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力学的初中物理力学题 这样做为什么不对, 高分赏

浅谈高中物理力学题受力分析解题方式
当前位置:&&>>&&>>&&>>&正文
浅谈高中物理力学题受力分析解题方式
[作者:佚名  来源:  阅读:7042次   发布时间: 9:25:33]
选择视力保护色: 【
摘要:物体之所以处于不同的运动状态,是由于他们的受力情况不同。要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首先要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正确分析物体的的受力情况,是解决力学乃至整个物理学问题的前提和关键,是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本文就高中物理力学题受力分析解题方式做了以下研究,总结了几点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
关键词:受力分析& 整体法&& 隔离法& 力学
第一、如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1.明确研究对象,并把特从周围的环境中隔离出来
分析物体的受力,首先要选准研究对象,并把它隔离出来。根据解题的需要,研究对象可以是质点、结点、单个物体或多个物体组成系统。
2.按顺序分析物体所受的力
一般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分析较好。“重力一定有,弹力看四周,摩擦分动静,方向要判准。”弹力和摩擦力都是& 接触力,环绕研究对象一周,看研究对象与其他物体有几个接触面(点),每个接触面对研究对象可能有两个接触力,应根据弹力和摩擦力的产生条件逐一分析。
3.只分析根据性质命名的力
只分析根据性质命名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不分析根据效果命名的力,如下滑力、动力、阻力等。
4.只分析研究对象收到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所施的力
研究物体A的受力时,只分析“甲对A” 、“乙对A” 、“丙对A”......的力,不分析“A对甲”、“A对乙”、“A对丙”......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的认为通过“力的传递”而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5.没分析一个力,都应能找出施力物体
这种方法是防止“多力”的有效措施之一。我们在分析物体的受理力时,只强调物体受到的作用力,但并不意味着实力物体不存在,找不出施力物体的力不存在的。
6.分析物体受力时,还要考虑物体所处的状态
分析物体受力时,要注意物体所处的状态,物体所处的状态不同,其受力情况一般也不同。如:放在水平传送带上的物体随传送带一起传动时,若传送带加速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向前;若传送带减速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向后;若传送带匀速运动,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
&& &例如:如甲图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的作用下,A、B保持静止。物体B的受力个数为(&& )
&&&& A. 2&&&& B. 3&&&&& C. 4&&&&&& D. 5
&&& A&&&&&&&&&&&&&&&&&&&&&&&&&&&&& F
&&&&&&& B&&&&&&&&& &&&&&&&&&&&&&&&&&&&N
&&&&&&& F&&&&&&&&&&&&&&&&&&& f&&&&&&&
&&&&&&&&&&&&&&&&&&&&&&&&&&&&&&&& G
&& (甲图)&&&&&&&&&&&&&&&& (乙图)
解析:如乙图所示,以物体B为研究对象,B受重力 向上的外力F和A对B的压力N,物体B有相对A上移的运动趋势,故A对B的静摩擦力沿斜边向下 ,故选C正确。
第二、力学部分常用的分析方法:整体法和隔离法。
整体法是从局部到全局的思维过程,是系统论中的整体原理在力学中的应用。它的优点是:通过整体法分析物理问题,可以弄清系统的整体受力情况,从整体上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变化规律,从而避开了中间环节的繁琐推算,能够灵活地解决问题。通常在分析这一整体对象之外的物体对整体的作用力(外力),不考虑整体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内力)时,用整体法。
隔离法就是把要分析的物体从相关的物体体系中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只分析该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对该对象的作用力,不考虑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它的优点是:容易看清单个物体的受力情况,问题处理起来比较方便、简单,便于理解。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或一个物体的各个部分)间的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
整体法和隔离法是力学部分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先隔离再整体,也可以先整体再部分隔离。这就是整体法与隔离法的综合应用。
在力学中,解决力学问题时,往往遇到这样一类情况:题中被研究的对象不是单一的一个物体,而是互相关联的几个物体组成一个系统。解这一类问题,一般采用隔离法:即把各个物体隔离开来,分别作受力分析,再根据各自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式求解。但在这类问题中,往往单用隔离法很难求得结果,解决过程也十分繁复,甚至用隔离法解简直无从着手。这时,我们不妨试用整体法:即把整个系统当作一个整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再列式求解。这样做,往往能使原来很难求解的问题简单化,无从着手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 &其实一边情况下,针对不同的运动状态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分析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整体都处于静止状态或一起匀速运动时,或者系统内一部分处于静止状态,另一部分匀速运动。以上这些情况,整体都平衡,整体内每个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整体所受合力也为零。这样,根据整体的平衡条件,就可以确定整体或某一个物体的受力特点。
例如: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三角形木块abc,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两个质量m1和m2和木块,m1&m2,如图所示,已知三角形木块和两物体都是静止的,则粗糙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 )。
A.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B.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C.有摩擦力的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因为m1,m2,θ1,θ2的数值并未给出;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析:这样类型的问题优先选用整体法,根据整体受力平衡,则很容易判断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摩擦力为零,且弹力等于整体的重力之和,所以选项D正确。
(2)、系统处于不平衡状态且无相对运动。由于系统内物体间没有相对运动,即整体内每个物体都具有相同的速度和加速度,这时整体所受的合力提供整体运动的加速度。这种情况利用整体法,更容易把握整体的受力情况和整体的运动特点。
例如:光滑水平面上,放一倾角为a的光滑斜木块,质量为m的光滑物体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现对斜面施加力F,若使M与m保持相对静止,F应为多大?
解析:由于斜面光滑,物块只受重力和斜面的弹力,而且和斜面一起运动,则先隔离物块分析受力,计算出加速度a=gtana,方向水平向左,再根据整体法可以求得F=(M+m)gtana.这是典型的整体法与隔离法的综合应用(先隔离后整体)。&
(3)、系统内部分平衡部分不平衡。这种情况由于系统内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物体间有相对运动,通常习惯用隔离法。若系统内两个物体一个处于平衡,另一个处于不平衡状态时,也可以利用整体法来分析,有时会使问题简化易于理解。当然,这种情况整体所受合力不为零,整体所受合力就等于不平衡物体所受的合力,用来提供不平衡物体的加速度。
例如:质量为M的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轻弹簧上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上下振动时,框架始终没有跳起。当框架对地面压力为零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A.大于g&& B.小于g&&& C.0&&& D.g
解析:这里框架恰好平衡,而小球不平衡,利用整体法,由于框架对地面的压力为零,则整体只受到重力(M+m)g,合力即为(M+m)g,方向竖直向下,提供小球的加速度,所以(M+m)g=ma,即a=g,所以选项D正确。这一题如果用隔离法分析过程要复杂麻烦。
综上所述,在分析物体的受力问题时,能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方法和步骤,并灵活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应对不同的问题是解决物理受力分析问题的关键。这不但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知道物体的多种运动状态,增强整体法的思维意识,也能帮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力和运动的相互关系,是帮助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的好方法。
[1]梁昆淼.力学,上册(修订版).高等教学出版社,1978,12修订第2版,64.
[2]漆安慎杜婵英.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版,222.
[3]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7,1版,1236.
[4]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试用课本,物理,第一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版,109.
上一个文章:
下一个文章:
?&&(09-26)?&&(04-25)?&&(03-02)?&&(10-11)?&&(03-18)?&&(03-18)?&&(03-18)?&&(03-18)?&&(03-18)?&&(03-04)?&&(03-04)?&&(09-07)
友情文字链接站点
主办单位: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地址:绍兴市马臻路89号 关于程稼夫力学篇的一道题的疑惑_物理竞赛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7,713贴子:
关于程稼夫力学篇的一道题的疑惑收藏
力学篇第六章最后一题 首先我自己做的答案和他不一样,如有和他答案相同的算法,请告诉我(不要只给方法,请先算一遍,我自认为方法无误,却得到不一样的表达式) 另外,该答案若将F取为0,就是一道很简单的问题了,但若按照该答案代入F=0,会得到支持力N=0,这显然不对 求解释,谢谢
其实我也是这样想的不过质疑程老还是需要勇气的
回四楼是不是那个四个球的问题(我书不在手边)我算的答案也不一样
回复:6楼我是这样做的,答案不一样请你给出详细解答过程好吗
我的答案里没有S...
范小辉是一个神奇的人我从来没见过像他一样过程从头错到尾结果还是对的的人...回复:21楼
回复:17楼那说明你完全没有认真做范的书....
回复:27楼代表党和人民感谢你我的答案应该是对的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提分技巧】2014高考物理赢取高分名师点津课件--应用动力学知识和动能定理解决力电综合问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
评价文档:
暂无相关推荐文档
【提分技巧】2014高考物理赢取高分名师点津课件--应用动力学知识和动能定理解决力电综合问题
【​提​分​技​巧​】04​高​考​物​理​赢​取​高​分​名​师​点​津​课​件​-​-​应​用​动​力​学​知​识​和​动​能​定​理​解​决​力​电​综​合​问​题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2.25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初中物理常见简答题解答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初中物理常见简答题解答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那地面对系统必然有一个水平向左的摩擦力答案是C吧。力是相互的,斜面对物块有弹力,那物块对斜面也要有压力,对斜面做受力分析就OK了,可分解为竖直方向与水平向右的分立,物块对斜面有压力,系统静止
Guile古烈9&3-14 18:18
选C 水平向左
chenzhong65&3-14 18:13
猜你感兴趣
Copyright &
.&&闽ICP备号&&&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理力学知识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