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麦苗一样的植物花开败了又发出好多花开富贵是什么意思花

【春游植物图鉴之二】麦苗和韭菜真不一样 | 日志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麦苗和韭菜不分”,虽然是个老套的段子,但是我真的中过招。在我四岁的时候,头一次在有记忆的情况下,去麦子地里。同行的小姑骗我说,“看这么多韭菜,想不想吃”。我还真去扯了点填嘴里,只是哪种青草味全然不是韭菜的感觉。现在想来,学植物学,难道是因为有这个伏笔?这个周末(4月14日)带带儿子去庄稼地,一大任务就是认识区分小麦和韭菜。毫无疑问,很多单子叶植物的叶子都很像,包括平行的叶脉、长条披针形的叶片。并且这些叶片似乎都是从地上直接冒出来的(基生叶)。看错也是情有可原。北京的麦地真不好找,向东骑行了大约8公里,才碰见这一片整齐的“韭菜地”。远处看,真的很像。离近看,确实不是韭菜。这是真正的冬小麦,已经完全返青了。看看这些叶片是革质的,用手感觉一下,表面有些粗糙的感觉,那是因为有机硅沉积在细胞壁上。硅含量越高,叶片就越粗糙。这样可以增强细胞的机械性,也就是让叶片更结实。不过,也有报道说,叶片粗糙可以方便蚜虫产卵。这还真难取舍。说来也巧,离这片麦地500米外,就有一片真正的韭菜地,远看和麦田没啥不同吧。近看就不一样了,韭菜的叶片显得更为细长。另外,韭菜的叶片的肉质感更强一些。最简单的分辨方式就是扯一根放嘴里了。当然了,等到它们开花了就很容易分辨了。补充一张去年夏天的韭菜花。只能感叹,花是很重要的分类依据。附带说一句,拿着一片叶子向植物学家询问“这是什么种类”,是件很不礼貌的事情。在韭菜地旁边还碰到了大蒜,这个不会跟麦苗混了,因为它们的叶片要稀疏得多,并且包着叶片的花葶明显的伸出土了。田埂上的荠菜花也在怒放。很多人苦恼无法准确认出荠菜,其实荠菜的特征很明显,它们花序轴很长,总状花序很明显,果子是三角形的。不过,已经开花的荠菜就有些老了,不能直接当菜吃了。有些地方的人,会收集这样的开花荠菜,跟煮熟剥皮后的白鸡蛋一起煮,味道也是蛮特别的。喜欢特别味道的同学,可以尝试一下。
本文由授权()发表,文章著作权为原作者所有。
禾本科分类就是一个很难很难的事情。也确实有这种情况,本来以为是同一个种。一开花,哇!花不一样!发新种!
这些对于农家长大的人来说太简单了,视觉、嗅觉、触觉都不一样。要是把小麦和燕麦放一起让辨别一下就更好了
我表示我是农村娃
特别的味道~
那么,请问史军老师:禾本科植物的开花不像是兰花与杜鹃之类的这么明显,不就很难才可以分出不同的种类吗,不能够通过一些别的途径来做吗?
的话:那么,请问史军老师:禾本科植物的开花不像是兰花与杜鹃之类的这么明显,不就很难才可以分出不同的种类吗,不能够通过一些别的途径来做吗? 总的来说,花还是主要的分类特征。当然了,茎杆的颜色,有没有毛,什么时候发芽之类的特征。也会作为分类特征的。有些人光看国兰的植株也能分清楚种类的。细微的差别确实有,只是不通用罢了。
史军老师:请问现在有没有通过像分子生物学的途径来对这些植物进行分类呢
的话:史军老师:请问现在有没有通过像分子生物学的途径来对这些植物进行分类呢 有的。正在进行的叫DNAbarcoding,尝试给每种稙物1个DNA条码
史军老师,请问:这些新的植物分类方法会不会对传统的植物分类方法造成冲击呢?或者是说,改变以前的植物分类的一些标准呢?谢谢
的话:史军老师,请问:这些新的植物分类方法会不会对传统的植物分类方法造成冲击呢?或者是说,改变以前的植物分类的一些标准呢?谢谢 这个是有可能的。本来看似不搭界的种,可能被划到一个种下面。还有一些种,可能会被划分成几个种。比如,睡莲和莲的关系的问题。但是,传统分类搭建的基本框架是不大变的。
史军老师,请问:睡莲和莲的关系问题是指什么呢?可以稍稍具体的说一说吗
的话:史军老师,请问:睡莲和莲的关系问题是指什么呢?可以稍稍具体的说一说吗 睡莲是睡莲科的,莲是莲科的。莲的叶子总会高出水面,而睡莲的叶子总是趴在水面上。莲花凋谢之后,会涌出莲蓬,而睡莲的果子是在水面之下生长。一般来说,莲花花朵的颜色只有粉红和洁白两种,而睡莲的色彩丰富的多,从白到红,从黄到蓝。
的话:这话并非我创造的,是我师公说给我的,哈。魔都带我识别植物的姐姐说过:“有花有真相”。韭菜花如此清新可人,谁想在味道方面竟是重量级尤物!
的话:魔都带我识别植物的姐姐说过:“有花有真相”。韭菜花如此清新可人,谁想在味道方面竟是重量级尤物!韭菜花的味道也挺重口的,哈
农N代表示,分辨本地植物无压力
的话:拿着一片叶子向植物学家询问“这是什么种类”,是件很不礼貌的事情。哈哈哈我们上学时候听说有学长曾拿着一片剪去叶缘的叶子去问我们敬爱的植物学老师,分类学博士。而我则拿过一个巨大的萌蘖条上的叶子去问老师。叶子完全不具备正常叶子特征
的话:魔都带我识别植物的姐姐说过:“有花有真相”。韭菜花如此清新可人,谁想在味道方面竟是重量级尤物!拿着金钟花和连翘的花朵去问你们的植物学姐姐,他会迷茫的...........
的话:看植株是可以认到科属的,不过只有一片叶子的话,看不出是乔木灌木,也不知道叶子排列的方式,这样几乎是认不出来的。银杏叶子,乌桕叶子等特种叶子除外.....................
引用 的话:这话并非我创造的,是我师公说给我的,哈。这就是“无花无果,不予鉴定”~呵呵
引用 的话:银杏叶子,乌桕叶子等特种叶子除外.....................嗯,那是太特别了。极少。
(C)2014果壳网&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下列植物中具有与菜豆种子相同结构的植物是
A.小麦B.玉米C.花生D.水_百度知道
下列植物中具有与菜豆种子相同结构的植物是
A.小麦B.玉米C.花生D.水
下列植物中具有与菜豆种子相同结构的植物是
提问者采纳
其他类似问题
菜豆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禾本科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禾本科[hé běn kē]
禾本科(学名:Gramineae)别称早熟禾科,分为620多属,10000多种,中国有190余属约1200种。地球陆地大约有20%覆盖着草,禾本科包括多种俗称作&某某草&的植物 。但是必须指出,不是所有的草都是;同样,并不是所有禾本科植物都是低矮的&草&,就如,也可以高达十数米,连片成林。禾本科包含了许多重要的作物。[1]拉丁学名Poaceae界植物界门种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目禾本目科禾本科
禾本科植物体木本(竹类和某些高大禾草亦可呈木本状)或,根的类型极大多数为。茎多为直立,但亦有匍匐蔓延乃至如藤状,通常在其基部容易生出分蘖条(sucker或shoot),一般明显地具有节(node)与节间(internode)两部分[茎在本科中常特称为秆(culm);在竹类中称为竿,以示与禾草者相区别;节间中空,常为筒形,或稍扁,髓部贴生于空腔之内壁,但亦有充满空腔而使节间为实心者;节一处之内有有横隔板(diaphragm)存在,故是闭塞的,从外表可看出鞘环(sheathnode)和在鞘上方的秆环(culmnode)两部分,同一节的这两环间的上下距离可称为节内(intrahode),秆芽即生于此处。[1]
禾本科叶为单叶互生,常以1/2叶序交互排列为2行,一般可分3部分:
①(leafSheadth),。它包裹着主秆和枝条的各节间,通常是开的,以其两边缘重叠覆盖,或两边缘愈合而成为封闭的圆筒,鞘的基部稍可膨大;
②叶舌(ligule)位于叶鞘顶端和叶片相连接处的近轴面,通常为低矮的膜质薄片,或由鞘口燧毛来代替,稀为不明显乃至无叶舌,在叶鞘顶端之两边还可各伸出一突出体,即叶耳(auricle),其边缘常生纤毛或燧毛
③叶片(blade),常为窄长的带形,亦有长圆形、卵圆形、卵形或披针形等形状,其基部直接着生在叶鞘顶端,无柄少数禾草及竹类的营养叶则可具叶柄(petiole)],叶片有近轴(上表面)与远轴(下表面)的两个平面,在未开展或干燥时可作席卷状,有1条明显的中脉(midrib)和若干条与之平行的纵长次脉(sècondary veins),小横脉(crossedveitilet)有时亦存在。禾本科
花风媒,只有热带雨林下的某些草本竹类可罕见虫媒传粉;花常无柄,在小穗(rachilla)上交互排列为2行(尤以多花时为然)以形成小穗(spikelet),由它们再组合成为着生在秆端或枝条顶端的各式各样的复合花序,惟有一部分竹类的小穗可直接着生在竿和枝条之节处[此情况可说是无真正的花序而仅有花(floweringbranch)],小穗轴实为一极短缩的花序轴(rachis),在其节处均可生有苞片(boract)和先出叶中(prophyll)各1片,若其最下方数节只生有苞片而无他物,则此等苞片就可称为颖(glume),而陆续在上方的各节除有苞片和位于近轴的先出叶外,还在两者之间具备一些花的内容,此时苞片即改称为外稃(lemma),先出叶相应地称为稃(palea),在习惯上通常将此两稃片(anthoecium)连同所包含的花部各器官统称为小花(floret),以一朵两性小花为例,它计有:
①外稃:通常呈绿色,有膜质、草质、薄革质、革质、软骨质等各种质地,先端渐尖、急尖、钝圆、截平、微凹或二裂者,常具平行纵脉,主脉 申出乃至成芒(其他脉亦可如此);
②内稃;常较短小,质地亦较薄,先端多呈截平或微凹,背部具2脊,亦有若干平行纵脉,其2脊可伸出成小尖头或短芒;
禾本科③鳞被(亦称浆片)(lodicule):此为轮生的退化内轮花被片,计2或3片,稀可较多或不存在,形小,膜质透明,下部具脉纹,上缘生小纤毛;
④雄蕊:其数为(1)3—6枚,稀可为多数,下位,具纤细的花丝与二室纵裂开(稀可顶端孔裂)的花药,后者常以中部背着花丝顶端,嗣后成熟时能伸出花外而摆动,用以散布花粉;
⑤雌蕊1,具无柄(稀或有柄)一子室的子房,花柱2或3(稀1枚或更多),其上端生有羽毛状或帚刷状的柱头,子室内仅含1粒倒生胚珠,它直立在近轴面(即靠近内稃)一侧之基底。果实通常多为颖果(caryopsis),其果皮质薄而与种皮愈合,一般连同包裹它的稃片合称为谷粒(grain),此外亦可有其他类型的果实而具游离或部分游离的果皮;种子通常含有丰富的淀粉质胚乳及一小形胚体,后者位于果实或种子远轴面(即靠近外稃)的基部,在另一侧或其基部从外表即可见到线形或点状的种脐(hilium),通常线形种脐亦称为腹沟(ventral sulcus)。禾本科在生态上,禾本科适应性广,分布遍及全球,从至,从到,、、地区均有它们的踪迹,不少种类是草地、草甸和草原的建群种或优势种,个体数量之多,居高等植物之冠。中国产230余属约1500种。
禾本科是种子植物中最有经济价值的大科。是人类粮食和牲畜饲料的主要来源,也是加工、、、、和方面的重要原料。较原始的类群主要出现在热带潮湿气候下,如竹亚科分布于及热带雨量充沛的地区;早熟禾亚科中原禾超族、芦竹超族的成员,生长在热带沼泽或林下。早熟禾超族的多数成员,在热带山地和温寒地带发展,其中早熟禾族、燕麦族、剪股颖族和小麦超族等,适应于冬寒夏凉气候,常为温带草甸、草原或林下的主要种类;针茅超族适生于寒冷干旱的大陆性气候,通常为构成温带干草原或荒漠草原的优势种;画眉草超族则是在热带干旱区域发展,多为高温干燥草地或不规则降雨区的荒漠草原建群种。黍亚科成员主要分布于热带,各类群随着降水量的不同而有区别,该亚科中居于原始位置的柳叶箬族,生长于热带潮湿林荫下;黍超族在热带降水季节较长的地区很丰富,而须芒草超族则在热带亚热带季风雨条件下发展,是适应于有一定干旱季节的的优势种或建群种。各大类群有一定的生态地理区域,这与长期适应于一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密切相关,并随着环境不断旱化和寒冷而演化形成。禾本科禾本科在进化过程中,主要是沿着简化方向前进的。它的花朵小而精简,通常只有雄蕊和雌蕊,花被退化为极小的鳞被,由特化的稃片包藏着,小花连同其下颖片(即不孕苞片)共同组成小穗,每一小穗,实为一高度特化的穗状花序。禾本科在营养和繁殖器官上的特化,尤其是花部在系统发育上适应风媒的高度简化,一般认为它是进化中处于高级阶段的一个科。但过去常将类似禾草的或同置于颖花目(Glumiflorae)中。实质上,它们并非来源于共同的祖先。禾本科的原始类群可能与鸭跖草目(Commlinales)的帚灯草科(Restiiona-ceae)、须叶藤科(Fagellariaceae)和刺鳞草科(Cen-trolepidaceae)等南半球的热带科有亲缘。
禾本科的祖先在中生代时已出现,根据地史演变与有关化石资料推断,可能是本科的起源和分化中心。随着大陆漂移,海陆变迁、气候条件的改变,由原始的喜热湿类群适生于变寒、变旱的环境下,不断演化发展为现代遍布全球的式样。玉米本科颖果含大量、、等多种营养成分。有的种类还含有、和。如、、、、、等属中含有大麦芽碱(hordenine);、大麦中有禾草碱(gramine);芦竹属含芦竹灵;毒麦的颖果含有一种麻痹中枢神经的毒麦碱(C7H12N2O);羊茅属和毒麦属含有呲咯类(pyrrolidines)生物碱;黍属、高粱的叶中,含有氰苷(dhurrin或phyllantin)。多元酚及黄酮类化合物在禾本科中普遍分布,小麦属含小麦黄素(tricin);大麦属含大麦黄素(lutonarin);鸭茅属和梯牧草属含鸭茅黄素(dactylin);玉米含槲皮黄素(quercetin)。香茅属和香根草属含有精油,是提取的原料。禾本科禾本科有660属近10000种,居有花植物科中的第5位,种数在单子叶植物中仅次于。中国产230余属约1500种。禾本科有以下几个。
含2超族,约70属。分布于与东南部的湿热地区。营养器官特化,秆木质化,借根状茎繁殖,退化,花部保留着原始的3数花性状。竹竿是建筑、土木、交通用材,也是工艺用品、编织和造纸原料。笋供食用(竹类)。
广布于全球各种生境中,是最大的一个亚科。草本,小穗含多花至1花,向顶发育根据花序、小穗、颖片、外稃脉纹、颖果和叶片结构、染色体、生理、生态分布等特征,划分为6超族。
分布世界地区。约210属,3000余种。来源于小穗仅含1成熟花在上的共同祖先,根据外稃、颖片、花序穗轴的特征与演化阶段划分3超族:①黍超族,主产热带美洲和降水季节长的热湿地带。含8族,最大的黍族(Paniceae)有8亚族,107属,1000余种。本族含有众多有价值的牧草。②须芒草超族,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干湿季交替的雨区。含5族90属约1000种,如、、、等。③玉蜀黍超族,含3族31属。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季风雨气候区域,生长在水湿较好的环境下。如、等。Poa L.本科已知约有700属,近10000种,是单子叶植物中仅次于兰科ORCHIDACEAE的第二大科,但在分布上则较之更为广泛而且个体远为繁茂,亦即它更能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甚至可以说,凡是地球上有种子植物生长的场所皆有其踪迹。我国各省区都有其分布,除引种的外来种类不计外,国产200余属,1500种以上,可归隶于7亚科,约45族。[2]
花程式:↑P3A3G(2:1) 子房下位
、或草本,被子植物 ,在竹类中,其茎为木质,呈或状。根系为。茎有节与节间,节间中空,称为秆,圆筒形。节部居间生长分化,使节间伸长。单叶互生成2列,由叶鞘、叶片和构成,有时具;叶片狭长线形,或披针形,具平行叶脉,中脉显著?不具叶柄,通常不从叶鞘上脱落。在竹类中,叶具短柄,与相连处具关节,易自叶鞘上脱落,秆箨与叶鞘有别,箨叶小而无中脉。
顶生或侧生。多为,或为、。是禾本科的典型特征,由颖片、小花和小穗轴组成。通常两性,或单性与中性,由外稃和内稃包被着;小花多有2枚微小的,雄蕊3或1~6枚,子房1室,含1胚珠;花柱通常2,稀1或3;柱头多呈羽毛状。果为,少数为、或。
禾本科植物叶的上表皮细胞的不少地方,有一些特殊大型的薄壁细胞。泡状细胞又叫(motor cell),为一些具有薄垂周壁的大型细胞(),其长轴与叶脉平行,在叶片上排列成若干纵列,有的分布于两个叶脉之间的上表皮中,如野古草,有的则在脉间和脉上方都存在,有的泡状细胞组横跨多个叶脉,有的则只在主脉两侧存在。每组泡状细胞的排列常似展开的折扇形,中间的细胞最大,两旁的较小。它们的细胞中都有大,不含或少含。[3]禾本科早在1814年R.布朗依据小穗的结构,将禾本科划分为与两大类群。G.边沁(1881)在科下设立了黍亚科和早熟禾亚科。黍亚科下划分为黍族等6族2亚族;在早熟禾亚科下分竹族,狐茅族等8族19亚族。H.F.林克(1827)、C.S.孔特(1833)及E.G.斯托伊德尔(1855)等均在科下划分了许多族。1887年E.海克尔建立了较完整的属以上的分类系统,这一系统在早熟禾亚科之下包括了竹族、原禾族、狐茅族、燕麦族、虎尾草族、大麦族、剪股颖族、结缕草族、草族、野古草族、和稻族等;黍亚科中包括糖蜜草族、黍族、须芒草族和玉蜀黍族。半个世纪以来,各国学者大体采用这一系统。
禾本科1931年,N.P.艾夫多洛夫根据禾本科叶片的解剖结构和特征,发现原来放置于早熟禾亚科中的画眉草群与黍亚科相近,故将它放在甘蔗亚科中。罗谢维茨(1937)的系统在黍亚科下包括画眉草系与黍系。近代的学者研究了禾本科叶片表皮结构(普拉特1932,布朗1957),胚胎形态(里德1957),淀粉粒类型(哈尔兹)以及细胞染色体、生理、生态、分布等,通过多学科的研究以及应用近代科学技术手段,获得不少材料与证据,为建立禾本科系统奠定了基础。一般称50年代以后建立的系统为新系统。新、老两类系统反映在对待亚科的划分上是不一致的,新系统在科下划分为5、6、7和9个亚科(皮尔格1954)。比较起来,两大系统各有不足之处,老系统在两亚科下包括数十个庞大的族,不易反映族间亲缘的远近及其进化关系。新系统在科下并列着多个亚科也难以显示其共祖来源和系统演化的阶层级次关系,为了能够比较清晰地反映出各大类群间的演化顺序及其发展的途径,按照禾本科的进化序列,作者在亚科与族之间增立了超族一级。含2超族,约70属。分布于热带与东南部的湿热地区。营养器官特化,秆木质化,借根状茎繁殖,有性生殖退化,花部保留着原始的3数花性状。竹秆是建筑、土木、交通用材,也是工艺用品、编织和造纸原料。笋供食用(竹类)。含2超族:①箣竹超族含箣竹族、梨竹族、牡竹族、倭竹族等。②青篱竹超族含青篱竹族、香竹族等。禾本科广布于全球各种生境中,是最大的一个亚科。草本,小穗含多花至1花,向顶发育,根据花序、小穗、颖片、外稃脉纹、颖果和叶片结构、染色体、生理、生态分布等特征,划分为6超族:
①原禾超族含原禾族、稻族、菰族等。热带湿地草本。包括栽培的和。
②芦竹超族含芦竹族、棕叶芦族、假淡竹叶族,为热带湿地或沼泽生境下的高大草本。和是造纸的好原料。淡竹叶的根部膨大成纺锤形,可供药用。
③早熟禾超族含早熟禾族、燕麦族、剪股颖族等。分布于世界温寒地带和热带高海拔山地,是种类最多的超族,它代表着早熟禾亚科的典型特征。染色体大型,x=7。包括重要的牧草,如早熟禾族的羊茅、鸭茅、早熟禾、雀麦和拂子茅属等,许多种类是温带山地草原、草甸的主要成份。
④小麦超族含短柄草族、小麦族和野麦族,染色体大型,x=7。包含重要的麦类作物和温寒地带的优良牧草如鹅观草属、、、羊草、和等。
⑤针茅超族含落芒草族和针茅族。是西北干旱地区常年可为家畜采食的牧草。针茅属是适应寒冷干燥气候下的类群,不少种类是组成温带草原或高原荒漠草原的优势种,为冬春的主要牧草。醉马草是一种对牲畜有害的毒草。
⑥画眉草超族含画眉草族、虎尾草族,结缕草族和三芒草族。染色体小型,x=9,10(5,4),为分布于热带干旱地区的C4植物。台麸是非洲和印度的食用谷物。有价值的牧草有罗滋草、以及干热荒漠草原的三芒草等。常见的一年生杂草有、、等。 分布世界热带地区。约210属,3000余种。来源于小穗仅含1成熟花在上的共同祖先,根据外稃、颖片、花序穗轴的特征与演化阶段,划分为3个超族:
①黍超族,主产热带美洲和非洲降水季节长的热湿地带。含8族,最大的黍族有8亚族,107属,1000余种。、是起源于中国的谷类作物,也是优质饲草。本族含有众多有价值的牧草,珍珠粟是高产牧草,也可作谷物。地毯草、马唐、雀稗、毛花雀稗、两耳草、狗尾草、象草、白草等。
②须芒草超族,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干湿季交替的季风雨区。含 5族90属约1000种。不少种类是热带稀树干草原的建群成分。如黄茅、白茅。高大草类──和是优质造纸原料。是重要的谷类作物。的茎贮藏糖分,为世界热带地区的制糖原料。香茅属的和等茎叶中均富有精油,是提取柠檬油,辣薄荷油等香料工业的主要原料。香根草属根中含香根草油。具有不少耐旱、耐瘠的牧草资源,如、、、、蓝茎草,以及中生性的莠竹属等。
禾本科③玉蜀黍超族,含3族31属。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季风雨气候区域,生长在水湿较好的环境下。3族的演化趋势为,异型对小穗中的有柄小穗存在(鞘尾草族Elionureae)演变为有柄小穗退化,无柄小穗发展到嵌陷于花序穗轴腔穴中(筒轴茅族 Rottboellieae)。无柄小穗两性进而简化为单性(Maydeae),雌雄小穗位于同一花序的不同部分(薏苡属Coix),发展到分别形成不同的花序,如玉米,雄花序为顶生圆锥花序,雌花序为腋生肉穗花序并外具鞘苞。属高光效C4植物,植株高大,体中糖分和蛋白质积累多,是重要的谷物(玉米、薏苡)和饲料来源,如高产的、优质的、;是亚洲热带原产,具多种用途,颖果食用并有强壮利湿之药效,叶作饲料,秆可造纸,坚硬总苞可作工艺品。#描述中文名拉丁名1
植物体木质化,多年生,具较繁复的分枝系统;叶二型,即有茎生叶(指竿箨,俗称&笋壳&与营 养叶两类型,它们在形态上有明显的不同:竿箨(枝箨也如此)的箨片常较小,无柄亦无显著的中脉,光合作用的功能不大而且为期亦较短;至于营养叶的叶片一般为常绿性,是进行植物体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具简短叶柄与显著的中脉,在叶柄与叶鞘相连接处形成关节,故嗣后枯萎时叶片连同叶柄一齐自叶鞘上脱落。
BAMBUSOIDEAE Nees
植物体多为草质,稀可在某些族属中略呈木质化,通常其茎除在基部有分蘖外,秆多不分枝或仅有少量分枝,而不成为繁复的分枝系统;叶单型,营养叶直接生在秆(或和枝条)上,它的叶片有明显的中脉,通常无叶柄,纵然枯萎也不易自叶鞘上脱落(某些属例如隐子草属Cleistogenes、固沙草属Orinus等属的禾草可例外)。
小穗含2朵小花,通常两性或下方1朵小花为不孕性(雄性或无性),甚至该小花可退化仅剩有外稃,若小穗为单性时(例如玉蜀黍族MAYDEAE )则是雌雄同株或异株(例如黍族PANIEAE的鬣刺属Spinifex)的禾草,小穗体圆或背腹扁,脱节于颖之下(野古草属Arundinella、小丽草属Coelachne,柳叶箬属Isachne等例外),小穗轴从不延伸至上部小花的内稃之后,因此小穗上方小花为真正的顶生花。中生性乃至早生性禾草,分布多在热带和亚热带。
SUBFAM. PANICOIDEAE A. Br.
小穗含多数乃至1朵小花,但其体型大都两侧扁(某些属可例外),通常脱节于颖之上,并在各小花之间也逐节断落(亦有例外),顶生小花不存在或已退化,即其小穆轴多能延伸至最上方那朵小花的内稃之后以形成1条细柄或刚毛(惟稻亚科以及针茅族STIPEAE、剪股颖族AGROSTIDEAE、鼠尾粟族SPOROBOLEAE等禾草,因其小穗仅含1朵成熟小花,其小穆轴顶端的那段游离节间业已退化,故不见其延伸,是为例外)。
小穗两性或单性(菰属Zizania),其中仅1朵小花可结实;颖较短小或极退化;外稃草质或硬纸质,具5脉或更多脉;颖果大都包裹在边缘彼此互相紧扣的2外稃之内,或在囊稃草属Leptaspis其外稃的两边缘互相愈合并膨大成囊状;鳞被3或2;雄蕊6或1-3;柱头1-3。多为水生(挺水或浮水)或湿生的禾草,生长在潮湿处或池塘之中。
ORYZOIDEAE Care
小穗大都为两性,其中结实小花为1至多朵;颖2或1,通常明显(莎禾属Coleanthus无颖为例外);成熟小花的稃片之边缘并不彼此紧扣,但亦有外稃紧裹其内稃和颖果者(例如针茅族的一些属);内稃通常背部具2脊或亦可偶具多脉而无明显的2脊。
叶片较宽短,呈广披针形或卵形,具显著的小横脉;叶舌膜质,极矮;外稃具3-9脉,表面无毛或被疣基小刺毛;鳞片2,楔形;雄蕊2(限于我国种类),花柱2。喜阴禾草,分布多在热带及亚热带的阴湿地区。
CENTOTHECOIDEAE Soderstr.
叶片通常呈狭长的带形,同时小横脉也不明显(个别属种可例外)。
成熟小花的外稃具5脉乃至多脉(惟亦有某些属种的可少至3脉),如小穗仅含1朵小花时,可因外稃质地较厚硬而使纵脉不明显;叶舌一般为膜质,不具或稀可具少量的硬纤毛。中生性禾草,分布多在温寒地区。
POOIDEAE Macf. et Wats.
成熟小花的外稃具3-5脉(某些属种的可多至9脉),或当小穗仅含1或2朵小花时,亦可因外稃质地变厚硬,而使其纵脉不明显;叶舌边缘常具纤毛或完全以毛茸来代替叶舌(粽叶芦属Thysanolaena的叶舌无纤毛是个例外)。
    11
小穗含2朵至数朵小花,其体型圆或稍作两侧扁(双齿稃属Schismus例外);小穗轴常生短柔毛。多为热带及亚热带潮湿环境下生长的高大宽叶禾草(有例外,芦苇属Phyragmites的生态幅度极广泛)。
ARUNDINOIDEAE Tat.
小穗含1朵至多数朵小花,通常为两侧扁,稀可背腹扁,极罕可体圆而不扁者,若小穗无柄或近于无柄时,则小穗常交互排列于较宽扁的穗轴之一侧面;小穗轴一般无毛;颖大都短小于其外俘。分布多在热带和亚热带的干旱地区。
  [1]  Arundinoideae Tat.
Bambusoideae Nees
Centothecoideae Soderstr.
Eragrostoideae PILGER
Oryzoideae Care
Panicoideae A. Br.
Pooideae Macf. et Wats.
属列表 Achnatherum Elymus Panicum Acidosasa Elytrigia Paracolpodium Acrachne Elytrophorus Parapholis Acroceras Enneapogon Paspalidium Aegilops Enteropogon Paspalum Aeluropus Eragrostiella Pennisetum Agropyron Eragrostis Perotis Agrostis Eremochloa Phacelurus Aira Eremopoa Phaenosperma Alloteropsis Eremopogon Phalaris Alopecurus Eremopyrum Phleum Ampelocalamus Eriachne Phragmites Andropogon Erianthus Phyllostachys Anisachne Eriochloa Pleioblastus Anthoxanthum Euchlaena Poa Apluda Eulalia Pogonatherum Apocopis Eulaliopsis Polypogon Aristida Eustachys Polytoca Arrhenatherum Fargesia Polytrias Arthraxon Ferrocalamus Psammochloa Arundinella Festuca Psathyrostachys Arundo Garnotia Pseudanthistiria Aulacolepis Gelidocalamus Pseudechinolaena Avena Germainia Pseudopogonatherum Axonopus Gigantochloa Pseudoraphis Bambusa Glyceria Pseudosasa Bashania Hackelochloa PseudostachyumBeckmannia Harpachne Ptilagrostis Bothriochloa Helictotrichon Puccinellia Bouteloua HemarthriaQiongzhuea Brachiaria Heteropholis Rhynchelytrum Brachyelytrum Heteropogon Roegneria Brachypodium Hierochloe Rottboellia Brachystachyum Holcus Saccharum Briza HordeumSacciolepis Bromus Hygroryza Sasa Brylkinia Hymenachne Schismus Buchloe Hyparrhenia Schizachne CalamagrostisHystrix Schizachyrium Capillipedium Ichnanthus[?/思]簩竹属 Schizostachyum Catabrosa Imperata Sclerochloa Catabrosella Indocalamus Scolochloa Cenchrus Indosasa Secale Centotheca Isachne Sehima Cephalostachyum Ischaemum Semiarundinaria Chikusichloa Ischnochloa Setaria Chimonobambusa Koeleria Setiacis Chimonocalamus Leersia Shibataea Chloris Leptaspis Sinobambusa Chrysopogon Leptochloa Sinochasea Cinna Leptoloma Sorghum Cleistogenes Lepturus Spartina Coelachne LeucopoaSphaerocaryum Coelorachis Leymus Spinifex Coix Littledalea Spodiopogon Coleanthus Lolium Sporobolus Cortaderia Lophatherum Stenotaphrum Crypsis Melica Stephanachne Cymbopogon Melinis Stipa Cynodon Melocalamus Tenacistachya Cynosurus Melocanna Thamnocalamus Cyrtococcum Metasasa Themeda Dactylis Microchloa Thuarea Dactyloctenium Microstegium Thyrsia Danthonia Milium Thyrsostachys Dendrocalamopsis Miscanthus Thysanolaena Dendrocalamus Mnesithea Timouria Deschampsia Molinia Tragus Desmostachya Monocladus Triarrhena Deyeuxia Muhlenbergia Trikeraia Diandranthus Narenga Tripogon Diarrhena Neohusnotia Tripsacum Dichanthelium Neomicrocalamus Trisetum Dichanthium Neosinocalamus TriticumDigitariaNeyraudia Urochloa Dimeria Oligostachyum Vetiveria Dinebra Ophiuros Vulpia Diplachne Oplismenus Yushania Drepanostachyum Orinus Zea Duthiea Orthoraphium Zizania Eccoilopus Oryza ZoysiaEchinochloa Oryzopsis EleusineOttochloa 禾本科禾本科是种子植物中最有的大科。是人类粮食和牲畜饲料的主要来源,也是加工、制糖、酿酒、造纸、编织和建筑方面的重要原料。
除了以外,几乎所有的粮食都是禾本科植物,如、、、、等。猪、牛、马、羊等各类家畜也都吃草。竹子在日常生活处处可见,在东南亚还有竹子造的房屋。中的野草不止是动物的食物,还能制造大量氧气,防止[4]。禾本科- Avena:(以麦片粥为名)
- Hordeum:
- Secale: 黑麦
- Sorghum: 高粱
- Triticum: 小麦
玉米属- Zea: 玉米
-Setaria:()- Cymbopogon:
- Saccharum: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花开荼蘼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