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养殖快淘的蛋鸡的饲料配方、在饲料方面应注意些什么

微生态制剂在蛋鸡养殖中的应用
  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就是通过在饲料中添加无病原性、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和无药物残留的一些微生物来促进肠道内有益微生物的生长,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从而调整胃肠道内的微生态平衡,达到防止疾病发生、降低死亡率、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蛋鸡生产性能的作用⑴,减少了粪污排泄量,而且克服了抗生素所产生的菌群失调、二重感染和耐药性等缺点⑵。尽管微生态制剂是一类天然生长促进剂,有着抗生素不可替代的优点,但由于养殖户对此认识不足,在我区一直没能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本试验的目的就是在同一个蛋鸡规模养殖场,选择蛋鸡品种、日龄、圈舍条件完全相同,饲养管理水平一致的两栋鸡舍,进行对比试验,一方面用以证实微生态制剂在蛋鸡养殖中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也通过此项试验,起一个示范带动作用,在全区进行示范推广,从而提高我区蛋鸡饲养管理水平,提高蛋鸡养殖收入,促进我区蛋鸡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一 材料与方法
  1 试验材料
  复合微生态生物饲料添加剂家禽专用&肽乐健(原料组成:枯草芽孢杆菌、粪肠球菌及适宜载体,活菌数≧1.6&10 9 cfu/g)。
  在扬州市邗江区饲养管理水平较好的某蛋鸡养殖场选择两栋自动投料、自动饮水、自动控温、自动采光、鸡舍内自动喷雾消毒、自动刮粪等养殖设施设备较好的蛋鸡舍,两栋鸡舍面南并列,两栋鸡舍端墙相距9米。
  日粮为自配料,大北农公司提供的预混料。
  蛋鸡品种为130日龄的海兰褐蛋鸡。
  2 试验方法
  试验以前蛋鸡疫病预防已按免疫程序免疫完成,试验过程中疫病防控按免疫程序正常进行。
  两栋鸡舍东面为A组,做对照组,存栏健康蛋鸡5 800只;西面为B组,试验组,也存栏健康蛋鸡5 800只。A、B两组蛋鸡均有零星产蛋。
  根据产品说明将微生态制剂添加到饲料中,让蛋鸡自由采食。
  在使用过程中,全程记录鸡只死淘数量、饲料消耗量、产蛋量、鸡蛋破损率。
  试验时间为日~12月30日。
  二 试验结果
  试验数据统计(指日~日,累计305天,即从蛋鸡130~435日龄),具体见表1。
  根据试验数据表明:
  1 只鸡饲料消耗量没有太大变化
  尽管试验组B组比对照组A组饲料消耗增加了127千克,但蛋鸡死亡数字减少75只,所以每只鸡的饲料消耗量变化不大。这与范宇红等人的试验数据有明显的不同⑶。
  2 产蛋率明显增加
  对照组A组累计产蛋1 415 211枚,平均每只蛋鸡鸡产蛋244.0枚,产蛋率为80.00%;试验组B组累计产蛋1 436 718枚,平均每只蛋鸡鸡产蛋247.7枚,产蛋率为81.21%。试验组B组比对照组A组每只鸡多产蛋3.7枚,产蛋率上升1.21个百分点。
  3 产蛋量有明显增加
  对照组A组累计产蛋86 412千克,平均每只鸡产蛋14.90千克;试验组B组累计产蛋88 976千克,平均每只鸡产蛋15.34千克。试验组B组比对照组A组每只蛋鸡多产蛋0.44千克,产蛋量上升2.97个百分点。
  4 料蛋比明显降低
  统计数据显示,对照组A组料蛋比为2.352∶1,试验组B组的料蛋比为2.285∶1,试验组B组比对照组A组料蛋比下降0.067,饲料利用率提高2.9%。
  5 病死率明显降低
  对照组A组累计死亡蛋鸡302只,死亡率为5.21%,试验组B累计死亡蛋鸡227只,死亡率为3.92%。试验组B组比对照组A组减少蛋鸡死亡75只,死亡率下降1.29个百分点。
  6 鸡蛋破损率明显降低
  对照组A组累计破损鸡蛋39 531枚,破损率为2.79%;试验组B组累计破损鸡蛋24 424枚,破损率为1.70%,破损率下降1.09%。
  三 讨论
  1 提高蛋鸡产蛋性能
  查阅大量资料显示,各自报道的试验数据不完全相同,这可能同试验材料有关,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可能有被试验蛋鸡的品种、不同的试验阶段、试验期长短、不同的日粮、不同的设备设施条件、不同季节、不同饲养管理水平、不同的微生态制剂生产厂家、不同的菌种等等因素有关,但是添加不同的微生态制剂均能够不同程度的提高蛋鸡的生产性能⑷。
  2 明显提高蛋鸡养殖收入
  (1)收入增加额。B组蛋鸡比A组蛋鸡增产鸡蛋2 564千克,按每千克鸡蛋8元计算,增加销售收入20 512元;蛋鸡死亡减少75只,按每只淘汰蛋鸡16元计,增加收入1 200元。合计增加收入21 712元。
  (2)投入增加额。饲料投入量增加127千克,增加投入368元;5 800只蛋鸡试验期共使用饲料203 314千克,每吨饲料增加微生态制剂投入成本25元,则240 747千克饲料增加微生态制剂投入成本5 082元。合计增加投入成本5 450元。计算得知试验组5 800只蛋鸡增加纯收入为21 712-5 450=16 262元。每只鸡增加纯收入2.80元。
  3 改善蛋壳质量
  试验过程中发现蛋壳的厚度、颜色、光洁度都有明显改善,尤其是提高产蛋中后期和高温季节蛋壳硬度,降低鸡蛋破损率,使鸡蛋的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4 降低有害气体浓度
  因微生态制剂有效调节蛋鸡肠道内的微生态环境,降低禽舍内氨、氮等有害气体浓度,减少粪便中有机物和有害细菌的含量⑸,使得蛋鸡圈舍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人走进试验中B组的舍中明显感到比对照组A组鸡舍内环境舒适,臭味大幅度降低,氨、氮等呛鼻刺眼的有害气体浓度明显减少,蛋鸡生存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呼吸道和肠道疾病都明显下降,蛋鸡死亡率也下降了1.29%。同时由于蛋鸡发病率明显下降,使得药物使用量减少20%以上,既节约了养殖成本,又提高了鸡蛋品质,改善了人们饮食质量。
  5 减少环境污染
  微生态制剂可产生大量的饲料分解酶、B族维生素、氨基酸、和多种促生长因子,优化肠道消化体系,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饲料利用率提高了2.9%,粪污排泄量减少5%左右,减少了粪污污染,改善养殖环境。
  6 促进蛋鸡业健康发展
  通过本实验的示范作用,明显提高了我区蛋鸡养殖户对微生态制剂的认识,增大了微生态制剂的推广使用面积,仅2013年,我区微生态制剂就推广使用10吨以上,提高了我区蛋鸡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蛋鸡养殖户的养殖收入,促进了我区蛋鸡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 注意事项
  1 提前使用
  微生态制剂的根本作用是以菌治菌的竞争抑制作用,只有当有益菌在适宜的环境中形成优势菌群后才能有效抑制有害毒株生长。所以要发挥微生态制剂的预防作用,就必须提前使用,并禁止与化学药剂、消毒药剂及抗生素同时使用(6)。
  2 当天用完
  饲料混合时,微生态制剂会受到来自饲料原料尤其是矿物质颗粒的挤压和摩擦,使菌体细胞膜(壁)受损而导致死亡,故除芽孢杆菌和胶囊包被的活菌制剂外,一般微生态制剂均用较软的饲料原料如玉米面等混合后,再与其他原料混合。饲料中微量元素、矿物质、维生素等均会发生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及pH值变化,从而对微生态制剂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微生态制剂混入饲料后最好当天用完。
  参考文献:
  1。丁红标:《新型生物饲料添加剂产业化技术师范与推广》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国家星火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
  2。任景乐等:《微生态制剂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中国家禽,2013年第15期。
  3。范宇红:《微生态制剂在蛋鸡养殖上的应用》中国禽业导刊,2012年第3期。
  4。苏云:《微生态制剂在仔猪和蛋鸡健康养殖中的应用研究》新疆农业大学,2012年。
  5。李万军:《微生态制剂对蛋鸡产蛋后期生产性能及粪中氨气产生的影响》中国家禽,2011年第7期。
  6。陈倩婷:《微生态制剂使用注意事项》广州博仕奥集团
免责声明:1、凡注明为其它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2、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本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393733152344333
58553939373533323128
58565546464541403939
63636258585756555552&用户账号:
←点击获取验证码&&
&&&&&&&发布供应信息请先注册为金农网新用户!
您所在的位置:
养家鸡的饲料怎么配肉鸡饲料蛋鸡饲料
10:43:11   来源:金农网用户中心   【
信息类型:供应信息
信息标题:养家鸡的饲料怎么配肉鸡饲料蛋鸡饲料
发布时间: 10:43:11
信息编码:054649
金农网农业百科:油菜根肿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
  油菜根肿病近年在我县普遍发生,且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程度逐渐呈上升趋势。该病不仅危害油菜,对青菜、白菜、萝卜、菜花等十字花科作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一、病害症状:
  油菜根肿病自苗期开始发生,主要侵染根部。发病初期地上部分的症状不明显,以后生长逐渐迟缓,且叶色逐渐淡绿,叶边变黄,植株矮化,并表现缺水症状但不明显。苗期感病,肿瘤主要发生在主根。成株期感病肿瘤多发生在侧根和主根的下部。主根的肿瘤体积大而数量少,而侧根的肿瘤体积小而数量多,肿瘤发生初期表面光滑,呈乳白色胶体状,后期龟裂而且粗糙,最后腐烂。由于根部发生肿瘤,严重影响了水分和养分的正常吸收,从而造成油菜严重减产。
  二、发病条件:
  油菜根肿病的病原是一种低等真菌,诱发此病的最重要因素为土壤酸碱度和温湿度。当土壤pH值为5.4-6.5,土壤温度为18 -25℃ 和土壤湿度为60%左右时,寄主发病和受害最严重。
  三、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品种适时播种。选择抗病品种如甘蓝型油菜花油3号、A35等。
  2、实行轮作。由于休眠孢子囊的抗逆性很强,因此发病严重的油菜田,要实行4-5年的轮作,在规定轮作的年限内不种油菜和十字花科蔬菜,可改种麦类和绿肥。
  3、育苗移栽。选择无病地块培育壮苗,五叶期以后移栽是防治根肿病较理想的措施。
  4、栽培管理。注意开沟排水,避免田水浸灌。应选择晴天定植,生产实践证明:定植后有1-2周的晴天,就能大大减轻发病;如定植时下雨或植后不久下雨,淋施2%石灰水,可减轻发病,注意收集病株,及时加石灰覆盖深埋,促使菜根腐烂和病菌死亡。如用带菌菜根制作堆肥时,必须充分腐熟后方可施入大田。注意氮、磷、钾配合使用,勿偏施,过施氮肥。
  5、化学防治。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是油菜三叶期,用敌克松500倍液、菌毒清200倍液、复方多菌灵600倍液,隔10天灌根1次,连续防治2-4次,防效可达60%以上。播种期每亩用石灰50-75千克或碳酸钠25-35千克穴施,防病效果可达60%左右。用草木灰穴施也有一定防效。
肉鸡分雏鸡阶段、中期阶段和肉大鸡阶段三个阶段进行配料,各阶段的饲料配合不同肉大鸡的饲料配方
玉米59.2%,麦麸2%,豆粕22.5%,菜粕9.5%,磷酸氢钙1.3%,石粉1.2%,食盐0.3%,油3%,添加剂1%
肉鸡的饲料转化率是养殖业中最高的一种,一般料重比为2:1左右。因饲料费用占总成本的65%—70%左右,因此,应根据饲料转化规律,同时综合考虑当时的市场行情、饲料价格等因素,合理安排肉鸡的生产和出栏,最大限度的提高经济效益【产品功效】1、富含重要微量成分采用高生物化学产品,更有效激活肉鸡体内酶活性,促进肉鸡生长2、本产品富含各种消化酶,能维持肠道菌群。平衡的益生素,多种营养肽和活性小肽,催化蛋白质分解同时确保肠道的菌群平衡,使肠道处于良好的生理状态,从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有效预防鸡白痢、呼吸道、球虫等疾病的发生,同时大大加强了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有效提高饲料利用率3、合理添加氨基酸,提高饲料转化率,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4、本产品含有植物提取精华素,可提高肉鸡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同时提高肉鸡整齐度,维生素、微量元素合理平衡
以上信息由自行发布!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金农网”看到的,谢谢!
联系人:周亚(男)
联系电话:
手机号码:
在线QQ咨询:
联系地址:北京通州区于家务
邮政编码:101105
电子邮箱:
信息标题:养家鸡的饲料怎么配肉鸡饲料蛋鸡饲料
· ( 10:43:10)· ( 10:42:06)· ( 10:41:02)· ( 10:39:59)· ( 10:38:54)· ( 10:37:51)· ( 10:36:48)· ( 10:35:45)· ( 10:34:43)· ( 10:33:41)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金农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金农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金农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8 电子信箱:(请把#换成@)| | | | | | | | | | | |
 |  |  |  |  |  |  |  |  |  | 
技术搜索:
& 当前位置: &
&&& 产蛋鸡从21周龄开始到72周龄为1个产蛋期,一般将产蛋期分为产蛋前期、产蛋高峰期和产蛋后期。在产蛋期内,产蛋率和蛋重的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阶段饲养&&& 按产蛋曲线调整饲养:按照蛋鸡产蛋规律对蛋鸡日粮中的蛋白质等营养水平进行调整。调整时应注意这样一个原则:上高峰时要“促”,饲料营养先行;下高峰时应“保”,饲料营养后降。具体调整方法是:在鸡群产蛋高峰上升期,当产蛋率还没上升到高峰时,需要提前更换为高峰期饲料,以促进产蛋率的快速提高;在产蛋率下降期,为减缓产蛋率的下降速度,要在产蛋率下降1周后再更换为产蛋后期料。&&& 按季节温度变化调整饲养:季节和环境温度对鸡的采食量及产蛋水平有较大的影响。冬季环境温度低时,鸡的采食量增大,营养物质摄入量增加,因此,需要提高饲料中能量水平,抑制采食,同时降低其他营养物质的浓度;夏季环境温度高时,鸡的采食量下降,营养物质摄入量减少,此时需降低饲料能量水平以促进采食,同时增加其他营养物质浓度。&&& 按鸡群状况调整饲养:当对鸡群采取一些管理措施或鸡群出现异常时应进行调整饲养。比如在断喙前后3天,每日向饲料中添加5毫克维生素K,可以减少因断喙而导致的出血;接种疫苗后,可将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加1%,可以减少应激;当鸡群出现啄羽、啄肛等恶癖时,可在采取其他措施的同时适当增加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这样可以降低啄癖的发生;鸡群发病时,可将蛋白质含量提高1-2%,多种维生素含量提高0.02%等,这样可以增强鸡的体质,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在调整饲养法时,应以饲养标准为基础,保持饲料配方的相对稳定,尽量微调,不可大增大减,并且要注意观察调整效果,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找出原因采取对策。&&& 调整饲养&&& 限制饲养是根据蛋鸡的产蛋规律,在产蛋高峰过后减少饲喂量,又不会对鸡的产蛋性能产生影响的一种措施。具体做法是:在产蛋高峰过后2周,每100只鸡的日饲喂量减少230克,连续3-4天。如果鸡群并没有因饲料的减少而使产蛋量的降低超出正常范围,则保持这一给料量数天,然后再尝试类似的减量。如发现产蛋量下降异常,应立即将给料量恢复至前一水平。正常情况下,蛋鸡限制饲养的饲料减少量不能超过8-9%。对蛋鸡进行限制饲养,遵循蛋鸡的产蛋规律,既防止蛋鸡产蛋后期过肥,提高存活率,又降低饲料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本信息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
【相关文章】
【文字广告】
 最新科技动态
 技术专题
 热点技术文章站内搜索:
蛋鸡养殖技术:蛋鸡饲养中常见问题
文章来源: 作者: 更新时间:<font color="#14-09-23
  蛋鸡饲养中常见问题
  1 、蛋鸡腿病的起因及防治措施
  腿部疾病是饲养蛋鸡的一种常见病。其原因和症状极为复杂。临床表现为:麻痹、瘫痪、跛行、扭曲、软腿、胫骨短粗、胫骨软骨发育不良、佝偻病等,发病率5&15%,死亡率约为2&8%。目前还没有理想的防治措施,但通过改善管理、预防疾病,合理调整营养,可以减少腿病的发病率,减轻症状,将腿病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1)机械损伤或刺激:由于垫料粗糙、笼具不平整、免疫接种抓鸡不当以及各种应激都可以擦伤、挂伤或扭伤鸡只,造成人为损伤。所以,一定要选择柔软的垫料,垫料的长短和粒度要合适(不要把整株玉米秸放入作为垫料),网上平养应该把网底调平整,便于鸡只活动自如,避免忽高忽低,忽紧忽松。抓鸡尽量做到轻拿轻放,千万不要粗暴。
  2) 某些病毒和细菌性传染病可以导致腿病。如新城疫、马立克、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症、病毒性关节炎、大肠杆菌病、葡萄球菌病等。因此,适时有效的免疫接种,是防止这些传染病发生的重要途径。
  3) 日粮营养不平衡甚至缺乏同样引起腿病。如钙、磷缺乏以及比例不当,微量元素锰、锌、硒不足,维生素D、B2、胆碱以及其它维生素不足,日粮中氯化物、硫、镁含量过高,电解质失衡等。为此,在满足各种营养素全面、丰富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它们之间合适的比例(平衡),否则相互间影响吸收,从而造成缺乏。
  4) 光照不适和密度过大同样可以引起腿病。所以,对产蛋鸡必须严格执行光照管理,不可随意增加或减少。产蛋后期的蛋鸡由于钙、磷和维生素D代谢减弱,故适当延长光照时间至17小时,并在下午单独补充钙源。
  2 、如何防治蛋鸡啄癖?
  1) 啄癖的原因:鸡舍温湿度不合适,通风不良,有害气体含量太高;光线太强,光色不适;饲料品质差,营养缺乏(蛋氨酸、盐分过低);营养不平衡;饲养密度大,管理不当;某些疾病的影响(消化不良,寄生虫病等);某些药物用量偏高。
  2) 防制措施: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合理调整密度,保证足够的采食和饮水位置;光线不宜太强;舍内小气候合适;饲喂优质平衡日粮;加强疫病防治;断喙;强、弱、病残分群管理;饲料中添加硫酸钠或生石膏(5kg/吨),悬挂青饲料等,都可以减缓或防治啄癖的发生。
  3、 蛋鸡羽毛蓬乱,无光泽,鸡冠和腿部发白是什么原因?
  1) 管理因素:舍内温、湿度不适,通风不良,密度偏高;
  2) 营养因素:采食量低,营养摄入不足,饲料营养不平衡,蛋白质、蛋氨酸、锌、硒和维生素A等营养素缺乏;
  3) 疾病因素:大部分疾病都可引起蛋鸡采食量下降,精神衰竭,羽毛蓬乱、无光泽,如非典型新城疫、禽流感、败血霉形体病等。此外,传染性贫血症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染给雏鸡,从而引起贫血,表现为鸡冠和腿胫发白。如果不是遗传原因,个别鸡只鸡冠和腿部发白,纯属个体差异,它与生长速度和产蛋量无明显的相关性。
  4 、如何减轻热应激对蛋鸡的影响?
  1) 采取物理方法:在屋顶增加隔热材料或涂白屋顶,一减少辐射散热。敞开门窗,加大空气交换量,并安装吊扇,换气扇和风机等设备进行通风。在气温居高不下时,实施间歇喷水法,但舍内相对湿度不得超过70%。
  2) 调整日粮结构,改变饲喂方法:高温季节,蛋鸡代谢加重,采食量下降,食入的营养物质不足,从而影响生长。为此,提高日粮营养浓度(尤其是能量水平),使得在采食量减少的情况下,保证食入的营养物质不至于减少。提高能量水平可采用添加油脂的办法,因为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三大营养物质中,脂肪的热增耗最低,对鸡的代谢负担较轻。夏季不建议增加蛋白质水平,而是增加含硫氨基酸含量。这样可以减轻过量蛋白质对肾脏的代谢负担,降低舍内氨气浓度,减少热能消耗。在早晨和傍晚适当增加饲喂量以提高采食量。
  3) 化学方法调节:热应激时,全天供给新鲜凉水,并在饮水中添加VE、VC、碳酸氢钠、GM助长乐等。
  5 、如何延长蛋鸡的产蛋高峰期?
  蛋鸡产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18&21周龄开产,开产后3&4周产蛋率达50%,6&8周产蛋率达到高峰(90%以上),产蛋高峰过后,产蛋曲线平稳下降,直至淘汰。高峰期维持长短依蛋鸡的品种、开产时的体质、产蛋期的饲料营养和管理条件有所差异,变化范围为3&6个月。高峰期维持时间长短直接反应了鸡群产蛋能力的大小,同时也影响产蛋曲线的下降幅度,它与全期产蛋量存在高度正相关。通过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和培育方式,可以延长蛋鸡的产蛋高峰期,挖掘最大生产潜力,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1) 营养和管理方面:首先,做好育成期的饲管,达标体重、均匀度;优质饲料。
  2) 环境控制方面:光照、温湿度、通风换气等。
  3) 卫生防疫方面:防重于治,开产前作好各种防疫。
  4) 其他方面:饮水清洁、充足(蛋鸡若断水24小时,产蛋率下降30%,补水后需30天左右才能恢复生产);合理用药。
  6、 产蛋鸡顽固性腹泻的原因和防治
  产蛋鸡腹泻在炎热季节多见,表现为水样腹泻,采食量和产蛋量未受到明显影响,饮水量增加。重者影响产蛋。
  诱因:包括细菌性和非细菌性。舍内不卫生、消毒不严格、通风不畅,致使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破坏了肠道内正常的菌群结构(既肠道微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从而引起腹泻。非细菌因素有:豆粕生熟度不合适、鱼粉品质差(杂菌偏高、脂肪氧化值超标、盐分过高)、石粉中硅酸盐过高、饲料中含有霉菌毒素、饲料或饮水中盐分过高、饮水量过大。
  防治采取对症措施。
  7、 如何提高育成鸡的均匀度?
  均匀度是蛋鸡获得高产的必要条件。均匀度包括体态、体重和性成熟均匀度。体态均匀度在育雏早期就基本定型,它决定着体重均匀度;体重均匀度可通过分群、加减料来提高;体重均匀度又决定着性成熟的一致性,即性成熟均匀度,这三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要提高均匀度,必须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严格审查和挑选雏鸡,仔细作好育雏工作;适度限饲; 精确断喙;适时分群及调群; 平稳均匀加料; 称重标准,鸡只数目准确; 科学免疫、预防疾病。
  8、 鸡蛋大小和蛋壳颜色的影响因素
  1)鸡蛋大小的影响因素
  ① 鸡的品种②开产日龄:开产日龄直接影响产蛋期蛋重。开产日龄愈大,中后期所产的蛋愈大;开产日龄每推迟一天,平均蛋重增加0.1克。实际饲养中,通过控光、限饲调控开产日龄。③产蛋周龄(一般开产后18周蛋重达到标准,开产时的蛋重仅为标准蛋重的80%)④开产季节⑤光照⑥母鸡体重⑦环境温度
  ⑧营养:能量水平影响母鸡的采食量,从而影响体重。提高能量摄入量,有可能育成体重较大的母鸡,使开产时及整个产蛋期蛋重增加。蛋白质进食量是决定蛋重的关键因素。日粮蛋白质从12%&18%,每增减1%可使蛋重增减1.2克。日粮含硫氨基酸水平也影响蛋重,在一定范围内,蛋重随含硫氨基酸水平增加而提高。亚油酸直接参与蛋黄的形成,日粮亚油酸水平达到1.5%以上,可保证蛋重达到要求。
  除以上因素,饮水、食盐摄入量、母鸡健康状况及用药等等都会影响蛋重。
  2) 影响蛋壳颜色的因素
  蛋壳颜色在输卵管内形成,腺体分泌和色素沉积连续构成蛋壳棕色素,这一过程在鸡蛋产出前4&5小时内完成。输卵管黏膜复层柱状上皮的顶细胞分泌钙,分泌细胞分泌釉质(色素)。蛋壳颜色主要由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胆绿素控制。饲料中的色素并不能沉积到蛋壳上。蛋壳颜色的影响因素概括起来有几下方面:
  ① 遗传、品种:不同品种蛋壳颜色有所差异。
  ② 周龄:40周龄以后蛋壳颜色有变浅的趋势。
  ③ 输卵管病变:水肿、出血、坏死、黏膜脱落均影响蛋壳色素的正常沉积。蛋鸡被其他鸡啄伤肛门,输卵管脱垂或另外形成的肛门创伤都会导致输卵管内细菌感染。
  ④ 传染病:
  传染性支气管炎(软壳、粗壳、破壳蛋,蛋壳颜色变白);新城疫(薄壳蛋,影响时间可长达2个月左右);减蛋综合症(感染后7&14天产蛋率下降20&40%,破损率30&40%,早期蛋壳颜色减退,即而薄壳、软壳、粗壳、无壳、凹凸不平等);另外,某些细菌病如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梭菌等也可导致蛋质下降(原因:这些细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使肠道菌群失调,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导致钙量不足。同时,细菌引起输卵管、子宫部炎症以及产生的毒素,使蛋壳腺细胞形态和功能改变,钙及色素沉积受到影响,蛋壳质量下降,颜色变浅。)
  ⑤ 药物:磺胺类、呋喃类、喹乙醇、抗球虫药等干扰蛋壳颜色的形成。饲料中各种霉菌毒素、有机氯农药残留,蛋鸡体内的磺硫胺毒性均会使蛋壳失去正常颜色。
  ⑥ 应激:高温应激、寒冷刺激、疫苗接种、光照程序紊乱、噪音、惊吓、缺水、换料突然等等都会影响蛋壳颜色。
  9、如何预防笼养蛋鸡疲劳症?
  笼养蛋鸡疲劳症又称&笼养产蛋鸡骨质疏松症&,是现代蛋鸡最重要的骨骼疾病。本病多见于产蛋末期,产蛋多、营养良好的鸡突然发病,表现腿软无力,站立困难,跛行,经常蹲伏不起或侧身卧地,成瘫痪状态。骨易断裂,尤其将鸡从笼子中提出时易发生骨折。解剖时骨骼易断裂。腿骨、翼骨和胸椎可见骨折。胸骨常变形,在胸骨和椎骨的结合部位,肋骨特征性地向内弯曲。病鸡精神良好,但后期沉郁和死于脱水,死亡率较低。
  预防:笼养鸡要提供足够的钙、磷和VD3,产蛋期饲料含钙不低于3.5%,可利用磷保持在0.4~0.45%。产蛋末期日粮中钙的含量增至6%。减少应激,提供合理光照.
  10、 脂肪肝综合症的病因和防治
  鸡脂肪肝综合症是笼养母鸡多发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多发生于产蛋高峰期的鸡群,产蛋量明显下降,鸡体肥胖,个别鸡因肝破裂而突然死亡(死亡率不超过5%)。剖检可见肝脏肿大、油腻、易碎,呈黄褐色,表面有出血点。死鸡腹腔中有血凝块,并部分地包着肝脏。腹腔周围和内脏周围有大量脂肪。
  病因;脂肝病的病因尚未完全确定。有研究认为,笼秧鸡运动受到限制,又摄入过高的能量,导致脂肪过度沉积是造成脂肪肝的主要原因。有些学者认为,某些嗜血因子(在体内起着运输脂肪的作用),如蛋氨酸、胆碱和维生素B12等不足与脂肪肝病的发生有关;也有人认为与硒、生物素、硬水有关;也有人认为脂肪肝综合症的发生是由于激素平衡失调引起。另外,毒素(如黄曲霉毒素)引起脂肝病的可能性也不容忽视。
  防治:①防止育成鸡过肥(如限制饲养);②日粮中保持能蛋比平衡。使用营养性添加剂,保证维生素E、B12、胆碱、蛋氨酸的充分供应;③对易发生脂肝病的鸡群加入一定量的小麦麸、苜蓿草粉或酒糟等粗饲料,有助于防治该病,因为这些原料中有控制脂肪代谢的必要因子;④防止饲喂霉变饲料
投票:技术频道浏览人群调查:
&饲料及添加剂生产企业
&饲料经销商
&兽医兽药企业
&兽药经销商
&饲料原料生产商、经销商
【发表评论】【】
与“蛋鸡,养殖,问题”相关的文章:
推荐专题:
标注“本站原创”的信息为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原创信息,未经本网的明确书面认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仿造本网内容。对于任何侵权行为我们保留通过法律手段追究的权利。
技术热门:
评论排行:
技术论坛:
饲料通系列软件: |
内容咨询:010-29357 广告销售:010-85323 短信客服: 电子邮件:
(C)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蛋鸡饲料添加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