清代四川“公记”十两银锭& && &RMB:2,000-5,000&&RMB:5,824 * 8489 清代四川“兴泰”、“禄”、“全”十两银锭& && &RMB:7,000-10,000&&RMB:22,400 & &8490 清代“鹿生号”十两银锭& && &RMB:3,500-5,000&&RMB:7,840 * 8491 明代“南雄府徵收嘉靖三十四年冬季分椒木银伍拾两五水正”、“银匠那青”五十两银锭& && &RMB:70,000-100,000&&RMB:112,000 * 8492 清代山西“咸丰年月”、“双池镇”、“义兴长”五十两银锭& && &RMB:50,000-60,000&&RMB:112,000 * 8493 清代山东“蔚州”、“大德生”五十两银锭& && &RMB:30,000-55,000&&RMB:112,000 * 8494 清早期湖北“汉川县”五十两银锭& && &RMB:55,000-70,000&&RMB:98,560 * 8495 民国“正德”五十两银锭& && &RMB:35,000-45,000&&RMB:78,400 * 8496 南宋“王四朗”一两银铤二枚& && &RMB:6,000-8,000&&RMB:42,560 * 8497 清代越南“嗣德年造”、“内帑银拾两”十两银条& && &RMB:2,000-4,000&&RMB:35,840 * 8498 清代越南十两银条& && &RMB:500-2,000&&RMB:2,464 * 8499 清代云南“官公估周陈看”、“方永源号”、“汇号纹银”五两牌坊锭& && &RMB:1,000-3,000&&RMB:4,256 * 8500 清代四川“陈元昌号”、“足色盐课”五两牌坊锭& && &RMB:22,000-30,000&&RMB:35,840
金条与金锭详情请看――――――》
&&(字节数: 11544) [转贴
14:55:28]&&民国初期,市场上流通的纸币有中国、中央、交通、通商、兴业、实业、四明、中南等银行发行的l元、5元、10元券,与银圆等值使用,以中国银行纸币流通量最大。 民国24年(1935)11月,国民政府颁布法币政策,规定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禁止银圆、铜圆流通。25年,增加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定货币。31年4月,又将原缴纳关税用的海关金本位兑换券(简称关金券)投放市场,以关金券1元抵法币20元的比值与法币同时流通。 民国31年7月起,法币由中央银行独家发行。随着货币贬值,至37年法币最高面额达500万元。37年8月19日,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规定以金圆券1元兑换法币300万元,停止使用法币与关金券。 金圆券初发行时最高面额为10元,每100元可兑换银元50元,或美金25元,或黄金0.5市两。至38年4月,最高面额达100万元,贬值为24万元兑换银圆1元。 &(字节数: 439) |
已成功添加“”到 个分组
请不要超过6个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币货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