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买回来的高背金龙鱼图片为什么总喜欢趴缸,放入龙鱼之前水都困好了 48小时循环打氧吹气 也放了海水

最全的龙鱼种类介绍--part3
这篇转自网上+
修改,说的内容有点与part1&part2有点不同,关于号半的说法是相反的,谁对谁错,就要见人见智了。
银龙鱼的属名:学名:Osteoglossum bicirrohomus
英文名:Silver arowan
银龙鱼的体长:银龙鱼体长可达100公分
银龙鱼的型态:
  银带拥有十分细长而侧薄的体型。嘴巴的位置位于上方,口裂延伸至眼窝后缘。下噪声较上颚更为突出,前方并排着数个线状的侧线器官。吻端长有一对触须,在自然环境中迦游的野生个体,成鱼的触须可以伸长至3-4cm,但在人工饲育下的个体由于生长受至阻碍往往只能长到1-2cm。下颚的齿骨十分发达,在上下颚间排列地像梳子般的圆锥形齿十分细小且锐利。各齿间的间隔十分狭小。不只前上颚骨,齿骨连口盖的副蝶形骨与舌的构成骨皆十分发达。这是为了要一口咬碎大型甲壳类与甲虫而发展来的。另外,上下颚更注重的是易捕捉猎物的猎捕机能而非其牙齿的咬合力。
  鳃耙发展成棘状。咕噜噜的大眼睛接近上颚前缘,视力十分良好。吻部很短。鼻孔位于两眼的前上方,十分接近吻端。背鳍、臀鳍十分地长,臀鳍的起点比背鳍还要前面些。延伸出去的腹鳍第一棘条甚至超过了臀鳍的起点。胸鳍十分发达。特别是长而有力的第一棘条更是银带藉以跃出水面的利器。这种美妙的飞翔力更使得银带在南美洲当地赢得了“跳跃鱼”的美称。体侧覆盖了五列大又美的圆鳞。侧线从头部后鳃盖的后缘上方一直通到尾柄。体高约为体长的五分之一。九十公分左右的五-八岁的公鱼其体高较母鱼来得大上许多。身体中间的部份甚至可以接近两公分。像这样如此有迫力的外型可是再怎么贵的亚洲龙鱼也比不上的。可惜的是拥有此种外型的银带现在已很难找得到了。
银龙鱼的体色:
  在全身灰绿色的身躯里巧妙地混入银白色。在饲育下的幼、亚成、成鱼期时都喂予磷虾的话,由于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的作用,在背鳍、臀鳍的地方会镶入红色的横带,就连体侧的鳞片外缘也会变成红色。成鱼时红色渐浅而成为熏银色、白金色。背鳍、臀鳍的边缘白色的味道更浓,使得原本就硕大的身躯更显庞大。由于性别的差异,母鱼的颜色稍深,看起来体色呈暗色。而背部则不管公母都呈灰绿色,当作背景色来看时十分舒服。但是体侧强烈的镜面现象,使得在光线下时除了繁殖期外公母鱼是很难分别的。养殖个体中也有少数全身白化的所谓白金色银带的色彩变异个体存在。
银龙鱼的分布与栖息地:
  银带分布广从南美圭亚纳(Guiana)与巴西的亚马逊河上游到下游。从下流的河口到往上游4000公里的秘鲁(Peru)、依奇多斯(Iquitos)甚至更上游的Maranyun河、乌卡亚力河(Ukayari)的附近,笔者都曾经见过银带的踪影。雨季时的大洪水使得亚马逊河各个支流的水位都暴涨,大型鱼都往附近的湖沼地回游分散。虽然各自栖息在独自的环境之中,但本种鱼甚少出现在亚马逊的主流中。支流的水潭及岸边被水淹没的灌木丛,甚至只要有浮草的水上草原都是银带的栖息地。这对稚鱼来说,非但是摄食的好环境,更是躲避潜入水中的鳄鱼、水鸟等掠食者的绝佳处所。是个水质从ph5.8-7.0的弱酸性软水且混杂着软土的水域,水温从23到28度不等。
  1929年被鱼类学家温带理(Vandelli)首先发现。在当地是一种食用鱼。1935年引入美国。1955年引入日本。1966年日本神户的宫田先生在九州阿苏长阳的热带养殖场利用温泉首先人工繁殖成功。但我国市场上所见的还是由南美经过美国转口引进的人工繁殖的极少。
银龙鱼的饲养:
澳洲斑纹龙鱼的生存需要弱酸性到中性的水质,硬度要求软水(影响不大)。PH值6.5-7.5之间,DH值3-12。水温24-28摄氏度都可以。亚硝酸盐含量以及氯含量最好为零。
新鱼入缸:新鱼刚刚买回时,鱼缸里的空气泵要经过至少24个小时运行,以彻底根除水中的氯气。如果一直使用生物过滤器那么最好让水达到PH值6-7,水温为25摄氏度。在鱼缸中加入小食盐(近似1或2茶匙加在每5加伦或20公升的水中)以减少真菌攻击的危险并且使鱼健康而且提升它的胃口。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够在新鱼的原缸里取水回自己的鱼缸(如果原缸的水没有问题的话),已取回1/3为最好,以利于新鱼对环境突变的不良反应。建议龙鱼从小养起。
日常管理:每周至少换水20%-30%,氨含量不要超过0.1百万分率(mg/1)。不要使温度、PH值突然变化,如变化突然会导致龙鱼的突然死亡。每周测试PH值和其它有毒物质的含量以遭遇不策。换水时一定要小心谨慎,要避免龙鱼受惊。而且饲养龙鱼的时候一定要避免完全的换成新水,否则会对鱼造成伤害。如果你见到龙鱼的鳍和鳞片脱落的话,就是换水过多造成的你可以暂停换水它们就会自然的复原;但换水量也不可太少,太少会使鱼鳍变得不透明、眼球浑浊严重的会造成腮盖翻转。
鱼缸尺寸:由于龙鱼属于大型鱼类,鱼缸至少长1.5米,宽0.5米,高0.7米。鱼缸一定要加盖,龙鱼属于上层游动的鱼,喜欢跳跃,以避免无人时跃缸而出窒息而死。
光照:红龙鱼需要光很多,每天光照最好达到4个小时。其它龙鱼也最好能达到8个小时的光照。有些养鱼爱好者,比如养红鱼,喜欢用红色的光来照红龙鱼,这样以达到更好的效果。龙鱼最好的光照是白天的日光,长期使用灯光会遮暗龙鱼的背部。
龙鱼幼鱼体形过大所以不太合适养在水草箱里。鱼缸大那么过滤的问题就比较突出了。适用于龙鱼养殖的过滤系统主要有上部过滤器、外置式过滤器、上部+抽水沙层式过滤器、溢流式过滤器几种。但要注意的是在布置龙鱼箱的时候你应该考虑布置一个扬水马达(冲浪泵)这样做的好处极大:
一、可以形成强力的水流。
二、增加水中的溶氧量。
三、更加重要的是可以使龙鱼保持一定的运动量,以维持鱼体的优美体形。
四、也很重要的是,可以避免龙鱼翻腮,发生翻腮时可以对翻腮进行修剪,在复原期使用扬水马达可以促使生长中的腮翼平顺。
龙鱼的喂食:龙鱼在吃食时用力过猛会撞到缸里的某一个角度以导致受伤,喂食时最好在鱼缸的中间来投食。龙鱼属于肉型性动物,大部分龙鱼的食谱为,青蛙、泥鳅、板球、金鱼、蚂蚱、小虾等等。在喂食有一个加色的问题,比如说红龙,喂食红箭或小虾就对红龙的增色起到一定的作用,因为红箭和小虾体中含有红色素。12厘米以下的幼鱼刚刚开始吃生饵,这时你可以投喂刚刚脱壳的白色面包虫、小虾(一定要去掉头尾,最好是剥成虾球投喂以免硬壳伤其肠胃)、血虫等较适口的饵料。要少吃多餐一天投喂四次。
15厘米左右的小龙鱼可喂食正常的面包虫和小虾(小虾最好去掉虾剑)、也可以投喂1.5厘米的小鱼。此时的龙鱼生长迅速,食量惊人。可适当增加投饵次数和投饵量。
20厘米以上的龙鱼可以投喂较大型的鱼、虾、泥鳅、肉块等饵料。还可以投喂各种昆虫等活饵,这些都是龙鱼喜欢的食物,但要注意不要让这些饵料受到污染。
另外,内脏,尤其是肝脏是不合适喂养龙鱼的,其较多的脂肪会造成龙鱼的疾病。活饵中金鱼并不是一种好的饵料,研究显示专吃金鱼的龙鱼饲养在狭小的水族箱里所染上的传染病或寄生虫几乎全是金鱼传染的。
人工饵料最好是使用脂肪含量较少的牛肉,当然你有条件的话,可以买成品的龙鱼专用饵料。不过刚开始投喂人工饲料的时候龙鱼会很不习惯,需要人工驯饵。
银龙鱼的疾病:
眼球下垂症:长期投喂底层食物造成,如果放回池塘将恢复。把鱼缸全部用不透光的黑纸蒙住,在鱼缸上部增加一盏白灯,喂食顶层食物或在鱼缸顶部放置一个物体以吸引龙鱼的注意力,3个月后拿掉黑纸。
翻鳃症:由于水质不洁引起,空间不够,溶氧量不足,水温变化突然。在疾病的初始会看到鱼鳃不规则的运动,呼吸急促,鳃盖上的软膜向外而不是向里,并且能看到鱼鳃的红色。尽快改变水质,提供更多的氧气,鱼鳃会由软变硬,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实行外科手术。手术需要:剪刀、手套、消毒酒精、干净并潮湿有布、麻药。找一个干净的塑料口袋,在口袋内装水,把龙鱼放到口袋里,在口袋的水中加麻药,待麻药起作用,把龙鱼从口袋中拿出放到干净并潮湿的布上用剪刀(保证消毒)进行修剪,然后把龙鱼放回缸中,增中溶氧量,当龙鱼恢复知觉后让龙鱼休息并息让它在暗淡的条件下休息。如果龙鱼对食物没有任何兴趣,每天抽换20%-30%的水,改变水的质量6天,增加食盐以减少寄生虫攻击的危险、
由寄生虫原生动物门引起,在龙鱼身上某一部分或大部分布满白色的小点。主要影响鳍和降低龙鱼的胃口,并且经常能看到龙鱼磨擦身体。把温度提高到30甚至34摄氏度并加3%
浓度的小食盐。如还不行就要单独入药缸治疗。
蒙眼症:由于水质不洁或外作引致,鱼的眼睛被白色物质包住。把温度提高到30甚至31摄氏度并加3%浓度的小食盐,进入正常的换水程序,通常4-6个月可以改善。
水肿病:由温度或PH值的突然变化引起,龙鱼游动时失去了平衡并停止进食,几天之后便后死亡。增加水流,逐渐地提高水温至34摄氏度(每2小时提高1度),增加1%的食盐,每2天放进四环素,看说明书用黑水调节水质直至好转。
咬自己的尾巴:有两种怀疑的原因。第一,由细菌感染。第二,龙鱼认为自己的尾巴是敌人的尾巴。龙鱼咬自己的尾巴,尾巴杂乱不堪。很快的改变水质,增加溶氧量,提高温度至34摄氏度,增加食盐可解决细菌感染问题。换20%-30%的水一直维持6天。如没有好转可在鱼缸内中一面镜子分用龙鱼的注意力或可给龙鱼配另外一种鱼。如龙鱼还没有好转那只能选择最后一个办法,把尾巴切除。切除过程:用塑料口袋把龙鱼放入,在口袋的水中加麻醉药,待药物起作用,把龙鱼放在干净并潮湿的布上,用剪刀(消毒)把尾巴剪成扇形(如剪成扇形会使龙鱼长出更美丽的尾巴),
每天抽换20%-30%的水,改变水的质量6天,增加食盐以减少寄生虫攻击的危险。
鳍腐烂:由于细菌感染使鳍边变的灰白并腐烂。尽快改变水质,增加溶氧量,逐渐地提高水温至34摄氏度(每2小时提高1度),增加1%的食盐,维持6天的好水。
肿胀并突出的肛门:由于吃不洁或锋利的食物引起肠道感染,这是众多疾病中最难痊愈的疾病,感染可以消失但肛门依然突出。增加水流,逐渐地提高水温至34摄氏度(每2小时提高1度),增加1%的食盐,每2天放进四环素,看说明书用黑水调节水质,暂切不喂锋利的食物。
霉菌寄生于鱼的外伤部位形成的二度感染。危害极大。可用金霉素、红霉素涂于患处,并用四环素药液浸泡,或用2%的食盐水浸伤口15分钟。也可用海宝苯氧基乙酵药品。
猫头虱病:
节肢动物猫头虱寄生鱼体吸食鱼血造成的疾病。数量较少时可以用手直接拔除寄生虫,并涂上抗生素软膏。如果鱼体幼小或寄生虫数量太多时可用八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病鱼1小时,水温25-30摄氏度时每日一次共三次即可。也可用海宝克肤虫灵药品。
红斑病:(打印病) 病毒性疾病,可以说是绝症。可以尝试将水温提高到36摄氏度,并用口服抗生素结合药浴。建议试试黑拿敏。
幼鱼期的龙鱼在受惊后,其背鳍、尾鳍、臀鳍在*近身体的底部产生局部或完全断落的现象。断落面一般不会出血过多。断鳍会自己长出来。为预防二次感染可加一定量的甲基蓝。(用量为常规用量的10%)
脊柱弯曲: 症状是鱼的脊柱弯曲成S形。可能是由于稚鱼期使用药物不当、水质不良加上运定量不足或营养不良造成。
治疗几乎不可能,关键在于预防:保持水质清洁、注意营养均衡而充分、尽量预防其它的鱼病并尽量不要使用药物、放入扬水马达增加鱼的运动量、水族箱要尽量的大。
脂肪过多:原因是摄食过多,运动有不足自然就会长得象个猪啦。不会死的但会减寿和造成无法产卵。 预防:1、每周选1-2天停食。
2、放入扬水马达或选几条龙鱼配胖鱼一起玩以增加运动量。
厌食症:病鱼整天不进食,趴在缸底一动不动。水质又没问题,正常得不得了。这是水中环境变化使鱼有紧迫感造成的,更换饵料来慢慢的使鱼适应。
龙须打结:水质不佳,导致食欲不好、没有元气,因而有这种情形,可换水改善水质,增进食即可。
鱼鳞蛀蚀:鱼鳞蛀掉,有两种可能 1.长期下药 2.感染体外寄生虫 前者换水减低药量即可,后者要下杀体外寄生虫药。
银龙鱼的繁殖:
龙鱼的生长期和成熟所用的发育期很长,一般雌鱼须6-12年,雄鱼须5-16年才可繁殖(这要看你的养殖水准了)。而且并不是所有的龙鱼都能在水族箱里繁殖,象金龙鱼就不行。现在主要在水族箱中繁殖的龙鱼有银龙、红龙(相当困难,至今国内还有没成功的报导)、青龙、澳洲龙鱼等几个品种。
龙鱼和慈鲷鱼一样属口孵鱼类,而且也是自然配对的鱼。自然界中的龙鱼繁殖时会将鱼卵含在口中孵化,孵化后雄鱼会在仔鱼附近看管,遇到敌害来袭或惊吓时,亲鱼会将仔鱼含在嘴里直至危险过去。这样子会一直维持到仔鱼能自行觅食为止。
1966年日本的宫田先生和田上四郎利用温泉水和自己设计的钢精混凝土水槽完成了银龙鱼的首次水族箱繁殖。至今他们设与阿苏温泉地区的繁殖场的繁殖数目都相当可观。
那么怎么样进行龙鱼的水族箱繁殖呢?
首先龙鱼繁殖的水体要宽,比较好的繁殖箱最好在2米以上200&90&60或者250&100&60的水槽都可以。
亲鱼的准备:由于龙鱼有自己配对的习惯,不喜欢有人为的给它们伴侣。所以可以自小将数尾稚鱼一同饲养(5-7年),由其自由配对。也可以在大水槽中将已经成熟的鱼一雌一雄放置于水槽两侧,用隔板隔开,隔板上一定要打上洞,以利于两侧的水循环。鱼会适应这里的情况,当你发现龙鱼有发情的现象时就抽开隔板,这时它们会作出特殊的追尾动作,接着会互相撕咬鱼鳍,特别是臀鳍到尾鳍这一段。龙鱼会受到惊吓而跳跃,或者冲撞,甚至会造成龙须断落和出血。这样的伤害短时间内不会对龙鱼的生命构成威胁,所以大家要忍耐。几天后,如果两条龙鱼开始平静下来,并且开始缓慢的游动有了亲密的*在一起的表现就说明配对成功了。如果依然打斗得厉害就说明配对不成功,你就该检查所配对的鱼是否还未成熟?是否水中有什么不应该有的物质?然后将它们分开饲养,重新配对。
成熟雌雄鱼的辨别:雄鱼一般喜欢在雌鱼面前炫耀自己一番,最主要的是雄鱼的体形修长,胸鳍也较长,呈深红色。雌鱼的腹部由于卵的原故显得饱满胀大。产卵期时雌鱼的输卵管突出。雄鱼的输精管则凹出。这都是区别。
水质管理:配对中的龙鱼都会有受伤现象,所以水质的管理在繁殖当中极为重要。
1、要注意饵料的投喂不要过量,并且必须及时的抽取残饵。
2、发现有患病的迹象时应立即进行药浴处理,并注意预防其它的鱼感染。由于龙鱼对药品极为敏感,所以投药量要比平常少很多,关于这一点我们会在龙鱼的疾病中提到。药浴期间要注意比平时多换水。
3、PH值保持在6.2-7.2以防止酸性过多症,水温在26-28摄氏度。
当你做好这些,看到亲密的龙鱼夫妇在一起,停在水族箱的底部某处静止不动时,这里就是它们选好的产卵场所了。赶紧找东西遮遮光吧。这样可以使它更加安心,方便产卵。
当你看见雄鱼将卵含到嘴里时就可以耐心等待幼鱼的孵化了。雄鱼照顾鱼卵的时候雌鱼就会在一旁守护,大约经过60天左右,鱼苗就会在雄鱼的口中进进出出了。鱼爹会慢慢的将幼鱼放出来显得关爱备至。这样
一直要到90天左右。幼鱼会较少的进出鱼爸的嘴了。这时就可以悄悄的将幼鱼捞起来了,捞的时候要有耐心,因为其他的小家伙肯定会躲到鱼爸的嘴里久久不出,你就慢慢的等吧。雄鱼一般会含住40枚卵,但最后只会有十来条小鱼。可见龙鱼的繁殖实在是不容易。
从产卵开始前亲鱼就会停食,直至幼鱼离开雄鱼都不会进食,所以一次产卵繁殖对雄鱼的伤害是极大的。如果繁殖前的喂养不够好的话,雄鱼会因此一蹶不振甚至死亡所以要注意繁殖前的在&饲养准备工作。对鱼卵进行人工孵化的试验到现在还未取得进展,所以雄鱼不得不一直的辛苦下去了。
青龙鱼的属名:学名Scleropages formosus
英文名:Green arowana
青龙鱼的体长:青龙鱼体长可达80公分
青龙鱼的型态:
广泛分布于东南亚的亚洲龙鱼色彩突变种之一。正确的分布区域不明,从柬埔寨到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的加里曼丹等地都有其踪迹。全身呈现淡淡的青色或是带有青绿色的银色,所以中文名称为“青龙”。没有金龙、红龙那般华丽色彩特征,所以价格比较平实,不管产地和色彩为何一整年都有进口。幼鱼期时本色彩型特有的暗色斑纹会显现在鳞片上,随着成长该斑纹会在鳞片上呈现U字型或马蹄型。斑玟带有一点点青色味道,成鱼以后鳞框不会有金色属光泽呈现。
  青龙和印尼产的血红龙比起来体高偏低,形体和马来西亚产的过背金龙类似,成鱼的头部和其他亚洲龙鱼比起来偏小。在侧线鳞数,背鳍、臀鳍的条数、脊椎骨数和其他亚洲龙鱼相同。在水质方面和其他亚洲龙鱼相同,性情方面也和其他亚洲龙鱼一样,两只鱼很难在空间不够宽敞的环境里和平共存。
青龙鱼的饲养:同银龙一样
青龙的疾病:同银龙一样
青龙鱼的大概繁殖方法:同银龙
高背红尾金龙鱼的属名: 学名Scleropages formosus
英文名: High back golden arowana
高背红尾金龙鱼的体长:高背红尾金龙鱼体长可达80公分
高背红尾金龙鱼的型态:金龙里鳞框金色色彩一直延伸到背部的之为过背金龙,此种金龙是马来半岛产的亚洲龙鱼独有特征,鳞框的持续轮状纹路展现豪华气息。在此一范畴里红龙又可分为辣椒红龙、血红龙、树种红龙、黄金红龙,而台湾杂志社和龙鱼进口业者、龙鱼爱好人士认定高背金龙是马来半岛产的个体和红尾金龙交配产生的个体,鳞框金色框缘没有持续到背部,只到腹侧第5排片鳞片的上半部而已。
  高背金龙又称为超级金龙,为马来半岛产的金龙和苏门达腊产的红尾金龙交配后所得到的个体。高背金龙背鳍和尾鳍上叶的配色,以及背鳍基部的鳞框金色色彩是散布其上,而不是绕着框缘出现,这是区别的要点。繁殖的历史久远,在高背金龙中经常混杂有优良个体,将它当成过背金龙销售,这是日后引发纠纷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最早开始就清楚标示交配个体,然后依一定的价格出售相信高背金龙未来肯定前途无量。
  在龙鱼刚开始饲养的初期,因为根本没有地域性差发薪日的观念全都畜养在养殖池里,所以马来半岛特有的过背金龙、高背金龙和苏门达腊岛特有的红尾金龙会混在一起。此一习惯在台湾杂志界和日本的进口业者强烈要求下才将二者分开饲养,过背金龙和红尾金龙系统才得以纯化,只是,目前仍有许多中间个体引进。
  此种中间个体在外观上几乎和过背金龙一模一样,但是因为背鳍上稀落地散布着金色鳞框的细小鳞片,加上尾鳍上叶和背鳍属于暗色,所以包含在高背金龙的范畴里。不过它的价格比过背金龙便宜许多,其实,就欣赏角度来看如此美丽的个体,也足够叫人赏心悦目了。血统纯正当然很重要,就经济效率层面考量,高背金龙是支撑龙鱼人气的亚洲龙鱼
  红尾金龙的特征是背部的鳞片上完全没有金色鳞框,此种个体和高背金龙一般的判别方法是看背鳍基部鳞的鳞框,和从腹侧数来第5排鳞片的鳞框。此一个体头部附近的第5排鳞没鳞框,但背鳍基部的第5排鳞有将近一半的金色鳞框。整体印象难免美中不足,但是,每个个体间本来就会有些许差异存在,最重要的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个体。
其他和银龙一样
红尾金龙鱼的属名:学名Scleropages formosus
英文名: Redtail Golden Arowana
红尾金龙鱼的体长:红尾金龙鱼体长可达80公分
红尾金龙鱼的型态:
在介绍红尾金龙之前我先来介绍一下高背红尾金龙。高背红尾金龙鳞片亮度从腹部数起可达4排半至5排,当然是越多越好,甚至背部会亮(当然这种个体相当少见),一般对高背红尾金龙的出产没有确切的定论,台湾人认为是过背金龙和红尾金龙的杂交种出产的高背红尾金龙。大陆的商人也称之为宝石,有的商人也叫红尾金龙为宝石,龙鱼的名称立来都很混乱,希望大家在购买的时候多加注意。
  红尾金龙为产于印尼西侧苏门达腊岛的一种。特征是臀鳍呈红色,背鳍和尾鳍上叶为黑褐色。背鳍基底附近的鳞片没有金色鳞框。从腹侧开始数第5排鳞完全没有鳞框。所谓的金龙是指栖息在苏门达腊岛和马来西亚来洲龙鱼的一种,现今马来西亚的龙鱼场已经进行商业化的繁殖,近来也在积极进行红尾金龙的纯系血统繁殖,相信不久的将来美丽红尾金龙的供给将会日趋稳定。
  红尾金龙主要分布在苏门达腊岛中部东岸,以北康巴鲁地方产量最多。主要栖息地的5条河川里所产的个体多少会有色彩上的差异,只是,近来这些特征已经明显不存在,唯一只以北康巴鲁的红尾金龙为种亲进行累代繁殖的个体,以北康巴鲁之名在市场流通。
  本种的特征是尾鳍下叶为红色,背部、背鳍及尾鳍上叶呈墨绿色,从腹侧往上数到第4排鳞片有美丽的金色鳞框。如同高背金龙,本种的纯种个体也在减少当中,近来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著名龙鱼场已经繁殖出红尾金龙的特征比一般更为明显的个体。然而黄龙和高背金色龙交配产下的个体依然以红尾金色龙的名称在市面上流通。
  过背金龙幼鱼时期,背鳍细小鳞片的金色鳞并非每只个体都有,而在高背金龙的幼鱼时期有金色鳞框的个体也是少之又少,红尾金龙则是连一片鳞杠也没有。从幼鱼期开始尾鳍的上下部分颜色是分开的,下叶略带红色,上叶则是偏暗色,这点请必仔细看清楚。
  红尾金龙的幼鱼售价比较平实,是饲养金龙的入门种,一直保有高人气。主要进品的个体都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繁殖个体,品质相当高。虽然不如过背金龙出色,但是今后如果能凭着特有的色彩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相信对整体亚洲龙鱼的观赏价值、人气都将有所助益。
过背金龙鱼的属名:学名Scleropages formosus
英文名:Malayan golden
过背金龙鱼的体长:过背金龙鱼体长可达80公分
过背包括:&&&
彤艳是过背混红龙所生的后代,由予很难能够再用回同样这对鱼再做多一次,其他场也有彤艳也会与亚四不同,是用这对鱼生的后代色素与另外一对杂交鱼的后代也不会相同,
所以彤艳要找到漂亮是非常少,月历这尾也只能说是相当漂亮的鱼。
我有听到一些龙场曾发生过杂交的硝事。
一般鱼场比较少鱼可以通过杂交成功,很多龙场要以杂交获得成功少之又少,因为常发生一池鱼中有部分是红一部分是过背,
在池中交杂时红龙口含着的蛋未必是过背生的。
如果全部用公红龙与只有一只母过背, 这样肯定出来百份百是杂交种, 但是现今情况什么小龙都是供不应求,
要浪费如此多种鱼来等待研究生产结果, 这种做法速度是有正常繁殖量的3成而已, 倒不如采用同血统更快,
彤艳就算贵现今中也不符合经济盘算, 所谓少才有高价值龙. 致予紫艳非杂交鱼,他的确是红龙的另一类品种,价格不会算是很贵.
马来西亚原产过背种类:目前约有8种。最美是黄重紫蓝. 白金. 2. 蓝底. 3. 紫蓝. 4. 挑红. 5.金蓝. 6.挑红蓝.
7.黄金紫蓝.8. 蓝金.
金 条:金条是属于过背金龙品种交配出来,目前只有马来西亚才有,也并不多.非常非常之贵.
已经发色完成的24k金过背金龙,鳞底已完全通透,泛蓝金属光泽,会因游动角度而有变化,图中是正好是捕捉到泛蓝角度,而换了角度或远观则会呈现出通体金黄彷若会游动金条般耀眼
  台湾早在民国六十五年就有进口红龙,此时红龙全部都是野生采集,民国69年印尼才有人采人工繁殖,但产量有限,到民国76年红龙才逐渐热络,78年政府开始取缔贩售红龙的水族馆,市场才逐渐降温。在这10余年爱龙族对红龙认知比较丰富,但过背金龙则不然,由于进口数量一直很少,虽然在民国67年就有进口,但也是少量价格高,进口的也全是野生捕捉,再加上民国69年CITES将亚洲龙鱼列为附录Ⅰ鱼种。因此野生采集在保护下出口数量日益下降,才转而有尝试繁殖过背金龙,初期产量自然有限,直到民国85年才逐渐有产量,但由于此时台湾在野生动物法的严格执行下,当然无法进口,以致于爱龙族对于过背金龙认知有限。
  过背金龙唯一产地是马来西亚,原本有二个产区,一是吉隆坡近郊的八丁燕带(Batang
Berjuntai)与位于霹雳州武吉美拉(Bukit
Merah),唯八丁燕带在1979年便因饲养金龙热潮下,被渔民、钓客、竭泽取鱼导致绝迹。而武吉美拉在当地居民护产之下,禁止外地客钓捕,加上政府兴建水坝,水域加大,栖息地自然增广,便使得武吉美拉湖的过背金龙得以幸存,成为唯一仅存的过背金龙产地。
  当野生过背金龙采集量日益减少,而市场有需求量,自然有人会想到以人工繁殖的方式来生产供货,于是便有人利用小型土池来繁殖,但由于野生过背金龙搜购不易,数量不足,达不到产量,因此便在池中掺入红尾金龙,如此虽有产量,但在品质上与武吉拉过背金龙不可相比,却都以过背金龙名义销售,以致在市场上颇受争议。直到近五年来有心的龙鱼繁殖场,惊觉如此非长久之计,因此便逐渐朝向质的改良,筛选种鱼来繁殖优质过背金龙,也因此过背金龙有多样性的变化,例如:武吉美拉蓝底过背、靛蓝过背、24k金黄金过背、出蓝过背、白金过背等顶级铭龙出现市场,更有人将过背金龙与红龙配种,再经改良而生产出彤艳过背铭鱼。
黑龙鱼的属名:学名Osteoglossum ferreirai
英文名:Black Arowana
黑龙鱼的体长:黑龙鱼体长可达90公分
黑龙鱼的型态:此魚於1966年巴西里奧河發現,体型和银带相似。不同点为幼鱼时期,身上略带黑色,有一条黄色线条从中穿过,背发愤部及腹部均为黑褐色,成长后黑色渐退,鳞片呈银色,各鳍会变深蓝色,至超大型时会趋向黑色,带紫色、青色。此种魚容易受惊吓,在巴西目前也受到保护。
黑龙喜弱酸性旧水,对水质的适应能力不强,成鱼体型比较大,但饲养上比较困难,价格也较贵。
红龙鱼的属名:学名:Scleropages formosus
英文名:Red Arowana
红龙鱼的体长:80~90公分
红龙鱼的起源: 红龙只算是古代鱼家族众多成员之一。不过,比起其他的古代鱼种,红龙所受到的关爱绝非其他鱼族可以比拟。
红龙鱼繁殖产地国家及培育过程:红龙可人工繁殖,许多人都认为仅只是空穴来风。直到日本源源不断地自1995年度从新加坡、大马一直输入优良的红龙个体,大家才真的恍然大悟。原本在1950年以前,亚洲龙鱼广泛地分布在全东南亚各地:如印尼、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各地均有其踪迹,而且也是当地居民极重要之天然食物。生长于洁净河水之中的龙鱼,其体色的变化,如橙红、青蓝、金红、白金等色泽差异,其实来自于产地的不同,造成地方性的品种差异。
从龙鱼的分布地看来,皆处于赤道周围地区,雨量与年平均温度值,皆属典型热带、亚热带气侯。所以20摄氏度以上的纯净水质,便成为龙鱼生态上不可或缺的条件。
野生红龙所栖息的水域,其PH值皆在6.4-6.8之间,硬度略低于8,在原生地水质中,含有较一般软水稍多之重碳酸及少量钙质,故水色也较为混浊,这与传统上大家对于热带雨林水质的印象大有所不同。加上在东南亚地区的龙鱼产地,河川底床均以泥质土为主,因此水草生长亦极为茂密,为天然野生龙鱼提供了极佳的躲避场所,在这其中,睡芝慈菇草,乃至于萍蓬草皆是最好的天然障避,在这些巨大的水生植物之下,既可以防止鹰族猎杀,对于蛙类、虾、小鱼等活饵捕食来源则更是轻而易举。就目前已经成功输出红龙子代(F3)的国家: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三国而言,定期定量生产出小红龙,已经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工程。在接下来的篇幅中,我们将逐一将它们成功的实例,与读者来共同分享。
来自新加坡的光荣
 新中坡政府与民间组织的红龙复育合作,在东南各国中,行动效率算得上名列前茅。一方面在国内钻研复育繁殖,另一方面则各级争取华盛顿组织对于新加坡政府采行的微晶片植入法,加以认同并发出证照。终于,新加坡后来成为全球首个可以外销复育红龙子代的亚洲国家,也是首个外销活体内植有电子微晶片之国家。目前新加坡外销的红龙幼鱼,长约20公分,标准售价约一尾三千美元,主要输出国为日本及美国。
  新中坡原产局的技术人员,所采行的繁殖方式为半自然生态模拟法,他在室外水池中一次混养10-20对成熟龙鱼(至少50公分以上)。并且在水池中混植一些半挺水植物,供自然配对之龙鱼,于产卵之时可供筑巢所用。并且保持些微水流,日常以冷冻鱼饵,乃至于鱼浆喂食均可,不过在水色控制上,尽可能不使水色泛绿,否则寄生虫与缺氧问题极易困扰此类大型鱼。每年自10月底至次年3月初,皆是红龙旺盛的交配期,尤其以11-12月为交配高峰。24摄氏度上下大量新鲜进水,常可以迅速刺激母鱼排卵。
  只见公、母鱼在能见度不高的浅水区互相巡游,并愈绕愈近,直至腹部相互紧贴。一次交配行动下来,约耗时1-2个小时,不过,实际上母鱼的产卵行为却只有20分钟左右。其余时间消耗均花在授精上,以及由雄鱼逐粒把卵含在嘴中。由于是由“雄性”龙鱼负责口孵护卵,所以母鱼不是遭到驱逐,便是担任警戒工作而已。由于一切行动均在混浊的水面下进行,故在复育初期,龙鱼逐日吞卵的情形,时有所闻。所以,后来为提高仔鱼存活率,便有技术人员开始提早将卵粒从雄鱼口中摇出,以减少损失,这一点据说是繁殖成功率之关键所在。
  许多人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任由龙鱼自交配、产卵,却丝毫未间察觉而大失良机。在新加坡的复充记录中,一般雄鱼会口含卵粒约50天左右,才会任由小鱼游进游出。而此时的小龙鱼至少已有6-8公分,所以往往会将雄鱼口腔塞得满满地,也有人推测,雄鱼会日益食去一些卵粒的原因来自于日后口腔的容量顾虑。不过,不论如何,常常却只有30%在右的幼鱼可以存活。故如今,在繁殖技术已经更加成熟之时,技术人员通常在产卵后约14天在左右,趁小鱼已经逐渐孵化之初,便从雄鱼口中摇出仍带着卵粒、刚孵化的小龙鱼。
  如此一来,成功率常提高到80%以上,令人振奋。一对成熟的龙鱼,通常一年可以生产1-2次,每次产卵量50-80粒上下不等。不过,在未来应该会有更高的产能,龙鱼幼鱼要成长1年左右,即可生长至近1公斤上下的中等体型。故此间之利润,今东南亚各政府,莫不视为赚进大量外汇之绝好财源。
  在新加坡,龙鱼幼体植入晶片与登记合法手续,总计收费约美金78元。但是,一经登记合格之红龙幼苗(2寸),约5公分左右,即售价近美金1000元,而且还供不应求。在目前106个华盛顿公约会员国中,只有不南亚三国(新、马、印尼),人计12家在右的繁殖场,成功地将红龙繁殖出子代。在这之中,印尼独占8家,马来西亚也奋起直追,占3家,而新加坡则拥有一家政府与民间合作复育中心。
奋起直追的印、马红龙复育行动
  印尼与马来西亚,两个
家自然资源丰沛,在龙鱼复育之上,又独占红龙产地之地利之便。故自1983年起,印尼政府列红龙为国家级生物后,东亚三国无不全力投入经龙复充繁殖之中。相较于新加坡的地小人稠,马来西亚与印尼业者可以轻松自如地引进质优之红龙原产地水质,以及近乎模拟天然环境之河湾地型,或天然池塘供大量繁殖。虽然在出口行动上,印、马两国的速度,并没有新加坡来的迅速,不过,由于生物资源丰富,所以,对于红龙的各项生息观察,便略显精确且详实。
 由大马渔业局所提供之资料中显示,在近乎天然水域环境中成长的红龙,可能由于水温及食物得当,约三年左右即可达成熟年龄,开始可进行配对与产卵之行动。在马来西亚,由于鱼源丰沛,故成鱼饲养、种鱼交配乃至于幼鱼蓄养,皆有独立之水泥池供其活动。一般养殖池皆呈长方型,约30公尺长,宽度至少有10公尺,水深则介于180公分至150公分之间。养殖池中的水质则持续控制于PH值6.5,而水浊则是介于25-28摄氏度。
  日常的喂食则以鱼浆为主,待幼苗成长至一定尺寸,再移入更大之成熟龙鱼池。平时各池之水质则是以附近之地下水(井水)来与自来水混合。由于水质中略含碳酸盐物质,以及泥质粒子,以至于水色呈咖啡奶色,能见度并不高(10-15公分而已)。这一点,与新加坡鱼场的情况略有不同,不过,据马来西亚业者解释,龙鱼的色泽,在这种水质下,会显得更强。
  不过,每天常态性地大换新水,似乎已经成了各国之必要公式。他们会特别挑选在成鱼池中,已经成双成对的公、母龙鱼,另外外移到另一宁静水池,使它们在不受干扰之环境下,逐渐追逐、舞动并产卵。而公、母鱼互相攻击或食卵的情形,也会在这类悠闲的环境下大大地降低。较特别的是此类的鱼池,在底部的设计略显特别,也就是一个池子之中有深水区与浅水区之分,据说在产卵之时,龙鱼的交配行动,京会有喜好地存在,而浅水区域植满浮水性植物之用处,想必也是中有用途。
  雄鱼含卵时间,随水温略显不同,从45-60天之纪录皆有,一产下来之卵粒,其卵粒至少有1.5cm之卵径。在人工孵化下,成功率常可达8成以上,而在产卵后约45天之后,人工孵化下的龙鱼幼体,便可以进食各类水中浮游生物,乃至于小鱼在2-3个月内的蓄养期之内,小红龙可以轻易地达到10公分以上。若不采行人工孵化,任由雄鱼口孵的情形,一旦小龙鱼可以自由进出公鱼口腔之时,至少都已有8公分之巨,早已达到商业销售之体长。
  在日本的售价,一条8寸(20公分)的小红龙,可以售得近3000美元之谱。难怪近年来,在求取生产量的前题之下,已经甚少交由雄鱼亲自照料。而是一交配完毕后,约一、二周内,便将半黄略带血丝的龙鱼卵取出雄鱼口腔,改以人工气泡模拟孵化,以促使龙鱼能增加产量。
红龙鱼的体长:红龙鱼体长可达80厘米
红龙鱼的性别判断:在人工繁殖过程中,之所以能如此得心应手的原因,来自对龙鱼性别辨识的功力。在业者的眼中,雄性龙鱼口腔似乎较大,可能为日后育苗做准备。另外,胸鳍和而呈深红色,且鱼体本身便略瘦长于母鱼,这一点,由鱼池上方观察便可轻易地发觉。另外,雌性龙鱼身材总较公鱼肥短,而且腹部较易有膨胀之感,胸鳍与头部色泽,较不如公鱼来得深。
关于红痣:小红龙身上长有红痣, 一般来说是龙身体色素染色细胞发育分泌不平衡而形成的, 一般看来体色色素长杂乱,
严格说来此鱼是长得不够标淮型, 其他品种一般也会有, 大马目前处于彩鲷高峰期, 一般养龙在大马普遍人认为地位崇高,
必竟已有30几年的饲养期, 河里捞每年只有几百尾, 不够市场需求, 人工繁殖较易养. 红痣是鱼体色素发育不正常形出来的,
长大时侯不会全包上, 因为越大越定形, 无法消失.
红龙鱼的选择标准1)首先龙须:图腾中的龙总有一对长长的龙须,看上去极有气势。那么龙鱼的须也是如此,这一对触须对龙鱼极为重要。好的龙鱼触须是笔直的,而且颜色和鱼体一致、卷曲、断须、两条触须不整齐的都会影响观赏效果。有时候龙鱼的须会不幸折断,这时候大家可以在水中投入一定剂量的抗生素防止感染,然后注意营养,断须会自动长出来,但长得直不直就要看你的功底如何了。
(2)眼球:大而明亮有神的眼睛是龙鱼的精神所在,龙鱼的眼球硕大而且象探照灯一样的突出而转动灵活。简直美不胜收。能不能获得好的效果就要看你对水质的管理水平和饵料投喂方式了。长期捕食水族箱底的食物的龙鱼会得眼球下垂症。
(3)头部:头顶的表皮要尽量平滑光亮,不能有皱褶。
(4)嘴形:上下唇要密合,如果下颚突出或有瘤状突起的就不能说是好的嘴形了。另外还要注意上下唇的颜色是否一致并且和鱼体颜色一致。&&
(5)鳞片:龙鱼的鳞片大而齐整,看上去很有光泽感,如果有斑点的就比较差了。龙鱼的鳞片如果脱落的话会自己长出来,不必担心的。
(6)腮部:整齐有光泽不能有凹陷是对龙鱼腮部的要求。另外腮耙不能卷曲。
(7)胸鳍:要尽可能的伸展,整齐、要象划出一个圆弧一样的鳍条。胸鳍是龙鱼威猛的象征,就好象龙的爪一样
(8)后三鳍:(臀鳍、背鳍、尾鳍)鳍条要求笔直的伸展。弯曲和折曲都不理想。尾鳍要大。并且在回转时也不会出现缩鳍的现象。
注意这几条的话你就可以挑选和比较优良龙鱼了。另外有些先天或是后天营养不良的鱼会出现脊柱弯曲的畸形,这样的鱼大家不要买和养。
还有龙鱼属真骨鱼类,它的脊柱每个骨节之间的间隙和生理结构使它的身体能极为灵活的游动卷曲。以至于可以卷缩在一个很小的容器里。所以龙鱼扭动着身体游动的姿势要有美感,这一点就看你自己的欣赏习惯了。
紫艳与紫底:紫艳与紫底红龙最大区别是前者鳞片红色素较少, 后者鳞片在尚带很多红色素, 看来后者较前者美观。
红龙扬色手段:去年我到台湾拜访一位养龙老友时,见到他的鱼缸顶上放的两个20公分大塑胶小鱼缸,内养的很多面包虫,内部惊见有3成左右面包虫是红色的,在我询问之下才知道他是为了辟免喂了色扬饲料过多直系会损害肝脏之做,先将色扬饲养喂食面包虫后才将面包虫喂食龙鱼,如此看来应该是让面包虫先将色素分解了之后,再将面包虫喂龙鱼,比较起来是比直接喂食还要保险一些,由于华人喜爱红或金色,采用色料喂食观赏鱼目前是非常普遍,立然要用我相信采用比较保险做法,因为龙鱼也比其他观赏鱼为贵,又要漂亮又要保险,这也可能也是唯一良策,但然也要小心物极必反。
龙鱼之色素
  15年前泰国XX某家水产药品推出可以在14天会红此类色素之后,观赏鱼历史中已被改写,原有14天至到今天只要喂食2天就红,无论颜色多那淡化,只要一食就会红,越食就越红,基本上此类色料漆加在活饵身上,然后用以喂食较淡红龙,连2号也变1号,连黄尾龙也变1号半,相对如果停止不喂色素之后,只要不上二十天,马上退回原形.
此类色素决对对龙鱼肝内脏有害,虽不会马上死亡,也会缩短龙鱼寿命.这样做法违反生态自然程序.
现代人做生意眼中只为了金钱,道德沦落,只要能卖出去,钱就先赚先,完全不顾後遗症.
红龙鱼的寿命:
在早年时野生湖内捕捉时,曾捕捉一尾从鳞片看大约有15岁左右,坦白说,在鱼缸能够养最多是12年,功力已算是好高,书上的记载能够活到18岁,相信作者只是做一个推测而已.
红龙鱼的饲养:红龙是一种观赏鱼。您要是好好地饲养的话,鱼是可以长到70cm以上,而且可活到20年以上。饲养鱼,是需要有一个一张榻榻大小的大型水族缸。饲料费和水电费合在一起,一个月需要1万日元以上。我们不能以在60cm水槽饲养金鱼的感觉来饲养龙鱼。至少要象养猫、狗、那样,把它作为家庭的一员来对待。
刚刚购买回来的鱼苗红龙鱼苗出口手续是需要插入微距蕊片的。所以,正规的手续进口的鱼苗,是长到17cm左右。红龙鱼苗长到此阶段,它的特征就很明显。今天也卖1.5号红龙鱼。
  不过1.5号红龙鱼,长大就作为尾和鳍变成黄色的种类的亚洲龙鱼而被贩卖的。与红龙鱼相比,它的价格是很低的,而且好好地饲养的话,是很漂亮的,所以爱好1.5号红龙的人是很多的。但是,此本书不是红龙鱼的解说书,所以,本章仅对如何饲养好红龙鱼进行说明。
红龙鱼是在加利曼舟岛的卡扑阿斯河的支流繁殖的。鱼苗是这样生出的。雄鱼与母鱼交配之后,雄鱼就把卵合在口中,保育约70天,在每年雨季开始的12月下旬开始,到次年的1月左右,就一匹一匹地吐在河流,湖泊等杂草繁生的地方。
  此地域位于赤道,纬度在0度附近。因此,日照很强,还有,河流、湖泊几乎没有水,所以在涸水期中午水湿上升到350c左右。鱼苗被吐出时的雨季,因多云或多雨,所以水温会降到300c左右。不过,因为在赤道下,所以,水温也不会再低到哪里。
  在水深的河流湖泊中央,水面下20cn左右水温低了2-30c。鱼苗是在浅水外的杂木繁生的地方游玩的。喜欢水浅,且水温在300前后的环境,所以,可能的话,种植些水草等植物。龙鱼,仅限于空洞的解说方面的书较多,鱼苗也能按那样的状况饲养。不过,不同的鱼,有的会扎鱼蓝,有的会咬尾巴。
买回的是25cm以上的鱼苗,不装备大的水族缸也没关系。但是,17-20cm前后的鱼苗,请用60cm或90cm水族缸饲养2至3个月。您要是突然把鱼放入大水族缸的话,即使有隔板,鱼也容易扎鱼蓝,受惊什么的。
  不管移什么样的饵料,龙鱼的胃口都是很大的,用水草等布局的水族缸,我想是不会维持太久的,很快就会坏了。用水草水族缸饲养,及给足充分的饲料,这两点对以后鱼能成为鲜红的颜色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鱼长大超过25cm的话,请准备大型水族缸90cm水族缸的话,除掉底砂水草,可以继续饲养1至2个月时间。
  饲料,可能的话,最理想是一天分几次饲养。象喂金鱼一次喂很多东西,金鱼会产生拒食症,这很不好。饲养者决定好主要饵料后,请尽量给各种各样的饵料。为了使其习惯,也可让鱼吃金枪鱼生鱼片、汉堡芋。
  水质良好、喂食又有规律,鱼就会少生病了。鱼死因第一位依然是跳跃。会从不足1cm的狭小间隙飞跳出。加热器恒温箱的绝缘电线所通过的穴孔,成了鱼跳跃的最好日标。玻璃盖和上部过滤的间隙处玻璃盖的倾斜上切掉部分的间隙,请埋好。普通的话,玻璃盖上是产有是立有莹光灯的。要是只有玻璃盖的话,如果玻璃盖简单地贴着,鱼是会飞出去的。比较重视的方法,是用橡胶胶带固定一下。您要是一马虎,就会发生鱼往外跳出的事故。
  疾病最多的是鱼头向下和胃肠病。龙鱼是及讨厌水质急变,鱼购买之后放入自家的鱼缸,要是与自家鱼缸的水完全不合的话,就会发生各种疾病。大体是二至三天鱼就会恢复元气了,不过,严重的话会出现鱼鳔不能调节,头朝下。多数的情况,不是销售店缘故,而是饲养者随随便便地往新鱼缸简单地放水后就把鱼放进去。因为鱼是生物,即使您留意,也会出现鱼头朝下和胃肠病的。此情况是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的。您要是着急,赶紧用药,或投入盐的话,是会起到相反的效果的。特别是盐份的急变是鱼头向下的原因之一。
  在印度尼西亚的养鱼场,也有试着把水放得低些等待鱼康复的治疗法的,不过,好象没康复似的。很长一段时间,也只能继续饲养除了等待恢复之外,别无他法。
鱼要是有精神吃饵料的话,病大体上就治好了,鱼治好花上5个月10个月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龙鱼要是有饵料的话,就会不节制地猛吃,所以,有出现鱼吃到鱼刺,硬壳虾等而伤到胃肠的情况。病情严重的话,有必要进行药浴,通常2-3天就能恢复食欲,较长一段时间,要给鱼喂较易消化的柔软饵料。病重的话,人们在食用的消化药也能起效果。药可以搅拌在饵料里喂,也可以象投饵料一样直接投,不过鱼苗的话,请把药塞到鱼嘴里。
  超过30cm的龙鱼,仍然用小型鱼缸来饲养是不可能的,您要是因为什么情况而无法准备大型水鱼缸的话,请您放弃饲养龙鱼。龙鱼不可通盆栽饲养,所以,它的成长是与鱼缸大小有关的。要是还继续用小型鱼缸饲养的话,鱼不久就会暴死。也有人认为控制饵料,让鱼成长慢些也没关系,但我无法理解这种作法为什么还能够继续饲养?&&
不过,至少在这儿能够说的,此种大型鱼缸一度设置好的话,您要是有移动或重买换新的话,经济上,肉体上都会很费力的。鱼的身体情况也会变不好。特别是刚刚购入大型鱼缸时,因不清楚怎样使用,可与鱼缸厂家直接对话,充分了解之后再购买。您在向商店预订鱼缸时,如果商店有在使用大型鱼缸且店主也知道大型鱼缸的使用方法,那么您就可以较放心了。如果您所预订的商店是只卖小型鱼缸的话,您是不能期待有合适的忠告的。即使是您熟悉的商店,要是它没有设置大型鱼缸的话,您还是不用向熟悉的商店购买为好!&&
  关于水质的调整,较早的话,有的书本是写着用自来水来喂养也可以的。不过,由于受到0157细菌的影响,也有的地方使用臭氧杀菌、杀菌剂的量增多。即使杀菌剂使用量没增多,水质恶化,不适于饮用的地方也不少。为了改善此地域水质,我们非根据情况进行思考不可。最不好的情况只能使用逆浸透膜装置(RO)。要是自来水的水质较好的话,就可以直接用自来水作为饲养水使用。一般的情况,沉淀过滤器和碳过滤器连结2-3根,让水面过就足够了。
  换水的方法,您用换水次数多,有次换水量少的原则,就能把龙鱼养得很好,每周换水一次,每次四分之一以上的水对龙鱼来讲是最不好的换水方法。龙鱼不单单适应不了恶化水质还有一下了从恶化水质移到清洁的水质也是适应不了的。有对水质管理怠慢的饲养者把鱼取出,移到水质好的地方,鱼适应不了水质的突然变化而死去的例子也不少。一般此症状称作PH休克,龙鱼是喜欢安定、水质没变化的水的。
  您要是把握好换水的样榜,后续的管理就很简单。要是2m的水鱼缸换水的话,用塑料桶换4-5次就足够了。不必要使用软管,通过沸水器而进行正规的换水。还有,要不是水质不好的地方的话,一度建好的鱼缸,不必操心水质的调整。
水温:管理水温,请准备品质好的加热器和恒温箱。
红龙鱼的中鱼,在繁殖地的河中央开始游泳。白天水面温度高时,鱼潜到水底,一到夜晚就到水面上来捕食饵料。因此,长到30cm长的龙鱼比稚鱼的温度要低些,28℃左右最适合。要是水温下隆到25℃,鱼的情况会不好,所以,请留意水温别降到太低。
  龙鱼长成为成鱼,体重会超过10公斤而且很有力气。在养鱼场,飞跳的鱼要是撞到人,甚至人都会脑震荡。因此,从水面到盖的距离没有确保在30cm以上的话,玻璃盖是很危险的。最近,您要是有预订龙鱼用的大型丙烯鱼缸的话,都是出售盖子用螺丝等固定得牢牢的。&&
  在白天,鱼是从繁殖地到赤道下生息的,所以我们是要给鱼有一定程度照明的。但是,水像咖啡一样色浓,而且在鱼缸又没有逃的地方,所以,照明不能亮得像正午一样明亮。但是要使龙鱼看得鲜红所进行的照明,最好分三阶段改变照明,即欣赏鱼的时间阶段、相当于鱼的白天阶段和相当于鱼的夜晚时间段。
县体的情况有饲养者的生活方式,比如:从上午10时到下午18时,是去上班,家里没有人陪伴鱼的是8根白色荧光灯,从18时到22时是欣赏的时间,是四根龙鱼专用灯,从22时至次日10是一根白色荧光灯,这些荧光灯要是能交错设置是比较好的。
  龙鱼长为成鱼,食量很大。也有一次能吃30头金鱼、50头大肚鱼的大吃鱼。要是一次的食量定下的话,请分喂,让鱼慢慢地吃。鱼要是不急着吃,有以下几种情况可以考虑。吃饱了怎么也再吃不下了、水质恶化、水温度化了。也有的不留意,夏天时白天外出上班,空调也没开启,水温与室内气温一样上升,鱼变得苦闷不爱吃东西了,要是喂生的饵料,也有寄生虫病、消化不良积食等疾病出现。
  在这要写有关红龙鱼的发色情况,最近,由于饲养技术的不断提高,市场上能够见到较早呈现红色的鱼。未来,红龙鱼发色成鲜红,也能说是发情的信号。鱼养到6至8岁止,发色已完成了。大体能够这件划分的,从1岁半左右开始发色,接着就开始变深色,到了四岁前后才变成深桔色,再与到8岁左右,才变成鲜红。要是到四岁或伍岁都不发色,只有鳍像1.5号鱼一样颜色的话,这种鱼当然是劣质鱼。此种劣质鱼能还鲜红,这也许是永远的课题。
在水草水缸中饲养龙鱼。
号半:一号半的确是比一号差, 但是非以杂交出来,是遗传亲鱼色素而形成的,非比二号差,
以上只是品质代号而已,非品种差别。听尊龙打探来的消息说,号半龙学名叫扎巴尔号半红龙,是一种野生品种。号半红龙非另外品种,
是同属亚洲龙,
也非新品种。号半不会红,长成后后三鳍会变成柠檬黄,橘红。 1.5号红龙包含在有班札鲁之称的红龙类型里,利用产于印尼圣塔伦湖里橘红色色彩较淡的个体,和从马来西亚八丁燕带周边采集来的个体交配后,得到的个体就是1.5号红龙。再从中选出特征比较不明显的个体与青龙交配所产下的龙(称为2号红龙),在名称上非常混乱,当然现在这些已经不太适用了。
血红龙里黄尾龙鱼和青龙非常相像,只是后三鳍为黄色,价格略比青龙高。有的业者用黄尾龙扬色后当做号半来贩卖,更有甚者用红龙和黄尾龙或青龙杂交的后代当做红来来贩卖。
二号:二号龙基本无色,龙鱼幼鱼时嘴唇较平整,头部也比较不尖,成鱼鳃盖呈淡橘色,各鳍且没有明显的红色或呈淡橘红色,鱼鳍及尾鳍成淡橘色。一般都是以号半称为二号龙,现在这种叫法已过时已。
红龙鱼的种类、型态:红龙鱼分为辣椒红龙、血红龙、橙红龙,有等级之分,等级越高,价钱越贵,以辣椒红龙为极品。体型与红金龙
相同。该鱼的鳞框、吻部、鳃盖、鳍与尾均呈不同程度的红色。细分有桔红、粉红、深红、 血红色之区别。
辣椒红龙有鲜红的鳃盖印及鳞框,均以鲜红外缘为主,各鳍也都是红色,吻部也呈红色,如果灯关掉(因为鱼缸的照明灯具有红色的波长,所以开灯时,鱼体的色泽并不完全真实),鳞片是蓝紫色,幼鱼时嘴唇较翘,头部较尖,成鱼时各鳍为红色。
血红龙的体色并没有辣椒红龙艳红般的红色鳞框,且鳃盖并无明显的深红鳃印,只是很均匀的散布全身,但色泽还是以红色为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背龙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