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一件事 要求用连贯动词,不能出现时间动名词做主语,字数100

您的位置:&&
&&2015届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分类题库:考点9 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人教版)
2015届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分类题库:考点9 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人教版)
地区:全国
上传人:gdee****@qq.com
版本:通用
类型:同步检测
下载扣点:2点
上传时间:
已有2811人下载该资源
2015届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分类题库:考点9 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人教版)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
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考点9 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一、选择题
1.(2014?新课标全国卷I)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借助算盘和口诀,通过人手指拨动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  
 ,     ,
    ,    ,    。日,“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①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
②珠算算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③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秘密
④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
⑤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美
⑥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
A.②③⑥④⑤①
B.⑤②③⑥④①
C.⑤①②⑥③④
D.②④⑥③①⑤
【解析】选D。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答题的时候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和句子内部的逻辑联系确定正确选项。根据③叙述内容推断主语应为“珠算口诀”,而④句依照逻辑应该是“珠算算盘”,可以连接为⑥③和②④,⑥中关联词“则”可确定上句对应句为②,①和⑤都是珠算的优势,与前面对珠算的介绍构成前因后果关系,而⑤为最终结论,因此排列为②④⑥③①⑤。
2.(2014?新课标全国卷I)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大气保温气体之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导致全球变暖,造成天气干旱或旱涝不均,甚至可能造成海洋水位上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①       。然而,也有研究指出,②       :比如增加的二氧化碳可以给植物“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但这必须有个前提,植物还活着!如果土壤被污染,③        ,我们就失去了这些向大气中释放氧气的“氧气工厂”和“空气净化器”。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①根据上文的坏处列举,应该为概括性较强的一句话。②根据转折连词“然而”可知应为坏处的反面好处,下文具体内容也印证了这点。③根据前文内容,植物还活着,而如果土壤被污染,后果则为植物死掉,也回应了后面“失去”二字。
答案:(示例)①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②二氧化碳增加会带来好处 ③植物就会生病甚至死亡
【评分标准】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三句给5分。
3.(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马是中国人喜爱的动物,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是极其温顺又充满野性魅力的动物。     ,    ,    ,    ,   ,    ,马已经成为力量与神行的代表。
①还让人们有了敬马王、打马球、赛马等习俗
②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③它帮人们种地运货,和人们一起南征北战
④作为六畜之首
⑤马是人类的朋友和伴侣
⑥千里马、老马识途等故事也十分深入人心
A.③②④①⑤⑥     B.③⑥①④⑤②
C.⑤③②⑥①④     D.⑤④②③①⑥
【解析】选D。本题考查的是语言的衔接和连贯能力。做这类题,一般情况下,既要“瞻前”,又要“顾后”。根据前面的语境“马是中国人喜爱的动物”,可看出应解释喜爱的原因,⑤是总述,排最前。然后按照逻辑顺序,可排出②③①,最后可确定④在②之前,⑥介绍了其他方面的情况,并与后面语句相呼应。
4.(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5分)
  大家都知道,①         ,倘若呼吸停止,生命也将终结。人体通过呼吸,②         ,排出二氧化碳。那你可知道土壤也有呼吸?土壤呼吸和人的呼吸一样,也是一个③         的过程。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连贯得体的能力。本题首先要通读全段,把握段落中句子间的内容与逻辑关系,然后根据字数的要求概括压缩。如①句需要根据假设的“倘若……”句得出,②句由并列的“排出”句得到,③由“土壤呼吸和人的呼吸一样,也是”概括而来。
答案(示例):①一个人活着就必须呼吸(2分)
②从大气中吸入氧气(2分)
③吸入氧气释放二氧化碳(1分)
【评分标准】前两个句子每句2分,第三句为1分,大意对即可。
5.(2014?辽宁卷)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比如告诉你的父母,陪他们一起逛街感觉非常开心
②如果只是将快乐私藏,积极的情绪便会很快消失
③它不仅有助于快乐感的延续,还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④告诉你的朋友,很怀念在一起时开心的时光,并开始筹划新的聚会等等
⑤传递快乐其实很简单
⑥积极与他人分享快乐的记忆和经历,是放大快乐感的最佳方法
A.⑤⑥①②④③
B.⑤③②⑥①④
C.⑥③②⑤①④
D.⑥⑤①④②③
【解析】选C。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重点关注句首的代词和关联词,给结构相似的句子归类,注意梳理出所给句子内在的逻辑结构。如⑥引出话题,置首;由“不仅……还”可看出,③是承接话题句而做的进一步引申;②是从反面强调话题;⑤引出传递快乐的可操作性做法;①④是例句具体做法。
6.(2014?广东卷)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然而,我们的大脑对音乐的感知却不是这样。
②所以要有交响乐,也正是这样的“和声”才使得我们这个世界充满趣味。
③例如管弦乐的合奏,音波虽然混合,但是管乐声和弦乐声仍然保持各自的特点。
④物理学家们长期热衷于研究的现象都是整体等于所有部分的加合,声音就是这样的。
⑤整体可以大于部分之和,这一事实现在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但是曾经让物理学家们感到非常窘困。
⑥虽然管乐声和弦乐声独立地进入我们的耳朵,但是这两种声音的“和声”对我们的情感所产生的影响却远远大于这两种乐器的单独作用。
A.④①③⑥②⑤
B.④③①⑤⑥②
C.⑤③④①②⑥
D.⑤④③①⑥②
【解析】选D。本题重点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和文段逻辑顺序排列的能力。做此题宜结合排除法,先通读语段,大致了解材料信息中心思想,再根据结构以及语意关系判断其先后顺序。通读材料,可发现文段是“总分”结构,通过举管弦乐的例子来阐述“整体可以大于部分之和”的观点。对比④和⑤可见⑤是提出观点,并且引出“物理学家的窘困”;④顺承⑤继续阐明窘困所在,并引出关于“声音”的介绍;③是为举证,首次提到“管弦乐”;①⑥②均为对管弦乐的阐释部分。①中的“然而”表示对③“管乐声和弦乐声仍然保持各自的特点”意思表述的转折,并将句意过渡到“大脑对音乐的感知”是“整体可以大于部分之和”的。因此选D项。
7.(2014?江苏卷)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  )
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
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
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解析】选B。本题考查语言得体,主要考查谦敬辞的使用。A项“涂鸦之作”和“小子”是谦辞,用于自己是正确的,“赐正”是敬辞,用于对方,请求给予指正,符合语境;B项说话人面对自己的校友,校友之间称自己的学校,不能说是“敝校”,应将“敝校”改为“母校”,但不能改为“贵校”,如果向非校友介绍自己的学校,可用“敝校”,以示谦虚;C项“璧人”引申为一对男女十分般配,符合语境;D项“家母”“承蒙”“薄酒”都是谦辞,“光临”是敬辞用于对方,都是使用准确的。
8.(2014?江苏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    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素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①②④⑤③
B.①④⑤③②
C.④①③②⑤
D.④②⑤①③
【解析】选D。本题考查语言的连贯,要求结合语境对相应语句进行排序,语句排序遵循一个逻辑原则,即“先言其物而后可言也”,要注意句子的先后顺序。A项②④不符合逻辑,还没有到达箕顶,不可能有对箕顶的描述;B项⑤句开头“如此空旷”前文应该有所描述,从句子内容看,应该为②句;C项④句最后说到达箕顶,紧接着应是对箕顶的描述,可知后面应是②句,③句提到遗址,与后面语境吻合,应放在最后;D项④句中首次提到“箕顶”,那么才有后文对“箕顶”的描述,所以②应在④后;空格后的“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句中提到的“遗址”,显然是在告知其前应是③;而③明显是从上往下看的景象,所以应在“箕顶”之后,即④②之后。
9.(2014?北京卷)日常交际中,“得体”是语言表达的一项基本要求,完成①②题。
①下文是一份请柬中的四句话,其中表述不得体的一句是(2分) (  )
(甲)我校文学社定于本月18日晚7点在学校礼堂举行“民俗文化报告会”。(乙)您是著名民俗专家,对民俗文化的研究造诣颇深。(丙)今诚挚邀请您莅临会议,为我社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做出认真的指导。(丁)敬请届时光临。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选C。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C项错在“做出认真的指导”,含有不信任之意,不宜对邀请的对象提这样的要求。
②午宴上,某中学生遇到父母的朋友劝酒,下列回应得体的一项是(2分)
A.下午还有两门考试呢,别劝了,行不?
B.谢谢足下,家父从来不准许我喝酒。
C.不喝,不喝。中学生不是不能喝酒吗?
D.谢谢,谢谢!我年龄还小,不能喝酒。
【解析】选D。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A项“别劝了,行不?”和C项“不喝,不喝”都太过生硬;B项“足下”“家父”都是典雅庄重的词语,与中学生的身份以及吃饭的场合不符。D项既表达了谢意,又阐明了理由,非常得体。
10.(2014?江西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瓦尔登湖“波平如镜”,      
 ,    
   ,或许,一只燕子飞掠在水面上,低得碰到了湖水。     
  ,    
       。
①或许,还会有一只鸭子在整理它自己的羽毛
②其时,只有一些掠水虫,隔开了同等的距离,分散在全部的湖面
③有时,全部的圆弧展露了,银色的圆弧
④在远处,有一条鱼在空中画出了一个大约三四英尺的圆弧来
⑤它跃起时一道闪光,降落入水,又一道闪光
A.④⑤③②①
B.①②③⑤④
C.②①④⑤③
D.①②④③⑤
【解析】选C。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的能力。本题改编自梭罗《瓦尔登湖》的节选,原文是:“当你向西,望到湖对面去的时候,你不能不用两手来保护你的眼睛,一方面挡开本来的太阳光,同时又挡开映在水中的太阳光;如果,这时你能够在这两种太阳光之间,批判地考察湖面,它正应了那句话,所谓‘波平如镜’了,其时只有一些掠水虫,隔开了同等距离,分散在全部的湖面,而由于它们在阳光里发出了最精美的想象得到的闪光来,或许,还会有一只鸭子在整理它自己的羽毛,或许,正如我已经说过的,一只燕子飞掠在水面上,低得碰到了水。还有可能,在远处,有一条鱼在空中画出了一个大约三四英尺的圆弧来,它跃起时一道闪光,降落入水,又一道闪光,有时,全部的圆弧展露了,银色的圆弧;但这里或那里,有时会漂着一枝蓟草,鱼向它一跃,水上便又激起水涡。”解答此题,可以从备选语句的语意间隙入手,很明显,③④⑤集中写鱼,对应后三空,以“鱼”为中心,顺序应为④⑤③;②①由面到点,②着眼全湖,①和后文的燕子着眼局部。
11.(2014?大纲版全国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那就是网络阅读。网络阅读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    ,    ,    ,    ,
    ,    。因此,阅读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吸引力更强,影响力更大。
①能够对文字、图片、影像、声音等信息形态进行有机的合成
②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沟通交流的需求
③与传统阅读相比,信息更加全面,视野更加开阔,也更直观、更逼真
④提供读、看、听三方面的内容
⑤它改变了单一的文字或静态的图像的表现形式
⑥还具有共享性、开放性和互动性
A.③②⑤④①⑥
B.③⑥⑤①②④
C.⑤①④③⑥②
D.⑤④③②①⑥
【规律方法】
解答排序题的基本思路
(1)通读全题语句,明确题目要求;试着排小组的句子或相连最紧密的句子,再把小组句子连成大组句段;把连好的语段速读一遍,把不连贯的地方再略微调整。简述为通读——试排——连读——微调。
(2)“试排”环节的解题思路有:确保话题一致性,把同一话题语句排起来;确定句子间的合理顺序性,或按时间,或按空间,或按逻辑推理;确定句子代词指代的内容,或两句有重复的词语;确切抓总领句、起始句、总结句、结尾句等,注意关联词语和总括性的词语;确保内容上的前后照应。
【解析】选C。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这是一段关于网络阅读特点的文字,所填内容位于语段的中间部分,所以应注意所填内容与开头和结尾的衔接照应问题。⑤中的“它”紧承前句的“网络阅读”,故应排第一空;①是对⑤的解释说明,而④是对⑤①的总结,点出网络阅读的特点之一;③承接上文与传统阅读相比,分析网络阅读的另一特点,抓住⑥中“还”的提示,故③⑥应在⑤①之后,②与末句联系紧密,说明网络阅读“趣味性提高、吸引力更强、影响力更大”的原因。故选C。
12.(2014?重庆卷)依次填入下边一段话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乐观的人看见问题后面的机会,    。机会从来不会主动敲响你的门,无论你等待多少年,    。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
①悲观的人则看见机会后面的问题
②悲观的人只看见机会后面的问题
③它只如一阵风拂面而过,需要你有反应能力和追随速度
④需要你有反应能力和追随速度,它只如一阵风拂面而过
⑤你就会发现机会的存在,充分发挥你的潜能
⑥尽量发挥你的潜能,你就会发现机会的存在
A.①④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⑥
【解析】选D。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第一个空应该填写“悲观的人”的不足,②句中“只”强调了这一点;第二个空应填写机会的特点,③句先说特点,更连贯;第三个空,“发挥你的潜能”是前提条件,应放在前面,⑥句符合。
二、非选择题
1.(2014?山东卷)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字,语言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4分)
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迎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根据节日特点,从节日特有景物、习俗的角度,把所给短语分成两组,然后根据对联特点(对偶、平仄)和语意组合成两副对联。
答案: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 门上桃符耀眼红
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 碧波竞舟十里欢
【评分标准】每个对联2分,其中上联、下联各1分。
2.(2014?广东卷)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每处字数不得超过所给空格数(含标点符号)。
  大栌榄树是曾经生长在毛里求斯的珍贵树种。如今在地球上已难觅踪影。①                   ?科学家对此提出了多种假说。美国一位科学家的研究认为,②                     
      ,而渡渡鸟在三百年前灭绝了,因此,大栌榄树也就跟着消失了;后来,有学者研究发现大栌榄树的种子不需要动物的肠胃软化也能发芽。于是,又有研究者们提出了新的假说: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了大栌榄树的消失。不过,这个假说需要进一步验证:③                 ;如果被证伪,则会被抛弃。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能力,准确、简明、连贯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题的每个空白处均需要考虑上下文,尤其需要关注代词与连词等,它们是决定如何衔接的关键所在。①的后文是“科学家对此提出了多种假说”,“此”即是①的内容,那可以推知①是在提问大栌榄树消失的原因;②的后文是渡渡鸟灭绝导致大栌榄树灭绝,之后的内容是“种子不需要动物的肠胃软化也能发芽”,那么可以推知前文的“因此”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因而②是说“大栌榄树的种子需要渡渡鸟肠胃软化才能发芽”;③的前文是“不过,这个假说需要进一步验证”,“不过”表示转折,是对假设的一种不认同,③的内容就可以推知是对“外来物种”的质疑。
答案:①大栌榄树消失的原因到底是什么?②大栌榄树的种子需要渡渡鸟肠胃软化才能发芽;③此外来物种是什么以及如何入侵的。
【评分标准】每空2分。第一空要扣大栌榄树消失(或灭绝)的原因,第二空要扣大栌榄树的种子发芽与渡渡鸟的关系,第三空要扣外来物种的入侵的验证。意思对即可。
3.(2014?安徽卷)下面关于我国正在建造的大型射电望远镜的图片和文字材料,是某中学科技节期间一块展板上的内容。请筛选相关信息,以解说员的身份,向前来参观的同学作介绍。要求:简明、生动、得体,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00字。(6分)
名  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选址特点:贵州黔南平塘县天然喀斯特洼坑
构造特点:球冠状反射面由约1800个六边形球面单元拼合而成
建造特点:利用四面环山、中间凹陷的天然喀斯特洼坑铺设超大口径的球冠状反射面
用  途:将我国空间测控范围由地球同步轨道延伸至太阳系外缘,探测宇宙中的遥远信号和物质,搜索地外文明和生物
意  义: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文射电望远镜,未来20~30年处于世界一流地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的能力。本题重点是要符合解说词的特点,要有称呼——即说话的对象“同学们”;使用说明性语言,抓住说明对象——“巨型球面射电望远镜”,对象的突出特点介绍——大小:口径有500米,位置:安放在天然喀斯特洼坑中,意义:“世界上最大的天文射电望远镜”,尤其突出它的不同凡响之处,以展示我国的科技成果。还必须使用修辞手法。
答案:同学们,展板上介绍的巨型球面射电望远镜,口径有500米,像一只巨碗安放在天然喀斯特洼坑中。它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能为我们探测遥远的天外之谜。
【评分标准】称呼,1分;对象,1分;大小,1分;位置,1分;意义,1分;修辞,1分。如果不能够做到“简明、生动、得体”,酌情扣1至2分。
4.(2014?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5分)
徽菜发端于南宋,兴盛于清代,如今更是享誉海内外。徽菜地方色彩鲜明,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三大特色。一是 甲 。徽州地处山区,林木葱茏,溪流遍布,盛产山珍野味、河鲜家禽,为徽菜制作提供了丰富多样、四时常鲜的食材。二是精于烧炖,讲究火功。①常以木材为燃料,或柴禾急烧,或树块缓烧,充分呈现食材的特点。②加以木炭火单炖,原锅上桌,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汤汁的鲜美。
③清炖是烹制徽菜的另一种重要方法,习用火腿佐味,汤色清白,香气浓郁。④红烧是烹制徽菜的主要方法,多用酱油着色,色泽油亮,味道浓厚。三是 乙 。徽菜在发展过程中秉承“医食同源、药食并重”的传统,原料的选择和搭配都十分讲究。比如,多用具有药效的野菜入食,就体现了传统的滋补养生之道。
(1)材料中画线的句子顺序已打乱,请准确排序。(只写序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的能力。本题为语序排列,句子要通顺、连贯。根据“二是精于烧炖,讲究火功”。可知先介绍“精于烧炖”,再介绍“讲究火功”,④③之间,由于③句有“另一种重要方法”,所以,先选择④。之后选择①,因为②谈的是“汤”,②与③衔接。因此是④①③②。
答案:④①③②
(2)请根据上下文,在甲、乙两个空格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简明,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甲:       乙: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压缩语段的关键在于抓住语段的重点内容,加以概括,找出能够表现句子内容的关键词语。甲的答案来自下面一句话内容的概括:“徽州地处山区,林木葱茏,溪流遍布,盛产山珍野味、河鲜家禽,为徽菜制作提供了丰富多样、四时常鲜的食材。”这句话含有两个内容——当地材料丰富,食材常鲜。乙的答案来自下面一句话内容的概括:“徽菜在发展过程中秉承‘医食同源、药食并重’的传统,原料的选择和搭配都十分讲究。比如,多用具有药效的野菜入食,就体现了传统的滋补养生之道。”前一句可以概括为“秉承传统”,后一句概括为“注重养生”。
答案:甲:就地取材,讲究新鲜;乙:秉承传统,注重养生。
5.(2014?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
渔民在夜间先用灯光诱集趋光性鱼类,然后围捕,称“光诱围网捕捞”。这种科学的捕鱼方法,渔获量高。有些渔民运用这种方法,拿网眼极小的密网围捕,连筷子粗细的、硬币大小的幼鱼,都统统捞了上来。
用密网进行光诱围捕,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对此的看法应从否定的角度做阐述,否则将会不得分或得不全分,答题时首先应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再结合材料、结合生活实际进行阐述。
答案:示例一:这种“密网光诱围捕”的做法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不同的目的,不同的价值取向,其结果大相径庭。“光诱围捕”原本是提高渔获量的科学方法,但由于利益的驱动,一切“向钱看”,使用“密网”围捕,将会使我们的渔业资源受到毁灭性的破坏。我们要加强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遵循科学精神,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
示例二:这种惟利是图的做法,是对渔业资源的毁灭性破坏。为了眼前的利益用密网进行光诱围捕,致使鱼子鱼孙都被赶尽杀绝,中国近海无鱼可捕已不是耸人听闻的事。我们的古人尚且知道“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的道理,作为现代文明人的我们更应该具备长远眼光,为自己、为子孙后代着想,制止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保护自然资源。
【评分标准】看法合理得2分,表达简明、连贯得5分。
6.(2014?浙江卷)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答话。字数不超过30字。(4分)
师父训练徒弟爬树,徒弟爬到高处时,师父喊道:“小心,小心!”第二次,徒弟爬到高处时,师父一言不发,等徒弟下到低处时,他才说:“小心,小心!”
徒弟问:“师父,为什么上次在高处时提醒我,这次下到低处才提醒我?”
师父回答:“ 
□□□□□□□□□□□□□□□□□□□□□□□□□□□□□□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注意题干的要求“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答话”“字数不超过30字”。其次要分析语境,注意师父第一次提醒是徒弟爬树爬到高处时,那是害怕爬到高处的徒弟出错,有危险。而第二次徒弟爬树爬到高处,师父不言语,是因为徒弟已经有了爬到高处的经验;而从树上下到低处,似乎很容易,但是可能会由于大意出现差错,所以在此提醒。因此解答时要兼顾“高处提醒”和“低处提醒”的原因,同时注意字数的限制。
答案(示例):没经验时,容易在难处出错;有经验了,往往在易处出错。
【评分标准】每个方面2分,意思对即可。回答时应该能够体现“爬到高处”和“下到低处”师父提醒的原因。超过字数扣1分。
7.(2014?浙江卷)根据下面的内容,拟写信的正文。字数不超过90字。(4分)
张先生订购了一件衣服,店家发货时,误发了一条围巾给他。就此情况,请你以店家身份拟一封处理此事的信给张先生。地址、姓名等信息用××代替。
尊敬的张先生:
□□□□□□□□□□□□□□□□□……
店主:×××
×年×月×日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实际应用能力,重点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得体。拟写时要简要说明失误的情况和原因,并表达诚挚的歉意,以及店主的补救措施,以取得顾客张先生的谅解。同时也应考虑店主的利益,而且补救措施要让顾客欣然接受。同时注意题目要求“不超过90字”和“地址、姓名等信息用××代替”。
答案(示例):由于我们的失误,将您订购的衣服错发成了围巾,给您添麻烦了,深表歉意!
您的衣服已寄出。烦请您在收到后将围巾寄回,地址是××××,邮资由我们承担。欢迎再次惠顾。
【评分标准】能够简要说明失误情况和原因,并言语得体地表达诚挚歉意,可得2分;能够写出补救措施,且言语得体,兼顾双方利益2分。超过90字扣1分,信息不用××××代替的,扣1~2分。
8. (2014?天津卷)阅读下面示例,按要求作答。(5分)
  “丢手绢”是几代人童年时的游戏,多少小朋友学会洗的第一件衣物就是自己的小手绢。现在的你还有手绢吗?今天的小朋友可能已经不知道手绢为何物,纸巾的泛滥几乎让“手绢”成了只存在于词典中的一个词。“美丽天津?重拾手绢行动”倡导大家:少用纸巾,多用手绢。
  活动主题:把丢掉的手绢捡起来
  宣传语:捡起的是童年记忆留下的是绿树蓝天
  生活中还有什么有趣的、美好的或是有价值的东西正在离我们远去?为了留住它,请你策划一个小活动,拟出活动主题和宣传语。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运用的能力。解答本题时应先任意选择一种活动内容,确立其主题,然后运用整齐准确的语言表述活动的内容,如体现活动的主题宗旨,精练、简洁、朗朗上口,富有感染力。如选择“踢毽子”为主题的宣传语,要把毽子的特征与作用表述出来。
答案:活动主题:将踢毽子进行到底(2分)宣传语:踢起了如燕的毽子强健了四肢大脑(3分)
【评分标准】准确答出活动主题2分,不够完整可得1分。写出活动的宣传语,语言生动简洁3分,否则根据情形适当扣分,直到扣完为止。
9.(2014?江西卷)语言综合运用。(15分)
请按以下要求写一段话,描写春节期间的某个场景。
(1)集中表现出喜庆祥和的气氛。
(2)运用疑问句和排比修辞表达情感。
(3)最后一句能概括全段内容。
(4)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5)不少于200字,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
答案(示例):“过年啦!过年啦!”一阵阵欢笑声从我耳边飘过。走在街上,到处是欢天喜地的景象。瞧!有的在挂写着“新年快乐”的大红灯笼,有的在买漂亮的衣服,还有的在买自己爱吃的零食。小朋友的欢笑声,商场里音乐声,还有摊贩的叫卖声,来来往往汽车的喇叭声……此起彼伏热闹极了。瞧!公园里也是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息。晚上,有的人在跳舞,有的人在大声地唱着歌,还有的在放烟花,公园里的花开满了枝头,树木茂盛得遮住了月亮的光芒,花儿随着优美的音乐摇摆起了身子。此情此景,你是否感到了生活的美好?你是否感到了亲人团聚的温馨?你是否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啊!新年到处呈现一片热闹、祥和的景象。
【评分标准】每个要求3分。
10.(2014?湖北卷)高一年级将举办“读《论语》,谈交友”读书交流会,拟向参会者赠送纪念书签。请写一则赠言,用以印制书签。要求:①紧扣活动主题;②必须原创;③语言表达简明、得体;④不超过30字。(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所写赠言内容上要紧扣活动主题,能够体现《论语》的特点、内容和文化地位,形式上语言要简明得体,庄重,有文采,还要注意字数限制。
答案(示例):读论语辨损益悟先贤睿智 借慧眼识真伪觅交友良方
【评分标准】紧扣主题2分,语言简明、得体2分。脱离主题扣1~2分,不是原创不得分,超出字数扣1分。
11.(2014?大纲版全国卷)下面这段文字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文段语言得体,逻辑严密。(5分)
他领导的机器人创新团队获得一等奖的事情传来,我顷刻止不住流下了眼泪。在完成这个项目的过程中,他们遇到过许多技术难关,就在前天还出现了突发情况,预想当天要完成的综合性运行检验无法进行。但整个团队通宵鏖战,用力攻坚,终于解决了问题。我为他们的成功而骄傲,更为他们面对难点的坚韧不拔的精神而感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得体、逻辑严密的能力。“事情”是中性词,而根据语境,此处需要一个褒义词;“顷刻”是名词,不能修饰动词;“预想”是动词,意思是指“事先料想,事前推想”,不合语境;“用力”指“用力气,使劲”,与“攻坚”不搭配;“难点”指“问题不容易解决的地方”,范围较小,且与“面对”不搭配。
答案(示例):①“事情”改为“喜讯”;②“顷刻”改为“顿时”;③“预想”改为“原本”;④“用力”改为“努力”;⑤“难点”改为“困难”。
【评分标准】每改对一处给1分;只指出问题而未作修改或修改错误的,均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2.(2014?四川卷)为展示“走进汉字历史,探究字形变化”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请给下面的《汉字字形演变表》配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汉字字形的演变特点。要求:①至少答出两个特点;②语言准确、简明、连贯;③不少于40字。(4分)
汉字字形演变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的能力。认真审视图表,不要受图表繁杂内容的影响,要深入本质,化繁为简。经过审视不难发现,汉字越来越简单,越来越不象形。
答案(示例):汉字演变具有象形程度逐步减弱、字形由繁到简的特点。从“鱼”“马”等字看,小篆及之前的汉字与图画相关,象形性强,笔画繁复;之后象形程度减弱,字形逐步简化。
【评分标准】答出“象形程度逐步减弱、字形由繁到简”给2分,结合具体汉字进行解析给2分。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版权所有:中华资源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动名词短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