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015郑州肥料会单养份上下浮动多少达标

&&&&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凡是不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都要向社会公开。——摘自《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年)》
襄阳市工商局2015年工作安排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2015年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提出了“稳神、改革、创新、竞进”的总方针,部署了升级市场主体增量、市场秩序优化、放心消费保护“三项行动”,持续深化队伍能力、基层基础、作风纪律等“三项建设”的工作任务。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对全市新一年的工作作出了部署,明确了“竞进提质,又好又快”的基本要求,提出了确保经济增速持续领跑全省和汉江流域,确保主要经济指标占全省和汉江流域的比重持续提升,确保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善这“三个确保”的奋斗目标。刚刚闭幕的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今年工作的目标任务。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一系列的重要精神,把握实质,明确任务,紧密联系工商实际,谋长远、抓当前,谋全局、抓改革,谋根本、抓基础,努力实现关键之年的关键作为。  根据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2015年全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全省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会议和省局1号文件部署,以“稳神、改革、创新、竞进”为总方针,更加坚定“两个第一”、“两高于三进入” 不动摇,更加注重转理念、强作风,更加突出依法行政、从严治局,扎实开展“工商业务建设年”活动,创新升级市场主体增量、市场秩序优化、放心消费保护“三项行动”,持续深化队伍能力、基层基础、作风纪律等“三项建设”,为服务全市“竞进提质,又好又快”争取更大作为。  一、坚持竞进创新,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市场主体的活力。在当前经济转型、下行压力加大的新形势下,我们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更加突出市场主体准入便利化,加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更加充分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确保改革创新工作抢先。力争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户数、注册资本(金)总额增长11%以上,新登记企业户数、注册资本(金)总额增长11%以上;全市市场主体总户数、注册资本(金)总额增长11%以上,企业户数、注册资本(金)增长11%以上。  1.放宽市场准入。一是严格执行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各项政策规定,引导投资者理性认缴出资。二是积极推进“先照后证”登记制度改革。按照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的部署,及时调整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进一步减少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三是全面落实《湖北省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禁设区域清单》规定。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梳理编制符合襄阳实际的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禁设清单。樊城分局要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尽早出台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禁设清单,为全市实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禁设清单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2.推进“三证合一”和工商注册全程电子化。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推行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的登记制度,全面建立“一次申报、一口受理、一网联办、一窗发放、一照通用”的便民机制。老河口市局和高新分局两个试点单位要在今年一季度完成方案的制定、部门的衔接、技术设备的测试等相关工作,二季度正式运行,下半年在全市推广,力争到年底全市系统实现市场主体全业务、全流程、电子化网上登记。  3.改进外商投资准入。省局确定在襄阳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三个国家级开发区先行先试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做好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改备案的工商登记对接。推广使用工商、商务合并统一的外商投资企业审批登记申请文书;推动市州被授权局委托所辖县(市)工商局初审登记辖区外商投资企业,实行“县(市)受理、远程核准、就近发照”。市局注册分局要牵头组织高新、经开两个分局迅速启动试点工作,为全省推行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踩好点、铺好路。  4.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我市被省局确定为开展市场主体简易注销程序试点市。宜城市局、襄城分局要积极开展对未开业、无债权债务企业实行简易注销程序,总结探索出一套科学、规范的市场主体简易退市操作程序和办法,力争下半年在全市推广。  二、坚持竞进有为,提升职能服务效果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工商工作的根本要求。要立足优化职能服务机制,推进实施服务发展“五提”工程,在服务又好又快发展中体现作为、彰显价值,确保服务发展工作领先。  1.大力推进品牌强市建设提档升级。积极组织落实我市商标战略发展规划,提升我市经济的影响力和企业竞争力。以“三个第一”为目标,持续推进商标战略增量提质;以 “四书五进”为抓手,择优扶强、定向培育、跟踪服务;以襄阳百家龙头骨干企业、百家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和百家农产品企业为重点,分层分级建立驰名、著名、知名商标和地理标志孵化库,加大名标培育和申报力度。全市力争本年度新申报注册商标3600件、新认定注册商标3000件;新申报驰名商标23件、著名商标120件;新申报地理标志26件。力争新认定中国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都有大幅增长。要认真研究制定我市“十三五”商标发展战略规划,促进商标战略可持续发展。  2.大力推进广告兴市战略提速发展。扎实推进省、市广告业发展政策落实,充分发挥政策效应。抓好广告业发展人才库、专家库、企业库、项目库“四库”建设,并积极对接省局,争取对我市广告业发展更优、更大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强指导,积极培育1-2家广告龙头企业和大型广告企业集团,支持大型广告企业向广告产业园区集聚,提高广告企业的规模化、集群化和集约化水平。力争全市广告市场主体数量、从业人员、广告经营额增长11%以上。支持一批广告园区、聚集区争创省级广告产业园区;把枣阳市汉城广告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成为全省广告业发展的示范基地,进一步争创国家广告产业园区。  3.大力推进市场主体发展提质增量。一是深化提质增量工作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工商牵头、部门联动的市场主体提质增量工作机制,实行政府考核,充分调动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局面。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实施全民创业促进工程,为提质增量增添动力。二是支持培育壮大规模。实施“个转企”工程,突出重点,全力帮扶4000家个体户转型升级为各类企业。实施私营领军企业培育工程,选择一批大型私营企业,以“争创龙头企业、争创驰名商标企业、争创上市企业”为目标,帮扶指导10家重点私营企业培育成长为本行业领军企业。三是继续推进非公党建工作。继续扩大“小、微、专”三类主体党建工作“两个覆盖”,实施非公党建示范建设推进工程,促进非公党建提质发展、示范引领,为个私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四是深化“小微企业帮扶”。配合相关部门落实中小企业扶持资金等政策,推动微型企业孵化园、科技孵化器、商贸企业集聚区等创业基地建设,开展小微企业成长调查分析。支持发展网络经营主体和交易平台,扩大全市网络经济总量和规模。  4.大力推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转化。规范登记注册、畅通准入通道,大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投资经营者开办家庭农场,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生产经营。积极推广涉农合同示范文本应用,促进支持“订单农业”发展,全年合同示范文本推行量要达到15万份以上,其中涉农合同示范文本要达到3万份以上。突出做好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申请注册的指导和培育工作,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农副产品商标。深化红盾护农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坑农害农损农行为,推进“农资经营示范店”创建,深化农资市场长效监管,规范农资经营行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5.大力推进助企融资服务提效挖潜。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作用,建立动产抵押、股权质押、商标权质押等助企融资联动机制,创新动产抵押登记方式,探索开展动产浮动抵押登记,深入推进动产抵押贷款仲裁确认工作。组织实施“搭桥梁、解难题、牵红线”主题活动,促进政银企密切联系,帮助企业盘活存量资产,缓解资金困难。全年力争动产抵押登记金额比上年增长20%,被担保金额突破50亿元。  三、坚持“宽进严管”,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以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为重点,积极创新体制机制,转变监管方式,强化对市场主体事中事后监管,着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确保执法监管工作保先。  1.强化重点领域、重点行为监管。一是加大竞争行为执法力度。以供电、供水、供气、金融保险、有线电视、通信服务、交通运输、烟草、盐业等行业为重点,认真开展执法检查,依法查处限制竞争行为、指定搭售、滥收费用、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切实规范公用企业的经营行为。继续推进治理工程建设、医药购销、金融保险、教育培训等重点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推进反垄断执法工作,开展反垄断线索排查工作,力争市局本级受上级委托查办1起以上的反垄断案件。继续抓好“无传销”创建工作,开展打传“一季一整治”联合行动,保持打击传销的高压态势。加大网络传销打击力度,依法规范直销经营。全年全市系统力争查办竞争执法案件比上年增长20%以上。二是推进网络交易全覆盖监管。全面应用网络交易监管系统,完善网络经营主体数据库,开展常态化“网上巡查”,推进“网上亮照”。大力推进“信用管网”,探索开展网络经营者公示涉网信息和行政处罚信息,发挥信用约束作用。加强与商务、公安、通信管理等部门的沟通合作,实施协同监管。强化网络交易专项整治,严厉查处网上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商业诋毁、商标侵权、合同欺诈等行为。三是开展商标专用权全方位保护。以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涉外商标和地理标志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巩固打击侵权假冒工作成果;深入开展“双打”工作,全面提升商标保护效能,切实保护企业创新成果。加强打假维权信息平台建设,及时掌握维权需求,实施订单打假、联合打假。四是加强广告全天候监测。充分应用市、县两级广告监测网络平台,加大媒体广告监测力度;探索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广告监测、监管办法。加强监测数据分析,实施对广告发布动态的有效管控。开展广告信用评价工作,提高大众传播媒介自律水平。加强与查处虚假违法广告联系会议成员单位的联合监管、联动执法,加大“五类”重点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和查处力度。五是加强合同行为监管。提升拍卖监管能力,规范拍卖活动监管,对企业改制、土地使用权等大宗标的拍卖活动,开展现场监拍、全方位监管,拍前、拍后备案率确保达到100%,现场监拍率达到30%以上。对拍卖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要继续抓好格式合同备案审查,依法查处利用格式合同条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实施合同落地监管机制,推进合同监管下基层,扩大合同监管成效。六是加强重要商品市场监管。完善基础资料建设,建立农资、汽车、加油站经营主体台账,建账率要达到100%。实施汽车市场联动监管机制,将日常检查与信息抽查结合起来,突出广告、合同和消费侵权行为整治,建立汽车市场主体诚信档案。加强流通领域农资商品质量监管,强化抽检手段,市局全年计划抽检肥料220个批次以上,成品油80个批次以上,抽检批次完成率要达到100%;实施农资市场联网监管机制,建立农资经营异常名录和黑名单制度,以及不合格农资商品“重点监管名单”制度,实行信息共享、联动监管。  2.突出加强信用监管。一是抓好年报及相关信息的公示工作。进一步做好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年报公示工作。依法及时将股东出资、股权变更、行政许可、知识产权出质、行政处罚等信息向社会公示,力争企业年报公示率、准确率和行政处罚信息公示率排名居全省前列。二是全面推进市场主体抽查监管。认真组织落实《企业公示信息抽查办法》,制定企业公示信息抽查工作规范,并认真组织实施。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抽查监管工作的影响,增强威慑力,促进信用监管到位。三是强化信用惩戒和激励手段运用。探索建立市场主体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信用状况实施分类分级、动态监管。建立和落实经营异常名录制度;推动建立部门间信用联动惩戒机制,努力形成市场主体“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监管局面。深入开展“守合同重信用”和“文明诚信”市场、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创建活动,引导激励市场主体诚信守法经营。  3.深化监管方式创新。一是深化“三个清单”管理模式。以推行和落实责任清单、问题清单、处理清单为抓手,推进基层监管到位。二是深化协同监管。推动落实市场“监管清单”制度,推进“先照后证”登记的抄告制度与“查无”工作电子流转系统有效对接,构建沟通顺畅、部门共治的监管工作格局。积极探索在实施“先照后证”登记的新情况下,加强对违反登记法规和“两虚一逃”等违法行为的监管查处工作。三是规范日常监管。建立市场主体日常监督检查工作规范,抓好随机抽查、重点检查、定向监测和投诉举报处理,推行行政指导、行政合同、行政和解等非强制手段,建立更加科学的日常监管机制。  4.强化工商执法办案。突出“聚焦重点、惠及民生”主题,开展“2015工商蓝剑”执法行动,重点查处危害公共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严重扰乱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发挥一支队伍办案体制优势,整合执法办案优势资源,形成执法合力,集中查办一批有影响、有突破、有创新的大要案件。进一步改进案件管理,创新办案体制和办案方式。市局拟成立案管中心,加强案件线索归集、研判和分办,加强对新行业、新业态违法案件的研发剖析,力争各领域案件不留空白,实现全覆盖。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在注重案件质量和效果基础上,重点考核查办大要案件数量的占比和查办案件创新类型的占比,强力推进执法办案由“大办案”向“办大案”大转变、由传统的一般领域向新领域拓展的大转变。  四、坚持民生导向,提高消费维权效能  要坚定不移地把消费维权作为重要使命,把加强消费维权与净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结合起来,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以开展“放心消费保护行动”为抓手,大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让老百姓愿消费、敢消费,推进消费扩大升级、促进经济提质增效,确保消费维权工作当先。  一是着力推进消费维权关口前移。大力开展消费教育引导,推进消费教育“五进”活动,举办“消费教育大讲堂”,建立“消费教育基地”,依托媒体开办消费教育专栏,多渠道、多形式增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经营者的自律意识。开展行业规则、经营制度大清理活动,从源头上治理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创新消费监督方式,针对供水、供电、供气、网络电视、电信通讯等行业开展商品(服务)比较试验、消费“揭谎”、消费评议,扩大对网购、汽车、体育新兴消费领域的监督,促进行业自律、引导合理消费。加强消费维权数据分析利用,完善重要商品和服务消费风险预警和防控机制。  二是着力推进12315体系建设。加强12315专业化、规范化建设,完善诉求处理机制,落实投诉受理工作“六率”标准;完善12315指挥调度功能,实现与GPS定位电子地图对接、与一线监管处置人员对接、与所有维权站网络对接,提高12315网络运行效率。探索12315与政府12345及相关职能部门投诉举报平台对接联动,全方位塑造12315品牌,进一步扩大12315的社会影响力。  三是着力健全消费维权机制。深化12315“五进”和“一会两站”建设,推进企业消费维权站规范化建设,提高维权站运行效能,力争90%以上的消费纠纷解决在企业。开展消委组织维权绿道建设活动,加强和规范基层消费维权组织建设,切实方便消费者投诉,降低消费投诉成本。推进社会化维权,发挥消费维权志愿者队伍和消费维权律师团作用,提高消费投诉处理效能。  四是着力加强重要商品质量监管。继续推进“三个强化”,即:强化经营者自律,引导重点经营者落实进货查验、不合格商品退市等自律措施,探索消费环节经营者首问和赔偿先付制度;强化“靶向式”抽检,对消费者投诉举报多、党委政府和媒体高度关注、涉及人身、财产安全的重点商品和经营主体,及时开展抽检,全市系统全年完成重要商品质量抽检不少于1200个批次;强化商品质量专项整治,严厉查处销售不合格商品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全年查处商品质量案件占比必须达到30%以上,真正达到抽检一批商品,整治一批市场,规范一批行业,净化一片环境,惠及一方百姓的目标。  五是着力治理侵权突出问题。针对大众消费的热点难点,开展“挑战消费潜规则”行动,突出家用电器、服装鞋帽、装饰装修材料、交通工具等重点商品和有关服务领域,采取消费评议、消费调查、专项整治等方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不平等格式条款、消费欺诈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潜规则”,提高消费维权影响力。  五、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法治工商建设  坚持以法治工商建设为统领,提升干部队伍履职能力,夯实依法行政基础,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完成“六五”普法任务,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继续走在全省系统和襄阳市直部门前列,确保法治工商建设率先。  一是进一步加强法治价值观建设。组织全市系统广大干部认真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用法治精神构建工商部门的履职履责体系,提升系统干部的依法行政能力,自觉地在法治框架内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思考问题,研究工作,努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要大力开展法治宣传,广泛宣传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努力营造依法行政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是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制定《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手册》,组织开展集中学习,引导执法人员领会和遵循。出台《襄阳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案件核审规程》,提高案件核审质量,防止违法和不当行政处罚行为发生。进一步规范和约束管控自由裁量权,推进刚性裁量、按尺度标准裁量。抓好“一案一评一查”工作常态化、长效化,试行引入开展案件(卷)第三方评查工作。大力推进阳光执法,实行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向社会公开,要求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件依法公开率达到100%,倒逼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促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三是进一步加强基层法治创建。深化“依法行政示范工商所”创建活动。严格创建标准,确保实现创建活动“3个100%”,即全市系统所有工商所开展创建100%全推进、接受督导100%全覆盖、年底考核100%全验收,力争70%的基层所进入市级以上法治工商创建先进单位行列,更多的县(市、区)局进入省局法治工商创建先进行列和襄阳市法治单位创建先进集体行列。  四是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问责。明确执法监督“靶位”,加强对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涉法信访中的行政争议和纠纷的监督,对存在的违法执法、违法行政问题,严格追究问责。制定出台行政执法过错“十必究”问责办法,严格过错责任追究,促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法制机构和法制队伍能力建设;完善委派法制员管理机制,保证委派法制员相对独立地行使执法监督权,提高法制监督实效。  六、坚持强基固本,打造高素质队伍  要主动适应新常态下的新要求,坚持不懈抓队伍建设,持之以恒抓基层基础,持续不断推动自身建设上水平,确保系统整体形象争先。  1.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继续以落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意见、科级干部管理监督办法、工商所长责任追溯办法三个制度为抓手,推进各级领导干部转理念、转作风,努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实干型、效能型”的领导干部队伍。一是思想教育上要“严”。用正确的思想引导干部,对党忠诚,对工商事业发展忠诚。二是纪律要求上要“严”。从组织纪律、人事纪律、财务纪律等方面从严管理。三是日常管理上要“严”。按照依规治局的要求,加大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力度,从工作纪律、工作落实等细节入手,强化制度的刚性。四是干部任用上要“严”。对碌碌无为、不敢担当的干部,该调整的调整,该撤换的撤换,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力度。  2.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要狠抓学习提能,大兴学习之风,创新学习方式和载体,通过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学习,补齐干部在思想、观念、认识、方法等方面的短板。要着力推进教育培训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完善分层分级培训机制,开办流动课堂,实行面对面、点对点培训;建立全市系统干部学习学分制和考试管理综合平台,设立工商干部培训基地,实行全覆盖培训。大张旗鼓组织开展“工商业务建设年”活动,形成重视业务的工作导向、大抓业务的浓厚氛围;要分层分类组织开展重点、疑难和新型业务的研究攻关和创新实践;推进一局一特色、一所一样板业务建设,打造业务建设精品。鼓励广大干部立足岗位钻研业务、学习业务,提高业务能力,争创业务能手,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的本领。  3.深化作风建设。一是要抓关键。从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抓起,坚持作风建设高标准、严要求,践行“三严三实”,加强监督管理,以上率下促进作风转变;以整治“昏官、庸官、懒官”为切入点,重拳治理“为官不为”现象。二是要抓督察。推进督察工作全覆盖,形成督察暗访新常态,强化问责追责,重点整治违反考勤纪律、在岗不出力、“走读”等问题。要继续推行重点工作项目管理机制,以强有力的督办督察促进工作落实。三是要抓考核。各地要学习借鉴枣阳市局的经验做法,结合市局要求和本地实际,着力探索建立干部日常工作绩效全覆盖、全程化考评新机制,注重考评结果运用,以考评促作风转变。四是要抓制度。要按照《襄阳市工商局关于推进依规治局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强制度建设,扎紧依规治局的“制度笼子”,靠制度管人、管权、管事,建立健全制度执行的监督和问责机制,形成从严依规治局的新常态。五是要抓活动。巩固扩大行评成果,开展新一轮“三抓一促”活动,进一步强化干部队伍思想规范、行为规范,为作风建设注入新动力。  4.深化基层建设。深入推进工商所规范化建设集中攻坚行动,加大创建力度。确保全市系统基层工商所全部实现AA级达标,新创建AAA级工商所15个,力争AAA级所的绝对数量、AA级以上所的比例全省第一。抓好项目论证,各方面筹集资金,采取资产置换、维修改造和立项新建等多种方式,彻底解决工商所无房危房办公问题。要切实扭转基层“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观念,严格基层业务和内务日常规范管理,向管理要效率、要执行力,在严格管理中提升基层工作整体效能。  5.深化信息化建设。积极对接省局,统一信息化建设标准和模式,推进建立全系统互联互通、共享利用的业务处理和信息系统。进一步提升数据质量,加强移动办公执法系统的建设。开展“信息化应用集中推进月”活动,加强新业务系统的应用培训,扩大信息化应用面和应用水平。推进业务软件系统与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功能对接,为信用公示、信用监管和推进全程电子化注册登记提供支撑。  6.深化党建和文明创建。以“从严治党”为主题,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责任田”意识。深化党建工作责任制,完善党建工作考评体系,严肃党员义务、党员纪律、党员作风管理。着力在党建工作、业务工作与队伍建设的紧密结合上下功夫,进一步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创新稳定改革发展大局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统领,以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为目标,进一步加强系统文明创建,提高干部队伍文明素质和系统文明指数。  7.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从严管党治党,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一是严格落实反腐倡廉责任。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落实,健全“一岗双责”体系,细化分解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二是严格开展廉政教育。丰富形式和载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党风党纪教育、岗位廉政教育、典型示范和反面警示教育,增强廉政教育效果。三是严格开展廉政执法风险防控。继续在全系统全岗位全面实施“五控一查一评”廉政执法风险防控机制,强化廉政执法风险迹象管理,坚持抓早抓小,开展廉政风险警示。四是严格执纪监督问责。加强“一把手”用权监督,加强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用权监督,促进行政权力规范运行。深化电子监察、廉政巡查和社会监督,增强监督实效。加大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市民拥有知悉、获取本市政务信息的自由与权利。在本网已经公开的政务信息中,如果没有查询到您所需的政务信息,您也可以通过提交申请获取。 >>
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襄阳市政务信息管理中心&承办
Copyright (C) 2012 www. All Rights Reserved.
办公地址:襄城新街16号市直机关综合办公楼(老公安局院内)
联系方式:&&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2011年化肥及纯碱行业研究报告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0:15:5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2011年化肥及纯碱行业研究报告.DOC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郑州肥料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