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煤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标准是多少

高炉煤气爆炸极限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1页
文本预览:
有关高炉煤气爆炸极限的解答 为什么各种气体的爆炸极限不一样,过小了不行,过大了也不行? 如: H2 是 4%-75% CH4 是 5%-15% CO 是 12.5%-74% 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氧气)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 形成预混气,遇着火源才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或爆炸浓度极限。例如 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 12.5%~80%。可燃性混合物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 和最高浓度,分别称为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这两者有时亦称为着火下限和着火上限。在低 于爆炸下限和高于爆炸上限浓度时, 既不爆炸, 也不着火。 这是由于前者的可燃物浓度不够, 过量空气的冷却作用, 阻止了火焰的蔓延; 而后者则是空气不足, 导致火焰不能蔓延的缘故。 当可燃物的浓度大致相当于反应当量浓度时, 具有最大的爆炸威力 (即根据完全燃烧反应方 程式计算的浓度比例)。
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下限越低和爆炸上限越高时,其爆炸危险性越大。 这是因为爆炸极限越宽则出现爆炸条件的机会就多; 爆炸下限越低则可燃物稍有泄漏就会形 成爆炸条件; 爆炸上限越高则有少量空气渗入容器, 就能与容器内的可燃物混合形成爆炸条 件。应当指出,可燃性混合物的浓度高于爆炸上限时,虽然不会着火和爆炸,但当它从容器 或管道里逸出,重新接触空气时却能燃烧,仍有发生着火的危险。
爆炸极限的单位 气体或蒸气的爆炸极限的单位,是以在混合物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来表示的,如氢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为 4%~75%。可燃粉尘的爆炸极限是以混合物中 所占体积的质量比 g/m3 来表示的,例如铝粉的爆炸极限为 40g/m3。
爆炸极限计算 爆炸反应当量浓度、爆炸下限和上限、多种可燃气体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计算 方法如下:
(1)爆炸反应当量浓度。爆炸性混合物中的可燃物质和助燃物质的浓度比例,在恰好能发 生完全的化合反应时,则爆炸所析出的热量最多,所产生的压力也最大。实际的反应当量浓 度稍高于计算的反应当量浓度,这是因为爆炸性混合物通常含有杂质。
可燃气体或蒸气分子式一般用 CαHβOγ 表示,设燃烧 1mol 气体所必需的氧摩尔数为 n, 则燃烧反应式可写成:
CαHβOγ+nO2→生成气体
第1页/共1页
寻找更多 ""一氧化碳中毒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吸入引起。中毒机理是一氧化碳与的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200~300倍,所以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对全身的组织细胞均有作用,尤其对的影响最为严重。当人们意识到已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往往已为时已晚。因为支配人体运动的大脑皮质最先受到损害,使人无法实现有目的的。可手脚已不听使唤。所以,一氧化碳中毒者往往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救。
轻型:中毒时间短,中碳氧血红蛋白为10%--20%。表现为中毒的早期症状,、、、、四肢,甚至出现短暂的,一般神志尚清醒,吸入新鲜空气,脱离中毒环境后,症状迅速消失,一般不留。其中89例为轻度中毒。
中型:中毒时间稍长,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占30%--40%,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可出现或。和粘膜呈现特有的红色。如抢救及时,可迅速清醒,数天内完全恢复,一般无后遗症状。其中45例为中度中毒。
重型:发现时间过晚,吸入煤气过多,或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常在50%以上,病人呈现,各种消失,大小便失禁,四肢厥冷,下降,,会很快死亡。一般昏迷时间越长,预后越严重,常留有、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肢体等后遗症。  
一氧化碳(即CO)是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气体0.967。空气中CO浓度达到12.5%时,有爆炸的危险。 工业上,高炉煤气和发生炉含CO30%~35%;水煤气含CO30%~40%。炼钢、炼焦、烧窑等工业在生产过程中炉门或窑门关闭不严,煤气管道漏气都可选出大量CO。在室内试内燃机车或火车通过隧道时,空气中CO可达到有害浓度。矿井打眼放炮产生的炮烟中,CO含量也较高。煤矿瓦斯爆炸时有大量CO产生。工业合成氨、、—等都要接触CO。
在日常生活中,每日吸烟一包,可使血液碳氧血红蛋白(COHb)浓度升至5%~6%。在吸烟环境中生活8h,相当于吸5支香烟。煤炉产生的气体中CO含量可高达6%~30%。室内门窗紧闭,火炉无烟囱,或烟囱堵塞、漏气、倒风以及在通风不良的浴室内使用燃气加热器淋浴都可发生CO中毒。失火现场空气中CO浓度可高达10%、也可发生中毒。  
一氧化碳经呼吸道吸入后,通过进入,立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约300倍,而碳氧血红蛋白又比氧合血红蛋白的慢约3 600倍,而且碳氧血红蛋白的存在还抑制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阻抑氧的释放和传递,造成机体急性缺氧。高浓度的一氧化碳还能与中的二价铁相结合,直接。
组织程度与血液中COHb占Hb的百分比例有关系。血液中COHb%与空气中CO浓度和接触时间有密切关系。 CO中毒时,体内枝少而旺盛的器官如脑和心最易遭受损害。脑内迅速麻痹、扩张。脑内(ATP)在无氧情况下迅速耗尽,运转不灵,钠离子蓄积于细胞内而诱发脑。缺氧使内皮细胞发生而造成。缺氧时,脑内酸性代谢产物蓄积,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而产生脑间质。脑血循环障碍可造成、以及广泛的变。
对缺氧最为敏感,一氧化碳中毒后首先受累及。尤其是大脑皮层的白质和等最为严重。在病理上表现为脑血管先后扩张,通透性增加,出现和不同程度的局灶性软化,临床出现甚至,危及生命。和脑水肿可继发障碍,引起血栓形成或性软化,或广泛的脱髓鞘病变,造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出现肢体瘫痪、、、功能紊乱、发作性头痛、,甚至等。重度中毒者,其神经系统损害几乎100%。
急性CO中毒在24h内死亡者,血呈樱桃红色。各脏器有、水肿和点状。昏迷数日后死亡者,脑明显充血、水肿。苍白球常有软化灶。大脑皮质可有坏死灶;区因血管供应少,受累明显。有细胞变性。有少数病人白质可发生散在性、局灶性脱髓鞘病变。可见缺血性损害或内膜下多发性梗塞。  
该病是以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主要症状的,可出现肢软、、等。引起这些症状的病因病理较为复杂。外邪人内,可为火毒上扰;可致,或痰火上扰;严重时可致阴竭阳脱。疾病后期则为阴伤失养或血瘀。
火毒上扰 一氧化碳属外来之邪,均为毒物,邪性属火。火毒易上窜入脑,扰乱神明。“脑为髓之海”。不定则头昏,甚则不省人事。
肝风内动 火毒之邪滞于体内,极易伤阴耗液,而致肝阴不足,筋脉失养,虚风内动;或热极风动。出现肢体抽搐,颤动。
阴竭阳脱 火毒之邪,损伤。阴亏则阳无以依附,气脱阳亡。为肢体痿软、烦躁、息微等。
、失养 疾病后期,肝肾阴虚,阴血不足则经脉失于濡养,以致肢麻不仁,不用。
气虚血瘀 “久病必虚,久病必瘀”。疾病后期,亦可气虚无力运行血脉,以致血运不畅,内阻,经脉失养而致疼痛等。
该病以外邪入侵为本,早期以邪实为主,进而损及气血,以致夹杂。  
根据CO,突然昏倒,樱桃红色,诊断一般无困难。病史询问有困难时,应与、、相鉴别。血中HbCO的测定有诊断价值。
根据吸入较高浓度一氧化碳的接触史和急性发生的中枢神经损害的症状和,结合血中碳氧血红蛋白(HbCO)及时测定的结果,现场卫生学调查及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测定资料,并排除其他病因后,可诊断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血红蛋白分析仪
1.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测定
正常人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可达5%~10%,其中有少量来自内源性一氧化碳,约为O.4%~O.7%轻度一氧化碳中毒者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可高于10%,中度中毒者可高于30%,严重中毒时可高于50%。但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测定必须及时,脱离一氧化碳接触8小时后碳氧血红蛋白即可降至正常且与临床症状间可不呈平行关系。
据报道54%~97%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可以发现,表现为低波幅慢波增多。一般以额部及颞部的θ波及δ波多见常与临床上的有关。有些昏迷患者还可出现特殊的三相波,类似时的波型?假性阵发性棘慢波"或表现为慢的棘波和慢波,但与阵发性癫痫样放电不同。部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后期出现脑电图的异常可长期存在。
一氧化碳中毒的及迟发者可见诱发电位VEP100潜时延长,异常率分别为50%和68%,恢复期则可分别降至5%及22%(SEP)检查见N32等中长潜时成分选择性受损,两类患者的异常率皆超过70%,并随意识好转而恢复诱发电位(BAEP)的异常与意识障碍的程度密切相关,与中毒病情的结局相平行。三种大脑诱发电位如能同时采用常可提高异常的检出率。在迟发脑病?假愈期"中对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如发现大脑诱发电位再次出现异常虽无症状亦常预示有发生迟发脑病的可能。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后进行事件相关(P300)研究,发现1/3以上患者(P300)潜时明显延长且与测试中反映大脑认知、记忆和运动反应速度的指标异常有显著的相关性。
脑影像学检查
随着脑影像技术的开展与提高,近10年已有许多有关CT及MRI检查本病的报道。我国曾报道对100例氧化碳中毒患者于急性期和出现迟发脑病时进行颅脑CT检查见主要异常为双侧大脑皮质下白质及苍白球或出现大致对称的密度减低区,后期可见扩大或脑沟增宽,异常率分别为41.2%和87.5%脑CT无异常者预后较好,有CT异常者其昏迷时间大都超过48小时。但迟发脑病早期并无CT改变上述CT异常一般在迟发脑病症状出现2周后方可查见,故不如脑诱发电位及脑电图敏感。急性期CT已显示大脑皮质持下白质异常的患者其恢复远较迟发脑病有白质异常者为差,提示两类患者的白质病理改变不同,前者可能兼有及的损伤后者可能多仅为髓鞘的脱失。MRI在显示一氧化碳中毒脑部病变方面优于CT,二者皆有利于与脑部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5.血、尿、常规化验
周围血红细胞总数总数及增高,重度中毒时白细胞高于18×109/L者预后严重。1/5的患者可出现40%的患者者阳性。脑脊液压力及常规多数正常。
6.血液检查
ALT活性及一过性升高。乳酸盐及活性于后即增高。血清AST活性于早期亦开始增高24小时升至最高值,如超过正常值3倍时,常提示病情严重或有存在合并症时,血中肌酸磷酸激酶(CPK)活性明显增高。血气检查可见血降低可正常,血pH降低或正常,血中常有性下降血钾可降低。
部分患者可出现ST-T改变,亦可见到室性、或一过性  
一氧化碳中毒救护措施
1.一般处理:新鲜空气;保温;吸氧;呼吸微弱或停止呼吸的患者,必须立即进行;必要时,可用;病情严重者,可先放血后,再。
2.防治脑水肿。
迅速将病人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卧床休息,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
一、纠正缺氧 迅速纠正缺氧状态。吸入氧气可加速COHb解离。增加CO的排出。吸入新鲜空气时,CO由COHb释放出半量约需4h;吸入纯氧时可缩短至30~40min,吸入3个大气压的纯氧可缩短至20min。能增加血液中溶解氧,提高氧分压,使毛细血.管内的氧容易向细胞内弥散,可迅速纠正组织缺氧。时,应及早进行人工呼吸,或用维持呼吸。危重病人可考虑置换。
二、防治脑水肿 严重中毒后,脑水肿可在24~48h发展到高峰。疗法很重要。目前最常用的是20%,快速滴注。待2~3d后颅压增高现象好转,可减量。也研注射脱水。三磷酸腺苷、如也有助于缓解脑水肿。如有频繁抽搐,目前首选药是,10~20mg静注,抽搐停止后再静滴0.5~lg,剂量可在4~6h内重复应用。
三、治疗和控制 应作、血、尿培养,选择。高热能影响脑功能,可采用降温方法,如用冰帽,体表用冰袋,使保持在32℃左右。如降温过程中出现或体温下降困难时,可用冬眠药物。
四、促进脑细胞代谢 应用,常用药物有三磷酸腺苷、、和大量等。 五、防治和后发症 昏迷期间护理工作非常重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定时翻身以防发生和。注意营养,必要时鼻饲。急性CO中毒患者从昏迷中苏醒后,应尽可能休息观察2周,以防神经系统和后发症的发生。如有后发症,给予相应治疗。  
当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后,救助者必须迅速按下列程序时行救助:
因一氧化碳的比重比空气略轻,故浮于上层,救助者进入和撤离现场时,如能匍匐行动会更安全。进入室内时严禁携带明火,尤其是开放煤气的情况,室内煤气浓度过高,按响门铃、打开室内电灯产生的电火花均可引起爆炸。
进入室内后,应迅速打开所有通风的门窗,如能发现煤气来源并能迅速排出的则应同时控制,如关闭煤气开关等,但绝不可为此耽误时间,因为救人更重要。
然后迅速将中毒者背出充满一氧化碳的房间,转移到通风保暖处平卧,解开衣领及腰带以利其呼吸及顺畅。同时呼叫,随时准备送往有氧仓的医院抢救。
在等待运送车辆的过程中,对于昏迷不醒的患者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肺内导致窒息。为促其清醒可用针刺或掐其人。若其仍无呼吸则需立即开始口对口人工呼吸。必需注意,对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这种人工呼吸的效果远不如医院高压氧仓的治疗。因而对昏迷较深的患者不应立足于就地抢救,而应尽快送往医院,但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人工呼吸绝不可停止,以保证大脑的供氧,防止因缺氧造成的不可逆性坏死。  
轻度患者给予鼻吸氧
1 立即吸氧气:轻度中毒者可给予鼻导管吸氧,中、重度者,应积极给予常压面罩吸氧,有条件立即给予。
2 静滴或使用静输氧等药物:
3 降低力: 20%甘露醇并间以50%的液静点,或静注
4 :能降低机体的,减少通透性,有助于缓解脑水肿。
5 (清除剂):能改善细胞新陈代谢,对脑细胞有。如c:
6 脑细胞赋能剂:三磷酸腺苷、辅酶A及c,等。
7 钙离子:可以阻止钙离子进入细胞内,扩血管,改善脑血流灌注。
9 冬眠:对有频繁抽搐,极度烦躁或高热患者,可用等,或应用冬眠疗法
预防和及时控制感染:
1 中枢苏醒剂:利于大脑代谢及功能恢复,提高中枢兴奋性以加速苏醒。、。
2 立即吸氧气:轻度中毒者可给予鼻导管吸氧,中、重度者,应积极给予常压面罩吸氧,有条件立即给予高压氧治疗。
3 静滴过氧化氢或使用静输氧等药物:
4 降低颅内压力: 20%甘露醇并间以50%的葡萄糖液静点,或静注呋噻米
5 肾上腺皮质激素:能降低机体的应激反应,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有助于缓解脑水肿。
6抗氧化剂(自由基清除剂):能改善细胞新陈代谢,对脑细胞有脱水作用。如维生素c:
8 脑细胞赋能剂:三磷酸腺苷、辅酶A及细胞色素c,脑复康等。
9 钙离子拮抗剂:可以阻止钙离子进入细胞内,扩血管,改善脑血流灌注。尼莫地平
10 纠正酸碱平衡:
11镇静冬眠:对有频繁抽搐,极度烦躁或高热患者,可用安定等镇静剂,或应用冬眠疗法
12 预防和及时控制感染:
13 中枢苏醒剂:利于大脑代谢及功能恢复,提高中枢兴奋性以加速苏醒。氯酯醒、胞二磷胆碱。
14新药物的应用:
: 纳络酮是体内的纯拮抗剂,其与受体的亲和能竞争阻断并取代阿片样物质与受体的结合,从而降低了β-的浓度,产生强有力的催醒,改善,增加呼吸频率,有效地防止、、呼吸抑制的发生。
:醒脑静对CO中毒昏迷病人有良好的促醒作用。醒脑静是由传统方药改制而成,有,止痉,,止痛的作用。一般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应用醒脑静20ml静点,1/日次。
15其他疗法的应用:
: 对于急性的CO中毒患者,在其生命体征平稳后,应早期给予高压氧治疗。一般在标准3ATA下,吸100%纯氧,时间为45分钟,1次/日。
自血光量子疗法: 治疗方法:抽取患者自身200ml(按3ml/kg)盛入抗凝袋内,置于光量子仪石英玻璃内,进行10个生物剂量的照射,同时以5L/分流量进行充氧15分钟,然后立即经静脉回输给患者(30分钟)每日一次,7次为一个疗程,休息3-5天,昏迷者直至病人清醒,一般1-3个疗程。 新药物的应用:
纳络酮: 纳络酮是体内阿片受体的纯拮抗剂,其与受体的亲和能竞争阻断并取代阿片样物质与受体的结合,从而降低了β-内啡肽的浓度,产生强有力的催醒,改善脑缺氧,增加呼吸频率,有效地防止肺水肿、休克、呼吸抑制的发生。
醒脑静:中药醒脑静对CO中毒昏迷病人有良好的促醒作用。醒脑静是由传统方药安宫牛黄丸改制而成,有醒脑,止痉,清热止血,解毒止痛的作用。一般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应用醒脑静20ml静点,1/日次。
15其他疗法的应用:
高压氧疗法: 对于急性的CO中毒患者,在其生命体征平稳后,应早期给予高压氧治疗。一般在标准3ATA下,吸100%纯氧,时间为45分钟,1次/日。
自血光量子疗法: 治疗方法:抽取患者自身静脉血200ml(按3ml/kg)盛入无菌抗凝袋内,置于光量子血疗仪石英玻璃内,进行10个生物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同时以5L/分流量进行充氧15分钟,然后立即经静脉回输给患者(30分钟)每日一次,7次为一个疗程,休息3-5天,昏迷者直至病人清醒,一般1-3个疗程。
中医擅长于对本病的后遗症及并发症的治疗。在急性期时,高压氧、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冬眠疗法,配合中医施治,亦能求得较好疗效。  
(1)专病专方 (无锡山禾集团健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40ml稀释后静脉滴注。用于急性中毒期。
(2)单味中药 白榨汁内服,对一氧化碳中毒有解毒作用。(刘意榕,王维亮.中医急症奇方妙术.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对于易产生一氧化碳气体的生产设备,必须净化,保持厂房通风排气;对民用煤炉、燃气热水器的使用,要注意通风;加强预防知识和措施的宣传教育。
对已中毒的患者要将其迅速转移,脱离现场,解开衣领,注意保暖,送医院吸氧急救。急性期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对抽搐者要加强防护,以防受伤;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病情稳定后要注意再昏迷的出现,及时予以治疗。
发病预兆及表现:
1.多无预兆.症状及中毒程度与病人接触一氧化碳时间长短、浓度大小相关.
2.轻度:头晕头痛,眼花,心慌,.只要吸入新鲜空气,症状可消失.
3.重者:,呼之有反应.面色潮红或樱桃红色.呼吸脉搏浅快,吸入新鲜空气后,多在数小时内清醒.也有遇风吸入新鲜空气即发生一过性昏厥者.
4.垂危者:意识不清,面唇,,四肢冰凉,脉律不齐,血压下降,肢体瘫痪,甚至心跳呼吸停止,但面色仍可呈潮红或皮肤呈樱桃红色.
家庭救治方法:
1.迅速移至通风处,呼吸新鲜空气.有条件者应给予吸氧治疗,并注意保暖.
2.清醒者询问有无史.有晕厥者送医院治疗.有条件者均应到医院接受检查及治疗.
3.昏迷不醒者立即手掐,同时呼救并转送有或光量子治疗的医院.
4.心跳呼吸微弱或已停止者,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同时迅速转院抢救.
5.切记不要轻易放弃抢救,中毒严重及有昏迷史者清醒后也一定要送医院接受高压氧或光量子治疗,以免发生严重后遗症,出现脑功能障碍.  
轻者在数日内完全复原,重者可发生系后遗症。治疗时如果暴露于的环境,易并发肺炎。  
应广泛宣传室内用煤火时应有安全设置(如烟囱、小窗、风斗等),说明煤气中毒可能发生的症状和急救常识,尤其强调煤气对小的危害和严重性。煤炉烟囱安装要合理,没有烟囱的煤炉,夜间要放在室外。
不使用淘汰热水器, 如直排式热水器和烟道式热水器,这两种热水器都是国家明文规定禁止生产和销售的; 不使用超期服役热水器; 安装热水器最好请专业人士安装,不得自行安装、拆除、改装燃具。冬天冲凉时浴室门窗不要紧闭,冲凉时间不要过长。
开车时,不要让发动机长时间空转;车在停驶时,不要过久地开放空调机;即使是在行驶中,也应经常打开车窗,让车内外空气产生对流。感觉不适即停车休息; 驾驶或乘坐空调车如感到头晕、发沉、四肢无力时,应及时开窗呼吸新鲜空气。
一氧化碳报警器
在可能产生一氧化碳的地方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一氧化碳报警器是专门用来检测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的装置,能在一氧化碳浓度超标的时候及时地报警,有的还可以强行打开窗户或排气扇,使人们远离一氧化碳的侵害。家用一氧化碳报警器国外的品牌主要有honeywell. kidde等;国内的家用型,车用型一氧化碳报警器主要有“佳和益”等。  
一、请用户选择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用气设备(燃气燃烧器具),不要使用直排式热水器等已淘汰的产品以及超过使用年限的用气设备(燃气燃烧器具)。目前还在使用此类的用户,应立即更换,避免用气事故的发生。
二、用户在使用用气设备(燃气燃烧器具)前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使用时严格按产品说明书要求操作,切记长时间连续使用。
三、做好冬季室内的通风。冬季较为寒冷,保暖密封条件较好的用户,尤应注意在使用燃气时先将厨房门窗、排风扇打开,使空气得到流通。如果通风不足,燃气燃烧不完全,会产生一氧化碳,造人窒息,危及人的生命。
四、用户不得私自安装、改装、迁移燃气设施设备,用户不要自行安装、修理用气设备(燃气燃烧器具)。
(一)管道燃气用户需安装、改装、迁移和拆除燃道等户内燃气设施时,按照《北京市燃气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应委托燃气供应单位实施。
(二)燃气用户需要安装、维修用气设备(燃气燃烧器具)时,按照《北京市燃气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应与生产、销售商设立的售后服务点联系,由取得专业资质人员实施。
五、燃气用户应配合燃气供应单位做好安全巡检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向燃气供应单位或者政府部门报告,并配合做好事故处理工作。
出自A+医学百科 “一氧化碳中毒”条目
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关于“一氧化碳中毒”的留言:
目前暂无留言高炉煤气安全知识培训教案
作者:安全管理网 来源:安全管理网 点击:
 评论: 更新日期:日
本次培训主要向大家讲解煤气基本知识、煤气事故及预防措施、煤气设施操作与检修注意事项、煤气防护器具使用
高炉煤气知识
一、生高炉煤气的产:
高炉煤气:在高炉冶炼过程中,从炉顶产生出来的气体经过除尘过滤净化而得到的可燃性气体。它作为高炉冶炼的一种副产物。
二、高炉煤气的成分及含量:(以焦炉煤气作比较)
成分CO、CO2、N2、H2、O2 ; [СО、СН、СО2、N2 、Н2、СmНn 、О2 ]
各成分的含量CO
27-30%、CO2
8-12%、N2
、高炉煤气的
:(以焦炉煤气作比较)
性质:无色、无味、剧毒、易然易爆 [无色.有臭味.有毒.易然易爆]
高炉煤气       焦炉煤气
密度(kp/标m3):      1.295         0.4686
发热植 (kcal/标m3):   800-1000      
着火温度( °C ):     700-800       550~650
爆炸极限(%):      30.84~89.49      4.5~35.9
比重:           0.9-1.1        0.3625
四、高炉煤气安全基本知识:
1、在煤气区域(设备内)工作时间的要求,进入煤气区域工作时,应采空气样作分析。
⑴、CO含量≤30mg/m3(24PPm)时,可较长时间工作
⑵、CO含量≤50mg/m3(40PPm)时,进内连续工作时间≤1小时
⑶、CO含量≤100mg/m3(80PPm)时,进内连续工作时间≤0.5小时
⑷、CO含量≤200mg/m3(160PPm)时,进内连续工作时间≤15-20分钟
工作人员进入设备内工作的时间间隔至少在2小时。
2、空气中不同的СО含量对人体的危害
呼吸时间与症状
2~3h,感到轻微头疼
1~2h,前头疼;2.5~3.5h,后头疼
45min,头疼,随着呕吐;2h,神智昏迷
20min,头疼,随着呕吐;2h,死亡
5~10min,头疼;30min,死亡
1~2min,头疼;10~15min,死亡
吸入几次即昏迷,1~3min,死亡
3、凡进入煤气设备、管道内或下地坑、上高空必须做到:
两人以上作业,并由专人监护,与外部有可靠的联络信号,佩戴好安全带,凡进入煤气设备、管道内所用照明电压不得超过12V。
4、进入煤气设备内工作对取样分析的要求:
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时,安全分析取样时间不得早于动火或进入设备前半小时,检修动火工作中,每两小时必须重新进行取样分析,工作中断后恢复工作前0.5小时,也要重新精心取样分析。取样要有代表性,防止死角。
5、带煤气作业的要求:
带煤气作业或在煤气设备上动火,必须要有作业方案和安全措施,并取得煤气防护站或安全主管部门的书面批准,动火必须办理动火审批手续。
6、带煤气作业应具备的条件:
带煤气作业如带煤气抽堵盲板,带煤气接管,高炉修探料尺,操作插板等危险作业,不宜在雷雨天进行;作业时必须有煤气防护人员现场监护;操作人员应备有氧气呼吸器等防毒面具;工作场所应配有必要的联系信号,40米以内不许有明火,无关人员要撤到40米以外。所有工具应用铜器工具,距作业点10米以外才可安投光器。
高炉煤气的事故及预防
当前煤气事故比较多的主要原因是:煤气安全管理仍比较落后,对煤气的特点及危害性没有掌握;不少单位煤气管理混乱,规章制度不健全,没有建立起必要的煤气安全防护和抢救体制;安全干部素质差,尤其是煤气作业人员,缺乏较完整的煤气安全知识;违章违制现象严重。
特点是在煤气生产和使用较多的行业系统中,煤气重大伤亡事故要占较大比重,主要是煤气中毒的重大伤亡事故多。煤气重大伤亡事故占冶金系统重大伤亡事故的第一位。
高炉煤气的事故主要是:中毒、着火、爆炸。
一、高炉煤气中毒事故及预防:
、高炉煤气中毒的机理是什么?
高炉煤气大多含有较高的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是剧毒性气体,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随空气吸入人体后,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循环,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结合,把血液中的氧和血红蛋白(HbO2)中的氧排挤出来,形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影响血液输送氧的能力,阻碍O2随血液向重要组织传递,如心肌,脑等,形成缺氧血症,也就是一氧化碳中毒。HbO 2 +CO=HbCO+O2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达240倍,HbCO的解离速度比氧合血红蛋白慢3600倍,各组织器官因得不到氧气而失去活力,失去知觉,昏迷,严重时死亡。
、煤气中毒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量与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和接触时间有关,一氧化碳急性中毒的严重程度与血液中Hbco的含量有关。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在临床上可分轻度、中毒、重度三级。(1)轻度重度;患者有头痛、头晕,颞部搏动感;并有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脱离中毒现场,吸入新鲜空气后即可好转,数小时后症状即可消失。(2)中度中毒;除了具备轻度中毒症状外,患者面色潮红,口唇贴膜呈樱桃红色、脉快、烦躁、形态不稳、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但昏迷时间不长,及时脱离中毒现场抢救进行抢救,可较快苏醒,数日内恢复,一般不留后遗症。(3)重度中毒;短时间内吸入极高浓度一氧化碳,组织严重缺氧,患者迅速进入昏迷,可持续数小时或数昼夜,常见瞳孔放大,对光无反应或迟钝,四肢肌张力增高,牙关紧闭或出现阵发性或强直性痉挛病理反射,并出现大小便失禁。亦可有肺水肿、心肌损害、心律失常或传导阻滞。有的患者苏醒后,经数日可在此昏迷,个别患者可有精神衰弱综合征,经神障碍,锥体外系症状或周围神经质等后遗症。
慢性一氧化碳中毒使指长时间反复接触一定量的一定浓度一氧化碳者,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表现为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对声光等微小改变的识别能力较差,并有心悸、心电图异常等。
、煤气中毒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严重三种情况。
(1)轻度煤气中毒:从表面看,中毒者与一般正常人区别不大。但心跳加快,精神不振、头痛、有时有呕吐、恶心等症状。
(2)中度煤气中毒:中毒者脉搏加快而弱、心慌、眼前昏迷、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知觉敏感降低或散失、意识混乱、瞳孔放大、对光反射迟钝、血色桃红、患者处昏迷之中。
(3)严重煤气中毒:在中度中毒情况下,在吸入CO就变成严重中毒。其口唇呈桃红或紫色,指甲花白,手脚冰凉,脉搏停止,心跳沉闷而微弱,失去知觉,瞳孔放大,对光无反射,有时还会抽筋,大小便失禁,处于昏迷状态,如不及时抢救就会死亡。
、煤气中毒
(1)急性煤气中毒:一种情况,当空气中CO浓度较高,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入了大量的CO,所表现的中毒现象;另一种情况,空气中CO浓度较低,而吸入时间较长,可能发生轻度中毒现象。
(2)慢性煤气中毒:一种情况,中毒者在数天或数星期后才出现症状;另一种,人们长期在含有低CO浓度的空气中工作,每天吸入少量的CO长期以后,引起慢性中毒。
、煤气中毒的救护:
将中毒者迅速及时地救出煤气危险区域,抬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解除一切阻碍呼吸的衣物并注意保暖;
(1)中毒轻微着,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可直接送往附近卫生素急救。
(2)中毒较重者如出现失去知觉,口吐白沫等症状,应通知煤气防护员和附近卫生所赶到,现场急救。
(3)中毒者已停止呼吸,应在现场立即作人工呼吸,并使用速生器,现场急救通知煤气防护员和附近卫生所赶到现场急救。
(4)中毒者为恢复知觉前,不得用救护车送较远医院急救。就近送往医院抢救时,途中应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并有医护人员护送。
、煤气中毒的原因
(1)煤气设备泄漏.未及时发现或发现后未及时处理
(2)对煤气性质认识不足,在超标的情况下工作并且不戴呼吸器
(3)在煤气设备附近休息.打盹.睡觉
(4)在煤气设备上操作不注意风向或设备内残余煤气处理不干净
(5)煤气区域不挂警示牌或安全制度不健全,误入煤气区
(6)对设备不熟悉,凭经验办事,技术素质差,工作责任心不强
、煤气中毒的预防
(1)严格执行煤气安全规程和技术操作规程;
(2)煤气单位上岗人员经考试合格,否则不能上岗;
(3)进入煤气设备内,必须做CO含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4)在煤气设备上抽堵盲板必须办理盲板票
(5)对煤气管线设备定期检查泄漏,发现泄漏及时处理;
(6)对新建、改建、扩建的煤气设施在投产前必须经过气密试验,合格后方可投产
(7)不准在煤气区域停留;
(8)蒸汽管线不能与煤气管线长期连接;
(9)煤气地区应挂明显标志;
二、高炉煤气着火事故及预防:
、引起着火条件:
(1)要有供煤气燃烧时需要的足够空气量;
(2)要有明火.电火.或达到煤气着火温度
、引起煤气着火的原因
(1)设备泄漏煤气遇火而引起着火.(一般在人孔.法兰.放散阀.煤气管道阀门等)
(2)发生煤气爆炸事故引起着火
(3)铁器工具碰撞产生的火花正好遇到泄漏煤气而着火
、煤气着火事故的预防
 防止煤气着火事故的根本办法,就是破坏或避免煤气着火的两个必要条件同时存在。只要不具备这两个必要条件,就不会发生着火事故。为此必须做到:
(1)煤气设备附近.煤气作业区内严禁有火源或在此堆放易燃易爆品,要有严格的火源管理制度。
(2)保证煤气设备及管道的严密性,定期对煤气设备进行检查.发现泄漏及时处理
(3)在煤气设备上动火必须办理动火证
(4)带煤气作业时,必须使用铜制工具,在铜制工具上要涂黄油,防止作业时与设备碰撞产生火花。
(5)煤气设备、管道的下列部位较易造成泄漏,应经常检查,这些部位是:法兰、膨胀器、焊缝口、计量导管等。
Tag:相关内容
安全教育教案热点内容
45777720237113428213275312332011201110139982602
安全教育教案推荐内容
02-1101-3101-2901-1601-1401-1301-1201-08
安全管理论坛新帖
论坛数据加载中...
 |   |   |   |   |  |   |  |  |  |  
北京东方创想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400-  业务联系:010-
E-mail:   &
&& 京公网安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氧化碳浓度标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