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科学家和艺术家 科学家对幻方的研究成果

幻方的应用与价值001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幻方的应用与价值001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艺术家与科学家关于“宇宙初始”的对话
12-05-17 05:38:32 来源:《书画名家》2012年3月刊 
内容概要:展望将他的不锈钢岩石以极其震撼的方式呈现在UCCA空间。观众可以从各个角度清晰地看到每一块岩石被爆破的过程和轨迹。另外,展望用不锈钢材质将爆炸出的7000多块碎石片复制并悬浮在展厅空间,还原出惊天动地的刹那,这些不锈钢石块的表面同时反射着大爆炸的画面,从而创造出一个无尽的想象空间。
聚焦 展望 我的宇宙-视频截图影像-2011
冒着冬季凌厉的寒风,应邀参观了备受期待的大展&我的宇宙&。
展望将他的不锈钢岩石以极其震撼的方式呈现在UCCA空间。观众可以从各个角度清晰地看到每一块岩石被爆破的过程和轨迹。另外,展望用不锈钢材质将爆炸出的7000多块碎石片复制并悬浮在展厅空间,还原出惊天动地的刹那,这些不锈钢石块的表面同时反射着大爆炸的画面,从而创造出一个无尽的想象空间,宇宙的诞生。那么,我的宇宙究竟是什么样的?宇宙大爆炸又是如何产生的?带着疑问我们早早来到报告厅,期待着艺术家展望和科学家李淼的对话能够给出答案&&
艺术家与科学家关于&宇宙初始&的对话
时间:2012年1月
地点:798尤仑斯当代艺术中心
嘉宾:展望(艺术家)
李淼(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整理:陈星
展望:首先我非常高兴能和李淼先生,进行这样的一次对话和碰撞。我们都是62年生人,同龄人。今天可以在UCCA这样一个平台上,以一次艺术展览为起点开始我们的讨论,特别是能够和一位科学家交流,我认为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在艺术创作当中,我经常会碰到一些和科技、科学相关的话题。就说去年我就设计过一个大机器,它是用来打石头的,在遇到一些技术难题时,我会请教一些工程师,还没有真正和科学家打过交道,所以,今天是我第一次和科学家面对面的对话,对我来说充满了挑战和刺激。
展望:再说说我们今天的话题,它肯定不是一个科学的议题。原因很简单,因为对于科学,我是一个门外汉。但它也肯定不是所谓的纯粹艺术的话题,因为李淼先生是位科学家,尽管他爱好文艺,毕竟不从事艺术创作。所以我觉得话题会在科学与艺术中间的一个荒漠的、模糊的地带来展开讨论。我认为比较有趣的、吸引我的地方也恰恰在此。我希望今天我们能在科学与艺术之间的讨论中发现点什么&&这次的对话起因于我的展览主题&我的宇宙&,我很想知道作为科学家的李淼先生,怎样看待这样的一个艺术展览?
李淼:先谢谢展望先生的邀请。我是研究科学的,而且是研究科学当中比较抽象的&理论物理&。这个领域关心的是怎样用自然的规律归纳出物理的世界,严格说来就是用数学公式把物理世界表达出来。我和展望先生确实是隔行很远,今天看到他的展览,用艺术的手段表达了他对宇宙大爆炸的看法,我也是很多感触。最直接的感觉就是展老师的艺术创作和科学技术是联系非常密切的。比如他的代表性作品,用不锈钢材料创作的太湖石,实际上这里面涉及到很多科学的概念和技术,也可以说是展望先生的发明。太湖石是很重要的中国传统符号,是经过上亿年的风化和沉积形成的天然艺术品。我上次去展望老师的工作室,非常惊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和自然有关,跟漫长的历史有关。而今天这个展览触及的主题更加遥远和宏大。我在这次展览中已经实地感受到了大爆炸的一刻,展厅里6个方位同时播放石头爆炸的那一刻,把不到一秒的时间拉成了2分多钟,由2000帧的图片连接起来,再配合上音响效果和视觉效果,可以说非常震撼!
展望:那么,就目前科学界非常火爆的&宇宙观念&的话题,您是怎么看的?宇宙学在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眼里是什么样的?
李淼:我研究的物理学也是一种宇宙学。大概在137亿年前(由于我们测量宇宙学的常数还没有特别精确,这其中还有正负2亿年的误差),宇宙爆发于一个点。大爆炸那一刻我们并没有亲眼看到,我们只是看到了大爆炸之后的残迹&&微波背景辐射。微波背景辐射是60年代两位美国科学家发现的,当时他们正在用摄像望远镜观测,发现在空中每一个方向都存在一种信号,一开始他们以为是望远镜上落了鸟粪,擦掉之后发现这个信号依然存在,之后他们测量出这个微波的波长在厘米到毫米之间,而且还有温度,大概是2.7k左右。因为他们都不是天文学家,也不研究天体物理,所以他们把这个信息提供给了普林斯顿大学,而且这次发现使他们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所以物理学家是以倒推的方式判定这次宇宙大爆炸的,根据就是微波背景辐射这种残迹。再回到刚才的话题,宇宙大爆炸到底有没有发生过,每个人可以去想,因为我们看不到,都是从后来的遗迹里推测出来的。
展望:刚才李淼先生从科学的角度把宇宙概念大体地讲解了一下。虽然很多细节来不及讲,但科学家眼中宇宙的状况我们已经有所了解。李淼先生的话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认为科学家对宇宙的理解是推导出来的,就像考古学家一样,由一个证据一点一点推导出来。这让我联想到我个人的艺术经历,实际上也是这样一个过程。我在创作之初的时候看到的是离我最近的事,人性啊,内心的矛盾和痛苦等等。可是从1994年开始,我开始了走入我的心灵深处,探知我的内心世界。我觉得这是我迈出的非常艰难的一步,就是要离开你狭隘的、近视的环境,往更远看一步。当时我注意到除了意识形态、政治问题之外,还有文化问题值得思考,也就是如何看待两、三千年前中华民族所形成的认识世界的思想体系和西方的思维体系,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的西方文化所发生的碰撞。之后若干年,当我已经跨到文化现象领域,往更大的空间去跨越就成为势在必行,我开始会思考到公共的话题。比如当这个地球上几乎所有的地方都被各个国家所占领,被各种文化所冠名时,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被人类涵盖呢?所以我做了公海、珠峰的艺术项目,后来又自然想到了太空。当时,我还做了一个作品叫《新补天计划》,就是直接跟宇宙发生关系的。作品通过女娲补天的神话来实现对现实的拷问。可即便在那个时候,我依然没有想过宇宙诞生这个话题。可以说,我的思路是在创作过程中借着作品一步一步打开的。直到去年《造石机》这个作品,我把上亿年的石头在一个小时里创造出来,作品是在传达人这样的弱小个体跟时间之间的PK。这让我想到人与自然是一个既和谐又竞争,又对立的关系。虽然有人说大自然是最伟大的,但我想说真正的自然中,人是无法生存的。人跟自然的话题是一个永恒的,值得探讨的话题。从这个作品之后,我才开始关心关于宇宙诞生的原点的问题,确切地说我想发现造型的起源。石头是经由上亿年风化而成,那么风化之前石头是从何而来?我想到了这次宇宙爆炸,我想爆炸可以诞生最原版的造型&&石头,同时还诞生了观念。因为在爆炸之前是没有时间、空间,也没有观念,但爆炸之后造型诞生了,观念也随之出现了。对于艺术家来说,就是这样透过一个作品又一个作品被带到更广大的空间。
展望:这是我的基本创作思路。我还有一些观点就是我认为在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这两个我们都习以为常的概念当中,还有一个模糊地带,它存在于人类社会,一般人很难到达,但这个地带被我们忽略了,因为我们太容易活在概念当中。总是先入为主地想到现实主义、抽象主义、立体主义等等这些人类文明的伟大成果,这些概念其实也是我们认识问题的一个约束,实际上在概念与概念之间有很多灰色地带、空白地带。就像在科学与艺术之间也有很多空白地带,而这些空白对于纯艺术与纯科学是有一种提示的作用的。
【 已有 0 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我也评两句
&昵称(最多十五个汉字)艺术家徐悲鸿与科学家李约瑟
摘要:1937年,三个中国人造访了李约瑟,向他介绍了东方古老的科学发明和医药学,这给处于“西方中心论”中的李约瑟带来很大震动。
1992年,李约瑟在剑桥大学办公室内留影
1943年,李约瑟访问迁至重庆北碚的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
1943年,李约瑟与吴作人等拍摄于中国西北之行途中
  摘要:1937年,三个中国人造访了李约瑟,向他介绍了东方古老的科学发明和医药学,这给处于“西方中心论”中的李约瑟带来很大震动。从那以后,李约瑟立志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
  “那是30年前,我在报社做新闻记者,当时接到一个采访任务,报道来港进行学术访问的李约瑟博士。”时为香港苏富比(微博)中国书画部主管张超群向本刊记者回忆往事,“那时对李博士的了解并不多,为了做好这个采访,事前我做了不少功课,发现这是一位值得令人敬佩的学者。”张超群的这次采访,让他深深地记住了这位写下《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英国人。
  李约瑟原名约瑟夫·尼达姆(Joseph Needham,),1900年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军医,母亲是音乐教师。李约瑟早年在剑桥大学受教育,1924年受聘为剑桥大学冈维尔与凯斯学院的教授,在弗雷德里克·霍普金斯实验室工作,研究胚胎学和形态发生,著有三卷本《化学胚胎学》。而他在去世时还未完成的多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则让西方人重新认识中国曾经拥有过的辉煌科学与文明。
  世间事总是充满机缘巧合。张超群早已离开媒体,进入艺术领域,从事拍卖工作。今年初,他接到英国李约瑟研究所的委托,对方表示希望拍卖一幅徐悲鸿的作品《志在千里》,画面是徐悲鸿出名的奔马图。画的款识:“四三年夏,悲鸿。李约瑟先生夫人惠存。中央研究院体质人类学研究所敬赠。”
  张超群说:“看到此画作,让我感触良多,30多年前的一次访问,让我记住了这位令人尊敬的学者。没有想到30年后,我能有缘为李博士所建立的研究所出一份力。”在张超群看来,这是一幅具有特殊意义的作品,有别于商业行为,因此他也特别尽心地查找相关资料。李约瑟研究所是在英国注册的慈善机构,并无政府资助,经费全赖私人补助,他们想以拍卖所得的经费拨入运作基金,建立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让李约瑟博士倾力关注的中国科技与文明研究得以延续。
  日,李约瑟博士由印度加尔各答经缅甸汀江抵达中国昆明。他以英国驻华科学使团团长身份,访问考察战时撤至昆明附近的众多高校与科研机构。这一趟中国之行是受英国文化协会嘱托,来华从事文化与科学合作的任务。李约瑟博士一行于3月21日抵达国民政府陪都重庆,6月,中英科学合作馆在重庆正式建立,李约瑟亲任馆长。
  李约瑟博士的中国情缘开始于1937年,当时来剑桥攻读博士学位的年轻留学生沈诗章、王应睐和鲁桂珍造访了他的实验室,向李约瑟介绍了东方古老的科学发明和医药学,这给处于“西方中心论”中的李约瑟带来很大震动,使他形成了“一个宝贵的信念,中国文明在科学技术史中曾起过从来没被认识到的巨大作用”。而这次的会面也让李约瑟对鲁桂珍、一个南京药剂师的女儿一见钟情,此后又多了一段爱情佳话。从此之后,李约瑟对中国科学发生了极大兴趣,开始学习汉语,立志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
  中英科学合作馆向中国科学界提供了大量的仪器和化学试剂,并将6775册科技图书通过海路运到印度再中转空运来华,还将近200种英国科学工程和医学杂志复制成微缩胶卷运到中国,成为战时中国科学界的主要信息来源。李约瑟曾把自己形容成“圣诞老人”,一次次把试管、放大镜、小型发电机及科学实验需要的各种化学制剂分送给研究条件恶劣的中国科学家们。
  张超群说,李约瑟博士在来华期间,虽然是为英国文化协会远赴中国的,但他与中央研究院渊源颇深,因此获得中央研究院聘任的通信研究员一职,这个身份可以便利于他在华工作的进展。在他的中文名片上这个头衔列在最前面。在中国的三年期间,由于李约瑟治学态度严谨,对中国文化深感兴趣并努力练习中文,因此,他结识了不少包括文化科技精英在内的朋友,如傅斯年、郭沫若、竺可这一年,徐悲鸿主理在重庆磐溪的中国美术学院,其画艺获得中外人士赞赏。国外友人到访,当局都会请徐悲鸿作画相送。1944年夏天,徐悲鸿受中央研究院体质人类学所邀请,特意为李约瑟伉俪而画,《志在千里》便是在此背景下创作的。张超群查阅相关资料发现,1944年7月,李约瑟担任主任职务的中英科学合作馆的新馆在嘉陵江畔落成启用,而体质人类学研究所于相同时期设立,因此关于徐悲鸿与李约瑟之间的关系未详。但徐悲鸿的学生吴作人却在1943年底的西北写生之行中,与李约瑟等同往敦煌观摩千佛洞画,并在同往兰州的时候,为李约瑟速写肖像,贺其43岁生日。
  年,李约瑟在中国的三年时间里,进行了11次长途考察,路程长达3万里,访问了近300个学术研究机构,足迹涉及云南、四川、贵州、山西、甘肃、广东、广西、福建等省,陆续写出9篇文章,结集成《战时中国之科学》一书出版。同时他收集了大量的中国科技文献,并得出观点:“没有一个民族或一个多民族的集体像中国那样对世界整个文明的发展做出如此积极而深刻的贡献。”1948年,李约瑟结束了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工作而返回剑桥,在中国助手王铃和鲁桂珍的协助下,开始编写《中国科学技术史》。自此,他后半生的精力倾注于这项庞大且具开创性的学术工程上。
  张超群说,李约瑟为进行此项研究计划历年积累了大批书籍及资料。1968年,他成立慈善基金,并由东亚科学史信托会管理,以确保他为进行此项计划所积累的书籍及资料可由成立的东亚科学史图书馆长期运作。1987年,在香港、新加坡及美国朋友的经济资助下成立李约瑟研究所,并由东亚科学史信托会负责管理,图书馆亦附属于该机构。李约瑟研究所以其丰富的藏书、各种讲座及研究会、相关著作的出版,为世界各地从事此课题研究的学者提供资源,业已发展为国际上的学术中心。
  徐悲鸿所绘的《志在千里》一直由李约瑟保存,直至1995年辞世后,按其遗愿归入李约瑟研究所,由大英博物馆文物修复部重新装裱。张超群一再强调,李约瑟并不是一位收藏家,我们不能用专业的眼光去审视画作的艺术风格,也不要去谈李博士的审美偏好。这张画的意义不在于此,它记录的是一个外国人对中国科技文化的贡献。
  桢等。这在李约瑟研究所的图书馆可见相关的手稿、照片及互赠的书画。图书馆内还庋藏了大量李约瑟博士30年代起从各地收集的资料,累积大量有关中国科学、科技以及药物的书籍与文献,并定期订阅大量相关刊物,为此领域的学者提供优良的研究环境。
  李约瑟研究所的图书馆中,珍藏有一张拍摄于1943年李约瑟访问动植物研究所时与其研究人员的合影,颇为珍贵。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先后从南京辗转迁至湖南南岳、广西阳朔、四川北碚,这张老照片就是李约瑟在访问已迁至四川北碚的动植物研究所时拍摄的。李约瑟在《战时中国之科学》中记述他访问动植物研究所的一节里曾有如下文字:“最大的科学中心是在一个小市镇上,叫做北碚,位于嘉陵江西岸。此镇所有科学团体与教育机关,不下18所,其中大多数都是很重要的。”照片中的王家楫、伍献文、钱崇澍和陈世骧于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建康、黎尚豪于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责任编辑:刘晓丽
新闻关键词:徐悲鸿;艺术家;科学家;中国;中国科学技术史
头条推荐/热点新闻现代大学与科学
李工真 (6)德国知识精英的流亡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现代大学与科学
李工真 (6)德国知识精英的流亡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阶幻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